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93|回复: 23

[分享]:施工图审查培训材料(电气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 17: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施工图审查人员培训资料(电气部分)
电气和防雷设备

供配电系统
一、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1.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所使用的用电设备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在运行中如发生中断供电后,除影响生产和生活外,有的将会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甚至将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和无法弥补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
    2.电力负荷分级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反映各类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界限,以及恰当地选择供电方式,尽量减少中断供电的出现,确保特别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避免造成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损害,防止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3.区分电力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在于因停电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损失越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高,损失越小,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越低。
    4.停电一般分为计划检修停电和事故停电两种。由于计划检修停电可事先通知用电部门,故可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或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规范中是按事故停电的损失来区分负荷等级的。
    5.电力负荷分级的确定,除按规范规定的原则外,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研究并与建设单位共同审慎确定。充分尊重地方领导部门的意见和行业领导部门的规定。
二、一级负荷供电要求
    1.一级负荷在运行中不能中断供电,即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即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只有满足这个基本条件才能保持其中一个电源继续供电,这是必须满足的要求。
    2.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电源系统。
近年来供电系统的运行实践证明,从电力网引接两回路电源进线加备用自投(BZT)的供电方式,不能满足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对供电可靠性及连续性的要求,有的发生全部停电事故是由内部故障引起,有的是由电力网故障引起,因地区大电力网在主网电压上部是并网的,所以用电部门无论从电网取几回电源进线,也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因此,电力网的各种故障,可能引起全部电源进线同时失去电源,造成停电事故。当有自备电站时,虽可利用低周解列措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运行经验证明,仍不能完全避免全部停电的事故发生。由于内部故障或继电保护的误动作交织在一起,造成自备电站电源和电网均不能向负荷供电,低周解列装置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正常与电网并列运行的自备电站,一般不宜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要由与电网不并列的、独立的应急电源供电。特别重要负荷,应仔细研究,凡能采取非电气保安措施者,应尽可能减少特别重要负荷的负荷量,需要双重保安措施者除外。
  3.应急电源应是与电网在电气上独立的各式电源,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
(1)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2)        蓄电池。
(3)        干电池。
  4.应急电源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第一级负荷由特别重要负荷的容量、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以及要求的电源为交流或直流等条件来进行。由于蓄电池装置供电稳定、可靠、无切换时间、投资较少,故凡允许停电时间为毫秒级,且容量不大的特别重要负荷,可采用直流电流者,应由蓄电池装置作为应急电源。若特别重要负荷要求交流电源供电,允许停电时间为毫秒级,且容量不大的,可采用静止不间断供电装置。若特别重要负荷中有需驱动的电动机负荷,启动电源中冲击负荷较大的,又允许停电时间为毫秒级,可采用机械贮能电机型不间断供电装置或柴油机不间断供电装置。若特别重要负荷中有需要驱动的电动机负荷,启动电流冲击负荷较大,但允许停电时间为15s以上时,可采用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这是考虑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一般自启动的时间为10s左右。对于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是考虑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大于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者。
大型用户中,往往同时使用几种应急电源,为了使各种应急电源设备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应急电源接线方式非常重要。
三、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禁止应急电源与工作电源并列运行,目的在于防止工作电源故障通过并列运行,虽然设有开关、保护装置等,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应急电源的工作,但也可能由于平日维护工作不良、保护装置误动,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使得应急电源亦中断运行。这种情况不但国内发生过,在国际上也时有出现。对旋转不中断电源,采用平时原动机不工作,发电机挂在工作电源上作电动机运转的运行方式时,不能认为是并网,为了防止误并网,原动机的启动指令,必须由工作电源主开关的辅助接点发出。具有频率跟踪环节的静止型不间断电源可与工作电源并列运行,实践证明是可靠的。
四、导体截面要求
    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要求。
        关于电动机启动时电压下降的容许值问题,历来存在两种意见:一是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原规范采取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做法虽能控制住配电系统各级母线的电压,但其要求显然偏高。如仅规定母线电压,则电动机端子电压可能低于容许值。为解决这一矛盾,本规范采取了两方面兼顾的做法。
电动机启动对系统各点电压的影响,包括对其他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本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应保证电动机启动时不妨碍其他电气设备的工作。为此,理论上应校验其他用电设备端子的电压,但在实践上极不方便。在工程设计中我们可以校验流过电动机启动电流的各级配电母线的电压,其容许值则视母线所接的负荷性质而定。这方面的要求列入了本条文的一款和二款。第二方面:应保证电动机的启动转矩满足其所拖动的机械的要求。为此,在必要时,应校验电动机端子的电压。这方面的要求反映在本条文的三款中。


