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7|回复: 0

[转贴]:对新射雕的批评(这才是真正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6 0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开场白
  平时对电视剧是不太感冒的,所以这几年的一些引起关注的电视剧,
象什么《大宅门》、《雍正皇帝》、《大明宫词》几乎都没看过几集,
更别说看全了。大陆要重拍射雕,原本也没关注的兴趣。但是在网上漫
游时,总见到许多人在新射雕还没出台时就拼命贬损,进而对制作人和
演员人身攻击至于口无遮拦的地步,不免有些不忿。但是没有看过就没
发言权,加上自知叫骂功夫不济,给人无端问候了自家的先人,还找不
到出气的对方,实在划不来,闭嘴吧。
新射雕出来了,我一反平日对电视的漠视态度,巴巴地找来,花了
几天看完,感觉还不错,虽然谈不上是某些人张嘴就来的所谓“经典”,
虽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总体上倒还能看。不免就蠢蠢欲动地想来为
新射雕说两句好话。可是83港版的很多FANS们(是“很多”,不是全部,
看清楚了再飞砖)同仇敌忾的那股义和团劲头还是让小的胆寒,看样子
不仅要灭了张、李、周这样的“洋鬼子”,我们这种说两句好话的“二
鬼子”也讨不了好,什么“白痴”呀、“枪手”呀(具体情形请参阅新
浪射雕留言版)刷刷地飞来,哪里招架得了?而他们津津乐道的83射雕,
说实话,看的年份太久,又没兴趣翻来覆去地再看(那么多好碟片都来
不及看,哪有功夫看那呀。就是看,兴趣也在找找周星弛、吴镇宇这些
“死跑龙套”的),凭着淡漠的印象跟他们说吧,难免露出破绽,被人
揪住海扁。得,还是来个自我批评比较好,当然言语中有涉及83版的,
可能有冒犯之处,那纯属误伤,还请飞砖时勿带上唾沫星子。
  而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无非是排遣一下无聊,妄图“螳臂当车”平息
一些无端的叫骂,还希望对中国的影视业尽一点看客的绵薄之力。
  
一、新射雕里的白字
  先从小毛病讲起吧。影视剧里演员念白字好象一直难以根除,新射
雕亦莫能外。现举出已发现的几个:
  1、有把“恁”(嫩音)读成“凭”,有人开帖说是洪七公念的,
进而跟帖的就结论“粗人嘛”,不过我记得好象是另一个人说的。
  2、李亚鹏把“捕”读成PU,把“裨(毕音)益”读成“毗益”。
  3、读把“愠”读成“温”。
  4、铁木真把“降(翔音)兵”读成“降(将音)兵”。
  暂时发现这些,欢迎补充。
  李亚鹏把“捕”读成PU,也不能全怪他,我认识很多人就这么读的。
大概他认为这种常见字不用查字典了吧;至于“裨(毕音)益”读成“毗
益”,就要怪他上中学时没好好读《出师表》,罚抄课文一百遍。铁木真
把“降(翔音)兵”读成“降(将音)兵”,我原以为演员是蒙古人,可
能对汉文的理解有误差,毕竟掌握两门语言总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后来看
到他能把“大纛(道音)”念出来就有些奇怪了,怎么难字没问题,反而
常见字出错,想不通。
  感觉上,新射雕出现的白字相对来说并不多。特别是周迅,好多高级
人士瞧不起人家只有“浙江艺术学校”的中专学历,可人家好象真没念什
么白字。台词里不乏稀用的汉字,随便拽个大学生、研究生还真不一定都
能全说准呢。当然也有人指摘她把“君子好(上声)逑”读成去声,得出
其不学无术的结论。不过在下记得好象两种读法都能解释通,而且平常读
去声的人更多。何必说人家不学无术呢。姜文大概算演员里读书比较多的
人了,还不是在《秦颂》里把“床笫之欢”念成“床第”。有人指出后,
想来他已经纠正了吧,兄弟我也是那时认准了这个少一横的字。
  再说下去不免要得罪83版的FANS了,港片里念白字那真不是盖的,当
年兄弟还是小学生时就能发现不少。后来上中学时看过重播,对里面一个
白字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郭大侠说的“花刺子模”。兄弟对历史有点兴
趣,这种白字听来尤其刺耳,所以这次看新射雕就特别加以注视,所幸到
