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0|回复: 1

[分享]:MPW2调试大纲 十分有用特别是对现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 20: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MPW-2微机综合保护系列》




MPW-2××型
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
调试大纲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1年10月
MPW系列数字式厂用电综合保护装置
现场调试大纲
概述:
为方便现场调试,特编写本调试大纲,其中1至3章为基本检查,适用于MPW全系列产品;第4章介绍各装置在不同的接线方式下,其输入量与其测量显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4.1节适用于MPW-2C、MPW-2K及MPW-2FZ,4.2节适用于MPW-2A、MPW-2B及MPW-2T;5至9章介绍各保护装置的模拟试验方法,其中第5章适用于MPW-2A及MPW-2B,第6章适用于MPW-2T,第7章适用于MPW-2C,第8章适用于MPW-2FZ,第9章适用于MPW-2K.

1、 通电前检查
1.1        检查装置外观有无破损;装置的型号及各电量参数是否与定货一致。
1.2        拔出插件,检查元件是否松动、脱落,有无机械损伤及连线是否扯断等现象。
1.3        检查插件与插座之间的插入深度是否到位,锁紧机构能否锁紧。

2、装置接通电源检查
2.1按电源标称电压值在装置的9、10端子上接入电源(如直流220V,在没有直流电源时可接入交流220V)。装置正常工作状况应为电源接通后1秒钟左右听到一继电器吸合的声音,同时装置面板的显示器进入“循环”显示方式。
2.2 装置工作电源电压范围的检查:调节装置的输入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在70%-120%标称电压内变化时,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包括装置的上电自启动功能。

3、装置的面板操作功能检查
    按MPW-2型装置使用说明书的第六章“面板操作说明”依次检查装置的显示方式切换功能、“指定”方式下的参数查询及定值整定功能、“保护投切检查”功能及“传动试验”功能。
3.1 显示方式切换功能的检查:按面板上的“显示选择”键,装置应在“循环”、“指定”、“定值”、“保护投切检查”及“传动试验”这5种显示方式中循环切换。“显示状态指示灯”也随着变化。
3.2 检查“循环”及“指定”方式下的通道值显示功能:对于新出厂的装置,不加电流时,各通道显示值均应为0。
3.3 检查“定值”方式下的定值查询及设定功能:按说明书的6.1.3节检查装置各定值是否与其出厂设定值一致,对应的指示灯指示状态是否正确;按说明书的6.3节对装置的定值进行设定,并检查装置的定值设定功能是否正确。
注意:在进行定值设置前,应先将密码项设置为123,否则不能进行定值设置工作。装置的定值进行修改后,应断电后再次上电,并检查定值是否正确保持。
3.4 检查“保护投切检查”功能:按说明书的6.1.4节及6.3.3节检查装置各保护投/退控制开关的位置与其对应的状态是否一致。
3.5 检查“传动试验”功能:按说明书的6.1.5节进行装置的传动试验,检查装置的保护动作指示灯是否正常,装置出口继电器的分合状态是否正确。
注意:在进行传动试验前,应先将密码项设置为123,否则不能进行传动试验工作。
4、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入及测量精度的检查
本系列保护装置中各保护的工作原理(特别是保护启动量)不完全一样——MPW-2A、MPW-2B、MPW-2T采用电流的序分量作为保护的启动量;而MPW-2C、MPW-2K、MPW-2FZ则采用电流的相分量作为保护的启动量。在采用电流的序分量作为保护启动量的装置中,MPW-2A与MPW-2T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小电流接地系统),MPW-2B针对中性点接地系统(不含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各种场合的特点不同,各装置采用的算法也不一样,所以当给不同的装置输入同一电流时,各装置所测得的值也不一致。下面简述各装置输入量与其测量显示量的对应关系:

4.1、MPW-2C、MPW-2K、MPW-2FZ测量值与输入相电流的对应关系
本系列保护装置中的MPW-2C、MPW-2K、MPW-2FZ采用相电流作为保护的启动量,装置的测量显示值应与输入的电流值一致。

