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2272
- 积分
- 0
- 精华
- 贡献
-
- 威望
-
- 活跃度
-
- D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4-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每次都要用一个吓人的题目来提醒大家注意!惯用的小伎俩!
估计我要说的问题,大家“早就知道,就是没说”,那好,由我来说,谁让咱一开始就认准了扫地打水呢!
历史上的原理教材,核心内容,就是依照“主要。次要,辅助。。”的空间分区,来组织空间、功能。
主次空间的说法不错,但带来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新手往往一上来就拼凑房间,即便是分区,也是在往上凑,结果往往是很散,拿不成个......
我要讲的可能与历史有出入,即,我建议你先根据环境和具体功能特性先把"不主要"的交通联系空间做出来,(系统的结构),然后再依照分区(系统元素的层次和远近关系)把具体功能串起来,努力地串成一串,稍后根据所有房间的面积指标统一面积模数,定柱网和开间.....
打个比方,先得有糖葫芦这根杆,然后再往上串果
在电影《蜀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那个白胡子“大道”造人,先造经脉,后造血肉,如果存在上帝造人一事(只是个比方),一定是这样的。
(十五分钟到了没有?)
实际上,以往的原理,讲得还是现象,并不能有效地指导设计,没有形成方法论,所以严格地说不能叫“原理”,至少不够“原”,自然就“理”亏。。。。。
许多方案,看似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只不过功能多,但往往都是并列的层次关系,而如果从系统结构上分析,最常见的住宅并不简单,因为它的层次关系复杂,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许多过来人,包括某些大腕,常说,说这个平面能画得好,也很不容易,为什么他们觉得不容易呢,因为他们是无意识地符合或者接近了事物构成的规律,但由于是无意识,他们很累!按照俺的方法论,大家,主要是学生,你们尝试一下,看哪种方式更容易达到目标!
欢迎砖头,没有砖头,就没有进步。。
http://www.abbs.com.cn/bbs/post/ ... mp;tpg=2&ag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