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6|回复: 1

[文章]:什么是建构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1 2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建构主义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方式或教育实践模式并不是当代才有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在谈到建构主义起源时,新西兰学者诺拉(NOla)指出,"在反对用直接教学方式以形成知识基础的原因方面,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在近代,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1668-1744)被当代建构主义者尊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在当代,建构主义思想源泉来自科学皙学家库思。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G.A.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等等。
  (二)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观点
  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方法。马修斯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大类,即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对教育,特别是与科学教育关系密切的教育学建构主义而言,又可分为个人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性建构主义。此外,在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融入其他理论观点还产生了各种不同色彩的建构主义,如情境建构主义、批判性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等等。本文只对与科学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建构主义进行探讨。
  1、个人建构主义
  个人建构主义的系统观点最早由心理学家提出。早在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就撰写了《个人建构心理学》一书。其基本观点是:个体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知识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个体的、适应性的。随后,1972年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提出"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强调认知的适应性和个体对世界模式的建构。个人建构主义的观点用当代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提出的"轻微的"建构主义原则来表达最为贴切:"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2、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菲尔德。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到维科、康德和皮亚杰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a theory of knowing),它与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客观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具有一种内在的、独立于观察者的、因而是客观的结构,通过理性思维过程,人便能够获得"真实的"或客观的知识,即与实在的客观结构相符合的知识。
  激进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实在的存在,然而,它声称人们无法获得客观知识,因为人接近不了"神目"特许所见的宇宙。从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看,知识是由个体的心理建构(mental constructs)构成的,以克服客观实在的限制,学习者从其经验中建构知识,旨在为经验建立起秩序,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经验。而且,知识的惟一功能就在于使人们为自己的"经验流"(experiential flow)建立这种秩序。所以,冯•格拉塞斯菲尔德说:"建构主义 具有明显的工具主义特征,它认为概念的建构不是为了得到'给定'世界的表象知识,而是为了在由主观经验构 成的世界里扩大可行路径的地图。"因此,"人的知识是个人认知建构或发明的过程,个体进行建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是要设法理解社会或自然环境。"换句话说,知识不是被看作对外在世界的特征的某种真实的摹 写(copy),而是个体的建构。知识的获得(即学习)不是把"真理的金子"移交给个体,而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的。 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理解格氏提出的激进建构主义的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在子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第三,虽然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从这点来看,激进建构主义与社会性建构主义找到了相通的结合点。
  3、社会性建构主义
  社会性建构主义是在修正个人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所罗门(Joan Solomoul)、美国的杜宾等人。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是社会性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早期的建构主义者只关注个人对知识的建构,这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因而导致了一些片面的观点。所罗门在1987年发表的《社会性因素对学生理解科学建构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观念虽然是个人所拥有的,但她强调了人们在修正所持的科学观念时对获得与他人一致和同行认可的愿望的社会性影响。她指出,这种影响可能是学习科学和形成科学态度时惟一最重要的因素。杜宾则以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强调"他人"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他人是我们经验世界的一部分。
  上述个人建构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知识的获得是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但后者在坚持这一观点时更多地从哲学认识论方面与传统的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湘决裂,因而变得更加"激进"一些。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主体间性在知识建构中的显著作用,它是对前两者的补充和发展。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10-12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早就想了解有关结构主义的知识了,但是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整理,今天终于看到了,谢谢了楼主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2-20 19:44 , Processed in 0.44099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