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7|回复: 1

[必看]: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2004·青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8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2004·青岛
主讲嘉宾演讲录音整理稿

4月27日

主持人: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我谨代表本次峰会的主办方和协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首先我们有请建设部前总工程师詹天佑基金管委会主席,本次峰会组委会名誉主席许溶烈先生致开幕词!
许溶烈:
    李主任,贵宾们,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因为我的口音不太好,因为我的讲话怕大家听不懂,所以文字上大家可以帮助了解一点,请大家指正。
    各位早晨好,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在中国青岛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具有国际先进的建筑师创作成就的展示,也是国际建筑师们,及其事务所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史上的经验交流和进入中国史上的探讨,对此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会议组织这个会,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的到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无数的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史上并赢得,包括从城市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从老城区保护到新区开发,从市政公共设施到市政住宅建立了大批功能项目,他们在中国留下了自己精彩的作品,为中国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赢得了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好评,这说明中国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怀有很大的胸怀,和愿意倾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与中国房地产开发的设计成熟有必然的联系。
    毋庸置疑,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一项创作,它的发展进步是永无止境的,它与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的思想提高是紧密相关联的,当前中国在这方面的阻力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规划设计水平还不足,同质化问题严重,规划建筑单体千篇一律,缺乏个体的个性,甚至连独立式住宅和别墅都有雷同的问题。二,建筑业的“科学”和发展中生态等技术问题还比较欠缺。三,在新城区的开发过程中,对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够妥当,导致对历史文脉破坏和衰落。四,现代化建筑技术,如材料、通风、环保的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建筑界人士的努力,无疑也需要来自世界业内人士的支持和参与。
    本次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中国峰会的举办,是一次很好的互相学习的机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几位演讲嘉宾,分别来自世界各个顶级建筑师设计事务所,这些事务所本来在规模上,还有在设计水平上都处于世界顶级的地位,中央人士他们也表现出了对中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巨大关注,相信来自全国的开发商和建筑师们一定会不虚此行,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的焕发,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需要中国,在此,让我们共同预祝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
    感谢许溶烈先生的精彩讲话,那么接下来要为大家致开幕词的是青岛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前副市长,本次峰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乃胜先生,有请。
李乃胜:
    尊敬的许容烈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中国峰会,谨借此机会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诚挚的祝贺会议圆满成功!
    青岛市地处孔孟之乡的山东省,在上一个世纪,通过一百年的时光,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它的成长发展是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相应的城市建设也成为中国最具个性特色的城市之一,它既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又有外来文化表现手法的建筑,将山海城和谐的构成了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观,青岛市的城市发展始终坚持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理念,城市规划以保护自然风貌、追求现代功能、显明地方特色,建设国际城市为指导思想,经过几代人方方面面的努力,才构筑成了现在具有丰富时空感美丽城市的景观,现在人们从现代化的空港经过高速公路,沿着滨海路又东向西,一直到古老的火车站,不仅欣赏到的是美丽的风景,同时还进入了一个历史的长廊,如今青岛市又面临着世纪新的历史使命,首先的挑战便是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海上运动比赛的合作伙伴,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在规划、建筑、景观三个方面更加统一,更加理性化,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具国际水平,这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另一方面来讲,或者具体的来说如何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既能满足人们对生活舒适和艺术享受的追求,又能满足人们对追寻历史的“窠臼”,这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师们的任务,也是对房地产业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
    这次峰会在青岛召开,无疑是一次青岛市同仁们的绝好学习机会,我很荣幸的亲身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生机勃勃的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工作,我非常愿意通过这次会议结交更多的建筑业界,及房地产业的良师益友,并欢迎大家对青岛的城市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更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及设计事务所能够参与到青岛市的建设项目中来,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健康、美丽、永葆青春,青岛历史也将留有你们的芳名,谢谢,祝愿大家在青岛生活的愉快!
主持人:
    感谢李乃胜先生,那么接下来为我们致辞的是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澍人先生,有请。
李澍人:
    非常感谢这个会议的主办单位,天行大壮建筑文化公司他们组织顶级建筑师的峰会,大家来到青岛可以能够感受到青岛非常好的气氛,那么像青岛这样的城市,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提供给我们很多建筑师,尤其是我们国内走在领先前列的一批设计院所,也包括了世界顶级的设计师事务所,很多的机会和空间,那么在现在我们大概经过了房地产的热潮十年、二十年,应该说我们很多设计院所,设计大师为我们中国的新型城市,新型建设市场的人,留下了已经很多是国际顶级的建筑了,那么我们是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最近我也不断的在各个省市走动,当我们在走动过程当中,跟当地的领导,省里领导,包括市里领导在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在普遍学习我们党的文件,就是科学发展观整个国家的倡导里面,85%以上的领导谈的都是城市建设,大的市政建设,谈的都是跟我们人居有关的一些话题。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新一轮城市建设也好,省市建设也好,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空间,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委员会现在做了一个工作,跟大家也介绍一下,去年我们倡议发起了一个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推进工程,那么其中跟地产界我们在做一些试点工程,来完成我们一个建设部的课题,就是中国城镇住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那么这个标准就是为了配合我们中国新一轮的人居建设来做的,目前已经有很多大的设计院所,包括一些地产企业非常感兴趣来参与,那么在此我也表示,今天是一个顶级的峰会,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那么我们也愿意跟大家一块交流、学习、探讨,同时为我们将来各自的市场开拓提供我们彼此的经验,另外我们也探讨彼此之间合作的空间和机会,包括我们委员会,好了,再次感谢主办单位,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
    好,感谢李澍人先生,同时也感谢三位领导精彩的讲话,出席本次峰会开幕式的还有建筑时报主编李武英女士,英国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北京首席代表罗隽博士,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区总裁周学望先生,香港利安建筑设计顾问集团董事长林光祺先生,美国Perkins&Will设计总监,中国区总裁Mr.RonVitale,还有中国区总监上海首席代表向宇恒先生,英国凯达柏涛董事,中国总经理刘克峰先生,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下面各位嘉宾精彩演讲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尊重主讲嘉宾,也为了尊重在座的各位,请大家把随身携带的手机关掉,或者拨到震动档,谢谢大家的合作。
    那么首先第一位为我们演讲的嘉宾是英国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北京首席代表,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会员罗隽博士,福斯特事务所创立于1967年,设计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物产品和展览等,其作品以善于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著称,迄今为止,已荣获280多项奖励,赢得50多次国内和国际设计竞赛,主要作品包括成为统一象征的德国议会大厦,世界著名高层建筑香港汇丰银行,世纪之交里程碑的东京千年塔,世界最大机场建设项目香港新机场等等,最近的项目是耗资20亿美元的北京机场新航站楼设计,好,那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罗隽博士为我们演讲,有请。

罗隽: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非常感谢主办单位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在一起交流,我今天主要讲的是福斯特公司在40年当中,在建筑领域和城市规划,它一贯追求的设计理念和实践。
    青岛这个城市在我的记忆当中是非常美好的一个城市,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在1985年我第一次到青岛,从那儿以后只有十七八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来过青岛,所以天津我的一些同仁也给我介绍青岛现在的变化是非常大,也很美丽,那么青岛这个城市在我的记忆当中,也是非常特殊,因为在十七八年以来,我第一次来到青岛的时候,我那时候领着学生实习,画画,写生,我记得有一天早上到青岛来的时候,是到青岛的一条老街去画青岛的基督教堂。
    那么当时快画完了之后,就是有一位很清脆的声音在我后面响起来了,他说先生,我能买你这幅画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女孩儿,她说我这幅画画的非常好,所以希望能把我的这幅画买走,我想每一个人的记忆当中都是由这些在年轻的时候,它的一些特殊的记忆片断组成的,所以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是非常美好的记忆,今天重新又回到了青岛,我感到确实有一种非常好的心情,那么也希望我的演讲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就是包括在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手法,以及福斯特公司它40多年来一直在建筑文化、生态、科技这个领域它不断探索的这样一种追求,那么这个追求是一种持续性的东西。
    那么我的演讲将会通过一系列福斯特最近一些年来,它一些主要的作品,来阐述福斯特公司设计理念,同时如果在最后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很详细的介绍一下福斯特公司在中国一个主要的项目,也是我们在世界上一个最主要的项目,北京首都机场的设计情况,由于我本人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从这个项目竞赛的初期一直到现在,我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所以我能给大家介绍一些细节,希望能够有时间,我跟大家能把一些我们的细节,一直到从竞赛方面开始,一直到现在它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在细部方面的一些探索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那么这个公司大家在图片上可以看到,是我们公司的一栋大楼,就在泰晤士河的边上,这栋大楼也是有一些设计的新的理念在里面,它是一个公寓和办公,就是一个复合体,集中在一起的复合体,那么福斯特公司我们占据了底下六层的办公空间,上面是公寓,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办公的空间是一个全部开敞式的,它的理念就是促进团队精神,鼓励所有的设计人员,包括我们高级管理人员交流和合作,在旁边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曲线形的建筑业是我们不久前才刚刚完成的一个项目,公司有大约六百人左右,那么这是一个真正的跨国性的公司,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团队,大家可以看到,咱们有这么多的员工,有来自38个国家,说47种语言,那么这个团队也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2岁,那么福斯特公司,这是从它开始,从它年轻的时候领导这个团队,就一直在世界各地上实施这些项目,那么这些项目,每个项目都会考虑到当地的历史、人文与气候条件,这是福斯特公司一直强调的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无论这个项目它座落在世界任何地方,它都会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气侯等等这些因素,包括我们在北京首都机场,就是我最后要介绍的。
    那么福斯特和所有公司的员工,包括我们高级设计人员都有这么一种理念,就是建筑师他有社会责任,那么我记得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80年代的时候,我也探讨了这个问题,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就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他的这样一种角色渐渐的被淡漠了,但是这个责任在福斯特公司他的这样一种理念当中,一直从40多年来就延续下来。那么为什么我们有社会责任?因为我们设计生活,设计这个质量,那么这个质量它设计了这么些方面,它设计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建筑当中也要考虑功能,也要考虑精神,就是考虑这个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一种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我们要考虑这个光线,那么所有的这些元素都从我们生活质量、品质主要的一些方面,那么还有基础设施,包括这些道路、桥梁等等这些基础设施,是我们维持城市,保持城市运转正常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也应该给这个城市,给居民、给社区提供足够的社会空间,公共空间。那么生活质量不可避免的,它会考虑到一个城市历史新与旧的关系,那么大家可以在下面我要介绍当中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项目都是在老的历史社区如何处理新旧建筑关系的一些例子。那么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是和我们生存的空间,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密切相关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我们的资源,这个资源和土地和它的密度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下面一些包括能源、材料等等这些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有效的在地球上利用这些稀有的资源,就必须要有一种不断创新的意念,在技术方面,包括在其他的方面都要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创造。这是我们福斯特公司完成不久的大英博物馆中庭的改进,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玻璃屋顶,这是瑞士再保险大楼顶层一个内部的景象,大家可以看到,它可以眺望整个城市的景观。
    那么这是两年前完成的一个建筑,就是它在一个员工的湖滨,就是一级方程式的研发中心,这个是在伦敦金丝雀码头一个地铁的车站,这也是在法国的一个城市,它的一个大学混凝土和带光的玻璃屋顶,这是香港机场,这也是法国的一个项目,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金锁”遮阳棚的这样一种光影,这是西班牙的电视塔,这就是德国的新议会大厦的改扩建项目,它的玻璃屋顶是圆柱体的,向上看的一个景象,这是英国斯坦斯特德的机场顶棚,那么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大厅,刚才大家可以看到我放过去的几张幻灯片,我强调了都是屋顶,那么这个屋顶有许多种设计元素,一个就是福斯特的公司作品很多都注重屋顶,那么它用的材料,大家也可以看到,就是以钢和玻璃为主,那么还有就是在一个设计要素比较重要的,就是考虑到这个光线在屋顶当中。
    那么考虑到这样一些因素,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它有原因,它也反映了我们设计当中主要的一些理念,就是我们考虑到革新和生态的关系,大家可能看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屋顶要把光线这个材料结合在一起,它的目的不是别的,一个是为了功能,是为了很好的在这个建筑物当中体现它的这样一种生态和环境的这样一种设计概念。那么这个生态和环境是最近20年来发达国家提到的,就是在设计城市建设当中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议题,那么其实福斯特事务所是在40年前从这个事务所成立开始,就一直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那么福斯特公司有这样一种信念,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当中,我们的建筑如何可持续发展,它如何在一个变化无常的设计当中给这个建筑空间提供可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这样一种空间,那么在这个方面你就要考虑到能源的消耗和保持的这样一种概念,在我们这个领域,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大家从右边这个图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建筑物它能源的消耗是占了整个能源消耗的50%,那么其他的能源,包括工业和交通它是各占四分之一,所以咱们可以看到建筑物在能源方面,在生态方面它对我们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因素。
那么现在的城市很多大城市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无限制的扩展它的边界,这个在我们城市设计理念当中,我们也对它一直是有不同的观点,城市的发展它和能源,也和我们的生活品质有密切相关的关系,我们福斯特公司的规划理念认为,就是如果城市的密度越高,那么我们可以给它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城市的密度越高,并不意味着城市必须显得非常拥挤和贫穷,那么不是这个概念,我们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在澳门和摩洛哥这两个城市是世界上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城市,但是这两个城市它的生活品质都不低,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对比的例子,在左边这个图上,是美国底特律的城市,在右边显示了哥本哈根,这两个城市这个底特律的密度人口密度是非常低的,这个城市摊得很开,那么哥本哈根这个城市的密度是非常高,这两个城市对比了这个能源消耗,底特律每个人的人员消耗是哥本哈根的……
     ……这个工具,从这张图纸上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可以更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就是高密度它可以带来高生活的品质,那么这个底下大家可以看到,城市的密度是越高的话它的能源消耗就越低,那么城市密度越大,它能源消耗就越大,那么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认为高密度为什么它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高密度的城市它可以把所有与生活相关的一些功能设施,包括办公、娱乐等等设施都集中在一起,那么这样人们减少了采用交通工具,私家车、公共汽车,甚至是地铁、轻轨这样的使用程度,那么更多的依赖步行,所以能源消耗也会降低,而且包括空气质量方面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所以我们在1989年东京的社区给他们做的一个规划当中,就是采用这样的理念,在一个非常高密度的社区里面,把所有的功能都就近布置,然后设计了一个非常高密度的一个东京的千年塔。这个千年塔这个高度有800米,它可以容纳六万人生活居住的空间,那么在这个当中所有其他的一些辅助设施也可以布置在这个高塔当中和其他的一些辅助设施,就是生活、工作的辅助设施相结合,这体现了我们在城市规划当中如何改善生活品质的一个,比较是未来设想的一个例子。
    那么这个高楼有八百米高,在现代我们可能说要实现它是一个图纸上的梦想,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施这个计划已经没有很大的困难,那么城市的生活品质也依赖于这个公共空间的创造,给这个社区,给这个城市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也是我们需要建筑师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那么在这个方面福斯特公司也一直在致力于努力,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说很多的时候是设计单体建筑,那么我们在影响城市其他的生活品质的时候,那么这个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们也有机会参与区域性的,甚至整个城市的规划和改造,那么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就有很多的机会来实施这个计划。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张图片通过福斯特公司的改进之后,我下面还要提到城市改进计划的项目,把公共交通进行重新组织,把步行的道路和广场改进成为宽阔的步行和广场空间,重新还给周围社区的人们和参观者,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就不一样了,城市生活品质也包括提供非常便捷、新颖的基础设施,这个千年桥也是完全为行人、为城市的居民和参观者提供的。在新与旧的过程当中,城市不断发展引进的过程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建筑师经常要面对的一个话题,经常要面对的一个任务,那么这个方面也是体现我们建筑师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今天可能非常强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对我来说这也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么我现在不想提到我们中国城市的建设,包括房地产开发的一些现象,我主要是针对于我们这个演讲来阐述我们这个理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项目是不久前完成的德国新议会大厦,对比着两张立面图大家可以看到,新的玻璃顶加在旧的建筑上面去了,那么这个建筑一建成了之后,它可以说成为了新德国统一的标志,在媒体,甚至在各个领域大家都在谈论这个建筑,都在报道这个建筑,那么它确实是成功了。
    那么这个建筑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在一个高级风格大的玻璃屋顶,它这个上面垂下来的锥体是一个带有反射功能的一个装置,每年有络绎不绝的国内和国际方面的游客都到这个建筑物当中去参观,这个建筑它处理了几个问题,第一,就是它是想体现民主和开放的意识,那么在这个议会大厦当中,大家可以看到主要的宾人大厅,提供了对公众开放的这样一种通道,所以公众可以从屋顶上面看底下宾人的情景,也可以到上面的回廊里面参与他的政治议程,会议的议程。第二,就是在生态和人员保护方面,就是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措施,它的生态设计方面有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在大的玻璃屋顶考虑光线的应用上面,福斯特很多的建筑都考虑到把自然的光线引入到建筑中来,那么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无疑就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第二个方面就是采用自然通风,这个可以减少空调的消耗,那么在这栋建筑上,大家可以看到早晨这个水平的光线它可以通过里面刚才我放锥形的装置,反射到人讲大厅,就是从各个角度,那么到了正午太阳比较高,辐射比较大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装置可以进行一部分光线的吸收、储藏和反射,那么这个建筑与其他的建筑不一样,就是它使用的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就是它自己配备了发电机,它用植物油和葵花子油给发电机发电,给整个建筑物共缆和发电装置,这样一种可再生能源它的污染,排放二氧化碳的量也是非常少,所有发动机产生过量的热能都会在很深的地底下储藏起来,有一部分热能可以提供制冷机进行制冷,那么制冷也是在不同地面的层次进行储藏保护,然后再利用,那么这个技术也是福斯特公司在设计当中和工程师一起开发采用的。
    在90年代以前,议会大厦,它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两它要达到七千吨,那么采用天然气之后,在199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显著的减少,那么在这个建筑物改进完成之后,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0%,所以这个建筑刚才我讲了,这个建筑不光是在文化意念上它成为统一德国的新标志,而且在技术、生态、高科技方面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那么这几点也是福斯特公司40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这样一种理念,这个是伦敦新的议会大厦,那么同样这样一种意念也应用在这个建筑物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建筑物有很多类似的,就是福斯特的理念它有一些元素的设计当中,都是在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的,不是说在一个建筑物当中,应用了这样一种元素之后,再另外一个建筑当中就不应用了,它是把这种元素通过其他建筑的例子就不断的进行完善。那么这是市民可以进去的,这是给这个市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通道,他上到屋顶可以眺望整个太晤士河两岸,包括这个伦敦社区的这样一种景色,这个建筑物在生态建设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它在自然光线,包括自然通风方面都是采用了最新的技术,这个建筑物的形状,大家可以看到像鹅卵石这样一种形状也是通过分析了太阳日照的光度角和高度角之后,通过计算机“筋膜”不断的优化得出来的。
    福斯特公司相信,就是一栋建筑它能给城市创造一种好的意向,一栋重要的建筑它必须成为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标志性的这样一种物体,那么它对于当地的市民,当地社区的人群来说应该有可变性,这是我们快要完成的温布利体育场,就是伦敦最大体育场的一个改进,这个建筑建成了之后,它又成为伦敦一个新标志的建筑物,它主要的特征就是一个大的起结构作用的光环,那么这个光环设计的像珍珠项链一样,它在夜晚可以放光的,老的温布利体育馆它的规模和现在改进后规模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在夜晚,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个建筑无疑它成为了伦敦一个新的标志物,一个非常优美的这样一种,对城市整个的棱角性,由于这个建筑建成之后,变得更加丰富,它就变得像一个发光的项链一样,在伦敦的夜空闪闪发光,这一栋建筑,还有前面我放过的建筑,就是大英博物馆的玻璃屋顶,也是在夜空中大家可以看到,就像一颗宝石一样,所以福斯特建筑在很多的实践当中,在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当中,它都想把它创造为一个具有永久价值的这样一种标志性的东西。
    那么城市规划无疑对于我们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项目是我们在伦敦,对这一片泰晤士河边上的一个历史社区进行改进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了很多个子项目,就是在中国,围着各个不同的历史建筑,那么目的就是要改善这个地区的交通状况,把许多属于公众的空间还给公众,并创造更好的这样一种和新旧结合,这样一种更好的例子,那么在整片历史社区的改进当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在考虑设计问题当中我们不可能单纯考虑哪一个问题,那么很多的时候,我们是要很多问题当中取得平衡的解决,那么在这个项目当中有一些人说我们在设计当中把它列举下来,进行比较,一个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它的可通达性,就是很多社区有时候在改进之前都是观众通达不到的,那么有些地区观众要通达到,但是你也要考虑到他的安全性,那么你也要考虑到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一种平衡,那么你要考虑到来参观的人,包括伦敦市区、本地的居民每一天的活动和各个节假日不同的活动,他不同的景象,那么人群的流动和人群静止的这样一种空间关系,当地的需要和整个这一片改造区域的需要,这个市民的需要和当地整个城市这样一种需要,它的这样一种平衡。
    那么还有新与旧所有的这些因素。在进行这个规划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很深入的调查,那么大家可以从统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整个的片区当中选出了九个控制点,那么有一百多个观察点,169个,60%和40%的伦敦人和参观人员都被进行访问了,那么有两万七千个司机都被进行了问卷调查的提问,之前180个其他的咨询机构也分析了很多出现这个交通事故的一些事例。那么最后通过这个调查和研究,得出来有80%的人们都支持对这个地处进行更新改造,这是片区当中的一个子项目之一,这是伦敦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叫做(英文)广场,那么这个对面就是国家美术馆这种建筑,大家可以看到,这是通到国家美术馆和(英文)广场交通混乱的这样一种景象,那么改造之后这个广场被改成了一个宽阔的步行广场,那么改造之后这个空间变得更人本,就是变得更舒适了,这是改造前的景象,这是改造后的。
    改进完了之后,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广场重新把社会生活、城市生活还给了参观者,还给了当地的人民,大家可以看到在晚上可以举办音乐会,平时在广场上也可以举办一些演出、表演和娱乐设施,所以整个的改进项目,这是第二个子项目,是靠近国会大厦改造的项目,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在未改造之前,那么改造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的生活品质,它创造这样一种舒适度就不同了,所以上述的城市规划例子,我们想说明的是建筑师他确实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它能做到自己所要做的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更多的提供舒适度给当地的居民,以及给参观者,与这个项目有关的是大英博物馆的改进。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改进前的中庭和它整个建筑物的景象,以及150年以前这个建筑物刚刚建成时候的面貌,那么改进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中庭当中加了一个带有曲线形的玻璃屋顶,这是在中庭巷子里面的景象,这是改进之前,这是改进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从上面的几个图片看到,改进之后,这个建筑物它成为了伦敦一个新的景点,成为伦敦最大一个室内的广场,那么很多的游人参观者都非常的喜欢来到这个地方,在这儿呆很长的时间,这个改造的空间它把周围以前一些附属的建筑全部拆除了,加进了一个新的非常优雅、透亮的玻璃屋顶,然后在广场内部,这个建筑物的内部提供了一些餐饮设施,这个项目是我们在法国完成的一个项目,这是单体建筑和城市规划通盘考虑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么大家可以看到,在一个老城,在一个法国城市老区的中心广场,它有一个古的寺庙建筑,就是单栋的在这边,那么改进之前,大家可以看到它是非常毫无声气的市中心,广场,这是改造之前的场地,在这个项目当中,刚才我到所有的方面都在这个建筑物当中有所体现。
    那么它的理念之一,它改造之后成为整个城市一个新的市民中心,非常多的参观者,包括本地的居民,他们都到这个地方来消磨时间,这个会客,参与新的建筑物的活动,这个建筑物是一个艺术中心,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包括图书馆、影视厅,还有等等的一些教育文化设施,那么这个建筑物在生态方面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所有的不需要日照和通风的功能这些房间,它都把它埋在了地下,这个建筑物的尺度考虑也是为了尊重上面这个城市老的广场它的这个尺度,那么大约有四层的空间全部埋在了地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新旧建筑,所以在城市建设当中我们无时不在碰到这样一种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新和旧的这样一种关系,这个建筑它成功了,它给一个城市重新创造了活力,它给城市也带来了经济,这个经济它不是摸不着的,它是看得见的,人们到这儿来花费,到这儿来创造,大家可以看到在夜晚这一些活动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一个项目它成功了之后它能创造很多东西,它不光是给这一个社区周围的居民,它给整个城市,那么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这是室内的景象。这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作品香港汇丰银行,这个作为高级派的一个代表作,也是福斯特公司成功的一个非常主要的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这一些图片,它也是通过建筑物的建设之后,给整个的社区带来了一种品质的改变,那么这个建筑物作为高科技的一个代表,它一贯应用了福斯特公司几十年来探索的这样一种对材料,包括对钢、玻璃的这样一种应用,也对于对于光线这样一种元素,作为一个重要设计元素的探索,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建筑物当中,这个示意图的形式如何这个,香港汇丰银行通过反光板,如果把室外的自然光线引入到地下室的这样一种概念,那么这个建筑建成了之后,它成了香港的标志,这个建筑物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栋生态建筑物,这是德国的商业银行法兰克福。
