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1|回复: 2

[转贴]:甘作西部铺路石:记全国劳模李承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7 1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伟大然而封闭的万里长城;两千年后,正在开放中腾飞的中国在沉寂了千年的巫山云雨间拦起了一道举世瞩目的世纪大坝。
  三峡建成日,高峡出平湖。而建设三峡所需的物资,90%要通过一条目前国内唯一的重载高等级公路——三峡对外交通专用公路来转运。说起这条公路,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桥梁专家、全国劳模、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承根。

少年多磨难

  1950年,李承根出生于革命老区——甘肃会宁。这是一块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土地,更是一片培育了无数专家、学者的人才沃土。会宁的学生踏实、刻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李承根更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66年,李承根从甘肃省最好的中学——兰州一中初中毕业。然而也就在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家庭的背景让李承根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儿时做了千百遍的“造大桥”的梦想破灭了,他只得进入一家工厂当了工人,这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1978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李承根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校园,成了北方交通大学的一名新生,这也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只有初中学历的李承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用一种近乎宗教热情般的认真钻研着知识,短短一年时间,他脱颖而出,成了年级的佼佼者。毕业时,多位老教授盛情挽留他留校任教,而他以那个时代人们特有的理想与单纯,毅然踏上了返乡的路途,回到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在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作了一名桥梁专业的实习生。

壮志当凌云

  1984年,李承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他迎来了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挑战:负责株洲湘江大桥的桥梁主体设计并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而这座大桥,是我国第一批实行以设计为主体进行总承包的12个试点工程之一。
  李承根明白肩上的重量,更明白一直关心、支持自己的老专家、老领导将重担交给自己意味着什么。经过反复研究对比,李承根和他的同事们决定采用预应力大跨度梁方案。但是,“预应力大跨度连续梁分析”、“施工线性分析”、“新型斜拉挂篮结构分析”……这一大堆棘手的技术问题当时在国内还属于桥梁界公认的难题,要实施这一方案,谈何容易!
  年轻的李承根没有理会这些,而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头扎进了厚厚的资料堆里。在驻地,他房间的灯总是彻夜地亮着,没有桌子,他就趴在床上挥汗如雨地计算。但这些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施工挠度,影响因素多,计算没有定式而且方法繁杂。于是,李承根想到了当时工地上仅有的一台简陋的计算器。从理论推导入手,他开始研究计算程序。这期间不知遇到了多少次困难甚至失败,但李承根没有灰心,一种方法不行就换另一种,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经过不懈的努力,计算方法及程序终于编写成功。困扰了中国桥梁界很久的一个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一鼓作气,李承根又着力解决了挠度控制、合拢控制等一批关键性技术问题,并成功地运用于工程实践,使90米大跨度的桥梁合拢精度控制在2cm之内,创造了当时的国内领先水平。李承根本人也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而此时,距他离开学校不过短短三年时间!
初战告捷,李承根从中看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威力和广阔前景,也是从这时起,他更加坚定了运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设计指导思想。
  从株洲回来以后,领导大胆提拔年轻的李承根担任设计室主任。他一边广泛地涉猎国内外最新桥梁知识,翻译大量的英文著作,一边夜以继日地钻研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开发了一个又一个的设计应用软件。
  在神朔铁路府谷黄河特大桥的设计工作中,李承根开发的《连续梁CAD辅助设计程序》,娴熟地应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计算机成图技术,把繁杂的计算、制图、标注工作全部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十几个人3个月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两个人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正是这一成果,使连续梁的设计从此有了质的飞跃。
  设计中,李承根大胆采用的“大吨位群锚预应力顶板大平弯布置、横向预应力无粘接技术”在国内也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CAD成图率达到了70%,被国内同行评价为“实属少见”。
  短短几年,李承根迅速成长为桥梁专业的技术骨干。不管是主持设计,还是辅助设计,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候月铁路海子沟大桥墩高81米、跨度64米,至今仍是我国高墩铁路桥的代表工程,同时也是国内连续梁大桥设计中 采用悬臂式肩架技术首次获得成功的范例,海子沟大桥也因而获得了国家优秀工程—等奖。李承根没有直接参与设计,却在其中浩繁的力学计算和方案决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承根成名了,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老工程技术人员请教,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用一条条钢铁的彩虹,实现着儿时的梦想。