4.2、MPW-2A、MPW-2B、MPW-2T测量值与相电流的对应关系
本系列保护装置中的MPW-2A、MPW-2B、MPW-2T采用电流的序分量作为保护的启动量,在进行装置测量精度的检查时,如果采用多相电流输入,必然存在序分量计算复杂的困难,因此建议采用单相电流输入法。下面简述序分量的计算方法及输入的单相电流幅值与装置各序分量测量值的关系:
序分量与相电流的关系式为:
零序电流       
正序电流       
负序电流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近似认为I0=0,则有关系式Ib=-(Ic+Ia),因此有以下关系:
正序电流       
负序电流       
当A、C相电流输入串接到单相电流源上时有以下关系:
        正序电流       
        负序电流       
因此有|I1|=|I2|=|IA|=|I|,即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MPW-2A、MPW-2T保护装置)。当A、C相顺向串联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与所施加的电流值相等。
用此方法还可以得出以下关系: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MPW-2A、MPW-2T综合保护装置):
1) 当A、C相顺向串联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与所施加的电流值相等;
2) 当A、C相反向串联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都等于所施加的电流值的0.577倍(1/1.732);
3) 当只接A相或C相电流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都等于所施加的电流值的0.577倍(1/1.732);
4) 当输入正常的A、C相电流(IA=IC,且A相超前C相240度)时,正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幅值I1=IA=IC,负序电流为零。
5) 当输入逆序的A、C相电流(IA=IC,且A相超前C相120度)时,负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幅值I2=IA=IC,正序电流为零。
6) 零序电流应单独试验,输入电流值应与测量值一致。

对于中性点接地系统(MPW-2B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
1) 当A、B、C三相电流顺向串联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等于零;零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3倍。
2) 当任意两相电流(如A、C相)顺向串联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等于所施加电流值的三分之一;零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二倍。
3) 当只接一相电流时,测量所得的正序、负序电流都等于所施加的电流值的三分之一倍,零序电流等于所施加的电流值。
4) 当输入正常的A、B、C相电流(IA=IB=IC,且A相超前B相120度,超前C相240度)时,正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幅值I1=IA=IB=IC,负序电流及零序电流为零。
5) 当输入逆序的A、B、C相电流(IA=IB=IC,且C相超前B相120度,超前A相240度)时,负序电流等于输入电流的幅值I2=IA=IB=IC,正序电流及零序电流为零。

在1安培----50安培范围内输入值和换算后的显示值误差不应大于百分之二。
建议试验时采用A、C相输入电流顺向串联的接线方式。
注意1:为了方便监视可将显示方式设置为“指定”模式,指定监视正序、负序、零序或热积累情况。


5、MPW-2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的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检验保护装置各项定值是否精确,动作行为是否正确。
定值输入:按照MPW-2型保护装置说明书第六节面板操作说明,输入全部保护定值。断开一次电源后再合上电源,确认输入的定值被正确保存。

5.1 试验接线:采用A、C相输入电流顺向串联的接线方式。具体接线为外部电流源的输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6端子,2、5端子短接。

5.2 正序速断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1速断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5.2.1启动时间检查:突然加入一介于启动时短路保护定值与正常运行时短路保护定值之间的正序电流,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启动时间的设定值。

5.2.2启动过程短路保护检查:突然通入95%的启动过程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启动时间的设定值;突然通入105%的启动过程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正序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5.2.3运行过程短路保护检查: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95%运行过程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应不动作;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105%运行过程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正序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此时一定要将启动时间设为零。
装置保护动作后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5.3不平衡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2负序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按照所加入的负序电流及下式(动作曲线关系式)计算出动作时间,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注意所加电流一定要大于不平衡保护的启动值。
负序保护动作时间t2与负序保护时间常数T2的关系式如下:
                t2=T2*I2ZD/I2
例如:负序保护时间常数T2整定值为:T2=1.5秒
  负序保护电流定值I2ZD整定值为:I2ZD =3A
  实际加入的负序电流I2=4A时.
  此时负序保护动作时间t2如下:
  t2=1.5*3/4=1.125秒

