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18|回复: 6

[分享]:我们的五星(中国历代王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30 1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
  
  评价一个王朝的好坏优劣,主要有哪些考量呢?
  
  —,国势的强盛;
  
  二、民生的安福;
  
  三,政治的清明;
  
  四、文化的发达;
  
  五,结局和影响。
  
  这些题目,还是大了一点。具体来说,应该包括:疆域,国祚,军事,皇帝,摄政,治世,变乱,人口,民生,民族,文化,影响,结局,等等。我们来看看九大王朝的各项排名。
  
  疆域 唐、清、汉、元、明、隋、秦、晋、宋
  
  评说:宋朝的疆域最小,似无异议。
  秦的边界大至为起于辽东鸭绿江江口,向北至沈阳西折,经呼和浩特到河套然后沿黄河南折,经兰州到缅甸密附近的中缅边界折向东南,到越南鸿基附近抵海。这一边界对中华民族有着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后来汉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汉代疆域在秦的基础上主要有三方面的扩大,在北部,在北方边界基本没变的情况占据了朝鲜三十八度线以北的领土,南部占据了大半个越南,最南在胡志明市附近,西部扩张最大,通过在藏族先民地区和匈奴地区之间的武威到酒泉一线的一条不宽的通道,控制了中亚地区,最西达到了巴尔喀什湖西岸以及塔什干附近。汉代的领土扩张奠定了中国对朝鲜、越南和新疆的统制基础
  唐朝疆域最大:东北达外兴安岭、库页岛,西至咸海,南及南海,东至大海,李白就出生在贝加尔湖畔的碎叶城(今属俄罗斯),唐代,中国领土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扩张,在北部,得到了东北南部、朝鲜西部、整个外蒙和大半个西伯利亚,最北达到贝加尔湖西北的安加拉河一带,在西部,到达了咸海和伊朗边界,囊括了整个阿富汗和决大多数的中亚五国领土,南部第一次确认了对海南的统制。
  隋,晋(西晋)与秦领土大致相仿,宋(北宋)略小于秦,南宋和东晋最小.元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包括金,南宋和蒙古三部分,较汉略小。到了明朝,由于继承了元的大部分领土,中国领土出现了第三次大规模扩张,在北方,占据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全部东北地区的和大量了远东领土,但外蒙和大部分内蒙地区不在疆域内,西部,恢复了除新疆外的所有领土,在西南,占元朝的光,不仅恢复了自唐末由于南诏和大理的兴起而长时间失去了云南地区,而且还第一次确立了对西藏和青海的统制,这其中还包括整个不丹和锡金以及大半个克什米尔。
  到清代,除基本继承了明的领土外,领土还有大规模的扩张,在北部,取得了内外蒙的全部领土和唐努乌梁海地区,在西部,取得了新疆和锡尔河以东地区在东部,第一次确定了对台湾的统制,但与明最盛时相比,在远东,失去了乌第河以北地区,在西南,失去了不丹和锡金。从清末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三次大规模的领土缩小,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失去了东北、西北、西南的大量领土,还有整个外蒙和唐努乌梁海地区以及台湾,值得一提的是闻一多先生的七子我们收回了五个,台湾多少也还在中国人手中,但琉球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家了。
  
  国祚 汉、宋、唐、明、清、元、晋、隋、秦
  
  评说:汉四百一十年(西汉214年,东汉196年),宋三百一十九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唐二百八十九年,明二百七十六年,清二百七十五年(1636-1911,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1911年清亡),元九十七年(1271-1367,忽必烈1271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宋,1367年元亡)晋四十五年,隋三十七年,秦十五年。秦是中国的创立者,从“始皇帝”算起是十五年;从秦王政即位算起是四十年;从秦灭周室,史家以秦代周纪年算起是四十九年。以上数据来自<<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至于元清,本属异族,不应从他们的立国者算起(因为奴儿哈赤和成吉思汗所建之国实为当时中国之外国),而应从他们归化于中国算起,既从大清和大元的国号出现算起.如果从他们入主中原算起,则时间更短.
  
  虽然两汉中间有个王莽的新朝,十五年。唐代,武则天的“周朝”也有十五年.看似有个断层,但两汉皇帝的血统一脉相承,唐朝皇帝也是这样,而且在断层前后政治体制,国家结构,国号都未改变.所以这种断层只相当是一种短命的政变.
  
  军事 唐、汉、元、秦、清、明、隋、宋、晋
  
  现在比较唐、清两朝。
  
  对外战争:唐征朝鲜,终灭高勾丽国及百济国;清对朝鲜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从未灭朝鲜。唐与日本的战争,大唐白江口一战全歼日军海军,摧毁日本在朝鲜的领地,使日本人几百年来不敢正眼看中国,并以学习中国为荣;清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和朝鲜派遣军全军覆灭,签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来又签《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让日本在旅顺设置的关东都督府,把大连旅顺等地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关东洲,日本从此称中国人为"支那人",至今蔑视中国.

       唐对北方民族突厥的战争,东突厥前汗国为唐大将李靖所破,后汗国为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所灭,西突厥为唐大将苏定芳所灭。国破之后,突厥余族被迫西迁,没西迁的与汉族和新疆各少数民族融合,不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唐对突厥的战争,以突厥在中国的彻底消失而告终;清对北方蒙古民族的战争,必须巴结一部分蒙古部落,封王赏侯,嫁公主结为亲家,使之助战才行,这里多亏了蒙古各部四分五裂.清对准噶尔蒙古人用兵,从康熙打到乾隆,断断续续花了一百多年,几次重要大战,胜的极为侥幸,这还多亏了汉军八旗的大炮。

      唐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正式控制西域,成为中国对新疆主权的最早历史依据;清攻回疆,维部首领从来是时叛时降,断断续续的战争一直打到清末,还被俄罗斯割去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唐与西藏历史上最强大的土蕃争夺中亚,屡次大败土蕃;清对已经被蒙古人所灭的西藏用兵,从来以多打少,还有失利,清对西藏只有名义上的主权,而从来没有实际的管理权,所以海外的西藏独立分子认为中国对西藏1949年以前没有历史主权。
  唐与印度的战争,唐大唐右卫长史王玄策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番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先头象骑,斩杀天竺兵将三千,趁势攻入中天竺。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灭中天竺,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而清与印度之战,应该是廓尔喀人侵入西藏后,清军入藏与廓尔喀人的战斗,当时的廓尔喀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人,清军在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附近大败,损失惨重,被迫和谈,撤军回国.
  元朝如果只以中国本部算(疆域也是按这个算的),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两战两败,在于越南的战争中也完全失败,应该在唐,汉之后. 清朝对外签定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十几块土地,被十几个国家侵略,赔巨额赔款,至今都没有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拒绝支付),大批国土被强行租给他国,成为国中之国,沦为世界最大的半殖民地国家。。。。。。
  汉灭匈奴。终其一朝,未再逢强敌;秦灭六国,北服匈奴,未输过外敌,所以汉秦强于清。
  刚才列举对外战争,很明显唐强于清,说明唐当时在世界上军事强大.那有人说对内战争呢。于是列举平三藩之乱,收取台湾,平诸次少数民族、教门帮会起义,清朝很多。我随便举一例反驳,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拳时,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攻陷北京了,这种对内战争说明清朝军事强大吗,清军如果不是*侵略者的洋枪洋炮,还镇压不了呢.这就象一个人左手打自
己的右手一样,再怎么打出血都不能证明自己会打架.相反内战越多,越说明国家管理得不好,政权不稳定,内战更使人民生活悲惨,哪还能说自己军事强大啊.美国立国三百年就一次内战,你说美国军事弱小吗?唐的安史之乱、藩镇之乱,只能说明唐中央集权弱,地方大员军权太大而已.历史上的王朝都是亡于人民起义,唐亡于黄巢起义,清也亡于革命党起义.所以对于内战,应该算负分,内战越多负的越多,所以元清都要扣很多分.顺便说一句,平三藩之乱的潘舜臣,平定新疆的左宗堂,收取台湾的施琅都是汉人,这些还都是汉人的功劳。
  