    那么在这个建筑当中福斯特公司探索了早期如何在当时的这样一种办公楼的设计情况下,就是全空调,采用人工采光的情况下,它做了一个探索,如何把自然光引入建筑,如何把自然的通风应用到建筑,那么如何在建筑物当中创造一种更舒适的,对人来说,对使用者来说更舒适,更优雅的这样一种环境,那么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空间花园,在建筑物当中是分层次,分层设置的,那么从各个办公室大家可以看到眺望到对面的办公室,也眺望到公共空间的吧台,然后眺望到远处城市的景观,这是福斯特公司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项目,这是在上海的九斯大厦,那么这个建筑当中也是发扬了福斯特公司在办公楼设计方面的一些理念,包括空中花园、自然采光、通风,这个建筑物的布局,大家可以看到在底下,是在这块地上采用了平面形式是为了给办公楼提供更好的视线,在各个角度提供更好的视线。这是在屋顶上面的空中花园,台阶形的空中花园。这是我们新近也是完工不久的瑞士再保险大楼的一个建筑。
    大家可以看到刚才我给大家放了简单两个计算机的模拟,那么这个建筑物的形状非常特殊,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要这么特殊,我给大家仔细讲讲,这是建筑物的整个场地,它这个场地在伦敦非常拥挤的街区,这个场地的面积是非常小的,为了在这样一个小的面积创造出一种非常,还是尽可能的非常好这样一种建筑物的构型,那么首先建筑物的体量是设计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这个建筑物的体量经过计算机模拟的分析,最后我们确定了是像一个雪茄,或者是一个玉米形状的这样一种平面形式,那么显然它比这个方形的建筑平面,看上去在拥挤的街区从各个角度看上去,它会要显得轻巧一些,第二,就是通过刚才计算机的流体,力学的筋膜分析,那么这个形状可以采用自然光的条件下,使更多建筑物的表面能得到日照的状况,如果是方形的平面之后,显然当太阳从一面照射过来的时候,其他的一面它都会成为阴面,就是光线照射不到,那么圆形的表面它自然光线就照射的更多一些,在生态方面这个建筑物的探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大家也可以看到。
这个建筑也利用了空中花园的这样一种……
……路的三角形的柱体在分析的时候我们把它进行了扭曲,这个扭曲的目的大家可能从模型上看得到,是为了使中庭花园的空间切入到各个路面,就是和垂直的不一样,这样在这个“形状层”的布置这些空中花园,所以使整个建筑物的大楼都可以是自然通风的状况,包括大的空间布局,在整个建筑物的体量当中都可以享受得到,冷的空气从地下穿进来,它沿着扭曲的六个三角形的林荫,迎着它的空间往上升排出去,在屋顶有一个空中的观景平台花园。
福斯特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如何来保证这个建筑物的质量,在北京首都机场的设计当中,也是我们一直跟业主强调的一个方面,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就是我们建筑物的发展过程当中,设计过程当中做1:1的模型,进行局部的分析,并且包括材料等等细部的运用进行控制,这个都是要承包商到最后他们也提供了这样一种模型,以便我们福斯特公司来检查,是否他们所提供的材料,包括质感、色彩等等的细部都符合我们的质量标准。在这个非常拥挤的地块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底层的处理也采取了一些架空的方式,里面是街上的空间能延续一部分进来,这样减少这种压迫感,高体量的建筑物对周围街区的一种压迫的感觉。很多的小说包括作家的描写,在现代的城市当中有很多的高楼都拔地而起,那么这些高楼的形象具有很多的象征意义,我想很多作家提到的一个象征的意义,就是它代表了一种男性的象征,是这样一种力量,这种建筑的形象给我第一个感觉,我就觉得虽然它像一个玉米或者一个“斜加”的形象,但是我觉得这个建筑物的形象给人的四角冲击是非常强烈的,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更像一种男性的阳具,从各个角度您都可以看到在伦敦,包括在太晤士河对岸。
在21世纪探讨生态能源消耗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福斯特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技术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是作为建筑师不断的和工程师一起探索技术上的革新,因为书革新和我们刚才谈到的质量,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品质是密切相关的,技术包括了质量的物理性质方面的因素。这个建筑显示了未来我们在高层建筑方面更好的利用风能的意思,就是自然能源,它是把风能发动机这个涡轮经过“业评”,经过和工程师一起的改进,直接安装在这个建筑物上,为这个建筑物提供能源,因为有些设计方面的能源,整栋大楼使用起来还多余,可以提供给其他的建筑,这个是高层建筑上也安装了风力发动机。
这是另外一栋高层建筑,同样的理论也运用在了这个建筑物上,这个建筑物是在历史建筑的底层加进了新的玻璃塔楼,大家可以看到,在旁边的两设计图显示了我们做的1:1的模型,这个施工的模型。这个是在马兰西亚的一栋建筑,整栋建筑像心形的大的屋面覆盖在底下,还有和一些当地的气候、环境向适应,这是一栋住宅建筑在瑞士,这栋建筑的体量也不小,也是通过计算机进模的分析,如何使这个更适合自然的地形,包括用当地的一种生态材料,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物的“四面”材料,这个建筑物的各个角度,在计算机当中进行了模拟,甚至包括它的夜景也进行了模拟,这是建筑物的构件在当地的工厂进行加工,包括它的四面材料都是可以看到,也是进行手工制作。
我们可以再次回顾一下,在城市设计和单个的设计当中我们处理在很多的程度上,既要强调我们的理念也要在设计当中处理诸多的技术问题,包括取得各个设计要素,规划要素的平衡,基础设施也是我们城市生活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和我们的城市的功能,包括建筑物的功能紧密结合,所以在福斯特的作品当中,很多都考虑到基础设施与建筑物整个片区规划,它的这样一种关系。这个是在西班牙我们设计了一个地铁系统,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强烈玻璃出入口屋顶的形状,它也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这是在底下,这个建筑物白天自然光线可以通过玻璃屋顶一直下到地铁底层,在夜晚这个玻璃屋顶也可以发光,它像发光的光体一样,像一颗宝石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个地铁站是非常透亮的。福斯特运用的材料之一就是清水混凝土,通过清水混凝土“系固”钢、玻璃这几种主要的建筑材料结合起来,大家可以看到,色彩比较素雅的色调也是福斯特公司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色调。
这是伦敦金丝雀码头的一个地铁车站,这个东西大家可以看到玻璃顶非常优美,优雅的透明的景观,在夜晚它也像一颗宝石一样,白天的自然光线可以一直从玻璃顶射到玻璃  底下。这是在弗罗伦萨,这是我们在进行一个竞赛的地铁项目,它也是在上述所讲的因素当中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大家可以从图上看到,这是一个基层的地铁车站,这个屋顶,这个屋顶用了模的材料和钢屋架结合在一起,光线可以通过透明的屋顶下到车站的最底层。自然通风和采用自然光,这两种都是生态和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的两个重要品质,如何减少人工照明,如何采用减少空调的消耗,这是我们在所有的建筑当中不断改进的方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在地铁车站内部的景观,这是伦敦的清明桥,大家可以看到在以往伦敦塔桥它这一个轴心,100多年前可能是一八几几年建起来的,把太晤士南岸和北岸连接起来,这样一个建筑项目,它和圣保罗大教堂周边的改进和对岸的(英文)美术馆的改建项目连接在一起,它重新提供了一条新的轴线给城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清明桥的作品也成为伦敦一个新的景点,一个新的标志,它只供行人使用。
这是在法国建造的一个斗槽的项目,大家可以看到从地下这个尺寸,它跟艾菲尔铁塔对比起来的尺度关系,基础设施的项目也成为了当地自然景观当中的一部分,在70、80年代以前机场设计作为很多,包括其他大型的建筑设计,很多都是把它的机械系统放在屋顶,这张设计图上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主要的功能空间,所有的机械系统都是擱屋顶上,然后一些其他的管道设施都是在楼板层底下进行安装,那么福斯特公司在设计伦敦的“斯坦斯特德”机场的时候对这个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改进,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建筑品质,为了把自然光线更多的引入这个建筑空间,也为在结构上提供更轻巧的设计概念,我们的设计概念就是把所有的机械系统安装到地下室,然后通过一些“服务竖井”把这些管道集中起来安放,这样给大型的公共空间提供了一种非常优美的视角效果,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机场航站楼大厅室内的景象。这个设计当时可以说是对机场设计,包括其他的一些公共建筑设计革命性的改进,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上面,光线从带有图案形的天棚的屋顶上面,倾斜的钢结构屋顶上面洒落下来,创造了一种非常舒适宁静的气氛在航站楼里,并且它的空间也因此显得高雅。
这种理念从上述的作品当中,到最近福斯特公司设计的机场建筑一直得到改善,另外一个大的改进就是在香港机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屋顶引入自然光线的一种概念,创造一种优雅、宁静的室内效果一直延续下来。在北京机场当中,三号航站楼的设计当中,我们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是要把这个航站楼设计成21世纪,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它一定要成为北京的标志,当然我强调的这两点并不是说我们不注重功能方面,功能方面是我们致力于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时很多的建筑公司宣布了之后,很多的报纸,记者来采访我们,他们报道的最重要的两句话就是前面说的这两句,我觉得这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其他的一些细节,因为当时有三个方案进入了决赛,在首都机场举办了一次公示,公示的时候是去年9月份,其实在三个机场当中很多功能方面的布局都是类似的,包括有一条轻轨从东直门车站直接引入到航站楼前的交通中心,我们的方案是方案B,还有一个是方案A和方案C,报纸上的报道说其他的方案给顾客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顾客可以从城内直接到车站来,我们的方案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这个没有提,只是提到报纸上的标题就是“福斯特的目标就是要给北京创造一个新标志”,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这是新的机场意向图。这是机场最初建设方案前面的大水池和它主要的正立面的景象,这是机场靠近空测就是国际航站楼的夜景,包括它的屋顶屋面的材料,包括建筑物的色彩大家可能刚才看到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等一下我给大家仔细讲讲这个项目,大家看到像鱼鳞状的玻璃天窗,这都是和生态设计有关的一些手法,这是一个整体的鸟瞰。
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机场的过程,这个设计竞赛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实际上我们这个项目工作的时间比较长,我记得是2003年,我是2002年下半年8月份左右回的北京,实际上从英国回到北京的那一段开始,从10月份就开始对这个目进行工作了,公司北京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它邀请了七家外国公司和一家国内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参加这个竞赛,我们是6月中旬提交了这个设计方案,由于当时SARS的影响,所以方案的设计评审受到了一定影响,最后这个设计方案的评审移到了海南的三亚市。在7月初的时候方案专家评审,选中了3个方案作为中选方案,我们的方案比美国的公司(英文),这是内部消息告诉我们但也是真实的消息,给它多了15分多,第三名也是英国的一家设计联合体叫(英文),它是一个管理公司和几家设计公司组合在一起的设计联合体,比他们的分数要更多了。9月份在机场举行了公示,当时公示的结果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这个方案和其他的两个方案比较起来确实非常突出,但是我们是方案B,方案C可能在公众评审的时候,好像公众评审的投票结果是方案C,比我们要多几十票。10月29日的时候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确定了我们的方案为中标方案,这也是机场扩建指挥部一直的希望,虽然有三家方案在那,但是机场扩建指挥部一直希望我们的方案成为中标方案,在10越低我们才正式接到了获奖通知,到了11月份就开始进行正式的谈判。
在中国大家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在中国评审的时间拖的时间非常长,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要拖一段时间,拖到最后一决定之后就要你马上赶工期,11月完了之后,12月25号要我们交方案设计的“终审”稿,在这个之前方案设计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一轮分化,所以到了3月20号,12月15号交了方案设计,3月20号就交初步设计,就是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时间还短一点,因为我们有跟北京院合作,是我们的国内设计合作伙伴,我们还要提前10天的时间把全部的图纸报告交给他们,所以我们在那一段时间工作的非常之辛苦,像这样一个非常复杂,而且规模非常庞大,有五十万平米的,我们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以有很多的细部的东西根本来不及。
这个方案从去年年初设计开始,它的首都机场的现状,因为首度机场这个项目也是2008年奥运项目最重要的一个辅助项目,那么现有的航站楼,大家可以看到场地上第一号航站楼,可能马上改建之后不久就要投入使用了,第二号航站楼和第三号航站楼的场地,到规划的设计参数是第三号航站楼到2015年要满足1300万人的旅客流量,和在一起的旅客流量是6000万人次,到2020年三号航站楼的旅客流量要达到4300万人次。基本的扩建的策略就是现有的机场要加建一条跑道,在未来可能另外还要再加建一条东跑道,那么扩建的新航班的区域就是在这里,这是荷兰拉寇公司,也是我们现在设计联合体三个公司当中的一个,做的规划方案,当时的竞赛方案是第一名,当时两条规划跑道之间的距离,还是比现有的距离大一些,有1600多米,这个规划是规划了几个X形的单元,在这个新的航站区,这个航站区作为我们设计人员和规划人员看了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概念是非常过时的一个概念,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概念当时选中了北京首都机场规划建设的第一名。
这就是当时两条跑道,现有东跑道和第三条跑道之间的间距1650米,在规划任务下达的时候,现有跑道之间的规划距离缩短了,缩到1525米,这个方案有什么弊病,作为现代航站楼来说,第一个,它有太多的航站楼单元,就造成了在这些航站楼单元当中,我们必须运用一种旅客捷运系统,也就类似于火车轻轨的系统把它连接起来,这样就会造成太多的航站楼单元,又会有太多的轻轨捷运车站,这样会导致旅客很多时候会感觉非常糊涂。所有的设施在各个航站楼当中都会重复,这个航站楼四个卫星楼的航站楼的布局,它会造成停机坪上滑行道系统非常复杂,因为太多的穿越滑行道系统要在这个当中穿过,而对于旅客来说也当然非常麻烦,这个方案是我们在选择航站楼构型的时候比较了非常多的方案,刚才一个,这是另外一个,这个方案跟刚才的方案是类似的。这个方案是整个航站楼沿着两个跑到执行信息布局,这个信息布局它的航站楼拉得太长,从这一头到这一头大概有3公里左右,所有当中没有飞机穿越的滑行道,所以飞机要从这边滑行到另外一条跑道的话,要运营起来就非常麻烦了。为了解决上诉的弊病我们最终的考虑是把这个航站楼单元分成了两个,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把刚才的方案当中断开,这样可以在当中布置穿越滑行道,飞机从这个跑道到这边跑道非常方便,直接可以过去,这个方案也要改进,这个方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分期实施,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航站楼可以先做这一部分,然后在2020年的时候增加旅客流量了,我们还可以再加建一些支廊,提供更多的候机空间和设施。
考虑到航站楼的形式布局之后,我们还要考虑航站楼功能本身的构成,这个航站楼主要有几个部分,一个就是主要的处理大厅,这个主要的处理大厅包括旅客办票到达行李处理等等这样一些功能,还有一部分是国内航班,因为这个航站楼是属于一个国内、国际混用的航站楼,国内的航班要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国际航站楼是另外一部分,因为它两个部分所需要的登记办理手续是不同的,所以它们两个有一些功能不同的要求。这个方案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主要的功能处理大厅,国内航站楼单元和国际航站楼单元是分离的,所以所有的旅客他都要运用捷运系统,从主要的处理大厅到这边去,我们把两个调换一下,国内航站楼单元和国际航站楼单元调换一下,那么它们的弊病还是同样的,如果我们把航站楼的一半作为国内航站楼,一半作为国际航站楼,这样它有下面的一个非常不灵活,而且它所有的系统都要用两套,比如安检、兵防等等,在两个航站楼都不能集中使用,所有的系统都会分成两套。如果把国际航站楼挨着主要的处理大厅,国内航站楼的旅客就会行走很长的一段距离,或者走过去或者采用捷运系统,这样对国内的旅客也非常不方便,我们把两个调换一下,把国际航站楼放在最端头,国内航站楼挨着这个办票处理大厅,国内航站楼这边由于他航程非常短,提的行李也都非常少,他靠近处理大厅就会非常的方便一些,国际航班的旅客一般重要的行李在到国际航站楼之前都进行托运了,所以他只带着手提行李,他候机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飞行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他通过捷运系统从处理大厅走到这边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最后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案。
关于分期发展的问题,刚才我已经提到了这两个航站楼荡然之后,它分期发展的建设会非常方便,也不会对飞机的正常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上面的这个方案和这个方案,我们进行比较之后选择了这个方案,因为那个在两边加进支廊的方案和这个方案相比,我们觉得它会把两个航站楼分单元成两个看上去感觉非常各自独立的建筑体量,没有这个建筑体量显得更有连贯性,这个建筑体量是从这边一直到这个端头,就是南北,它往当中延伸,看着整个建筑物的力量处理连续干会更好一些。为了改善滑行道,穿越滑行道的状况我们把它分成三段,当中我们把它叫做T3C,它作为一个卫星庭,在两侧可以提供双向的滑行道,飞机可以从这边过,也可以从这边来,就更加改善了飞机在停机坪上的运营,总体的布局就像这样……
          ……这边称为T3A,这边称为T3B,主要用作国际航班,这个T3C是用作未来,比如到了2020年它可能要加建的时候做成,在最初的方案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前面有一个大水池,前面有一个交通中心就是轻轨车站,从城内可以直接开到这边来,底下有一个非常大的低下停车场,可以停10万辆汽车,30万平米的一个停车厂,在这个设计当中我要提到的一点,就是这个设计在竞赛方案当中,很好的考虑了环境和景观方面的设计,风水设计的因素很好的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大家知道福斯特一贯对建筑风水的概念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在香港的汇丰银行,包括一些其他的东南亚的设计当中考虑的因素,在北京机场我们当然更是考虑到这个因素,这个机场的柱体的景观和风水设计是我夫人做的,她当时是作为福斯特的高级顾问去给他们咨询,这个里面非常自豪,一些细节因为我对这个不是太清楚,所以我就讲不了很多。
那么在这个航站楼当中,包括屋顶的处理天窗和颜色,金属材料的运用,以及包括整个航站楼最初的色彩的概念,大家刚才看到这个模型,从深红银色一直过度到金色,都是我夫人当时提出来最初的构想,这个构想被福斯特接受了之后不断的改进了,等一下我可以再提到一些细节,这个航站楼大家看到,国内部分和国际部分当中是断开的,可以给飞机提供很好的穿越条件。这是候机大厅的一个景象,这是从候机大厅下到捷运火车站去的室内草图,这是国际到达我们称为T3B的到达厅的室内“图索”,这是整个剖面的一部分,这是前面的一个剖面鸟瞰图,包括交通中心和T3A整个的模型。这个建筑正与福斯特公司一直追求的,它考虑当地的气候、文化、地理环境和条件,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航站楼的造型方面,整个立面从这面到这面大约有800米的宽度,这个正立面设计得非常舒展,它总共的高度大约有40多米,到屋顶45米左右,非常舒展的一个造型,这个建筑物的眺远,从玻璃正立面到这一点40到50米左右的距离,所以非常大的屋檐眺出去,加上一个非常舒展的正立面,给这个建筑物提供了一个非常大气和舒展的造型,这个和中国建筑传统建筑从水平向展开,它不从高度上的,从水平向展开,而且有很深的屋顶眺远的处理手法了,是非常吻合的,在这个建筑物的屋顶曲线也和周围的机场山势非常的相吻合,它也有一个未来巨大飞行器的意象,可以说我们很多机场本身愿意说这是喻意着一条龙,因为这个动感的曲线非常具有生气,这个色彩采用了中国的原色的红银色和金色的主色调,皇家建筑的主色调非常壮观,从这边深红的过渡到这边,中间是橙色然后过渡到金色的这样一种概念,它不是把这一条整个的银色都没有变化的,这个在以前世界上任何一栋建筑当中都没有这样采用过的,这也是我们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
所以把这个建筑喻意成一条龙,这个色彩从红色一直过度道金色,它就给这条巨龙赋予了生机,如果大家想想整个一条龙的颜色是一样的话,整个效果就会差很多,这是透视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呈现着一种怀抱着欢迎的事态,也是机场建筑物的造型,机场是国内和世界有人经常到来的地方,它呈现了这样一种欢迎的姿态,也是对2008年欢迎世界各国的来宾一种非常大气的姿态。这是屋顶的天窗,它可以通过把自然的光线直接照射到航站楼内部的空间,所有的建筑物四周都是采用这种大面积的玻璃,所以这个建筑物整个是非常透明,方向感是非常好的,这和现在很多的,咱们国家新近设计的航站楼也不一样,你看上海机场,它完工也不久,但是它设计得非常封闭,我到上海机场之后我都我不清楚,为什么它的正立面很多都用石材,实际上把它处理成玻璃整个效果都不一样了。
这个屋顶上面大家看到排列的图案也不一样,这个和我们前面景观的设计也不一样,屋顶的天窗也有自然通风的功能,北京机场将作为北京的门户,也是作为中国的这样一种门户,它对世界各国的来宾都应该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在这个航站楼设计当中我们对香港机场有几个大的改进,第一个就是刚才我提到的穿越滑行道,因为香港机场整个拉的一长条,没有穿越滑行道,飞机运营起来也不是很方便。第二个,香港机场的楼层转换非常多,这个航站楼设计的楼层转换我们尽量把它设计成最小的程度,就是旅客大约只需要一次性的转换,所以也给了旅客提供了更多的舒适度和方便。第三点就是在国际航站楼的这一区,我们把国际航站楼的达到区,放到了“出港层”的上面,这个也是对其他几场设计的一个显著的改进,因为当国际航班的旅客达到了机场以后,出来非常好的建筑形象,他达到了之后就在出港层的上层,我们设计的出港层有一个非常大的景观空间,所以给到港的旅客感觉非常好,以前的设计机场航站楼,包括现有的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航站楼都是到港层只是一条狭狭的通道,它的感受没有这么强烈。
景观设计是这个机场航站楼设计当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希望能给这个航站楼提供一个一流的景观,这个景观当然和人员消耗和生态设计是紧密相连的,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航站楼的设计当中,我们这个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进场路这一带,两边的高架桥进入航站楼的正立面之前的一部分,再包括航站楼交通中心的这一部分景观设计,然后在航站楼内部捷运系统,沿着捷运系统两侧的这一部分和最后到国际候机楼的中庭部分。这个图片显示了机场进场高架路的意象,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就是想形成这么一种意象,两边的云罩着这样一种基础设施,被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环绕,这个是交通中心,这是个交通中心的屋顶,在这两边也考虑风水的原则,根据树的密实度和高矮的不同,我们在进场路的两侧栽种的是比较高大的树木,在中间这块是比较稀松和矮一些的树木,这样的效果就是当你乘坐轻轨和高速公路来机场的时候,你的视线就会被周围两侧高大的树木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他就可以直接看到机场的正立面,而视线不会往两边发散。
这是选择了一些树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高架路两侧选择了一些树木,要高大一些,在中间的这一部分为了视线穿透它就低矮一些,这些树木在栽种的时候,它的高度上面没有成熟的时候会长到那么高,树木经过生长会长到这么高的高度就行了,树种的选择也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在高架路的内侧低矮的树木也是有一个生长的过程,但是它的视线不阻挡从汽车,来自火车上的视线遮挡,这是树木的选择。
第二部分就是交通中心的上面,就像一个盘子一样,最初我们在这个上面的设计是一个大水池,但是后面很多由于来自业主方面的意见,说这个大水池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比较干燥,比较寒冷而且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不太合适,尽管我们始终想保持那个大水池,可能这个也必须进行修改,现在我们考虑的也是水池的深度非常浅,结合景观一些水深足进行设计。刚才可以看到这个设计是把它分成条形的网格状,这色带子我们把它称作光带,目的是为了自然光线从外面可以直接射到地下停车楼的底层,在晚上有灯光,还有放在晚上灯光透过玻璃光带照射出去形成非常漂亮的景观,这个图像就看得出来设计意图,就是选择了一些水深足。
第三部分就是捷运系统的景观设计两侧,我们不希望这个捷运系统到建成之后会成为这样一种荒芜的景象,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整个呈现在旅客眼前的两边都是绿色的植物,甚至在轨道底下都是这样的,所以使你感到更加的舒适和愉悦。这是捷运系统,我们有两幅背开的轨道,在捷运系统两侧我们种植了比较高大的竹子,在中间有一些树木包括花朵,在轨道上面我们也把它种上草坪,大家可以看到剖面设计图,这个底下高速行李传送系统,这个轨道系统包括两边的竹子和当中的树木,所以在两侧的航站楼支廊上,当旅客在候机的时候也可以看到捷运系统两边优美的植物。
第四部分就是T3P国际候机楼内部中庭的景色,这个概念也是从福斯特公司以前一直运用的一些手法,在建筑内部如何创造一个生态优良、舒适的绿色空间的环境,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整个大空间当中栽种了一些树木,它按照图案布置和屋顶上面开天窗的形式是相对应的,这些高大的树木选择和它周围的休息设计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想给大家讲一讲航站楼内部的色彩,这也是我们第三号航站楼的一个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福斯特爵士本人花了很多心血,和我们整个设计的队伍人员一直探索研究的,从设计开始到现在一直研究的课题。航站楼的设计我刚才提到了它和中国传统的联系,中国传统建筑使用的这种色彩,从天坛到故宫都是非常明亮、纯洁,纯度非常高的色彩,包括天坛的蓝屋顶,包括故宫金黄色的屋顶,在蓝天的照耀下它给人一种视角的愉悦和刺激也是非常强烈,那么红色和金色的主色调在运动到T3航站楼的时候,我们的概念之一就是希望这个航站楼建成之后,大家来一看它就应该是中国的,在最初的设计方案当中,我刚才介绍是从整个的深红色一直过度到金色,这个方案在我们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当中,到这个阶段已经有一些改变了大家看到,由于每个单元的航站楼面积非常大,所以从这一面到这一面走过来要800多米,如果这个人站在大厅中央的话,他从这边到这边来也大约有800米左右,所以色彩渐渐的只是从这个方向变化过去的时候,那个人非常难感受到,在一个大空间当中,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考虑,把这个色彩在整个航站楼当中从两边也进行变化,旅客从行走过程中都能感受到色彩在渐渐变化,每个航站楼自己的单元都是从金色到红色的变化,这个航站楼的色彩是从金色到红色漫漫变化,这么考虑把它逐渐的优化。
航站楼的色彩如何实现呢?因为在航站楼建筑当中,色彩过于强烈的话可能会给旅客造成一些急躁的情绪,因为它都是蓝色调,为了减少这样的效果,我们在这个设计当中进行了很多处理,主要的手法就是在色彩,把它主要的色彩隐藏在带隔山的航站楼的吊顶金属片之下,这是屋架,这个航站楼的整个屋架是一种轻钢网架系统,所以我们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只是把它的屋架系统进行涂抹鲜艳的颜色,这个颜色在内部进行过渡,然后我们在地下,中间色调的隔山遮盖起来,隔山之间有这个间隙,当人的视线往上看的时候,它的色彩整个就会泄漏下来,这样一种效果显得是非常优雅,也显得非常和谐和宁静。
我刚才也给大家提到了屋顶天窗的开启,它考虑到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效果。在夜晚的时候大家刚才从模型当中也可以看到,屋架里面也有灯光系统,灯光通过照射把屋顶的银色反射出去,所以你在天空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个非常漂亮,这是我们制作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的仿真效果,大家可以看到天空的颜色和屋顶材料质感的效果,这个就是整个航站楼内部,从底下大厅里面看它颜色渐进的效果。这是我们在航站楼内部进行的计算机进模分析的效果。
我想对我刚才给大家的演示进行一下总结,福斯特作品的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对光线的运用,第二个,它一直强调生态的概念和不断的对技术革新的追求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城市规划当中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密度和提供生活品质,包括公共空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还有基础设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可能是我们永远要面对的主题,这个给创造城市新的生活,创造城市更新,包括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有密切的关联,所有上述的议题都结合在一起,这是福斯特公司从过去到现在,也是一直到未来不断追求的目标。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罗隽博士精彩的演讲,接下来是舆论时间,刚才罗隽博士给我们介绍了福斯特公司的设计理念,以及北京新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方案,我想大家肯定有不少问题,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请举手示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话筒递给您,或者您可以把您的问题写到纸条上交给罗隽博士。
工作人员:
        如果谁有问题请举手示意我。
罗隽:
        非常抱歉,我本来想给你们放一段最新制作的动画,但是显示不上去,是北京机场最新的为我们3月28号开工典礼制作的一个动画。
主持人:
        非常遗憾了。这位先生您有什么问题?
问:
        罗博士,非常精彩,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北京新机场,我个人感觉还是一个比较偏重于纪念和形象的建筑,因为就我个人经验,西方很多机场都是那种“倒式”机场,每一个公司就有一家独立的,从远看的话机场非常不起眼,像美联航或者是(英文)公司,都是一个独立的航站楼,这个我不知道您在设计的方案中是否考虑过把北京的机场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形式,还是业主的要求?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您刚才介绍的欧洲的一些生态建筑,本人和我们公司都非常感兴趣,我不知道您对这些建筑的设计在成本上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好,谢谢。
罗隽: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从这几个方面回答,因为我不是非常理解你的问题,可能你说的是在国际上其他的机场布局,都是根据一个个独立的航站楼单元来布局的,这个布局的概念包括我们现在浦东机场采用的概念也是这样的,它就是航站楼按照各个不同的单元进行扩建、布局,这个概念我曾经提到过了,我刚才简单的说了一句,它肯定已经过时了,国际上的机场航站楼规划在50、60年代的发展概念,大家可以看到从现在世界上各个机场,包括老的几场基本上采取了这样一种概念,这样一种概念是怎么样的历史状况形成的呢?
第一个,我个人通过研究觉得是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是国外的机场在初期规划的时候都缺乏一个长远的观念,在做这个机场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到世界各国的航空工业的机场会发展得这么迅速,所以在30年代、40年代的时候机场规划的时候选择的用地,包括机场的规模都是按照小型的机场规模的概念去发展的,到了机场发展,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之后,在原先的机场土地上面进行扩建就成了一个问题,很多的机场都是离城市不远,没有土地扩展,不能像大型的机场重新进行规划一样,所以它只能在老的机场上面逐渐的一个一个单元去进行建设,这个概念也和当时的概念性质有关,它当时觉得这样可能这个航站楼在包括国内和国际分开的这样一种概念更容易运营,但是随着70、80年代机场规划的概念发展,大家觉得单元式的布局在带来了很多的弊病。
一个呢,在各个航站楼之间需要基础设施的连接,从航站楼特别是转机,由于70、80年代后面到90年代之间,国际上的这种主流机场的概念逐渐成熟,对比这些一个个单元布局的机场,转机时间就非常长了,从一个航站楼到另一个航站楼会很不方便。第二个原因呢,单元式的布局会造成……
……应该从90年代下半期这个机场航站楼的规划和布局,大家都基本上倾向于还是朝集中式方向转变,就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设施,包括航站楼都集中,这样可以在资源设备和能源方面都能进行共享,我想主要的一个例子就是香港国际机场,那么香港国际机场按照它这种一体化的设计概念,就是整个的一个航站楼,它的处理能力虽然它没有国内航班,可能会简单一些,但是它基本概念是这样,它中期的处理容量会达到八千七百万,这比其他世界各国机场处理的容量都不低。像我们上海浦东机场当时由法国ADP这个机会设计的,它的概念是,它规划建成之后,它的这个规划概念过时了,就是这样一种概念都显示出来了,所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近期从去年到今年举行机场的规划,重新编制当中就试图改变这个状况。
所以它就会摒弃ADP设计单元式的这样一种概念,采用集中式的这样一种概念,去进行重新布局规划,这对我们北京新机场来说也是一样的概念,我们想把这个航站楼设计成由零处理容量到中期容量达到4300万的这样一个规模,那么还是把它进行集中式这样布局的考虑,现在也已经有问题了,现在由于T1、T2、T3航的楼在一起,如果你要中转的话,你就要必须如何把它有效的连接起来,我们也要用轻轨把它所有三个航站楼都连接起来,这样在现有的布局条件下,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利用现有的设施,但是尽可能要改善它的效率,所以现在现代机场的规划布局观念它是有一个这样的变化趋势,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造价方面的问题,第一,因为福斯特公司它设计的建筑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它都非常具有它的质量和品质,所以在欧洲各个地方,包括亚洲,包括世界各国,那么我们的设计方法原则,就是如果我们在哪儿有项目,就必须到那个项目去成立一个项目队伍,所以人员一直从项目设计,设计开始初期一直到施工完成,都要在各个环节方面保证这个项目的质量,包括材料、工艺、细部等等,那么这个方面无疑我想质量和造价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花的钱少,质量会底,这个我想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想由于建筑物采用新的生态系统,我刚才比较了著名的几个例子,一个它的能耗就降低了很多,它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看德国议会大厦,从七千多吨,一直降低不到五百吨,降低了40%,而且它的建筑物引入了自然光线之后,它的运营和维修费用,包括空调的运营费用都会降低很多。
所以在很多种情况下面,福斯特设计的建筑一次性的投资可能要比别的建筑多一些,但是它的运营成本这是一种生命周期的现象,它肯定会底很多,还有福斯特公司使用了一种经常说服使用一些可持续性的材料,就是它的耐久性强,你不要几年换一次,几年换一次,这样它相对来说维修和保养了这样一种费用也会增加很多,第二,如果说福斯特建筑比较贵的话,那么它可能会在设计费方面比较贵,由于福斯特一贯的这样一种它的建筑的质量和追求,那么来寻找我们公司的业主也很多,它相应付的设计费来说,因为我们公司的投入也都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看到,就是说基本上是每个建筑物,福斯特公司的设计人员都是非常专注的,努力的去工作和对待,所以我们做很多,包括计算机筋膜,包括这种逐次的模型都是自己的设计费当中花费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拿出这些钱来保证这个建筑物的质量,我想在世界各地的话很少有这个建筑公司能够做到这么一点,你看我们现在像北京这个机场,我们做了无数计算机的模拟,包括我们做屋顶色彩大的模型,那都是业主不会给我们额外的费用,都是在我们的费用当中。谢谢。