底还是本来的“花剌子模”。不知是否有王小波那篇文章的功劳。这个别
字在港版的《萍踪侠影》里也出现了,“瓦剌”成了“瓦刺”。金庸怎么
也不帮他们指出来,还有黄沾呀,古文功底那么好,干嘛去了。虽然这都
是配音干的,可也不能老犯同样的错误。
  建议一下,大陆影视剧出台前要开一个白字审查会,杜绝白字的出台。
而对于象港产古装历史剧这样的,我们不能笑话人家“粗人嘛”,我们要
帮助不了解祖国历史的同胞,首先读准汉字,大家共同进步。
  (待续)

作者:轮台客 回复日期:2003-02-11 04:37:32
  二、新射雕的情节设置
  武侠小说长于曲折离奇的情节,而电视剧也注重讲故事,这是二者的
共同点,应该说改编起来相对方便些。现在看来,新射雕似乎是非常“忠
实”于原著的,但是到了反为其累的地步。文字表达和影象表达本有很大
的不同,强求一致未免迂腐。举个例子,郭靖逃出重围,埋葬其母后,呆
呆地跪着发愣。对原著记不清楚的人难免疑惑,这厮怎么这么没良心,老
娘去了,连一滴泪也没有?但是原著上说郭靖一时百感交集,反而没有眼
泪。可见要想拍出效果,要么改一改情节,要么把镜头推到演员跟前,让
演员通过表情来完成这样的表达。但是这些我们在新射雕里都没看见,只
有困惑。
  其次,也许是因为资金或别的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总长度限制在42集
里。但是为了铺陈小说的所有故事情节,就显得制作者好象是在急忙忙讲,
一副仓促的样子。而且制作者好象是个平均主义者,对每一集的重视程度
似乎都是一样,致使此片给人重点不够突出的印象。象黄蓉的王府智斗、
铁枪庙断案,应是黄蓉的华采乐章,制作者不知出于什么想法,要么一组
镜头带过,要么以江南六怪被害的实景喧宾夺主。窃以为,这对一个背负
压力的演员是一种表演空间的限制和伤害。
  看到最后一、两集把逃离蒙古、华山论剑、报信襄阳、铁木真去世等
一股脑喷出来,真有一种说话半道上被人掐住喉咙的感觉,极难受。
  武侠小说中常倚用下毒解毒的情节设置在小说写到绝处时柳暗花明,
我以为是一种拙劣的手法。新射雕没有过分倚重,自合在下的心意。然而
没有这个万能胶,前后情节的连接竟生生尴尬起来,比如丘处机等人在中
都为杨氏夫妇解围这段戏,一干好勇斗狠的徒众莫名地作鸟兽散,实在不
合情理。
  改编往往是见功力的活,编剧既要熟谙文字的功用,也需精于影象的
表达。就这点,我不认为新射雕的编剧工作很出色。但是他们的劳动,在
下还是很尊重的。
  接下来说的则多是个人的一些想法。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亮点不仅是小
儿女间情意绵绵的描写,也多怀抱遭逢乱世的家国之悲。他的小说背景多
在历史上生灵涂炭的乱世,主人公往往驻足宏大的历史画卷,身系重大的
历史事件。家国悲辛和儿女情长较好的结合正是金高于其他武侠作家的地
方(梁羽生先生也是这个习惯,可惜文字上的过于文人气,加上功力上的
欠缺,只能让出一头)。这或许和查先生青年时身逢变革,乘桴“南渡”
的个人经历有关吧。一个中国式的自由主义文人,其情怀寄托也许正在飘
摇不羁的武侠上吧。
  印象中83版的结尾,黄蓉道一声“靖哥哥,我们回桃花岛吧”。两个
人就踏着许多尸体走远了......,去过他们神仙般的岛主生活?。当时看
了(中学时)就感觉相当不爽。后来也想通了,香港人的理解也许就是这
样,殖民地已历百年,身份认同上的模糊,让他们更相信可以抓得住的儿
女情长,而淡漠家国的观念,只要乱世中还有自家那一亩三分的“桃花岛
”,终究可以心安理得的飘然离去。当然我不是说香港人没有爱国情怀,
香港的保钓壮士还是一茬一茬的,但电视的受众主体是一般市民,制作单
位在编导时暗和这种市民心理再正常不过;而出于曾被抛弃的经历和"亚
细亚的孤儿"心态,有此种想法也再正常不过。所以港产电视剧多在“情”
字上着重力,多情没什么不好,但“情”多就有滥情的危险了,描写手段
的单一、直白和浅陋也是他们难以回避的。相反,香港电影界因为有一批
有朝气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加入,曾经显示过多样繁复的表达,而其中徐克
在其影片中注入强烈的民族情怀尤令人难以忘怀,唏嘘感叹。这难道和他
越南侨民出身的身份有关?