  皇帝 汉、唐、秦、清、宋、隋、明、元、晋
  
  评说:皇帝优劣的排名,主要根据一个朝代好坏皇帝的比例来定。而皇帝的好坏,则依据功业、政绩、才识、品德等各项标准来划分。我另作《给历代皇帝评级》一文,可资参考。
  
  摄政 唐、汉、宋、明、隋、元、晋、秦、清、
  
  评说:这里说的摄政,是指代替皇帝掌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摄政王、外戚权臣、辅政大臣,其权势应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一般性的“权倾朝野”,不在此列;实际掌权不足一年的,从略。
  隋没有摄政人物,可将之作为“零点”;实权人物坏多于好(以年代论)的朝代,排在隋的后面;反之,排在隋的前面。其*坏,以施政为主要考量,私德为次。
  
  秦:赵高,二年。汉:吕后.十五年;霍光,十九年;王莽,二十三年;窦太后,四年;邓太后,十五年;梁冀,二十年;董卓,三年;曹操,二十四年。晋:贾后,十年。唐:武则天,四十一年;韦后,五年。宋:刘太后,十一年;高大后,八年。元:铁木迭儿,七年;燕帖木儿,六年;篾儿赤伯颜,九年;脱脱,九年。明:张太后,七年;张居正,十年。清:多尔衮,七年;鳌拜,八年;孝庄,N年;慈禧太后.四十八年;载沣,三年。
  
  其中,秦、晋全坏,尤以“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最为恶劣,应名列榜尾。太后与皇后当权,并不一定是坏事。北魏冯太后、辽萧太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九大王朝中,称制、听政的皇后太后中.因乱政而留下恶名的只有汉窦太后、晋贾后、唐韦后三人,掌权时间加起来总共才十九年。其余几位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汉邓太后提倡经学,深好儒术,自身也相当能干;宋刘太后去世后.名臣范仲淹对她的评价也是很正面的,“今当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宋高太后,也勤勉问政,尊重司马光一类学者名臣;最贤明的一位当推明张太后她执政的七年.可以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
  
  汉、唐、清三个王朝,都各有一位“女强人”长期当政,即汉朝的吕后、中唐的武则天、晚清的慈禧、这三位我都归到“正面形象”一类。吕后为政,尚能识大体,用能任贤,“黄老之治”即为明证,她下承文景之治,开创大汉富国强兵之路。武则天是以一女儿身称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上承“ 贞观”,下启“开元”,使大唐继续兴盛。慈禧扼杀变法,顽固不化,屠杀改革派,囚禁皇帝,奢侈浪费,抽海军军饷庆寿,致使甲午残败,丧权辱国,还恬不知耻的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无论在才识,远见,胆量,思想,气魄上都远远不如吕后和武则天,假如慈禧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傻瓜,那也好了,大清或许有救,偏偏她也很聪明,善于玩弄权术,摄政四十八年,硬是做了历史的反推动力,最终导致清的灭亡.
  
  
  治世 汉、唐、清、宋、明、隋、元、秦、晋
  
  评说:治世即政治清明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年代。一般认为,秦、晋、元三代无治世。其余六大王朝:汉代有黄老之治到文景之治,约五十年;汉宣之治,二十五年;明章之治,二十一年,合九十六年。隋代有开皇之治,二十四年。唐代有贞观之治,二十三年;水徽之治,约二十年;开元之治,三十年;大中之治,十三年,合八十六年。宋代有太祖、太宗“致治”,三十年;仁宗晚年,十年,合四十年。明代有仁宣之治十一年;张大后当权,七年;弘治之政.十八年,合36年。清代有康雍乾盛世,约50年,康熙早年战乱太多,人民生活艰苦,谈不上治世,乾隆晚年,国家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内乱不断,也谈不上治世,从康熙晚年到乾隆早年,只有大约50年时间才是治世。
  
  变乱 宋、汉、明、唐、元、隋、秦、晋、清、
  
  评说:这一项是“逆排名”,越乱的排到越后。所谓祸乱,主要有:一,朝廷之乱;二,诸侯之乱;三,民变;四外患。不包括建立王朝和统一中国的历次战争,如秦灭六国,楚汉之争,晋灭东吴,唐平群雄……直至扬州三日与嘉定三屠等;也不包括成功的对外战争(征伐、抚平)。
  
  乱世是治世的反面,夜是判断一个王朝好不好的重要依据。但乱世不象治世那样,可以一概而论。盖“幸福的世道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世道却各有各的不幸。”年代较长的王朝,祸乱也较多;有些祸乱,甚至是治世发生的,如汉初黄老之治时的吕氏之祸,文景之治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清康熙年间的三藩之变等等。乱世就是政治不清明安定、人民生活悲惨的年代,乱世越长,朝代越黑暗.
  隋仅一乱,即“天下大乱”.自大业七年各地民变,历七年而亡。秦因赵高之祸,引起天下大乱,仅两年三个月而亡。晋因贾后之祸,引起长达二十年的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漫长、最黑暗的一段的乱世。元代的主要乱因,是内部的权位之争,包括昔里吉叛变、乃颜之乱、海都内犯等,后有民变,历二十年天下大乱而亡。
 其他各朝的主要变乱如下——
  
  汉:吴楚七国之乱、王莽纂汉、宦官之祸、外戚之祸、羌乱、十常侍之乱、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诸侯割据。
  唐:安史之乱、权宦用事;藩镇之乱、回纥之患、吐蕃入寇、南诏之患、黄巢之乱。其中,尤以安史、黄巢为烈,藩镇、宦官之祸乱为久。
  
  宋:宋辽争战、西夏争战、王小波李顺之乱、蔡京乱政、方腊之乱、宋江之乱、靖康之耻。
  明:靖难之变、土木之变、安化王之变、宁王之变、土司之乱与徭变、大同兵变、倭寇、海盗、鞑靼之犯、播州杨应龙之变、宁夏之乱、缅甸之役、朝鲜之役、魏忠贤乱政、辽东战争、天下大乱、甲申之变。
  
  清:圈地占田、服饰之易、三藩之变、文字狱、两次台湾之变、准噶尔之乱、苗民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廓尔喀之役、白莲教起义、海盗、陕西兵变、天理教起义、箱民之乱、天地会、捻军之乱、回温张格尔之变、徭民起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太平天国、回民起义、新疆事变、中法安南之战、甲午战争、列强租界、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英军入侵西藏、日俄战争、革命党起义。
  
  清代祸乱最多,甚至席卷大半个中国,如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捻军等,对外战争一败涂地,到处割地赔款,版图不断缩小,甚至首都几次被攻陷,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生活悲惨,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其悲惨程度是当时世界上难以想象的(《中国革命史》语)

  效能 唐、汉、隋、清、明、元、宋、晋、明
  
  评说:有人认为,专制的政府较有效能。此说不确。明是中国最专制的王朝,其政府效能却十分低下。还有人认为,廉洁可以产生效能。此说也不确。宋是历代最节俭的王朝,其政府效能仍不高。对王朝而言,皇帝的勤政,中枢机构的精简,地方制度的完善,是最为重要的。
  
  秦建立皇帝制度,秦始皇勤于公务,每有公文必亲笔批阅,常至深夜,令人想起“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
  
