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9229
- 积分
- 0
- 精华
- 贡献
-
- 威望
-
- 活跃度
-
- D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3-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前言:从十来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欧美音乐,到现在也差不多十来年了。我是80年代初的那一代,和现在少年心气正强的teenagers已经不一样了。有很多声音在我的记忆里是无比珍贵的,是无论现在想法怎么改变也没办法抹杀的。我愿意把他们写下来纪念。他们的CD或许都已经被放在那一大摞的最下面,但要是问我,曾经对我影响深刻,让我纯粹感动过的声音,我想还是这些。也许什么时候,这个论坛也会成为我回忆的一部分吧。
一.《音乐天堂》
最开始我想谈的是我的音乐启蒙杂志。从《音乐天堂》于我来说 ,最初的16开是温暖甜美的,后来的8开是畅快淋漓的,再后来的16开揭开了迷幻的序曲,引出了接下来8开的彻底反道其行,而现在的16开……是我不听的。
很高兴的是我最初听《音乐天堂》离它创刊并不算非常久远。我想刚刚出世的它也就大抵于大学校园里一些自认为先锋的DJ,总是见缝插针地为接受能力并不强的听众们奉上他们心中的圣曲。10岁左右的我很高兴地听着modonna的bye bye baby bye bye,很高兴地听着nirvana的heart-shaped box,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很兴奋。当时开小店的老板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他卖很多卡带,和很少的CD。大都打了口子,也就是后来我所明白的打口带和打口碟,我当时总是担心它们的质量问题。最开始的音乐天堂也是在他那里买到了。当时的心情真的可以形容为如获至宝。那时候成人抒情曲很风行,就是celine dion,mariah carey那样的,我嗓子很好,学得也很像,天天在家鬼哭狼嚎,大家听得很开心 :-P。到了初二左右,也就是90年代中期,那时候的音乐天堂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流行歌明显减少了,多了很多其他类型的歌,比如说经典摇滚,歌特,trip-hop,金属,grunge什么的。我记得有一期,就是再改为16开时,第一首是yoko ono的real love,是beatles当年的小样再拿回来。里面还有很多好歌,tori amos的blood roses, 还有廊桥遗梦的歌,后面更是有live的lightening crash, nick cave的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甚至是smashing pumpkins的zero。英国乐队lush在里面有一首,差不多是我第一次对英国的女声trip-hop有印象,还有cranberries的salvation,和现在的温宛不同啊,那时候cranberries可是非常跋扈的。这也是我不喜欢现在的他们的原因。
之后的都非常好,音乐天堂为了维持本来就不算壮大的受众,采取了一半流行一半摇滚的骑墙态度。但这种态度是必要的,是一种不得已的引领方式。再后来,主编张秦有固执的个人偏好,将杂志完全变成了一本电子,歌特等较为alternative的专辑,选曲也非常小众化。有许多读者不满意。可我已被培养成了一个得意门生,非常吃他那一套。直到最后一期大的8开里,里面收录了大部分的电子曲目,还加上好久没有出专辑的fiona apple的新歌,终点就到来了。
音乐天堂在2000年做了两期大概是十年精选之类的特刊,是16开的。收录了主编认为是比较得意的作品。这两期也算是杰作,既不庸俗,也照顾了大众的接受程度。但它暗示我,这是对之前的一个转折,也就是到了峰回路转的时候了。之后的音乐天堂会进行全面改版。这两期特刊中的编读往来栏目也对一些抱以愤怒和迎接态度的读者作了不同的回应。这时候就已经没什么好说了——不外是外交辞令。但也对以前各期跟读者的沟通进行了汇编,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天堂态度上根本的转变是多么的无奈,也可以印证世事难料。为了照顾一些品位激进的听众,专门出了《盛世摇滚》还有名字我都忘了的朋克摇滚之类的兄弟刊。我都买过,也很喜欢。不过大概是里面言辞太过,也被停刊了。
到那时候为止,我对音乐天堂就停止了悉心的求教,师投别处了。中间也买过一两期,也是买着玩玩,想看看现在的编者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吸引人来买。买他们改版后第一期是因为里面有hanson,呵呵,对,是hanson。也就是后面我要讲的一个兄弟乐队。
现在的音乐天堂我常常翻看一下它的曲目表,的确是非常滞后了。我觉得它现在已经沦为以前很流行的那种流行歌曲书,就是把最近很红火的影视歌曲的谱子和歌词印在上面的那种书。它如今的骑虎难下让我回忆起当初给我的神圣感觉来很难受。
音乐天堂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前期的先锋姿态(别的不说,毕竟人家是国内第一本完全欧美音乐杂志,也就是他们一直鼓吹的)和后来的尴尬境地让我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不管他成功与否,都很可贵,都值得我们去尊敬。现在要得到音乐启蒙是多么简单啊,多如牛毛的音乐杂志,网上的各种资讯,你看都看不过来,不过大多都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大概去年新出一本杂志叫〈非音乐〉,我买了第一期,在上面非常欣喜地看到了2001年在这个论坛很活跃的一位叫“高尔吉亚”的朋友写的关于trip-hop女声乐队的文章,我当初和他做过很多的交流,但很久没有联络了,突然看到他的铅字很亲切。
曾经的音乐天堂就给我这样的感觉:他是那么谆谆善诱,他给我动听的歌,他给我深刻的歌,他告诉我什么是他认为好的,他对我认为好的东西也保持兴趣。他不会嘲笑我的品位,因为我曾一直跟他并肩走着,不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