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8|回复: 1

[讨论]:《沉默的羔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6 11: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地区:美国 

  领衔主演: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斯格特·格伦Scoff Glenn 

  出品:米高梅影业公司 

  导演:乔纳森·戴米Demme Jonathan 

  《汉尼拔》 

  地区:美国 

  领衔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朱丽安·摩尔 加里·奥尔德曼 

  出 品:米高梅影业公司 

  导 演:雷德利·斯科特 

  《红龙》Red Dragon 

  地区:美国 

  领衔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艾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 

  出品公司:Universal 

  导演:布赖特?拉特纳Brett Ratner 

  对于《汉尼拔》系列电影,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予一个正确的排序,在好来坞历史上因为某个剧集的成功而大加投入排续集的惯例屡见不鲜,没有什么新的意味,而最近拿到两个版本的DVD,分别是三区的《沉默的羔羊》和一区的《红龙》,于是只好按发行年份来排序了。 

  《沉默的羔羊》在64届奥斯卡的巨大成功并非偶然,它一举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五项大奖,商业与电影艺术的表现张力、悬疑与恐怖有机结合将美国电影艺术推到历史性的高度,而并非像《本能》是借助其他的元素。商业运作与严谨的艺术改编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也能准确地看到,畅销书籍的改编在电影素材改编的巨大潜力。而朱迪?福斯特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里的出色表现,以至于在其后的续集里他们完全替代了观众心目中克拉丽斯与汉尼拔,特别是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其在《沉默的羔羊》一片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殊荣,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三位获此荣誉的英国演员。不过现在再看这则报道已经很失实了,安东尼?霍普金斯已经被老美纳入帐下,成了标准的美国籍演员。 

  至于《红龙》的上映期间带来新一轮的《汉尼拔》热,该系列的作品应该算是情节制胜的片子,《红龙》是1986年那部惊悚片《Manhunter》的重新制作版,当年,正是《Manhunter》让影迷们开始认识汉尼拨?莱克特这个角色。霍普金斯1991年在影片《沉默的羔羊》里扮演汉尼拨?莱克特。之所以在《红龙》全球公映期间,观众存在如此巨大的期待,完全是对《汉尼拔》惨败和评论界强烈讥讽后的厚望心理,毕竟《沉默的羔羊》太红了。现在看来《红龙》在艺术和票房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不过单纯意义上讲,影迷只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汉尼拔》的失败是自然的,朱迪?福斯特很明智的退出第二部的出演。西方世界始终认为死刑是文明社会以暴治暴的愚蠢法则,正如用一个精神病患者度量另一个连环杀人犯的办法一样。一切只是剥离剧情的看法,当金钱、权术、恶欲占据黑暗的主体,用极端的手法解决问题自然也不奇怪了。在《汉尼拔》剧情处理和情节划分上,的确走了偏执的路线,我个人来讲也是非常认同评论界关于汉尼拔在将FBI探员催眠开颅油煎人脑片断的细致再现,《沉默的羔羊》成功的秘诀并不是残忍地表现变态罪犯凶残作案手法,而是将重点放在揭示其心理病态的必然社会成因。 

  从原著角度来看,汉尼拨·莱克特始终用潜意识法则解构表象的举动。他出身贵族家庭,心理的病态原自二次大战,父亲先吃了猎取的麋鹿,既而在汉尼拨·莱克特和妹妹之间选了妹妹,继续同样的方法吃了自己的骨血。然后汉尼拔又遭到二战残兵的侵害,因此他有了心理的病态,于是他从的戏剧性格存在两个极为矛盾的层面,一是心底对于弱小女性(妹妹死亡)的怜悯,二是同样用绅士风度咀嚼别人的肉体。他的可怕是先天和后天的,先天表现在他极高的智商和判断力,后天是心理分析细致地洞悉人性与极为镇静的残酷。 

  朱迪·福斯特在第一部的表现可以说是符合原著FBI女探员克拉丽斯的心理探询过程。原著里正是借助“lamb”一词的多重含义以及宗教色彩的典故,“众生是羔羊,上帝是牧羊人……”,从普遍美国存在的家庭问题,以及幼小克拉丽斯在救助待宰羔羊的无助、绝望心结下手。至于安东尼·霍普金斯,演技占据了不多的表现空间,但却紧紧地把持观众的心理,让角色充满了张力。历史、现实、预言与轮回,这就构筑了《沉默的羔羊》的完整故事细节,虽然在人物渊源与交代上仍旧唐突,原因很简单,在美国本土当然不用熬述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至于黑暗格调的把握,剪辑以及镜头切换充分显示了美国工厂化制作的专业水准。 

  至于第二部《汉尼拔》,我看来是演变了调,用油煎脑浆的场景制作卖点是很愚蠢的,完全充斥着票房滥造的商业产物。导演既没有把握原著也没有刻意延续《沉默的羔羊》成功的表现形式。于是《汉尼拔》的失败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结果。 

  好来坞在处理系列剧和成功电影续集的问题上一直都比较尴尬,既要摆脱巨大的阴影又要保证票房上的优良传统。演员的可延续性也难于把握,谁又能保证一个优秀的演员会选择一成不变的角色,谁又能保证观众会喜欢安东尼·霍普金斯之外的汉尼拔呢?谁又能保证续集完全可以迎合时代与观众欣赏侧重点的偏移。 

  时常可以看到这样评论《沉默的羔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我看如果固执地探询作者初衷之外的东西,或是刻板教条地套用强烈的政治色彩语言,都是对于作品或是电影的狭隘理解。剧情片的剧本,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样探询剧本后面的故事可以发现。之所以观众对汉尼拨?莱克特报有极大的宽容,正是用类比的手法解释边缘国家机器,当金钱、恶欲、法律失去效用,以暴治暴的心理底线的沦落。人们在法律和其他诸多途径都无助的情况下,很自然想借用一种非自然和非常规的力量来寻求心理补偿和公心,于是像美国文化上的《超人》、《蝙蝠侠》、《夜魔人》、《绿巨人》……一系列的漫画英雄情有独衷,自然也就不难理解汉尼拔作为以暴治暴以精神罪犯解决另一个精神罪犯的方法,观众是认同的,西方的社会理念也是认同的。 

  《红龙》我个人认为,从最初的运作和策划,都是定位于前传的叙述,他没有任何想与《沉默的羔羊》比肩的野心,《红龙》更多是想叙述汉尼拔的入狱前的罪案和为《沉默的羔羊》顺利帮助克拉丽斯做剧情上的铺垫。在情节上更多地是铺陈,在拍摄手法上也是完全沿用《沉默的羔羊》的手法。艾德华?诺顿和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都很投入,但我还是更多喜欢一些艾德华?诺顿。《AMERICANHISTORYX》(野兽良民),爱德华.诺顿的表演同样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新纳粹份子,民族鸿沟的难以逾越和罪恶的轮回。好来坞在表现美国社会症结和心理上都有老练的手段,也帮助我们在认识问题上更加深刻和透彻。 

  其实无论谋杀还是种族仇杀是有人性原由的,但搀杂了社会因素却又变得歇斯底里的狂热。 往往用正常人的思维定式解释行为趋向是牵强的,人总是要给自己一个理由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10-26 1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
一部很好的电影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12 01:28 , Processed in 0.23168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