  西汉中央政府权力逐渐增大,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弱化,效率提高
  
  晋大封宗室,各自为大。地方割据势力加强。
  
  隋军国大事由内史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地方官由吏部任免,加强了效能。
  

  唐初袭隋三省制;后以政事堂为最高权力机构,提高了中央工作效率;再后又以翰林参预机要,削弱宰相职权;至藩镇时代,中央集权减弱,地方权利太大。
  
  宋以扩大皇极为中心建立一套庞大的官僚体制,其后越来越膨胀,凡职都得皇帝亲自任命,凡事都要皇帝指挥。
  
  元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以提高效能,但不理想。
  
  明初为丞相制,不久改内阁制,效率提高
  
  清承明制,改内阁为军机处,基本和明朝的内阁制差不多.但皇帝高度独裁,每逢生日和过年就不办公,官员腐败,权臣舞弊,皇帝还到处卖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坤就是乾隆的小舅子。清末更是异常腐败,有"一年穷知县,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民生 明、唐、汉、宋、隋、元、晋、秦、清、
  
  评说:民生即人民生活,在漫长的农业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人民就是农民。每个王朝都有其兴亡史,同一王朝不同时期的人民生活,差别是极为巨大的。我主张分两方面讨论。一是承平时代,人民富到什么程度,富了多久,二是离乱时代,人民穷到什么程度,然后综合给出一个排名。
  
  秦徭赋很重,刑法苛刻。
  
  晋民能劝课农桑,减轻赋役,形成暂时繁荣。
  
  元民分四等,从事农耕的汉人、南人地位低下。国家对人民采取搜刮政策,人民饥寒交迫,民变迭起。
  
  隋开皇之治二十余年,民生尚称繁庶;炀帝穷兵黩武,民变四起,天下大乱。
  
  宋是两极分化的典型。一是士与民的贫富悬殊,知识份子和官吏生活优游,一般百姓穷苦。二是城与乡的差别较大,财富集中在繁华的都市(如《清明上河图》)。
  
  汉是第一个强盛王朝.又极为重视农耕,农民的生活水平高。文景之治以后,一般百姓都能吃到梁肉。
  
  唐在安史之乱前的约一百三十余年,人民远比汉时富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徭赋也远低于汉、晋。安史之乱后情况变坏,但开元之治后,又有恢复。
  
  明前期的约一百五十余年,民生富庶,“百姓充实,府藏衍溢”,明末由于天灾人祸,民变迭起(《明史》)

       清朝乱世最多,百姓生活最为艰苦。从而起义也最多,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箱民之乱,天地会、捻军之乱、徭民起义,回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等,都是迫于生计和民族压迫发生的,就是清朝吹嘘的康乾盛世里,也大范围发生过人吃人的惨剧(可以从《天下粮仓》里了解一二),再加上列强入侵,赔偿巨额赔款,辛丑条约以后,中国人成为世界上受压迫,受剥削最严重,生活最悲惨的民族之一,一下子从明朝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变成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民族 汉、唐、隋、明、宋、晋、秦、元、清、
  
  评说:这一项是指“大中国”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元的民族关系最差,公开实行种族歧视政策,人分四等。蒙古帝国西征灭国四十余个,屠杀许多民族,毁灭许多百万人口的城市。元初南下时,掠民为奴;统治时期大肆搜刮;元末亡于民族起义。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奠定汉民族基础,居功至伟
  
  晋时外患并发,致使五胡乱华。
  
  宋弱,对夏、对辽、对金用兵,多以失败收场。
  
  明推翻元朝,对蒙古人有过大屠杀。
  
  隋在数百年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建国,本可以开创如汉、唐一般的盛世,但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最终导致民变。
  
  唐凭借兵力,降服突厥、契丹、高丽和西域,有天下归心之势。唐朝皇帝不搞私心,大力任用外族人才,对外开放,博采中外,很多外国人都来中国留学,北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汉灭匈奴。经略西域,胡汉和睦相处。
  
  清入关后就搞“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及镇压准噶尔部的大屠杀。满人大搞文字狱,剃法令,搞民族压迫及不平等,以维护其满洲贵族统治。对西藏,确立达赖、班掸的精神领袖地位,以喇叭教奴化藏人,并使其影响蒙古,达到奴役两个原本极为强悍的民族的目的;实行改土归流、分割西藏与青海,蚕食和限制了藏人的传统专有地域。对蒙古,搞盟旗制度,限制蒙古人自由放牧的自由,又不许蒙古学习汉文化,还有喇叭教来奴役蒙古民族。对“西域”,实行分地限人的政策,赤裸裸进行民族歧视。闭关锁国,不求进取,不但被西方列强侵略,连小小的日本,也多次凌辱中国.正是这样的政策,清朝结束时,国家几乎彻底分类裂,蒙古,新疆,西藏,纷纷寻求独立,满人也遭到报应,被几次屠杀.连北京慈禧的坟都被刨了
  .
  
  文化 唐、汉、宋、明、秦、隋、元、晋、清、
  
  评说:文化的含义,不仅仅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主要还应包括科技、教育、生产营造的进步,及文物典章制度。此条是指综合名。
  
  秦统一汉字及度量衡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功莫大焉;但焚书,夷灭各国文化的丰富性,罪莫大焉。
  
  汉发明造纸,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修史方式,汉赋繁荣一时,汉文明与古罗马帝国比肩,领先世界。
  
  晋佛教渐盛,时兴清谈。
  
  隋创立的政治典章制度,为中国王朝制度的经典唐为文学、佛学的高峰时代,建筑宏大,发明印刷术。
  
  盛唐文明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至今仍有影响,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盛唐文明世界独领风骚
  
  宋发明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文学、艺术、出版发达。
  
  元戏曲创作繁荣。
  
  明器物精巧,文学繁荣并逐渐通俗化,著述极丰超越前朝,火器得到巨大发展。
  
  清朝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在西方人眼里,成为地地道道的野蛮人,被外国大炮强行轰开国门,被迫学习外国文化。
  
  影响 唐、汉、秦、宋、明、元、隋、晋、清、
  
  评说:这一项,主要是指历代王朝对后世的影响力,不是指历史地位。其次,也包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秦是统一的“中国”之源;它开创的中国疆域,大致维系了近两千年;它的朝代名、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正式的、永久国名(China);它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创造者,汉文字的定型者,两千余年政治典章制度的创建者。
  
  清对外签定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甚至在中国土地上挂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使中国从一个让世界敬畏的国家变成世界上别人最瞧不起的国家之一;中国割地赔款,搞得主权尽丧,国破民穷,成为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人民生活最悲惨的国家之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现在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汉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以及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影响后代至为深远的汉文化;它使西方人知道,东方存在着一个极为强盛的文明国家,可比美古罗马帝国。
  
  唐接受容纳了大量的外来民族和文化,是留给后世汉文化经典最多的朝代;它的兵力,曾抵达咸海和和伊朗边界;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裕的国家。
  
  宋形成影响中国上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对后世文化影响亦不可低估。
  
  明使通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跟海外的民间交往频繁。
  
  元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奠定了中国戏剧的基石。
  
  隋创立科举制,影响以后历代的政体与学风。
  
  晋形成士大夫习气,至今犹存。
  
  
  结局 汉、秦、隋、唐、秦、明、晋、宋、元、清
  
  评说: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亡史。有兴就有亡,有开端就会有结局,这是很正常的。朝代的结局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朝的结局,即它的下场如何;一是它所统治的国家的状况,即它在怎样一种背景下收场,善后如何。
  
  秦:皇帝被权臣所杀,皇室向义军投降;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汉:皇位禅让于权臣;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晋:皇帝被外族所杀;中原沦陷,衣冠南渡。
  
  隋:帝被叛将所杀;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唐:皇帝被叛将所杀;群藩割据,军阀混战。
  
  宋:皇帝被北元俘虏
  
  元:大都陷落,皇帝逃往草原;“分裂”为中、蒙两国。
  
  明:皇帝自杀
  
  清:皇帝沦为洋人的走狗,外怕列强,内惧强臣,四面楚歌,被迫退位,随后满族遭到屠杀;国家四分五裂,蒙古,新疆,西藏,纷纷独立;国家大乱,军阀连年混战;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国家。
  
