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6|回复: 0

[转贴]:添海论文选集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4 13: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策划缘起:问:你去过万里长城吗?
    答:没有。
    问:为什么?
    答: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毛泽东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不是好汉,没胆量去。第二个原因是:不好意思去,没脸面去;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时代创造的辉煌,距今2200余年,使我们现在的子孙在全人类面前还引以为荣、引以为傲。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有没有感到惭愧呢?!试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人口是秦始皇时代的20倍以上,我们现在的综合国力是秦始皇时代的千百倍;如果100年、1000年、2000年以后的中华子孙在翻阅我们今天的历史的时候,看看我们为他们、为人类留下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将情何以堪?!而秦始皇时代却为我们两千年以后的中华子孙和全人类留下了两大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连台湾也给弄丢了,你说说我们这代人是多么的无能,多么的窝囊。既使在九泉底下也够脸了。所以,呼吁我们这代人,不仅仅要尽快完成国家统一,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完整的大中华,而是要留下一个强大的大中华。并且更要创造出中华民族的辉煌,留下人类的奇迹――“水上长城”。

一、展示中华民族意志,创造民族辉煌,留下人类奇迹。
    即实施“中华千秋大业――强国之梦,填海造路统一台湾”这一千秋工程,将中国国防陆地作战战略纵深直接向太平洋推进200海里,中国海军将可直接冲向海洋。在台湾海峡实施填海造路架桥,将两岸彻底永远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之间,长124公里,宽1公里,总投资预计9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期约7-15-20年,构建“中华统一大道”。其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国家的和平统一,其二就是为了建构两条“世界经济交通大动脉”。第一条是西线,将台湾的交通并入中国大陆交通网,穿越欧亚大陆桥,直接将整个东南亚的货物通过台湾和中国大陆、在进入欧洲、非洲大陆,双向运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运费,将每吨每公里运费几美元和十几美元减少到每吨每公里几美分。海运每小时的速度只有20多海里,而陆路轻轨铁路运输可达每小时275公里以上。
第二条是东线。经过中国东北,穿越俄国远东,再穿过白令海峡,进入拉丁美洲大陆,双向运行,这样,在整个中国土地上就形成了两条经济交通大动脉。世界经济交通大动脉的形成,将会提供沿线一千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使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每年提升一万亿人民币以上,从而使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在2035-2045年的时候,就可以超越欧美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台湾自然形成为“世界经济营运中心”。每年仅收过路费,就可以使台湾的现在经济总量成长三倍以上。这样一来,将两岸的战争化为和平,将天堑变为通途。中华民族的战争风险就全部消除了,也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之间,平均水深只有40-60米,浅水地段填海造路,深水地段架桥过去,这就可以保证维持海水畅流,航运畅通,既不影响台湾海峡的生态平衡,也不影响交通航运问题。 这条大道建成后,福建平潭会发展成为一个一千万人口的特大新兴城市。挖山填海之后所形成的平地直接规划成生活小区和养老中心)在未来30年左右台湾将面临全社会老龄化问题〕。台湾老人到福建来安度晚年。如果有紧急事情,交通非常方便,30分钟左右就可以回到新竹,使两岸人民亲身感受到和平统一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血融于水的手足心情,使21世纪成为中华民族的世纪。

二、设立“海峡经济特别行政区”,打造21世纪最强劲“经济磁吸盘”,形成“沿海峡经济走廊”。
    以福建平潭为中心设立海峡经济特别行政区,其政策之特殊,要包括香港和澳门的总和。则可打造出21世纪最强劲的经济磁吸盘,而形成沿海峡经济走廊(惠州-潮州―漳州-泉州―福州―温州-台州),此一区域进而形成“环海峡经济圈”,成为名副其实“世界经济火车头”。