(1)        本款适用于“一般情况下”即母线接有照明或其他电压敏感的负荷时,
   至于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电设备,应对其电源采取专门措施。例
   如为大中型电子计算机配置UPS或CVCF,这已超出本规范的内容。母线
   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90%(频繁启动时)或85%(不频繁启动时),是沿用
   多年的数据并被广泛采用。所谓“频繁”是指每小时启动数十次以至数
   百次。
(2)        母线电压不低于额定值的80%的条件,是参照《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
   技术规定》SDGJ1和许多部门的实际经验而列入的。本款适用于3~10KV、
   1140V和660V电动机,以及不与照明和其他对电压较敏感的负荷合用配
   电变压器或共用配电线路的情况。
(3)        配电母线上未接其他负荷时,保证电动机的启动转矩是唯一的条件。不
   同机械所要求的启动转矩相差悬殊;不同类型电动机启动转矩与端子电
   压的关系亦不相同。因此,不可能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下限。原规范
   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允许值,是为了控制配电系统各点的电压,对电
   动机本身变未给出下限。例如“不致妨碍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时,可低
   于85%”,低到什么程度则“按生产机械要求的启动转矩确定”。各类机
   械要求的启动转矩数据,可在有关的手册、资料中得到。
关于接触器的释放电压,现行制造标准规定,“不应高于75%”,在触头磨损的情况下,不应低于20%。这个上限值偏高,不宜在条文中引用。设计中可根据具体产品的数据进行校验。
最后,还应指出,仅在电动机功率达到电源容量的一定比例(例如20%或30%)或配电线路很长时,才需要校验配电母线的电压,而不必对各个系统的各级母线进行校验。同样,仅在电动机末端线路很长且重载启动时,才需要校验启动转矩。需考虑接触器释放电压的情况更少遇到。
对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一般均允许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以及一些对电压变化不敏感的用电设备,均不需校验线路电压损失。
  2.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1)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计算。
    (2)1KV以下短路电流的计算。对低压配电线路绝缘导线的热稳定,其过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IB≤In≤Iz
I2≤1.45TZ
  式中:IB-----线路计算负载电流(A);
       In-----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A);
IZ------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A);
I2------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A),,当保护电器为低压断路器时;I2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动作电流;当为熔断器时,I2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熔断电流。
注:按公式4.4.1-1、4.4.1-2校验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当采用符合《低压断路器》JB1284-85的低压断路器时,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In)与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Iz)的比值不应大于1。
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要求
    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因为:
    1.PEN线为利用N线作为保护线,PEN线可能经常带有电压,其电压值可能超过安全电压水平。
    2.PEN线通过PE线将把PEN线上的电位传导到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当人体接触这些部分时,即有可能受到电击。
    3.N线上的电压是不平衡负荷电流和谐波电流产生。
    4.配电线路中的相线如果断线,则电气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可及时发现故障后加以修复,不致产生严重后果,但PEN线如果断线则一时不易发觉,可产生电击、火灾或设备损坏。
    5.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的连接点多,有时疏于检测或难于检测,无法保证接地电路的完好导通。
    6.PEN线上的电流产生的电压降在电气装置内产生电位差和杂散电流,易发生火花和电磁干扰。
六、TN-C系统要求
    TN-C系统中,PEN线严禁接入开关。
1.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是两种形式,其作用也不相同。一个是供电系统内带电导体的接地,一般是指发电机,变压器等中性点的接地,其作用是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接地是指电气设备外露金属外壳的接地,当人体触及时防护人体遭受危险的电击。
    2.国家规范规定保护接地有4种形式,TN-C系统是其中一种形式。
    3.在单相回路内如果PEN线中断,电气设备外壳可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人体有遭受电击的危险。
    4.在三相回路内如果PEN线中断,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还因N线中断,零点飘移,负荷较轻时相将会过电压,负荷较重时相将会欠电压。
    5.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也规定,在TN-C系统的PEN线严禁被隔离或开关。
七、带电体的防护要求
在有人的一般场所,有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应加以遮护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围以外。
    1.根据1984年IEC479-1的研究报告指出,通过试验和一些国家运行经验,在正常环境下,还没有发现触及50V以下的交流电压而产生严重的电击伤害的事故。所以危险电位可认为是交流工频标称电压为50V(有效值)以上。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 3.2.2条规定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有效值)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
    2.电击是电能对人畜的一种直接伤害形式。造成电击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触及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引起的电击,称为直接接触电击。另一种是在电气设备损坏条件下,例如绝缘损坏,使正常工作条件没有危险电位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例如金属外壳)带电,人畜触及了这些部分引起的电击称为间接接触电击。
    3.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方式:
(1)        将带电体绝缘起来的防护。实行绝缘防护的绝缘材料应能达到耐受电压
   的试验标准,即足够大的绝缘电阻值,足够小的泄漏电流以及在运行中
   可能长期耐受的机械、化学、电气及热应力的影响等。
(2)        用遮栏或外壳的防护。将裸带电体通过遮挡或外壳与外部完全隔开,以
   避免从经常接近方向或任何方向直接触及带电体。外壳防护等级分类的
   规定见《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操作区域正确