  
  综合排名 唐、汉、秦、隋、明、元、宋、晋、清
  
  评说:以上共十八项,每项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依次递减,第九名0分。每项得分相加
  ,即为各王朝的总分数。满分为128分。
  
  唐124分,汉87分,秦80分,隋74分,明64分,宋58分,元45分,晋29分,清25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1-30 2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1 08: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又看了一遍。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1 1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历史多了解点,不错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1 10: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搞什么专业写的文章啊?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1 13: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好的,是学历史的吗?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31 1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同的意见。
读史小札:中国王朝排行榜
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三国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十六国时的东晋、前赵、北凉、夏、后赵,鲜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三个;
  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陈,共五个;
  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夏、辽、金、南宋,共四个。
  王朝的大小,主要是指有效统治的地域而言。能够大致囊括传统中国疆域,也就是所谓“一统天下”的王朝,是大王朝;否则就是小王朝。这里,大王朝不包括东晋和南宋,也不包括楚项、新莽、更始、武周和洪宪。小王朝中,不包括西域诸国、匈奴、柔然、突厥、回纥、朝鲜、安南、吐蕃、缅甸、琉球等藩属;西辽、大理、元朝四大汗国、帖木儿帝国;残元、南明;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历代农民割据政权;民国时俄国控制的外蒙,日本控制的满洲国。
  小王朝既然是大分裂时代的割据政权,在评分上相对于大王朝已经处于劣势;其政权的好坏,基本上也只产生和作用于局部,对整个中国并无直接的大影响。我主张大小王朝分开来讨论,重点放在大王朝上。
  评价一个王朝的好坏优劣,主要有哪些考量呢?
  一,国势的强盛;
  二,民生的安福;
  三,政治的清明;
  四,文化的发达;
  五,结局和影响。
  这些题目,还是大了一点。具体来说,应该包括:疆域,国祚,军事,皇帝,摄政,治世,变乱,纲纪,宫廷,效能,人口,民生,民族,文化,影响,结局,等等。我们来看看九大王朝的各项排名。
  疆域 清、元、唐、汉、明、晋、隋、秦、宋。
  评说:宋朝的疆域最小,似无异议,甚至都可以将之列进小王朝中去。唐、汉、明、晋、隋各朝的版图形状相差不大,即自秦开始的中国“传统疆域”,只是边疆地区时有出入;差别较大的是势力范围。元、清情况较为特殊。元是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与四大汗国及吐蕃并列。元朝本部也就是其实际统治的疆域,包括中国和蒙古两部分,超过中国传统疆域一倍以上,但还是远不及清朝的面积。汉时的西域,唐时的吐蕃,包括元本部的中国和蒙古,几乎全都正式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国祚 汉、清、唐、明、宋、元、晋、隋、秦。
  评说:汉410年(西汉214年,东汉196年),清296年,唐289年,明276年,宋167年,元162年,晋45年,隋37年,秦15年。秦是中国的创立者,从“始皇帝”算起是15年;从秦王政即位算起是40年;从秦灭周室,史家以秦代周纪年算起是49年。秦以外,所有的朝代都从立国者建立的“小王朝”算起,至退出中原统治地位截止。因而不包括东晋、南宋、残元、南明。这一算法,与史家通常定义的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较为相符。
  两汉实可分为两个王朝,因为中间出现了大的断裂,即王莽的新朝,15年。东汉末自建安元年起,习惯上认为已进入曹魏、三国时代,因而东汉实际可只算作172年。唐代,其中武则天的“周朝”也可算作一个断裂,也有15年。断裂是应该给予大大扣分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把连续性考虑进去,清朝的国祚应排诸朝之首。
  军事 元、清、唐、汉、明、隋、秦、宋、晋。
  评说:古代国家的建立和守成,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基本前提。几乎每个王朝的军力,都是前期较为强大,后期逐渐衰弱。军事实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外(征讨、防御),一是对内(平乱、掌控)。掌控也是一个因素,不能完全掌控的军事力量,往往形成对自身安危存亡的威胁。如唐代的安史之乱、藩镇之乱。宋代是“积弱”的典型,但它尚能守住168年的江山,远远超过了晋,对“中央军”的掌控,是一个重要原因。晋室根基丧失于八王之乱,就由于失去这种掌控力。各朝都有农民起义、诸侯反叛和割据之乱。秦、隋、晋、元四朝一乱即亡,说明其平乱能力甚差。两百年以上的王朝,军事实力都堪称强大。元是一个特例,以强大的军事对外征伐,建立了极为庞大的帝国。它的对外征伐几乎是战无不胜的,除了两次东征日本的失败。唐朝军力胜于汉,汉胜于明,似无异议。
  现在比较唐、清两朝。
  对外战争:唐征高丽,屡征屡败;清在入关前即已收服朝鲜。唐与北方民族东突厥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120年,而西突厥更是降叛无常,未曾完全归顺;清在入关前即收服漠南蒙古诸部,入关后屡次讨准噶尔皆获大胜,蒙古族几乎全部成为清朝的国民。唐先后与西突厥、吐蕃争夺西域控制权,该地一直时降时叛;清西征出兵必胜,平定回疆,将历史上的这一片归属未明之地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唐与吐蕃的战争,胜少负多,而且往往全军覆没,甚至都城长安失守;清代六次对藏用兵,除一次稍有失利外,都大获全胜,置其于保护国地位,有清一代,藏不敢叛。除了传统上的周边国家、地域与民族,清遇到了历代王朝未曾遭遇过的、使其丢尽了脸面的对手,那就是西方列强。这是时代造成的悲剧,作为中国的代表,清政府当然难辞其咎。
  对内战争,历代王朝中清的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有平三藩之乱,收取台湾,平诸次少数民族、教门帮会、革命党起义,皆获成功。即使清势衰落,还有两次大的内部战争,也取得重大胜利,那就镇压太平天国和平定新疆。唐的安史之乱、藩镇之乱、黄巢之乱,朝廷都措手无策,号令不行于四方,动不动就逃离长安,诸乱都遗祸绵延,终于导致唐朝的倾覆。
  皇帝 清、汉、唐、宋、隋、明、元、秦、晋
  评说:皇帝优劣的排名,主要根据一个朝代好坏皇帝的比例来定。而皇帝的好坏,则依据功业、政绩、才识、品德等各项标准来划分。我另作《给历代皇帝评级》一文,可资参考。
  摄政 清、唐、汉、宋、明、隋、元、晋、秦
  评说:这里说的摄政,是指代替皇帝掌握朝政的人。他(她)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摄政王、外戚权臣、辅政大臣,其权势应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一般性的“权倾朝野”,不在此列;实际掌权不足一年的,从略。
