wkuuu 发表于 2004-7-28 16:21:20

[求助]:配筋问题??

在SATWE的计算结果中常常会出现梁在与墙连接处的负筋特别大,甚至超筋(特别是一端与墙连接一端与梁连接的梁)。这是因为墙太刚阻止了梁的变形所至,大家是怎样处理的呢?
我往往是将其点成铰,按简支考虑。但在实际配筋中该处箍筋是否应按KL构造考虑加密呢?负筋的锚固是否应按KL来考虑呢?
我认为既然考虑其为简支就不应套用KL来构造,只需按楼面梁来构造即可,但这样做往往审查时被当做强制性条文提出。
哪位高手能告诉我该怎么处理吗?
我是低手

WWZ223 发表于 2004-7-28 17:15:00

我认为不应该按简支梁,还按框架梁,与墙连接处对kl调幅。构造措施完全按kl来。

mouce0922 发表于 2004-8-4 12:57:53

应该加密。连梁本来就是按框架梁考虑,墙端都应该加密,而且钢筋不够的要加大断面,配足

韦老宝2002 发表于 2004-8-5 10:21:25

这是个设计的大问题了,要求一根小梁要在框架(或墙)与墙之间传递内力显然是不足的,何况在连接的两端刚度相差还很大。我有几点看法:
1、不宜设置为铰。其理由是在设计中,如果将与剪力墙相连的连梁都按铰输入,结构的约束就少了1/3,而且在框架与墙之间减少了相互的联系,框架与剪力墙变成独自“单打独斗”的局面,从而使得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在传递内力方面也与实际不符合,我就曾经见过铰接的连梁在计算中变成了拉压杆。在配筋构造上也没法达到要求。
2、计算中建议还是输入两端固接或连续的梁,注意对连梁的刚度折减,一般很多人都取0.7~0.8,实际上我们学高层有关于此系数为0.55的推导计算的,所以系数取准可以有效的降低连梁的内力,也符合抗震设计弱连梁的原则。
3、计算不足时的调整经验:
1)加大连梁,直到满足为止。这种情况往往在墙与墙之间的连梁上,宁愿将连梁做大(设计也有可能),使得连梁可以起到连接两端的剪力墙的作用;
2)减小连梁。千万不要以为计算都已经超筋了,减小了连梁没效果!往往由于连梁的减小而降低了连梁的刚度,自然在内力分布时分到的内力就笑了,而且因为梁高与梁刚度的关系是立方关系,所以降低截面一点,刚度下降得很多,从而连梁的内力也下降很多。
3)加强剪力墙周边的框架的刚度,加强周边框架、墙与墙之间的连梁(加大或加多)。这个调整相对较难,我很难量化。但可以做一个设计概念方面的解释,首先,出现连梁反挑的原因主要是连梁两端的刚度、内力相差太大,这种现象也往往出现在中筒与周边的框架柱间的连梁上,所以将周边的框架柱或局部的墙体的刚度加大,使得连梁两端的刚度、内力尽量均匀。但增加框架柱的刚度也只是有限的,那就增加联系,用更多的连梁来承担刚度的传递,这样也就减弱了单根梁的配筋问题。
4、构造:我的做法往往按计算中大的配筋量上下拉通,箍筋全长加密,并按规范连梁应伸入墙中,墙中的部分都要求箍筋加密。

drltolx 发表于 2004-8-5 13:21:41

尽可能减小梁高,同时考虑刚度折减及负弯菊折减,并按框梁构造。

zhang xiao lan 发表于 2004-8-5 13:34:24

将梁的断面加大,也可以解决梁的超筋问题。。。

qnxx 发表于 2004-8-6 00:16:07

将梁的断面加大将降低净高,当这种梁超筋时一定要调整吗?

韦老宝2002 发表于 2004-8-6 09:30:47

7楼的朋友要注意,这样的超筋与一般的次梁超筋不一样,剪力墙的连梁是结构关键部位,超筋一定要调整。

我是小渔儿 发表于 2004-8-6 16:58:58

补充一点:在内力和位移计算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0.50。当结构位移有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8

zmghxf 发表于 2004-8-7 11:01:11

适当减小连梁高度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Tionary 发表于 2004-8-10 11:12:06

我认为是由于刚度变化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办法是把梁与墙的连接改为铰接。

lmx771224 发表于 2004-8-10 19:32:03

4楼的朋友说的有道理,我觉得是这样的,况且超钢筋也可能是计算的问题,结果不可信,最好手算一下

ytushb 发表于 2004-8-11 09:29:38

---------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水平抗震时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力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
1.两端与柱相接 框架梁,两端都是固结,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下传递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间为0,所以框架梁有加密区,中间部分不用加密。
2.两端与主梁相接,次梁,两端都是铰接,次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所以次梁不用设置加密箍。
3.两端都和剪力墙水平相接
这种情况有2种结果(按新高规JGJ 3-2002 7.1.8条规定)
1)跨高比小于5,且剪力墙长度能满足梁水平筋锚进剪力墙的水平长度大于600---连梁
(跨高比不小于5是要求连梁有足够的刚度,不光是在联肢墙内部传递剪力,还要平衡两端剪力墙的弯曲应力,连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级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全长加密)
此连梁在外墙窗洞处应用较多,特别是结构体形扭转不规则的情况,为了满足结构抗扭刚度或避免外墙在扭转变位较大时,外墙砌体于混凝土梁产生错位裂缝,一般窗下墙也采用混凝土整浇,与楼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层高2.9,窗高1.5m考虑,此深梁高度有1.4米,刚度相当大。不按剪力墙洞口输入误差很大。
2)跨高比大于5 ---框架梁
由于在PKPM中对连梁的定义是两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为了区别,第一种情况在PKPM里应按剪力墙洞口输入计算(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墙相同的壳元来模拟),否则会导致(1).结构刚度失真,(2)连梁受力模式不正确,虽然PKPM说采用了变形协调方程来解决梁和墙接触面的变形问题,但仍然相差很大

f.f 发表于 2004-8-15 13:03:18

最初由 ytushb 发布
---------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水平抗震时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力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
1.两端与柱相接 框架梁,两端都是固结,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下传递剪力,框架...
请不要抄搬别人的论点,何况是用在这里文不对题!警告一次!

scentofgrass 发表于 2004-8-15 16:21:21

我的理解:楼主是不是指梁平面外搭在墙上?
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按照铰接处理,构造按照普通楼面梁,这样可以避免墙体承受过大的平面外弯矩。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配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