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回复: 0

[分享]:(建筑)批评的贫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8 0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朱涛:(建筑)批评的贫瘠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生活,但很少人拥有对生活的想法。"── 歌德
  建筑师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将自己粗浅的创作观念故作神秘化和无限泛化的职业工作者,而批评家的职责之一便在于坚持其独立的立场,以分析为利器,驱散建筑师创作观念中自以为是的神秘化迷雾,深入地读解建筑师所不能认识到的建筑师-建筑生产-建筑产品之间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各种复杂机制,从而能反过来促使建筑师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建筑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
  批评家需要明了一个事实:极少有建筑师能兼备理论的分析性、批判性和设计实践的创造性。大量的建筑师更热衷于发展出面向自我的、可操作的"工作模型"来推动自己的设计实践,而不善于建设围绕自己作品的完备的"阐释、分析、批评模型"──后者是批评家的职责。不管建筑师对其自身设计实践的理论表述多么幼稚、片面、违心、牵强、似是而非或自相矛盾,都并不排除某些建筑师仍能将一些粗糙的观念碎片拼合成一个暂时可行的"概念模型",或用来有效地阐释自己已完成的设计作品,或推动自己继续制造出某些有趣的甚至具有创造性的设计。然而批评家如果全然被建筑师的阐释戏法所迷惑,丧失了独立的批判性、深层的读解能力和自觉的创造性,那么建筑创作──建筑批评之间将失去可贵的互动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建筑批评将成为建筑创作的完全附庸,而建筑创作自身则有可能将某个曾经一度暂时可行的"概念模型"奉为恒定的教条,逐渐陷入一个静态、封闭、单一、自足的"风格"系统。
  遗憾的是,当实验性建筑实践在中国开始以有限的几个"概念模型"来尝试突破文化僵局时(如利用"建构学"、"空间意识"、"本土化"等),建筑批评完全不能从自身学科的立场做出有力的呼应。
  循环论证、同义反复是当代中国建筑批评界在评价建筑师实践时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症候──也就是说,批评家的工作仅仅在于重复建筑师的言说。当某个建筑师在魔术舞台上将本来就未经严格自我检验的设计信条变幻为炫目的终级真理时,批评家的目光完全无力穿透这场幻景。他们只会背转身,忙于在各种平庸、芜杂的媒体中传递建筑学的天大喜讯──事实上,在当代中国建筑学中,批评在其最高层次上的追求和成就仅仅是将建筑师自己已经通过各种媒体散布出的观点复制、整理、证实,并最终强化其建筑师自身的观点;而更糟糕的但又是极常见的情形是,批评家在由建筑师所操纵的阐释性的魔术剧场中,在二维的、封闭的、循环论证、同义反复的阐释迷宫中,彻底迷失了:他们会为一种过度的文化阐释的狂热所驱使,将建筑师的一切──哪怕最粗浅、最常规的东西都罩上神秘化的光环,在一片信息消费的狂欢中以讹传讹。
  试想,在这样一种建筑师和"建筑表扬家"之间的双向按摩─催眠的游戏中,又有多少建筑师仍能保持其创作主体的警醒意识呢?多数建筑师都会沉醉在那些"表扬家"的贴肉的文字中不能自拔──仅仅因为那些按摩─催眠术般的文字实在构成不了对建筑师的精神、智慧、技艺的任何启迪或挑战!
  在我看来,今日中国建筑的实验性实践所面临的最大阻力,并不是人们所惯于想象的那样──源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压力和商业主义的冲击;恰恰相反,与其它很多前卫艺术门类诸如美术、诗歌、电影的艰辛历程相比,中国实验性建筑实践在基本评判尺度和根本意识形态立场都尚未建立的前提下,无论是在官方学院、主流媒体还是在建筑市场中都已取得了"早熟性"的成功。实验性建筑是否会被或已被迅速地体制化和市场化是一个问题,而另一个更迫切的问题是:无所适从或沉溺于吹捧和盲从的建筑批评已使得实验性建筑实践完全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可以说,建筑批评的贫瘠是我们这个贫瘠时代的一个鲜明写照,它构成了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0 04:50 , Processed in 0.34300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