  隋没有摄政人物,可将之作为“零点”;实权人物坏多于好(以年代论)的朝代,排在隋的后面;反之,排在隋的前面。其好坏,以施政为主要考量,私德为次。
  秦:赵高,2年。汉:吕后,15年;霍光,19年;王莽,23年;窦太后,4年;邓太后,15年;梁冀,20年;董卓,3年;曹操,24年。晋:贾后,10年。唐:武则天,41年;韦后,5年。宋:刘太后,11年;高太后,8年。元:铁木迭儿,7年;燕帖木儿,6年;篾儿赤伯颜,9年;脱脱,9年。明:张太后,7年;张居正,10年。清:多尔衮,7年;鳌拜,8年;慈禧太后,48年;载沣,3年。
  其中,秦、晋全坏,尤以“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最为恶劣,应名列榜尾。
  太后与皇后当权,并不一定是坏事。北魏冯太后、辽萧太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九大王朝中,称制、听政的皇后太后中,因乱政而留下恶名的只有汉窦太后、晋贾后、唐韦后三人,掌权时间加起来总共才19年。其余几位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汉邓太后提倡经学,深好儒术,自身也相当能干;宋刘太后去世后,名臣范仲淹对她的评价也是很正面的,“今当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宋高太后,也勤勉问政,尊重司马光一类学者名臣;最贤明的一位当推明张太后,她执政的七年,可以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
  汉、唐、清三个最强盛的王朝,都各有一位“女强人”长期当政,即汉初的吕后、中唐的武则天、晚清的慈禧。这三位我都归到“正面形象”一类。大多论者对吕后、尤其武则天持有相当多的正面评价,对慈禧则以非难为主,这是不公正的。吕后为政,尚能识大体,用能任贤,“黄老之治”即为明证。武则天是守成之主,不是守社稷而是守治世,故能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慈禧扶大厦之将倾,中兴清室,撑危局近半个世纪,保证了大中国在列强环伺的劣境中不至于被吞没和瓦解。相比之下,慈禧处境最为艰难,最易获咎,而实际上的功劳最大。即以私德而论,慈禧也远远胜过吕后和武则天。
  治世 清、汉、唐、宋、明、隋、元、秦、晋
  评说:治世即政治清明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年代,这是衡量王朝优劣的最重要的参数。一般认为,秦、晋、元三代无治世。其余六大王朝:汉代有黄老之治到文景之治,约50年;汉宣之治,25年;明章之治,31年。隋代有开皇之治,24年。唐代有贞观之治,23年;永徽之治,约20年;开元之治,30年;大中之治,13年。宋代有太祖、太宗“致治”,30年;仁宗晚年,10年。明代有仁宣之治,11年;张太后当权,7年;弘治之政,18年。清代有康雍乾盛世,134年。
  变乱 清、宋、汉、明、唐、元、隋、秦、晋
  评说:这一项是“逆排名”,越乱的排到越后。
  所谓祸乱,主要有:一,朝廷之乱;二,诸侯之乱;三,民变;四,外患。不包括建立王朝和统一中国的历次战争,如秦灭六国,楚汉之争,晋灭东吴,唐平群雄,……直至扬州三日与嘉定三屠等;也不包括成功的对外战争(征伐、抚平)。而朝廷之乱若仅限于宫廷,对整个社会民生无直接重大的影响,另作“朝纲”条,不列入本项。
  乱世是治世的反面,是判断一个王朝“有多坏”的直接依据。但乱世不象治世那样,可以一概而论。盖“幸福的世道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世道却各有各的不幸。”年代较长的王朝,祸乱也较多;有些祸乱,甚至在是治世发生的,如汉初黄老之治时的吕氏之祸,文景之治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清康熙年间的三藩之变等等。唯其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民生环境影响不大,所以不能完全以乱世累加年代之长短来定,而应以其造成的影响,及朝廷平乱的能力、表现和善后作综合估量。
  隋仅一乱,即“天下大乱”,自大业七年各地民变,历七年而亡。秦因赵高之祸,引起天下大乱,仅两年三个月而亡。晋因贾后之祸,引起长达二十年的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漫长、最黑暗的一段的乱世。元代的主要乱因,是内部的权位之争,包括昔里吉叛变、乃颜之乱、海都内犯等,后有民变,历二十年天下大乱而亡。
  其他各朝的主要变乱如下——
  汉:吴楚七国之乱、王莽篡汉、宦官之祸、外戚之祸、羌乱、十常侍之乱、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诸侯割据。
  唐:安史之乱、权宦用事;藩镇之乱、回纥之患、吐蕃入寇、南诏之患、黄巢之乱。其中,尤以安史、黄巢为烈,藩镇、宦官之祸乱为久。
  宋:宋辽争战、西夏争战、王小波李顺之乱、蔡京乱政、方腊之乱、宋江之乱、靖康之耻。
  明:靖难之变、土木之变、安化王之变、宁王之变、土司之乱与徭变、大同兵变、倭寇、海盗、鞑靼之犯、播州杨应龙之变、宁夏之乱、缅甸之役、朝鲜之役、魏忠贤乱政、辽东战争、天下大乱、甲申之变;
  清:圈地占田、服饰之易、三藩之变、文字狱、两次台湾之变、准噶尔之乱、苗民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廓尔喀之役、白莲教起义、海盗、陕西兵变、天理教起义、箱民之乱、天地会、捻军之乱、回疆张格尔之变、徭民起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太平天国、回民起义、新疆事变、中法安南之战、甲午战争、列强租界、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英军入侵西藏、日俄战争、革命党起义。
  清代祸乱最多,但绝大多数发生在边疆、藩属,或仅限于局部地区,对中国的整个局势并无重大影响。影响较大的是南方的太平天国与北方的捻乱,也终于镇压成功,没有动摇国本引起分裂,也没有引发骨牌效应和恶性循环(如汉、唐、明)。与西方列强的战争,虽然不断失利,割地赔款求和,也仍然保持了中国的庞大版图。
  宋代祸乱最少,主要是外患。最大的灾难是亡国时的靖康之耻,但这比西汉的王莽改制、东汉末年的群雄混战、唐代后期的大乱不已、明末的甲申之变仍然要好得多。宋代方腊、宋江起义规模都很小,宋江被招安,方腊仅半年而平;远不及汉代(新莽)绿林、赤眉、黄巾起义,唐代黄巢起义,明代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虽为有宋一代积弱之远因,但毕竟没有滥杀功臣、诸侯反叛的弊端。如果不是陷京掳帝、大批中原百姓迁徙南方的靖康之乱,在此项排名上,宋甚至应越过清而位居第一。
  纲纪 清、宋、明、汉、唐、隋、元、秦、晋
  评说:纲纪即朝廷的法纪秩序。一个社会是否整然有序,整个体制是否运作正常,与朝纲关系极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历代大的动乱产生,往往就从纲纪的废弛开始。历来的昏暴之君与“乱臣贼子”,也首先从乱朝着手。一是朝纲之既乱,一是朝纲之能乱,都说明了王朝的弱点。
  秦:焚书坑儒;二世矫诏夺位,杀长兄扶苏及其他十二公子、十公主,杀宰相李斯、名将蒙恬;宦官赵高指鹿为马,杀二世企图自代。
  汉:刘邦大杀功臣;吕后诱杀韩信,制造“人彘”之祸,杀三个刘氏赵王;诸吕伏诛;武帝纵游幸、营宫室与求神仙,好用酷吏,六七万人投入牢中净身充为太监,巫蛊之祸杀太子,下罪己诏;霍光诸除异己上官桀,废立皇帝,斩其故臣二百;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弄权,外戚用事;成帝荒淫致死;王莽篡政;窦宪专权,被逼杀;安帝杀外戚邓骘,废囚太子;宦官拥立顺帝,杀外戚阎显、阎景;大将军梁冀毒死质帝,骄奢淫佚;桓帝政变尽诸梁党,宦官得势专权;党锢之狱二十年,人才横遭摧残;董卓废立皇帝,滥杀朝臣,放火烧洛阳皇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闯宫诛杀皇后;曹丕篡汉。
  晋:武帝骄奢淫佚,大选宫妃;贾后废杨太后,诛杨骏、杨母,诛楚王,任用族党;八王之乱前后达二十年,晋室四十八王全被石勒所杀,纲常尽废,为历朝所罕见。
  隋:文帝杀功臣,杀诸子,独宠次子杨广,死迹可疑;炀帝穷奢极欲,残害忠良,大营宫室,造龙船游幸江都,为叛将所杀。