三、启动这一工程的基本构想是:兴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旅游经济带”。
    2005年正好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同时也是    战争胜利60周年,而马关条约直接涉及到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我们的移山填海工程计划,就应该选择在今年立项启动。在福建平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耻纪念公园”,在这个公园里主要规划有“国耻纪念碑”、“国耻纪念塔”和“国耻纪念馆”,用那段屈辱的历史教育、警示我们的青少年和下一代,说明和平统一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该公园的启动、建设和建成都将牵动海内外亿万华人华侨的心,既可凝聚民族共识,又可重振民族精神,同时又可带动旅游经济,形成一个“旅游经济带”。去年我国的旅游市场是6000亿元,“国耻纪念公园”建成以后,预计每年可带来500亿的收益。此乃“填海造路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挖山填海之后所形成的平地,规划成生活小区、商业小区、工业小区、大学城等。一边开发一边回收,形成“循环经济链”。

四、启动“填海造路工程”,协助裁减陆军100万,出兵台湾海峡,启动海峡建设。
    现代战争及未来战争,陆军的先期作用不大。中国现有陆军210万,至少可以裁军100万。养100万陆军每年约需1000亿人民币。如果将100万陆军改编成100个“海峡建设兵团”,每1万人为1个“海峡建设兵团”,分为海峡建设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一百兵团,每年裁军20万,5年即可完成裁军。这一百万建设大军,和平时期从事建设,战争时期即是国家预备役,其战斗力可以威慑台海20年,同时,每年还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这一百万建设大军每人带一个妻子,每人再生育一个小孩,就是300万人口。再加上社会各界的精英,不出3、5、7年即可形成一个6、7百万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新兴城市。比如,香港只有700万人口,带动了深圳的繁荣,台湾有2300万人口,经济实力和高科技力量是香港的若干倍,带动一个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发展是富富有余的。

五、建立中国国家战略核威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完成100万大裁军,每年节约军费1000亿,用于发展高尖端的军事高科技和全面强化海军、空军的战斗力。比如,逐步建造300-500个“神舟6号”或“神舟7号”,每一个内安装一枚原子弹,以形成中国国家战略核威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章 总 论

台湾海峡(Taiwan Haixia) 中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海峡。位于中国大陆东南、属东海海区,南通南海。南界为台湾岛南端猫鼻头与福建、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一说为鹅銮鼻与南澳岛南端)连线;北界为台湾岛北端富贵角与海坛岛北端痒角(一说为黄岐半岛北茭咀)连线。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24千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连接于东海与南海之间,呈北东、南西走向,长度375km,宽度约120~350km,东北段窄,西南段较宽。海峡台湾海峡为台湾与福建两省航运纽带,是东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交通要道,它是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海域航行的枢纽,既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台湾及台湾海峡简史

追述中国历史,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即是率战船从金门岛料罗湾出发,渡过海峡至澎湖待机,避开强劲大风后横渡澎湖水道,然后乘满潮通过鹿耳门,进入大员湾实施登陆作战。从此台湾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清康熙三、四年间(1664~1665),施琅曾3次率船攻台,都为大风浪所阻而返;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再次率领舟师从东山岛出发,在澎湖海战中大败郑氏守军,恢复了清康熙对台湾的统一管辖。
从世界历史看,16世纪中叶,    倭寇窜犯澎湖、台湾并以澎湖为据点不断向浙闽沿海侵掠,曾遭到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部的打击;台湾平埔人也进行猛烈反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战船打击侵犯闽、粤、台沿海的倭船。并于年底追击至台湾西南海岸,全歼倭船6艘,救回被掳男女370余人。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即是率战船从金门岛料罗湾出发,渡过海峡至澎湖待机,避开强劲大风后横渡澎湖水道,然后乘满潮通过鹿耳门,进入大员湾实施登陆作战。等部的打击;台湾平埔人也进行猛烈反抗。
17世纪,在海洋航运中称霸号称“海上帝国”的荷兰组建的“无敌舰队”曾远渡重洋一度占领了台湾岛。
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舰队不断侵犯海峡两岸的厦门、基隆等地,受到当地军民的强烈抵抗。
1884年法国舰队在马尾袭击中国舰艇,继而进攻台湾北部,当侵犯受阻后于10月至翌年4月对台湾实施封锁,两岸军民进行了沿岸防御作战和反封锁斗争,打击了法军的入侵。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期,    为侵占台湾,预先派舰队攻占澎湖列岛,在攻占台湾北部得手后,从陆路向中、南部推进的同时,以舰队从海路在安平、布袋、高雄、枋寮等地实施登陆,台湾军民为反    军侵占进行了殊死的抵抗。
1944年在开罗国际会议上决定,在    战争胜利后,台湾要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明确台湾要归还中国。1950年,美国在发动侵朝战争后,派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挑衅,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1978年中美建交前,美国军队从台湾海峡撤走。