  扯远了,香港编导怎样理解和选择自是他们的权利,但金庸剧集多年
来一味于“情”字的描画,是否是对金庸作品的一种偏解。金庸希望大陆
能将他的武侠小说拍得如三国、水浒,更富于一些历史感,窃以为是对港
产的一种反动。
  所以这里要说新射雕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虽然大陆的地理条件让编
导有广阔的背景可以自由选择,他们也确实四处奔波去寻找外景地。但是
不论漠北江南,宏大的外景并没有很好地与故事和人物有机结合,历史感
有那么一些,却败于描画不力。曾经在《三国》中标示的魏晋风度和在
《水浒》里流动的市井风韵,这样的历史气韵和古典意境在新射雕里往往
初露端倪,便很快被打斗取代。而对国难的解释过囿于家仇私怨的范围。
所谓“侠之大者”,描绘得竟和港片一般的逼仄。
  (待续)

作者:轮台客 回复日期:2003-02-16 17:18:26
三、新射雕之黄蓉的服装
  03版射雕里女主人公的服装似乎很是为人诟病,特别是黄蓉在桃花岛
拉着他靖哥哥的手奔跑所穿的那一身,更有许多人以此为据直斥为潘金莲
的打扮,照片转贴的到处都是。
  我在这想说一句,黄蓉怎么就不能穿成那样?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而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
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上衣大多为袄、襦、衫、抹胸等短制的里衣,下
身配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之别,舞裙折褶更多;颜色常以红、紫
为主,黄次之也有是裤子的。通常再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褙子。
  所谓“褙子”,是宋季男女都常有的服式,只是有颜色、质地上区别,
样式上大体是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褙子长度有
过膝的,也有直达裙边的。衣襟部分敞开,两边没有纽扣或绳带系连,任
其露出里衣,就象照片上黄蓉那件黄色的褙子,只是照片上领、袖口、衣
襟下摆没有什么缘饰。
  所谓“抹胸”——这就是很多人喜欢拿来说事的——即是后世常说的
肚兜,用纽扣或带子在身后或颈上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贵族人家
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黄蓉的那件抹胸之所以引来众多的眼球和唾
沫,无非因为露出了自颈及胸上的一段肌肤。有人称服装怪异,大有唐风
,殊不知唐代女装是长裙系至腋下,露出肩背,覆以轻纱,与此不同。
观察一下宋朝的人物绘画和出土文物的照片,无论是贵族妇女还是寻常百
姓,都有身穿抹胸,外披褙子。露出颈下肌肤的形象。至于南宋,政治偏
安,经济繁荣;讲吃穿、图逸乐的奢靡之风在各阶层社会滋蔓,加上临安
的丝绸业和织布业的发达,妇女服饰的华丽更是不在话下。虽然具体历史
时期有不一样的规定,但设计者拿出这样的打扮不能说是过分。
  还有人说宋代理学昌盛,怎么可能让女人穿得如此“伤风败俗”。其
实理学的兴盛在宋时只限于学术范围内,它的对于国人,特别是妇女的全
