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1|回复: 0

[推荐]:傲气凛然、高洁不屈——名曲《梅花三弄》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9 1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傲气凛然、高洁不屈——名曲《梅花三弄》欣赏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唐代尚流传。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另据网友野韵说,李芳园编《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载有此曲,即以《梅花三弄》为名,并将乐曲段落,加了“‘寒山绿萼’、‘姗姗绿影’、‘三叠落梅’”等标题。

古琴曲《梅花三弄》是一首很高雅的曲子,有人讲起它来,往往说是表现了梅花挺风斗雪的骨气,用以比喻中国古代正直士子的气节,傲气凛然。听起来的确也是如此,所以它是古琴曲中非常受人欢迎的经典曲目。除了用古琴独奏外,也常用于琴箫合奏,也可以是乐队合奏。

中国的古曲里用“梅花”来做名字的,不只是《梅花三弄》一首。在宋词的词牌里就有有名的《小梅花》这个词牌。当然,有词牌就有小梅花这个曲子可唱。《小梅花》谁写得最好?要数居住苏州的贺铸写得最好。诗人都善于夸张,贺铸亦然。我来举出他的一首《小梅花》中的几句句子看看:起句是这样:“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你看他,一开头就放出狂言来。下面是“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赶快停住,全篇都是这样的豪言壮语。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古知识分子,极其喜欢梅花,它要算是国花了,事事处处有梅花的踪迹。写字有梅花笺,舞剑有梅花剑,上次我写过古琴有梅花“断”,地名有梅花岭,唱戏要唱梅占百花魁,晚清的龚自珍呼吁自由,要写“病梅馆记”……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下介绍名曲《梅花三弄》的各种演奏版本,计有笛子曲9种,箫曲2种,古琴曲3种,以及钟声古乐、箜篌、琵琶、民乐合奏等版本。

《梅花引》(笛子音诗),钱兆熹改编。詹永明演奏。梅花引取琴曲其意,复改为笛曲。据晋书记载,书法家王微之船工行江上,忽见岸上一位大将策马而行,得知他就是淝水之战统帅之一桓伊,就命书童传信说“久闻您是吹笛高手愿得一闻”。桓伊下马,为王吹奏“落梅花”三弄,吹毕上马而去。这是一首历史记载的最早的笛曲,至唐代此曲由颜师古改编成琴曲“梅花三弄”。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二重奏),孙学建编曲,孙学建、孙龙妹演奏。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古曲,杜聪演奏。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古曲,陆春龄改编,陆春龄演奏。陆老前辈经典演奏!曲谱详见《中国竹笛名曲荟萃》。此曲改编于1982年,乐曲描写傲雪的梅花,临风摇曳,高洁清白的姿态。全曲主题出现三次,故名“三弄”。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由北派笛子代表性演奏家曾永清演奏。这是曾永清第一张个人专辑,我们可以借此感受一下曾永清“完全是用‘心’在演奏”的魅力!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古曲,谢继群演奏。相传为晋代桓伊所奏,曲音清丽,古朴典雅。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古曲,曾明演奏。雪里梅花不畏寒,俏丽花芳百花尊。此曲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此曲改编于1982年,乐曲描写傲雪的梅花,临风摇曳,高洁清白的姿态。全曲主题出现三次,故名“三弄”。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晋代古曲,陈涛整理。陈涛演奏,王甫建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伴奏。选自《神曲——陈涛——华夏玉笛飞声》,中国龙唱片。此系中国古典乐曲,存谱见于《神奇秘谱》,解题曰:“晋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作者将此古琴曲移植为管乐曲,通过清丽傲放主题在不同徽位上的三次重复,描写梅花高洁安静的静态;以及由急促曲调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笛子曲),蒋国基演奏。此曲改编于1982年,乐曲描写傲雪的梅花,临风摇曳,高洁清白的姿态。全曲主题出现三次,故名“三弄”。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箫曲),古曲,张维良整理。张维良演奏。乐曲表现梅花高洁安详的姿态,又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箫曲),古曲,戴树红演奏。以洞箫独有的音色吹奏,更显得古朴而优雅,表达了一种深沉旷达的胸怀,以对梅的赞美寄寓人的高洁情操。
点此下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花三弄》(古琴曲),李祥霆演奏。现存最早谱本为“神奇秘谱”本。在演奏中吸收了吴景略师演奏艺术中的热情灵动风格。此曲表现了梅花不畏风雪的坚强品格及暗香峻骨的美好神形。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古琴曲),吴兆基演奏。晋隋以来曾有此笛曲,晋代的桓伊就曾以吹奏此曲而闻名于当时,后经唐代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曲中表现了梅花的高洁、耐寒、安详的形象,也藉此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由于曲调前后重复了三次,所以叫做《梅花三弄》。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古琴曲),戴晓莲演奏。原本是晋代桓伊吹奏的洞箫曲,相传于唐代由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乐曲的名称来由,源自乐曲前半部的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作三次的重复(三弄),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遥曳的坚毅不屈形态。
点此下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花三弄》(钟声古乐),赵咏山编曲,鼓王朱啸林演奏,韦俊指挥中央民族乐团演奏。这是一首极为脍炙人口的古典乐曲,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其解题中说道“恒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自唐朝改编为古工即一直流传至今。乐曲中清丽而傲放的主题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名三弄,用以表现梅花傲霜雪的高洁品格的静态;更有急促曲调描写梅花不畏严寒而迎风摇曳的动态,现改编为钟声古乐六重奏,情趣更鲜明生动。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箜篌曲)。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琵琶曲),晋代古曲,汤良兴改编并演奏。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说:“晋代的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晋隋以来已有此笛曲,后经唐代颜师古改编成为琴曲,先将他编为琵琶曲。此曲意在透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点来赞美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用以表现梅花的高洁、安详的静态,另有急促曲调来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点此下载

《梅花三弄》(民乐合奏)。此曲改编于1982年,乐曲描写傲雪的梅花,临风摇曳,高洁清白的姿态。全曲主题出现三次,故名“三弄”。
点此下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请欣赏:《梅花引》(笛子音诗),钱兆熹改编,詹永明演奏。

<embed src="http://moremusic.huain.com/music/huain/dizi/zym_dizi/meihuay.rm" width=300 height=70 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 controls="StatusBar,ControlPanel" autostart="true">
<noembed>你的浏览器不支持</noembed>
</embed>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4 22:40 , Processed in 0.206902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