第一节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意义[1,2]
1.1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背景

196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海洋上架设桥梁、挖掘隧道的能力越来越强。最早建造的长度最大的跨海隧道当属    的青函隧道,在8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令世人瞩目的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在1994年正式通车,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可以载人世界工程史册的伟大工程。
1948年台湾学者方晓阳等就提出在台湾海峡架桥和修筑隧道的构想。这是需要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的伟大工程,此工程如建成,既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1987年9月由中国海洋、地震、地球物理三个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福建省科协在福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台湾海峡两岸地质地震研讨会” 出版了相应的论文集,方晓阳提出“台湾海峡隧道可行性研究”,吴之明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提出总建议等。论述了修建该工程的必要性,两岸经济的互补性和闽南海港的开发和海下资源的利用等问题。其实质是两岸香港学者共同研讨在台湾海峡架桥和修建隧道的地球科学基础问题。
第二次台湾海峡隧道研讨会于1999年11月在福建省平潭岛召开。这是一次工作会议。平潭岛是拟选的海峡通道北线的端点,风景秀丽,是旅游、观光胜地,与会代表考察了岛上地质与水源条件。平潭岛作为拟建隧道北线的端点,其地质条件、地震条件和隧道长度都是优良的。在此会议之前,1999年8月24~27日于南京召开的“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会”上,还专项讨论了台湾海峡道的地域环境问题,彭阜南教授和叶银灿教授提交了论文报告,郭令智院士、廖红建教授、钦东明主任及美国、    、巴西等国的教授们参加了会议。此外,在海峡两岸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及中大学术基金会联合举办两岸校友第四次学术交流报告上,彭阜南教授又就“台湾海峡地形地质及隧道工程的探讨”作了报告,接着北京大学钱祥麟教授用大量的GPS数据及图件,论证了亚洲大陆东南包括台湾海峡地壳的运动,这为将来共同探讨和撰写论文提供了基础。
通过这几次会议,对台湾海峡的地质与地震条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撰写论文在《中国工程学报》及《高校地质学报》上发表。第二次会议解决了选线问题,即因台湾海峡地质复杂、海峡中部多地震,可以选适合修建海峡隧道的北线或桥隧结合的南线。比较了修建海峡隧道的投资比架桥的费用可能要高出一倍左右。
在第二次平潭会议期间,曾经讨论到隧道并结合平潭岛至福清(福建大陆)的建桥问题。这一建桥计划已经另外立项并经勘测设计,并获得翁金珠的支持。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和省、市台办亦曾拟单独召开厦一金大桥方案的建议,获得方晓阳(兼任厦门大学)名誉教授的支持。
第三次会议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与厦门大学和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会议的名称进而定为“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3月在厦门市召开。
自1995年以来,由于陆地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石油涨价,现代海洋工程、特别是在海上采石油的平台工程有很大的发展,其有关在水下建立”海洋平台”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可以为本项工程借鉴或参考;我国已在长江三峡完成截流筑大坝,修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积累了在水下建立”三峡坝基”的设计和施工经验。这就说明中国工程界可以解决在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所有工程技术的问题,要能节省投资,又要坚固耐用,这就要求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从平潭岛往东铺路架桥到了中线62千米(铺堤坝路32千米,为了通航和环保,拟架桥30千米),这一半工程的投资约4400亿人民币,如果在近年内立项集资,在2014年前后可能修成,每年投资440亿人民币,也是炎黄子孙可以负担的。中线以西的62千米,如能解决50-70年的使用权的问题,也容易得到投资。这可从香港旁边的深圳开发的历程中获得借鉴,因为连结台湾所辐射的经济能力将更大。
从2003年起,广东省佛山信息网站/www.foshan.gd.cn/taiwan 刊登“在台湾海峡铺路促进统一”,但是该文没有涉及架桥的问题,因而其预算投资偏高,对海上航运和生态平衡的问题没有交代。