   选择防护等级。遮栏和阻挡物均为遮挡方式,在设置中要考虑固定的牢
   固性,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遮栏和外壳不能随意开启,应使用钥匙或
   工具有的尚应设置联锁装置。阻挡物只能用于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而
   不能防止故障时故意绕过或翻越阻挡物去触及带电体。
(3)伸臂范围是指这样一个范围:此范围从预计有人活动的场所的站立面算
   起,直到人不能用手触有的界限为上。置于伸臂范围之外的防护就是严
   禁在伸臂范围以内存在具有不同危险电位的能同时被人触及的部分。
八、标称电压防护措施及防护等级
        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 (有效值)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必须设置遮护物或外罩,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84的IP2ZX级。
    1.根据国标GB4208-84的规定:IP2X级的防护是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
体异物进入防护壳内。IPLX级是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防护壳内。IP0X级为无防护级,即没有专门的防护。IP3X级是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防护壳内。
    2.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何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工频50V(有效值);直流的安全电压限值我国尚未确定,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限值为120V“任何情况”,是包括故障和空载等情况。按国标GB3805规定,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的设备额定电压等级为42V、36V、24V、12V、6V。
    3.国标GB3085-83还规定,当设备采用了额定值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还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裸带电体的措施。这一规定意味着安全电压可分为两个层次,当设备采用安全电压作为直接接触防护时,只能采用额定值为24V以下的安全电压。当用作间接接触防护时,则可采用额定值为42V以下的安全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规定上述两个安全电压值分别为25V和50V。根据国际电工标准IEC60479-1规定,交流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曲线中的分区规定,24V与25V、42V与50V对人体的电击伤害效应是没有区别的,均属于同一安全分区。

九、接地故障保护
   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将下列导体作总等电位联结:
1.PE、PEN干线。
   2.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
   3.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
   4.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的构件等导电体。
        等电位联结中金属管道连接处应可靠地连通导电。
        当人体同时触及两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时电流流经人体,由于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体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电流小时对人体无害,用于诊断和治病的某些医用设备在使用时,人体也会通过微量电流,这是无害的。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持续时间过长,则可使人到以伤害甚至死亡。
        国际电工标准IEC60479根据试验结果,在电压不大于1KV,频率不大于100HZ的电流通过人体时,有以下几个主要生理反应:
   (1)被试者通过手—躯干—手,电流超过0.5mA。有5%的被试者就有感觉。如改用直流测试时,5%被试者在电流达到6mA才有感觉。一般女性的电流感觉值要比男性少30%。
   (2)当人体手握带电导体时,电流达到10mA时,手掌的反映不是随意的摆脱,而是握紧,如不能很快摆脱带电部分,在长时间电流10mA以上的作用下,人体将受到伤害。
   (3)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导致心室纤维颤动的电流IB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如图中轴线C所示。




电位联结。例如在楼房的一层内,或在一个房间内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可同时接触的电气设备之间,或电气设备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直接用导体联结。
等电位联结范围越小,接触电压越低,人身遭受电击的伤害就越小,越安全。在辅助等电位联结条件下的接触电压可接近为零伏。在某些需要的条件下,为了实现等电位的效应还可以在地坪内设一定尺寸的金属网格(例如10m×10m)。
等电位联结的作用除去在单相接地故障时,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外,还可消防沿PE线或PEN线窜入的故障危险电压,消除外界的电磁干扰、改善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等电位联结的作用是显著和必不可少的,是可靠的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因为它构造简单,一些尺寸满足要求的导体连接简单易行。按规范要求,它不能代替保护电器断开故障回路的要求,不能单独作为一种防止电击的保护措施。保护电器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使技术参数发生变化,或机件磨损导致动作失灵等,而等电位联结作为弥补,可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
十、相线对地标称电压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保护
    其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大于5s。
   2.供电给手握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不应大于0.4s。
ⅰ.人体电阻没有一个固定的数据,往往由于皮肤表面干湿状态不同而变化,人体的胖瘦高矮也有影响。人休遭受电击时所接触电压大小不同也有很大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也要随着下降。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作小组作了大量人体电阻测试,按概率统计人体电阻值在干燥条件下可取为1000欧左右。
ⅱ.关于人体电阻的分析和测试报告可详见IEC479-1报告。














表4.4.1预期接触电压与最大切断故障电源时间对应表
预期接触电压U0
(V)        情况1        情况2
        接地阻抗        通过人体电流        切断电源时间        接地阻抗        通过人体电流        切断电源时间
        Z1
(Ω)        I
(mA)        t
(s)        Z2
(Ω)        I
(mA)        t
(s)
25        --        --        --        1075        23        ≥5
50        1725        29        ≥5        925        54        0.47
75        1625        46        0.60        825        91        0.30
