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每年都是这样,到了过大年的这一天,胃口总是饱饱的,吃什么都觉得只有一个味,老吃菜不吃米饭总不好,所以,早餐时我就叫女儿给我添了一团饭.看到这团米饭,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情节,就给宝宝讲起这个故事.
那时候,生产队在大伙儿经过几天紧张的双抢劳动后,就要烧一顿大锅饭,凡是参加了劳动的,都有份.我还小,不能参加劳动,所以,就没有资格分享大锅饭.于是,我天天盼自己赶紧长大,长到七岁了,就可以参加生产劳动,那时就可以和大人们一道吃上美味的大锅饭,也就是米饭.
我爸爸是生产队长,所以大锅饭常在我父亲的家里面煮,为了能在旁边磨蹭到一点剩饭,我常常帮助大人们烧火,当米饭烧好了后,我就等着,在旁边玩耍,几个小时之后,大人们都来了,都添好了饭,他们满身泥浆地蹲在地上大口地吃着,这时候,我就会靠拢到饭筒边上,如果大人们还在添饭的时候,我靠拢过来,父亲看到后就会打我的头.当我站在饭筒边上贪恋地盯着里面时,分饭的人有的会给我一个饭团,也有和我父亲不是很友好的家族,就不会这样做.
过了一年,我终于长到七岁了,那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我要参加劳动了,早春的大地洒满了寒冷的露珠,我咬紧牙关赤着脚走上了田坎,黑暗里许多阴影渐渐地聚拢了,然后就听到叽叽喳喳的交谈,我就跟在大人们的队伍中到了秧田,拔秧就是我们的劳动,一会儿我就腰痛了,盼着太阳赶紧出来,当太阳爬上天空,把鱼肚白的东方照得火红的时候,就差不多要收工了,也许,一顿美味的大锅饭,也就是白花花的米饭,可能会等着我呢.
我现在长大了,人到中年了,回忆过去,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社会性,与生俱来的阶级性,这种感悟增添了我对故乡江西的深深热爱,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是江西人,江西南昌向塘镇的,我始终渴望有一天,能为家乡的富裕出一点力.
而在上海,无论这里的物质多丰富,无论这里的政府多会经营,我缺乏这种情感,因为,在这里,我这个生意,就像一个六岁的小孩,只是在旁边磨蹭一点剩饭.我今天还是渴望,有一天,能够勇敢地卷起裤筒,投入到上海这块冰冷的秧田里,种植我们的希望,收获我们富丽的晚年.
我问我的宝宝,知不知道饥荒的滋味,因为我是在饥荒的环境长大的,所以,我一直很节俭,一直很努力.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今天繁荣昌盛,是人类难得的美好时光,所以,我特别珍惜,心情特别的欢乐,平和.
我的个人网站:www.wishkin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