1.2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对台海和平的意义

台湾海峡填海铺路架桥是台海两岸中国人民最好的三通。现在建议的选线是从福建省平潭岛的东海岸起,到台湾岛新竹西海岸之间,此段线路124千米,两端分别靠近台湾和福建两省的    、经济、文化中心福州市和台北市。可先期连接大陆与海坛岛(桥梁),开发海坛岛,带动这一区域沿海经济的发展,然后逐步完善此段路线的铺路架桥。
现在进行台湾海峡铺路架桥,正如仿效拆除“柏林墙”的人为障碍物一样,使东德和西德得到了稳定和平统一,德国人民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岁月,更进一步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发展;同样,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在中国统一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一条金色的人工智能通道,自然而然地连接起两岸的中国人民,大家共同努力向着和平统一地共同富裕的理想奋斗,将要成为继承万里长城之后,炎黄子孙进行的又一伟大工程,使得海峡两岸永远不会分离。从此台湾人民可以从铁路到达欧洲各国,同时也有利于亚洲、欧洲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便于发展经济、科技共同富裕。

第二节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必要性
凤凰周刊2004年第24期第16页刊登“解放军攻台新战法呼之预出”的文章中引用了刘亚洲将军对金门战役的检讨,他在文中说:将来我对台作战,务必要做好第三股力量以突如其来的形式介入的准备。这第三股力量可能是    ,而主要是美国。可以断言:一旦台海战争爆发,美国将会急不可耐地参战。美国参战的理由有四:1)21世纪美国已把遏制中国的崛起当作首选目标;2)台湾具有美国和    不可不看重的地球和    条件;3)美国的所谓“台湾关系法”对台湾安全的承诺;4)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它不干涉别国主权,它就不是美国。因而,大陆如用武力解决台湾独立的问题,解放军必须做好与美军一战的准备。
刘亚洲透露:美军已制定了好几套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案,第三套方案极似金门战役中胡琏兵团的增援。美军方案原文如下:“让中国完成20万人以上的登陆,再突然介入夺回制空、制海权并封锁台湾海峡;联手台军围歼失去弹药与补给的中国军队。这个方案可以给中国极大的    打击,相当程度地震撼留在大陆的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
因此,2004年7月中国解放军将在距台湾澎湖岛仅150海里的福建东海岛再次举行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强调“强夺台海制空权”, 重点在空军的空对地导弹炸射,对海上目标炸射,导弹部队对地上和海上目标炸射。(以上引自《凤凰周刊》2004年第24期第16页刊登的“解放军攻台新战法呼之预出”的文章)
正如刘亚洲将军所述,如果中国军队没有掌握对台湾海峡的稳定制空权和制海权,大陆和台湾两岸同胞如不同心协力地将台湾海峡铺路架桥连接成为一线,那末,美国的第七舰队就有可能将会再次封锁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就会战火连绵,两岸人民的安居乐业遭到严重破坏,其损失将达二万亿元人民币或更多的。必须加强台海两岸人民的团结合作,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台海两岸人民充分明瞭在“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必要性,促其早日立项、早日实现。

第三节 台湾海峡填海铺路架桥的可行性[2,16]
3.1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工程具有现代化技术基础

借鉴国际上已建成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全长50.5 km,建设周期历时八年余,耗资100亿英镑(1994年价格),已于1994年5月7日正式开通,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一工程给英法两国和欧洲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它将日益显示其更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吸取荷兰填海造田的经验教训;再利用现代的断面成像等先进的科技技术,探测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作出台湾海峡的海底与海岸线的地质三维成像,并结合海洋气象的研究来设计最佳方案。
最近五年,由于石油涨价,现代海洋工程、特别是在海上采石油的平台工程有很大的发展;我国已在三峡完成截流筑大坝,说明工程界可以解决在台湾海峡铺路架桥的所有工程技术的问题。