90        1600        56        0.45        780        115        0.25
110        1535        72        0.36        730        151        0.18
150        1475        102        0.27        660        227        0.10
220        1375        160        0.17        575        383        0.035
280        1370        204        0.12        570        491        0.020
350        1365        256        0.08        565        620        --
500        1360        368        0.04        560        893        --
注:情况1是指人体对地电阻大于1000Ω。
情况2是指人体对地电阻小于1000Ω。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因为手握式设备和移协式设备在使用时,人手往往不能摆脱发生故障漏电的设备,也即不能摆脱与电的接触,如切断故障电源的时间较长,也即人体通过电流的持续时间较长,有可能受到电击严重的伤害,甚至电击效应落在○4区内,因此规定切断故障电源时间不应大于0.4s。而对于固定式电气设备一般不存在不能摆脱的问题,可在5s内切断故障电源,一般是安全。现在电气设计中电源插座回路上,为了保证在发生故障时能在0.45s内切断故障电源都装设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道理,是因为手握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通常是通过插座来接通电源的。
十一、为减少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动作保护装护器
    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超过0.5A。
1.接地故障的电流通路内,除去配电线路的PE线和PEN线外,还有电气设备的金属设备外壳,布线钢管金属线槽以及接地回路内的多个连接点,因疏于检查或难以检查,其接触电阻值往往较大,所以接地故障电流一般较小,常常不足以使线路的保护电器(如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动作而切断故障电源。故应装设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2.接地故障电流不像带电导体间的短路故障电流大,短路点被熔焊,而接地故障常不熔焊,多以电弧短路的形式出现。而电弧的温度较高,2A电弧温度即可达1000至2000℃,0.5A的电弧能量已足以引燃可燃物质起火。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建议为防止电气火灾危险而装设的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应大于0.5A。

变电设备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应符合《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4.2.1条中表4.2.1的规定。
        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应满足工作人员巡视和操作,设备维修更换的条件。在安全运行方面要考虑最大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风速,环境及大气条件等。
        B1值是指带电部分栅栏的距离和可移动设备在移动中至无遮栏带电部分净距,B1=A1+750(mm)一般运行人员手臂误入栅栏时手臂长不大于750mm,设备运输或移动也不会大于此值。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检修人员在导线(体)上下活动范围也为此值。
        B2值是指带电部分至网状遮栏的净距,B2=A1+30+70(mm),一般运行人员手指误入网状遮栏时手指不大于70mm,另外考虑了30mm的施工误差。
        C值是保证人举手时,手与带电裸导体之间的净距不小于A1值,C=A1+2300+200(mm)。一般运行人员举手后总高度不超过2300mm,另外考虑屋外配电装置施工误差200mm。在积雪严重地区还应考虑积雪的影响,该距离可适当加大。
规定遮栏向上延伸距地2.5m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A1值;以及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5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都是为了防止人举手时触电。
D值是保证配电装置检修时,人和带电裸导体之间净距不小于A1值,D=A1+1800+200(mm),一般检修人员和工具的活动范围内不超过1800mm,屋外条件较差,另增加200mm的裕度。规定带电部分至围墙顶部的净距和带电部分至配电装置以外的建筑物等的净距,不应小于D值,也是考虑检修人员的安全。
对于A值的确定一般由雷电过电压起控制作用,而雷电过电压由避雷器的保护水平决定的,因此按雷电过电压确定电气装置的最小间隙距离即是由避雷器残压来确定最小间隙距离。
过去在最大工作电压条件下,进行短路加风偏的校验时,计算方法不明确,有时采用短路叠加最大设计风速的风偏,相间距离常常由此条件控制,考虑到短路与最大设计风速同时出现的几率甚小,故规范对校验条件明确分为两种情况:
1.最大工作电压下的最小安全净距与最大设计风速。
2.最大工作电压下的最小安全净距与短路摇摆加10M/S风速。
屋内配电装置的A值普遍较屋外A值小50~100mm,这主要是考虑到屋内的环境及大气条件较屋外较为有利,导线不受风吹偏斜的影响,带电体位置固定可少留裕度,同时考虑到加大间隙对造价的影响较屋外更大,故间隙裕度应减小。
国外的做法不太一致。原西德对屋外、屋内采用同一数值(只有3~10KV电压等级屋内值低于屋外值、其他电压等级都一致);原苏联与日本则取屋内稍低于屋外的数值。现将原苏联屋内及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距离列于表。
          原苏联屋内外配电装置最小电气距离(㎝)
额定电压(KV)        6        10        20        35        110(中性点接地)
屋内        相一地        9        12        18        29        70
        相一相        10        13        20        32        80
屋内        相一地        20        20        30        40        90
        相一相        22        22        33        44        100

防雷部分
一、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的2.0.2和2.0.3条所列的爆炸危险环境应与2.0.4条所列的火灾危害环境严格区分。
(1)以下四项属于爆炸危险环境:
    ○1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注:易燃液体是指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产生易燃蒸气或薄雾,闪点低于45℃的液体。
○2 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发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3 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
○4 在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可燃性导电粉尘、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2)以下两项属于火灾危险环境:
○1 闪点高于环境温度可燃液体,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有可能泄漏但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可燃液体。
○2 不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以及其他固体状可燃物质。
