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9|回复: 0

[分享]:永恒的瞬间——中国全景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8 0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景画(Panarama)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字面的意思是“看到全景”,全景画诞生于18世纪后期。多描绘伟大的战争和美丽的风景。1792年第一幅全景画在伦敦出现引起轰动,成为震撼19世纪的重大事件。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A52A2A>
<img SRC="http://www.tynews.com.cn/images/2005-03/30/xin_4203023010337503176114.jpg"></a>

《攻克锦州》 全景画(局部)


<img SRC="http://www.tynews.com.cn/images/2005-03/30/xin_4303023010331712002415.jpg"></a>

《清川江畔围歼战》 全景画(局部)


<img SRC="http://www.tynews.com.cn/images/2005-03/30/xin_4303023010337032273116.jpg"></a>

《莱芜战役》 全景图(局部)


<img SRC="http://www.tynews.com.cn/images/2005-03/30/xin_4403023010331251265017.jpg"></a>

《鲁西南战役——郓城攻坚战》全景画(局部)


<img SRC="http://www.tynews.com.cn/images/2005-03/30/xin_440302301033812312718.jpg"></a>

《赤壁之战》 全景画(局部)



<font color=#0000FF>  全景画(Panarama)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字面的意思是“看到全景”,全景画诞生于18世纪后期。多描绘伟大的战争和美丽的风景。1792年第一幅全景画在伦敦出现引起轰动,成为震撼19世纪的重大事件。 </font>

  中国全景画的迅速崛起,在短短不足20年里就完成了5幅全景画,而且是由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作专业队伍来完成的,这在当今的世界上也是绝无仪有的。这对中国全景画艺术特点的形成与完善,对中国全景画的技术改进与创作经验的积累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全景画的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艺术工程,是多种造型手段与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综合的产物,是特定的统——时空的产物。全景画是以无边缘、360o相连接、连续展永的特殊绘画形式表现主题、表现历史、表现人与自然。

  全景画艺术的真谛就是真实,身临其境,有逼真的临场感。全景面艺术的功能与特点,就是要求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同时要求绘画规模的巨大,周长在l00米以上,高度在1 5米以上,在这样大的空间距离当中观赏,观者与画面保持在13米以外的距离,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才能生成那种逼真的临场感。

  全景面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规模巨大。在这封闭式的独特的巨大空间里,大型绘画的自身势必产生一种逼人的气势。在现已完成的5幅中国全景画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恢弘博大的气势与雄伟壮丽的场景,惊天地,泣鬼神。

  全景画确实是一种艰巨、复杂的艺术创作_工程,由于这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不同于架上绘画和常见的壁画平面展示,而是将独幅平面的展示方式转换成圆周连续无边缘的展示方式。这样在构图、透视、庞杂内容的安排上都显示了高难度的制作技巧,为此,它的创作工作的方式与程序也就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幅全景画的创作周期需要2—3年。而且只能以集体创作来完成。

  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全景画,其内容的含量很人、很多、很重、很杂。主题内容的确定,重要情节的选取,就要大费周折。首先要做大量的文案工作,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有关书籍、回忆录、地图、图片,收集有关的创作素材,深入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实地的深入考察,寻觅形象与感觉。观察实地的历史残存遗址,经历思想的漫游和联想,寻觅那历史的感觉。

  全景画的创作主题是在频繁的构思活动中不断深化的。视觉形式也是在频繁的构思活动中不断变换。说到底,全景画创作构思的选择核心——就是最终确定全景画的观察点、立足点、观望点。也就是在方圆几十里、几百里的战场上,你选择的那一点,是你立足在此向四周环顾的地方。这也就选择了观众从平台向四周观望的地方。全景画的构思、构图也就以此为基点来展开全景画的思、情、景。

  全景画构图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地平线——视平线高度的确立。通常是设立在画面高度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底边往上的5.3米左右。庞大的全景画必须在统一的视平线的限定条件下展开。这个视平线的高度应与观望平台上的观众和视线相一致,也就是说,平台上观众的视平线高度与全景画视平线的高度是吻合一致的。这个高度,减去观众身高平均值的高度(1.65米——1.70米)即为观望平台的高度。视平线高度的选择也关系到地面内容容量的大小。地平线越高,地面可容纳的内容也就越多。但是最宜观众注目的中近景部位的人、景、物就会变小、变弱。反之,视平线越低,地面可容纳的内容也就越少。远近层次相互重叠、挤压。不宜表现空间的广阔、深远。所以确立适当的地平线高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全景画是圆形连续无边的画面,因此,不同于平面画面的透视关系。由于是环形画面,也就提出了许多透视关系上的难点和新部题。观众是依着360角的平台,从不同的角度向四面八方来观赏画面的,这也就决定了全景画的构图是多视点的构图。在构图上我们必须处理各个不同视点之间的关系,通常在画面上将形成8个不同角度的视点。一般每90度左右形成一个主视点,在90度内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有可能形成一个次视点。在构图上,我们必须利用相应的技巧来处理这些不同视点之间的关系,达到自然融合、谐调一致。全景画也正是运用这种复杂交错的透视关系,从而增强画面三度空间的深远感和构图层次的丰富变化。