居高声自远

  机遇从来只赐予那些有准备的人。1992年,李承根得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参与主持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的桥梁设计工作。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而三峡公路,无疑是整个工程的生命线!在三峡这样的群山深谷间修筑一条国内没有,甚至世界上也没有先例的重载高等级公路,其间的难度远非常人可以想象!拿到任务书,李承根和所有的设计人员讨论了整整几天,结论是:干!不但要干,而且一定要干好,要能代表中国桥梁界的最高水平!
  集思广益而后殚精竭虑,为了这条路,李承根和他的同事们三年来把根牢牢地扎在了三峡。
  家里搬家,李承根没有回去;儿子考学,李承根又没有回去;妻子病重,李承根还是没有回去。直到父亲住院,单位、家里的电话一遍又一遍地催他,李承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工地。到了医院,李承根才知道父亲已经到了癌症的晚期。巨大的内疚让这位1米8的汉子泪流满面,父亲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微笑着说:“孩子,坚强些,是我让他们不要告诉你的。文革中我连累了你,现在不能再拖累你的工作了。”
  整整十几天,李承根没日没夜地守在病床前,父亲躺在床上静静地输液,他就在床边摊开图纸计算、核对,还是那样认真专注。一天,李承根看看父亲睡得正酣,便想抓紧时间到单位去协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李承根却接到了从医院打来的电话:父亲去世了!
  ……
  回到三峡,李承根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上承式、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挤压接头”、“钢纤维混凝土”、“热喷铝”、“半孔平面转体施工”……“施工监控系统”、“微机放样程序”、“公路桥曲线布置程序”……一种种新桥型,一种种新材料,一种种新工艺,一个个新程序,李承根对这条全长28公里的公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感情。
  在这短短28公里中,集中了多种桥型的大桥、特大桥38座,桥梁和隧道占到了线路全长的47%以上!这条路以科学、大胆的构思,新颖、完善的设计和精确、完美的质量一举创造了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5项第一和数十项国内领先!其中莲沱大桥更是以“幽谷彩虹”的优美造型、青山桔拱的鲜艳色彩,成为了三峡的标志性景观。也正是这条路,一举超过了日本的濑户内海桥梁群,在国内外赢得了“桥梁博物馆”的美誉。

壮观天地间

  经过一次次实践的砾炼,李承根无论在设计的思想、原则,还是设计的方法、手段方面,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尤其在连续梁设计方面,他已经是我国桥梁界的新一代专家。
  面对成功,面对荣誉,李承根却更加谦逊。
  李承根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是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过全国劳模、全国铁路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甘肃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是全铁路最年轻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科技专家委员会路桥专业副主任委员,拿过詹天佑人才奖,还当选过甘肃省的劳动模范。但对这些,李承根从来不放在心上。不管是担任工程师、设计负责人,还是担任处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他都一如既往地以百分之百的认真与热情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在南昆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八渡南盘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李承根独具慧眼,对年轻的桥梁工程师提出的“高墩V撑”方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设计中碰到麻烦,李承根主动想办法,提方案;计算中遇到难题,李承根亲自编程序,搞运算;无论是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建设时期,李承根对这座大桥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单位,有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李承根,而不管什么问题,到了他这里,肯定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几年里,为了这座桥,李承根光施工现场就不知去了多少回。
  大桥建成了,这座采用部分预应力V型支撑连续梁结构、墩高101米、大跨度达90米的大桥赢得了“高墩V撑世界第一桥”的殊荣;它近乎完美的建设质量更是成为“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工程典范。它被公认为是推动我国铁路桥梁向大跨、高墩、新结构、新理论发展,体现当代铁路桥梁建设最先进水平的“里程碑”式建筑。而此时,李承根悄悄地隐在了所有荣誉的背后。
  担任院副总以来,李承根先后主持了西安南京铁路、包头西安铁路、宝鸡兰州复线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新长线、德龙烟线等铁路支线和兰州银滩黄河特大桥、黎钦铁路郁江特大桥、兰州中立黄河悬索桥、上海远东、沪青平大型互通式立交等一大批桥梁设计工作。同时还主持了铁道部标准图“双线铁路挖方式桥台”的编制和可靠度规范修改、南疆铁路抗震科学试验研究以及“铁路大中桥CAD软件”、“铁路涵洞CAD软件的Windows换版、修定”等工作。对每一项工作,李承根都亲力亲为。
  兰州银滩黄河大桥是整个黄河流域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独塔双面扇形斜拉桥,更是我国在高地震烈度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斜拉桥,李承根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大桥施工最紧张时,李承根因病住院,但即使躺在病床上,他还不忘叫人把设计图纸送到医院审核,为此不知挨了医生多少训斥。病情刚刚有了一点好转,他就不顾医生的反对,带着心脏监测仪出现在施工现场。大桥合龙了,我国桥梁建筑领域从此又少了一个“禁区”。但又有谁知道,为了这一天,李承根付出了多少艰辛而具体的劳动!
  2002年,李承根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无上崇高的称号擦肩而过。有几分遗憾,但李承根还是一如既往地拚搏着、奉献着。为了童年那个“造大桥”的梦,他还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d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6-17 1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19: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前辈走过的路,看到老前辈用手绘制的图纸和用手计算的一个个数据时,真是崇白拜万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17 00:45 , Processed in 0.196180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