5.4过热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热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按照所加入电流和设定的时间常数、负序电流热效应系数等利用下列公式1,公式2计算出动作时间。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公式1:
其中: :运行等效发热电流
      : 电动机电流的正序分量
      : 电动机电流的负序分量
     K1:正序电流热效应系数,K1=0.5(启动时)
                              =1  (启动后)
     K2:负序电流热效应系数,K2=3~10  级差为1
公式2:电动机过热保护动作时间t为:
      
例如:某电机定值设置如下
                基准电流IS=3A
                负序电流热效应系数K2=6
                电动机发热时间常数1=5分 (300秒)
                输入的电流I=7A  
(对于MPW-2A当A、C相顺向串接有I1=I2=I=7A)
试验时为了计算方便设定电动机启动时间Ts=0。
按公式1此时电动机等效发热电流为:
      
按公式2电动机过热保护时间为:
上例如果保护装置为MPW-2B,那么有
I1=I2=I1/3=7/3=2.33A
则电动机等效发热电流为Ieq=6.17A
此时电动机过热保护时间为:t=95.9S

当输入的电流为正常的A、C相(IA=IC,且A相超前C相240度)时对MPW-2A保护装置(或者对于MPW-2B保护装置,当输入的电流为IA=IB=IC,且A相超前B相120度,超前C相240度的正常三相电流时)有以下关系:
负序电流I2=0,正序电流I1=I=7A;
则电动机等效发热电流即为输入电流值Ieq=I。
此时电动机过热保护时间为:
当“过热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过热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注意1:等效电流计算对在启动过程中和正常运行时正序电流处理方式不一样。
注意2:在每次测试前均需要用“热复归”键清除以前的热积分值。
注意3:所加的等效发热电流一定要大于过热保护启动值(基准电流的1.05倍)。

5.5接地保护定值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0零序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用模拟突然接地的方法,通入95%及105%的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的零序电流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动作时间定值一致。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5.6欠压保护定值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U欠压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输入95%及105%的欠压保护整定值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电压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电压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动作时间定值一致。
当输入电压低于20V时,欠压保护应被闭锁。

6、MPW-2T低压变综合保护装置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检验保护各项定值是否精确,动作行为是否正确。
定值输入:按照MPW-2T型变压器保护装置说明书第六节面板操作说明,输入全部保护定值。断开一次电源后再合上电源,确认输入的定值被正确保存。

6.1 试验接线:采用A、C相输入电流顺向串联的接线方式。具体接线为外部电流源的输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6端子,2、5端子短接。

6.2 高压侧短路(正序速断)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1H高压侧短路(正序速断)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高压侧CT对应的端子突然通入95%的高压侧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突然通入105%的高压侧短路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高压侧短路保护(正序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6.3 高压侧不平衡保护定值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2H高压侧不平衡(负序)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按照所加入的负序电流及下式(动作曲线关系式)计算出动作时间,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注意所加电流一定要大于不平衡保护的启动值。
负序保护动作时间t2与负序保护时间常数T2的关系式如下:
                t2=T2*I2ZD/I2
例如:高压侧不平衡(负序)保护时间常数T2整定值为:T2=1.5秒
高压侧不平衡(负序)保护电流定值I2ZD整定值为:I2ZD =3A
实际加入的负序电流I2=4A(A、C相顺向串接输入4A)时,负序保护动作时间t2如下:
t2=1.5*3/4=1.125秒