面压抑,那是宋后的事。“道学盛于宋,宋弗究于用,甚至有厉禁焉”,
理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也不得重用。当时,“道学”二字是用来嘲笑别
人的,就象现在说谁谁“三个代表”一样。
  况且黄药师仰慕魏晋风度,别说道学,就是一般的圣贤言论也视作猪
矢马溺,怎么会让他女儿穿得如贞妇烈女一般。黄蓉在桃花岛爱怎么穿就
怎么穿,只要不是比基尼,透视装这种超前卫服装,鲜艳飘逸一些有什么
不好。真没想到,黄老邪不管,倒有一帮21世纪的卫道士跳了出来,可谓
一奇。
  还有人对黄蓉的发型不满,可是古时女子十五而笄,就是行成人礼,
把头发束起来,用簪子别住。而且宋时女子以高髻为美,发髻种类也颇多,
皇帝下命令对髻的高度限制也不能禁绝。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
同心髻,高二尺......”。可见束髻不是少妇的专利。周讯的脸型,如果
也将头发披下来,可能效果还不好呢。
  上面扯这么些,并非要拘泥古制。本来嘛,武侠小说就是扯淡,人们
爱看多因为能在其中发现现实生活中被压抑,束缚的不羁的自由情感,
“成人童话”是谓。可是一群看过某部电视剧的人,非要给武侠定个规矩,
具体而微到穿着,还费了半天劲贴些对比图来说明。崇拜演员也罢了,连
穿过的衣服也要崇拜,不一样就要嘲笑两声,可谓又一奇。你要是说03射
雕的衣服设计得难看,我肯定能接受,各花入各眼,很正常;但是小的斗
胆说一句83射雕的衣服很难看,又不知是哪朝哪代的野狐禅,你能和我一
样接受吗?
  更有人借题发挥,对演员进行人身攻击,以谩骂为乐事,没有对女性
起码的尊重,还要扯什么历史上如何如何。嘴里一边是某位女星让人感觉
多么多么纯洁,一边脏词往另一个女星身上喷。我对这种人的人格表示怀
疑,我相信那位受过英国教育的女星也会不屑于有这种FANS。这种人看见
一段脖子就能想入非非,有四个字可以送给他们,“淫者见淫”。
  这段文字其实算是为新射雕辩护了,索性节外再多说些。某位网友说
剧中欧阳克唤黄蓉为“妹子”,甚是“搞笑”云。我倒忍不住冷笑两声。
金庸浙江海宁人,以方言入小说再平常不过。且不说射雕、神雕里都明文
有这样的称呼;欧阳克虽是西域人,泡在江南掳掠女子,早就学会怎么和
江南女子打交道了,叫声“妹子”再合理不过;时至今日,江南很多地方,
哥哥叫妹妹或年长唤年轻的女子,都以“妹子”相称,怎么就“搞笑”了?
奉劝这位老兄,没见识就别出来现眼。

作者:轮台客 回复日期:2003-02-25 16:27:09
四、新射雕的主角
  本来不想写这个,因为说的人太多,我也没什么大不一样的见解。但
是作为新射雕被诟病最多的地方,还是随便说两句现现丑吧。
  1、郭靖:
  第一次见李亚鹏在电视上露脸,当时觉得这个大男孩看起来倒是挺健
康阳光的( 这种词都用滥了,第一句就让自己写得没兴趣了:-)。但是
后来几年他老是那副“小资青年过马路”的样子,在电视剧里晃来晃去。
也许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小资品位对表演占用太多,所以新射雕里刻意求变
,谁知不小心弄得郭靖有了智障嫌疑。这实是用力过度,弄巧成拙。特别
在烟雨楼和黄药师对阵时,那副昂着头,浑身都在动,下颌骨拼命向上挤
的样子,很sorry,我当时想起了异形,还有黑衣人里上来就给干掉的外
星人。
  考戏剧学院,中学时应该分到文科班吧,但剧中我发现的,李至少读
白了四个字,上学时干嘛去了?
