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1|回复: 2

[转贴]:荷兰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教育一瞥(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2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荷兰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教育一瞥
邬 峻
--------------------------------------------------------------------------------
   
摘 要 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世界建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观察它独特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会发现一些对教学有益的东西。  
关键词 德尔夫特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教学方法 教学单元 评价程序  
中图分类号 TU-02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3959?2001?04-0017-04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荷兰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武汉, 430074?  
  
*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和荷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组织?NUFFIC?资助项目?国留金99842041?  
* 同西方很多大学一样,德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所在的德尔夫特市?Delft?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口约9.5万。该市位于荷兰西部发达的大都会地区?The Randstad??这儿是以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为中心的密集城市群。  
* 在旧城中心,沿着砖砌的小道,顺着运河网,你几乎可以回到这个古老城市的任一历史片断中。古朴的教堂、广场、街道、运河、小桥、杂货店……忠实地记录着古城的历史。唯一唤起你现代意识的是匆匆滑过的有轨电车与三三两两的行人。  
* 德尔夫特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中世纪,那时的德尔夫特是一座以大教堂及广场为中心的古堡。随着1100年第一条运河的开凿,这儿成为一座繁忙的运河城?canal city?。1568~1648的80年抗战中,德尔夫特是低地国家抵抗西班牙统治的斗争中心。荷兰皇室的先祖威廉王子?William of Orange?在这儿领导抗西战争直至他生命最后一刻。1842年,一大批学者与学术团体聚集德尔夫特,探讨着当时西欧最尖端的科学问题,皇家土木工程教育学会等一批专业机构相继在此成立,这便是今天德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前身?1?。  
* 今天的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已成为荷兰最大、专业最齐全的综合性理工大学。大学的办学宗旨是提供高水准的工科教育和指导前瞻性的革新研究。大学拥有在籍学生13 000余人,教职工5 000余人。机遇与挑战在此并存,学生毕业时淘汰率高达50%。  
* 尽管德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费十分昂贵,但大学经费的90%来自政府拨款。政府根据学生人头数划拨教育专款。另外还可以从大公司与企业财团获得科研经费,实现科研产业一体化。最近德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些院系与位于德尔夫特的GEO、IHE、TNO、WL Hydraulics等其他一些国际学院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与研究的德尔夫特集团化学院?Delft Cluster?,成立伊始便获政府每年2 500万荷兰盾的科研经费,并在德尔夫特理工大学科技园区中专划一块地皮予以兴建?2?。  
* 学校及建筑学院十分重视新技术,如网络革命对未来大学结构、知识生产、工业界及建筑教育的深刻影响。在校长A.J. Berkhout教授和著名建筑理论家A.Tzonis教授亲自领导下,德尔夫特理工大学设计知识系统研究中心?DKS?正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柏林工业大学、以色列工业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一批世界领先大学合作进行“the 21st University”课题的研究?3?。  
* 建筑学院  
* 建筑学院是德尔夫特理工大学最大的院系之一,在籍学生3 000余人,其中17%为外国留学生,教职工约500余人,其中获教授头衔者仅30余人。最近进入建筑学院的学生人数猛增,说明社会对建筑与城市问题的日益关注。毕业生中90%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 建筑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建筑学的工程师”?architectural engineers?,即在传授学生与建筑相关的科技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探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建筑学途径?4?。建筑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被直接反映到课程设置中,并和社会经济、技术与管理问题发生着密切关联。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囊括了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住房问题、建筑技术、建筑管理、建筑历史与理论、媒体与信息技术。建筑文化成为贯穿其中的永恒主题。学院有两套教学项目:五年制的常规课程?工程师学位?;两年制的硕士课程。教学语言主要为荷兰语与英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互换学生机制与客座教师的作用。很多学生与教师来自荷兰之外的国家,所培养的学生往往能以世界眼光来观察与判断问题,并能直观理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  
* 学院的教学设施除教室、多媒体大厅之外,主要有图书馆、建筑书店、模型车间、CAD中心、制图中心、建筑物理实验室、酒吧、餐厅、美术室、摄影工作间。  
* 教学方法  
* 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方法有4种基本模式:问题引导学习法;设计工作室制;造型车间;实际工程模式。  
* 问题引导法由教师或学生设定问题,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使之成果化。  
