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8|回复: 2

[推荐]:“上海是一个粗暴的城市” 文化名流炮轰上海(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9 23: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何立伟】(作家,现居长沙):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城市与人一样,魅力来自个性。实际上,它不需要所谓榜样。我在上海生活过,我觉得她相当不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现代。但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城市长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设想长沙学成上海的样子,我会觉得我自己无处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资外企,以及她在城市发展上的战略规划。相对来说,她的文化却极为保守,这不仅是因为上海缺少文化的创造力,而是这创造力受制于各种来自政治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纸质传媒的质量无法与北京、广州、成都城市相比,电视传媒的活泼丰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海派文学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邻的南京比。这种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我感觉到,上海的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都是来自外省人。那些最具创业精神,打拼精神的,几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触过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较求安逸,他们愿意生活是精致的,放着奶油和方糖的。他们还有毫无道理的优越感,显得十分可笑。

  【张贤亮】(作家,现居银川):上海的排外性不是排西方,而恰恰是排本土、内地

  我是在南京出生的,少年时代在上海、南京渡过;又恰好我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因此对所谓老上海旧情调,我是深有感触的。上海开埠很早,20世纪初,上海成了冒险家的乐园。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了,隐藏在上海城市深处的"老克腊"们又复活了,因此上海的"西化"有着北京、广州都不可取代的优势。

  都说上海人排外,但仔细点会发现,上海人绝不会排西方人的"外",而往往是排自家的、内地的"外"。在上海,等级的感觉很明显,苏北人是最不受欢迎的--因为以前他们有很多是做苦力的。我曾经在纽约住过一阵子,我发现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那种开放、自由、不拘等级、地域、甚至种族的平等,令每个人都心向往之。我想上海要想做国际大都市,也应当胸襟更宽广。

  【杨东平】(学者,现居北京):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

  上海是一个现代性的城市,管理比较社会化和市场化,上海呈现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气势。但这种政府较多地反映了民意,社会的合理性也大,所以上海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但水至清则无鱼。因为政府的强大,规范太严密,社会的多样性就没有了,原创性也没有了,社会的丰富性降低了,也牵制了企业的活力。北京有特殊的文化生态,有浙江村有画家村有中关村,而上海没有这些体制之外的空间。因此,上海没有一个高科技企业,没有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连歌星、影星、出色的媒体都无法生存。

  现在,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与其经济地位太不相称;如果没有文化支撑的话,永远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城市。

  上海毕竟还是一个有实力的明星城市。向来,做明星梦的多,能成为明星的少。中国花几百亿来打造几个明星城市是可以的,但让全国众多的城市都有这种机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一些环境专家指出,如果全球要达到美国城市这样的水准,能源需要7个地球才够!事实上,现代化应当是多样性的,中国都在模仿香港,我们误以为香港的面貌就是现代化的面貌。北京的cbd就在复制一个世纪以前的曼哈顿。其实工业化阶段高楼林立的模式早已褪色,信息社会的城市面貌不应是这样的!

  上海是没有必要仿效的。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而是让人生活的,城市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不能轻佻浮华。中国城市应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奢靡的公园。

  【杨澜】(阳光文化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现居上海):上海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高速公路

  你在上海,确实可以发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脉动,这是在台北、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体会不到的。这种乐观、向上,给人"很有奔头"的状态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发展的缩影。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追上海、学上海。有些城市学上海,盯的是高楼大厦,想的是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却忽略了很多实质性的内容。我认为,上海之所以是上海,除去不可复制的历史因素,上海最成功的是两点,这也是很多城市现在没有"克隆"成功的:一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这从上海浦东、浦西的开发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地方的开发都是有序的,有总体思路,建设非常迅速而有效。

  二是在各个方面,上海都呈现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清新气象。老实说,现在海内外的投资商不再仅仅被便宜的地皮、优惠的税收所吸引。投资商更看中的是一个透明、连贯的政策环境。

  有大量的台商、香港商人、日本商人、美国商人投资在上海、居住在上海,已经说明了上海在国际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陈丹燕】(作家,现居上海):上海,往国际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上海的历史很特别,不是别的城市可以学习或模仿。