注:可燃物质通常为下列四种:○1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2可燃粉尘,如铝粉、焦炭粉、煤粉、面粉、合成树脂粉等;○3固体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等;○4可燃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

2.爆炸危险环境的分区:
(1)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4) 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5) 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3.不应仅以高度确定普通建筑物是否需要防雷的标准。该规范2.0.4条第六款以高度确定是否需要防雷的规定仅适用于弧立高耸建筑物,如烟囱、水塔,不适用于普通建筑物。普通建筑物的高度,有的虽较高,但长、宽小,其每年遭雷击的预期次数可能小于高度较低,但长、宽大的普通建筑物的年雷击次数。
二、利用建筑物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有关问题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3.5条第三款规定:“……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当流过雷击电流时,因都并联在一起,电流分流于各并联钢筋。如屋顶女儿墙的压顶钢筋,当有3根ф6mm或2ф8mm根钢筋就满足本条要求,可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关于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规范条文说明指出:“利用屋顶钢筋作接闪器,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以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遭破坏。但这对结构无损害,发现时加以修补就可以了。屋顶的防水层本来正常使用一段后也要修初或翻修”。
    2.对规范3.3.5条第六款的说明:
(1)        在IEC6102-1:1990出版物的修订划案81/151/CDV(200-03-10)中,
   其1.4(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规定:“当满足以下条件时钢筋混凝土建筑
   物的钢筋体被认为在电气上是贯通的:
○1垂直钢筋与水平钢筋大部分互相连接,是采用焊接或可靠绑扎连接。
○2垂直钢筋之间的连接是焊接或搭接,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20倍并可靠绑扎。
        在建筑物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各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必须有钢筋体的电气贯通。
注:1.对现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宜用测量加以监查:各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点的过渡电阻应为0.2欧级。测量可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测量电流不应小于10A。
2.新建的建筑物,钢筋之间的连接应由设计者、安装者和建设者给予指定。3、对使用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现有建筑物,应确证钢筋体的电气贯通。从接闪器至地平处的总电阻应为1.0欧级。测量可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测量电源不应小于10A。
        对有焊缝长度要求之处,IEC61024-1-2规定,不管钢筋直径的大小,不应小于50mm;国家标准安装图集86SD566规定不应小于60mm。
        上述○1和○2均指出焊接或可靠绑扎连接这两种方法任一种都可以。它们是并列的,没有说一定要采用焊接,其本意是指根据建筑施工是焊接就采用焊接,是可靠绑扎法就采用绑扎连接。
规范中将上述可靠绑扎根据我国情况具体化为“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连接”。
(2)        IEC61024-1-2:1998指出:“混凝土内敷设钢筋体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混
   凝土机械强度,钢筋体的钢筋直的或弯的两种,在其交叉或搭接处用软
   铁线将其绑扎在一起,以便得到一空间的网格结构,使其能承受浇灌混
   凝土和混凝土变硬时的力及结构标准允许的其他可能产生的外部机械
   力。根据以前所做的调查研究,认为至少每三点绑扎点就能形成-导电性
   连接,因此,实际上混凝土内的所有钢筋在电气上是互相连接的。在许
   多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上所进行的测量支持这一结论”。
(3)        英国建筑物防雷标准BS6651关于利用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作防雷装置涉
   及钢筋体的电气贯通时指出:“在现场浇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诸钢筋
   之间偶而采用焊接连接,这提供肯定的电气贯通。然而,更多的是在交
   叉处采用金属绑线将诸钢筋绑扎在一起。但是,不管这种金属性连接的
   偶然性,这样结构有许许多多钢筋和交叉点,它们确切地保证能将全部
   电流实际上细分入许多并联的放电路径。经验显示,这样的结构能够容
   易地被利用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4)        我国利用绑扎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实践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一实践经
   验应给予肯定,它与国际的实践经验是一致的。现今,我国不少施工现
   场提出绑扎不可靠要改用焊接的要求,从以上所述,这是不可取的。这
   是一种多花钱而结果还可能降低建筑机械强度的做法。
三、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3.10和3.4.10条的说明
    1.IEC61024-1ED.2/CDV(81/151/CDV,200-03-10)草案文件中关于利用滚球法布置接闪器有如下的说明:
        “当要保护的空间没有一点与滚球半径(hr)的球体接触,接闪器的布置就是合适的,该球体环绕建筑物并在其顶部以所有可能的方向滚动。因此,该球体仅仅接触到接闪器。
          所有高于滚动球半径(hr)的建筑物都可能遭到侧面闪击。滚球接触到建筑物侧面的每一点都可能是雷击点。但是,对高度低于60米的建筑物,通常不需要考虑侧击的可能性。
          对高层建筑物,大部分闪击部分在建筑物的顶部、屋角、屋脊、檐角、屋檐。仅数个百分点的闪击将击到建筑物的侧面。
          此外,在高层建筑物上,雷击点距地面的高度降低时,侧击的可能性快速减小。所以,仅考虑高层建筑物的侧面上部安装侧面接闪器就够了(通常,仅考虑侧面上部的尺寸为建筑物高度的20%)”。
    2.另见该规范相关条文的说明。
    3.根据以上理由,对近几年流行的塑钢窗,由于其金属部分难以外引,移动部分的内部金属无法连接,通常就不作处理。
    4.根据以上理由,对玻璃和金属幕墙,仅将其构架与钢柱和梁或柱子和圈梁钢筋连接。
四、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表5.2.1的说明
        表5.2.1中在采用避雷网布置接闪器时,规范3.2.4、3.3.1和3.4.1条中均规定:首先避雷网应按该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分敷设,再在整个屋面组成网格尺寸不大于表5.2.1所规定的网格。
