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0|回复: 0

[文章]:<原创>古典园林叠山和水墨山水的联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1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计成在其著作《园冶》掇山篇中写到:“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构土成冈,不在石型之巧拙;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画问柳。”引用计成的句子并非偶然,计成本人“不佞少以绘名”说明其本人对山水绘画有一定的理解,而计成本人也不乏名园的设计扬州影园、常州东第园、仪征寤园等。
“未山先麓”是计成对中国园林造山艺术的高度概括。在园林的有限空间里造山,必须“未山先麓”,因为有限的空间里面不可能造出山的具像,换而言之,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只可能创造无限的意境,即必须是高度的艺术提炼和概括的抽象。“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抓住园林游者其游览登山时其视觉只见局部而不见整体,运用游人的视觉抓住山的主题特征进行艺术创造。即抓住山的怪石嶙峋,老树盘根的特征,而让人有“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苏州园林叠山正是运用了“剩水残山”而让游客身如其境。在山水画名家中,元代画家马远,画山水构图只画一角;夏圭则多画半边,对于其非整体构图,简率而疏逸的画法被世人称为“残山剩水”。苏州园林的“剩水残山”,可以用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的两句话来概括“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由此可见“剩水残山”不是偶得的。绘画讲究意境,画要取“画外之意”,要“弦外有音”,自然讲究如何将意境通过笔墨表达,也就有了“残山剩水”的绘画手法。清代画家方士庶在其《无慵庵随笔》中写道:“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说的也正是如此。艺术家创作,无论是造园叠山,还是山水绘画,必先师法自然,而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却必须是经过艺术概括的美的作品。
清代画家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画语录·山川》),没有对自然山水的足够认识,又何来“胸有万壑”又怎可能“未山先麓”,虽然石涛所讲仅对山水画创作而已,但是却是叠山理水不能缺少的。由此看来掇山的“未山先麓”园林“意境”的创造,和中国历来论画所强调的“意在笔先”是一致的。造园和作画必先立意,在《山静居论画》中有方薰说的这么一句“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造园要考虑地有异宜,叠山也如此,苏州环秀山庄内假山仅有半亩之地,却能有“万壑千山”之貌。这和叠山者的“胸有万壑”亦是分不开的。园林多用湖石叠山,千姿百态,各具自然之形,正因为如此,当然也就不能没有叠石前的总体构思,更加没有办法按照绘制的图纸、设计的图稿施工,而且更加没有固定的法式可以遵循,全在乎造园家的“目寄心明,调度有方”。
《芥子园画谱》如是说“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叠山的更需如此。由于园林的大小不同,在叠山的同时亦要经营好各处,大抵理想化的园林需“可居”“可游”“可赏”若在狭小的环境中,大手笔掇园山,则何处“可游”“可居”?又怎能有意境可言?
我以为,中国古典园林叠山,和造园者的审美观不无关系,和造园者的掇石手法不无关系,和造园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之“意在笔先”不无关系。“未山先麓”和“意在笔先”是在中国水墨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叠山中艺术创造的共同手段。
掇山艺术和山水画有着很深的渊源。叠山匠人,往往会借鉴山水画中对景物的处理办法和对山石的皴法,从而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构成园林景色中的峰、峦、岩、壁。当然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手法:
第一 取势。凡自然山水风光为美者,无外乎,石之秀者,如桂林山水;石之险者,如安徽黄山;石之怪者,如云南石林,诸如此类。在园林里叠山要使假山有视觉冲击力,那必然要为山取势,也就是要藉山石的形状掇成自然之势。或单块峰石或“峰石两三块拼叠”要“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峰需有“势”,第无“势”峰便不第能成峰,只是小丘而已。
第二 夸张。为山取势必定要夸张,峭壁需直,似若刀削;悬崖需悬,似腾云驾雾。这样才可以造“险”,峭壁悬崖必须“起脚宜小,渐理渐大”,通过夸张的手法,虽然假山并不很高,但给人视觉上有突兀惊人的感觉。
第三 虚实。山水画论中有,远山无脚, 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在掇山时亦有用到,“或有佳树,点玲珑石块;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深意”从而能有更深层次的“意境”。
第四 舍取。假山不可能和真山一样大小,苏州园林多为私家园林,也就决定了园林的大小不可能同 皇家苑囿一样。“残粒园”就是写照。正因为如此,叠山需要“剩水残山”,通过对自然景物特征的舍取,取其“精神”,去其“糟粕”, 达到以小看大,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无论是峰峦岩壁。其体量除了要符合形式美,还不能离开一定的空间环境。掇山通过此几种方法构成,对假山体量关系的把握要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古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中游也。”计成在《园冶》掇山篇之峭壁山中谈到,叠山亦要如绘画,可见两者之间是固然有联系的。中国的山水画,论画者有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之说,远概括了山水画创作之意境,当然也概括了园林艺术的要求。假山叠砌虽然是在空间内进行,不同于水墨山水在纸笔间的艺术创造,但是假山叠砌,通过栽花种树植竹,通过四季光照,务求以达到绘画中悠然空远的境界。
-----------------------
第一次发文章,希望前辈们多提意见
谢谢
注:此文我在网易园林发过,如要转贴请标明出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2-23 11:40 , Processed in 0.37635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