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6107
- 积分
- 0
- 精华
- 贡献
-
- 威望
-
- 活跃度
-
- D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7-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五一出游一点小小个人看法——有关南京和上海的印象
五一的时候去南京上海游玩了9天,时间不太多。可是也有些个人肤浅的感受.所以把它写到这里,和大家交流交流。特别是希望在这些城市的高手给我一些个人的意见.谢谢.
我首先是在南京.恰巧碰见了一个好时机:南京名城会.所以电视上和规划展览馆里都有很多关于世界各地文化名城的介绍.
我个人认为南京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一股非常厚重老沉的文化气息.但是又不古旧.数不胜数的风景名胜让人在短期内无法完全窥其全貌暂且不说,南京的城市道路以及小区规划很有一些优点.不管在哪个地方下车,不管走在哪条路上,我都发现到处都有一些道路和景观的规划.比如路边的小品,建筑还有道路铺装.都让人很惬意很享受.高高的法国梧桐叶使道路的树阴非常之多,给人的感受非常宁静安全,并且隔断了马路上汽车的喧嚣.沿着引入的河道修建的比人行道及马路略低两米的木制走廊更是让人忘记自己在市区的存在.到处设立的椅登围着许多的老者下棋打牌.街面上一片祥和.哪怕坐在公交车牌下一个小时也完全不会觉得坐不住.期间有一个小趣事.我和我一个同学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建筑蛮有一点味道的,在中间还设置了一道扇形的雕花镂木窗,于是我们拍了下来,走近一看才发现四个大字"公共厕所".能把城市各个角落都渗透进自己的文化,这个城市确实让人欣赏.
道路也很通畅,绿地很多.我不管要到哪里去,总是很容易的能够找到车子.而且触目皆有绿色.
古建的保存也非常好。夫子庙附近的建筑全部都在某些部位翻新和挪用了古代水乡建筑的元素.新的四个a级国家旅游胜地阅江楼是进期的作品.我没有近看,但每天坐车经过时远看像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塔交接而成,是近代建筑工艺与古代建筑形式的结合典范.因为现在很多建筑为了保留古建的模样,盲目的抄袭和大批量制造粗劣的古建,而这样拥有新形式和古气韵的建筑如今实在还是比较少的.
以至于我离开南京的时候是很有些不舍的.
到了上海之后我发现如果参观一些人文方面的东西比如城市规划馆啊,图书馆啊,博物馆啊还是有点看头的.但是如果说好的去处的话,大概还是外地人来上海的首选(似乎也是唯一选择)外滩和陆家嘴.再就加上个南京路和城隍庙.挤在一块地方.不过不得不承认,上海的夜景确实很花费了一番工夫的。而且上海的住宅模式在全国也是最先进和发达的。
但是上海可能是人口太多的缘故.到处都是高架和十字路口,红绿灯多得不得了.的士司机全养成了急停急起的习惯,导致我晕车不已.哎......
在陆家嘴那块有个好象叫做正大广场的商场。我在同济学艺术的同学极力推荐我去里面看看。进去之后感受果然很明显。那里面的空间是很有些味道的。变化非常的丰富。一点也不腻人,而且空间尺度给人的感受恰到好处。哪一层挑空,哪一层交错都是很丰富的。听说又是外国建筑师的作品。好象让人觉得上海的好东西似乎都是国外的。现在很多建筑师追求建筑的立面多么的新颖,破天荒的出现了好多奇形怪状的结构主义或者粗野主义或者别的什么的建筑,看效果图都能花了眼睛。可是里面的空间又有多少人仔细的研究了呢?看那些文本的介绍,很少有涉及里面的空间的。就像是悉尼歌剧院,它的外形我也看了好几年了。可是真正知道它里面的机构还是今年的事情,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个误区呢?
可能也是因为在上海呆的时间较南京少了解不足的原因吧.总觉得上海没有南京那么人性化,有点钢铁的冰冷,就像那些如林的高层建筑一样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无法接近.
在回程的车上,我路过了杭州东车站那一线.实在是记得老师曾经说过杭州这个城市的规划还是很不错的,可能也是我看的地方比较偏僻吧.仿佛那里所有的建筑不管如何变化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正中央的房顶上总带着个尖锥.看多了。觉得丑陋无比.
肤浅的看法,大家全当看小孩子的童言吧~~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