消防电气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主动防火设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防排烟系统、固定的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和其他灭火设计(手提灭火器、室内外消火栓等)。这些设施能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火灾、排除热量和烟气、扑灭初期火灾或在火灾发展后保护着火建筑物及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这些防火设施的设计和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设计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相应的设计规范与施工验收规范。但由于这些设施的总体投资较大,根据我国当前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在有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只对那些规模、火灾危险性较大及使用性质重要或人员较密集的场所规定了需要设置有关设施。在《强制性条文》中主要纳入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一些规定。
建筑消防设计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很强的工作,必须由经过公安消防监督和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确认其资格,并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和人员担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在施工验收过程中接受消防管理部门的监督。
火灾自动报警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利工具。在许多发达国家,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或系统的生产与应用十分普遍,并发展到普通家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器件(如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复杂的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如灭火控制装置、电梯、防火卷帘等联动控制装置、火灾应急广播和消防通讯、应急照明等控制设备)。其基本形式有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3种。
不同的建筑物,其使用性质、重要程度、火灾危险性、建筑结构形式、耐火等级、分布状况、环境条件、疏散扑救难度各不相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特点与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使该系统既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能有效实现早期报警;又经济合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建筑或场所
  1.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1)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设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固定灭火装置的其他房间,广播、电信楼的重要机房,火灾危险性大的重要实验室。
(2)图书、文物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100万册的书库,重要的档案、资料库。
(3)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从厅,有可燃物的吊顶内及其电信设备室,每层建筑面积超过3000㎡的百货楼、展览楼和高级旅馆等。
  2.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除面积小于 5.00㎡的厕所、卫生间外、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除普通住宅外,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医院病房楼的病房、贵重医疗设备室、病历档案室、药品库
    ○2高级旅馆的客房和公共活动用房。
    ○3商业楼、商住楼的营业厅,展览楼的展览厅。
    ○4电信楼、邮政楼的重要机房和重要房间。
    ○5财贸金融楼的办公室、营业厅、票证库。
○6广播电视楼的演播室、播音室、录音室、节目播出技术用房、道具布景。
○7电力调度楼、防火指挥调度楼等的微波机房、计算机房、控制机房、动力机房。
    ○8图书馆的阅览室、办公室、书库。
    ○9档案楼的档案库、阅览室、办公室。
    ○10办公楼的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
○11内走道、门厅、可燃物品库房、空调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
○12净高超过2.60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
○13贵重设备间和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
○14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5电子计算机房的主机房、控制、纸库、磁带库。
(3)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财贸金融楼的办公室、营业厅、票证库。
○2电子计算机房的主机房、控制室、纸库、磁带库。
○3面积大于50㎡的可燃物品库房。
○4面积大于500㎡的营业厅。
○5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6性质重要或贵重物品的房间。
  3.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装置。
  4.大、中型博物馆必须设置火灾报警系统。
  5.一、二、三级港口客运站及国际客运站的行包仓库,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6.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的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售票据库、行包库及配电室等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相应设置消防控制室。当综合型站房的非站房部分设有消防控制时,应与旅客站房分别设置。
  7.甲级档案馆应在档案库、缩微用房、空调机房等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8.除敞开式汽车以外的I类汽车库、Ⅱ类地下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库、采用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汽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注意的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建筑,应在其适当部位增设手动报警装置。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不同种类的火灾探测器,其响应原理、结构特点、适用场所等不同。在火灾报警系统设计中,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要根据探测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形成和发展特点、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综合确定。对于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烟和少量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感烟探测器;对于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对于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火焰辐射和少量热、烟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火焰探测器;对于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部位,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附件1
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技术性审查的依据