主持人:
好,谢谢罗隽博士,由于我们时间有限,所以就不在现场请大家提问了,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在私下与罗隽博士进行沟通,那么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罗隽博士精彩的演讲和专业的回答。
我们休息十分钟,十分钟之后我们听取周学望先生的演讲。
接下来要为我们演讲的是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区总裁周学望先生和项目协调人刘冰冰小姐。SOM成立于1939年,是美国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设计项目遍布全球,其中包括美国芝加哥的汉考克大厦、希尔斯大厦、美国硅谷的太平洋贝尔、(英文)、上海金贸大厦、北京工商银行总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等精典现代主义建筑,其在大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设计上拥有丰富的经验,那么现在我们有请周学望先生和刘冰冰小姐上台演讲,大家欢迎!

周学望:
大家好,我是周学望,我的国语说的不是特别好,所以我请刘小姐来帮助我翻译。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自己还有SOM公司,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说去年年底的时候SOM公司在上海成立一个外商独资企业,我由公司的邀请到上海来组织建设这个上海公司,在今年中我们要把它建立成一个以规划为主的一个分公司,今天也非常高兴大家能来到这里,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我们SOM公司在中国,以及在其他地方的一些工作经验。
因为时间比较有限,所以我现在直接开始进行我的演讲。我现在介绍一下这个公司历史,公司是成立于1936年。SOM公司的组织结构非常像我们当地的设计院,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通常是与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城市规划师,以及室内设计师同时进行建筑设计。在公司80年的历史里面,我们设计了很多世界上非常重要和著名的建筑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因为我们SOM公司在技术应用,以及建筑设计质量控制方面的精益求精,所以我们能拿到非常好的项目,而且做的非常好。这个图片上显示的就是最开始SOM公司的三位合伙人,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特长,一个在设计方面非常有兴趣,另外在建筑管理方面非常有兴趣,第三位先生他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非常有兴趣和经验。在右边这位先生是(英文)先生,他曾经原来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解决人们所关心最原始的形式是住所,甚至是更多,就是说我们另外对于美和情感有更多的关注,这是SOM公司一贯的设计理念。
我们在很多国家都有建筑项目,这些我们所显示的是世界上比较主要的一些城市,我们所做的一些重要的建设项目,我们在这里会给大家讲一些,这是芝加哥最高的一栋楼是110层,这是我们公司参与设计华盛顿行政区的一个规划,这是一个在建纽约火车站的一个项目,这是在过去20年里面我们主要在伦敦做的一个项目,叫做(英文),它也是大型车站的一个项目。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上海设计了88层的金贸大厦,现在我们正在设计美国纽约自由塔的设计,它是替代了原有9.11以前的世贸双塔,它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我现在会跳过底下的这些建筑,我想你们在学建筑设计的时候可能会看到过这些建筑,这三栋建筑可能会在建筑课本上出现的,这个(英文)它是一个精典的现代建筑,它是于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在50年之后我们被要求是重新来做这个项目的更新改造。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建筑,所以我们就是尽量的保持它现有的现状,然后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以及高科技的材料来保证它历史的一个风貌。
这是20世纪70年代我们所设计的一个建筑,这是在世界上第一个综合发展的一个高层建筑,它有一百层高,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居住建筑,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些层高的建筑,大概有150层高,这是我刚才提到美国目前最高的建筑,希尔斯大厦。SOM公司在创造性、解决综合性的问题方面是一个先锋者。我们的目的是来回应当时的环境,然后人们的需求以及业主对建筑的要求,现在我们回到中国,现在中国一些主要的城市,比如说像上海的话,它已经成为一个拆迁和建造的一个工地了,这右边是我近几年建成的一些建筑的景象,浦东在过去是农田,现在已经被现代化的建筑所替代,在这个快速行进的一个社会里面,很多人们从农村的地方,乡村的地方来移居到城市,也因此在城市里面需要有很多建筑来提供这些人居住,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办公一些方面的使用,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步伐,以及这样的建筑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所以我现在在这里提到这个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不仅是一个难题,同样它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和机会。
现在我想谈一下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工作经验和体会。为了追赶这样一个步伐,同时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一个要求,我们认为所有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实际上都同样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非常诚实的说,有些建筑师就是认真的对待这样的挑战,并且接受了这样的挑战,而其他一部分可能也是来迎娶一些利益而已吧,我在美国接受的建筑教育,我当时被教育认为是我们的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在本国是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的。我们和一些其他国外的竞争对手也曾经谈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在此希望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建筑师都到中国以后成为非常好的一个公民来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从长远角度来讲,历史可能会说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因此会受益的。我宁愿被人们记作是为这个世界设计了一些非常好的建筑空间,SOM公司有海外国际工程的经验大概有50年,我们基本上有这样五个目标。
第一,是我们不管是做什么样的工程和项目,我都希望有一个国际化的设计水准,第二,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觉得应该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个非常强的一个敏感性。第三,是创造价值,建筑师对客户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这一次的讲演我会详细阐述以上的三个方面。在国际质量水准的方面,我们认为第一点应该首先要理解当地局限性的一些因素,SOM公司就是坚持用一些,就是经过我们自己测试以后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是建筑材料,或者是建筑技术来利用到这个建筑设计当中。所以我们在中国做的非常成功的项目,我想就是当时的建筑师和业主也是积极的与我们合作,他们也是做了很大的贡献,关于就当地敏感性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认为最主要的是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尽量来理解当地本国的一些建筑设计和建筑理念,我们经过提炼这些设计元素以后,我们把它做成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样子,同时我们也尽量的利用当地一些技术,以及建筑材料来完成这样的一个工程。
第三部分是创造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认识这个项目的目的和理念,第二是解决最终使用者他的需求,第三是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包括建筑工程方面,还有建筑设计方面技术性的问题。在刚才我提到SOM公司已经有50年国际工程的项目这样一个经验……
……
这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谢尔伦酒店。他的这个酒店面临非常美丽的当地非常著名的一条河,这个建筑是结合了当时最先进建筑设计概念和技术并且结合了当地的材料来建成的,现在五十年以后了这个建筑看起来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在几年以前就是到这个酒店业务来过几次,我觉得这个酒店还是像当初一样好,就像我刚才所提到这是一个现代主义的方盒子在外面,而且它内部的颜色还有它的材质却是当地常用的材料,它的家具还有装饰的灵感是来自与当地的文化。
这是另外一个海外的项目,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设计建成的一个项目,这是国家商业银行几大代表处,这样它这个建筑形式非常的纯粹,但是它有非常强大的一种感染力。它反映出的就是当地的阳光可以通过这里,就是这个窗户没有直接是面向阳光,因为当地的阳光非常的灼热,你看这是在二十年以后了这个建筑同样是非常的吸引人。
这是银行的一个大堂,其实他的顶棚还有他的地面用的图案和花纹都是当地常用的图案和花纹,我们在选择表面材料以及它颜色的时候是非常注意的,我们使用了当地的材料,而且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同时要适应银行这样一种特殊的氛围。
    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未我们设计了麦加的机场候机楼。因为麦加是朝圣地,他们每年都有大概七百万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朝圣,SOM公司将当地的需求转换为现代化的一个杰作,这是一个古代一种常用一种维和的概念,重新被引用到这里。同时我们利用了现代技术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的理念。这个帐篷顶上的洞是允许让热气直接走上去,所以帐篷底下会是非常清凉的一个空间,这样的方法是非常纯粹而且是简单的,同时麦加这个机场解决了当地的旅行需求,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现代化外观的一个建筑,我们因为这个建筑得了很多奖。
现在我们就再回到中国,谈谈SOM在中国的一些项目。我来到中国的一个目的也是同时要学习当地的一个建筑还有开发的一个产业,SOM公司现在也正在寻找一些机会来设计能实现SOM公司设计理念的一些途径还有机会,SOM建筑我刚才提到了三点,一个是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然后控制设计质量,然后还有增加价值。同时我们也希望为国外的建筑师做一个示范的作用。同时我们再跟当地的发展产业还有建筑产业合作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希望把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知识来传授给当地的合作者。SOM公司在美国有四十年的历史来学习美国的建筑行业的一些经验,而且在此我们也非常愿意就是跟中国合作者合作的时候,把我们这些经验传授给我们相应的合作者。我想这些就是建筑师的责任和义务吧,就像我刚才所提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观点,然后也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我也同样就是希望国外其他的建筑事务所也做同样的事情。
现在我想谈一下我们在中国做的一些项目,第一个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北京总部,在1994年我们赢得了这个方案的投标,这个方案最终竣工是1997年,我们这个项目从最开始的概念设计一直到最后的施工图设计都参与了,首先大家可能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沿着长安街有一些非常大体上的建筑,因此我们尽力来符合来迎合这样的一种建筑体量很有建筑模数。这个项目主要的设计师(英文)先生他的灵感主要是来自于天坛的设计思想,他就是从中国的一些天坛的设计思想他得到圆和方在中国是代表天和地,这是建筑的平面图,它是由九个方块这样一个建筑形式,在中间部分是一个内向的庭院空间,在外部的这个部分像墙一样,这有点像北京的城墙,这个项目同时也就是采用了上翻屋顶还有梁柱这个结构,这些形式就是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是非常常见的。
这个设计师也同样考虑到风水的问题,主要入口是面向南面,主入口大的玻璃幕墙就是强调了主入口的一个存在,它前面有一个绿化带,这个就是城市规划所要求的必须要穿过这个绿化带才可以,我们底下的字可能挡住了,右面的图指的就是说石头的基座和上部比较清的结构,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个是在北京一个非常常见,还有根深蒂固的一种形式。
这个办公楼的平面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用比较小的一个健身力量空间来放办公楼的部分,前面是两个L型拼合成的一个形式,后面是一个半圆形的一个中庭部分。这个允许就是使办公楼有这样一个自然通风,还有一个自然采光,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我们把核心筒还有一些服务设施都放在一些边角的部位。这个就是在方形和圆形的中间我们用了采光天窗,这个矩形的天窗就是将自然的采光引入到建筑当中。同样我们在建筑的外立面也增加一些镜面反光镜,这样可以将一些自然的光反射到建筑内部,刚才我提到中心部位的大面积开窗,它实际上是通过垂直的玻璃结构来支撑的,同时它也起到一个遮光的作用,中庭还有内院空间给银行的客户提供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空间,这个中庭还有内院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室内园林的景观。底下的这个内院是来自于苏州园林的灵感,这个部分是北半部分这个环形提供了餐厅还有其他的辅助功能。
在这个环形的部分,石墙提供了银行所需要的这个私密空间,还有表现出了银行建筑所需要的这样一种气势。室内的色彩还有表面材质它有非常强烈的对比的感觉,非常有现代化。这样一个大楼梯把访客还有工作人员引导到地下室一层很大的会议空间里面去。上层的会议还有会客空间有非常好的自然采光,然后还有非常好的视野,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颜色比较亮丽的家具来衬托室内的色彩,这个是中国和现代的结构形式的一种结合就是为建筑提供了一个没有柱子的一个工作区域。
这个建筑结构也结合了光线,还有透明的大的玻璃立面这样一个设计。这个是在SABC结合的另外一个项目,它们就是面对面的,这个项目叫(英文)。这个项目业主在几年前曾经举行了一次方案的征集,但是对征集结果不是很满意,最后委托SOM公司来全权负责这个设计,现在我们再做这个项目的方案设计。在刚才那个中国工商银行,我们谈到中国工商银行的时候,我们也谈到了在长安街上区域的要求,决定需要一个整体的体块这样的建筑形式,这样的体量可能大家去过北京和对北京熟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为北京设计一个可供选择的另外一个范例,这个建筑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迷宫的形式,还有中国书法的形式。他们认为这个虚和实是同等重要的,园林的灵感也是来自于中国传统迷宫的形式。这个巨大楼面我们计划为6个不同个性的6间公司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相应空间,这个空间是九米的住网,外部模数是2.250,内部模数是1.125。这个外立面的设计是基于几何,还有构图来完成的。我们把中间空的部分的中庭和凸出来的阳台扭曲的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你在这五个立面上你可以看到他的外立面是结构的一种形式,同时在这几个立面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的。
上面的三个图体现了中庭的空间,它也是有一种实和虚的一种对比效果,这种效果就生成类似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一个空间。SOM决定避免像周围其他建筑一样使用中轴线对称这样一种模式。这个立面非常的有动感,有非常好的一种流动性,它这种构图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外来的,这个设计同样也可以给未来的租户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个性的一个象征。两个中庭为空间提供了非常良好的自然采光还有它的园林设计。这个园林设计同样像这个建筑设计一样,它把建筑精确的一种设计理念延伸到园林当中去,在这个中庭外部空间有一些映水池,这些映水池能非常巧妙把太阳光反射到建筑内部,还有中庭里面。
现在我们回到上海,这是我们设计的经贸大厦。它是12年以前的一个国际竞标SOM公司拿到的一个项目,于1998年完成。这个建筑总共二十七万八千平米,下面是50层的办公空间,上面是38层的酒店,下面部分是两万一千平米的六层的群房,它里面设置了一些零售还有酒店的辅助设施,这个灵感是来自于中国的宝塔,以及意大利的(英文)塔。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塔一个形式,同样,现在看来也是一个非常现代的一个体量。在我们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同样一方面结合中国宝塔的形式,另一方面也结合目前国际这种利用玻璃来建造建筑的这样一种建筑技术。我们是希望这样一个建筑它有非常强烈的垂直的感觉,外部银色的外立面它是金属的,有一些金属的反射,它能反射太阳光,所以,就是周围的景色和太阳光如果颜色有变化的话,它的颜色会跟着改变的。这个建筑在平面上它是一点一点向上面逐渐递减的,所以从很远地方来看的话,这个建筑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这个建筑基座由花坛还有映水池来环绕着,这个设计师史密斯利用一种逐渐内缩的一个墙面,它非常像中国一个纪念性那种建筑的一种形式。建筑外墙我们大量地使用了花岗岩、不锈钢、铝还有玻璃的材质,同时还要强调一种非常明确的垂直感。在这个立面建筑框之间它的模数是0.75,在其他部分是1.5。曾经去过酒店54层的朋友可能能记住这样的一个景象,这是一个从54层一直往上三十几层的一个中庭的空间,这个新月形的阳台逐渐向上排列,而且是曲线向上有非常强烈的一种动感,这个建筑的结构打桩打到了地下的82米,这是世界上最深的一个桩了,在这个八角形的建筑核心筒周围有八个非常巨大的柱子环绕着,最终我们就是在建筑结构方面,我们既用钢结构同时也用钢筋混凝土来达到它经济上的一个最大效益。你可以看到标准层的平面它的空间都是没有柱子的,它的建筑面积从二万五千尺到三万尺之间,刚才我提到建筑的平面到上部以后它逐渐的往后退,右下角的那个是它上部平面最终的形式,这个酒店部分一共有555间客房,同时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上海的城市景观,它现在是世界上最高的酒店建筑。
我们在建筑外墙用的是直排的,使上部的金属还有玻璃能够以它为基座来滕动。
……往上挑的屋顶我们有点意思是希望仿照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形式,它波动这个雨篷有点像龙的一种体态。我们在入口地方设计成月亮门的一个形式,同时有两层玻璃里提升它的序列感和空间感,这个玻璃窗的风格我们是借鉴了中国传统隔山的风格方式。大厅的斜角这个面和顶部弧形的顶棚形成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这个结合了金属还有石材的这样一种形式,使这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的现代化,这个中庭包括一个玻璃的中庭,有一个非常大的购物中心还有电影院以及石隔,它这个桥的形式是Z型的,它来源于中国的花园。
现在我们谈谈中国世贸中心的第三期,2002年的投标我们拿到的项目。业主希望这个项目能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完成、竣工,因为这个建筑的位置它不是面临城市主要景观的一些道路,所以我们要结合它现有的世贸中心以及北京新的中心区规划来进行设计。(英文)先生是主要的设计师,他采用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想,刚才他指的一部分是中国的那个世贸中心,我们在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为了给总体平面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流线,上面那一部分我们留给具有地标性的高层的空间,我们希望给这个地块来增加一些活力和价值,把人流引入到这样的一个地块,同时给业主来增加他们所希望的价值。
这样简单的而且就是斜着向上的这样一种形式反映了内部的一个结构,同时也是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我们希望为未来的北京来创造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这是一个综合发展项目,它在底层有1600座的宴会厅,还有健身中心、俱乐部以及其他的购物中心。这个塔楼包括610间的客房以及1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这个建筑形式以及他的结构形式都来源于竹子的形式,我们都知道竹子里面有非常多的纤维,而且它是中空的,另外,它有一节一节分割的,就是一节一节向上的一个结构。这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一个研究性的模型,我听说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做了一百个类似这样的设计模型。
刚才我们看到那个竹子一节一节节点的那个地方是建筑的基点还有结构主要的空间和部分,从这里我们可能很难看出来它具体详细的一些节点,但是它墙体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它的一些节点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同时它这些节点也影响到它的建筑外皮的厚度。我们在这种建筑里面用的是双层的玻璃外皮,为了来适应北京非常特别的天气情况,这样双层的外皮可以保证建筑有一种自然的一个通风,然后同时也保证室内的冷热空气能保持一定的温度。现在还是来自于竹子这样一个结构,它斜向的这些金属架作为建筑底层来说它有一个视觉上的一个重量,同时它也有一个承重的作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竹子,实际上是在自然界中可能说做挑梁是最坚固最好的一个材料,所以我们在建筑入口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梁的雨篷。
另外一个就是为建筑增加价值的一个方式就是我们建筑中间和见到中间有一个逐渐下沉的广场,这样可以把人流从上部的街道直接引到下部的商业空间里面去。同时我们也是对于交通流线有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有动感的一种形态,我们与SWA公司一块合作做这个项目周围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主要是建筑入口部分还有其他相应功能空间部分,我们希望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城市绿洲的感觉。我们希望这栋建筑以后成为北京天际线中一个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形式。同时回到我们刚才提到创造价值来说,我们希望这栋建筑也是一个商贸的中心,我们现在可能需要讲得快一些,现在谈一些城市规划的项目,这个是周先生作为主要设计人之一的香港中心水岸的一个规划项目,这个项目赢得了当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国家城市设计奖。我们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与刚才他说的湾仔部分,和那块香港中心区部分,中间这块实际上是一个业主拥有这块地,这个项目也是他的,我们与这块地的业主有一个非常紧密的合作,我们目的就是希望把前面这个地方停止,让其他的人来继续的填海,来增加这个可以建造的一个场地。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个区域也是作为湾仔区和中心区域的一个连接地带。
这栋建筑同样也是SOM公司设计的香港会展中心,这是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所做的一个分析图,就是如何将后面的这些人流来引到前面的这个水岸的公园,目前它是有一个隧道来连接高速路,现在是一些桥,还有一些隧道。我们希望将这部分人流直接导向这部分公园的部分,我们同时在设计的时候也首先考虑到它周围所存在的一些现状和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像刚才说这三个区域有娱乐区、有商贸区,这些区域都是在刚人们常去的地方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这些地方成为人们一般周末经常光顾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我们视觉的一个长廊,这个步行的滨海大道将这三个部分有机的联合在一起。现在因为这边有一个高速路,所以,就是从后面来的人流经常会被高速路来阻挡,所以他们不太方便来进入这块地,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个高速路做到地下。把高速路放到地下以后人们可以自由地从后面这个区域安全步行到前面的水岸区域。
我们同样也希望把旧的市政厅和前面的(英文)交通水域客运中心联系起来。如果这部分的高速路放到地下以后,人们就会非常容易的进入到这个水岸的区域,我们同时在水岸地区设一些游艇俱乐部,我们同时就是来引入一些文化设施,这些地方白天可能是人们散步的地方,晚上就是人们喝茶聊天的地方。我们希望这是香港的一个标志性的一个入口的大门,同时它是一个市民的空间,而且同时增加了后部建筑的价值。
下面我谈谈是在1996年时候我参与设计的上海太平桥总体规划设计,SOM公司是这个项目的总体规划者。我们当时被要求为52公顷这样一块地做总体规划,对于熟悉上海的人来说的话这个地方是位于上海的卢湾区,我们在这个地块的中间插入了一个湖区,同时这个湖区自然的把这块地分成了四块区域,南部是住宅区,西部沿西藏路是娱乐区域,北部是商业区。109和112地块我们建议是保留的一个地块。同时我们在靠北的下部区域设计了两个酒店,我们在109和112地块主要参与设计了项目的总体规划,这是在1996年拍摄当时的生活现状,这边是它的里弄空间,还有它原始石窟门的一些建筑,以及当时人们的一些生活形态,他们在里弄中间可以自由地生活。
我们当时来到这个区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是,这儿的区民这里非常愉快的生活,有的在玩儿,有的聊天,有的甚至在做饭,这样的生活场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希望把这样类似的概念引入到新天地的概念中去。上面红色的那个图就显示了当时弄堂的情况,我们仔细切割出来了中间这些人可以走动的空间,同时他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序列感,而且人在中间穿行的时候是非常自由的,我们要把它做成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空间。这个是目前它现状的一个照片,我们为上海当地的人以及来上海的游客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由,具有导向性的一个步行空间,同时石窟门的这样一个建筑形式就很好的组织到目前城市的结构当中去,现在就成了大家一个非常乐于来聚会的一个地方,这个是我们当时设计的湖的照片,这是目前的一个现状,一些细部的一些图。我们还有几个就结束了,这是北京金融街的项目,2002年我们赢得了这个项目的总体规划,我们在做完总体规划以后,同时做了建筑设计方案,然后第一期的建筑现在正在施工当中。
这是我们在投标过程中做的一些研究性的模型,这是我们在投标阶段的时候做得大概的一个总体平面,右面的那个部分是南向,下面是北京的二环是西面,周围很多有非常著名的一些商业建筑,这是我们在做完总体规划以后一个模型的图片,因为这个是在城市中心区,所以它有70米高度的限值,这两栋建筑紧贴西二环,我们刚完成了东部(英文)五星级酒店的一个设计项目,连接这个五星级酒店和上面那个商业建筑的中间是一个四季的综合性的一个项目,我们将低层的这个建筑临着公园来建造,这些建筑都些非常好的自然景观。在夏天的时候沿街会有很多露天的咖啡座,在冬天的时候人们可以移到四季的这样一个中心里面去。这是从西向东拍摄的一个照片,这是我刚才提到的咖啡的区域,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地方。
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这个讲座,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提问题现在。
主持人:
谁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我,那好,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结束。
主持人:
好,我们下午的演讲就要开始了,在演讲开始之前还是提醒大家为了尊重主讲嘉宾,也为了保持会场的气氛,请各位把随身带的手机或者其他的通讯产品关掉,或者是打到震动档上,好,谢谢大家的合作!
好,那我们的演讲继续开始,今天下午第一位演讲者是香港利安建筑设计顾问集团董事长,香港建筑师学会教育部主席,同济大学名誉教授林光祺先生,就是我身边的这位。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利安集团,利安集团成立于1874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设计集团之一,总部位于香港,提供建筑设计总体规划、室内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服务,主要作品包括香港大学嘉道理生物实验大楼、香港跑马地及沙田马场、香港海洋公园、香港科学院、香港电视城、香港迪斯尼乐园、北京UHN住宅、长城公社、中关村 CEO大楼、新世界中心二期、上海世界金融大厦、上海大学教学楼等等,那么下面我们有请林光祺先生为大家做演讲,掌声有请!