6.4 高压侧接地保护定值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0H高压侧接地(零序)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高压侧零序CT所对应的端子上用模拟突然接地的方法,通入95%及  105%的高压侧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的零序电流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动作时间定值一致。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6.5 高压定时限过流(正序速断后备)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t高压侧定时限过流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高压侧CT对应的端子突然通入95%的高压侧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应应始终不动作;
突然通入105%的高压侧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值的正序电流,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高压侧定时限过流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6.6 高压反时限过流(过负荷)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高压侧反时限过流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高压侧CT对应的端子突然通入105%的高压侧基准电流值以下的正序电流,装置应应始终不动作;
突然通入105%的高压侧基准电流值以上的正序电流,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按第5节的公式2计算所得的时间。
例如:某变压器定值设置如下
                   高压侧基准电流IS=3A
                   变压器发热时间常数1=5分(300秒)
                   输入的电流I=4A  
按第5节的公式2可计算得高压侧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6.7 低压侧接地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0L低压侧接地(零序)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低压侧零序CT所对应的端子上用模拟突然接地的方法,通入95%及  105%的低压侧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的零序电流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按 下式计算所得的时间一致。
低压侧反时限接地保护时间计算公式为:
例如:某变压器定值设置如下
  低压侧零序基准电流IOLS=3A
  变压器零序保护时间常数T0L=50秒
  输入的零序电流I0L=6A
按上述公式可计算得低压侧(反时限)接地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6.8 开关量动作于保护的接口GH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GH保护作用于跳闸或报警,其余保护退出。
在GH输入端子上用模拟突然短接的方法,使GH保护动作。
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GH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GH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6.9 开关量动作于保护的接口GL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GL保护作用于跳闸或报警,其余保护退出。
在GL输入端子上用模拟突然短接的方法,使GL保护动作。
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GL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GL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7、MPW-2C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的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检验保护各项定值是否精确,动作行为是否正确。
根据差动保护的特点,为了试验方便,A、C两相的试验应分别进行。试验时建议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作为保护装置的电流源,具体可采用以下接线方式:

7.1、试验接线
A相试验时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2端子(A相的输入侧CT),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3、4端子(A相的中性点侧CT)。

C相试验时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5、6端子(C相的输入侧CT),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7、8端子(C相的中性点侧CT)。

A、C相同时进行试验时的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6端子,2、5端子短接(A、C相的输入侧CT顺向串接),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3、8端子,4、7端子短接(A、C相的中性点侧CT顺向串接)。

7.2、A相(C相)差动保护模拟试验方法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A相差动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C相试验时设置为:C相差动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进行模拟试验时应使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C相输出的相位一致,且使其中的一相电流(C相)保持不变,调节另一相电流(A相),直至保护动作为止,记录动作时的各电流(包括输入侧、中性点侧的电流、差电流及和电流),此时的电流应与差动保护的判据相符。
差动保护动作的判据为:
|I1I2|Iset                                                (1)
|I1I2| K| I1 I2)/2|                  (2)
式中:
Iset:差动保护动作电流设定值
K:   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系数
I1、I2:电动机A(C)相输入侧及中性点侧的电流。
   当将I2设为较小的且试验时不调的电流时,由以上判据可推导出以下关系式:
I1ISET+I2                                                        (3)
I1I2(2+K)/(2-K)                        (4)
        也既是当I2不变时,I1只有大于按公式(3)、(4)计算所得的电流时,差动保护才能动作。下面举例说明如下:
    例1:某电机定值设置如下
          基准电流IS=3A
          差动保护动作电流设置值  ISET=1.5
          电动机差动比例制动系数  K=0.5
按以上关系,可得出差动保护动作时各电流量的关系表1:
表1:ISET=2、K=0.5时差动保护动作时各电流的关系表
序号        试验时固定电流I2        按公式(3)所得电流I1        按公式(4)所得电流I1        装置保护动作时I1应取值        保护动作时和电流
I1+I2        保护动作时差电流
I1-I2
1        0.5        2.0        0.83        2.0        2.5        1.5
2        1.0        2.5        1.67        2.5        3.5        1.5
3        2.0        3.5        3.33        3.5        5.5        1.5
4        2.3        3.8        3.83        3.83        6.13        1.53
5        3.0        4.5        5.0        5.0        8.0        2.0
5        4.0        5.5        6.67        6.67        10.67        2.67
6        5.0        7.0        8.33        8.33        13.33        3.33
7        8.0        10.0        13.3        13.3        21.3        5.3
例2:某电机定值设置如下
           基准电流IS=3A
           启动时差动保护动作电流设置值  ISET=4
           启动时电动机差动比例制动系数  K=1.0
按以上关系,可得出差动保护动作时各电流量的关系表2。
表2:ISET=4、K=1.0时差动保护动作时各电流的关系表
序号        试验时固定电流I2        按公式(3)所得电流I1        按公式(4)所得电流I1        装置保护动作时I1应取值        保护动作时和电流
I1+I2        保护动作时差电流
I1-I2
1        1.0        5.0        3.0        5.0        6.0        4.0
2        2.0        6.0        6.0        6.0        8.0        4.0
3        3.0        7.0        9.0        9.0        12.0        6.0
4        4.0        8.0        12.0        12.0        16.0        8.0
5        5.0        9.0        15.0        15.0        20.0        10.0
5        6.0        10.0        18.0        18.0        24.0        12.0
6        7.0        11.0        21.0        21.0        28.0        14.0
7        8.0        12.0        24.0        24.0        32.0        16.0