一、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5)《3至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8)《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2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21)《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40174-93;
   (22)《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23)《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24)《挡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25)《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2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2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2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30)《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3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3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3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88;
   (3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3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36)《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二、行业规范、标准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建质(2003)84号;
   (3)《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CEC09:89;
   (4)《工业企业通信工程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CECS37:91。
三、项目建设有关文件
        送审的电气专业施工图文件,提交的供电、消防、安保、防雷、人防、电信、有线电视、建筑智能化等相关部门关于该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批文件。
四、其他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该工程的设计资料。









附件2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一、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二、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重复使用图。
三、施工设计说明
    1.工程设计概况:应将经审批定案后的初步(或方案)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指标录入。
    2.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
    3.设备定货要求(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4.防雷及接地保护等其它系统有关内容(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5.本工程选用标准图图集编号、页号。
四、设计图纸
    1.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内容较多时,可分设专页。
    2.电气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标注建(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层数或标高、道路、地形等高线和用户的安装容量;
2)标注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室外配电箱的编号、型号;室外照明灯具的规格、型号、容量;
3)架空线路应标注:线路规格及走向,回路编号,杆位编号,挡数、档距、杆高、拉线、重复接地、避雷器等(附标准图集选择表);
4)电缆线路应标注: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式(附标准图集选择表)、人(手)孔位置;
5)比例、指北针;
6)图中未表达清楚的内容可附图作统一说明。
  
3.变、配电站: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图中应标明母线的型号、规格;变压器、发电机的型号、规格;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继电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的型号、规格、整定值。   
  图下方表格标注: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导体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二次原理图方案号,(当选用分格式开关柜时,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数等相应栏目)。
2)平、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变压器、发电机、开关柜、控制柜、直流及信号柜、补偿柜、支架、地沟、接地装置等平、剖面布置、安装尺寸等,当选用标准图时,应标注标准图编号、页次;标注进出线回路编号、敷设安装方法,图纸应有比例。
3)继电保护及信号原理图:继电保护及信号二次原理方案,应选用标准图或通用图。当需要对所选用标准图或通用图进行修改时,只需绘制修改部分并说明修改要求。
  控制柜、直流电源及信号柜、操作电源均应选用企业标准产品,图中标示相关产品型号、规格和要求。
4)竖向配电系统图:以建(构)筑物为单位,自电源点开始至终端配电箱止,按设备所处相应楼层绘制,应包括变、配电站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各处终端配电箱编号,自电源点引出回路编号(与系统图一致),接地干线规格。
5)相应图纸说明: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4.配电、照明:
1)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注配电箱编号、型号,进线回路编号;标注各开关节(或熔断器)型号、规格、整定值;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对于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对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对重要负荷供电回路宜标明用户名称。上述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内容在平面图上标注完整的,可不单独出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
2)配电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工艺设备编号及容量;布置配电箱、控制箱,并注明编号、型号及规格;绘制线路始、终位置(包括控制线路),标注回路规格、编号、敷设方式,图纸应有比例。
3)照明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标注房间名称、绘制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平面布置,标明配电箱编号,干线、分支线回路编号、相别、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等;凡需二次装修部位,其照明平面图随二次装修设计,但配电或照明平面图上应相应标注预留的照明配电箱,并标注预留容量;图纸应有比例。