林光祺:
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女士,先生们,你们好!今天我受邀请过来是有一个交流的会,就请不同地方的建筑师各位大家来到这里,我准备的来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对国内的住宅跟整个办公楼现在的做法,还是以后应该有什么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改动。可以说,办公楼跟住宅也是量最大一个建筑设计的范围,可以说也是一个很难讨论的范围,也可以说是最容易讨论,就是大家每天也会碰到的问题,本来准备在北京最近我们做的UHN,另外一个跟大家讨论,昨天听说总UHN的开发商好像也来了,我本来是拿UHN卖楼的最大处来谈,那么我想最好还是不谈UHN,因为要是到了就请他自己来介绍,我们就改了,一会儿会谈谈我们在香港做的另外一个住宅项目的情况,总的来讲就是会议一部分是我们工作的项目,一部分可能是题目,我拿出来跟大家谈谈,希望我讲话的越短越好,讲了以后希望大家可以提你们的意见。
可以说住宅从古到今总是一路不断地发展,那么是大家需求的一个最基本的建筑物,在国内的从以前的,就是中国古建筑到后来现代的建筑物住宅,整个住宅一路发展我看是到最近这十五、二十多年变化很大,可能以前居住的是国家提供的一个福利,还是一个基本的需求,对创造的时候设计大家也是按这个标准大家来做,到最近这十几、二十年基本上走到市场主道的情况,每个开发商就不断的来创新,不断的出新的题目,实际上可以达到销售的一个效果。那么可以说中国的建筑,要是现代建筑可以说一方面可能说也受国际的影响,也受西方影响,也可能是在49年以后受动荡压缩,俄罗斯,很多周边国家的影响,最近二十年整个建筑开发可以说已经跟上国际的一个发展的情况,那么一个最明显的地方可以说在80年代可能看到深圳到现在的深圳,90年代开始看整个上海的开放到今天上海的情况,整个改动是大得不得了。
我个人看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一方面我们是很多外国的同行到国内来工作,国内的很多设计院,特别是在比较大的城市里面很多大的院,现在的规模也是发展的非常非常的快,现在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建筑设计,我的看法实际上也是在世界舞台上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我们对我们的建筑物到底要怎么样去处理?我们今天来的很多同行都是搞设计的,到底我们对每一栋楼设计的时候怎么去搞创新?最后我们总的成果,可以说站在世界舞台上是有一定份量,最起码的我们的数量大的不得了。最近,我跟很多同行国内的,还是香港的在探讨时候总是问这个问题,我说,在我们搞建筑的现在很多建筑的材料,建筑施工的方法,还是到设备的选型里面,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同一个情况业主您要的是什么档次,您要好一点我们就进口,你要经济一点的,可能我们就找个合资公司;要是你看看目前我们国家的在建筑方面每年建造的量,就是总的面积大的怎么大的,应该是完全可以允许我们搞科研,搞建筑教育的,搞设计的部门去多做研究的,多找一个就是更好的材料。
实际上我们的每个材料最好跟好的,可能是大家看的时候价值差远了,做的时候可能多花的功夫是一点点,要是整个情况我们可以就是把它进一步提升做好,像今天早上有两个国际上非常有名建筑的顾问公司他们有介绍,其中有一个讲到每个建筑设计我们是把它的价值增加,整个增加不单单是整栋楼,就是业主花的钱,盖的多少面积的住宅,是办公的,还是别的用途。实际上最后建筑透过我们这次设计的,它达到的一个成果,价值会更高,也不单单是这栋楼,每一栋楼盖了之后对它周边的环境也是产生了影响,也可以把它的价值可以提高。
我就举几个我们做的时候的一个情况,现在我们看可能是我们在北京盖一个住宅,做的时候就是很重视这个朝向,比方说在北方,就是对方向影响很大,就是整个楼我们这次讨论了,就是说平面它的效率怎么样,可以说在国内做的住宅,由于这个地比较大、比较宽,有的时候我们达到某个平数,某个面积,就是100平米,120平米,里面细部的东西实际上也需要很大的努力,就是我们的一个理念,每个项目有每个项目不同的问题,还是有不同的重点,基地是不同的,业主的要求不同的,以后可能客户出现的情况不同了,我们按每个项目的情况就要去动脑筋,我们就引进整个是一个塔楼,不过它的好处,这是业主跟我说的,就是我们有板楼的好处,我们楼的朝向全是对的,不过最后我们也是用塔楼的做法,里面的户平面比较跟塔楼的接近,楼盘我们做的时候也是从设计到景观每一方面都是跟业主做。
另外一个我们介绍的,就是在厦门我们做一个住宅,住宅我们做的压力很大,就是说容积率业主要求很高,在一个地里面要放的容积率是很不容易,最后在建筑的造型、用材料每一方面去尽量来配合,现在整个楼都盖好了,最近听说是卖18000一平米。以外我们有的住宅是条件也是不一样,比方说我们有的是做一个高尔夫球场里面做,做的时候重视整个楼跟整个高尔夫球场环境怎么配合,就是不能成为高尔夫球场里面的,看起来这是一个障碍,整个高尔夫球场它的景观它的环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盖的房子不会破坏,做的时候我们有的是,比方说我们很重视它不能看起来很大的,一个过大的平面。
另外当然是很多项目到大的体型,就是说总体规模比较大,总是免不了做很多不同的做法,特别是在国内的日照、朝向影响到我们做设计的也很厉害,原先,刚才说的我们打算很具体的来说,我就简单来说一说,就是整个项目在做的时候,主要也是考虑到这个景观跟日照,可以说我自己这次在国内工作做住宅,总是一个免不了要解决碰到的问题,可能我自己是在香港工作时间比较多,在香港来说,我们要是在香港岛也是朝北最好的,朝北为什么最好?你看到维多利亚港卖的楼也可以卖得高、卖得贵;你是在香港岛的南面,当然你在浅水湾什么,你就在朝南好了,因为你看到整个大海,就是做这个楼的时候第一个考虑到在这个景观的方面。
到国内,特别是我看10年15年还是以前,可以说是到现在我个人认为朝向是非常重要,特别是你要到冷的时候有阳光照进来你舒服很多,是完全毫无疑问。不过在做整个设计的时候又是可以看到千篇一律的,全是一排一排的同一个朝向的,完全按间距来排的房子,最后的效果当然是没那么理想,就在容积率、在朝向、在间距、在日照、在几个规定以下的我们怎么拿一个平衡,我看就是在建筑的设计里面一个创意的地方,那么这个UHN,从北京来的朋友可能也会认识到,很多人也说算是一个比较有创意的住宅区,住宅区基本上我们是有点突破,也是刚才谈到的塔楼、板楼的事情,就是很多房子我们自己连起来,连起来有不同的高高低低,有局部的,我们就是说用软件计算日照的来解决问题。
总的效果可能一会儿有北京来的朋友,也可以发表意见到底满意不满意这个,下来我们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就是在三亚做的总体规划,那么三亚是一个旅游城市,整个城市,应该说,要是到三亚去的朋友可能会感觉到它的阳光、海滩、沙全是一流的,就是东方的夏威夷。那么到宾馆旅游区、旅游点还在一个开发的阶段,我们跟业主提了,就是基本上就把整个市中心开发成旅游城市的一个区,那么这个区里面有它的配套,有它的购物,它的景点,每一个方面,以后就把房地产部分集中在另外一个半岛可以说,做成整个度假区一样的一个环境,那么也是谈到刚才说的就是不同平衡,这是一种景观环境每一方面的平衡,这里也有一个比较小型的项目,就是在北京的长城,就是做一个建筑师走廊。其中有一栋我们做,做了以后我们也跟业主做里面的会所等等。
大连的时代广场就在人民路,我们最近在帮香港的业主,在市区里面公寓式的办公居住综合的一个开发,那么刚才介绍几个项目简单说就是很多不同的条件,有的地方是一个旅游城市要做一个度假效果居住的地方,卖是卖给外地来的人,有的地方我们做的是一个密度很高,就是要求容积率,还是日照的问题很严重,就是说它挡住人家的,要是盖高的时候影响会很大,有的地方我们有自然的条件,就是有它的海,有它的景,从不同的情况我们可能总是有不同的问题要解决。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实际上第一个不是一个案例,在香港早两、三年左右,我们在香港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展览会,主要就是说未来居住的环境是怎么样,未来的家是怎么样,我们当时说人的家,一个人的家,展览会是盖在香港的中区有个我们叫天马岸,就是现在解放军总部的旁边有一块空的地,这块地上面我们就盖了现在看到的房,这个房实际上现在拆了,因为盖临时的建筑物,盖起来是作为展览,刚才说的人的家主题的一个建筑物。
人的家当时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就是跟不同的专家合作,最后我们就提出很多里面的理念,就是从建造的理念就是很多预计建,里面很多环保的、很多智能的,里面的垃圾怎么处理的,里面就是每一方面怎么做可以更迎合,更符合未来家的需要,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两年时间的展览当时举行,就做了不同的建筑探讨,实际上也不是说一个答案,就是说从这个研究提出很多的做法,里面就可以拼加一起来考虑,也是今天早上我们听到很多说未来的,现在的建筑可研究性,还是可以对环保、对能源每一方面产生的好处,单单是建筑的废料,就是建筑产生的垃圾每年是大的不得了,也是一个做建筑里面应该考虑的很多的地方。
下面我就刚才提的好几个题目,可能在讲稿里面也提了好几个点,我就每一个点简单的说一说,一会儿大家可以提你们的看法。就是刚才提到朝向的问题,就是不同的平面可能要产生不同的效果,跟整个地形,跟整个要求很多有关的组合下来的步骤,里面到外形现在很多国内的做得住宅,我看了之后很重视这个外形步骤,很多的房地产重视一个欧陆的形式,一个古典的什么,可能看未来的应该是我个人看越简单越好,主要是现代简单的可能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不必要就是走古典还是别的说法,就是同一个地块,现在放的这个是我们在上海新天地旁边跟业主做,做了以后同一个地块差不多同一个平面可以做出一个不同效果的建筑物,就是最后要研究到底走哪个方向的一个过程。
另外密度的影响我们住宅实际上非常大,一般可能在外国密度要求很低,在香港是高得不得了,国内的走向好像也是追求一个比较高的容积率,可能是业主对政府的影响蛮大,就是要求越来越大把它增加,最近我看也在特别是上海很多地方也是很认真的看这个问题,到底我们城市里面的密度应该是达到什么程度,很多的看法,要是我个人看实际上我们看在中国也不必要追求高的密城市的开发,要是土地定下来容积率是多少,每个开发商在算他帐的时候也很清楚,以后按这个密度来进行,应该是整个居住的环境会更好,对开发回报的保证实际上也是更好。
总的要是个人看,比方是在大型的城市里面,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别的地方,我看到二十层应该是差不多,不必要走到40层,50层,60层,今天早上我们也听到有的建筑物要达到150层,当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就是住在里面人也应该是很自豪,不过作为一个住宅的概念,一般的住宅到底我们城市里面应该怎么样,应该要是中型的城市我看可能是10到20层也差不多;到小型一点的地区我看5层到10层多层应该蛮好的,就是没有必要把我们的开发太过于集中在一个小的地块以后,就是盖了以后这是密密麻麻,以后整个事情也是很难改动。
现在住宅有一个问题就是私密性,特别是在外国就非常非常的重视,就是每个人回到家就是自己的天地,在我们搞住宅设计的应该是对这一方面给更多的重视,就是说你在家里面你看到隔壁的,就是每个人有他自己的一个天地,就是你要在你的客厅可以看到人家的客厅,这应该不是一个好的居住的环境,当然也跟刚才说的整个容积率,整个密度很多的贯彻在里面。
到景观有的分析说你的住宅看到海,看到河,可能是多卖百分多少的钱,可能再差一点的,看到整个山、绿地、公园,也可以多卖多少钱,完全看不到景观的可能就要压一点价格了。但是有的项目,有的业主他要自己来创造这个景观,就是说要是地块比较大的,当然里面可以水的景,也可以做别的景观也可以,来保证居住环境有一个好的环境,有好的景观。
有关这个规范就是从国家,从地区,就是在国内的时候,有的从外国来的朋友有的总是会问,我们这里的规范完备不完备,完善不完善?那么我们总是跟他说,实际上在国内规范是非常的完善,是什么也有规范差不多,到国家还有地区的,地区还有用下去的,很多很多的规范可以监控,不同的对住宅,对办公楼对民用的建筑物,还是对我们一般盖楼、搞设计的,实际上监管是越少越好,规范应该是完全集中在就是对安全有影响的事情,就是你可能有的爆破,对影响到以后里面居住人的安全结构的计算,抗震的计算,应该是要国家还是地区政府的规划部门应该要把关管理。
里面很多的零散建筑,就是到日照实际上也可以不管这么细,就是每一户你盖起来要平衡很多不同的因素,盖起来的房子要是盖错了,实际上你卖不出去,就是房子怎么盖才好,对住的人是最理想的,实际上现在已经走到市场管理的时候,应该是每个开放商会动他的脑筋要怎么盖这个房子,怎么可以环境最好、朝向最好、日照最好、以后卖得最好,实际上这个可以决定整个建筑物里面,很多设计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从监管的事情应该是越少越好。
实际上现在在好几个地方,我看大家同行会很清楚,单单一两个规范上的事情可以把一个项目一拖拖半年的时间也不是很奇怪,就是事情总是办不了,总是卡在一两个事情,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我看了就是监管部门,可能他们对老百姓的意见,你说重视也可以,说害怕也可以,对很多要审批的事情总是不容易办,开放实际上也是为城市、为老百姓做事情,就是在监管方面规定的事情太多,反过来是对建筑物的影响,我在香港也可以举一个例子,香港大概是十几年以前,就对环保,环保它主要是对噪音非常的重视,住宅不能有太大的噪音影响他,就是你在公路的旁边,还是你在一个噪音比较大的地方的旁边,你设计的住宅是很讨厌的,你要计算你住宅盖成以后噪音的水平。我们的政府恳请我们帮他做一个研究,就是它有很多的地块,这个地块以后拿出来卖,行不行,还是可以卖多少钱,这个地块有没有问题,那么他提供…
……设计的时候,总是有的时候不是对这块地,就是每块地应该说有它的灵性在里面,就是每块地应该是生一个什么建筑出来的,应该是有它一个自然的条件在里面,要是总的说规范上过于严格来处理一个事情,有的时候对这个建筑物是不好,那么板式、点式刚才也谈过了,就是我看应该建筑物当然是在国内从土地的条件来说没有必要做大的板块,刚才说也不应该盖太高,太大的体形的建筑物,可能是做研究的大学应该可以做比较,就是说到什么程度对人有什么影响,盖多高、多大效果会怎么样,距离多大应该是可以达到什么的程度,在世界上也是有的地方他盖房子前面有个海不让你盖,你要是盖了你的房子不能挡海景,因为海景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很多概念里面可以看到整个楼到底应该是怎么处理的,应该是从很多不同方面可以去考虑。
有一点我就在准备这次过来,这一趟参加这个会准备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在香港我们经验是从七十年代开始房地产一路就是胀,胀的时候每一个人,也是一个中国人的特性就是要买房子,买房子以后价格胀,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换,每三年、五年你就换一套房子,每换一套你就换一套大一点的,比方说你本来买房子是50万,三五年之后你就可能达到80万、90万,你银行贷款当时是35万,比如说40万,你胀到80万的时候你就没问题了,你就可以跟银行在多贷款20万、30万也好,倒过来你去买一个房子100万、120万,你预付款也是几十万,还是当时最高的是10%可以了,你要是从一个小的房子换到一个大房子的时候,你的现金可以有几十万在手里面,你可以用这几十万去买一套房子,150万也完全没问题,从一步一步走的时候,因为你买一套100多万的房子,再过三、五年就变两百多万,效果一路下来就是人不断地换这个房子。
我看国内逐步也是有这个情况,就是我记得在十年以前,可能应该是在北京跟朋友谈要买房子,可能他还有很多顾虑就是说不要买了,我已经有房子住,单位给我,我说为什么要买房子,买房子没有好处吗?买房子要是以后政策改革的时候房子没了怎么办?总是不买房子。那么到现在,有的朋友他已经不是买一套房子了,已经是两套房子,三套房子,有的房子买回来以后也再已经卖出去,卖出去又赚钱了,赚钱以后再买房子。
整个情况看下来从发展的角度应该总是会有一个胀的,总的来讲有一个往上升的情况,换房子的情况会出现,出现变的住的人对这一栋楼就不像以前,以前就是你可能在,就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可能你在农村,几代也是在这里,到现在你可能几十年住的也是住这个房子,不管到以后的还是现在我们看到国内不断会换,到底人在不断换这个房子的时候对我们设计师有什么影响,应该是什么出现的情况,是不是那个房子更有个性,它可以住哪个房子,他还记得在哪里的?还是应该这个房子变得更标准了,他换的时候就感觉到没有大的改变,很多很多也是可以探讨的,就是可以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你的房子基本上也是一套了,你搬到哪里可以套进去也行,当然也是一个可能性。
以外就是在私密性跟这个社区的感觉,每个住宅每个地方你住得舒服了,应该也是跟整个区域有关,就是你单单一栋楼里面的一户,你自己一户的景观很好,里面的装修很好,里面的设备也很好,那么你住在里面的私密性很好,不过总是你在每一个家,每一栋楼,每一个小区,你感觉到怎么样呢?应该是跟整个区域的环境,跟整个区域里面的人有关,就是整个区域里面的人很有礼貌的,可能你住在里面的人很舒服,每天你出来不认识你的人可能也跟你打招呼,你可能感觉到很高兴。那么倒过来你在住的区域里面旁边的人总是一天到晚在吵、在骂,可能你住在这里也感觉到不太好过,那么整个社区一个感觉也是在建筑上面怎么可以表达出来的,还是在怎么规模,怎么测量,怎么处理的,也是一个可以在住宅设计里面注意到的事情。那么预计只能一般是在追求减少建筑的废料,要追求速度,要追求这个不是成本很高,应该也是一个方向,就是很多的东西会预计、配件。
有关住宅我希望可以在跟大家多谈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应该它的造型规模不是很明显,可以说不是一个亮点,不过这个项目在香港是一个创新的一个大概一栋很小的住宅,不过在香港是一个创新的住宅,里面参与的开发商跟这个管理的也说了,可能不单是香港,可能在世界也是一个好的一个尝试。
那么这一栋楼就是香港的房屋协会来盖的,他们盖的时候主要是香港的情况,就是过去的对老人家的照顾实际上不多,有的地方就是条件比较差的环境,这个房屋协会他就看到要是在外国退休的人,他怎么搬到一个老人退休的村,还是搬到一个老人居住的房子,过的生活是蛮好的,就是这个区会照顾他个人的需要,就是家具的需要,照顾他医疗方面的需要,照顾到他的社区社交,就是跟朋友来往、活动的需要,很多这方面的做法,到香港就作为一个探讨性做。香港居住的环境一定是高层楼住宅,现在有个条件是,从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以后整个发展商,这个项目很奇怪不是按一般赚钱来考虑的,房屋协会基本是一个不谋利的机构,它就是为香港一般最近这十几年做中等收入的人房屋的需要来做工作。
那么,从这个项目考虑以后,最后效果研究以后,盖的整栋房子里面的每一个细部的东西全是跟整个就是老人家的需要,就是它里面可能在走廊有扶手的,扶手做的时候它可以里面有的电梯,电梯做的大一点点的,电梯里面有桌椅的,就是进电梯以后有一排椅子可以坐下来的,特别是老人家他可能站得太久也不行的,在等电梯的地方也是有位可以坐的,到里面的卫生间是轮椅可以进去的,就是在里面淋浴,坐在轮椅可以进去的;到里面的厨房我们是做很安全的处理使用电,里面的特别是注意安全的事情。
整栋楼里面到电的按钮是多高才最好的,因为有些老人家的身体不太好,弯的太低了也不行,很多很多的事情考虑进去以后盖成这个房子,那么这个房子最后的效果我们是要求跟他一般平常住的家完全是像,完全是一样,就是没有感觉到这是送到一个老人的院里面去,实际上还是跟他家里面效果一样,整个楼设计的是从照顾人的角度来做,做了以后实际上我个人的体验,像这个设计的,实际上在今天,所有的住宅里面也应该是提供这个条件,里面的不管是一般住宅里面,不管他是一个老人家、还是一个小孩子,他是一个有病的,还是什么,他也可以住在里面,也感觉到完全是放心安全的。
整个建筑的还有一个,整个施工过程里面,在香港有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叫五个S的一个系统,在整个施工里面整个工地是干净的不得了,里面所有的东西是放的井井有条,就是你要什么东西是放在哪里的,永远在哪个位置可以找到,整个工地是在这个条件里面来施工。可以说,我看是住宅盖的一个典范,里面质量的控制,里面很多施工的时候每一个工序,就是这个工人开工的时候会有一个简单的培训,就是每一个工种,这是施工队伍里面的每一个工种,大家施工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优良的情绪来做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你做视窗的应该怎么做?才是保证这个质量,整个施工过程是按这个来进行。最后是交房子给用的人以后是超出20%的是完全没有意见,就是对里面的整个房子立面找不到一个毛病,就是完全接受。还有80%是有毛病的,也是在整个毛病找出来两个星期里面全部解决掉,就是住在里面的人完全感觉到对整个房子的满意。很多环保施工的奖项,就是施工里面用的水也是一个循环用水,有很多很多的概念在里面。
整个工程的施工里面仅仅有15个月在工地完全没有意外没有人受伤,在15个月,整个工期是25个月,里面是单单有一个小的意外,就是小的工伤,整个工程是达到一个非常,我们说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做好以后的搬进去住的人做的一个研究,他们的满意程度是非常非常的高,90%以上的人说会把这个项目推荐给他的朋友,请他们进来这里住,就是这个情况。
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们对办公楼的一点看法,办公楼毫无疑问也是现在在国内越来越多,现在很多的地方可能目前的供应也应该是蛮足够,就是说很多开发商对土地的用途总是看得,要是盖还是盖住宅,不盖办公楼,由于办公楼目前是足够。不过办公用的建筑物应该说未来技术也是有这个需求,整个需求我们看就是从以前有高层的办公楼开始,办公的地方总是越来越追求高度,整个办公楼我们看也应该是在办公以外总是有他的另外一个价值,另外一个价值就是说盖这栋楼的业主他的一个品牌,还是企业的一个形象,办公楼往往就是代表这个形象,就是说你一个上市的公司股票到底买不买的过,就是要买还是不买?企业他总部一看起来是蛮有力量,蛮有实力的,它给人家信心会比较大。
从市场的一个角度我看在国内也是免不了,在每个城市里面办公楼也是会往高走,不过应该严格来说办公楼往高走的不是一个最好的情况,一般办公楼要是横走的可能是比较方便,环境也是应该拥有更好的环境,从这个方面看也是很多的研究可以做,就是说办公楼里面的,要是一般来说就是它的跨度,入住,整个深度是多少,自然光可以进来,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在控制办公楼的设计,除了这个以外,当然也是这个办公楼的销售租出去住的情况,就是一般要是租用一个办公楼,它一般要求的面积是多大的,从这个角度某个程度也是影响到办公楼设计的一个理念。不过总的来说,我看就是在未来还是很多的地方每个省,每个市,总是要盖一个第一名的楼,就是什么什么省第一楼,什么什么市第一楼,就是这个高度还是要免不了,就是虽然有它的可以说保留的地方,就是说到底为什么要盖这么高,从市场上追求的高度,特别是在中国,我看这个高度是非常重要,就是说在过去这十年、二十年,尤其你从整个世界看最高的楼总是搬到亚洲来,总是搬到中国的地方来。
不过总的来说,这次办公楼的设计应该一般也是在每个地方出现,它会达到国际的要求、价值的要求,不过从整个办公楼的外形,我看应该在中国未来也会越来越多不同的形象,就好像今天早上我们看了两个国际大师他们的作品,你看到他们在北京也好,在国内别的城市也好,每栋办公楼你应该是不会找到一栋是一样的,因为每一栋楼刚才说了盖的人,还是他用的一个总部、一个企业、一个办公,他总是要追求我在这里办公了有一定的形象,就是我付的租金也好,我用这个楼的时候,我要达到某一个使用功能以外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应该说是中国未来总的量来说,就是跟全世界来算,我大胆来说未来十年里面全世界盖的办公楼可能有50%在中国,那么你说这个量这么大的时候,我们每个搞建筑行业设计的人到底要应该怎么做,就是刚才说我看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不应该追求高度,应该是跟业主跟随政府多做,实际上在外国很多的办公楼是两层楼、三层楼、四层楼,中间大大的庭院,大大的空间,很舒服的一个环境,就是像这个办公楼应该是在国内,特别是在比较中型,很多的地方是完全有条件按这个来做一个办公的地方,做一个环境,不需要做一个是一栋大楼,“河生铜”在珠江旁边就是办公,就是按这个来做,不管怎么样对设计来讲,不管是塔楼还是高层的,还是做一个横的楼,里面怎么研究环保,各式各样的条件在整个做的时候在设计上面应该是有很多要创造的地方,不过创造的时候我看是会越来越多奇奇怪怪形状的办公楼会走出来,不管是平面还是立面,这个应该是越来越多,在整个来说也是找一个平衡点在哪里?应该最后是为不一样来做一个办公楼,实际上是有一个效果,有一个需要,有一个环境上的融合来做。
那么未来办公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从最近这十年,全是电脑,全是软件来操作,也是越来越普遍,从这个角度也会影响到我们做办公楼,从地区、从里面的设计,在不同的环境工作,特别是在去年年初发生SRAS情况的时候,我们公司马上研究可不可以员工全回家工作,再不要回公司里面工作,像这个情况对我们搞办公楼设计的人也是有一个课题可以做。那么办公楼的外意,要是我个人看目前还是一个好的做法,就是在未来可能还是应该是一个普遍,但是你怎么说可以,就是说建筑物应该是有它不同的,当然有不同的材料可以做,从以前由于整个结构的原因,我们的外观,就是办公楼有它一定的情况,不过到现在就是从工艺上,就是这个结构从玻璃的生产中,每一方面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材料,对办公楼里讲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材料。从这个方面,就是在玻璃上面再怎么可以突破,在做设计方面就是有可能以后我们做建筑师的也要钻,什么也要懂,什么也要了解,也要精,其中一个可能在玻璃的学问,可能建筑师也要很多很多的研究,就是说怎么用这个材料可以很合理来做,做一个就是整个建筑物的立面。
有一个我个人的对办公楼的看法,我希望是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可以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要是到我退休还没有看到可能是一个大的遗憾,就是说整个空调在过去一路做的办法基本上是一套没有改变,这套办法要是想的比较深一点,实际上是一套非常不好的方法,房间里面的空调,空气总是循环在循环,要是你拿着放大镜放大风管里面的情况看看,风机的废油塔则是这个过滤的什么看看,实际上我看,可能我们真的不敢用空调,整个空调的系统就是按很简单的原理,就是说压缩膨胀以后的冷还是热,空气透过以后可以产生暖还是冷的空气,不过在整个系统里面,实际上,但是最近很多的做法可以把它的能源怎么使用,怎么节省,怎么做,不过到最后整个空调理念从他开始有到现在,应该是很不卫生,很不健康,基本上是一个空调是对你有好处,对你更舒服的环境,或者空调可能带过来的效果倒过来是对人身体健康不好,对人是有坏处。那么整个可不可以有一个大的突破,怎么可以把我们工作的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里面的条件可以保证,也不用像今天有的系统,有没有更好的系统, 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它可以把空气冷却下来,也不会产生刚才说的很多不同的毛病,我看应该是可以研究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就是整个城市的交通不断地改善,特别是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也会有地铁,这是比较有效运输的一个系统,对整个生活的条件,距离做一个大的改变,就是整个办公的地点,每个地方还是有它的CBD,有它的集中地方,由于交通的发展可能出现很多的改变,就是说还是有一个CBD,或者CBD不需要怎么大,还是很多东西可以闪开,跟居住的研究。
我自己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可能我们应该最好住的地方是怎么样的,城市里面就盖一个像这个地方,应该最好的工作地条件是怎么样,应该整个城市里面盖一个工作条件。我们每天上班下班就是从住的地方到工作地方,要是你想最好是怎么样,应该我们的城市可以达到这个了,就是一个最理想的条件,但是里面的距离、绿化、环境,有一个可能我个人一度在想的,住应该是住在东面,工作应该在西面,每天起来的时候,你上班的时候阳光是照的前面一片明亮的,你是很舒服的上班,不会有的开车总是回家上班了太阳在你前面你的挡风玻璃挡不住,就是整个环境里面很多可以在探讨,这是整个居住工作,这不是说划一块地,定一个点,我就一个条件来做一个事情。
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两个工作,一个是……
……改造,就应该是一个造点,一个亮点,整个北京应该在购物以后还是到王府井,王府井又到新东安里面怎么做呢?我们做了好几个研究以后,其中一个案例我们提出来,提出来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每个项目总是有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里面怎么来改动,怎么引进跟北京购物的习惯,特别是年轻人的要求是什么样,怎么配合社会,怎么做,还有创造一个什么环境给客户。
第二个介绍一下我们在北京参与的,也是一个竞赛,有一块地,这块地要做一个科研的基地,做了之后我们是没有赢这个比赛,不过这次做了以后感觉到里面有的东西蛮好,今天也带过来给大家看看。一路在想,我们刚才提出来应该住的地方在哪里呢,工作地方的环境怎么样呢?我在想可能住的地方应该在服务的旁边,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服务在里面。工作的环境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周边全是树林的,这是我们的办公楼,是盖在一个地下的,每一块地可能是有一个踒进去的洞,在洞的旁边就是我们的办公楼,我们的交通应该是在上班下班的时候经过这个树林,不是一个“奥斯文土”树林,是一个“真”的地带。我们当时就提一个理念,怎么做整个科研基地的环境,对整个绿化带基本上是没有破坏里面的树木,是比以前更多的树,不是减少里面的树,里面整个环境怎么保护下来,就可以盖到这个情况。下面我就不具体谈了,简单过一过,这是对未来建筑今天早上谈得很多了,对整个本土的理念怎么合作,里面的处理会怎么样。
最后有几个图片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公司在1874年在香港成立,到现在一百多年,这是我们的股东,我们工作的范围,我们有办事处的地方,国内我们也有建筑做的城市,这边有做过的地方。我们的工作刚才介绍的海洋公园,很多的会所,很多保护历史的建筑物、大学教育,跟医院、酒店、商业、科研。这栋楼可能有机会以后再多介绍,这栋楼是我们在香港大学盖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在2001年拿的是亚洲区最好的建筑设计,里面很多也是应用刚才说的建筑理念,减少以后建筑的废料,以后里面灵活的用,怎么环保很多不同的概念在里面。以往我们在做赛马场,目前我们在南京也在盖全运会的马术中心、游泳馆。我们目前在做杜哈德亚运会的游泳馆,很多的运动场馆,目前我们在香港比较大的一个项目就是在香港盖一个科学园,这个主题公园,目前我们在香港帮迪斯尼做它们的主题公园,大体上就简单介绍完毕。我看最好是看看纪念堂的住宅,有的地方是很个人的意见,乱提意见,有的地方可能是大家也碰到的问题,要是大家有意见可以提,还是有问题也可以提,还有就是回应也不一定是我来回应,看看有多少时间,可能五分钟、十分钟可以讨论。好,看看有没有意见。
主持人:
和上午一样,大家有问题的话请举手示意,或者是写在纸条上交上来,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话筒递给您,如果您有问题的话。刚才林先生谈了中国住宅和办公楼未来发展设计走向的问题,我想大家应该是比较关心的。
林光祺:
没问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林先生的精彩演讲。那好,如果大家以后有问题的话,可以在私下和林先生进行交流,我们现在休息十分钟,十分钟以后再进行演讲。
好,接下来我们的演讲将要继续。下面为大家演讲的是美国帕金斯威尔事务所中国区总裁Mr. Ron Vitale和他的同行中国地区总监、上海首席代表项有恒先生。帕金斯威尔成立于1935年,是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公司,在讲工程目标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并以善于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而著称,主要作品包括:洛杉矶联邦法院、芝加哥默顿国际大厦、北卡州律师协会办公楼、芝加哥(英文)国际机场、北京才智中心、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等。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Ron Vitale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Ron Vitale:
谢谢大家,这真是一个建筑师的盛会,各个大师都到了,我们能够参加也觉得非常荣幸。我们对青岛不是很陌生,有机会来过几次,青岛非常美,青岛的菜也很好吃,所以我也不奇怪奥林匹克的水上运动在青岛举行。刚才已经介绍过我们公司1935年成立的,然后一些资料,15个办公室,3个中国的办公室,有800多个工作人员,我们公司在全世界排名过去五年我们大概都在十名之内。1999年我们当选美国建筑协会最佳事务所,每年只有一个,去年我们在医疗设计方面是第一名,今年结果现在评成第二名,我们今年要更加努力,所以我们2003年在室内设计方面也被肯定,另外我们还有60个大大小小的奖,我们公司也有一些书出版,我们自己也做一些研究,在医疗方面,在实验室一些特殊的设计。
这是我们公司一些服务的项目,总的来说我们一直从基地评估然后可以做建筑设计,我们也做标志的设计,我们公司本身也分成各个不同专业组,商业方面我们的客户有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方面我们做一些公司,还有一些商场,其中包括美国在线、华纳。医疗设备方面是占了60%我们的工作,大的医院UCLA,(英文)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医疗集团,我们做了很多它们的设计。教育设施我们也做得很多,而且我公司最早(英文)就是做教育设施开始的,我们教育方面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幼稚园到高中,然后有高等教育的特别设计团队。南京大学的中楼,就是(英文)的父亲跟着教会到中国来,在南京设计的南京大学中楼,都有人见过它现在还在,其他方面我们也做实验室,公共建筑像博物馆、训练中心、文化中心这类的项目。我们也做过整体规划,做学校还有一些研发中心这类的整体规划。
在60年代我们的国际业务开始发展,那时候在欧洲我们大多数都有办公室,我们在全球40个国家有项目,最近这十年我们开始进入了中国。我现在向大家介绍几个我们公司最近的项目,我们公司在两年以前成立了一个可持续性设计的小组,我们现在把这个可持续性在我们的设计里面,每一个项目都开始往那个方向发展。这是非洲大学的一个规划,这个整体规划它分期实施,现在是在第一期的阶段,这个建筑方面我们的设计是,因为当地天气非常炎热,沙漠的气候,所以我们配合各个专家在太阳的角度、空气的流通,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设计,在设计的外形上面可以看得出来。所有的建筑都是自然通风采光的,只有图书馆有空调,是学校要求要做的,这个屋顶的形状是根据阳光的角度各个方面,根据科学的计算他们推荐的一些角度和形状,这是图书馆,他们学校的标志性的建筑,只有一栋房子也是有空调的。
另外一个目前正在建的一个洛杉矶的法院,这个房子当然有很多除了其他的一些可持续性的考虑以外,最特殊的是前面这块像一个帆,帆船的玻璃帷幕墙,这个玻璃帷幕墙里面有光电盘,太阳能发电的盘在这个玻璃帷幕墙里面,所以它本身可以发电。这是今年刚刚盖好的一栋公寓楼,在芝加哥,各个杂志对这个评价都很高,这是芝加哥一个报社的地下室,因为报社是老的报社,我们就帮他进行可持续性的考虑,把老的报社的地下室重整起来变成办公的空间,我们把整个地下室里面的东西都拆空了,只留下结构的部分然后再加上新的东西,所以在新旧之间有很强的对比。
我们做国际的业务从1960年做起,现在我们开始做中国的业务,我们觉得在中国如果要发展一定要有一个点,而且我们也雇佣了一些中国的人才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市场,中国的开放政策让我们能够和董事会通过了在中国发展的一些策略。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在北京,这也是荣万里先生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做的项目,2000年我们成立了一个独资公司,注册在深圳,2001年因为上海的业务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上海又成立了一个分公司,我们1996年进来已经算是比较晚了,这几年能够一直的扩张,我们觉得非常地兴奋。去年因为我们清华的工艺美术学院进图我们得了第一,我们在做那个项目,清华要求我们在北京做一个办公室,因为我们有了独资的公司,所以我们在中国收人民币可以开发票。我们在中国的项目也跟我们在美国的业务不谋而合,我们大部分的项目还是医疗方面、教育方还是实验室,我们在中国有自己的办公室,也雇了一些中英文都很好的一些人,我很高兴我是唯一的白的。
我们现在工作的一些项目,实验室、医疗设备大家都能够合着合作,我们也把国外的一些经验带进来,大家合作得很愉快,我们现在发现跟国内合作,合作的项目刚才讲了,大家都晓得中国项目的步调很快,但是我们跟美国合作有一个好处,就是24小时都有人在工作,我们在这边开会,开完会以后我们把工作丢掉纽约去,我们睡觉,睡觉完了起来以后纽约可能有一些东西都解决了,所以这个步调很快,因为24小时全球都有人在干活,所以算是个优势吧,只是晚上可能要睡得少一点。这是我们在中国做的一些项目,我们的业主都有,国外的像国际学校,中国“中芝”、嘉化、中国科学院,我们也做了几间大学的工作,清华大学,所以中国的市场范围很广,我们现在在做青岛的国际学校,还有一个办公楼。
我现在跟您介绍一些我们在中国做的项目,我第一个来中国做的是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从托儿所到高三,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对中国的印象是非常震惊,来到中国以后在北京走来走去,其中有五个东西得到一些启示,第一个是故宫的一个渐进,一个层次,中国的建筑一个渐进和层次,第二个就是一个框,怎么样一个框,一个景,第三个是屏风、隔扇的效果,第四个是长廊,第五个是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作为一个居住空间的单元。我就用四合院做一个单元,因为北京国际学校刚才讲从托儿所一直到高三,所以有一个托儿所到小学然后有一个中学、高中,三个学校合起来的一个学校,所以变成三个四合院合成的一个学校,这么一个发展的平面,所以第一个是公共的广场,公共广场有礼堂、游泳馆这些公共的空间,然后就是三个四合院,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从这几个想法,你看这个四合院变成它的四合院,一个长廊变成它的走廊,隔扇的效果,玻璃帷幕墙然后一个框景,建筑的层次感。我遇到一些中国的建筑或者设计的手法,想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学校,还是一个现代的教育机构,这是原来手画的效果图,造出来的空间观景。地有两百亩,这里是学校,这是老师的宿舍,其他就是运动场,这是大的停车场,早上车子或者是学校的巴士都在这里,可以到老师的宿舍,所以车流的方向在这前面,后面有一个送货的,除了这两个可以走车以外,其他学生活动的范围都在车子不影响的范围里面。
学校现在安全很重要,包括学校里面的安全,学校外面的安全,很多都是直线,我在一点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学校里用很多的玻璃,让它的穿透性很高。它是两个L形的,这一块和这一块,上面这个L形是所谓的共享空间,这边是食堂,食堂分开大的孩子和小的孩子,这里是音乐教室,这里是礼堂还有剧场,这边是室内篮球场还有游泳池,这边就是学校,这边教室,这里是办公室把它穿起来,每个学校高中、初中、小学有自己的图书室,每个学校分三边有自己的进门,校车来了大孩子从这里走,小孩子从这里走是分开的,这是公共的主要入口,进去以后有礼堂,家长来戏看学生表演,这边是看球等等,这是一个公共的主要入口。国际学校它有一个特性,因为每个国际学校变成当地的国外这些人的社区活动中心,他们自己的活动就在学校举行,所以这个学校设计的时候要能把学校这部分关起来,如果他们有什么演讲,有什么戏剧欣赏或者比赛,这边是看台,这里是大的操场,所以这一块可以供他们国际社区的活动来使用。这是一个门,进门的地方是框着的,校车来的时候孩子就在这边进去,每一个学校有一个门,这是进门的一个广场,学校已经投入使用两年了,所以树也长出来了,这是其中一个学校的进门,所以这个学校有三个不一样的入口。
在二楼这些部分,这也是篮球场,室内的体育场,小孩子也可以从体育场出来到户外的一些运动设施。这是其中的一个四合院,在柱廊往外看,这是我们刚才看到的东西走向的一个走廊,在走廊的左边是公共设施,刚才说的餐厅、体育馆在走廊左边,走廊右边是图书馆,刚才谈到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内外上下都是很穿透的,游泳馆。在图书馆里面桌椅的安排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这样比较轻松的阅读环境,旁边没有照出来,这边是有书桌的,坐在书桌上,然后还有书架这一类的。这些柜子我们都是跟国内的厂商设计制作的,刚才的桌子椅子是进口的,我想没有一个人看不出来,这个小椅子是给幼稚园学生坐的,很小很可爱。
这是夜景,后面红的墙和玻璃的层次很分明,我们第二个项目在中国完工的是嘉化,上海嘉化是一个做化妆品的公司,他们的一个实验室,只有9000平米,里面有它的一些设计部门,还有实验室一些办公的设施。这个实验室是一个直线和曲线的结合,因为实验室本身是一个大方块,实验室永远是长方形的,另外又因为它是一个化妆品公司,所以他想应该有一点柔性的、女性的一些形状或者体量、空间,它不仅是一个实验室,它拿来做一些展示厅,其他的训练中心,介绍它的新产品,所以它的功能是多元化的,适用和美观、直线、曲线的结合。这个平面非常简单,前面是比较公共的空间,前面是展示厅,后面有训练的教室,大的会议室,中间这块是实验室,后面是办公室,所以您从最公共的空间走到一个比较斯密性的空间,到后面自己办公的地方,这个空间是一层一层的。这个空间是一个一个组合起来的,以这个主要走廊为准,在后面有实验室加进去,后面再加上它办公的空间和走廊这样组合起来,前面是展示的空间、会议室,上面这个斜的屋顶是为了把上面的机械设备挡起来,上面下来的烟囱,在这个玻璃帷幕墙上面加上遮阳,一些组件就放起来了,这些是最早做的一些模型。在可持续性的考虑上我们利用这个中庭,中庭上有玻璃,玻璃上有遮阳,看太阳的角度冬天进来的阳光比较多,夏天把阳光滤掉,另外我们在这边开了窗让空气可以自然流通。除了实验室里有一些特殊的设备以外,这个实验室所有的材料还有里面的设备都是国产的,在室外我们用的是国产的花岗岩、铝板还有玻璃帷幕墙,我们认为在建筑里面自然光非常重要,无论在走廊上还是防火梯我们尽量用玻璃处理,能够有一些穿透性,这个在空间里的健康或者感觉都很有帮助。
这是上海一个协和国际学校,比刚才看到的北京学校小得多,只有北京学校的十分之一,但是我们从北京学校的经验拿到上海来用,再一次实现我们设计的一些思想。我借了福建的一些土楼的建筑设计的想法,一个社区的感觉,一个集中的广场活动的空间,这个只有300个学生,这是第一期最后要1300个学生,这是第一期做的一些空间。因为这个空间以后学生要从300增加1000个,所以不但能够在空间的内部有弹性,而且以后延伸也要先考虑进去,这个空间总共分成几个部分,这边是公共的空间,这个是体育场,包围的这里是教室,这里是办公室,还有一些特殊的教室,后面是一些辅助的空间,体育馆、更衣室、浴室都在后面。
平面的形跟基地有关系,这块地不是正方的,这边是平的,这个角度是跟着街来做的,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个退缩的机会,把角上也变成玻璃,这样的话穿透性更强,这是主入口进来以后到了共享的空间,后面这是体育馆,还有其他的空间围绕共享的空间来安排。因为协和国际学校是教会办的,所以教会里面有一些教条还有一些宗教的信仰,要在教育的学校里面表现出来,这些光、灵感的这些东西整个要协调的一个感觉。如果不清楚等一下再问。这前面是遮阳板,前面是老师的办公室,南面的阳光比较强,这是进门的地方我们用了一些北京国际学校的手法,有一些红的墙,在这里有一个洞阳光下来,每天经过这里时间不一样的时候光影会换,感觉到时间的……
协和国际效应他是教会的,因为美国到教会都要捐钱,教会穷,没有钱,所以我们的设计费应该少一点,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设计完以后,这个玻璃幕墙是德国进口的,打球的地板是美国进口的,坐的椅子也是美国原装的,就是不肯付设计费,也不知道为什么。蓝天,白云是真的,不是PHOTOSHOP做的,那一天上海天气特别好,不知道为什么。这是前面遮阳的。每一个教室,我们看到那个顺着路一格一格进去的,有胶窗,有门,每一个教室有一个门出来,出来有一个户外的教学空间,天气好的话,小孩子出来,这一边石头堆起来这一边做两排椅子,小孩子在外边,每一个教室外边,学校跟我们一样有校训,比如礼仪廉耻,天下太平,每一个圈圈里面有讲的东西,精神,灵感这些,每一个圈圈,这个地下面都铺了字。从这个教室出来这个圈圈是你的,这是这个教室的,每个老师有室内和室外的教学空间。这是进门时候的那个公共空间,两层楼高,这个空间可以拿来学校早上集会或者学校有大的会议,中午来吃饭,下午小孩子可以在这一边做功课或者学习,这个空间都是多功能的而且使用率非常高,如果你只拿来吃饭的话其他的时间就没有用了,所以他用的功能,用的空间其实很省,我们做过一些中国的学校,吃饭的这个饭厅特别大,小孩子还要同时吃饭,美国的孩子可以让他分三批或者两批吃都可以,中国孩子每一个人都要一起吃饭,吃饭以后餐厅不能拿来做别的用,所以中国学校反而空间要求更高。
上海有机所。从上个月就说再两个礼拜,再两个礼拜。这个是中科院的上海有机所,有一个(英文)。中科院因为希望能够吸引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回来,所以它的项目请我们做,一方面借用我们的经验,另外一方面也要跟国外在中国的科学家讲,这个实验室跟你在国外用的是一模一样,这个实验室总共一万三千米,每一个实验室里面八个研究员,每层楼上面有八个实验室,一共是十层楼,不是八层楼。每一个实验室的单元有八个研究员,这里是八个座位,有小桌子可以放电脑,处理资料,这个实验室是六个排烟柜,一个单元,小组长有一个办公室,每一层楼,这是一半,四个实验室,三个办公室,这一边是一样的,中间是一些公用的辅助空间。因为这个平面很宽,很大,所以我们这个平面在立面处理的时候,就把它分成好几块来处理,这样看起来不会是很大的一个量体。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造型,前面这一块儿是四个实验室,旁边三个小的办公室,中间是一些辅助设施,后边是一样的。这个很久。我们在国内设计实验室也碰到一些困难,因为实验室本身是一个很功能性的东西,实验室本身是一个长方形的,各种功能很清楚,很明白,要做的很干净,因为这样在立面上做不到什么也是很干净,很清新的一些东西,做不出来花里花哨的,有的时候有一些业主会比较失望。
这个项目就是典型的,我们从这个方案做到“扩初”,然后国内的设计院再继续做的施工图,施工阶段我们大家都参与了,蛮成功的。去年我们参加了上海医学园区的一个竞图,在南汇有五平方公里。我们不知道赢了什么,不过我们赢了。这五平方公里包括四百万平米的一个开发,其中包括医院,有医学院,一些医学会议设施还有医学工业实验室和厂房。这是基地的现状,有一些现有农田和水道。目前为止这是主要的干道,高速路,这是次要的,这些是(英文)自己的路,目前为止都还不存在,这些路商业已经开发了,有一些小的商业店,这边大部分都还是农田,总共五平方公里在这个范围之内。看到小的这些都是水道,小河沟。现在根据规划这个高速路旁边有绿带,我们把绿带延伸进来到我们的基地上,这一块儿留做泄洪,排水区域,这个水带,我们把中间这一块儿留做我们开发的范围。
我们把准备开发的地块分隔,我们把主要的道路定在这个十字路口上边,这一块儿我们决定做医学园区中心部位,其他做一些辅助设施,这一点是原来有一个陈家宅,一个老的农舍,现在变成保护建筑,我们把这个也保留起来。我们借用一个人的形状来组织一些空间,头的这个部分,头的话是整个医疗园区中心部分,心是这个部分,心是一个交流的中心,医学的会议,一些会场还有旅馆在心的位置,身体的部分就是实验室,制造这些医学工业部分。这四条河还算是航运道,所以这四条让它走通,我们也尽量保留绿地里面一些小的水道,把它留起来,做成绿地里边一些小的景观,然后整个水系是从原有的发展出来的。这是个鸟瞰图,头这个部分是个医疗的,这是个总的综合医院,这里边有比方说三个综合的医院,这里是医学教育区,这里是刚才讲的陈家宅,这些还做一些社区的功能,这里是康复中间,中间这里是医学会议的一个中心会议厅,旅馆,后面这一部分是研究开发中心,工业。所以我们在可持续性的这个设计上面,尽量保留了大片的绿地,然后增加了水面,能够代替这些已经变成硬的这些地面,一些屋顶的花园,停车场绿化这一种考虑进去。我们总共有五平方公里,上海有一个捷运从我们基地北面过来,所以这个我们建议做一条轻轨,把园区和捷运结合起来,因为南汇也比较远,快到浦东机场了,这样来回上班尽量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可以减少园区里面的车辆。另外可以看一下我们在中国做的其他项目,这是AIG的办公室,在上海商城。索尼的展示中心现在正在盖,大概五月十五号开幕,在淮海路上,这个索尼的展示中心是一个教育中心,并不卖东西,就展示它企业的实力,所以一些东西是它开发的产品让你用,主要做试验,主要有音响,电玩,各种各样的东西。清华的工艺美术学院现在也是在建。中关村有一个孵化中心青润。青岛现在正在做一个项目,在海天酒店附近。这是北京的一个项目,华润集团做的一个国际医疗中心,基本是健康检查和牙医的,现在正在盖。因为在东郊民巷,所以对于我们的立面要求会比较古典,这是我们做的。这个是禾木家医院,第一个美资,美国人管理的医院,现在五十个病床,它在上海市长宁中心医院里面,跟长宁中心医院合作,长宁中心医院出一栋楼,我们现在做的是重新做这个外观,内部所有医疗的一些设计还有医院设备。吉林大学我们做了一个超分子研究室,在新的南校区。房子已经做好,周围绿地还没有做。前面是一个会展中心,这一条是教室还有开会的办公室,后面这一块儿是实验室,所以您现在看到这个是一个会议中心,这个玻璃是前面这一块儿是教室,办公室还有图书馆,后面一块儿是实验室。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在珠海弄了一个分校,总共有一万个学生。大兴科技城总体规划。谢谢。
主持人:
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向两位先生提问。
问:
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注意到上午到刚才,有很多顶级的建筑设计师都在讲自己有一个生态,等等一些绿色理念,包括怎么去实现它,刚才我注意到荣万里先生讲到你们有一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小组,我不知道这个小组你们公司在美国有没有参加(英文)的体系,因为制定游戏规则,参与标准制定是高端的竞争,这一点我想听听你介绍这个组的情况。
答:
您说这个(英文)有一个执照,一个证书的,但美国这个证书不是谁都可以考的,所以我们公司上上下下,有的很初级的设计人员去考试,他过了就有,我们公司鼓励大家考这个,我们两个没有考,因为我们在上海。
我们在美国有八个分所,在中国每一个项目看项目的性质到美国调人来,不一定从哪个分所调来,因为刚才讲我们事务所里有各个专业,这里面如果说要绿色的,要(英文),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业主要求到这个标准,我们很希望能够有一个业主说要做一个(英文)的建筑,但每一个项目里面我们都多多少少尽量把我们可以达到一些可持续性设计的元素加进去。
问:
我倒建议你们考虑,因为我周边有一个小的公司,它们为我周围几个大的集团都在做绿色建筑的认证或者是咨询,一个项目是几十万美元,请注意,恐怕我们在座好多设计院要拿设计费都没有这么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
第二个问题,刚才我注意到您讲的很多设计项目很精彩,但跟同行比来说都是各有长处,我非常感兴趣你当时做很多医院的项目,因为前不久我刚刚从一个市回来,那个市的市长想做一个高端的医院,医疗系统的学院,他当时就说能不能请我们介绍大的开发商,因为我们一个开发商帮他开发一个项目非常好,成为城市名片,但如果做医院我要介绍开发商去未必有能力,所以当时谈到一个话题能不能给你们引入一个有国际背景的设计集团,因为它如果能够做医院设计,做的多了有可能会整合很多国外医院的资源,包括投资集团的资源,我不知道在座的顶级设计院所或者贵公司有没有这个特殊的服务能力,因为国外很多大的设计团队应该是综合服务能力,这也是说想在中国市场竞争,空间非常大,要同质竞争恐怕就非常麻烦,甲方,乙方,几个高手在这儿跟甲方竞争,但如果说你有综合服务能力,刚才我说这样的项目都有可能帮你推荐,不过希望有更多资料给我们,好多学员都有意见,今天这个资料不多,好多公司没有资料,所以这里面我就近提一下你们这方面综合服务能力怎么个看法。
答:
我们这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有,我们会后再谈吧。