* 设计工作室制通常为国际性的临时工作室,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每15人编为一组。笔者为其中两组的教授做教学助理,这种工作室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们自行在系里某处搭建工作空间,教学组的成员每人授专题课一次,随课程推进,工作室的成果也随之推进,每周结果都显然不同。在工作室中学生与教师自由讨论,在最后一周中递交最后成果。  
* 在所有教学方法中,造型车间的方法最引人注目。恰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 Munchen?访问教授李保峰先生前来访问,笔者陪他参观了整栋教学大楼,没有看到多少电脑虚拟图,更看不到一张商业化效果图,而大大小小不同材质的工作模型随处可见。由于设计的出发点来自立体模型,工作的结果自然充满立体性与空间感。在系馆底层有一庞大的工作车间,初来者以为置身于机械系金工实习车间?富于戏剧性的是,在TU Delft机械学院却有置身于艺术系的感觉?。其实,这是系里的工作模型车间,各种机床、工具、材质应有尽有,不同年级、不同设计课题的学生在各自的平台上忙着“塑造”自己的工作模型。用模型推敲出来的设计与国内一些用电脑效果图包装出的方案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一点确实值得当前国内建筑教育界重视。  
* 实际工程模式中,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或到建筑师事务所中实习完成相应学分。  
* 此外,还有艺术工作室,学生在那儿根据不同专题进行学习,范围从徒手草图、建筑照明艺术、CAD草图到电影制作。在电影制作中学生可免费从媒体车间借数码相机、电影摄录机,每组学生自由选举产生导演、摄像、男女主角、灯光、音响、制片、编剧、剪辑、音乐等不同工作人员,最后制作出一段介绍某一建筑的电影胶片作为作业。在这儿,一切传统或先进的设备都仅仅充当着建筑设计与表达的工具,而不会喧宾夺主。  
* 教学单元  
* 学院所授课程被划分成不同的教学单元?modules?,每个单元为一教学主题,持续约8周。各种建筑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制图技巧被整合到这些教学单元中。一、二年级学生无权选择教学单元,只能按低年级基本单元进行学习,高年级学生可自由选择,直至修满学分。因此在自选教学单元中学生为来自不同高年级的混班制学生。在教学单元中非常强调自学与自由思考,所提供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都尽可能满足这种办学理想。这样的教学单元法有助于在教学大纲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000~2001学年的教学单元包括建筑设计类、房屋技术类、房地产与项目管理类、城市类、住屋类、混合类、个性类等专题,同类专题中又有不同的分类课题。如建筑设计类单元中,有建筑研究、居住建筑、建筑历史与设计、概念与设计等课程;混合类单元中,有构造设计、城市中的建筑、房屋与住宅、高层建筑等课程;个性单元中,有室内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城市设计、居住区建筑研究、计算机应用科学与设计方法论、媒体技术与设计、建筑复兴与再利用等课程。  
* 评价程序  
* 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成绩、学分三个方面体现。  
* 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相一致,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根据教学单元的目标及学生表达目标的最佳方法来确定。例如,当一个教学单元的首要目标是获取知识时,通常要求学生进行笔试;如果主要目标是学习如何设计,通常要求学生提交设计成果或实习报告。  
* 课程评分采用10分制,平均分数不得低于6分。5年全部课程修满应为210个学分。每个单元由知识讲授与培训技能相结合,每个单元一般为336个学时,其中120个学时为授课与辅导,每周自修时间不少于20学时。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实行宽进严出,任何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但能否毕业取决于个人努力,淘汰率高达50%。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淘汰率及对学生发展自由个性的强调,很多学生通常要用6~7年才能完成学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高福利政策的保障,有些学生专门拿出一年的时间到海外旅行、工作或在国内从事社会工作以增长见识与才干。  
* 总之,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特点可归纳为:根植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依托综合性大学背景;建立广泛的国际互换学生机制;聘请国际建筑大师、外籍教师参与教学;追踪社会、科技最新变化,强调产、学、研一体化;设计教学中以工作模型为设计的出发点,并参与设计全过程。□  
*  
* 感谢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DICS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 ?1?Imelda J.M.? van der Linden.Delft Vadmecum 2000~2001? a  
*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foreigners living in Dleft. Reeuwijk?  
* Symbiose?bureau voor Public relations en communicatie? 2000.  
* ?2?N.de Voogd? Christian Jongeneel? Danielle Godfrey. TU Delft  
* Annual Overview 1999. Delft?Delft University Press? 2000.  
* ?3?A.J.Berkhout. The Dynamic Role of Knowledge in Innovation?  
* an integrated framwork of cyclic networks for the assessment of  
*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growth. Delft? Delft Univer?  
* sity Press? 2000.  
* ?4?Hans Beunderman? Liliane van der Meer. Study Guide 2000~  
* 2001 for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Delft? Delft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收稿日期 2001-06-20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6-28 17: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供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参考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吗???我打算申请TU DELFT的硕士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3 10:02 , Processed in 0.37444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