根据表1、表2可以作出差动保护的制动曲线。

7.3、CT断线闭锁功能的模拟试验方法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A、C相差动保护投入,CT断线保护投入。
模拟A相中性点侧CT断线时的试验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6端子,2、5端子短接(A、C相的输入侧CT顺向串接),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7、8端子(C相的中性点侧CT)。
模拟A相输入侧CT断线时的试验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5、6端子(C相的输入侧CT),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3、8端子,4、7端子短接(A、C相的中性点侧CT顺向串接)。
模拟C相中性点侧CT断线时的试验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6端子,2、5端子短接(A、C相的输入侧CT顺向串接),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3、4端子(A相的中性点侧CT)。
模拟C相输入侧CT断线时的试验接线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A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1、2端子(A相的输入侧CT),继电保护测试仪的C(或B)相输出接保护装置的3、8端子,4、7端子短接(A、C相的中性点侧CT顺向串接)。

CT断线的判据为:4个电流中的最小电流为零(小于额定电流的1/16倍),其他3个电流都不为零(大于额定电流的1/8倍),且不大于额定电流。

按以上4种方式接线时,以本章例1为例,当继电保护测试仪的输出电流在3/8安至3安的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被闭锁。当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任一输出电流小于3/8安或大于3安时,CT断线闭锁即不起作用。



8、MPW-2FZ分支保护装置的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检验保护各项定值是否精确,动作行为是否正确。
由于分支保护为分相式保护,保护启动量为3相电流中的最大值,为了试验方便,A、B、C三相的试验应分别进行。

8.1、试验接线
A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1、2端子;
B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3、4端子;
C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5、6端子;
接地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7、8端子;

8.2 (分相)速断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速断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95%速断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不动作;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105%速断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能正确动作,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装置保护动作后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8.3 (分相)过流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流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用模拟突然过流的方法,通入95%过流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不动作;用模拟突然过流的方法,通入105%过流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能正确动作,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过流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装置保护动作后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8.4 (分相)过流保护后加速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流保护投入,后加速功能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电流的模拟试验方法同8.3,当装置后加速接口不闭合时,结果同8.3;当装置后加速接口闭合时,试验结果同8.3,但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8.5 (分相)过载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载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试验方法同8.3,试验结果同8.3,但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过载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当“过流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过流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8.6 零序过流(接地)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0零序过流(接地)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零序CT所对应的端子上(7、8端子)用模拟突然接地的方法,通入95%及105%的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的零序电流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按 下式计算所得的时间一致。
反时限接地保护时间计算公式为:
例如:某线路定值设置如下
        零序基准电流IOLS=3A
        零序保护时间常数T0L=50秒
        输入的零序电流I0L=6A  
按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反时限)接地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9、MPW-2K馈线保护装置的模拟试验
试验目的是检验保护各项定值是否精确,动作行为是否正确。
由于馈线保护为分相式保护,保护启动量为3相电流中的最大值,为了试验方便,A、B、C三相(或A、C两相)的试验应分别进行。
注:装置实际接线时,如果没有B相CT,可以采用A、C相电流合成后反向接入B相。
9.1、试验接线
A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1、2端子;
B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3、4端子;
C相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5、6端子;
接地试验时接线为:外部电流源接保护装置的7、8端子;

