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2|回复: 4

[转贴]:京味儿中的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3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京味儿中的传统文化


     这是所有文化的成因。国粹之一京剧就是很好的例证。确实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京味到底是什么味?权且引用作家刘一达在他最新的京味儿系列《有鼻子有眼儿》的话来说明吧,“‘京味儿’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恬淡冲和,超脱通达。”
   “恬淡冲和,超脱通达”既是对京味儿的定位,也挑出了京味儿中传统文化的韵味。
    先以北京的浓郁风情——老北京的市区作为开场白。老北京的市区,由元大都以來便形成了棋盘式的格局。自辽代在此建南京城以后,金、元、明、清四朝均在此建都,而明清两代的北京城的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文化虽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却不是虚无缥缈的,在创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于譬如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京味儿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具体可以表现为京城传统礼仪文化、京城饮食文化、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老字号文化等等。细细品味,就能从遗落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幽静的小胡同里和古色古香的老字号铺子感觉一下它的韵味,且听一段京韵大鼓,也可去龙顺成文化茶社一品香茗……
    北京,我的故乡——几千年的文明古都,依然巍然屹立,见证过战火硝烟,也见证过繁荣昌盛,颐和园斑驳的城墙,夕阳下的恢弘气派的故宫,你无从寻觅逝去的英雄时代,倒是皇城根下的芸芸众生,历经南迁北调,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或默默无闻,或乐天豁达,只想在天子脚下求得一种安稳平和的普通百姓日子。
     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京城,也带来了各方独有的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等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里,各种风味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继承中有发展,也可以说范,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瑰丽的文化奇观。北京城的中心是昔日的皇城,街巷依着皇城排列,呈东西、南北的规整朝向,方正平直。大街宽24步,小街阔12步,再小的是巷和胡同。胡同之多,“有名的三千,无名的数不清”。胡同里便是組成北京的最基本单位——四合院,无数的四合院,汇成了北京的“四合院之海”。今天,随着城市的现代化改造,胡同和四合院正在一片片地消失,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不少。被人津津乐道的“京味儿”,即北京人的醇厚生活风情,便在這些古朴的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里延续着。走进胡同,老北京人闲逸优雅的情调便表露无遗。
     小时候最喜欢随祖辈遛弯儿。那时候,爷爷总是穿着个大襟儿,拖着塌了板儿,拉着刚吃饱饭的我和姐姐满街转悠。认识的老街坊、邻居总是笑呵呵儿的说:“嘿,瞧这小姐儿俩,多好!”不认识的路人也总是好奇的问长问短,爷爷便喜笑颜开的搭腔,待路人得知我们真相时,即以又羡慕又好奇的口吻说:“呦,双胞胎啊,那可不像!谁是姐姐啊?”这时,姐姐总是迅速举起手,随即引来阵阵亲切的笑声。我知道,爷爷心里正是高兴时。接着,一路走一路聊,由一个胡同拐进另一个,像走迷宫一样拐进拐出。然后又不知怎的遛进了四合院儿。那里干什么的都有,洗衣的、淘米的、做饭的、唠嗑的、干架的……嘈杂而又朴实,实实在在的生活。