主持人:
还有问题吗?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精彩的演讲,谢谢。大家现在休息十分钟,十分钟以后我们的演讲将继续。
今天下午第三位为大家演讲的,是英国凯达柏涛集团董事中国总经理刘克峰先生,凯达柏涛集团是拥有一千名建筑设计师,十七个国际办事处的全球性跨国公司,主要涉足建筑,室内装潢,环境设计,建筑调查,总体规划,旧区重新设计等十一个服务领域,主要作品包括诺丁汉郡曼斯菲尔德火车站,布拉德福运输港口,(英文)邮政中心,香港赛马俱乐部小学,北京国际名品苑,陆家嘴上海船厂总体规划,上海中信太福广场,广州番禺新河湾,广州海宜花园等等,下面我们有请刘克峰先生为大家做精彩的演讲。

刘克峰:
谢谢,首先谢谢大会的组织者和各位领导,感谢给我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同时作为山东人我也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一个回家乡的机会。很惭愧我来青岛是第二次。今天比较晚了,大家也非常疲倦。我主要讲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用十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第二部分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个TOB的概念,第三部分用三十分钟的时间讲一些实例,也希望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马上提出来,这样可以保持清醒。我今天名片和资料都派完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留资料给我,我可以在公司给你们寄过去。
Aedas集团是一个建筑界的生力军,它成立是两三年的历史,是由几个过去的国际公司合并组成的,它的排名2002年是第11位,2003年是第8位,但和刚才咱们听到一些老牌的建筑师比,我们确实是比较年轻的一个公司,也是比较活力的一个公司。目前我们公司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在英国,大概七百人,另外在亚洲是在香港,有三百人,是香港目前最大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这是我们建筑师事务所的一些董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我们几乎在所有建筑领域都比较有专长,作为亚洲来讲尤其下列几个领域是我们公司的专长。一个就是办公楼的设计项目,比如这里边看到有新加坡,有香港的一些项目。中间这一段是北京财富中心项目,这是一个CBD非常重要的,第一个马上完工的项目,现在已经都封了顶,马上玻璃幕墙做完了,是一个非常高档的甲级写字楼,现在销售好象也是创北京记录,达到二万八一平米。第二个专业特长是在零售建筑方面,比如大家看到太子大厦是香港中环地区非常高档名牌的(英文)店,到一些郊区的地区性服务中心,还有一些购物中心,包括主持人提到的上海中信太福广场。第三个领域涉足比较多是住宅项目,很多是香港的项目,这是香港中海的,这是英国的项目,这是上海陆家嘴的彭丽花园,开始动工了,这是在北京快完工的,也是财富中心的公寓项目,这是北京富丽城项目,这是一个一百五十万平米的项目,一期基本已经盖完,我们做三期的工程,这是北京另外一个高档的公寓项目。和住宅一样都是居住类建筑的还有酒店工程。我们和非常多的酒店管理集团做过很多这一种大型的,国际的,比如希尔顿,喜来登,假日酒店,各种各样三星到五星,六星的酒店。还有一块非常强的是和交通有关的项目。比如看到这个是香港机场的货运中心,香港一些集装箱码头,有几个码头都是我们做的,地铁的站场,地铁站,也有一些公建的项目,比如这是最近赢得香港建筑师学会大奖的赛马会小学,医药工程是英国方面比较擅长的,刚才讲的都是我们在亚洲非常擅长的一些项目。军事工程是英国比较擅长的,当然我们也做很多大型规划。比如上海的船厂,北京的,香港的。
我们公司三百多人中间,基本上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在室内设计方面我们做两类的建筑,一个是和居住有关的酒店,比如说样板间,会所这一类我们叫做(英文)的建筑,另外一方面是和办公楼及商场有关的(英文)的设计,(英文)的设计。刚才看到在全球有十几个公司,我们公司的一个宗旨也是我们公司成长非常快的原因,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公司,一个国际的公司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我们要保持国际性的设计水准,因为设计是一个建筑师专业的灵魂,这是第一个。
第二点我们要恪守的是希望能够在当地,包括刚才(英文)也讲到,(英文)提供服务,因为建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专业,它的项目是建立在非常特殊的,都是每一个不同的地段上。第三个是我们希望在国内能够带来我们在国外或者其他相对比较先进地区的一些设计的专长。第四我们希望我们的公司在每一个地方,能够保持好的专业操守,能够和同行一起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第五项是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在中国的实践,能够和国际上一些建筑师的操作,一些做法能够结合起来,而不单单是只提供画图的一个做法。比如说我们在香港,我们的服务范围可能有六个,在中国,包括国内设计院我看也就是做三方面的服务,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公司的实践,能够和同行一起将这个行业推向进步。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公司的宗旨是希望在每一个地方,不单单是有一个项目,拿到英国或者香港去做完了,做完就拜拜了,我们希望能够扎根这一块大地上,能够和中国同行,聘用中国建筑师一起进步。
刚才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公司,实际介绍项目也都非常简单。我下面介绍一个概念,希望这些概念能够给大家启发,同时也能够更深入了解一下我们做的,以前一些项目的实践。TOD代表英文是(英文),一个缩写,(英文)是刚才说到的交通,看到我们公司做非常多交通的项目,也做过很多不同类型建筑的项目。TOD的概念,也是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个概念,我当时在美国有幸和美国的八位建筑学者,建筑师一块儿参与这个项目,希望这些概念能够推动美国城市发展,能够改变城市一些发展的做法。这个概念我希望尽量能够讲的深入浅出。简单来讲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是一个综合发展的“步行化”的城区。这个做法在80年代末,当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特别是美国,包括欧洲汽车化非常严重之后,对环境,对自然,资源都有很大消耗之后,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来的一些意见,一些想法,它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这是一条城市的公共交通干线。这个干线可以是地铁,可以是轻轨,可以是巴士的快速道路。站线周围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土地而不是像现行的规划,这是居住用地,那是工业用地,这是什么分隔的,是一个四分之一范围之内,五分之一步行距离内的一个发展,大概五百米一个半径。这里面还有一些设计原则可以在下面继续讲。比如这是当时在(英文)的一个城市,这里有很多轻轨的线,每一个站就提供一个发展TOD的机会。
说这个之前我也非常想比较一下,我觉得在国外和国内城市一些感想。实际上在美国,在欧美,在二次大战之后也经历一个像中国一样的城市发展期,比如现在北京CBD的建设,拆很多旧的房子,旧的工厂来重建,这在美国,在欧洲也发生的非常多,五六十年代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像我们说的城市营运,城中之城,概念非常多,想法非常的异想天开,可以看到一个大的球罩在整个城市上,可以看到城市是移动的,这个概念是非常多的,但70年代之后这些概念都失败了。失败原因有很多。但这些原因,当然也很复杂,这里不再探究了,但这个TOD的概念,实际是针对这些失败的例子的实践,提出来一个新的想法。它的想法是从整个城市来看,一直慢慢深入到一个社区,比如开始一个城市的干线,可以看到每一个站的站点周围是一个集中发展的TOD的社区,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如这是一个TOD,放大之后可以看到这是公交站,它是一个中心,中心之后有一些放射性的线出去,这是高密度住宅,这是低密度住宅,整个距离在五分钟步行或者十分钟的距离之内。再放大之后这些地方又有新的城市设计的原则,一直放大到体现建筑上,是一系列这样的东西。这一种实践是在美国的,比如说有几个学者(英文),当时是我的导师,他现在是加州波克利的系主任,院长,还有一个比特(英文)在加州都有这一种实践,但这个实践是非常的难。非常的艰难,因为在美国是一个以汽车为主的城市,这些有钱人都住在郊外。住在郊外就希望方便,希望城市能够修很多快速路,很快能够到达他的家里,这样把很来原来的旧城都破坏掉了,把旧城分成一块一块的,他们叫做(英文),这些都成了非常破落的地方,现在我希望中国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好象也有这样的苗头。很多大的马路很宽,很多立交桥,变成一个个的鸿沟,人的交通在各方面,现在北京是一个例子,堵车堵的非常严重,不知道青岛有美国,整个马路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因为大家用汽车,就需要造更多的马路,造更多停车场,距离更大,距离更大更需要开车,这样恶性循环对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资源非常贫乏的地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TOD基本分两列,一种是城市的TOD,在现有城市里中心区的,一种是社区的提用地,我们说到小区的人口,比如一般,美国典型城市(英文),这是一个社区的提用地。用地地方有几种,一种是新开发的土地,比如刚才看到一个轻轨在一个郊区可能新造一个地,另外在城市重建的地方,像中国国内某一个城市,比如北京,CBD有很多工厂搬迁了这些地方,还有一些填充的地块,一些边角用地,过去没有开发的用力,通过这个整合做成一个开发。这个看是美国的一个(英文)的TOD,也可以看到这些都是相对美国,两个比较高密度的一些发展区,这些都是公共建筑,停车,这里是挪站,这是美国的TOD,你可以看到这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是那一条道路,这是宅,通过这样重新的开发,对整个的环境也做的非常好。这个城市重建也容纳到一块儿,这里边可以看到和原来城市格网能够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黄的一块儿是它的城市核心区。
这里TOD有几个设计原则或者设计因素,第一个一定要有公共交通,刚才提到有几种形式,地铁,轻轨,这些都是非常可好的一些,有很大运输能力的一些交通和工具。第二个它要创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一般在站点方面,有的地方作为中心广场,有的地方作为城市中心,或者综合体。第三它是混合用途的,不是一个二三十年代土地简单的分区来划分的。第四它的步行距离是一个适合于步行的东西。第五它有一定的秩序,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发展小区做的,每一个可能都整齐,但总的感觉是非常乱或者没有一个地方的感觉,是随便一个地方发展出来的,就强调一个秩序。
这个我也下面马上看一看,有一些什么方式来体现这个原则。刚才说到(英文)这个问题,(英文)的好处就是把不同的,实际上我们工作,生活的城市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组织在一块儿,这些因素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过去规划把它分成,分散了之后打破了有机的联系,所以没有更好的发挥,发展的潜力。作为发展商来讲,这一块儿,就是这一种混合用途也是在财政上能够规避风险,分散投资,也是一个方式,这是刚才说到不同的,这里面特别强调这些不同的用途和这个交通实际上是非常密切相关的,因为实际上城市的发展,这几百年来,实际上是因为被交通主导的。比如中国过去都是马车的,步行的城市,故宫这样的,后来有了像美国这样一种在火车为动,为中心的城市,现在又有汽车了,所以交通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提到刚才说的公共交通,可能是影响我们城市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是美国的,刚才看到的一些,在站的周围怎么做一些连接,做一些公共的设施,形成一个小区。这是刚才说的彼得(英文)在加州做的一个示范的小区,这个后来也做的非常成功,这个发展的环境非常好,大家都喜欢居住在这一个地方。这个其实伴随TOD发展的时候,有很多的建筑师或者是发展商,也在探讨不同的形式,来反映刚才说的这个秩序,比如说这个里边就用了美国传统小镇的一些手法,现在有人叫它新都市主义,实际上看到是广场,林荫大道,一个一个的(英文),美国一个版本的秩序。这是七八十年代一个德国的七千人的一个小镇,这个是欧洲的一种秩序,里可以看到一些教堂,公共建筑,刚才说的中心,看到一些广场,这就是广场一些节点还有街道,这是一种秩序,可以说这些实践,在欧美是非常的困难,有识之士还在呼吁,还在推动,还在做。因为像这样的东西是牵扯到不是我们一个建筑专业能够运用的。93年我来到香港,来到香港之后反而发现,实际上刚才咱们谈到这些东西在香港,在很多亚洲的地区已经在实现了,这些人当时在做的时候,可能也没有系统化的和理论上的来推进这一件事情,但是他们遵从市场规律,根据……
……欧洲悉尼的一个地方,这是它的快速交通,交通站点是码头,在这发展了一块,码头有些高密度混合用途的建筑,离码头远一点密度开始降低,再远一点密度更低,散布着一些绿地设施。还有一些会所,比如在香港太谷城这也是一个很老牌的,80年代就做的,这是典型的TOD,它现在一直在演化之中,这个地方有两个地铁站,这边的地铁站叫太谷城站,那边有一个商业中心,那里有10000多户的居民,这个叫太谷坊,原来是一个工厂,现在香港的工业都外移到大陆来了,这些地方重新发展了一些办公楼,也成了以办公楼为主的TOD。这是地铁站,黄色的线是带有空调的步行道,点点的线是步行线,这是以工作为主的,这里面完全是混合用的,这是以居住为主的,这是商场,这是办公楼,这是地铁站,刚才看到的那些元素全都在这儿,这是典型的香港塔楼,这是步行道路和过街天桥,这是商业,街头的广场,办公楼在社区里面,带空调的步行道连接在一起,这边是百货公司,这边是办公楼,每一个小区自己还有屋顶的平台,这是街道,沿海的公园。太古城至今仍然是香港地产龙头,也是投资者的乐园,大家都在这里买东西,置业或者投资。
这是我们公司做的迪斯尼乐园的火车站,根据站点周围我们发展了与旅游有关的TOD,这里用了一些村庄的概念,这是我们最近在做的项目,香港地铁公司委托我们做的,在大佛旁边修了缆车,这个寺本身他们要发展一些地产,我们采用了中国的四合院和中国的秩序来创造这个地方,使它比较有特色。这个秩序可以有很多种,这个方案是非常现代和动感的秩序。这是最近刚刚委托我们做的香港机场(英文),很大的混合发展用地,这是(英文)他们做的香港机场,这块会发展一片大概10万平米的物业,有物流中心、4万平米的商场、2栋办公楼和1个酒店,这是站,里面有步行的道路,对称的秩序,在这个站周围发展TOD。
TOD的做法有若干种,每一种作为地产发展和城市建造来讲都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公司做这种东西很有优势,在商业、办公楼、住宅、酒店、交通方面我们都有很多专长,所以我们能够成为香港最大的公司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拿到了非常好和非常多的项目,最大的开发城市土地。
下面我深入的讲几个例子,一个是香港比较成熟的例子,还有两个中国的方案,我们试图在中国和国内的发展商在中国应用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有发展商在宣传这个东西了。第一个是香港的置地广场,这是很有名的地段,这块是香港的中环,现在都说CBD,这个地方大部分的物业是香港置地拥有的,就是颐和集团拥有的,他们是香港的大地主,红色的小点是地铁站的出口。委托我们做的任务就是重新研究整个区域的连接性,使它成为更步行化、更方便、更具挖掘所有地产潜力的地方。
这个建筑本身是由若干个塔楼组成的,可以看到核心筒落到下边来以后这是若干个核心筒,组成了置地广场,我们的研究是怎么样在内部重新规划它的路线和地铁入口,重新调整它的店面重新受益,又不影响原来的使用功能。外面有些立面重新做,改善刚才提到的原则,同时调整店面的布局,这些都牵扯到零售建筑的专长,比如里面有很多名牌的(英文),旗舰店在这些地方都有移动。这里有一个配楼,我们加建了(英文),是高档的酒店,大概100-200间房间,这是当时的一个方案,因为消费的人都是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的环球旅行者。
这是分层的平面。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是怎么样连接的,最重要的是步行化,不论城市怎么发展,大家的交通工具怎么发展,大家做任何的行动都是要靠步行的,买东西、购物、回家都需要步行,所以步行的体验非常重要,这个地方我们探讨如何使连接的空间更适合游人,这是商业,通过连接的空间改善可视性,作为商业来讲就是很简单的原则了,地下的商业非常值钱,越往上越不值钱,要想人上去是非常难的事情,租金也会很低,所以做商业的话能够做中空等等具体的手法,增加商业价值的做法。这是另外一个方案,香港置地委托我们和他们的市场人员做了很多市场研究,这个地区算是(英文),填充的地方做出标志性的东西,增加这块的活力。
刚才讲的完全是城市中心,以工建和商业为主的TOD,下面讲的是新的项目,这个项目在香港的九龙站,这个项目和刚才看的欧洲人做的项目相比他们说是大巫见小巫,这个项目是在香港地产最蓬勃的年代,1997年的时候酝酿出来的,这里有108层的世界第一高大楼,周围的住宅都是70多层的大楼,下面两个圆的是过海的隧道,地铁快线,还有地铁,九广铁路,直通车的站,几个公交汇在一块儿,同时还有常规的巴士站和的士站。这是我们做的平面图,这块是由几十栋大楼组成的综合体,从这儿到这里大概有1000多米长,108层的大楼在这儿,其他还有一些塔楼,留给商业的只是彩色的这块,这个地是地铁拥有的,香港为什么发展这么有利呢?因为它有一个政策,地铁沿线的地开发权是属于地铁公司的,地铁公司通过卖这些地,拿钱投资于地铁的建设,所以它有特殊的原因,这些地块都是给国际大的地产商瓜分了,我们做的就是怎么在这么大的楼盘里面做一个10万平米的购物中心,把不同的功能联系起来,发挥它最大的商业潜力,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可以看到里面的道路、停车场、去地下的坡道、各种大堂都占满了地面层,真正留给商业的只是这一块小角。
彩色的部分是我们所做的,在这么大的范围内里做商业,怎么样使人不迷路,又吸引人进去,这是最大的课题,里面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英文)和不同的货物,里面有电影院等等不同的用途,作为商业来讲它也有一个不同的主题,这条路又跑到这边来,这个购物中心有10万平米。里面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主题,比如做商业建筑,刚才看到的是很大的裙房,露出的角是这块,这块我们做的非常透明,希望能够把人吸引进去。
商业发展的立面分隔也非常重要,就像流行的衣服一样会不停地变化,所以做了非常通透的商业。70多层的办公楼、服务式公寓、酒店等等都在这儿了,混合用途的东西,它的道路和美国(英文)非常复杂,它在剖面上做了交通路线的分流和安排。这是屋顶的花园,下面是商场,上面仍然保留自己的私密性。这边是新加坡新鸿基的,都是不同的做法,这是几个线,站牌,这是街道这层的水平,大概3-4层的裙房。
第三个例子也是在香港,也可以归纳为TOD,公开发展的新项目,刚才有的是加建,有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英文),有三种类型的土地,重建。这块是国际的比赛,这个地方有40多公顷是新填海出来的,香港政府为了振兴当地的经济,为了改变原来商业城市的面貌,就在这里做了一些主题的东西,比如说博物馆、艺术馆、歌剧院,当然也有住宅混合用途的东西,当时在全世界举行了一个很大的国际比赛,(英文)他们赢得了第一名,他们的比赛是整个城市被一层半透明的,像云一样的东西盖住,玻璃的,里面带有建筑,这是很大的(英文)被采纳,我们得了第二名。
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线都是代表不同的元素,有的是公交,有的是船,有的是地铁,有的是巴士,这也是通过在站周围发展,充分利用站点周围的设施创造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非常动感和现代的,不是刚才提到的都市主义或者欧洲、中国的,是非常动感的秩序。这是住宅,有些是商业,这些是博物馆,这些是艺术馆,行人的体验有若干种不同的道路,有沿海滨的道,非常现代的,对行人非常友好的。这个项目现在香港政府决心实现它,信和集团他们要重新投标,争取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四个例子是香港、台湾九广铁路西铁的发展,这块也是香港的发展商委托我们做的,这边是原来香港的地铁,这里有一块新的铁路,是通往大路的,这两站之间有新的发展机会,发展商委托我们做研究,怎么最好的利用这块土地。这两个之间是高速公路的分隔,这边面海,这边是旧的城区,我们的土地分成两块,一个是在城市一边,另外一个是在海滨的一边。这是典型的香港发展模式,可以看到一个裙房,裙房上面发展各种不同的物业,有的是住宅,有的是服务式公寓和办公楼。
我们在做设计之前会分析这些地段,我们做地段不是简单的,刚才说的原则是非常原则的东西,但是我们做每个项目都会根据这个项目本身分析这个地段,比如说我们分析这两个站的出口,红色是已经有的商业,什么样类型的商业,是裙房的商业,还是在街头的商业,里面黄色的是居住区,还有工建和结点。解决这些问题面临着什么风险,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式,里面很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两个联系起来,怎么把海滨和城市连接起来,用什么东西连接,比如娱乐设施和视线的连接,视线走廊,城市的吸引点。最根本的改变是原来业主希望把商业放在这边,通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商业应该放到这边。这面都是住宅,这块有很多和娱乐餐饮有关的,这块是办公楼和服务式公寓。
怎么样创造它的秩序,在混合发展里面或者是综合体的发展每个构成的比例,构成怎么样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做这种东西有很多公司在策划,在香港大家对地产都很熟悉,国内可能就要请策划师来分析市场,做出策划报告,他们的报告一般是比较细致的东西,我们是把数据的东西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是我们在做报告和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提出一些新的概念。
这块可能是放在上面的,海滨和建筑上会有哪些元素,刚才讲的都是香港的例子,这1-2年来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也有发展商知道了这种概念,并且通过日本和香港,发现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适合中国的,有的发展商就会委托我们做这样的研究和设计,我今天讲两个方案,都在北京。第一个是万年花城,在北京的西三环以外,150万平米的发展区域,这个地方没有地铁,也没有规划中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这个地方在北京相对来讲是比较穷,在南边,楼价比较低,买车的人比较少,人非常依赖公交出行,我们感觉在中国运用这个概念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怎么样结合当地的规范和老百姓的习惯来发展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楼房间距很大,大家希望正南正北,板楼,这种概念是非常强的,我们怎么创造一种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秩序,刚才提到美国的例子,这个秩序是由人类生活方式决定的,人的生活有很多日常的习惯。(听不清)
这是150万平米的地段,地段很不巧被一个大学分散了,周围有九块地,我们把每块地都设了一个公交站,站做了一个公共的广场和日常的便利店,或者社区的设施,每个站通过一些步行道联系到每个人的家门口,大家早晨上班沿着步行道会看到很宽阔的景观,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也许到站前等车的时候会停下来吃点儿早点再上班,回来的时候也会在这里买点儿东西,然后接孩子回家,这个过程是我们生活的习惯,以前大家做的时候都不太考虑行人的路径,但是这个项目业主要求我们一定要这样做,我们做了一些很好的尝试。这是其他的元素和景观的分析。中间的绿化带结合起来,互相之间怎么借鉴。根据不同的地段,相邻的地方做出了不同的公共设施,现在和东京汽车公司达成了协议,这里除了客车之外,还建立了一个公交总站,这是站前广场,出行的道路……
……这面是另外一块地,不同的,他们是拆迁还建的房子,建了塔楼的住宅,这是中轴对称的,我们希望能够用一种比较现代的手法,融合各种不同的规划手法,使这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中间比较大的一块地,有40万平米,这是大学,我们对称的做了呼应的东西,这是另外一块地,进行了边角的处理,从每一个建筑设计的细部到整个城市的概念是一气呵成的,希望能够贯彻始终的。我们也要结合中国现实,把公交车场放到这块,小学都放到这块,在这里做这种概念很多方面确实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像在北京有千人指标和各种各样的市政设施、道路、市政路非常多,整个道路的骨架都是城市规划已经定好了的,实际上做一个TOD应该尊重当地的现状或者现实,怎么能够因地制宜的利用这个概念。
我们还赋予了其他的概念,TOD这种东西尤其是大家强调行人的概念之后,历史上所有过去的遗产都是和行人有关的东西,比如中国的花园,国外的广场、街道都是针对行人的速度和尺度创造的手法,这些手法都是可以借鉴的,而不光我们模仿一个古代罗马的柱饰,我们看到中国的园林和国外的广场都可以重新分析利用,TOD强调行人化的发展模式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不是纯做一个假的立面或者是什么东西。在美国很多城市现在已经在强调步行化的城市的概念,很多城市公交是不要钱的,这和怎么建设好和运营好城市,怎么节省资源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交通的组织,比如怎么过马路,怎么等车我们都有些研究,商业网点的布置,哪些地方是小区配套,哪些是配套工建,哪些是非配套工建,做地产的我们都比较清楚,比如这块是区级的,配套的我们怎么布置。
第二个方案我们正在设计中,也是北京的,在北京的北五环,这是北京北辰集团的一块地,叫绿色家园,这些地方都已经陆陆续续开发了,有的它有合作伙伴,比如这边是万科做的,这边是新加坡的(英文)发展的。这个地方有一条北京的5号线经过,这边是奥运会的会场,业主觉得这个地方是门户,同时自己绿色家园很大的发展区又有一个站,这个地方提供了充分开发土地的机会,所以怎么利用这个站作为导火线,把整个的地段带起来,做成很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目的地。尤其像发展商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一个商业的地方做成目的地,比如刚才提到了新天地,成为地标和目的地的话都是非常成功的发展。
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同样分析了这个地方现状的地段,比如说它的规划,这边是奥林匹克公园,这边是奥运会的记者村,这边是已经有的公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连接性,比如说怎么样和北边连接,这里有一条路,把地面的交通分隔开,怎么和地面连接,同时怎么和站连接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还有一些边缘的情况,和边上的地有些关系,我们怎么分析这种关系。我们考虑行人的人流是什么样的。我们还考虑布局是什么样的,这个地方业主希望发展成两块,一个是偏重于办公的办公楼,一个是偏重于居住的公寓,底下是购物中心,总的面积是16万平米,我们认为这个地方是主要的干道,同时地铁在这儿,工建应该放在这儿,这块面向公园,朝里,把公寓放在这块,这些因素加起来落在这一块,其实就像综合了很多关系在一个项目里面,而且这些是我们形成设计理念的基础。
这张图描述的是在树下不同的商业构成元素是什么关系,包括人流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红的是餐饮类的东西,黄的是百货公司,绿的是办公楼,紫的是娱乐,同样,我们在做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整体规划上有TOD的概念之外,要遵守做零售建筑的原则。比如说餐饮对建筑层数不是太敏感,我们把它放在上面,比如百货公司的主力店我们叫做(英文),放在边上,希望能够吸引人流,这些小店放在公共走廊Mall的中间,商业入口在这边,办公楼的入口在这儿,解决实际的问题。中间有些中空,加强中间视线的联系性,地铁是从这边连接过来的,从这里过天桥,地铁的人流可以通过这里到别的地方。这里有一条过街天桥通到记者村,这里有一条步行道通到停车场。这是地下室和上面标准层的平面。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方案,业主很快就会实施,我们希望它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比较成功的TOD的概念,有一些中空行人的做法和设计的手法,入口和建筑的设计手法。
我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大家如果想得到资料的话,可以把你们的名片留给我。
主持人:
感谢刘克峰先生精彩的演讲,如果大家对TOD概念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请教刘先生。以后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和刘先生进行交流,再一次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主讲嘉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演讲到这里就结束了,请大家稍事休息,7:00将在越秀厅举行一个酒会,届时有关的领导以及主讲嘉宾将会跟与会的各位进行交流和沟通,欢迎大家到时光临。明天我们的演讲将在8:50分开始,请大家按时入场。

世界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峰会·2004·青岛
主讲嘉宾演讲录音整理稿
4月28日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昨天我们聆听了五位顶级建筑设计师的精彩演讲。那么同样今天我们的演讲者肯定也会给我们奉献出非常精彩的演讲。那么我们今天上午第一位的演讲者是澳大利亚COX集团总规划师、悉尼城市设计协会主席Mr. Ian  Connolly和市场部经理李彩霞小姐。COX集团成立于1967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建筑设计集团之一,作品遍布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主要包括堪培拉国家体育运动中心、堪培拉国家会议中心、悉尼奥运场馆总体规划、悉尼水上运动中心、墨尔本国家网球中心、北京奥林匹克花园会所、中关村大型社区、锦秋之春等等;创始人COX先生获得过大奖无数,是首位被国际奥委会任命的国际建筑大师。最近COX集团刚刚中标青岛2008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工程。那么现在我们有请Ian  Connolly先生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大家欢迎!