  不过我觉的李这次还是比较用心的,比如蒙古戏在全剧是开头和结尾,
但实际拍摄时应该是同一时间段里,李还是注意到了郭靖初入江湖和经过
两年历练这不同时期,人物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的。在曲三酒店里承诺与
华筝结亲,表演上也调动了较浓厚的情感,虽然让人讨厌,但是想想看小
说时到这一节,对郭靖也是烦得不行,恨不能上去踹他两脚,这还是蛮忠
于原著人物的嘛。
  本来不想这么挤兑李亚鹏,如果八卦娱闻没搞错的话,我和他还是中
学校友呢。但说实话,我真没发现李有多少表演天赋,也许他改作幕后制
作人会更有出息吧。
  2、黄蓉:
  首先我得老实交代我对周迅的表演有所偏爱,但之前我并没有看过那
几部让她名声大噪的电视剧,一集也没有。我只看过几部电影里她匆匆闪
过的身影,还有让眼睛一亮的苏州河上中国的“两生花”(这里有溢美之
嫌),和贾宏生这老愤青搭配起来倒是相得益彰。我也要坦白承认我甚至
是因为新射雕对周迅这演员喜爱起来。黄蓉的机敏、天真、豁达、还有大
家闺秀的风范我认为都有所表现,可能刁蛮任性的性格特点忽略了,但我
认为这样的演绎自成一家。港版常用但我个人不欣赏的女主人公动辄就噘
嘴吃醋的诠释手法,这里没有,我很喜欢,我个人把这种表演叫做“温青
青”式(看《碧血剑》就腻歪)。
  对人物贯穿全剧的表演上的变化脉络,周把握得比李强很多,从开始
的顽皮天真;到从明霞岛回归,尝到人生险恶,接过帮主重任后的成熟;
再到感情上受挫,有一种女人式的伤悲,但又不时地骨子里钻出女孩的顽
皮和本性的大度。是一个比较清晰的过程。虽然戏份上有所压抑,但不时
冒出的一点小动作,人物的灵性就跳脱出来,比如在明霞岛被欧阳锋叫去
陪欧阳克,已经虚了的背景里,还是看见欧阳锋身后的黄蓉跳起来虚掷他
的一拳,还有铁枪庙里背九阴真经前昂头先哼了一声......,这些规定任
务外的动作正是反映一个演员表演上的灵性,和空间的再开拓。
  最让人拿来说事是周的嗓音,说实话,刚开始我也吓了一跳,但渐渐
地习惯这种声音,个人觉得也挺好,至少感觉和动作神态比较结合,也许
黄蓉也可以是哑嗓子吧。(当然有人可能接着说“吐啊吐就习惯了”。呵
呵,你要是喜欢吐就吐吧,不奉陪了。)
  当然,喜欢归喜欢,热劲头过去了,发现还是有不少缺点的,一是周
迅的台词功夫还是欠了点,有些时候咬字不清。二是状态不是保持在同一
水平线,有些场戏里明显地游离开了,不在人物状态。三是原著人物上那
股刁蛮不讲理的性格特点没有充分表现,但这责任主要应归于编剧和导演
。四是该哭的时候没哭,即表演上激情充沛的地方竟糊里糊涂地放过去,
表演上太淡了。我就不相信她哭不出来,《苏州河》里的表现便是证据。
难道是赶戏的原因?
