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2|回复: 2

[日积月累]:对互通立交端部的一点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1 0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互通立交端部的一点认识

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普遍修建,作为高等级公路车辆出入门户的互通式立交也开始大量修建。 立体交叉中主线与交叉线处于不同高程上,需用道路将其互相联系,便于各方向车流四通八达,这些起联系作用的道路通常称为匝道。匝道两端与主线、交叉线连接区域称之为匝道端部。匝道端部范围,包括匝道出入口,三角区,变速车道等部分。
匝道的端部形式,就其出入口位置不同,有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就其主线或交叉线几何形状不同,有直线和曲线等。匝道端部形式多样,几何关系以及设计都较繁琐,而且都应满足各自不同的技术要求,如设计不当,将造成对车辆行驶不利,容易引发事故阻碍交通。本文就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针对匝道端部设计做一些探讨。
一、匝道端部路线平、纵面要求
1、路线平面要求
从主线流出的车辆,在进入匝道的短暂运行过程中,其驾驶过程较为复杂,分流、转向、减速对司机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同时司机产生心理压力也有影响。因此,出口处应为车辆行驶创造良好条件,对路线平面应有较高要求,入口处一般也应如此。
我国公路《规范》规定,驶入匝道的分流点应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并使曲率变化适应行驶速度的变化。分流点的曲率半径与回旋线参数规定如下表所示:



公路匝道分流点的曲率半径与回旋线参数
主线计算车速
  (km/h)        分流点的行驶
速度(km/h)        分流点的最小
曲率半径(m)        回旋线参数A(m)
                        一般值        低限值
120        80        400        160        140
        60        250        90        70
100        55        200        70        60
80        50        170        60        50
60         
100        50        40
2、路线纵断面要求
出入口处路线纵断面设计,一是确保行车视距,二是线形顺适。匝道起终点的设计标高,属于匝道纵坡设计的起始或终止标高,必须与主线或交叉线设计标高协调一致。
一般情况下,出口处匝道纵坡第一个变坡点应设在匝道与主线分岔之后相当于一个竖曲线切线长的距离之外,也就是说在匝道与主线平面分岔之前匝道纵坡度应与主线纵坡完全一致,这样才不致因两线纵坡度不同而出现标高差,造成横断面上路面横坡不协调。入口处纵坡衔接也是如此。
如果主线在匝道出入口位置处于曲线上,情况就更为复杂一些。在107国道高邑立交桥的设计中,匝道端部位于主线平曲线的圆曲线上;而京获公路鹿泉立交桥的设计中,匝道端部分别位于主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由于主线超高和匝道超高正好为反坡,因此匝道端部纵坡设计时不仅考虑了主线与交叉线中心标高的过渡,还要考虑两曲线超高的过渡,在三角区结合地形、地势和排水要求,插入适当的竖曲线回旋线,以满足纵横坡度的顺适衔接。
二、匝道端部出、入口三角区设计
三角区范围通常指主线与匝道分岔处两侧路面、路基边缘线相交形成的三角地带。它包括增加的路面偏置值和土路肩部分。
1、出口三角区设计
出口三角区主线两侧路面边缘往外应增加偏置值,其作用是便于误入匝道口车辆有回转余地,它的取值与端部半径有关,取值见下表:

公路匝道分流点处偏置值与端部半径
分流方式        主线偏置值(m)        匝道偏置值(m)        分岔尖端半径(m)
驶离主线         
0.6~1.0        0.6~1.0
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值宽度可采用该硬路肩宽度,三角区范围内的路面结构应与行车道路面结构相同。
2、入口处三角区设计
入口处三角区不需要增加路面偏置值,三角区为主线的硬路肩与匝道硬路肩边缘相交形成,为便于画路面标线三角区应铺设路面,为了防止匝道车辆过早进入主线,三角区内应画出明显路面标线。三角区附近的匝道路面宽度,应逐渐过渡到变速车道宽,其渐变率一般为15:1或更缓些。
3、三角区要求
出口三角区分岔端部要显明易辨,便于司机在变速车道之前就能识别出口分岔而及时减速。三角区必须画出显明的路面标线,设置交通标志。分岔端部应用斜式缘石围成半圆形,其半径可采用0.6~1.0米。端部缘石以外适当宽度,最好做成平缓地面,并避免设置刚性设施,以防汽车一旦冲出缘石之外而不致造成重大损失。
入口三角区的流入角应尽量采用较小交角,即汇流尖端尽量拉长。路面标线要显明易辨符合标准,并与变速车道标线连续、顺适。
三、变速车道设计
汽车从速度较高的主线驶入速度较低的匝道,必然有一减速过程;反之必然有一加速过程。因此,必须设置专门给汽车行驶中减速、加速而不妨碍主线的车道,统称变速车道。
1、变速车道平面线形
主线为直线时有平行式变速车道和直接式变速车道两种情况。平行式变速车道与主线平行有部分进入匝道曲线,过渡段从横断面宽度为一个车道宽处起,按直线渐变到宽度为零止,其左边缘紧贴主线右侧路缘带,外边缘为斜边。直接式变速车道的变速段和过渡段均为直线,外边缘均为斜边,其斜率驶出端为1/15~1/25,驶入端为1/20~1/40。
主线为曲线时,变速车道有匝道在曲线内侧和曲线外侧的平行式或直接式变速车道。匝道在曲线内侧时,变速车道曲线与匝道平曲线、主线平曲线为同向曲线,变速车道设为回旋线,其曲率半径为变化值与匝道和主线曲线顺接。匝道在曲线外侧时,变速车道曲线与匝道曲线为反向曲线,变速车道可采用与主线相同曲率半径,以S形回旋线的连接方式连接。
2、变速车道长度
变速段长度,无论加速段或减速段,都是从保证车道宽度的横断面处起,到分岔尖端止这一路段的长度。过渡段长度是从一条车道宽度处起,车道宽度逐渐减小,一直到零所需长度。变速车道总长度即变速段加过渡段之和。
变速车道所需要的最小长度,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设计时除应符合这些规定外,还应结合主线和匝道的计算车速、交通量、大型车所占比例对采用的变速车道长度进行验算,按实际情况确定其合理长度。
变速车道的过渡段长度,平行式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直接式按外边缘斜率控制,驶出端过渡段斜率为1/15~1/20,驶入端过渡段斜率为1/20~1/35。
平行式变速车道过渡段长度
主线计算车速(km/h)        120        80        60        50        40
过渡段长度(m)        80        60        50        45        35
变速车道总长度即变速段加过渡段之和。
当然,设计一座互通式立交,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许多,而本文只对匝道端部设计,分线形要求、三角区设计、确定变速车道长度几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3-11 1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了不少东西,保存了,打印出来慢慢研究,呵呵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1 13: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总结的?应该是转贴吧。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12 07:12 , Processed in 0.170610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