Ian  Connolly:
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参加这个会议,我衷心希望昨天大家都休息的很好。我是Ian  Connolly先生,我是COX公司在中国地区的负责人。我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认为我们所属的环境不能够左右我们的设计。我们将从这张图片开始,因为我们所属的环境能够决定我们在设计时所负起的责任。地域的不同,设计上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差异。就像我们中国人在很多想法上、方式上与美国和欧洲很多的想法和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对于这些不同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在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在设计建筑的时候方法是不同的。澳大利亚是一个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的地区。澳大利亚有的地方是非常多雨的,有的地方是非常干燥的,但又是非常美丽的国家。这样的天气决定了我们在建筑的时候所采取的对策。
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主要回顾以前所设计不同的项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环境,大家可以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干燥的环境。第二个就是个性特质。另外一个我们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那就是科技——科学技术。从环境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澳大利亚的整个历史环境是非常悠久的,是很古老的。澳大利亚整个的历史环境是不同于欧洲的,因为欧洲比较短,而澳大利亚是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的一个国家。因为澳大利亚整个地貌情况是非常稳定的,它不同于欧洲,因为欧洲的整个地貌和山区,是在后来地球变化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山峰。在颜色的使用上,我们澳大利亚是比较倾向于比较清淡的颜色,而不像欧洲和中国等很多国家采用很多强烈的颜色。
澳大利亚最原始的也就是当地的土著人,他们在澳洲生活的历史已经有三万到四万年左右了。大概在220-230年前他们殖民到澳大利亚来。不像中国历史上有五千到六千年的历史,在澳大利亚本土上西部东西的影响,相对于中国而言也会比较浓一些。当英国人到达澳大利亚之后,他们不得不与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建筑上也采取了适应当地环境的一种策略。这是在50年代末期一个比较早的木质的建筑,是在澳大利亚矿区所能发现的建筑物。在这里伴随着环境和我们采取的建筑材料以及科技的发展,我们会逐渐发现在建筑上有不断地适应这些发展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烟囱,因为整个建筑是木质的,它们比较容易着火,所以在整个建筑上把它分离在屋子的外面。
伴随着房子的发展已经由最开始木质简单的变成硬质的房子,比如说从1880年左右,开始使用到石头、砖头等材料使于建筑当中,而且随着英国殖民不断地发展,在房子的建设当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英式的风格。但是我们不能够把这种建筑称为一种英式的建筑,因为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主要的地方还能反映英式的风格,但是其它的部分能够反映出这种建筑在与环境融合的趋势。所以我们能够发现主要三个内容,第一个就是通过与环境的融合所产生的变化。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房子可以看到,在这个当中有它最原始的本质,就是那种很传统的英式建筑风格。
同时大家可以看见这种廊柱的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廊柱也发生了变化,反映了19世纪整个设计的风格。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比较矮的建筑物,在澳大利亚是非常普及的,它反映出了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这么一个很好的范例。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悉尼市,大家从这个图片可以看到,悉尼市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与周围的环境是很好紧密相关联的,不像中国的北京。而悉尼的整个规划更像中国的青岛,因为是整个海滨的形状这种结构决定它在建筑上形成的风格。大家可以看到从这个海港,这个整个的建筑一直延伸往市区走的道路是融汇在一起的。这就是我们的建筑理念或者建筑语言,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发展的。大家知道这幅图是悉尼的歌剧院,很多其他的建筑师,比如说洛克森等其他的设计师,他们在老澳大利亚,他们不断地适应这个环境的特质,就像我们也来到中国,也不断地适应中国的这种环境特质一样。
这个图片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对于周边环境正式与非正式场景的一种融汇。我们在这方面最早的实践是1965年在悉尼建立一所农业学校。我们在设计这个建筑物的时候,一个最重要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如何使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很好的交融在一起。所以在我们回顾了刚才那些建筑物之后,也就是100年之后的今天,COX先生返璞归真的回到我们以前所采用的那种木质,以及在设计中又采取天台的设计理念。
这是“尤拉勒”也就是我们在澳大利亚“艾尔斯”大山石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整个规划是对于当地极度的天气一种很好的反映。这是一个地处澳大利亚中部的新城,在这个地方主要有三个酒店。沙漠的环境也许在所有的环境当中是最脆弱、恶劣的环境。这种恶劣的环境,这种气候大概需要20-30年左右才会在这个地区消失。所以在这样的沙漠环境里进行设计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困难的任务。这就像如果我们在一个热带岛屿上修建一个建筑的时候,它的水、电以及废物的处理,将是在整个管理运作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难题。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这个多功能的地区,设立我们所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建筑项目。所以我们的设计上有个限度,那就是我们不能够过多的涉入到这个周围的环境当中。
我们是在80年代的早期进入到这个项目当中的,在5年前再次回到了这个项目当中,来实际的勘察一下这个度假区的发展状况。我们非常惊奇地发现,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旅游度假区在环境这个方面的发展,是取得令人惊奇的成果。在这个地区我们的房顶设计了太阳能收集系统,把收集的热量运作于整个空调运作的系统当中。我们通过设立在地下室整个的系统,将白天收集的热量在夜晚转化成冰,同时将这些冰第二天再用于空调冷却降温的作用。我们在花园这个地区重新利用废旧用水。而且我们也充分的利用这个挡光棚所产生的阴影。同时我们也看到刚才我们所提到太阳能的收集器,它也像第二道皮肤一样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大家所看到的这是一个人行路,它的两侧有很好的景观,这是一个比较旧的图片,现在的图片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两侧是非常绿的,非常茂盛的林荫道路。因为这个地区是比较炎热的地区,所以在这个林荫道的两侧是比较热的空气,而中围的林荫道内部的空气是比较凉爽的,所以它形成了一种对流的效果。
现在我们又跨越了20年,到达了我们澳大利亚北部凯因斯的会展中心。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建筑这种大规模的建筑物,比较习惯采用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比如混凝土。因为这是一个热带地区,所以我们大量的使用那种可以循环再用的木质材料,遮阳器,而且我们采取了天然的循环通风系统,而通常情况下在大型的建筑物是很少使用这种设施的。
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整体规划图,这是一个会展中心的规划图,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着重的考虑环保因素在内………
……大家通过这个项目可以看到我们采取了很多木质的结构,以及房顶折叠的顶盖,以及天上的通风设备都在这个设计当中得到了体现。环境的因素,我们同时还要考虑整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处周围的环境。它也同时反映在文化,以及在以实物形式反映出来的。我们现在又回到20世纪70年代所设计的这些建筑物,它能够体现出我的设计是能考虑周边环境的,这个建筑物是属于19世纪维多利亚式的建筑风格。所以我们在整个的设计文脉当中是能够考虑到,因为他的建筑整个是收入比较低的从社会角度考虑的,所以他整个的规划属于高度比较低的建筑。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只是照抄于它左侧的建筑物的风格,而是融入我们不同的建筑风格,从而反映出这个建筑独到的特点。
现在我们所见到也是在刚才那个地区的附近,它所反映的就是我们同样采取了刚才那种风格,但是我们把它建筑为更加现代的反映当地所处环境的设计理念。我们所设计的多功能地区的两公里之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它也是反映了当地的一种环境,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使整个规划更加彻底而完整。所以对于环境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既要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也包括有物体实质的反映。
现在我们又回到近段时间设计的一些工程当中,我们发现在近期面临很大压力,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密度在城市的不断增加,使得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在作为对于环境所采取的一部分措施,我们从环保的考虑,同时也在设计这个窗时,外面也有很好的窗帘来很好的解决环境这个问题。
这是我们另外一个项目,因为我们设计是规模不同的, 这个就是我们为一个矿业公司所设计规模比较大的办公室,它在墨尔本的东部和西部都有他们的办公室。在这个工厂区里,我们通过将水以及一些绿色植物引入到环境当中,我们不仅仅把它死板的放在这个地方,而是给它赋予独有的一些意义,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工作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氛围。我们刚才所提到这个工程也有子兄弟这么一个项目,它是驻处澳大利亚的西部,它所面临的问题与刚才所提的问题是不同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因为它在这个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这是他们在西部所处的第二个办公室。这就是一个公司的两个办公室,刚才第一个所设计的就是在公司内部所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而现在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我们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外部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到规划当中的一些规划项目,大家现在看到在科威特的海城,就是海洋城市这么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有一个很不幸的历史,那就是在1990年当我们准备进入这个项目的时候,科威特的海湾战争爆发了。结果两年前这个战争我们已经期待着结束了,结果第二次海湾战争又一次爆发了。现在我们所期待这些在海湾的地区可怜的人们不要期待我们第三次回来,因为那可能就是我们第三次海湾地区的爆发。这个地方包括一些海湾地区的好几个城市,很多是作为岛屿而在这个地区出现的。
大家在这个图片看不到的地方,就是周边沙漠相连接的地方,由水体来连接。在我们见到横贯的网络当中,我们当初被引入这个项目当中的任务,就是主要如何把该地区的水进行很好的净化。同时我们在这个地区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木质,以及对废物有很好利用的相关的一些材质和设备。 我们刚才所涉及到的很多设计原则,现在已经被我们带入到中国,从2000年开始我们COX公司已经进入到上海市黄浦区整体很多规划的设计当中。 所以我们在整个规划的结构当中,有一个比较倾向的策略,那就是河水在整个上部进行规划的理念。另外的原则就是在沿水的地方,有不断连续可以到达水边的设计。另外的一个设计理念就是大家在图章所能看到绿色像手指一样,将水边的地区与城市的主要中心相互连接在一起。
我们在考虑这个绿化带的时候,不仅是提供一个很好环境的效果,同时要考虑它们净化水的功能,将水带到城市一个非常洁净的水质。大家所看到的是我们另外在上海船厂的一个项目,可以从这幅图看到刚才我们所提到的绿色手指,那种绿化带内部一直延伸到滨水地区。
现在我们就来到我们第二个所要涉及的问题,就是它的特质或者它的地位,因为它在整个设计的形式上和建筑语言上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个我们所说的特质是属于核心地位的,包括我们所采取的建筑材质以及整体规划都会涉及到这个因素。我们在很多工程当中已经注意到,甚至与地理的这些特质都能够对我们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在新加坡所进行的一个设计,使我们发现如何将人的概念引入到整个规划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我们在班戈拉的一个工厂所看到的效果。这是一个舞蹈公司,它是为我们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所提供的跳舞场所。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这个内部,我们从水体的旁边可以反映出20世纪初期的一种氛围,所以这是形成一个有趣的对比,因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土著人被从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挤出来了,而进入现在我们看到设计比较精美的舞蹈俱乐部里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效果。所以从概念上我们是这样理解的,这个戏剧院是一个独立的,它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但是又要把这个独立的个体融入到整体的环境当中。 所以我们所提到的对比包括颜色、材料以及整个“扎距”上的对比,同时不仅仅反映土著人他们所具有的特质,也反映出这个戏剧院公司他们本身的特征。
现在我们就进入规模比较大的设计项目当中,它反映的是文化的一种境界,这个项目是我们澳大利亚西部“珀斯”海洋馆的工程。我们在最初设计这个海洋馆的时候,最初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它的航海的功能,以及它作为港口的这些特质,所以在建筑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很多因素,来把这个项目设计的更加出色。
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最初设计的一个模型,它是在整个海港末端现场的一个模型图。这是20世纪早期这么一个“时间段”,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水体的后部是一个工业建筑群,它一直延伸到整个水的左侧。所以从这幅图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航海以及前面整个结构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这种特定早期的环境。现在就是最后完工的一个建筑物,大家可以看到,在末端顶部弧形的这么一个建筑。 这个材料尽管在远处,我们未必能够很清楚地了解,但是它可以反映出在海边码头旁边整体的环境。大家可以看到底部探出来的地方,就像我们即将远航船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澳大利亚的另一侧,就是在北部昆士兰的一个会展中心,这也是在海边滨水地区的一个项目。大家可以从这个剖面图上了解到,它也是类似于航海的效果,可以从这幅剖面图看到内部的很多展示空间。大家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坡度的使用,以及在这个地区高度不同的变化,不仅仅可以将游人带入到整个中心,同时也可以将他们重新领入到美丽的海滨景色的环境当中。
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建筑的其它几个方面,可以从中反映出我们在这个热带地区,是怎样面对所处的环境采取不同建筑的方式。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因为这个地区已经原有一些建筑物,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基于原有的建筑相衔接,逐渐过渡到这个地区末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所以我们如果形容一下这个新的建筑特质,那么我们可以说它是独立的, 但同时它也参考了它所处的周边环境其它建筑物的一些特质。
我们现在进入了另外的工程就是我们在中西部澳大利亚的一个矿业中心,它是一个非常有悠久历史的矿业中心,同样它也是非常恶劣的沙漠气候。因为它是个矿业博物馆,所以我们在这个设计当中,充分考虑这个行业的一些特点,从而在设计当中更加深化了它们的特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建筑物的顶端是凸起的部分,它从环境考虑有很好的通风作用。同时我们也有考虑水体的运用,这样会在这种很干燥的环境下形成很好的对比。所以我们最初提到的三点,就是说环境建筑的特质与它的技术,在所有的建筑当中都是融会贯通,而不是彼此相互排斥的。
现在我们就要说到下一个例题,就是文化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家看的是“尤尔卡”的纪念览,这是在澳大利亚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地方。在大概150年左右,因为英国殖民在澳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那段时间里人们开始逐渐站起来,开始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种反抗。在我们澳大利亚历史当中,有一段时间我们非常憎恨英国人,好像这是我们对于独立的一种宣言。我们在那个时候已经设立新的战旗,而我们刚才所看到那个地方就是纪念馆,就是存放我们设计新的战旗的一个地点。我们刚才所说的战旗,应该是在这个建筑物底部的中心,但是对于这个理念新的拓展,就是将上部放我们所设旗的位置,同时能够充分反映出这个建筑物形成很强烈的雕塑感觉,像所有的博物馆一样,我们在这里有很好的咖啡馆和书店。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从东部的小河形成航海的感觉,一直到这个建筑物中心最主要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在我们所看到圆形的下方主要是存放我们所说的旗,通过整个中心控制整个博物馆的采光照明起到这个作用。
现在就来到澳大利亚中部“阿德莱德”的国家酿酒中心。在澳大利亚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比如我们在庆祝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要喝我们自己酿的酒。在澳大利亚酿酒业每年的出口额能够为澳洲带来数亿收入,所以现在在“阿德莱德”地区,酿酒工业在这个地区设了一个管理中心。这个酿酒中心设立在整个花园地带的边缘,但是同时它的另一侧也面对一个非常繁忙的道路。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一个理念,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于防护壳使建筑物免于交通的影响………
……它能够与这里的灯、公园等相关的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我们在建筑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采用了铁质材料,因为这在澳大利亚相对是比较普遍一种建筑使用材料。同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采用了木质结构,因为通过木质材质的使用,我们可以反映酿酒中心它本身的特质。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内部的图示,它是面向北部而采取的这么一个角度,顶部完全使用科技循环再利用的材质。在这个地方我们提供了会议的场所,喝咖啡的地方以及书店,同时酿酒中心可以尝酒以及销售酒的地方也在这里所提供。
所说的第二个特质问题,我们再讲其它几个建筑物,1988年在澳大利亚伴随着整个开发的迅猛发展。一系列的建筑物在这个时期拔地而起,比如说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博物馆,这个也是我们COX公司所采取到其中的一个项目。在那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到悉尼的会议中心。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建筑物能反映出它们文化上的特质,同时由于它们的规模比较大,所以我们可以作为悉尼市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物而形成。所以可以看到海洋博物馆的外形产生航海的效果。
大家看到左侧这个效果,因为这是整个澳大利亚“巴林哈勃”这个地区,所以产生是整个船向上面的整体感觉,所以下部所看到海洋馆,它主要体现类似鱼的那种感觉,整体上都非常有它自己独到的特点。这是海洋博物馆内部的西部。因为这个工期比较紧,所以我们在内部采取了很多的钢质结构,在整个结构上的反映是它独到的特点。
这个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在悉尼所建立的博彩业,就是赌城也在这时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面临整个“巴林哈勃”这个地区,它是环形玻璃的建筑物比较有特点的。这个赌城是一个比较奇特的事情,因为我们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可以去赌博的地儿,可以把它作为多功能的一个地方。这是我们又回到了悉尼的展览中心,大家可以看到“腕部”架起的结构,它们在整个建筑物当中起到反映它特质的功能。
所以我们现在又来到教育机构,这是我们在“珀斯”所进行的项目,同时它也能够充分反映出环境,以及我们所提到的三个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综合作用。现在我们就来到悉尼北部巴林港的这个地区,这个是在“国王码头”这个地方,我们建立了第一个居住区。
所以右下角这个海洋馆以及前面滨水地区的建筑物,而这个建筑物之后的这几栋建筑物,就是我们所要刚才设计的建筑在第一个建筑的居住区。所以我们设计它的目的就是如何将活气、人气重新带入到这个地区来。左下角这个地方就是最后一个阶段的项目,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建筑。所以我们再一次在这个滨水地区看到我们如何采取很多木质的结构,以及采取一些遮光的功能,充分考虑当地所处的环境因素。这个地区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大家已经看到的海洋博物馆,它是1996年所设立的,在过去这几年里相对于我们新建立的居住区而言在本质上有不同的,所以它们在外形上的反映也是不同的。
现在我们仍然在第二个特质这方面的例题,这是在悉尼的一个开放教育中心的工程。很显然对于这个建筑的外形而言,有很强烈的设计效果在里面。非常有趣的是这个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式是基于网上教育的,所以同时有实物型的教育的特质,也有它非实体的教育特质。
所以我们现在再看一个,我们在悉尼北部所设立一个总体规划图,它在一个山谷地区,在这个内部有很多小河流进这个地区,可以说整体的设计观念是从无到有,把这个地区设立一个非常景色优美的校园地区。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地域有很好的行人路,以及它背景上有一个山,通过在这个地区很好的将周围的景观相互结合在一起,而给这个地区赋予它独到外形的建筑上,给予它很强建筑上的美感。
现在我们就来到第三部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科技。这是布里斯班中心的布里斯班河。我们会在下一个项目当中,另外一个项目当中再次设计到这条河。这是布里斯班的会议展中心。 现在大家都应该意识到在很多主要的城市里,展览中心的地位是人所众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展览馆当中,如何提供长跨度的开放空间,这种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设立这个地区如何快速的高效建立长跨度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大家通过这幅图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物的顶部结构,不仅在形式上、外形上更在结构上使这个占地近5000平方米的会展中心为它增设不少。
在澳大利亚只有三个建筑物是获得了国际建筑业大奖,其中第一个就是悉尼歌剧院,第二个是“巴林哈勃”的展览中心,然后第三个就是布里斯班的会展中心。这是一个内部的细部图,我们可以看到顶部天棚是对环境的一个很好反映,为下部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同时通过对颜色艺术以及设计其中这些人的角度考虑都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我们也进行大规模建筑物的设计,这是我们在“夸大伦坡”这个地方所设立的整个会展中心。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到我们在设计上不仅出于技术的考虑,同时在文化和马来西亚当地的文化特质,也要考虑在建设的其中。这是我们建的“珀斯”会议中心,因为这个会议中心是近邻着高速公路的,所以如何将这个地区提高,并且提供一个很高的跨度,是我们在设计这个会展中心必须考虑重中之重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规划这个地区的时候,不仅仅对这个项目本身地区的一个规划,同时我们要考虑到如何将它与城市以及滨水地区能够紧密地相互连接在一起。 我们在建筑大跨度建筑物的经验,在我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奥林匹克会馆的东侧。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小规模的商业中心,这些小的商业中心我们建立很多商铺。但是真正的机会是在这个地区海洋馆的一个项目当中。这是运动员热身用的场馆。左侧这个地域是展示整个场所的项目。很多年前在右侧的这个方形馆是州体育馆。我们在澳大利亚的经验与到北京的很多设计经验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与不同的发展商组成团队进行设计,这是我们在最初相对而言不是很成功的一个设计案例。所以我们从失败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从一些小的规模建筑开始,一直到以后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和规划。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好像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体育运动综合场馆,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因为它是属于整个一个挑廊,以及相关的这些很多线体,把它们整个联系在一起的工程,非常复杂的一个工程。 以及这个地区的整个照明都是以整个项目贯通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在2000年赢得了奥运会,也是基于我们在各个场馆的准备以及运营,都是在最终开始投票之前结束的。现在这个海洋馆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一类项目都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在这个里面有游泳馆以及竞赛的游泳池、热身游泳池。更为重要的就是为一些孩子们准备了游泳的游乐场所。我们刚才所提的那一种以及与外界沟通,以及体育运动馆,以及咖啡馆等所有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为游泳馆的兴起与流行提供了很好的硬件设施。
这就是我们超级拱形体育馆,它也是奥运会场馆的其中一个部分。这个超级体育馆在室内有一万人的座位,通过上面的这个顶盖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前面探出的部分,可以更进一步解释了我们刚才所设计的很多内容,包括体育馆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顶部保护,从而也提供了很好的阴凉作用。所以现在我们采取的都是一个高强度的材质,铝质的材料。这是奥运会期间在整个超级运动馆内部的一些场景。这个地方我们的小窍门就是相对而言规模比较大,我们会把它敞开,而比较小的我们会把顶盖盒子创造比较好的一种亲和氛围。我们刚才已经提了整个是开放体育馆,它是在我们刚才设计的体育馆旁边几百米的地方,也是奥运体育馆的一个部分。在这个地方他正在画的地方是主要运动锻炼的场所。同时周围整个有一些包围主要柱子周围的设计。因为他最初的时候设计是为了一个农业展设计,所以他在设计的时候主要不是从展览这种角度考虑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是最主要的一个结构,它是挑梁这样一个构造,在中部有一个探出的结构在其中。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顶部是有不同高度的,而且不同的结构相对而言都处在整个体育场馆的地方。所以在整个大规模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刚才所提供的, 就是我们刚才高层的这种结构是起到一种标志性的作用。但是大型建筑物所存在的问题,你很少能够提供很亲合,凝聚在一起的感觉。
这是我在曼谷体育场馆其中的一个部分,就是一半的场馆。但是这个项目因为泰国人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把这个托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到后期整个进度是非常急促的。这是个游泳中心,因为该地区是属于热带地区,所以它的顶部是整个开场是通畅、通透的顶部。这是在悉尼赌场的一个建筑,因为现在我们考虑技术这么一个角度,所以它在设计时整个采用玻璃的楼梯。这是一个铁路,在“珀斯”地区的火车站,它通过顶部钢的使用,以及它们盖子的高度不同,而在世界上达到一种变化的效果。
再说最后两个项目,这是在布里斯班的友好大桥项目,我们刚才已经说了,这个展示中心就是在现在所指示的这个位置。我们在建筑当中所涉及到一个问题,或者说它是一个挑战,这条河是在运用当中的一条河,所以我们不能把整个的去把它堵死或者隔断,所以在这个桥的两侧,我们采取了自己设计的一些方案,所以我们在整个桥的中心,我们先把这个桥放在船上, 然后使船划到这个桥的位置,然后将整个桥固定在两侧的桥墩上。
我们现在所设计的另一个项目,就是(英文)技术学校的聚合体综合中心。这就好像外部是一层皮肤包围在整个建筑物的外表,这也是提供对内部保护基本相一致的技术。所以我们采取这种透明的材质,白天能够很好的采光,同时也提供了令人激动人心的效果。这是其它的项目,我们在北京所作的游泳竞赛馆的一个规划。所以在整个建筑物的南侧,我们不仅仅采用这种大跨度的设计。同时我们也考虑到很多与环境因素在内的设计,比如说墙的设计都是充分从环境因素考虑的。这是北京的会议中心,这个外墙………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刚才所提到的悉尼水体,因为希望目前为止大家都比较喜欢我们所作的这种介绍。我们下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奥林匹克青岛海洋馆的项目,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在整个中国的市场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
大家可能对Connolly先生的演讲提出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再用热烈的掌声,感谢Connolly先生精彩的演讲。我们现在休息10分钟!

主持人:
    接下来要为我们演讲的是美国Smith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副总裁朱轶俊先生。成立于1853年的Smith集团是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事务所之一。其中包括规划、设计、咨询和管理完整的专业服务,Smith集团擅长处理庞大复杂的工程,并创造富有想象力的空间,这主要得益于它善于协调和景观师、开发商、工程管理人员和各种工程师的关系,并能够将其优秀的设计传统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Smith集团服务过的客户有美国联邦政府、福特汽车公司、NBC广播公司、西北航空公司、迪斯尼乐园等著名机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朱轶俊先生为大家演讲。
朱轶俊:
  我今天想讲的内容主要是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怎么样去把我们的设计理念和做得项目使业主能够满意,使社会能够有认同感。做了几年的建筑我发现中国目前的市场可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就是满地都是工地,很多很多项目。然后因为高速增长了以后,所以我们的项目也在每年不断的增长,虽然现在房地产有很多的政策,但是好像还是很多很多的项目。两个国际性的会以后,使得上海、北京,周边一些地方包括青岛的项目越搞越大,所有大的项目好像都集中在中国了。那么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这么多人其实走出去,大家都是在竞争。那么人才很很多很多,好的设计师层出不穷,更好的设计师又从国外进来。本身我们这个地方,中国这个地方有传统,非常古老的传统,非常特色的人文环境。所以在这样一个市场上面,我们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们去适应这个市场,我们怎么样去做?
那么首先我们会面对业主,我们其实一直在总结怎么样去对付我们的业主,怎么样让他们能够跟我们非常的亲密。我们做的东西他们能够接受,那么我们现在的业主,他们非常的讲究经济性,非常的实用。那么他们对于市场的适用性,在非常不屑的追求,那么每一个建筑师都感觉到业主不断地在催,你要快要快要快。其实我们觉得是他们把不准市场明天会怎么样,所以今天我们必须要把房子盖出来。但是他们现在对于产品的个性非常的注重,因为这个是今后在市场上的一个立足点,我们发现所有的业主现在的能力,他们的鉴赏水平已经不低于我们现在在做设计的建筑师。很多的业主已经比我们要高得多。我们没有时间出去看,但是他们有很多时间出去看。他们看完以后来告诉我们,你们应该是这样做,你们不要那么做。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在听业主的。那么很多开发商非常的勤奋,他们的勤奋甚至超过了我们,他们带着很多的问题去跑欧洲跑美国。然后回来以后拍一大堆照片,我们有一个设计师陪他们去说,早晨天亮开始陪他们去逛街,一直逛到晚上霓虹灯没有了,才允许他们回去。然后回来以后,把那些照片全部拿出来,大家来讨论这个商业应该怎么做,所以业主非常的厉害。
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我想把它很简单的做了一些归纳。我们对于这个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一个准备,那么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所有的这些问题能够考虑清楚,对于这个建筑将来的可扩展性。比如说在做住宅,我们对于它的得房率,对于他经济方面的一种考虑,我们要跟业主等同的去考虑,我们也站在业主的角度去想。那么对于这个业主给我们时间上的反馈,我们觉得尽量地去满足他,然后我们自己也不断地想办法,怎么去提高效率,同时又能够保证我们作品的质量。我们现在公司在不断地开发这种想法,怎么样去又快,然后我们东西出来是没有问题,至少审图公司不会有打回票的东西。
然后我们也要天天去想,怎么去挖掘文化的东西,每做一个项目跑到基地拍一通照片,然后回来再去买书,这样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拿来用,那么开发商他们现在更加是挖通心思,把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拿来用,满街都是什么维多利亚港湾,什么河谷很多很多,那么这些东西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样的,但是我们只能够是尊重,我想我们至少要尊重我们这块地,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国家,那么我们只能是出来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的要求自己公司的每一个员工,他都能够是一种双重的身份,就是他既是一个设计师,同时他也是市场的研究者,他要去想今天什么样的东西在这个市场上能够立足,只有这样子才能跟我们的业主合拍。
我自己有一个体会,两年前我们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碰到一些业主,他们是刚刚从其它行业转行过来的,两年后我们碰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房地产的,发表了很多文章,就是他们对于技术的追求,和对艺术的鉴赏力提高的非常快,那么我们的设计师怎么办?必须要用我们自己对于专业的这种追求,这种精神去做,那么我们现在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你们必须每天要去看报纸,要去买时尚杂志,要去看最好的话剧,用这些东西来弥补我们对艺术的一种空缺,技术方面我们没有问题,因为有老总们去审图,然后有很多技术的杂志,但是我们缺的好像是艺术的灵感,好像越来越少了,因为我们整天在电脑的前面,看的都是网络的那些东西。
对于业主求实的精神,我们也要马上行动起来,我们也要把我们学到的知识马上用过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有时候在写设计说明的时候,我马上把时尚杂志某一段东西抄过去,这个当然是没有过滤过,但是我想也是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也要很时尚,如果一个建筑师不时尚,那么你做的东西谁会要?没有人会要,所以必须要求我们的建筑师不断的学习,学到就用,不然的话明天就要作废了,就过期了。
我想我们建筑的产品,它不是一个艺术品,建筑的产品一定是一个实用的艺术品,那么实用的艺术品它就是好用的,它不是光好看的,所以我们掌握的特点,我们把科技的含量,把艺术的含量融合进去。然后来做我们的设计作品,这个也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理念。这个我们始终在想这些问题,怎么样把我们建筑师和我们的业主能够联系起来,大家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这样方案也比较容易能够通得过,然后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太离谱,我们的集团有一个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怎么样在过程中去寻找一种磨合。
那么每一个项目都是非常独特的,那么它的解决方案是取决于对这个项目业主的一种要求,项目的一个经济性,以及它的周边环境,包括它市场的一些情况,那么并不是说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对建筑来讲,一个建筑它有很多很多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在做建筑的时候,我们希望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小组大家来做一些东西,然后集思广益来做,那么这种集思广益,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对业主,对我们自己还要对业主,对我们其他的团队,有可能拉进来其他的人,那么各种各样的信息会合起来,最终出来的这个作品可能菱角磨光了,但是它一定很适合这个地方的,各个方面都摆平了是适合的。那么如果我们的建筑师能够在保持一点建筑师本能的话,那么这个作品就会蛮优秀的,至少看的人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好,那么所有的这些,最终是要给这个建筑艺术化的一个解释,就是我们的建筑师,我们要把我们的这些想法用艺术的手段,用技术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这个是我们设计的一个哲学,我们自己的一个理念。
那么我们在运用这些理念做项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子去讨论,一个项目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想法,大家拿一个小指头来画,那么最后决定用什么东西,或者是1+2、2+3这种方式,而且任何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给他一个确定的,就是我们会认为所有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样会激发所有的人一种想象力,不要就是我们一个团队的成员,他有一个想法,你说这个是不对的,没有不对的东西,只是没有拿出来或者只是没有想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尽量的希望所有的项目,都是能够有很多的构思,大家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法。
那么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工作方法,所以我们对于这个技术的一种趋势变化,包括它的一种标准,慢慢地掌握它的感觉,所有的人把他们的想法结合起来的时候,这种感觉应该就是正确的,对于我们的技术,我们有一些我们固有的一些价值观念,就是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怎么样尽做最大的努力,去提升我们的价值,这个价值包括我们设计本身的价值和他的经济价值,那么对于建筑效用的提升,我们觉得在现在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它对社会的一个效果,它自身的一个效果,它本身的一个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那么所有建筑不仅仅是它本身,还要考虑它的延伸性,它的一种扩展性,比如说我们在做街区的一个规划,在某一点上有一个商业的时候,那么这个商业你要考虑到,它对周围街区的一种影响,它的一种延伸会是什么样子,同时我们要考虑一种平衡,就是没有一栋建筑是独立的,它是在整个一个大的环境当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考虑他们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自己在设计当中,我们已经订立了很多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逐渐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程序,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大的数据库,不断在增长这些东西。那么我们也把建筑的标准作为一种将来趋势的预测,那么最近我们在编一本我们程序这方面的书,我不知道将来出版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我刚刚已经讲到,我们希望能够在做的时候是一种非常自由阐述的方式,那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我们的作品非常全面。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建筑师在工作当中非常愿意去听投资者是怎么想的,因为往往我们有一种感觉,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可能每天做很多的项目,一年要做几十万平米的项目,我们对于一个项目可能一千万、两千万甚至一个亿的项目,我们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很大的感觉。但是我们的业主,他可能一辈子的钱就在这个项目上,他对这个项目的了解,我们做过一个项目的时候,那个业主他一天有八个小时站在工地上,整整站了一个礼拜,他说我每天去站,站了以后我每天去想,那么他虽然不是建筑师,但是他想的东西,最后我们看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他把这个建筑的定位,他把整个周边的影响,他用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去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从这种感觉上,我们觉得作为我们来说在做项目之前,我们要去了解,你这个业主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他还没有完全的,或者他的任务书还没有出来之前,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帮他一起去编这个任务书,这样的话即有利于他,又有利于我们,这种互动是在项目的进行当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觉得不仅仅是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同时在项目的进行当中也应该是这样子的。
每一个项目都会有很多考虑的方式,那么这些草图我把它理出来,可能像这个项目,我们当时就考虑到怎么样去计算一个小区,它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住户,他对小区的功能工建设施的一种需求,那么这种需求是在多大的范围里面,他们是一个合理性的。那么在商业项目里面,比如说我们在一些点上面设计的一些办公楼或者是一些大型的商业,那么这些商业它怎么样跟周边的环境起到一种互动的关系,同时它自身又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都作过很多的社区,在一个社区里面,我们有过一个探讨,比如说我们这个社区中心,我们做得非常的满,有很多的功能放在里面的话,那么这个社区是不是可以用其它的经营方式来进行运作,那么我们也跟业主进行讨论,怎么样来做这种项目。这是蛮大的CBD规划,但是我想说的一点就是每一个项目里面,它有跟很多的点,这些点都是要非常紧密的把它组织起来的,就是我们在设这些点的时候,我们其实不是从美学的角度去考虑,不单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而是我们从功能的角度去考虑,怎么样能够把这些点配合起来,就像一台机器一样。
单元的组合永远是我们最基本的东西,那么通过一些项目我们做这方面的尝试,把这些组团怎么样来做,包括就是分期实施这些东西,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些能够让我们自由发挥的东西,但是有时候业主会要求我们,你必须要做到高密度的容积率,没有地方可以发挥了,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觉得还是要想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密度既要做高,但是同时也要有一点情趣在里面,那么这个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一些探讨。
对于环境利用的问题,永远是我们在规划的时候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也帮助业主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考量,那么利用它原来的地形,并且你掌握它原来的地形,这样子你来做这些设计的时候,你就会非常的得心应手,我们的生存法则就是我们要去想那个市场,在整个设计里面,在整个项目的前期里面它的比例,创意的成分它是非常大的,我选了我们的一些草图,可能这些图并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家可以看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提,这些都是各种各样的规划,我们以前做的和正在做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都是在上海。
这是一个高级的别墅区,一个学校。在杭州的度假酒店和一些高级的西班牙式的别墅,这个以前吹得蛮厉害卖了1.6亿的一栋别墅,3000平米。高密度的住宅,生态化的农庄式的一种建筑形式,这个是一个非常生态的建筑,所有的能源是它自己循环利用的,那么看到最后我们讲一下,我们集团在70年前已经提出关于绿色建筑这个理念,所以我们自己设计的绿色建筑基金会的“裘沙比克”基金会总部,它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白金奖。
这些收集器是水的循环一个收集器,这个设计是我们做过一个银行的信息中心,我不知道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八卦的样子,一个“阴阳鱼”的样子,但是这个“阴阳鱼”的两头两个翅膀伸出去了,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偶然的发现计算机跟阴阳八卦有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大家就去想,当然是想偏调了,就是说想这个阴阳对中国的文化来说一种恒久的东西,然后计算机一种现代化的东西,那么怎么样把它结合起来,使得恒久,比较稳定的东西能够有一个翅膀往前发展,就像计算机的技术一样,那么这些只是一些很简单的想法。
这是一些在城市里面的高层公寓,这个是在安徽的蚌埠,他们一定要我们做非常耀眼的商业广告大楼,所以我们做了这么一个东西。现在正在规划当中的上海“梅陇新城”,整个上海周边的一个小镇,我们做了一条路4.5公里长,把杭州的钱塘江和西湖连接起来。使得这条解放路的商业能够得到一种延续和它的发展,这个已经在实施当中,一个轻轨的车站,但是后来因为造价太高,大家觉得没有多大意思,所以没有采纳。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医院,把它都拼在一起,我们今天不是讲医院,就像这些技术的东西,我们觉得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他躺在那里时候可以看看星星什么的。这个在嘉兴已经造好了,是一个商业性的一条街。这是以前做的一个娱乐项目在“荷兰朵”,因为我们现在整个集团在中国不仅仅是做设计,我们现在还做娱乐和文化项目的策划和项目的投资。景观方面我们有蛮强的技术力量,这个是在美国的一个湿地公园在底特律,这是人造的一种湿地的景……
……那个飞机场,又是什么都做,建筑结构水暖电,包括经济测算,我们在中国也是这样做,在美国他们也是这样做。我们团队的工作方式,目前我们在底特律的总部,也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一栋楼,很老的一栋楼,完工时。
我们觉得作为一个设计公司在中国想要成功,那么必需要非常注重用国外的东西和国内东西怎么样把它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找到它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那么只有这种文化理念的一种理解,这样才能够跟业主跟我们其他的部门,包括我们的同事、同行才能够达成一种共识。包括在最简单的,最机械的一些小设备的设计当中,我们也要考虑到我们是一个建筑师,我们要把我们艺术的细胞要放进去。最最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这种设计的理念才是将来最有用的东西,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是在寻找我们一种艺术的这种氛围和我们传统习惯之间的一种磨合,我们要去引导他们怎么样接受我们所为他们创造的理想的生活。
比如说我们再做一个居住区的时候,我们就要想我们给他们不是一个摆得很平的一个总图,或者一个蛮漂亮的立面。而是我们觉得应该是把生活的一个概念要传输给将来在这个社区里面生活的人,只有这样一种传输的方式才能够达到一种互相的理解和平衡。可能做一个总图,做一个漂亮的立面对我们来讲都不是很难的一个事情,我想只有把这种生活的理念能够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并且让他们能够看得到,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这样的一个居住区才是我们想要去的居住区。好,谢谢!
主持人:
有一个提问请朱先生回答一下。
问:
你分析的那个楼盘,它的容积率是多少?
朱轶俊:
就是很密的那个楼盘,那个楼盘的容积率是1.8,然后它要做多层,然后只允许有少量的小高层,还要做一些别墅。
主持人:
还有其他的问题吗?如果有问题请举手示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话筒交给您。
问:
请问朱先生在刚才你们提到说在中国有一个甲级设计院这是怎么回事?
朱轶俊:
我们为了发展在中国的业务,我们收购了一家中国的设计院,然后把它重新改造。
问:
在目前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就是一个外资的企业来收购一个国内的企业?
朱轶俊:
最重要的是一种控制方式,并不是说用什么名义。
问:
如果说穿了的话,它就是大家都明白的一种关系,是吗?
朱轶俊:
明白就不讲了。
问:
我觉得我听了两天的课,咱们后边的同事都问,你是建设部的官员,你怎么也在这儿听着,一般都是讲完话就走,第一,我不是建设部官员,我只不过是学会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第二我觉得建筑师应该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行业,大家应该有一个交流,所以昨天我也在试图挑起这种交流,因为我曾经主持过多次会议,尤其是朱先生来我想给他提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刚才是一位记者提的问题,千万注意把敏感的话题一定要消灭在提问题之前,如何控制是一个设计师在做项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一个致命的要素,整个的设计服务过程要有控制,所以说你如何控制应该是在幕后的,但是前台因为刚才悄悄跟朱先生交流了几个想法,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应该说设计已经超越设计本身了,这是我接触很多设计大师之后的一个结论,就是我们功夫一定在功夫之外,所以我感觉昨天几个集团,乃至刚才我听你的介绍,你的小小的集团,中国的150人员这个队伍已经很庞大了,那么如何提供综合的服务给业主,请你注意下边有很多地产总裁,也有很多同行,同行也需要听到你觉得你的看法,我不知道这种比较罗嗦的表达是否表达清楚了,就是设计一定是在设计之外,尤其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同质化竞争一定是非常惨烈的,尤其在座的我已经听到几个大集团互相有竞争项目了,但是我觉得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朱轶俊:
其实我们在做项目服务的时候,我们把事情分的比较细,有我们自己做的,也有我们的合作伙伴做的,我想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什么事情你自己都搞定了,在目前我们这种运作方式,我们已经有一些我们固定的合作伙伴,他们包括一些投融资公司,一些会计师,就是工程的造价师、事务所,还有像市场的咨询公司,那么包括帮房产商去做广告的一些广告公司,这些都是我们一些外部的合作伙伴,大家建立一种很好的关系以后,这些合作伙伴互相之间,包括我们有时候也给他们去做一些参考,大家是形成一种社会的团队。那么这种社会的团队我想对业主的服务是比较有保障的,就是我们起头我们找一个我们的团队来做。我们自己也有我们分析的人员,比如说我们做市场我们有专门的市场人员,我们甚至自己还有我们的物业管理人员,怎么样去做物业管理,将来一个大的小区会分成几大块,然后有多少人,小小的保安室大概有多少个东西,这些我们都有,主要是这样。
问:
你画的丙图把策划那部分我觉得放得很大,那个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一张图,另外你能不能把上海紫园你做的项目当一个案例给大家讲一下,因为我觉得我本人也非常感兴趣,我相信在座的会有很多人感兴趣,如何把一个楼买到1.6个亿,而且这个项目我刚才随便一聊,他们已经不是在做设计了,上海紫园等于替业主在管理整个过程,我是这么感觉,我不知道对不对,我希望能不能做个案例?
朱轶俊:
这栋楼是紫园8号,占地14亩,总面积现在土建造完是3200方,两层楼,地下一层,那么它为什么要卖1.6亿呢?首先我想直接的就是我们本身这个地的造价蛮多,它因为有14亩地,然后有三千方的工程量,包括我们选择的材料,我们自己预算的时候大概有六千多万,材料包括智能化,包括里面不算家具,包括像厨房、卫生间这些方面的东西加起来,智能化的这些,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当时在做这个项目时候,我们觉得,我刚才讲到我们怎么样去把一种生活方式引入到一个豪华的别墅当中去, 这个房子它可以提供给居住在这里面的人所有豪华的享受。如果从物质的这个角度来讲,它有一个20个人影院,两道保龄球,一个屋顶的游泳池,还有其他两百平米大的一个卧室,当然这个卧室的床也是特制的,很大,非常大的卫生间,然后中式、西式的厨房,中式、西式的餐厅。然后早餐跟正餐是分开的等等这些,这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讲,应该说什么都有了。还有保安,刚刚讲到一个智能化,智能化园林它是一个小岛,14亩地是挖了一个小岛,人只要在这个岛的旁边,它这个里面就可以感应得到有人来了,当然狗好像也能感应得到。还有就是远程的控制,我在50公里外准备下班的时候,我可以用手机来叫家里的电饭锅开始做饭,当然这个没试过,我不知道最后怎么样,这种东西都有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觉得要给住在里面的人一个精神上的享受。
在设计当中我们考虑了几个方面,首先你可以看到这栋房子其实很简单,它不是一个很张扬的建筑,所以大家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图,为什么要卖1.6亿,很简单的一个房子,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住家,其是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住家,因为原来最早设计的时候这个房子只有1600平方,它的客厅也只有200多平方,我们觉得已经很大了,但后来那个业主他说要大,而且要没有柱子,最后这个房子里面客厅是800平方,没有一根柱子,像个大礼堂一样。现在好像不是一个能够很舒适住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理念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住的地方,它不需要张扬,它就是一个居住的环境,居住就是居住,工建就是工建,这是我们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可能这里看不出来,我们有很多自然光影的效果在这里面会产生,因为,屋顶游泳池的底是玻璃的。那么灯光的效果和外面天光的效果,它会在室内白的面上产生一种自然的波纹,当然如果有人游泳的话可能也会蛮好看的,这种波纹非常富于变化等等,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我们寻求物质的基础上面,我们尽量把一些豪华别墅的其他方面,就是一个有钱的人他住在里面的一种感受把它放进去,让他能感受得到我是有钱人,然而这个是给中国一个业主做的,而不是一个老外,所以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有钱人的生活,里面还有一个纯金的马桶,定做的,关键的一点是它卖掉了,有人将来会在用。
主持人:
好,谢谢朱先生,还有其他问题吗?
问:
朱先生您好,我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我们目前正在和德国的(英文)杂志出版中国的《建筑细部》杂志,我很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史密斯集团作为一个跨国性的设计单位,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控制细部这一个环节;另外我们的上海公司对细部的重视又是如何?因为在刚才朱先生的讲话中曾经提到时尚杂志这样一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让我不禁就开始联想,假如我们上海的公司是一位裁缝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只是在做时装,而不是做服装?
朱轶俊:
其实我刚讲到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它不是一个艺术品,建筑它一定是一个实用的工艺品,实用工艺品跟艺术品它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是可以用的,我们是工匠,只是比一般的工匠多点艺术细胞,所以我们也做豪华的东西,当然也做不是很豪华的东西,但是我想可能太不豪华的东西可能没有人找我们做,那么这是这个问题要回答的。
问:
能不能透露一下紫园的设计费是怎么算的?
朱轶俊:
这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回答,这会误导很多事情,反正肯定是极其的贵,可能不是我们一般想象的,可能比几栋别墅要贵一点。
插话:
属于商业秘密。
主持人:
还有提问的人员吗?虽然朱先生演讲非常的简短,但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朱先生的精彩演讲!今天上午我们演讲就到此结束了。