方晓阳博士著有专文论证在台湾海峡架桥和修建隧道的可行性, 他曾经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理海大学,现在为麻省州立环境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资深专家,在环境地质研究领域具有很高声望。方晓阳曾发表论文200多篇,有著作8部,其中包括《基础工程手册》第一版(1975)和第二版(1991),《环境岩土工程概论》(1997)。在中美工程科学和技术合作方面,方晓阳教授有着特殊的经历。1977年,他应邀参加由美国科学基金和台湾科技委员会主办的美国—台湾地震和滑坡专题研讨会。1979年和1980年他被美国科学委员会选为高级学者,参加中美之间的第一次官方的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交流,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3年和1985年他组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关于海洋地质和海面/近海建筑物的国际研讨会,会议在上海举行,重点讨论了南中国诲石油的开采问题。在1989年他还组织了关于环境地质的国际会议和上海苏州河治理的研讨会。

3.2 台湾海峡的连接两岸的最佳方案的可行性[2,4,11]:

将台湾通道工程的范围和目标从一个单一领域转化为多目标系统,提出分区域、分阶段的工程来解决复杂的建设过程;考虑到经济地理的有利位置,地形、地质条件,线路长短和工程造价等,初拟了四条线路:I—I′平潭—新竹、II—II′南日—苗粟III—III′晋江—南投、IV—IV′金门—嘉义。依据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南日附近地区的丘屿曾发生过30次破坏性地震,1604年发生一次8级地震;晋江也位于地震多发地带;金门—嘉义之间的路线太长,比较而言,以平潭—新竹为最佳路线。
从福建平潭县潭东角海外12海里(约22Km)直到台湾新竹市南寮里全长直线距离125Km,分四段修建桥梁,其第一段潭东角海外12海里(约22Km)有相应的经济效益。对于养殖业,煤渣处理,潮汐发电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段:平潭—新竹的中线上,经牛山岛之南附近20Km,在比例尺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A-B二点之间合计长3Km,海洋深度50m;这段距离中有福州到上海的航线,必须架桥;以利海上航运;第二段:在比例尺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C-D二点之间合计长5km,海洋深度50 m;第三段:比例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E-~F二点之间,长8 km,E与F之间海洋深度75 m处;第四段:采用比例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G~H二点之间; 长8 K m G,H间或是海洋深度75 m处:;在这全长约124Km的海域之段与段间架桥;以利海上航运和海域生态的自然保护;桥墩间距大约为60~80m,桥梁总长度为22Km。这样比起大面积地填海来,成本低降低20%

3.3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集资的可行性[2]
3.3.1全方位、滚动式融资:

倡议两岸的民间和官方以及海外人士进行资助,建立一个“两岸联合的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基金会”,相当于一个半官方的经济实体。它以这些种子基金从事与台湾海峡有关的产业,如沿海、岛屿土地开发等,以增强其经济实力,并且及时进行台湾海峡铺路、架桥或建隧道工程的论证、研究及勘查工作。对基金会的资助者都应获得—定的、相应的权益,待海峡通道建成后逐步收回投资。
当时机成熟,项目接近实施时,可将基金会转变为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工程公司,作为业主单位,从政府那里取得建设、经营台湾海峡工程的特许权;并在海内外全方位融资,包括发放股票、彩票和发行债券、接收贷款等。

3.3.2多功能综合性开发[2]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将不只是一个交通工程,而应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项目,应当从多种渠道增加收入以补偿巨大的投入。可以从项目的准备、建设到建成经营时期,都可以利用台湾海峡铺路架桥有利地位和相应的设施,以较小的投入兼顾开发各种其他产业。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兼营海洋科技和信息产业;在勘察阶段兼营海洋矿业和渔业;在建设阶段可兼营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在运行阶段可兼营商贸、仓储、娱乐、旅游以及海、陆、空联运等业务。

3.3.3 联合策划,分区、分期实施

为了成功地实现项目目标,全面满足项目需求,对于这样巨大、复杂的工程务必有一个总体规划。这个总体规划应由两岸的官方和民间人土共同参与,互相协调一致。任何重要问题若自行其事都会带来严重后果,不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危及架桥铺路的安全。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架桥铺路及沿岸配套设施可以分区、分期实施。力求在每个分期工程和区段工程上都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收益;以分期投入、提前回报的办法改善项目的资金流动和业主的财务状况。采取这一战略将使业主企业能够减少负债,自我维持,自我发展,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这也是从英吉利海峡隧道建设中取得的一个经验教训。