      割舍不掉的祖孙情、难舍难分的姐妹情、亲切友好的邻里情、萍水相逢的路人情……我祥和欢乐的童年生活,北京人平淡质朴的生活,透析着京味儿——恬淡冲和,超脱通达。中国历史悠久,儒家、法家、道家等流派和古典哲学均讲求修身养性,“仁”始终贯穿中国人的观念。这祖孙情、姐妹情、邻里情、路人情……无不散发着这种精神。四合院儿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的设计格局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正统、和谐的理念。京味儿中的这些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接着道——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包罗万象,点一杯清香的茶,与茶友谈天论地,初识的陌生感觉根本不存在。品茶、聊天,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只等人亲自品味。以前老北京的茶馆名目很多,有听评书为主的书茶馆,专卖清茶的清茶馆,郊外瓜棚豆架边的野茶馆等等。而最普遍的还是综合性的大茶馆,曲艺、绝活、宝贝、玩意儿样样齐全,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在这里歇脚闲聊拉买卖做和事佬干什么都行。所以老舍先生才有感于“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才能写出《茶馆》这样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饮茶环境是最能体现京味儿文化的一个侧面。老舍茶馆——京味十足的品茶苑,就像一个浓缩京味文化的博物馆。整个茶馆面积1500平方米,总体设计沿袭了明清茶馆的旧貌,楹联字画,八仙桌靠背椅,小铜壶盖碗茶。只要细心,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老北京的影子。这些京味文化都是攒鸡毛做掸子似的积累而来,它们渗透在茶馆的每个犄角旮旯里……。再说怡青泉——传统高雅的文化沙龙,是一个带有皇家气派和宫廷韵味的品茗幽处。馆前方正小园,由四尾青石大麒麟护卫,拱形石桥中分一池,池中清水鱼游,池旁繁花锦簇、蜂引蝶戏。进入馆中更是环境幽雅,以致脱俗,将自然的幽僻空灵和皇室的轩昂气派完美结合。入得门来未见其物先闻其声,石蟾吐水之潺潺声、鸟鸣蝈叫之天籁声,声声入耳令人不知身处何方。天棚攀满碧绿藤萝,梁栋都是用上等红木透雕建构而成,出自中国雕刻之乡浙江东阳的高工之手。迎面正中演艺台平摆一张黑色龙琴,细品香茗,静听《流水》,再看那碧水翠荷金鱼嬉戏,实在是赏心悦目。甬道口摆放着一柄尺余紫金檀精雕细刻的“莲花大如意”,祥气四溢。后堂景象则是一派皇室尊贵,很见底蕴之雄厚。豪华茶轩独占一方自有一景,规模按一比一的比例完全仿故宫倦勤斋而建,整体木榫结构不使一个铁钉,所有接榫处均用竹篾或者翡翠。室内布置富丽堂皇、气宇轩昂,共用四百七十块翡翠作为装点。太师椅居位合宜,当中摆放来自缅甸整体透雕的翡翠大茶船,上有万年形成的天然梅花眼点缀,芳香四溢,阔绰显贵。就算一般的茶室也都是明清宫廷风格的设计,红木透雕的凿井、紫檀镂空灯、清代官帽椅、手工绢画和湘绣,海棠、芙蓉、蝙蝠、鸳鸯处处都流露出官宦人家的富贵祥和。这些我都没有见识过,一半来源于祖辈们的聊天儿、拉家常时不经意流露的只言片语,一半来源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对此,甚是遗憾……
      独特的茶文化、饮茶环境是对中国传统高雅文化的推崇。我生于八十年代,家中的长辈自是好这一口儿。而传自父辈仍以品茶为乐,却自我这一代随着长辈们的逝去渐渐远离茶的洗礼。但对茶文化仍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更是视为老北京的代表。虽然生于北京,长在北京,但仍称不上是老北京,可骨子里仍希望以老北京自居。这是京味文化对人的影响,亦能折射出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渗透、蔓延……
      再谈京腔京韵——北京话。细品北京话,其实最大的特点在于懒洋洋。地道的北京话总像是在深秋午后的暖阳中,在轻摇的躺椅中,在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散中悠悠道来的。再大再急的事情也仿佛都变得无所谓了。在长沙待了两年,每到开学时,寝室里的姐妹总是调侃说:“京片子又回来了。”我们北京人说话很快,但这“快”却全不似南方人嘴皮子上下翻飞的急急叨叨,也不似其他北方人斩钉截铁的干干脆脆,这“快”也是快在了“懒”上——懒得把音发全,懒得把话说完,懒得让你听明白。一句话本来十个字,咱能趁你不注意只说了五六个就算把这话说完了,你要是没听懂,我就再把那五六个字飞快得说一遍,你再不懂,对不起,我懒得再说了。
     其实各地人一提到北京话,无不觉得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儿化音”。别小看这小小的“儿化音”,它能把任何凝重消磨至轻松。比如普通话说的“做官、赚钱、娶亲”这样的大事正经事,在我们北京人嘴里就成了似乎可有可无的“当官儿、挣俩钱儿、娶媳妇儿”。我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人总保持愉悦的心情。高兴时我就屁颠儿屁颠儿的撒开花儿了的玩儿;说我不喜欢听的我就让你打住;没精神了我就犯蔫儿、打盹儿……一切都不需要兜圈子,咱就直来直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的方言都自称体系,在语言审美上都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京片子中亦是有所体现,显示了中国人的幽默、机敏睿智、天真乐观的特性。算是给“恬淡冲和”的京味儿中添了一勺佐料。