主持人:
各位大家好,下午我们的这个演讲继续进行,第一位要为大家演讲是香港巴马丹拿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叶庆霖先生,巴马丹拿集团是1868年成立于香港,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建筑及工程事务所之一,为东南亚建筑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作品包括美国友邦保险大厦、泰国长春广场、澳门威斯汀酒店、香港渣打银行大厦、北京东方广场、东方芮景、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和平宾馆等等,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叶庆霖先生!

叶庆霖:
谢谢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获得大会的邀请,在这里代表我们公司向大家就我们在中国大陆设计项目里面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多提一些意见,首先我会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背景,巴马丹拿集团是在1868年10月1号在香港成立的一个公司,到今年为止136年的历史。最初是由一个英国人威廉萨维在香港成立,之后在他的执业过程里面引进了两位也是英国人,一位是巴马先生,一位是丹拿先生,所以现在变成我们的名字了,一直延用到现在,一个很俏口的名字,常常人家说什么巴拿马的一家公司。我们公司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展到现在,我们主要的公司现在设立在香港,人数规模大概有300人,另外在新加坡、泰国的曼谷、澳门、上海跟北京我们都有公司,总的公司集团下面的人员大概是650人到700人左右。
我们公司的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机电方面的专业,还有从项目的服务过程里面,我们可以从选址方面一直到地块的发展、潜力的分析,编制设计要求、方案,还有初步设计、还有施工图设计,还有招投标阶段的管理,施工合同的管理,还有施工的监控,还有竣工验收以后保修期一个监控的服务,可以说是全过程的,还有全方位的一个服务范围。
我们公司集团因为应不同业务的需要,下面有八九家的附属公司,我们应该是在中国大陆开放以后,第一批回到中国大陆去做建筑设计。我们从1976年开始南京的金陵饭店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项目,这里一些照片就是我们过去的一些作品,这个是十九世纪末期在香港的一些老的建筑,还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期在上海外滩的一些作品。其中也包括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汇丰银行,现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总部,这是和平饭店跟中国银行,这些建筑物都在上海的外滩。
在香港方面我们主要是一些工建,维多利亚海港看过去一些工建项目,包括了现在宜河大厦,还有交易广场一期、二期跟三期。这个是交易广场,还有香港伦交所的所在地,这个是那个交易中心。这个是智力广场,也是我们一个比较老的项目在1980年建成,但是那个时候它是香港的第一个户内的购物商场。其他的作品包括渣打银行总行,一些室内设计的图片。另外这个我们93年落成的娱乐行它的外观照片;这个是中信泰富在香港的总部大厦;另外这个是海益酒店跟旁边这个办公楼长江集团的一个项目,在新加坡方面我们在工建我们也做了不少,原来他们的商业中心区,我们有几栋写字楼的项目,其中有AIA大厦,也是友邦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是巴黎广场,下面是一个商场,上面是一个住宅项目。在泰国方面这个是华润公司刚刚我们做了也是差不多十年一个综合的项目,包括写字楼、服务公寓、酒店,还有裙楼的商场,这是我个人最喜欢一个项目,也是我们泰国写字楼做的一个办公楼,它看上去泰国风格特别浓厚,但是也是一个甲级的写字楼在泰国曼谷。这个在华西,泰国离开曼谷大概两个小时,一个高级的住宅延用了度假村的风格去设计。
澳门方面我们的一些作品包括了中国银行大厦,威斯汀酒店,延用了葡萄牙跟中国建筑融合的一个设计,在上海港陆广场那个是比较早期的,1994年的一个设计,在人民公寓旁边,这个也是中信泰富在上海的总部,中信泰富广场13层的办公楼甲级写字楼,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兴旺的广场。这个我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刚刚落成的,在新天地旁边的一个太平桥地区里边改造第一个写字楼的项目,等一下我会就这个项目向大家详细一点的介绍。
在北京方面东方广场也是做了十几年,刚刚今年全部完成,最后一栋服务公寓的耐装修都完成了。中国的其他城市,这个是深圳的一个住宅项目,两个地块一起的总体规划跟考虑,这个在汕头一个高级的楼盘,在武汉事务区的一个住宅项目。这个在顺德公安局的一个行政大楼,这也是在顺德一个文化使馆,这个待会儿我们会向大家详细介绍的一个案子的实例,使馆的一个外观夜景。
这个是在成都一个很小的规模两万多平方米的一个住宅项目,在府南河的交界,这一个地理位置在成都市来讲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在苏州磐安门喜莱登大酒店,这个也是等一会儿向大家详细介绍的一个项目;另外这个南京也是去年投入的一个项目,现在是香格里拉集团经营的一个酒店,原来的大会给我拟定的话题,就是建筑艺术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我觉得这个题目,我不是一个学者,我只是一个职业的建筑师,在中国一段时间,其实我们公司在中国大陆做过项目的城市有30个,我在其中做了10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
……很有关系,而且刚才一些案子我举一些实例,大家也看到我们公司好像在设计上面没有锁定一个固定的风格,其实我们觉得受了很多传统的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的影响,对我们的构思还有实践设计的方案,所以接下来大家可以看得见这里有一些例子,我们觉得在理解一个建筑的文化从人的生活的蜗居来开始是最合适不过,那个时候只求有瓦遮头有一个归宿,山西的窑洞、还有北京的四合院,这些都是我们非常传统的一个不同地域的住居的环境,还有安徽的民居、安徽的牌坊,还有江南的水乡、江南的园林设计,还有福建的土楼,福建的土楼客家人在居住的,因为为了抵御外敌他们选择了一个比较耐向的一个居住的设计,还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家庭观念很重,所以这方面也可以在我们不同的居居环境的设计里面体现出来。
中心的一个社区,不同家庭围绕中心社区的一个观念,还有相似的吊脚楼,因为地理位置还有居住的环境形成的一个居住的条件。还有资源,资源方面比如说贵州的山寨,它们石头砌出来的房子与房顶的这一点。
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设计方面的理念,还有如何把它实现出来。这个苏州喜莱登大酒店,这个苏州城一个老的地图,磐安门的位置就在城门的西南角,磐安门有三大风景,一个是巍山塔、一个磐安门、一个午门桥,它们的位置,这个是我们苏州喜莱登大饭店的一个场地 ,这个塔在这里、桥在这里,这个城门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去重建这个磐安门历史性地区的一个规划,这是现场没有改造之前的一个实景,场地在这个地块上面,原来场地的实景,建成以后的一个效果,这个是实景。
我们这个构思主要三大块,一个是城墙,一个是亭台,另外一个是苏州地区一些当地名胜的一个居住文化,之后组织方面中心区还有饮食区,还有康乐健康区。这个是从南北的一个坡面显示了中间亭台的设计,这个其实是一个中心的接待处,也成为了整个项目的一个中心点,这个是城墙的设计也有它的功能,这个是一个车道,坡道上去以后是洛克的一个区,可以直达我们的接待处,下面是比较大型的巴士还有一个停车点,在理念上面通过这个“洛辖区”我们到我们大堂的一个接待处。
这个是模型跟实景的一个对照,另外下面的一个通道就是人行的进口。这个从实景上面也可以看得见,这个项目其实围绕着江南水乡还有苏州园林设计风格,做我们设计的概念还有组织,这个是现场一些实景。而且这个接待处这个亭台楼阁还是按照仿古建筑的原来苏州方面的建筑的一个造型,还有石材的构造。
这个是一个夜景,从天台方面也采用很传统中国南北坐向的手法,还有中轴线,还有东西轴线的一个天台。另外这是鸟瞰图的一个效果图,不同的区域我们手法的处理,中央的花园,我们从公共区到我们居住区通过一些桥梁,然后组织方面这边主要是靠一个园林设计的内庭,另外一个就是运河的一个组织。每一组的建筑群体我们也参照了不同的苏州居住区的一些风格,像这是纵横交错的河道。
在外形方面也采用了瓦片,还有当地的一些装饰的风格,不同的立面的处理,刚才是一些模型的,这是一个现场的效果。内庭里面看一下我们建筑物的一个环境,不同苏州园林的设计桥梁,庭院等等,在材料方面以及施工方面,因为这个项目我们一直到施工图,还有到后期的监控我们都有参与。其实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案子我们都是全方位服务的,当地一些特色的节点,我们都采取了用在不同的部位上面,给大家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很吻合当地建筑的一个色彩,无论在铺装,还有一些钩杆,上面我们都认为对整个项目的构造最终的效果非常重要,还有挑选,还有一些古老的造仿,瓦片的铺装,还有节点上面,比方说我们的栏杆,还有立面上面的比例造型等等。不同的一些外观效果节点,这个项目是采取一些仿古手法,我们比较成功的一个项目,接下来我们做了200方的一个扩充,这个今年也刚刚完成。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我们上海去年年底刚刚落成一个工建项目,工建项目是一个办公楼甲级写字楼的一个项目,这个在上海因为他们没有说很深厚的文化精园,100多200年最多的历史背景,但是它成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历史的背景原因,成为了东方巴黎,所以里面也很有他自己的一个特色。我们在基地的位置这个是淮海路,这个是上海的一个商业中心区,我们的地块就在太平桥地区里面的一个地块,新天地就在旁边。其实因为这个项目的原因,我们也参与了太平桥总体规划的一个修正方案,如果大家记得话,昨天早上SOM也提过他们其中一个项目是在太平桥1997年的一个总体规划。我们现在跟发展商在做的是在这个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面重新按不同的发展方针,还有新的规划要求我们在做整体的调整。
110地块是走在这个地块上面,这个模型是早期97年他们做的一个模型,这是上海的新天地,现在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一个旅游景点,不单单是这样,一大的会址,还有一大的书社,一大的会址,一大的书社都在这里。对整个太平桥的改造还有我们这个110地块设计方案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在这个总体规划里面这个绿化地,人工湖是上海市区里面现在最大的一个人工湖,过去两年发展商在这个湖上面举行了两次导索,现在成为了新年的导索,现在成为了上海市默认的一个导索嘉年华大会的会址。另外我们110项目以后我们也会介绍一下114项目,这是一个住宅项目,等一会再跟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这个地块刚才也介绍了不同外来因素的影响,新天地、人工湖,还有地块本身后面有一个住宅楼,如果大家在上海做过项目的话,也会知道上海的日照,在规划上面日照是非常非常重要,绝对不可能影响民居,所以这个项目后面的住宅地也对我们启发了不少,我们这个项目主要为什么它是采取这种形态的,等一下大家会看到,因为上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石窟门的建筑,那个是民居,那个是适应一些中等中国人家庭建造的在租界里面的一些民居,他们做了很大量,也成为上海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同时,那个时候在上海艺术装饰的风格也是一个建筑设计的一个主导的思想,所以我们做这个地块的时候,跟发展商商量下来的一个路线、一个方向,也是采取了这个思路。
这是上海一些老的建筑物,那个时候艺术装饰的风格都能够在这些建筑上面反映出来。同一时期在纽约也是这个艺术装饰风格的主导的一个思想概念,香港老的汇丰银行总部也是我们公司做的,也是采取这个风格,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建筑,这个上海的大厦以前是(英文),也是我们公司30年代的一个建筑物在白渡桥,其他刚才已经看见过了,这些大厦的造型还有它的一些节点,都成为我们在110项目的一个指导,我们希望是用现代的建筑,现代的手法把过往的工程原用在我们项目上面。但是如果这个项目是其他的中国的城市或者香港的话,可能这个意识就没有这么强烈,在我们这个项目的主要的主旨,因为场地那个湖景我们希望达到的是,首二层的商业价值我们希望能提升,下面的湖景,另外一个就是国际座办公楼国际甲级写字楼的一个标准,所以其他很多国外企业、大公司他们做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的时候采取的都是1.5米的一个模块。
在外观上面我们就希望,一是刚才讲的艺术建筑的风格,二是把这个垂直的线条尽量的夸张反映出来,还有一个利用不同材料的质感,还有颜色把我们的构思体现出来。这是一个模型,那个建筑艺术风格其实也是一个底部一个主体。这个主体还有一个顶部的设计分成三部分,这个底部我们采取的一个建筑手法,我们也是看人的一个空间,一个体验,在这个尺度以内我们尽量把细节,还有一个不同的材料,我们尽量利用人体的尺度来做我们设计尺度的思想,而且还有写字楼的空间,一个层高的空间是怎么去利用?作为一个甲级写字楼我们里边的一些设备,设施,包括加工地台这些都是设立了,而且现在是上海市一个净空层高2.75米,是现在上海甲级写字楼最富裕的一个。
另外大门入口的一个设计,我们进口的大堂的空间,净空有11米高,进去的感觉等一下可以在室内的一些照片里边的效果图可以看见。主体的设计其实我们门窗的风格,还有映体跟窗的一个关系也考虑,以后使用这个空间的一个问题,刚才我说了,我们设计的模块是1.5米。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很多大的商业公司3米是他们的一个标准,之后在这个3米里面我们可以分隔成为4.5米、3米,4.5米这种分隔,不同的分隔适应不同使用的需求,这个是一个夜景。
还有刚才谈到了我们地块上面是两栋写字楼,这是高的塔楼,另外一个是10高的办公楼,另外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仿古的建筑,为什么这里有一个仿古建筑呢?是由于规划上面这个是保护文物,这个是一大的书社,所以在我们这个地块也列入了文化保护区里边。角上这个仿古的楼我们就采取了一个石窟门,还有一大书社的一个建筑风格。这张照片可能是比较模糊了,但是主要街边就是一大书社在这里。我们前面受了区限只能盖两层高的仿古建筑,后面是三层的仿古建筑,我们用天桥把它连接到我们110新的楼的一个底层里面。
另外因为这两个母体上面有一定的差异,我们采取用了一个玻璃,通过这个手法把两个楼连接在一起,这是原在一大书社的立面,旁边就是一大书社,风格是一模一样的设计,另外卷角以后,另外一边中间连接的玻璃幕墙,这是一个角上看过去透视图的效果。在室内设计,因为我们服务觉得不单是一个室外外观的问题,而且是内外的风格,还有空间大家应该是有贯通的,所以在这个写字楼大堂的设计也是我们做的一个,主要从一些节点上面可以看见。比方说它的灯具、扶手的设计等等,同样都是采取了一个艺术装饰的风格去做我们的设计。这个是大堂的另外一个角度,我们顶部是一个金箔的吊顶,晚上这个灯光可以反映到一个比较煌辉,很有派头的一个大堂。这个是那栋矮的写字楼大堂的设计,也是这些灯具灯光,还有这些栏杆的节点、石头的天台,都是我们一手一脚做的设计,顶部。
电梯厅等候大堂的一个效果图,电梯门上面一些花纹图案也是我们处的设计,然后让电梯生产商让他们去特别的生产构造,电梯座舱里面也是我们特殊的设计,这个是群楼的外观,另外沿着湖边的一个感觉,因为我们虽然楼是一个蛮大蛮煌辉的一个楼,但是在人体适度上面我们还是要照顾得到。所以一些雨篷,这些尺度上面会让行人感觉到比较舒服。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是现场的实景,这是落成以后我们拍的照片,跟我们原来构思,还有从构思过程里边在不断地改善完善施工图设计,基本上跟我们原来构思的效果是一摸一样,还有业主方、发展商也是得到他们心目中所要的建筑物。现在这个建筑物社会价值还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上面从规划部门来讲他们非常满意,给我们的一个欣喜就是往后跟大家介绍的一个住宅项目,他们也强烈地要求我们采取了相类的手法去做我们的外造型。从业主方来讲,商业价值它现在是上海出租率办公楼部分已经是90%,客户包括了雅虎、索尼、意大利领事馆、比利时领事馆,还有(英文)一家国际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大楼的4楼到8楼他们全租下来了,发展商方面命名权这栋楼也给了这家公司,租金平均下来大概是9毛到1块钱美金一个平方米每一天,所以可以说是暂时上海写字楼甲级写字楼方面价值最高的一个。
另外石库门方面旧房跟我们一些新的房碰在一起,也希望能够不会格格不入这个效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接下来要跟大家讲一下,一个住宅的项目也是在上海太平桥地区,在这个楼的对过。这是一个总体规划的平面图,其实这个住宅楼地上的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共有17栋楼来组合,这个刚才我们看见的人工湖就在这里,它朝向是不好的,人工湖在这个地块的北边,所以设计上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难题,因为景观是在北边,日照是在南边,所以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另外这个其实也是很传统的,而且上海地区,整个中国大陆的地区随着几个南方的城市,或者成都、重庆这方面不是很注重以外,南北的朝向都是一个优先的选择,所以我们房型基本上前边这6栋,还有中间4栋,还有旁边这里3栋,这里3栋,我们都是一个南北朝向,一梯两户的户型设计,中间这栋是一个点式塔楼的设计两梯四户。总的刚才讲过地上面积是13万平方米,中间有一个综合会所,另外一个也是人工湖,因为前面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提供了一个景观,但是我们自己小区里面,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小型一点的,也会为小区里边这一部分的居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
这个刚才也讲了,因为110的成功,还有规划部门的意见,我们重新又再次去研究一下艺术装饰风格,在民用建筑上面的应用,包括了也是一些垂直的线条,还有窗户不是一种很广宽的那种180度大玻璃的一个设计,还有一些节点,这个都成为我们114住宅项目地块的一些结晶,这个是美国开始了大厦一个节点放大图的照片。从这个外墙设计方面我们设计也兼顾了这一点,这是从一个立体的去考虑,我们外墙装饰材料的铺砌,还有窗跟节点的一些关系等等。
另外这个我们其中一部分住宅塔楼入口一个外部景观的透视图,这个进口的大门也是采取了同样艺术复兴的风格去做它的设计。大堂里边的一个景观,之后不同塔楼本身外立面的一些设计结点,也是装饰,是可以看见刚才我说的一些比较长条形垂直的一些门窗的分隔,还有跟实体的一些关系,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我们新的设计、新的项目上面体现出来。
刚才这是一个外观的效果图,还没盖,刚刚在做,这个另外一个阳台外立面外观的一个效果透视图。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东方广场一个比较我们做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项目,从1992年我们参加设计方案,投标到中标到现在落成通过了12年的时间,而且我参与的时间是从他们重新启动以后,1996年年初重新启动,方案的调整到1999年10月1号国庆节,那个时候江主席在前面阅兵经过以后,我脱离了这个项目,地理位置这个北京长安大街,这里是迎接东单北大街,这条是王府井大街,长度东西是500米,深度是200米,地块面积本来就是10万平方米,这个规模地上面积没有包括回迁楼的话,单单总体的是50万平方米,加了回迁楼还有一个地下变电站,还有地下十多万,接近90万平方米的一个建筑群体。
主体方面是由11栋大楼组成,不同功能其中包括了也是甲级的写字楼,还有酒店、服务公寓等等,我们这个东方广场的设计理念,其实来自北京一个非常全懂的城市规划的一个理念,作为我们方案的概念设计。还有中国的建筑范例,一些节点,怎么去体现在一个很现代化的项目里面。这里是东方广场主体建筑的一个总的平面图,其实它也是采取了一个四合院正南正北的一个设计,这边一、二、三,这条是王府井大街,这是长安街,还有这是银街,这边三栋是写字楼,这个是服务公寓,前面两栋写字楼,后面现在是海域大酒店,在东边这三栋是写字楼,……
……一个规划上面的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是东方广场的一个鸟瞰图,从价值方面发展商的一些观念很重要,有一些像东方广场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就是因为受到了高度的限制,这个容积率或者是地下建筑面积限制在50万平方米,这些规划的条件。所以层高方面我觉得不是说十分的理想,可能也跟成本有关系,也不能怪发展商。
这是现场实景的一个鸟瞰图,这个是从王府井大街、长安大街的角上看上去的一个夜景,在建筑风格上面外立面其实我们也是采取了中国一个传统窗花的一些设计,包括在石体桥上面还有在木桥上面,我们都希望能够这些简化、抽象化,但是有它的一个历史的背景,或者是有一个用家,或者人民记忆里面可以有一个关联的东西。顶部原来的设计最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北京非得要戴一些帽子不可,我们后来经过不断的完善还有对不同方面的要求,还是有一个顶,但是采取了挑选,把他非常非常抽象化的一个成果设计,东方广场的另外一个夜景,这也是同一个角度不同的时段,在长安大街上面看过去的一个景观。
这个是中央园的广场前面的一个喷泉,还有后面这个是枸橼大饭店,其中一个组团的内庭也是我们的一些汽车的通道,做设计,这个是其中一栋写字楼的外观,从内庭里面看的,也是内庭中轴线上面的一个景观,其中两个楼之间的一个小的庭园,现在很多办公的中午饭怎么样,很奇怪在中心的一个汽车,行人众多烦嚣的地方,这个是非常非常的宁静。
另外,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顺德市一个文化使馆的发展项目,这个我们也是从一个设计投标中标得来的一个项目,这个是岭南地区的水乡文化跟我们在江南地区大家刚才看见的江南水乡文化又有不一样的一个处理的手法,因为顺德的地方特色是一个新城区,没有什么历史的背景或者包袱,所以可以很现代,用很粗矿的造型反映顺德人的大胆,但是务实的个性。
顺德以前也是鱼米之乡,还有很多的商机鱼塘,其实外环境用了不少,这个设计上面我们用机和水,他们说是“田机”,如果是从中山顺德方面过来的主席的人可能有一点印象。这个设计我们利用了水、地、还有人,这三个的关系我们做了很多的借鉴。在另外一点岭南的文化是中国点地可以做文章等一些介绍其中一个使馆,其中一个是科学馆,科学馆的外墙我们用了很多的风扇,看上去很奇怪的一个东西,但是顺德出名的是乡镇企业,除了美的、克隆这些你们家里用的电风扇很可能就是顺德生产的,所以也是被称为风扇的故乡,另外岭南的文化,岭南的民居是联房广下,在北京是胡同,在上海是里弄,在广东这边的文化是巷,这个变成我们对组织博物馆,以及符合学馆方面来了一个借鉴。
另外我们也在一个图书馆的立面处理上面用了顺德老的地图,作为我们立面的设计。顺德文化方面鱼米之乡,从鱼米之乡演变成为一个乡镇企业,现在的规模更大,什么电饭煲这些家用电器很大的一个生产地。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总平面图,上面我们刚才说使馆,使馆是博物馆、图书馆、剧院还有科学院这四个不同的功能,中间这些绿化是他们玩与活动的户外空间场所。这个是一个照片,就是顺德鱼塘的一些照片,是很漂亮很美丽的一个环境,商机鱼塘。这是老的顺德的一个地图,水生地、地生人,居住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因为它的资源丰富,按照人生水,我们利用这个人与地,人于水与地的有机存亡的关系,成为我们设计的一个理念,在规划上面也是跟顺德市总体规划有关系,它的轴线跟我们地块上面使馆的排列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方面我不再多说了。
从图纸上面我们可以看见中轴线把我们这个地块分成两个部分的功能。水生地我们其实看红颜色的这部分,这是我们水景的设计,另外地生人这是我们的建筑物;人生水,通过这些建筑物的利用,还有屋外的空间利用,我们把水更加灵活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外观的夜景设计,模型,楼与楼之间的关系,还有跟户外空间的关系。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西部,因为这个楼现在施工图设计已经完了,刚刚在开始施工的阶段。中心街两个楼一个图书馆,一个剧院,旁边一个是科学馆,这是博物馆的一个科学院是从中轴看过去的晚上的夜景造型。博物馆方面我们有历史、有文化、有艺术,这个是很典型,在中山还有顺德地区的一些楼房的关系,这是他们老的地图,这些都是他们的巷,这个从屋顶上面可以看到分纵横交错的一些巷子,这个成为了我们博物馆的一个设计,我们可以看得见一条一条地外造型,但是这个是它的入口这个成为一个通道,成为贯穿所有历史博物背景主要的一个元素,在外观上面也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刚才说的一个入口。
在这个墙上面我们也是,因为当地有一些石碑、刻字等等我们也在我们外墙上面,而且门窗上面也用了一些书画,一些字画,作为我们终结的点局,还有外墙设计,一个效果我们想法,模型看进去室内空间的设计,最后就是字画怎么反映在我们的外墙上面。走到尽头是一个最高的位置,可以通过博物馆验证我们的将来,科学馆的设计刚才我说了,就是“封现场”有一点滑稽,但是也反映了顺德方面的一个经济社会的基础,水乡的一些文化。剧院的设计因为剧院我们希望能够反映里边的一些功能作为一个庆祝娱乐的场所,所以外形是特别的通透。旁边是一个舞吧,五百级的一个音乐厅旁边是一千五百级的一个剧院主体,不同的材料,其实我们里面的耐装修采取了很多的石头,就是我们的纹理花纹也从木头里面可以在我们的室内空间里面体现出来,不同的空间。
图书馆方面的外造型设计也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手法,这是一个内庭、中庭的设计也是作为一个聚集的中心,把我们不同的功能组织起来这个平面图,刚才我说的水乡的一个外立面的造型,我们就在北面一堵墙上面体现出来。另外最后一个项目很简单的跟各位介绍一下香港的岭南大学,香港根本没有文化背景,香港是一个渔村,发展历史短短100年多一点,但是做岭南大学的时候我们也借鉴了岭南的一个设计特色,把我们整个大学的校舍怎么组织起来,还有它外造型的一个风格,也是参照了林南特色,一些时间元素在里边。
不同的景观设计,这个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公司的设计上面我们没有一个局限的风格,没有一些先入为主的一个观念,其实我们希望透过同发展商、客户对功能上面,经济效益上面、环境上面、地域文化上面还有科学、科技、材料不同的因素里面寻求一个平衡,我觉得希望每一个项目我们做出来都是业主方方面面能够满意,经济上面他们能赚钱,第二次是我们建筑设计方面能够体现了我们的一个设计的手法,还有为社会使用的用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术,不论是从室外的空间也好,室内的空间也好,方便上面也好能够有所改善,这个是我们最希望能够做得到,是三赢的局面,谢谢大家!

主持人:
叶先生是一个资深的建筑设计师,刚才他的建筑演讲也非常的详实,非常的专业,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现在可以举手示意。好,没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以后大家在私下和叶先生交流,然后我们再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叶先生!谢谢!

主持人:
现在要为大家演讲的是德国gmp建筑事务所中国总代表兼合伙人,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硕士吴蔚先生,gmp建筑事务所成立于1965年,是德国最大也最多产的建筑师事物所。40年来,gmp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各项设计和竞赛中共获得超过330项国家和世界竞赛奖项,超过150个一等奖,主要作品包括德国的汉诺威贸易广场大厅,德里斯顿银行、莱比锡新贸易广场及会议中心,月戴安曼国际贸易商务中心,中国的北京德国学校,中关村文化广场,上海浦东贸易广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飞利浦会议中心等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吴蔚先生为大家演讲!