第四节 台湾海峡铺路架桥应当遵循的原则[1,4]
4.1台湾海峡铺路应当遵循正常海洋航运的原则

因从福建省平潭到台湾的新竹之间的铺路的路线上,牛山岛之南,有上海到厦门的航线和福州到厦门的航线, 台湾海峡为台湾与福建两省航运纽带,也是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交通要道,为了国际国内的海上航运畅通,就必须建桥;海洋深度大于50米以上,特别在海洋深度为60-73米的地段:铺路建设工程投资大且难度也大; 在每年夏季前后的6~10月间在台湾海峡有台风,其浪高可达6米(有时可达10米:如2004年7月5日的“蒲公英”台风吹过台湾海峡及东海浙江一带的浪头高达10米)。为了预防台风的危害,预算造桥的工程投资总额约是铺路的工程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但这一方案还有待于各个有关专家和地质勘探工作者的深入考察,并利用现代的断面成像的科技技术,探测台湾海峡的地质状况,作出台湾海峡的海底与海岸线的地质三维成像,并结合海洋气象的研究来研讨,才能确定。

4.2台湾海峡铺路应当遵循海洋生态平衡的原则

铺路架桥不能堵塞了海洋生物的自然运行的通道:必须恰当地选择铺路和架桥的方案,本着既保证了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海洋生物生存的自然规律,又减少海洋的污染,从而自然而然地获得海洋渔业生物资源的共享,维持着原始的海洋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台湾海峡铺路建桥给予台湾海峡两岸人民创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如养殖业、旅游业、海运航行的开发,例如在牛山岛附近地区建造深水码头和港口城市的服务行业,既有利于国际间的巨大海轮的运行和停泊,又从港口收费中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李华: 愚公移山填台海 中国轻松铸和平 [转] 浅浅的台湾海峡,给中国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几十年几百年的沧海桑田,记录着中国人民多少屈辱,多少灾难!从现在到未来,仍充满着风险和祸患。不屈不挠的中国龙,你还能忍受多长时间?有什么两全其美的途径,能够弥补两岸的隔阂,一劳永逸地造福于同属一个中国的大陆和台湾?

  呜呼,问大地,望苍天,愚公移山就是我们的典范!相传在古代,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寓公家的出路,寓公率领子孙并且感动了神仙把山移开了就有了出路。现在,台湾海峡挡住了我们中国的统一之路。试问,如果台湾像海南岛那样与大陆近近地相连,我们中国会到现在还没有统一吗?效仿古代的寓公,不仅移山,而且移山填海!在福建省离台湾较近的地方挑选若干座大山,修双轨铁路到海边,把大石块推到海里去,填海造陆,双轨铁路在海中伸展,浇铸一个举世无以伦比的陆路桥,人工铸造生长出福建半岛。陆路桥上有双轨铁路,还有双向8车道的高速公路路面,总路面宽度就参考潘杰夫先生的初议,1公里宽。路面下敷设输气输油输水管线、电缆和光缆,海上油气田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输运。陆路桥两边的水面发展海产养殖,大量引种和繁殖珊瑚虫生长珊瑚礁,每边可伸展20-50公里宽,连向小岛或暗礁,适当的距离建造火车站。在最深的水域,陆路桥隔断,建立世界最大最深的深水巨港,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想必很可观。建立横跨深水港的跨海大桥,陆路桥进一步连接到台湾;或者将深水港的火车站建成浮动车站,可以把整列火车从陆路桥的这一端传承平运到那一端。它不是万里长城,也不是万里长征,而仅仅是300里的线段。在中间的合适地点,修筑妈祖庙,拜马祖,际神灵,稳住台海,不地震,别海啸,擎稳台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妈祖庙就是擎海庙,保佑两岸人民福祉。陆路桥可以从两岸相向修建,也可以由大陆这边单向承建。