      说了文化、生活、居住,再来看看吃的方面——京菜。算起来,“北京菜”的提法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了。但由于北京独特的历史背景、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使得京菜早已跃出了地方菜的局限,而成为集全国名菜之精华。它远不像全国其它菜系那样单纯,但恰恰因为其菜肴在选料、配料、做法等各方面的变换加减,达到了“提高”的目的,使原料工艺均具较高水平,而且比任何一个派系的菜肴更适合各方人士的口味。因此,正如京剧不是北京地方剧的道理一样,广承中华各民族菜系之精髓的京菜亦因综合水平高和适应性强的特色日益成为中国古老的八大菜系之外的又一独特食文化分支。
京菜在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十分突出。其最底层是小吃,分为清真和汉民两支,以前者为主。这些小吃多为大众化的吃食,其制作虽也讲究,但用料毕竟简单便宜。小吃上一层是民间家常菜。这类菜肴经济实惠,味美可口,多由清代因坐吃皇粮而变得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利用他们过剩的精力和才智琢磨出来的。京味餐馆源流不一,风格差异极大,因其久居于京而成为京菜组成部分。如全聚德烤鸭来自山东,东来顺、鸿宾楼、烤肉季等则为自成体系的回族风味。这几类京味餐馆菜基本是其来有自、互不沾边。特色餐馆菜再往上数则是官府菜,是一些颇讲究饮食的南方汉族官僚或满洲贵族由府邸家厨的手艺发展而来的。京菜的最上一层,是“宝塔尖”宫廷菜。它们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登峰造极的产物,其用料上乘,多山珍海味,揉和满汉,既有白煮烧烤,又可煎炒烹炸,技术较为全面,经代代御厨不断完善,品种繁多,味道的复合性与层次感强,极为精致鲜美。
      的确,我爱吃家乡的菜,尤其是烤鸭、豆汁儿。每次放假回家,奶奶总是请我吃烤鸭,这几乎成了保留节目。吃烤鸭也有讲究,讲究季节、片法、佐料、佐食。然喝豆汁喝的是气氛,听着:“粥喔,豆汁儿粥喔!您怎么着?再来点儿胶圈?哦,来盘咸菜。好嘞!”地道的吆喝,喝着舒心、爽快……
      总之,京菜的分层现象实际反映了北京这一政治中心在古代所特有的城市居民间森严的封建等级和巨大的贫富差距。这也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茶不怕细品,京味儿当然也不怕细咂摸,个中真味还得亲自去品味。恬淡冲和,超脱通达的京味儿中散发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不断发扬,发展……*-*2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1-14 07: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楼主!!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8 14: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非常支持。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5 2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在点意思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0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北京文化有很多可写的,这篇[京味儿中的传统文化] 概括了不少。长在北京的我,对北京很多好东西也没有去认真的思考,只是草草的过目。今天看了这篇[ 京味儿中的传统文化] ,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深的研。

当前的北京的建设虽然发展的极快,到处都是高楼淋漓。但是,丢掉了很多老北京的东东。如: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现在所剩无几。宽宽的柏油路挤走的了北京的胡同。到处耸立的高楼大厦占据了祖辈留下的四合院。…………

看后有感胡乱的写了几句见笑。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2 11:11 , Processed in 0.473120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