4)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5.控制及自动调节系统:
    1)普通工程宜选定型产品,仅列出工艺要求。
    2)需专项设计的自控系统需绘制:配电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工艺流程、方框图、注明电器元件代号、接线端子编号、环节名称;按要求和元件编号列出设备表、端子表;详细说明工艺要求及控制要求,提供制造厂家、进行盘(柜)设计;绘制控制室平面布置图、盘外部接线图、标明连线编号、走向、线路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等。
  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        监控系统方框图、绘至DDC站止;
2)        随图说明相关建筑设备监控(测)要求、点数、位置;
3)        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设备情况及要求,审查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7.防雷、接地及安全
1)        绘制建筑物顶层平面,应有主要轴线号、尺寸、标高、标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位置。注明材料型号规格、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图纸应标注比例。
2)        绘制接地平面图(可与防雷顶层平面重合),绘制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平面位置、标明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等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当利用自然接地装置时,可不出此图),图纸应标注比例;
3)        当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标注连接点,接地电阻测试点,预埋件位置及敷设方式,注明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
4)        随图说明可包括:防雷类别和采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引入);接地装置型式,接地极材料要求、敷设要求、接地电阻值要求;当利用桩基、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时,应采取的措施。
5)        除防雷接地外的其它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电源接地型式,直接接地,局部等电位、总等电位接地等),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中叙述清楚,交待不清楚的应绘制相应图纸(如:局部等电位平面图等)。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施工设计说明、报警及联动控制要求;
2)        各层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9.其它系统:
1)        各系统的系统框图;
2)        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        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及要求,审查系统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五、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六、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档)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计算书,只补充初步设计阶段时应进行计算而未进行计算的部分,修改因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变更后,需重新进行计算的部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2-13 20: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仔细看,不过应该很有用.谢谢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1 15: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工图审查培训材料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31 2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前辈都已经成为审图专家了,真是佩服,我还在画图阶段熬着呢,什么时候也可以不用画图专挑毛病就行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17 1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正合我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6 00: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6 10: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虽然现在还不用,但我想总还用的着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16 13: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年纪还轮不到审查图纸,参考一下!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9 17: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乃菜鸟一只,什么东东都需要看,先收起来!!!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30 1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有弱电方面的审图资料?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5 16: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先收藏起来,有用的上的时候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1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楼的朋友和和我一样啊,现在还都是在画图这块慢慢的熬啊,不晓得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个楼主一样啊,期待啊,郁闷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17: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小小_118 发布
[B]楼上各位前辈都已经成为审图专家了,真是佩服,我还在画图阶段熬着呢,什么时候也可以不用画图专挑毛病就行了?! [/B]


审图和画图是两码事!会审图的不一定画图厉害。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继续努力!
哪天,你就会发现你的图纸已经免审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3 17: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在设计院听他们老工程师说描图描多了都会设计了啊,而且也感觉有个时候犯的些小错误很不值得啊,但是总是不自觉的犯啊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3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得学习呀   缺少的知识太多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2 19:49 , Processed in 0.409478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