  可以设立“寓公移山填海基金会”,接受全世界华侨华人华裔以及所有支持者的捐款。这一工程,比万里长城更伟大,应该说比当初修建万里长城更容易实现。万里长城是骑在崇山峻岭之颠的城墙,陆路桥是扎根在海底的山峰和平地上的人造山。论工程难度,也不比    人修建海上机场更困难,但是,按石方量,确实是世界空前。中国有建造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的技术基础支持,中国的钢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世界第一!中国山上的石头用不完!中国的农民发明家发明的,已经出口到世界多国的,6秒钟即可凝固的矿井堵漏剂有了大规模的用场!中国的人口,世界第一!中国有用不完的人工劳动力!13亿中国人,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每年为此仅贡献1个爱心工作日,就是1.3亿个工作日,相当于每天都有35万人为此工作!实际上用不了35万人,就可以启动寓公移山填海工程。短短几百里的线段,多长时间能填完,屈指可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有建成的一天。我们已经等待了50年,如果实施此方案,根本用不了 50年。小巧而有志气的新加坡都有填海造陆的本领,博大精深的大中国造陆的本能应该更高一等。美国靠着海空实力既阻挠中国的统一,发中国的内讧财,但又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是美国不可能修建这样的陆路桥;不与亚洲各国合群的    政府的心态远不如美国,    也不可能修建这样的陆路桥。只有中国才有能力修建这样的陆路桥,因为大陆离台湾较他们无可比拟的近,中国人在自己家院子里修路,中国这么大,这么有实力,只要中国人下定决心要修这样的陆路桥,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修,胆敢来破坏的成本高于我们的修路成本,这样看起来很笨又确实是很扎实的工程,是虎狼和走狗都无可奈何的。陆路桥的威力不下于航空母舰和核武器,武士道也比不过陆路桥。6800亿军购,两岸的军费,都会花去太多太多的老百姓的钱。修陆路桥,用不了那样多的钱。陆路桥是和平之桥,是中国的福寿之桥。    战争中    鬼子杀害了几千万中国人民,包括国民党人和      人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难道修建此陆路桥还会比    战争付出的代价还要大吗?不可能!陆路桥比某些专家学者所设计所倡仪的海底隧道更可行。万一打仗海底隧道被炸破了一个点,海底隧道面临着全线崩盘。陆路桥如果被炸,那只是被加宽,或者是为拓宽路面增加基础的底盘。海底隧道没有全线贯通之前,没有效用。陆路桥边修边有海产养殖的效益。陆路桥可以修修停停,已经修好的部分都有用,海底隧道修不完就是白费工。

  如果有什么歹人袭击修建陆路桥的民工和志愿者,中国人就把他抛到大海里去喂鱼。如果有什么势力袭击陆路桥和施工人员,就叫他们吃导弹,叫他们的首领家破人亡,甚而至于让他们群体灭绝。如果有什么军队和国家集团胆敢冒犯这和平的兴建,中国人民有各种绝招跟他们没完!与十三亿中国人民为敌,那算你活得不耐烦!中国人多得不得了,中国人遍布全世界,你怎么能逃脱掉中国人的慧眼?种在中国龙子民心里的仇恨的种子,世世代代生根发芽,中国人拼了命也要与他们不共戴天,新仇旧恨一起总决算!

  陆路桥是世界第一拦海大坝,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拦海造田,它不妨碍生态平衡,宽阔的深水港留出了南北水域对流的空间。如何因应台风的肆虐,还需有关专家发表高见。所有对中国友好的船只,一律免费免检通航,往返平安。

  陆路桥接通后,两边的人可以住在自己家里到对岸去上班。两岸优势互补,交通运输成本,不高于现在的一半,两岸双赢,共同发展,愿意统一,就坐下来谈判,到时候还不愿意统一,想再看一看,就各自为政,井水河水互不相犯,但是经商交往,各自随便。如果说陆路桥改变了台海的现状,那是当然!是谁规定的不准改变现状?是谁想叫我们永远像现在这样一成不变?那不可能!从根本上说,从长远看,不是融合,就是翻脸;不是和解统一,就是兵戎相见。应该来改善现状,而不要恶化现状。陆路桥,福建半岛,能够改善现状,将为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   如果说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不如说是实修栈道,明渡陈仓。很显然,只要陆路桥建成了,渐进式统一就陆到统成了,大陆和台湾就永远再也分不开,那时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将会发出和谐的统一之声。寓公移山填海,焊接两岸,造福子孙万代,直到永远永远!从太空看过来,一目了然。 (2005-5-8)