  宁波、汕头、广州和上海是同时期开埠的;但是到今天为止,许多上海富商是宁波人,宁波本身呢?只是一个可以提供自由进出的港口。为什么上海能吸引最能干的宁波人?quot;跑码头"?这是由上海历史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最大的租界,外国人允许在此地经商,上海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最深,在这里,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是上海最迷人的地方,也能提供最多的机会。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和广州的对比。19世纪中时,广州有三元里起义,历史上记载当时本地工匠给外国人修建房屋都会遭到暗杀,而同时期的上海却不同,西方文化在这里从来都是长驱直入。一种说法是上海缺乏民族主义者,而另一种更理性的说法却是,上海人从来就具备了吸收各种文化的素质。这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广州异国风格的建筑并不多,而上海却被称?quot;万国博览"。

  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上海的所谓"城市版本"也是不可能模仿的。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个称号只能是人民对自己的城市一种夸大的自豪。不管是从交通便捷的程度,城市都市化的浓度,文化生活的活跃度上讲,我眼中的上海还是一个通往国际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不,你不能说上海人狂热。上海毕竟是这样一座城市--它辉煌过,消失掉,现在正在复兴,身处这样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幻想与夸耀,都是一个必然的阶段。上海正走?quot;国际化大都市",但那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

  怎么样才算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必须要改头换面,拥有辉煌的文化历史,能够有足够强大的魅力吸引到世界上最好的画展、音乐剧、交响乐……它的创造力能引导世界潮流、市民经历大事件,并且通过这样大事件清晰地凸现出城市的气质来,像巴黎、纽约、柏林……

  【陈侗】(文化出版人,现居广州)(文化出版人,现居广州):一致性或多或少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上海这两年发展很快。从城市的外观上,老牌资本主义的一套复原得很快,外滩又重新变成了十里洋场,再加上酒吧、咖啡馆、爵士乐,整个一个贾樟柯说的"中国盆景"。既然是"中国盆景",就需要精心打理。上海人比广州人顾忌脸面,所以我不太担心这个盆景某一天会失去可观价值。不过,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上海为什么在复原旧时代的某些事务方面那么能够保持步调一致,我觉得这一致性或多或少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误区就是所谓"时尚文化",这种文化的特质就是盲从、捕风捉影。如果上海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它的辐射作用肯定会在一些免疫力较弱的城市体现出来,但这种作用毕竟是表面的。上海不是其他中国城市的榜样。上海只是上海的榜样。

  【"我为伊狂"】(真名呙中校,网络风云人物,现居深圳):其它城市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优惠政策

  上海处于沿江、沿海的结点上,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支点,因此90年代中央给予上海浦东比特区还特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振兴上海,并以此带动沿江以至全国的发展。可见,其他地区和城市不可能有上海这样的战略地位,也不可能获得类似的优惠政策,如果其他城市以上海为榜样可能会"邯郸学步",反而"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1998-1999年间内地的武汉曾掀起一波"学习上海"的热潮,但是武汉政府官员考察上海回来后就不再提"学习上海"了,为什么?上海根本没有办法学!

  如果说90年代以前以特区为主的中国改革开放还带有试验的性质,具有示范作用,那么90年代以后上海浦东的崛起,就表明中国已在全国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显然上海不具有"示范"的意味。当然,从局部来看,上海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借鉴,如国有企业的重组、城市污染的治理等。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现居上海):上海已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国际性实验场

  上海正在向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前进,它将是一座综合的城市,一座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一座美观的城市,一座在市民间邻里密切关系、交往频繁的城市,一种居民和建筑密集的多中心城市,一座多重功能叠合与包容的城市,一座永不停歇24小时全天候活动的城市,一座充满人气和活力的城市,一座迷宫般的城市,一种富于创造精神的城市。

  上海的城市建设在走着中国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路线。上海已经成为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国际性实验场,在发展新的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实现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建设方面,创造了世界城市历史上的奇迹。2月13日,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重新启动,建成后将是世界建筑的新高,这也可以看作是上海建筑向难度和高度的一次挑战。

  当然,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注重求新求变,有时候忽视了理想的城市空间,也出现了一些建筑的败笔。许多城市效仿上海,上海也在仿效其他城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是学习和仿效不仅应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避免犯上海已经犯过的错误,走上海已经走过的弯路。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7-30 0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觉得上海最好!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30 2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人在上海都能找到。所以上海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缩影,上海人的优点就是中国人的优点,上海人的缺点也是中国人的缺点。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11 15:12 , Processed in 0.190087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