  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太子建成、弟元吉。高宗专宠武后,废王皇后及太子,元老忠良相次被害;武后垂帘听政,诛族兄、亲姐,杀两个太子,废两个皇帝(四人皆为其亲子);代唐前,实行恐怖统治,任用酷吏,罗织罪名,密告成风,大杀将相朝臣,杀诸王公数十人、支属数百人,武周初曾七年杀了七个宰相,又穷奢极欲,重用张氏兄弟;中宗发动“五人之谋”复辟,又有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政,太子发兵入宫杀武三思及其亲党,自己也兵败被杀;韦后毒死中宗,李隆基率兵入宫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睿宗复辟;玄宗杀太平公主,废杀太子及另两子,强占儿妃,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当道,屡兴大狱,安禄山叛变陷两京,马嵬坡兵变逼杀杨贵妃、杨国忠,玄宗让位于太子;安、史先后称帝;吐蕃入寇两京,代宗亡走陕州;藩镇之乱四起,不服节制乃至反叛朝廷,各自称帝,纲纪荡然无存;德宗亡走梁州,下罪己诏;自肃宗至唐末,先后有李辅国、鱼朝恩等二十来个权宦当政为祸,由宦官统领禁军,横行朝廷,有六个皇帝为宦官所立;宪宗暴卒,传为宦官陈弘志所害;牛李党争四十年;穆宗中毒而死;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害;宦官仇士良弄权二十年,共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废立太子;武宗服金丹而死;宣宗服方士之药而死;懿宗荒嬉作乐;僖宗纵情娱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领文武百官迎黄巢入长安;黄巢尽杀唐宗室,称帝;昭宗杀十一王,自己与皇后被宦官囚押,被纵火逼迫恸哭出宫;朱全忠废杀昭宣宗,火烧皇宫、长安,篡唐。
  宋:太子德昭自杀,太祖诸子皆死;群臣称颂福瑞,伪造天书,两宰相相互倾轧,结党营私;朋党之论,庆历党议,废后之争,濮议,王安石变法失败,元佑更化之争,三党之争,绍圣绍述屡兴大狱,崇宁党议。徽宗荒淫,蔡京乱政,宦官童贯当道,“花石纲”;靖康之耻。
  元: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皇位;阿合马等三大计臣误国;武宗夺位,废杀皇后,诛诸王;铁木迭儿用事,弑杀英宗;燕帖木儿政变,权倾人主,骄横荒淫;天顺帝失踪;明宗暴毙,宁宗暴病而亡,皆死因不明;顺帝混乱荒淫,权臣专权乱国,奇皇后干政,太子与权臣内讧。
  明:朱元璋杀戮功臣,废丞相一职,有“四大狱”,数万人被诛;靖难之变,建文帝失踪。成祖行恐怖镇压,惨酷屠戮群臣,设特务厂卫;汉王高熙之变,被杀六百人;王振乱政;夺门之变,曹石之变;万贵妃承宠;宦官用事;武宗荒淫,安化王之变,宁王之变;大礼议,严嵩弄权二十年,迫害异己、忠良;世宗差点被十几名女官勒毙,服方士之药毒死;高拱用事,政争、矿税、建储之议,万历帝三十年不理朝政,东林党议;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穆宗、太昌帝服红丸死。魏忠贤乱政;杀袁崇焕,崇祯自杀,文武百官投降李自成。
  清:多尔衮害死肃亲王豪格,纳娶其妃;顺治遗诏以十四罪自责,民间盛传其削发出家;鳌拜专权诛杀大臣,诸王争储位,康熙废太子;康雍乾三朝兴文字狱;雍正极权,削除群王,诛杀异己,制裁重臣;乾隆巡游天下,劳民伤财,和坤专权腐败;林则徐遭谤被撤;咸丰逃英法联军至热河避难;慈禧辛酉政变杀顾命大臣,垂帘听政,不许同治与皇后接近,皇后(闻同治死讯)绝食而死,戊戌政变杀六君子,幽禁光绪于瀛台,不禁拳乱,皇室逃八国联军至西安,逼杀珍妃;袁世凯与革命军议和。
  有清一代,从未发生过宦官之祸与外戚之祸;没有一个皇帝、皇后被废杀;仅康熙一朝发生过储位之争,也不过太子被废而已;绝少杀功臣、宗室;慈禧的辛酉政变与戊戌政变,仅杀顾命大臣及六君子数人。
  宫廷 宋、清、元、汉、唐、隋、秦、晋、明
  评说:宫廷是王朝的核心,其规模、用度可直接比照出它的是否节俭奢糜,是否体察民情、珍惜民力,也可以看出政权的效能与风气。当然,不能完全以节俭衡量朝廷的廉能,国家富裕程度是宫廷开支的基础,只有穷奢极欲、“超前”享受而伤民才值得鄙弃。
  秦建阿房宫,仿修各国宫殿,大筑皇陵。后宫佳丽过千。
  汉萧何建未央宫,武帝营建章宫,成帝作昭阳宫,王莽造九庙,灵帝作玉堂殿、万金堂。高祖、文、景三帝,宫女仅十几人;武帝、元帝时后宫三千嫔妃,有六七万人投入牢中,多被净身充为太监,如司马迁。
  晋武帝大选嫔妃,几千人入宫,灭吴后姬妾近万人。
  隋文帝极为节俭;炀帝造迷楼,建仁寿宫、显仁宫,开西苑,造龙船及杂船几万艘。宫女数千人。
  武则天建万象神宫、“天堂”,铸天枢。唐制,后妃一百二十人;玄宗时代,宫女四万人,太监四千余人,其中三至五品的太监逾千。
  宋太祖限定宫中宦官为五十人,历代皇帝都未超出此数。真宗大兴土木,徽宗建延福宫、万岁山,征“花石纲”。
  元以蒙古贵族子弟入宫侍候君主,因而太监人数不会很多。世祖建皇宫,极为雄伟。
  明堪称太监帝国,明末时竟达十万之谱;宫女九千人。太祖建南京宫殿,成祖建北京宫殿。明十三陵豪华奢侈,为历代皇陵之最。
  清宫女一百三十四人(不计慈宁宫);康熙时太监仅四、五百人,最多为乾隆时的二千八百余人,光绪时减至不足两千人。清袭用明故宫,建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
  以明清两代皇宫花费作比较,明每年开支一百六十一万两,清每年开支三万两(1690年统计)。清最大的败笔是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
  效能 清、秦、元、隋、唐、汉、宋、晋、明
  评说:有人认为,专制的政府较有效能。此说不确。明是中国最专制的王朝,其政府效能却十分低下。还有人认为,廉洁可以产生效能。此说也不确。宋是历代最节俭的王朝,其政府效能仍不高。对王朝而言,皇帝的勤政,中枢机构的精简,地方制度的完善,是最为重要的。
  秦建立皇帝制度,实行独裁与恐怖镇压政策,令行禁止。它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完成那样多的重大改革,就是明证。
  西汉中央政府权力逐渐增大,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弱化;东汉则相反,至末年朝廷已形同虚设,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发生。
  晋大封宗室,各自为大,朝令不得而行。
  隋军国大事由内史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地方官由吏部任免,加强了效能。
  唐初袭隋三省制,往往不能协调,贻误军国大事;后以政事堂为最高权力机构,提高了中央工作效率;再后又以翰林参预机要,削弱宰相职权;至藩镇时代,中央指挥系统几乎瘫痪。
  宋以扩大皇权为中心建立一套庞大的官僚体制,其后越来越膨胀,凡职都得皇帝亲自任命,凡事都要皇帝指挥,因而常常陷于停滞。
  元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以提高效能。
  明初为丞相制,不久改内阁制,皇帝高度独裁又多怠于理政,特务盛行,官吏俸禄极低,党争不息,明亡时满朝文武竟呼之不至。
  清改内阁为军机处,职掌军国大事。特点是,一,除皇帝过生日和过年,几乎无一日不办公,紧急时还要加班至夜半,令人想起“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二,办事快,每日处理折奏数十上百件,皆当天办完,这种效率,为历朝所不能比拟,就是民国与共和国政府都应为之汗颜;三,办事机密。地方政府也基本完善,它的省、县建制至今还在现代型体制下沿用。清末尽管出现官场腐败,变乱不断,仍能维持整个政治、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最后以和平方式交出政权,世界史上都堪称罕见。
  人口 清、宋、明、元、唐、隋、汉、秦、晋
  评说:人口包括两项指标。一为统治的绝对人口数,这表示王朝的强盛程度;一为统治时期人口的净增长,这表示社会民生的富足与安定。
