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7|回复: 2

[其他]:宁波保国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4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宁波保国寺里面虫不蛀,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
很奇怪,大家想想会是什么原因?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12-14 16: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保国寺


    保国寺是宁波旅游北线的第一站,虽然那儿是晨钟寂寂,暮鼓静静,但寺院的建筑乃是古建筑的大本营,由于没有善男信女的拥挤,没有香火烟雾的熏扰,寺院内的一砖一瓦像史书中的一章一节,任人细细品读,细细回味。

    据传保国寺是东汉建武年间,源骑将军张意与其子中书郎张齐芳爱这里山水清丽,隐居下来,后又舍宅为寺。只是此仅为传说,并无史料可鉴,但愿这不是以讹传讹。不过这对我们品读保国寺无关紧要。

    唐代的经幢,宋代的无梁宝殿,明朝的迎熏楼,清朝的警钟楼,民国的观音殿和一些建筑饰品。保国寺里有读不尽的知识,读不完的故事。

(一)唐代经幢

    每次去保国寺,几乎没留意过矗立天王殿前的那一对经幢。经幢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它起源古代的族幡,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通常安放在通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置于墓道、墓中、墓旁的。

    新世纪元旦,我去保国寺再也不愿与它们失之交臂了。走近它们我有些诚惶诚恐,因为东边的一座经幢造于唐开成四年(839年),它是浙东最古老、最完整的经幢,堪称宁波一绝。这座经幢原是慈域普济寺(普济寺是浙东最早的寺院之一,今在慈湖中学的大礼堂北边,仍存一个古亭子。)的,经幢于1983年迁移至此,距今已有1100多年了,比在宁波市区的咸通塔还早 28年。见到这堆古老的石头,一番感慨涌在心头:它那么古老、那么深厚,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相比较,实在太短暂。我仰望布满青苔的幢身,— 一辨认幢体上的字,许久才认出除“唵、摩、尼、达、哩、哞、呩、咤”八字真咒外,下面还刻着唐代书法家奚虚己撰写的《佛须尊胜阳罗尼经》的全文和序文,虽然文字清浙,可我实在没耐心再— 一辨认有3千多字的经文了。倒是基座上部的承盘上刻三条盘龙和仰莲,中部八角束腰刻人大金刚及基座刻莲花瓣让我了解过去的雕刻艺术。

(二)无梁宝殿

    穿过天王殿,绕过一碧涵空的净土地,抬级而上,有一木结构建筑——无梁殿。它是浙江现存最早的,惟一的宋代建筑,也是保国寺精华所在。殿堂佛座台上竖有一块招牌,上书有千古之谜,请游人揭谜。原来大殿有“虫不蛀、鸟不栖、鼠不入、尘不染”的四大奇观。我见过三位学生,他们一见谜牌就使劲嗅着,妄想闻出什么味道来,还津津乐道:揭了谜也就中了巨奖了。

    人们曾刻意将蜘蛛放殿堂,可没多久,蜘蛛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多少年,有多少次,又有多少位建筑、林木专家前来考察,试图想揭开其中的奥秘,但几乎是无济于事。于是,有人称无梁殿为宁波的“金字塔”!

    其实无梁殿并非没有横梁,先是人们误将“无量寿怫”的大雄宝殿称为无梁殿,久而久之,“无量”便成了无梁了。巧的是大殿内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梁架,不易看出巨大的横梁了,于是误传就变真的“无梁殿”了。

    称它无梁宝殿是因为除了以四奇外,它的建筑工艺也有今人无法解释之奥秘。同是斗拱,而东西两侧不对称,西转跳为五跳,东转跳却为四跳,而且柱头的护斗又是东西不对称,东侧为圆形石护,而西侧则为方形木护。一般中国的古建筑为对称,体现儒家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而无梁殿独具匠心,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悬念,可见创新乃是万物永恒之灵魂。如果再轻轻地拍打殿中的16根瓜棱形柱子,那回声有虚有实,原来这些殿柱有的采用一根木柱包镶而成,有的则采用四根小木合拼,再作样卯联固而成。这些建筑特色不仅是古代劳动者智慧的反映,而且还是中华民族勤俭美德的体现。诗云:“升斗昂供人巧极,祥符千载永留名”。这恐是对无梁殿的最好赞颂了。

(三)砖雕屏风

    一先生执扇倚桌观赏池塘中的莲花,一童子凭栏传话,另一童子池傍往瓷瓶插莲,这是收藏于保国寺的砖雕屏风所见的难以忘却的一景《君子慕莲》。我难忘在那青灰色的石砖上竟能读到古人那种仰慕正直人格、鄙视趋炎附势的情操。

    细细品赏那屏风画面,仿佛池水间跃出一个个文字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催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是周敦颐的《爱莲说》。

    走进保国寺砖雕屏风的收藏室,所能品赏不仅是闭子慕莲》,而且还有如个历史故事一亿高山流水》《北海牧羊》、《博士传经》、《东坡赏砚》、《候涛题壁》、《 桥授书》、《写经换鹅》、《东篱采菊》、《踏雪寻梅》、《贤母勤教》、《商山四皓》、《孤山放鹤》、《君子慕莲》、《竹林七贤》、《洗桐图》和《常敬忠》。虽然这些故事脸炙人口,但从盈尺之大的石砖上品读亦文亦画的故事实在难得。

    屏风,辞海解释为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用具;亦是挂在壁上作装饰的条幅,通常以四条、六条或八条字画联列成组。《燕丹子》卷下:“八尺屏风,可超可越。”

    屏风以竹木为骨架为多见,本来砖雕屏风就比较少,而由十扇门状组成的巨大砖雕屏风自然十分罕见。砖雕的制作是采用先刻印,后烧造的工艺,这堂砖雕屏风共有16幅画面,每幅至少有两个表情各异的人物,其中竹林七贤觉在半平方的砖面雕刻七个人物形象,可见工匠的手艺之高,当然也是先人智慧的体现。我不精通书画艺术,据截:这堂屏风采用的我国明清时期民间雕工的丹青手法,也采用了宋元以来山水人物的传统表现技艺,有些画面还题诗盖印,原来工匠们也追求书画家的那种文雅意境。

    砖饰品虽在我国源源流长,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人为毁灭,保存完好的砖饰品已越来越少了,显然这堂屏风也算宁波一绝了。

    砖雕屏风原在江北乍浦乡王山村的大夫第内。清光绪《黄山小志》记:黄山距慈溪县城(今慈城镇)八里,以山中皆王氏所居,故一名王山。山多丛被、乔松,苍翠若滴。两峰相对,形似覆孟。相传明朝时应氏极盛。自王氏居此,应氏渐微。故山人有“凰来鹰去”之谚。

    大夫第的主人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朝议大夫王严理,当时雕刻这套屏风也许是为了炫耀其权势和富贵。可惜风水轮流转,数十年以后,王氏家族也逐步衰落。风雨无情,大夫第也已驳斑陆离,但这堂砖雕屏风和现存在王山村的大夫第、花庭等建筑上的一些砖饰品仍展示着当年的辉煌。

    我国已故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光术之增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朝夕之映影。走进保国寺,在众多古建筑间倘佯时,人就或多或少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其感受胜过读书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8 1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挺详细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5-22 05:37 , Processed in 0.300190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