  全景画艺术魅力的奥妙——全景画的画面与地面立体塑型、仿真道具的巧妙的结合,这也是全景画得以实现身临其境的临场感的核心问题。地面塑型是把观众平台上的观众,与远处画面联通起来的中间过渡地带,通过它在视觉上将立体地面塑型、仿真道具与平面的绘画造型混淆起来,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融合一体,形成错觉、幻觉。画面的空间、形体造型均成为地面立体造型的自然延伸,直至遥远的地平线。以假乱真,真真假假,真假难分。场面塑型的设计与创作以及仿真道具的制作与布置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景画艺术效果的成败。精彩的、逼真的、成功的地面塑型精彩点的确立,它不仅仅会引来观众的惊叹不已的赞美和喝彩,同时,正是由于它的存在,经视觉的推移,画面的万物也都变得逼真与精彩起来。真正达到全景画的灵魂——身临其境的参与意识的觉醒。

  全景画地面塑型的设计原则是:它必须是画面形体的密不可分的有机部分。地面塑型的形体塑造,必须在精神本质上是画面万物形体的自然延伸,是相互联通的整体。地面塑型从近处的观众平台到远处的画面所设计的地形与物体,都需经过严密的计算后加以设计,从近到远递次按透视缩小的强化的比例规律缩减物体的尺码,直至与画面的最前端形体比例的大小尺码相吻合,视觉上达到透视缩减的一致性。以人为例,观众平台的观众为1:1.65——1.70米(即观众身高平均值1.65——1.70米)。而经13米左右的距离之后,至画面底缘最近的人的比例值则为1——1.2米左右。由于地南塑型与画面底缘形体的吻合一致,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天衣无缝。即消除了画面底部的边缘感,又造成了实物与画面的融为一体的逼真感,形成整体时空的临场感。观众依平台的圆周不断的推移自己的立足点,视点也随之不断推移,为此,在每个视角范围内,都应有几处精彩的地面塑型的组合设计,创造不断的视觉兴奋点,这些不但有利于在每个视觉范围内增强纵深感、距离感、空间感,而且也是每个视角范围的完整的构图与完美的形式的组成部分。达到一种新感受——愉悦的美感享受。

  全景画的画风是强化绘画手段。观众是站在平台上来欣赏全景画的,平台与全景画画面相距13米以上的距离。也就是说,观众必须限定在13米开外的距离来观赏全景画。而且所观赏的全景画近景的景物是相当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25米开外,30米至100米的景物。这种距离感、空间感、清晰度的分寸如何把握就变得很重要,是真实感所在。因此,在全景画制作上就有了这样的限定条件,这就是为什么画全景画必须经常回到平台上来检查画面效果,或站在平台上对全景画的制作者进行指挥的缘故。必须依据现场的实际空间、实际距离、实际尺度来把握画面的整体感觉,进行现场制作中的画面调整。包括形体大小、透视关系的调整,现场感觉非常重要。众多的画家共同参加全景画的制作,在现场中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包括对于形体,对于色彩的不同感受。必须把这多样的不同统一起来。因此,全景画的制作就必须有主持艺术创作的核心人物并确立其在整个全景画创作制作中的权威性。

  全景画的制作不同于架上绘画和壁画,全景画高度重视画面制作的整体感与概括力,高度重视层次和形体间的组合造型的总体效果。边缘与外轮廊线的显现,用笔的描绘上,要求绘画语言的强度和力度,整体塑造的肯定性,大体关系的明确性。如果刻画得过细,色彩变化过于细微,在13米之外的观看效果就会太虚弱、太平淡。空间上要把握大的空间推移,色彩上要把握大的色调变换。因为人是站在平台上,从360度角向东、南、西、北去环视,那么在光线和色彩上在不同角度就会发生明显区别,有逆光、有顺光。全景画在总体上最大的要素,就是天与地的关系,占画面三分之二的天空,在虚、要轻、要淡、要高、要阔。占画面三分之一的大地,要实、要重、要浓、要深、要远。在画面地平线上下一米内的地带,是表现天地深远,天地合一的最微妙、最关键和最精彩的地方。

  全景画由于它的巨大与逼真而成为绘画中的长城、世界奇观、人文景观。全景画是超级巨大艺术,它巨大幅面的本身已构成了视觉上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它的巨大幅面也自然成为我们营造一个富于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的有利条件。

  全景画是大开大合,大疏大密,大起大落的艺术,激越与平缓的节奏并存。用复杂而多变的构图,驾驭这大场面,大空间,大组合。在这广阔的真实的空间里充溢着人的情感与精神,一幅优秀的全景画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可以读到巧妙处理的各种难题,解决各种矛盾的构图技巧。千军万马的奔腾与宁静旷野上的单骑;沸沸扬扬的喧闹气氛,与动人细节的点睛安排;拼命撕杀与人道主义情怀……借助这样的画面来深刻揭示出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历史的时代氛围与特定的历史意境,使观众进入一个遥远的年代,进入一个崇高博大的精神境界之中。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全景画是座不朽的纪念碑。


来源: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3 10:42 , Processed in 0.35475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