  我认为周迅如果能继续努力,多充些电,未来还是有很多可开掘的潜力。
  3、杨康:
  周杰似乎为人诟病最多了。首先是化妆上差些,加之本人长得也逊了点,
一出场就不讨好正在情理中。但我认为周在表演上还是有自己一套的。且不
论那扭脖子,瞪眼睛的动作有多恶心,周对人物的发展变化和细节上的处理
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原著中对杨康的描写相对与郭靖更为脸谱化,简直是为
了与郭有个比照设置的人物。而周的演绎是试图将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调皮,犹豫,狠辣、痴情。不太成功责任不全在他,剧本甚至是原著都是
限制(当然本人的那些恶心的动作,怪他自己)。比如鄂州丐帮大会时,一
边裘千仞的逼迫,一边丐帮弟子自杀苦谏那段戏,周在那时刻脸上的表情和
眼神很丰富,有潜台词。但是导演大概认为没必要开掘下去吧,倒弄得这段
表演前后不着,里外不是人了。
  我对参加过琼瑶戏的演员向有偏见,但是从前出差时无聊,晚上看《少
年包青天》,觉得周的戏挺好,加上陈道明演的八贤王一旁映衬,很光彩,
至少比之续集陆毅的,好上十倍(陆那正直的乖孩子形象居然以叛逆角色出
名,可见我的眼光也老了,世道都看不明白:-))。真不知曾经那个少年包

青天跑哪去了,变成新射雕里诸方合力作用下的一个怪胎。
  据说周杰脾气不太好,还要退出演艺界。呵呵,年轻人都有坏毛病,我
工作时还不时地和人吵吵架呢,不过周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收敛点。努力些
,甩掉琼阿姨的影响,我认为比李亚鹏的表演之路更宽。
  4、穆念慈:
  久闻蒋勤勤大名,但看见她,新射雕里是第一次。美则很美,不是我欣
赏的那种。至于表演,说实话我本认为穆是配角,新射雕又“忠实”原著,
戏份自然不多。她表演得也就算是中规中矩吧,没出彩也不拖累别人。至于
其他,留给爱美人士说吧。
  最后再闲扯点。我对演员的态度是比较功利的,我只关心他/她在台前
展示给我看到的东西,幕后那些八卦,看着玩玩,娱乐记者的话能多当真呢,
他们真实的生活作为观众又怎么能了解还要加上道德评判?所以阿加尼演圣
女或是荡妇,帕西诺作英雄还是流氓,只要能吸引我入了他们的戏,就是好
了。至于台下那些演员的是非和他们自己的生活,留给追星族和弄堂里的老
阿姨们说去吧。
  
  
  五、新射雕的配角
  简评几句敷衍一下。
  黄药师
  曹培东印象里经常演咱们的国军高级将领,这回倒成了黄药师,可惜文
士气足了,邪劲不足(大家都这么说)。不过台词功夫挺好,周丫头要多学
学。
  洪七公
  我个人比较接受,没看过激情里石光荣,但同是草莽出身,又身居高位
,有些类似也挺正常。关键时刻的威严和眼神目光,挺准确。
  欧阳锋
  比之尤勇那些警察形象可爱多了,欧阳锋的沉稳、阴鸷、自负表现挺到
位,我认为是表现最好的演员之一。围着围裙做饭那形象很有创意,炒菜那
自得其乐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南帝
  王气是有了,却少了和尚气。没记错的话,央视水浒里他演卢俊义。这
两年养胖了些,换件马甲就当我看不出来?
  老顽童
  没说错的话,赵亮早年多是一副沉稳寡言的北方汉子的形象,后来不知
怎么又憋着嗓子演起忍辱负重的上海小男人了,挺可爱,至于这里的老顽童,
差强人意吧,不过独孤求败这王八设置得挺好。
  裘千仞
  好象是李保田的儿子,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生来就一脸的褶子
。不过他演裘千丈还行,裘千仞就差了远去。总是那副油滑委琐的样子,可
能编导就这么定位的吧。建议让他老爹来演,应该没错,就怕张纪中请不动。
  欧阳克
  我都忍不住要说他可爱了,比较起郭靖那截木头,简直有趣的多。无赖
起来也不让人讨厌。得罪一下黄允升,我现在才知道欧阳克不是自吹风流倜
傥,做淫贼都那么有品位,那么有敬业精神。“缠还是要缠的...”,活脱脱
就是欧阳克的爱情宣言。
  江南七怪
  每个人都合乎角色,戏份也恰到好处。重视配角的塑造一直是大陆剧的
好传统,没绿叶衬哪有红花美呢。不过可惜的是柯镇恶市井气不足。倒是朱