9.2 (分相)速断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速断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95%速断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不动作;用模拟突然短路的方法,通入105%速断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能正确动作,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速断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装置保护动作后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9.3 (分相)过流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流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用模拟突然过流的方法,通入95%过流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不动作;用模拟突然过流的方法,通入105%过流保护整定值的电流,装置应能正确动作,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过流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装置保护动作后检查跳闸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9.4 (分相)过载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过载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试验方法同8.3,试验结果同8.3,但装置的出口动作时间应等于过载保护时间的设定值。
当“过载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过载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9.5 零序过流(接地)保护功能检查
保护投/退控制拨码开关状态为:I00零序过流(接地)保护投入,其余保护退出。
在零序CT所对应的端子上(7、8端子)用模拟突然接地的方法,通入95%及105%的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的零序电流进行检查。检查跳闸出口、信号出口、指示灯是否正常,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95%时,装置应始终不动作。
当输入的零序电流为定值的105%时,装置应正确动作,且动作时间应与按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跳闸时,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当“接地保护跳闸/报警”控制开关设定为报警时,装置应动作于报警;

10、耐压试验
10.1 测量电流回路的绝缘。
10.2 测量交、直流电压回路的对地绝缘。

MPW-2BZT备自投保护动作逻辑说明

(1)面板状态指示灯
a.“开位异常”和“备投动作”为保持信号, 按面板复归按钮和远方“复归”操作将信号复归。
b.“备投闭锁”、“备用无压”和“PT断线”状态指示灯指示当前实时状态。
c.面板实时显示1DL、1ZKK、1HJD、2ZKK和外部闭锁信号的状态,指示灯亮表示开关闭合。
d.“工作电源工作”指示灯亮表示1DL和1ZKK均合。“备用电源工作”指示灯亮表示2ZKK合。
(2)如果min(Ua,Ub,Uc)<U4且max(Ua,Ub,Uc)>45V,判断为工作母线“PT断线”,面板“PT断线”指示灯亮。
如果拨码开关“PT断线闭锁位”投入,闭锁备自投动作。面板和中控发“备投闭锁”信号。
(3)如果UAB<U3判断为“备用无压”,面板“备用无压”灯亮。
如果拨码开关“备用无压闭锁位”投入,闭锁备自投动作,面板和中控发“备投闭锁”信号。
(4)如果外部闭锁开关闭合,且拨码开关“外部信号闭锁位”投入,闭锁备自投动作,面板和中控发“备投闭锁”信号。
(5)1DL和1ZKK均合,面板“工作电源工作”指示灯亮。 2ZKK闭合,面板“备用电源工作”状态指示灯亮。
(6)1DL和1ZKK合,2ZKK分,备用有压(UAB>U3),工作母线电压正常{min(Ua,Ub,Uc)>U2},
上述条件只要有一条不能满足,充电器清零(注:如果1HJD在打开位置,不检查工作母线电压)。当上述条件全部满足时,充电器充电,在未达到整定的充
电时间(T2)时面板“就绪”指示灯灭,发“备投闭锁”信号;充电结束后,面板“就绪”指示灯亮,“备投闭锁”信号复归。
(7)装置在“就绪”状态下,如果拨码开关“备投保护位”在投入位置,且无其他“闭锁”条件,突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启动备投动作:
a)  1DL跳开         
b)  1ZKK跳开            
c)  min(Ua,Ub,Uc)<U2(如果1HJD在打开位置,则不检查)
(8)备投启动后,如果在0.5秒后1ZKK仍未打开,则备投动作返回,面板发“开位异常”信号,面板和主控发“备投闭锁”信号。
(9)备投动作启动后,按下面逻辑执行:
a)  先跳1DL和'1ZKK      
b)  检查1ZKK跳开后,检查工作母线电压为残压 :max(Ua,Ub,Uc)<U1,  t>T1(备投动作时间)
c)  合2DL和2ZKK,面板和中控发“备投动作”信号。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4-28 16: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谢谢楼主,下下来漫漫研究!
要是有缘,还想请教一个问题:
两相电怎样换算成单相电?我的概念有点模糊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4 13:53 , Processed in 0.169938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