  清以绝对人口过亿,及数倍的人口增长,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朝。二十世纪常说的“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就是清朝创造的人口数字。宋以初年的三千余万,至南宋时达七千余万,可见北宋一朝对人口的贡献。(一说为,宋从初年不足两千万,至徽宗鼎盛时达四千六百万。)明以元末五千余万人口起家,到满清入关时官方统计为六千余万,史家估计还应再加上“隐户”,约数也只能恢复到南宋盛时的标准。终元一代,人口略有增加而不显著。唐人口多维持在四、五千余万,安史与黄巢之乱时有所减少。隋初年人口繁庶,末年大乱人口锐减。两汉出现过两次从人口凋零(不足两千万)至人口大增(五千余万)再人口剧减(不足两千万)的过程,汉的失分,主要在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总增长几乎为负。秦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中国总人口呈大幅下降趋势;“建国”后民生极苦,不会对人口增长有所贡献,但也不至于再象战争年代那样剧减,秦始皇二十六年时人口约两千万,这应该是秦朝人口的基本数字。秦的幸运在于它很快覆亡,无须对王朝结束后,兵祸连连造成的人口流失负责。晋的人口最少(一千六百余万),增长为负数,敬陪末座。
  民生 清、明、唐、汉、宋、隋、元、晋、秦
  评说:民生即人民生活,在漫长的农业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人民就是农民。每个王朝都有其兴亡史,同一王朝不同时期的人民生活,差别是极为巨大的。我主张分两方面讨论。一是承平时代,人民富到什么程度,富了多久;二是离乱时代,人民穷到什么程度;然后综合给出一个排名。
  秦民是最为痛苦的,饱受奴役,徭赋极重,刑法苛刻,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陈胜、吴广就反了。
  晋民也不好过,但灭吴前十来年,尚能劝课农桑,减轻赋役,形成暂时繁荣。
  元民分四等,从事农耕的汉人、南人地位地下。国家对人民采取搜刮政策;可取之处是尚知以农桑为本,尤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元代民变不因饥寒而起。
  隋开皇之治二十余年,民生尚称繁庶;炀帝穷兵黩武,民变四起,天下大乱。
  宋是两极分化的典型。一是士与民的贫富悬殊,知识份子和官吏生活优游,一般百姓穷苦。二是城与乡的差别较大,财富集中在繁华的都市(如《清明上河图》),农村则十分贫瘠。宋虽经济发达,却始终无法解决“积贫”一弊。
  汉是第一个强盛王朝,又极为重视农耕,但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及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最好的情况是文景之治以后,一般百姓都能吃到梁肉。两汉的承平时代约为200年,而穷兵黩武、兵祸战乱导致人民饱受疾苦的年代也占了200多年。赤眉、绿林、黄巾起义,皆为民不聊生的结果。
  唐在安史之乱前的约130余年,人民远比汉时富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徭赋也远低于汉、晋。安史之后,两极分化(“路有冻死骨”),兵役极多(《兵车行》),许多农民破产,激起杀人如麻的黄巢之乱。
  明前期的约150余年,民生富庶,“百姓充实,府藏衍溢”(《明史》)。嘉靖以后开始凋敝,进入苦难阶段,明末更是饥民遍地,四方起义(“迎闯王,不纳粮”)。
  清自康熙至道光,约210余年间,百姓多能维持小康。太平天国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民生受到巨大影响,及至晚页,民穷财尽。有清一代,无饥民引发的起义。
  民族 清、汉、唐、隋、明、宋、晋、秦、元
  评说:这一项是指“大中国”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元的民族关系最差,公开实行种族歧视政策,人分四等。蒙古帝国西征灭国四十余个,屠杀许多民族,毁灭许多百万人口的城市。元初南下时,掠民为奴;统治时期大肆搜刮;元末亡于民族起义。
  秦灭六国,以暴力与暴政消灭民族差异,奴役人民,终于激发民变,各国贵族势力乘机而起(亡秦必楚)。
  晋时外患并发,致使五胡乱华。永嘉之祸后,中原百分之八十的汉民南渡,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
  宋弱,偏好意气用事,对夏、对辽、对金用兵,多以不平等条约收场。靖康之耻后,中原大部分的汉民南渡,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
  明以民族起义推翻元朝,却未能继承蒙古人建立的庞大的帝国疆域,重新缩回到狭小得多的汉民族传统区域内。明最后以外族的大举入侵彻底覆亡。
  隋在数百年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建国,本可以开创如汉、唐一般的盛世,却穷兵黩武三征高丽,急速将气数消耗殆尽。
  唐凭借兵力,降服突厥、契丹、高丽和西域,有天下归心之势。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定,如东突厥,前后耗时一百二十年才摆平。与吐蕃之间更是负多胜少,还被人家攻入长安,幸以和亲方式得到一时太平。安史之乱是民族关系的最大败笔,自此唐王朝一蹶不振。
  汉花了一百年,才在对匈奴的战争中转劣为优,又花了七十年,终于使南匈奴归藩。汉首创和亲外交,经略西域,胡汉和睦杂居,皆可圈可点。但东汉又有一百六十年的羌乱,埋下日后五胡乱华的伏笔。不过乱因之一的匈奴人,竟以“光复汉室”为号召,可见汉朝在外族心目中的地位。
  清最大的败笔是入关后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及镇压准噶尔部的大屠杀。最大的成功是创造“五族共和”(和平),解除了历代王朝都感受到的周边民族的威胁。对西藏,确立达赖、班禅的精神领袖地位,并使其影响蒙古,达到软化两个原本极为强悍的民族的目的;实行改土归流、分割西藏与青海,蚕食和限制了藏人的传统专有地域。对蒙古,更以满清公主下嫁蒙古王公为定制;“蒙满一家”的结果,是满族全部被汉化之后,蒙族也几乎被汉化了一半。对“西域”,将之收为新疆。中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外敌,全部被清朝变为中国人。中国历代所遭受的侵略战争,也全都变成了“兄弟阋墙”。这种多民族、多文化和平共处的国家形式,不但为中国历朝历代所仅见,在世界上也是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当清朝结束时,五族大体上没有分裂,尤其是没有相互仇杀,还能同仇敌忾对付西方列强的入侵,满清皇室仍享有尊号及优渥待遇多年,不能不说是它卓越的民族政策得到的回报。
  文化 清、宋、明、唐、汉、秦、隋、元、晋
  评说:文化的含义,不仅仅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主要还应包括科技、教育、生产营造的进步,及文物典章制度。此条是指综合排名。
  秦统一汉字及度量衡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功莫大焉;但焚书,夷灭各国文化的丰富性,罪莫大焉。
  汉发明造纸,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修史方式
  晋佛教渐盛,时兴清谈
  隋创立的政治典章制度,为中国王朝制度的经典
  唐为文学、佛学的高峰时代,建筑宏大,发明印刷书
  宋发明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文学、艺术、出版发达
  元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火炮,戏曲创作繁荣
  明器物精巧,文学繁荣并逐渐通俗化,著述极丰超越前朝
  清容纳多元民族文化,集中国传统之大成,手工业发达,开始大量接受西方文化
  影响 秦、清、汉、唐、宋、明、元、隋、晋
  评说:这一项,主要是指历代王朝对后世的影响力,不是指历史地位。其次,也包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秦所以排在首位,乃因它是统一的“中国”之源;它开创的中国疆域,大致维系了近两千年;它的朝代名,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正式的、永久国名(China);它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创造者,汉文字的定型者,两前余年政治典章制度的创建者。
  清紧随其后,因为它突破了自秦以后维系了近两千年的大致成型的中国传统疆域,而形成现代中国的巨大版图;它使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存在,并承认占有这一辽阔疆域的事实;它化解了诸多周边国家、地域和民族历史上长期对中国构成的威胁,创造五族共和(共同和平)的宏大格局;它是接受外来文化最多的一个朝代,是汉人洋化的开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庞大的族群。