聪给人印象深刻,那股穷酸和洒脱都表现得恰如其分,但据说演员和剧组不
和,中途退了 ,只好找替身代一下,不是用扇子蒙上脸就象贼一样从镜头前
一闪而过,特难受。合作啊合作。
  全真七子
  丘处机自然都让人记住了,豪放又刚愎,外形自然也博得不少的掌声,
可惜从前给我的印象居然是个卖药的。其他王处一、马钰等也自有一番道士
的仙风道骨(有人对马钰的发型比较有意见,我对这没做什么调查,不过记
得中学历史书里一副张衡的画像,也是这副样子,当时我比较讨厌秃头,还
拿圆珠笔给他补了一堆头发呢)。连一句台词也没有的孙不二也让我记住了。
  完颜洪烈
  金庸说拔高了他的形象,依我看,这个对包惜弱始终敬爱,视杨康如己
出的人,且不说身为王室贵胄,阅尽女子,就拿到现在,政策允许二婚的再
生一胎都不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简直是现代女子求之不得的好男人
典型啊。这种人不拔高了,那只能当变态理解了。鲍大志把人物塑造得很丰
满,远胜原著的形象,可谓新射雕又一亮点。特别临死前那种气概,象个王
爷的样子,比较一下,郭靖真是小毛孩子。
  成吉思汗
  初看他的戏,也觉得好象王气、霸气不够,但想想啊,一个人还没强起
来,就摆出那副样子,锋芒毕露,早就给人宰了七八回了。果然统一草原后
,那种王霸之气,一代雄主的风采就凸显出来,特别是跟丘处机说天下无人
和我争斗,岂不是无趣的很啊,简直让我想起咱们的毛主席了,呵呵。
  杨铁心
  没胡子时象流氓,贴上大胡子倒有了点江湖气了。
  包惜弱、李萍
  何晴古典美女,穿上戏服就行了。
  吕丽萍开始的表演好象心不在焉,让我极其失望,友情出演也不能这样
啊。不过最后那场戏到底显出演技派的风采,那道眼神,比十句台词都强,
可惜李亚鹏竟跟不上。哎,在演技上,她真能当李亚鹏的妈了。
  梅超风
  杨丽萍爱惜羽毛,连张嘴狂笑两声都不干,我宁愿看她跳舞。
  华筝
  蒙古女儿的样子,很可爱。郭靖这小子真贼,连垫底的都比咱一般人强
许多,谁说他傻。
  陆乘风
  特别提一下他是因为看到演职员名单里,竟是执行导演,乌兰宝音,蒙
古人?不过台词功夫不错,那一笑间的长者风范让人信服(不是搞民族歧视,
我接触过的少数民族同胞汉语都不太利索)。
  就扯这些,其他人就略了吧。新射雕对配角还是挺认真的,看演职员名
单里,连蛇奴都找了象维族人名字的来演。

作者:轮台客 回复日期:2003-03-03 04:46:53
还有一些想说的东西,关于新射雕的场景处理、武打设计、意境营造等等。
但是刚刚写下题目就把自己吓一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高档了?水平不够,
还是不要再写下去让人笑话罢。自己的时间也不允许。
  而且越写越觉得无趣,本来就是娱乐大众的一部电视剧,终究会淹没
在数不清的娱乐产品里,何必多我这一嘴。
  本来只是无聊时看见那么多的谩骂,有些忍不住,想为新射雕说几句
公道话。但是谩骂还是那样多,也没多少人在乎你说得有理还是没理,先
嘬出口型,PEI一声,爽一下再说。还有个别“捧”03的,如那位杨不及先
生,本来文笔也不太坏,偏偏喜欢学着骂街的样子加入互相嘶咬的战阵,
喜欢用不入耳的词汇对演员进行攻击(顺便无聊地问一下,SM是什么意思?)。
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自己就知道这于平息漫骂没什么效果。但是面对这种
结果仍然忍不住有些挫败感。
  也许自己是太迂腐守旧了,不懂得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就是在网上骂街
,死掐。谁在乎一部作品到底说了什么,表现得如何呢?至于说出去的话是
否有根据,是否伤害到别人的人格,这些全部滚一边去。据说这就是所谓
“言论自由”,所谓“批评”的自由。如果批评=谩骂,我也是无话可说的。
  可是有一些话还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就在这最后一帖里说完吧。
  正如我一开始说过的,本来是不大看电视的,也从来不相信现阶段政策
对文艺的严格管制情况下,主流影视届能拿出什么让人心动的作品来。而且