吴蔚:
谢谢大家!这个题目实际上去年就出现了,面向未来的建筑。在准备这次报告的前一段,我们内部包括我们公司合伙人总裁冯德康先生跟我也交流了多次,因为我们知道今天来的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同行建筑师,还有一些是跟我们从事相近专业,比如说房地产商的一些代表,所以我们想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对当今建筑的一些看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尽可能避免做一个公司的广告,我想gmp的书大家只要是学建筑设计的都能拿得到,今天我想主要的内容还是我代表公司,不光是我们个人的观点,也代表整个gmp的观点,把目前世界范围之内一些建筑的形象提出来做一个反思,也做一个自我批判。我也希望跟大家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各位对我的有些观点不同意的话或者有些意义或者有些自己的看法,我也欢迎大家提出来。首先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一下我自个,我本人是个中国人,地地道道的人,还拿着中国护照,在国外旅游留学的背景,也是目前gmp8个合伙人唯一的中国人,也就是唯一的非德国人,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合伙人。
我之所以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说明gmp对中国市场长远的一种看重,也是想把中国作为一个gmp海外业务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情况上也是这样,gmp到目前为止海外业务已经占到它整个生产总值的30%左右,德国还是占70%,所以大部分的设计收入还是在德国。大家也知道德国目前整个欧洲房地产业整个经济也都不是很良好,所以大家从去年感觉到有很多的欧洲事务所,包括美国事务所涌入到国内来,这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也是经济促使一种手段,而gmp是在5 年之前,也就是在德国经济非常好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涉足中国设计的市场,就说明它有一个非常前瞻性的看法,gmp目前国内从事了将近五年的设计工作,前后做了将近100个设计投标有将近30个中标或者直接被委托,其中正在实施的项目现场已经开工建设的有12个到13个项目,遍及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家也知道2002年在德国柏林有一个设计建筑师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大家对目前世界上的建筑现象有一个反思,这个反思对于我们这样等于说在国际范围内操作的事务所可能更强烈一些。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对建筑都有了解,或者建筑有可能比我深的了解,建筑实际上最能反映出人类存在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类存在最强的宣言,也就是没有比建筑更能紧密地将人类的意识和自身的文化联系起来的一个东西,大家知道诗歌、绘画、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佐证,但无论在具体体现上海市在影响范围内都无法与建筑艺术相提并论。我曾经给主持人一个演讲的大纲,我们对建筑史有一个分析,我们觉得建筑史上这种被大家现在引以重视的建筑主要是分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反映精神灵魂的建筑,这个无论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大家知道这种比较有名的主教堂,无论巴黎圣母院还是克隆主教堂,都是反映了这种跟精神灵魂有交往的建筑。
这张图大家看到左边古埃及金字塔,右边的克隆主教堂,这个就是反映了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个,就是体现人类这种精神灵魂和神之间交往的一些建筑;第二类建筑是体现人类这种恐惧的建筑,这个如果以万里长城做背景大家可能有点不理解,这个恐惧是两种恐惧,一种恐惧是当时的统治者恐惧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危机,而设的这样一种构筑物,同时也反映出人民有点担心自己平静的生活被外者来搅乱的这种恐惧心理,当然这不光是在中国,是在欧洲这样也有一种出自于内心恐惧而形成的建筑,包括欧洲的城墙等等。
第三种建筑就是统治者的建筑,这个建筑无论是故宫还是凡尔赛宫还是欧洲大家能看到的宫殿,都代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建筑,如果我们读读教科书的话,也就说明了这三个领域的建筑无论从古希腊到现在都代表了历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宗教、神灵还是战争掠夺,还是统治阶层的宫殿,大家也可以知道无论在巴黎还是华盛顿方尖碑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古埃及的文化;另外一方面更主要体现了当时对埃及的掠夺或者对殖民地的这种掠夺。大家看到这个图左边是大家都熟悉的(英文)神庙在古希腊,右边是原来罗马尼亚独裁者(英文)的人民宫,这些建筑充分跟当时这种社会关系紧密的结合在一块。
所以我们总认为建筑始终是人类存在的一种介质,它昨天是,今天是,明天还是。如果谈到这一点大家就会目前,当今的建筑反映的当今社会价值观又是些什么呢,这个我们觉得主要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来体现,第一种就是平等的一种理想,非常理想化的这种平等,无论在居住、工作、教育和健康保障,这种平等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大家追求都是一种平等;第二种就是在最小支出而达到最大盈利的这种商业原则的驱使下进行商业行为,而它的中心话题只有一句就是消费。
后果就造成了这种产品质量尽可能把它的寿命做的短一些,来便与它的第二次第三次消费,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它的建筑材料寿命做得很长的话,那可能一些建筑材料的厂商他可能过几年的这种任务就会递减下来,所以我们觉得要是对建筑持久性的关键做进一步探讨,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对未来的建筑是非常重要,除了建筑师和艺术之间的对话是不够,关键还是靠政府和社会舆论导向的一些支持和作用。
刚才看到gmp设计的一些建筑,基本上都反映了我们对这个建筑持久性,就是材料这种持久性的考虑,这个是gmp的一个业余爱好,我们做了一个火车车厢,是在汉堡和汉诺威之间的一个叫(英文)的车厢,这个车厢也获得这种生态设计大奖,因为它所有的材料都是自然材料……
……压力的这种人工合成后的这种建筑材料。另外一点,第三点就是它的个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经常听到大家再说,整个世界通过这种国际式的建筑风格边的一样了,分不清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了,形成一种建筑设计上的制服化,像人们穿的制服一样。
这个就是在间接提一个要求给建筑师,就是建筑设计一定要有个性,这个个性是跟自己的文化分不开的,所以每一个建筑必须要跟它所自身的土壤、自身的这种文脉和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是gmp在汉堡的总部,前面这个建筑是个旧有的建筑,还不能拆。后面这个建筑是加建,加建的时候大家考虑到前面这个是欧洲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就是这个汉堡港,前面这条河是,大家看过二战片的话,叫易北河,易北河会师,所以船在汉堡市一个非常强烈的概念,所以他要把建筑类似于一个船的形状放在前面,但绝对不是船体的一个直接模仿,而是一种意义上的一种折射。这是一个很小的室内设计照片很遗憾没有取到一些最精华的照片,这个也是德国总理施罗德最喜欢去的餐厅,周五、周六去都能碰到他。
它这个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原来是一个储存煤的煤窖改建成的,它所有的建筑材料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用的比较真实自然的材料,刚说为什么遗憾没有强有力的照片,因为在它的地下室不做了很多隔山,这个隔山我们原来想隔山做好之后是放书呢?还是打灯光,一直没有想好。后来呢,临时有人完全处于开玩笑把德国的那种,德国的煤都是条形的煤,它就像书那样摆到那里,但是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想法,开张的那一天大家临时摆一下,结果是德国这种文化名流来了之后觉得这种用这个煤作装饰实际上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因为煤又代表了这个建筑它原有的一些含义,它原有是个煤窖。
另外一个个性就是在体现我们在给汉诺威世博会设计的这个桥上,这个桥我们当时怎么说呢,考虑固定展馆和临时展馆之间的联系,我们完全通过一种技术的手段,模块化的这种设计形成一个这种桥,然后上面形成一个很简洁的灯光,而这个桥最后形成的这个特点也是很遗憾缺一张照片,就是形成大家一个休息和观看的一上大舞台,然后形成汉诺威最标志的一个建筑。这个大家可能在别的书籍上看到过,是gmp设计的斯图加特机场,斯图加特位于德国南部,大家知道德国南部黑森林是非常有名的,当时大家在闲谈期间建筑师和结构师在构草图的时候,突然感觉能不能把树干的这种机理,把它进一步解释成建筑的语言,后来就做了这么一个斯图加特机场的承重体系,它里面形成一种像森林般的这种感觉,它每个杆件都是由受力作用的,绝对没有任何一个杆件是纯装饰作用,也就是它结构的美形成了它建筑的美。
这个机场是在汉堡,大家当时对屋内的形式做了很多的研究,后来大家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一个飞机机翼的剖面所吸引,就是这个形势,上面是抛物线,底下一个比较缓的曲线,形成汉堡机场的一个空间航架最基本的形状,当然这个形状建成之后在到处被引用或者被抄袭,包括机内很多机场上,这个就充分体现了它通过一些创意化的设计思路来形成一些建筑自身的个性。这个就是我们设计在柏林的第二个机场,第一个机场是65年设计74年建成的体格勒机场,目前在使用。两德统一之后机场明显不够用,大家说要设计一个大的机场,考虑到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汉莎公司操作的方法,我们把它设计成两绺登,就是登机位,但是两个登机位之间怎么去联系它当时花了不少脑筋,很直接的方法做一个地下隧道,大家去法兰克福都知道有地下隧道,很长,然后走那么十几分钟累死了。后来我们说要不做一个桥,叫未来之桥,这个桥非常高,中间能起拱,底下能走波音747,上面全都是用自动步梯,然后使人们在上空对整个机场对飞机有一种切身的体验,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大家在缓缓的走动这个步梯,底下一个很大的747在互相传来穿去,这种感觉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项目现在正在前期的操作,这个项目当然也是一波三折,由于德国振荡的轮换,投资的增减,或者说,总包起的社会丑恶等等暂时被搁置,现有又重新被启动。
这个是我们为保时捷公司,保时捷大家知道著名德国跑车,在莱比锡设置的一个展示中心,大家完全通过一个简洁的几何体块,体现出一种非常高度工业化的一种形象,大家可以看到底下停着保时捷的跑车。当时有一个很有趣的笑话,我们有一个合伙人,叫(英文)他是这个项目的主管,当时保时捷的董事长许诺,如果这个建筑最后的决算价格能够控制在概算价格之内会送他一辆保时捷跑车,最后不仅控制在这个概算之内,而且还节省了10%,但是许诺始终还没有兑现。这个我们是在莱比锡设计的莱比锡会展中心,这个场地原来是在莱比锡原有的一个飞机场,这个飞机场被闲置废弃之后,在这个场地上建立这样一个会展中心,我们就沿原来飞机跑道的轴线做了一个非常长的大厅,大厅有200多米长,完全是玻璃的形成一个入口大厅,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入口大庭最后成一个最有价值的展示厅,最后整个这个建筑形成的个性和特点主要是通过它的结构形式的。大家可以看到他整个的受力结构外露似的,然后把玻璃挂在下面,它形成一个有趣的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和立面的形象。
这个就是我们当时给一个在(英文)也是德国城市设计的一个赌场,这个高高低低的波浪起纹,我们当时开个玩笑,就是说赌场肯定是有赔有赚,所以形容这个是波浪起伏的,来形成一种波浪性的组合。
而我们觉得未来的建筑还有一点第四点最重要就是他的意境和意义,一个好的建筑总能给人一种联想,一种遐想,一种超脱于现实的一种力量,这个我们始终在争取这个东西,在努力去做这个东西,这是我们在2000年世博会做的基督教教堂,这个教堂是可拆卸式的,这个教堂目前大家去汉诺威还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被拆卸防灾的过另外一个小山村里面了。它的建筑立面,很遗憾照片不是很清晰,我们当时很偶然的想法,大家也知道西方的教堂都是彩绘玻璃很传统的花纹,但是后来说那都是离我们太远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完全是另外一种物质社会。后来大家能不能把彩绘玻璃画成现代的生活,一画又觉得很丑,后来怎么办呢?后来有个人出了个点子,能不能把玻璃幕墙做成相似两层的玻璃幕墙,在中间填充一些东西,填充一些什么东西呢,牙刷、磁带、叉子、刀子,然后五谷杂粮等等,就是充分跟人每天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物质材料,填充进去之后通过阳光的这种照片形成一种非常奇妙的一种室内的光引效果。它的主堂是用一种非常薄的5毫米左右的这种白色大理石来贴挂成的,它的钢挂当时要求的工艺非常高,因为它非常薄,为什么要5毫米左右,5毫米它形成一个朦朦胧胧的半透明状,室外的光线能照进来。夜里里边开灯之后形成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英文)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一般都是傻、大、粗的这种工业化的建筑,但是意大利(英文)也是意大利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城市,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怎么创造一个在这种当今人们物质生活和商业活动需要的空间之下,还能体现出当时这种意大利的传统,大家从这张图上就充分体现出,可以看出来我们想追求的这种意大利传统建筑的一些内在一些韵味和意境。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当时也是这样,我们想追求一种形体,一种造型,让人形成一种联想和一些意境。这个是在当时设计汉莎航空公司的一个锦绣大厅,大家从上面桥状的这种结构完全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非常大空间的结构,这个建筑就是我刚才介绍的德国柏林中心火车站。如果大家对柏林熟悉的话,可以看到这是波兰根宝门,这个国会大厦,这是德国的总理府,这是很有名的(英文)河,火车站就在这个位置,这个位置有什么特点呢?是两条铁路的交汇线,一条是东西线,一条是南北线,南北线是地下线,后来我们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把南北方向平行摆了两个门子式的建筑,然后在底下掏空形成一个东西走向的玻璃月台,然后从建筑的形体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建筑跟当地的一些具体情况的这种联系。
这个是我们为上海浦东东方艺术中心设计的一个方案,但是很遗憾没中标,当时我们考虑用音乐的这种波浪来把它进一步演化到建筑的语言上。这个是我们在汉堡做的很小的一个私人住宅。这个我们也是做前面的遮阳,遮阳的材料是非常特殊,这个材料是用铁锈了的铁来编制成的,工厂把这个铁做出来之后我们就把它放在雨地里淋一年多,然后让它完全锈了之后,再也锈不出来了,把它编成隔山式的作为它的遮阳板,这是室内的效果。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在柏林做了一个(英文)的多功能厅,地上是一个容纳将近两千人的音乐厅,地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地下水空间的这么一个空间,这不是画,这是照片。大家可以在这里面游泳,它有种古罗马浴场的一种意境,而且它周围播送一些非常悠扬的音乐,这音乐你站起来听的时候是听不太清楚,但是你耳朵浮在水面的话,会听得非常清楚,这形成一种比较特殊的意境的效果;另外一种意境的效果就是我们在规划中追求的。
这是在上海正在建的吕绍港的新城,我们当时很直接的想我们想追求一个理想化的城市,理想化的城市是咱们学建筑、学规划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但是没几个能成功的,成功的例子极少。比如说斑牙的巴塞罗那,(英文)的规划等等。而在这么一个地方,它大部分土地是属于没有居住的土地上,我们觉得是有条件实施一个理想化的城市。所以,我们当时设计了一个2.5平方公里直径的人工湖,然后这个湖如果大家现在从浦东起降的话,可以看到这个湖已经完全做成了,然后一期在这个范围,将在明年建成,有8万人口将会居住在这个位置,它整个的概念就是一滴水,滴在水中形成这种涟漪,形成城市的一种机理。
这个我们当时做的一个效果图,表现将来吕绍港的气氛和意境,这张图也是我今天最后展示的一张图,我们刚才讲了几点,什么是未来的建筑,未来的建筑应该具备的素质。对我们来讲一个建筑首先要解决它的功能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它功能的问题,就像左边这张图的这种中国或者东方式雨伞一样,它用最简单的结构,最合理的结构,最精简的材料来表现出它最大的功能,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大家老觉得德国建筑师比较死板、比较理性,而右边这张图我觉得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德国建筑师的一些设计思维。也就是说大家可以看到他基本的思维还是很理性的,规规矩矩来画圈,而碰到这个树的时候,他有点为难了,要把树拔掉吗?不生态了,如果是不绕着树走吗,又不行;你直走又走不过来,所以它必须要拧过来。而这种理性和感性的这种巧妙的结合也正是德国建筑的一个,我觉得它的一些韵味所在。
我最后还是想针对我们刚才讲的这些问题提个建议,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欧洲两个城市看看,一个是柏林,一个是瑞士的巴塞尔,为什么要提到瑞士的巴塞尔,大家都知道(英文)目前在做国家鸟笼方案,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点像(英文)做东西很张牙舞爪的,实际上这两位建筑师他们的这种城市概念或城市规划的概念是非常强的,巴塞尔是在欧洲两次荣获最佳城市文化一级保护的奖,他这个城市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像大家知道的罗氏制药,(英文)这种很大的化学公司都在巴塞尔,但是它对城市机理、城市文化和城市建筑的保护非常出色,(英文)和另外几个比较有名的巴塞尔派的建筑师,包括(英文),他们在巴塞尔都有一些非常出色的作品,非常符合城市机理、城市文脉的建筑,我建议针对我刚才提到包括我们刚才替未来建筑的素质,他们都做到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而柏林它形成两个非常大的一种对比,一种是对旧有这种历史尺度的一种重建;另外一种是对国外建筑师、国外多种建筑文化的包容,无论是从57年的世界建筑博览会到84年的世界住宅博览会,一直到90年两德统一之后大量的外国建筑师的涌入,都形成一个不同的大家对一个城市和建筑的一个对话或一个答案的这么一个做法,所以我想大家去看看之后,反过头如果大家还记的我讲过的有些内容,可能自己会寻找出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吴先生,我这儿有一个问题是观众交上来的,你看能不能回答一些,一滴水激起涟漪能够合理的反映城市规划的形式吗,请您就刚才展示的一个图片进行讲解。
吴蔚:
坦诚地讲,这个项目做下来之后也是争议蛮大的。首先大家说,这是一个普遍规划的思想,到底是应该规划将就现状,还是现状将就规划的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这个我们在这个项目之后有背景情况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当时叫上海星城,后来中标之后上海市政府去年把整个后面的两百多平方公里都划归过来叫灵感星城,在灵感星城的规划中我们就跟国内的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形成一种合作关系,也形成一种很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是这么考虑的,这个问题怎么去解释,我们觉得从古罗马时期,或者古埃及更远一些,或者在中国古代,大家在城市规划中都追求一种几何的美,这个大家必须要承认,无论从这种北京城的旧有的城市机理关系,苏州旧有的城市机理关系,还是这个古希腊或者是亚历山大港口它都在追求一种完美城市的几何关系,这个几何关系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实际的情况发生一些偏转,但是大家追求的总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几何关系。
所以我们觉得当时在这么一个城市中,需要一个中心但是我们大家当时讨论的时候什么是一个中心?大家对市中心的理解一般都是一个非常密集的非常嘈杂的中心,这个中心上实际上下班之后成为一种没有人的中心,为什么?将来市中心通过这种房地产日夜的操作越来越高,价值会越来越高,居住的人是越来越少,形成办公空间的一种聚集,而这个城市中心夜晚会成为死的中心.后来我们想能不能把这个中心做成一个负的中心,但是怎么去采取负的这种处理手法都不是很了解,后来的确是受了一滴水形成这种几何图案的影响来做出这么一个图形,但是这个几何图案并不是我们首创的,这个几何图案大家回顾一下亚历山大城市港口城市的规划,还是汉堡市原来旧有的理想化城市规划,都是有很多渊源之处的。所以我们觉得圆形放射状的这种设计对我们来说,或者对德国建筑师来讲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几何图形。
同时考虑现实情况就是现在的海岸线是这么一个情况,也是这个位置都还是海水,这块完全要把它填起来,所以这个完美形式的实现在实际情况上还是有很大的操作性。最大的问题就是水系的保护,也就是这个湖原来我们想做成咸水湖直接跟海是联系的。后来发现这边的水质是非常差的,把它做成淡水湖,现在有这么一条引清干流,这边是把比较好的水可能达到三级水,能注到这个湖里面,然后,通过有几条分流把他疏散到这条干流中,然后把它排到海里面现在这么一个水系操作的关系。讲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大家形成这么一个概念,并不是通过有一点性的,而是通过多种因素组合形成的这么一个概念,这个合理不合理,我想大家可能城市建成之后,能给他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我想当时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英文)当时在做这个规划的时候,大家也提到很多不同的意见包括他这种稠密地分割网,或者很贯穿的这种对角线,但是城市建成之后,大家去过巴塞罗那都会有一种,我相信都觉得这个城市是美的。
主持人:
谢谢吴先生,其他有问题的可以示意,我们工作人员会把话筒交给您,或者您写在纸条上拿过来也可以。刚才吴先生提出很多比较新的观点,好,这位先生。
问:
刚才听了吴先生的演讲非常精彩,因为gmp公司也是我本人比较欣赏的一家公司,我是北京亚地产公司,关于您刚才说的可持续发展和一些国内材料方面的探讨,我觉得值得大家探讨。实际上作为我们地产公司大家希望做一个产品,比如说住宅70年,它的所有的设备材料按规定应该是跟建筑同寿命的,尤其它是主体结构,当然有些外墙和材料或者石板,目前来说可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我想并不是因为某些别的产品,比如说它的生命周期由社会去控制,像房地产的生命周期它的使用年轻有政府明文规定,不是说它想缩短就缩短,想大家去更新就更新的。实际上作为我们来说一些材料我们也很痛苦,比如说些建筑为什么在国内容易变得很久,当初我给他家介绍很简单的例子我去欧洲的时候一个礼拜我的皮鞋不用擦,在北京一天不擦,它就脏得很,这种空气环境下任何材料可能也经受不起。可能也是我们发展商或者设计公司很痛苦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个方面。
我想提一个问题,德国人的这种理性的思维和这种品质或者他的这种产品是我们非常佩服的,如果说德国公司在国内合作项目,比如说做地产项目,我们肯定要考虑成本,年初我去美国去IMIT看(英文)做的学生宿舍楼,大概是3500美金一平米造价,然后我进去看很多地方(英文)先生说:“这个对不起 IMT公司为了节省投资,很多比如说原来曲线的似混凝土的效果,他是拿那种人工的模板然后外面喷的刷墙素模仿,就是远看有质感一拍是空的,完全是这种成本控制的结果。所以作为我们地产商说我更希望肯定要控制成本,我这楼买一万块钱,我不可能说成本做了九千块钱,所以我希望了解的这个问题就是你们那个设计很精彩的方案,通过国内的一些技术和材料能否有比较好的一个平衡点,是否必须用一些进口的材质,因为全用国产的可能有一些问题,我想这个跟吴先生探讨一下。
吴蔚:
我首先表示感谢你对gmp的这种认可,我今天只是代表gmp300位员工的一分子,gmp在国内做建筑,前后5年的时间,这5年都是我一直在伴随它在做,我自己也学了很多东西,您刚才提的问题,实际上在世界建筑导报2003年第一期第二期合刊,是gmp国内项目的专辑,第一页上吴家华教授已经提了这个问题,gmp得设计是对国内设计院施工图提出了暗暗的挑战,对国内建筑商提出了暗暗的挑战,也就是说您刚才讲到无论是gmp还是德国设计师,或者整个欧洲建筑师,他整个建筑出彩的地方和它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和材料的一些高质量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两天的演讲的口号就是到工地上,因为整个建筑真正的诞生是在工地上,建筑师要在工地上解决很多问题,在针对您提到的这个问题,德国学校,这个虽然是在中国建了这个项目,但实际上是个德国项目。所有的设计施工都是在严格得标的控制下做成的,施工图都是在德国完成,然后经营院来盖章的。
它整个下来的造价是两千九百马克每平方米,当时乘以四就是人民币的价值,也就是一万二、一万三左右每平方米,这个价格在国内任何发展商是肯定接受不了,为什么接受不了?因为整个墙厚就50公分,它有承重层、保温层、空气层,然后外面大家看到红色和黄色只是它6共分,等于说预制好的板子大家挂在上面,后面有保温材料的贴面。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我就简单举这个例子,它这个挂板,也就是大家看到这些缝儿,那也可不是人工做上的缝儿,或者扣上的缝儿,这个缝儿的确是在安装上拼接的缝,后来用这种硅胶把它填起来的,这个板刚开始考虑是从德国进口,因为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生产出来的,后来我们跟菲利普霍尔斯曼公司,它是作为总承包公司,但是它只是出管理的力量,真正的施工还是咱们中国人得干,……
……一模一样,但过了一年还出问题了,它里面碱的成分太高,如果在北京的话,第一年冬天它矾碱都白花花的一片,这个让大家有点失望,这只是其中的例子,后来我们在设计中发现几乎我们现在需要的设计材料国内都有,而且这种中外合资的产品基本上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刚才讲的广州发展中心大厦这个七米高可转动式的铝式遮阳板,这个原来我们以为只有进口产品才能实施它这种效果,后来没想到荷兰公司(英文),不仅能生产同样的这种产品,而且是以国内的价格,因为他在国内有厂,所以我们觉得根据我们实践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们是有信心通过国内的施工力量加国内的材料,但是这个材料绝对不是低档材料,可能是中高档材料能达到德国建筑师的一些要求和水平。
主持人:
谁还有问题请举手。
提问:
   (听不清)
吴蔚:
   对,这两位都是我的老师,“凯乐”教授当时带过我们建筑物理,“艾布乐”当时还不是我们的教授,我毕业之后他是我们的教授。
提问:
(听不清)
吴蔚:
  当然您刚才讲的,其实又牵扯到另外一个生态化的设计概念,风尚国际公寓当时提出一个很强烈的口号,包括您现在的项目也是把这个生态或者低能耗作为一个卖点,这个刚才在我的发言中提出所有的所谓生态化的建筑,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德国都是不划算的,关键问题就是它现在的能耗,北京一度电5毛多,能源的价格太低,如果它高起来的话,我想市场就会接受大家也许愿花两万块钱买你的房子,为什么?他可能以后每月的电节省很多,而且节省的量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刚才讲的把这一点推新下去很困难,必须要通过社会的认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主持人:
好,谢谢吴先生!还有要提问的吗?那位先生。
提问:
  吴先生,我拜读过GMP几个在国内所谓的盗版小册子,还买了几本,我看了看,其中第七本介绍了GMP的一些设计理念,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它的简洁性,就是(英文),当时我理解这个理念之后,我也看了一些GMP好多年作品的连续性,它的好多项目比较相似,包括在北京的一些项目比如说中关村的文化广场,还有财富中心,就是说它整个外墙节点包括这种特点都比较流畅的,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这么大的一个国际化公司,它如何保持个性化和简洁性方面的长期方向,作为公司的理念来讲,因为公司的创作人员多了如何保持平衡,发展的个性化观念和简洁的平衡状态?
吴蔚:
其实您刚才的问题,我理解有两层意思,我个人理解一个意思是GMP的风格在统一的情况下,不要出现太多的类同,这是我对你第一问题的理解。第二个理解就是在这么大一个的设计事务所,我是相对来讲,因为300个建筑师在德国算是最大的,怎么能够保证出来的东西都能够风格统一,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德国人比较老实这是我个人的概念,他做东西也很实在,他这种惯用的手法,他的一些手法用熟了,他觉得驾轻就熟,就是经常喜欢用这种手法,大家看GMP的镜子在国内所有大项目的方案中,无论从财富中心到中关村文化商厦,它都喜欢用玻璃幕墙,但是如果仔细看它“节点”的话,还是有一点变化的,还是有一定它内在的一些东西在里面,如果从总的平面来讲的话,还是根据业主不同的功能地域不同的情况,还是有不同地位变化的,这个我想在一个事务所到一定时候,它形成一个固有的设计语言,GMP的房子强调我们不是理发馆,我们也不是百货商场,你要什么我给你们做什么,GMP始终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建筑设计理念,因为做的作品太多,所以给人感觉有点类同或者相似。但是这个我不怕别人说,我们是能够自己对得起自己建筑师的职业操守 ,觉得这个东西纯粹是为业主量身订做作出来的,尽管大家觉得跟别的项目有点近似的话,我想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交待,这个我觉得这是对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举个例子就好像有一个人如果它是毕加索或者是一些什么,他签名或者绘画的风格到一定时候形成固定的风格。
第二个在这个统一的风格中怎么有一些变化的问题,这跟GMP的实际上它的组成方式也有关系,最近我们正在出一本建筑丛书叫《世界建筑公司在中国》第一辑是GMP,我其中有一篇文章就写道GMP的组成方式,我觉得这个东西跟美国的事务所是不一样的,GMP目前的两个创始人(英文)和(英文),两位老教授都是70岁了,他下面还有包括我之内的8个合伙人。但是他合伙人的组成是一个很紧密式的合伙人体系,说白了超过500欧元的单子就由大老板(英文)和(英文)才能签字,其他合伙人都签不了字,也就是他这种对企业的控制,无论从运营还是在设计上还是有一种家长“治式”的控制,他这个设计也许不一定自己来做,但是必须要过目,不经过他的首肯是出不去的。就是通过这种控制方法能控制到GMP的设计风格,在这种变化的程度上,它还是有一定的统一的思想内涵在里面,这就是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的GMP几乎所有的设计骨干都是(英文)或者(英文)的学生,他们两位老教授都是大学的老师,您可以设想到他好的学生快到毕业的时候拍拍肩膀说:“小伙子,将来到我这来干吧。”大家都愿意干,一个是“布鲁瑞格大学”另一个是“雅什维大学”,这两所大学相当于德国最好的建筑类大学,他能把最好的人才,能用直接的方法笼络在自己的身边,而且这些人都是跟着他学过好几年,对他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都非常的了解,所以通过这种方法也能保持GMP几十年下来,在这么多人手里,你说两位大老板全部画图是不可能的,在不同的创作人员手里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风格,我为什么讲这么仔细,因为在座可能有一些设计院的院长、代表之类的,我会提出一种观念,一种呵护人的体系,看有没有可能帮助大家下一步在企业机制上,或者设计院机制上作一定的调整来加强国内设计院对外抗衡的一些能力。
提问:
  非常感谢吴先生,非常的精彩,因为我们了解到在公司要长期发展的话,它做不同的项目,可是我发现中国的公司体制里面,它很少有技术的积累,那么进驻每一个新的项目可能尝试新的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成熟,对社会实际上来讲还造成一种浪费。另外从公司的体制来讲,它保持了一个长期的技术和人员的稳定,它肯定有一套长期的体制来形成公司成熟的一种风格,才可能在某种方面对社会做出比较负责任的东西,谢谢吴先生。
主持人:
   感谢吴先生精彩的回答,还有提问吗?好,那位先生?
提问:
   你好,吴先生,我是贵州的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我听到你讲前面的观点,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你们在国内的设计市场,那么你所讲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你和房产商的配合上或者设计的合作上,按照你们的观念我感觉可能地产商可能不一定很容易和你们合作的或者接受你们的观点,那么你们怎么样来处理这个矛盾?谢谢。
吴蔚:
  就是GMP总的强调一个对话设计论,这个对话设计论说白了大家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一个妥协的过程。我们既反对建筑师自我为中心独角戏的做法,但同时也反对业主对建筑师不平等的要求来达到他的目的。我记得这个我没有参与,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陆家嘴曾经打算搞一栋办公楼,他就公然提出要一个后现代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就像外滩建筑一样,然后我觉得非常钦佩的是SOM、KPF这种完全有职业操守的公司坚决拒绝了这个东西,退出这个投标,但是唯一一家日本公司,而且号称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公司,说没问题你要什么我给你做什么,点什么菜给你来什么菜,这个我觉得建筑师就丧失原则了,但对我们来说,就是试图跟业主进行一种沟通和交流,这种沟通和交流我可以用一张图表示一下。
这个我们是在北京做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很艰苦,因为业主几次在开会的时候,因为也是政府的领导,他最喜欢的就是后现代主义,我们听这个话的时候心都凉了,肯定跟我们没戏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次一次跟业主进行沟通,这是我们上次做的一个报告,我们经过多次的努力跟业主去沟通,跟他讲为什么后现代主义目前在建筑业内是被唾弃的一种过时的设计思潮,后来我觉得通过这种很有建设性的对话,后来他渐渐接受了我们的观点。
这个就是大家在北京都知道东二环,外交部大楼在这个位置,这个是“中海游”,当时我们也参加投标,但是很遗憾后来被KPF拿走了,这个是辛宝丽大厦,这个地方就是要搞一个东方文化国际中心,当时三家公司投标,KPF、GMP和巴马丹拿,当时我们投标方案就是表面很现代,实际上很中国内涵式的方案,因为它是一个内庭院式的东西把一个音乐厅包在中间,业主看了之后就觉得这东西太现代,他接受不了这种西方化的东西,他要这种内涵要中国式的符号,后来我们也做了不少努力,这是当时的投标方案。
这是第二版,第二版做完之后,他更不高兴了,这个东西更硬了,这个方案是典型的德国人方案,像刀切出来的一样,很不高兴,我们当时的位置就很岌岌可危了,这是他的鸟瞰图,后来这是我跟我们内部建筑师,第一次深层次的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后来我就跟他说,他无非就是要一个中西方文化的一种交融,什么是交融?我觉得对我来说一个大台阶,一个平台来烘托一个建筑主空间的做法,中西方都是一样的,无论从古罗马米克朗基罗的市政广场,还是咱们的故宫、祈年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说未尝不可做一个大台阶,这个方案做出来之后,大台阶上去之后有一个音乐厅,这个北京市有关领导很满意,差不多过关了没有想到他一不留神被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看到了,汪光焘说这个不好然后又得改。
这是第三轮方案了,这个业主又在给我们强调怎么搞一个后现代主义,我说如果再要求我们搞后现代主义,我们肯定不干了,那时我们想大家可以在进行一次对话的讨论,所以这就是不同的立面,中间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就是做了十几版立面,但这些立面最起码是我们自身的底线守住了,也就是不做后现代主义,但是试图跟中国文化找出一种结合点,这是最后定下来的方案,这是刘淇书记最后亲自点中的方案,就是大家没有跟他讲前前后后的经过,把所有的图版包括KPF和巴马丹拿都摆在一块,后来他点中这个方案,这个方案恰好也是我们建筑师比较推荐的方案,这个就是为什么赘述了这么长时间,我想建筑师可能需要有一定耐心跟业主来沟通,业主也要把建筑师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大家做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上沟通和交流,而避免业主觉得我给你付了费,你是建筑师我说什么样子你就做什么样子,但最可怕的更是建筑师说你业主点什么菜我给你炒什么菜,这种情况是建筑师最大的悲哀。


主持人:
  还有其它问题吗?这样我们把时间留给大家在私下和吴先生来进行交流,那么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吴先生精彩的演讲。两天以来我们聆听了九位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的精彩演讲,那么了解了最新的建筑设计理念,领略了建筑设计大师的风采,那么希望这两天能让各位感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那我代表组委会让大家的光临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那么我们峰会的演讲部分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会议结束)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3-30 17: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有语音文件下载吗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0 00:32 , Processed in 0.34049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