  汉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以及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影响后代至为深远的汉文化;它使西方人知道,东方存在着一个极为强盛的文明国家。
  唐接受容纳了大量的外来民族和文化,是留给后世汉文化经典最多的朝代;它的兵力,曾抵达咸海和印度;它获得周边各国的尊重。
  宋形成影响中国上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对后世文化影响亦不可低估。
  明使通俗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跟海外的民间交往频繁。
  元兵力横扫欧亚大陆;奠定了中国戏剧的基石。
  隋创立科举制,影响以后历代的政体与学风。
  晋形成士大夫习气,至今犹存。
  结局 清、元、汉、宋、晋、明、隋、唐、秦
  评说: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兴亡史。有兴就有亡,有开端就会有结局,这是很正常的。朝代的结局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朝的结局,即它的下场如何;一是它所统治的国家的状况,即它在怎样一种背景下收场,善后如何。
  秦:皇帝被宦官所杀,皇室向义军投降;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汉:皇位禅让于权臣;天下大乱,分裂为三国
  晋:皇帝被外族所杀;中原沦陷,衣冠南渡
  隋:皇帝被叛将所杀;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唐:皇帝被叛将所杀;群藩割据,中国大分裂
  宋:皇帝被侵略者俘虏,另立伪政权;中原沦陷,民族大迁徙
  元:皇帝逃往草原;民变四起,“分裂”为中、蒙两国
  明:皇帝自杀;义军攻入京城,异族入关,征服全境
  清:皇帝逊位,享尊号、皇宫不变;各省纷纷“独立”,大中国版图基本完整
  清的结局堪称最为完美。元次之。汉帝禅位后,尚能安享天年;三国也不算太坏。宋徽、钦二帝虽然被掳去受尽污辱,到底比丢了性命要好;而且宋室在江南建立南宋,还有150年的国祚。晋帝被杀;东晋国祚也稍短。明帝死得很惨,整个中国亡于异族;但仍有南明残局十余年,及奉明为正朔的台湾军政府二十年。隋帝死于叛将之手,群雄并起而终未能分裂中国。唐帝同样死于叛将,中国即进入大分裂期(五代十国)。秦在天下大乱中覆亡,整个中国处于分裂战乱之中。
  综合排名 清、汉、唐、宋、明、元、隋、秦、晋
  评说:以上共18项,每项第一名8分,第二名7分,依次递减,第九名0分。每项得分相加,即为各王朝的总分数。满分为128分。
  清124分,汉87分,唐80分,宋74分,明64分,元58分,隋45分,秦29分,晋15分。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排名。有些项目的份量较轻,有些则较重,似乎不应该在比例上完全相等。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先求出几个内容相关的“弱项”的平均数,再一起计算总分排名。我提议留给读者自己来做。
  值得一说的小王朝
  现在来讨论小王朝。
  总的来说,小王朝是中国处于分裂、战乱时代的政权,国势既谈不上强大,民生也饱受疾苦。具体而论,却不是所有的小王朝都一无是处。在中国历史上那漫长的黑暗岁月里,有些小王朝的光辉,甚至比某些大王朝还要夺目。
  我们先看看,分裂时代有哪几段较好的时光,即“乱世中的治世”——
  两晋南北朝:前秦符坚,10年盛世;刘宋元嘉之治,20-30年;北魏文成、冯太后、孝文,47年;萧齐永明之治,11年;萧梁天监之治,30年。
  五代:后唐明宗之治,8年。
  辽、金、南宋:辽萧太后听政,27年;辽兴宗耶律宗真,20年;金世宗完颜乌禄,称“小尧舜”,28年;南宋孝宗赵慎,27年。
  我认为,稍好的小王朝有:北魏、金、辽、南宋、梁、刘宋、孙吴、蜀汉
  北魏:鲜卑族拓拔氏所建,占据中原,立国170年,军事强大,出过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如太武帝、文成帝、孝文帝,及一位临朝称制达25年冯太后。他们统治中国北方前后达70余年,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北魏最大的贡献是朝廷下令实行汉化,使“五胡”消失于中原,为中国的重新统一和建立盛唐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石。因而被我列为小王朝之首。
  金:女真族完颜氏所建,是历代小王朝中疆域最为辽阔的,乃至超过大王朝中的北宋。历九帝120年,其中有几个很不错的皇帝,尤其是被称作“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乌禄。金朝表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大国的风度,实在应该令代表“中国”的南宋羞惭。它给后代留下的坏印象,主要是“靖康之耻”。但如果不仅是“之耻”,而是一鼓作气灭掉中国的话,不但可以跻身于大王朝的行列,甚至可能是最好的王朝之一。它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其亡国之君哀宗,还是一个非常贤明的皇帝,远非宋徽宗可比。
  辽:契丹族耶律氏所建,立国219年,是小王朝中国祚最长的,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对中国的“上国”。萧太后临朝听政的27年,兴宗亲政的20年,为辽之盛世。兴宗与宋仁宗相互作书画以赠,开创两国间的“兄弟情谊”。辽作为小王朝,国势实在比宋要大,只是未能占据中原,文化及影响远较宋为弱而已。
  南宋:立国153年,无论如何,它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好的一个小王朝。由于它的存在,中国文化和经济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民族风格由恢宏变得偏狭,由开放变得内向,由豪迈变得纤秀,形成汉人的另一支——南人。南宋的皇帝似乎都不大留恋皇位,找着借口就退休。孝宗的20余年,算是漫长的偏安岁月中最好的一段时光。
  梁:历五帝56年。它的开国之君武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寿命第二长的皇帝,活了86岁。他在位的48年,称“梁武中兴”,国家承平安定,尤其前30年的天监之治,是南北朝时代难得的好时光。他虽出身军阀,却颇有学术修养,重文治,性情也十分仁厚。
  刘宋:由刘裕篡东晋所建,立国59年。它的最大弊病是皇室缺乏教养,相互杀伐,朝纲败坏,因而被史家评为道德最没落的时代。八个皇帝中,只有前面两个皇帝值得称道,即武帝刘裕和少帝义隆。不过就因为这两个皇帝,躬勤政事,鼓励农耕,减少租税,大办学校,使百姓安居乐业,给南中国带来了30余年的元嘉之治。
  孙吴:孙权所建,立国52年,是三国中国祚最长的。如果从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开始算起,则为72年。孙权执政长达半个世纪,曾有过大败曹操于赤壁、大败刘备于彝陵的战功。他治下吴国,却是三国中战乱最少、民生最安定的国家。吴的兴起,使中国的东南部彻底汉化,经济富足,成为后代王朝遭受外来侵略时的退身之地。
  蜀汉:刘备所建,立国43年,是三国中国祚最短的。他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刘禅,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超过40年的14个皇帝之一。刘禅小名阿斗,已经成为愚憨的代名词;他的丞相却不可小觑。诸葛亮治蜀12年,后又有蒋琬等人主持大政,直到被灭之前的最后六年,政权才落到宦官手中。基本上,这个王朝是几位能臣帮他管理的。弱主无能,还不失厚道,强军压境无力抵抗即出城迎降,使一朝臣民免遭屠戮。
  (文/徐晓鹤,摘自华声论坛)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3 10:49 , Processed in 0.211680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