电视剧作为要卖出去的商品以及要迎合最大多数看电视的观众不喜欢动脑子
的习惯(我看电视剧时就没准备动脑子,如果有人认为这是侮辱了他/她,
我先道个谦),这就决定它必是中庸甚至是平庸的。在其中,所谓个人风格
和不群的理解是要尽量归到大众化的轨道上来的,否则,就歇菜吧。
  但是,浏览网页,看见那么多的谩骂,那么多对制作人和演员的人身攻
击,我承认,有些愤怒,这种愤怒有点类似于911后看见网上来自中国人那些
幸灾乐祸的叫嚣所产生的。也许,你要说我不够严肃,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
但就我看来,一样地是对人的权利的蔑视,一样地是国人好起哄、热中于蒙
着脸打群架的卑劣爱好。
  我这个人神经比较脆弱,小时侯还被人骂哭过。旁边的人说,你一个男
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他们不去说骂的人怎么侮辱了我,却要说我怎么没
出息。这大概也是我人生教育中的一课吧,知道这个世上不在乎道理,只在
乎力量的事很多。
  可是在这里,我仍旧想问一问:
  是谁给这么多的人所谓的“言论自由”,可以随便对别人进行人格侮辱,
即使他/她是明星,是公众人物?难道公众人物就没有自己的尊严吗?
  明星虽然表面上很风光,但他们无法象咱们的领导人那样,可以利用国
家机器的力量杜绝对他们的指责,更不用说是无端的谩骂。那些骂得开心的
人们,你们面对无法还击的对手大打出手是否觉得自己很英雄呢?
  在咱们这个国家,不可以随便对国家政策、领导人进行评点,却可以对
影视明星这种公众人物随意谩骂,而且是放在主流门户网站上。污言秽语花
样翻新,层出不穷。一直以来我就在怀疑,是谁在“培养”国人这种爱好?
是谁为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找
  出了这样一个发泄口?是谁应该为国人这种越来越浓的“狗仔队”品
位负责?!
  高素质的人们忙着关心美伊冲突,关注中国的法制建设,关注国家的政
治制度改革...大概是不屑于谈论关于影视的八卦,为“明星”这种低素质
的人群讲话的,在下不揣冒昧——反正自己的品位也不高——来为“明星”
这种不待人见的物种争点权利,虽然新射雕这部电视剧并不是多么得出色,
演员表现得也并不是那么出众,但是哪怕就是因为那么多的叫骂,我这次
也站在03版这一边。我相信对任何一个人——哪怕他的品德并不是有多么
高尚,水平有多么高,甚至还犯过错误——都能尊重的话,这个人才谈得
上有现代意识,这个国家才算现代国家。
  何况新射雕并不是那么糟糕(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搞得气氛有些
严肃,不好意思。还是兜回来再谈一点影视上的东西吧)。说句自己的看
法,港产电视剧对待配角,对待群戏的态度简直令人发指;至于主角的表
演,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是觉得那种表演套路放在他们哪部戏里都
行,不论古装还是现代。我痛心的是大陆剧越来越有这种倾向,新射雕也
不例外。香港当然有很多好演员,但是多是在他们的电影里表现了,有梁
家辉这样自身素质比较高的;有张曼玉、梁朝伟这样从无数烂戏里煅打出
来的;有秦沛、曾江这样一辈子泡在影视圈里,加上个人年纪、阅历磨出
来的...。可是对于港产电视剧,不恭敬的话少说为妙。而新射雕,我是觉
得它做得不够好,有很多欠缺。大陆就应该拍出大陆的样子,当然也要吸
收港剧诸如对节奏控制等方面的长处,发挥大陆剧的特点优势,但新射雕
感觉是各方观点妥协的产物,而不是综合。
  据说徐克要拍《七剑下天山》,这倒是真地值得期待,以徐老怪的功
力,加上大陆外景上的优势,也许真正的武侠电视剧的经典(“经典”这
词最近倒足了我的胃口)就要出笼了。只希望他老人家别脾气又是那么坏,
得罪了拿钱的人,还有别象《蜀山》那会儿练功练到走火入魔。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23 16:42 , Processed in 0.41171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