    李华: 交通部部长张春贤透露,中国大陆的8.5万公里高速公路将连接台湾的网络。平潭有希望!  北京至台北拟建高速路  北京至台北拟建高速路 北线方案平潭连接 (2005-1-14)    国务院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人口超20万城市将全部由高速公路相连,覆盖10亿人口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昨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   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新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

  明年末完成总里程40% 张春贤介绍,上述规划的8.5万公里中,已建成2.9万公里、在建1.6万公里、待建4万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34%、19%、47%。待建的4万公里中,东部地区有0.8万公里、中部地区1.1万公里、西部地区2.1万公里。今后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预计需要30年的时间。

  张春贤介绍,根据计划,到2005年末,建成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0%以上;到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的高速公路;到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万-5.5万公里,完成西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中的高速公路。根据规划方案,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目前城镇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10亿多人口。将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的快速出行。

  2万亿投资哪里来张春贤预测,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成,约需要2万亿元的投资,年均1000亿元左右。我国有如此巨大的财力么?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人流物流激增,铁路、民航、公路运输全面告急,有识之士发出了在我国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1988年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中国大陆有了高速公路。

  修高速公路投资巨大。在一般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为3000万元左右,在山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接近4000万元左右。为了修路,国家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国务院确定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的政策,作为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国家对交通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改革,打开了封闭的市场大门,公路建设资金从主要依靠交通规费发展到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和有偿转让收费公路经营权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尤其是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从1997年1200亿元的年投入水平,到去年增加到3600多亿元。

  北京台北高速物流意义重大北京-台北高速是昨日新闻发布会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张春贤透露,将来“三通”以后,中国大陆的8.5万公里高速公路将连接台湾的网络。在一定时间内,在“三通”的前提下,可能是先通过某种运输方式连接这个网络。也许是将来用隧道或其他工程来连接台湾的高速公路网络。张春贤表示,8.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了台北,意义在于物流上的连接。

  交通部有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通道,由大陆和台湾两部分高速网络连接而成。大陆部分就是在建的北京到福州高速公路,除了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没有建好之外,其他部分目前都已经完工。

  张春贤说,如果物流顺畅,对大陆、台湾和香港都是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每个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它的实际意义非常重大。

  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工会副总干事张笠说,北京和台北建高速公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两岸“三通”,兴建海底隧道的技术是否成熟,财务效益是否高于航空、海运等。“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对两岸物流和其他产业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两岸贸易额近400亿美元。越来越频繁的经贸往来需要物流运输的支撑,目前两岸之间的运输靠海运和航空。据张笠介绍,时效性较强的高科技产品,多通过空运由香港转至内地。   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郑荣文分析说,一旦北京和台北高速公路连接,各个产业将找到更合适的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将更多地承载观光旅游的运输功能,而高科技产业因时效性选择航空,大件货品仍然会选择低廉的海运。最为受益的可能就是福建和台湾两省。

  已从事物流行业20多年的台商黄昌宏在上海开了家物流公司。他认为,电子产品占到两岸物流总产值的30%左右。这部分物流基本上不会走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走这条高速公路的是那些低附加值的货物,如石化产品、塑料制品和一些民生用品。此外,既然高速公路可行,今后两岸也可尝试将铁路进行对接。

  两岸公路网如何连接

  早在1998年11月,海峡两岸的专家在厦门召开了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会议。记者昨日就大陆高速公路与台湾高速公路网的连接方法,采访了参加当时会议的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教授蔡爱智。

  当时会议提出了三条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北线从福建平潭铺设隧道到台湾新竹,海面长度144公里;中线方案,从南日铺设隧道到台湾苗栗,海面长度147公里;南线从厦门通过桥梁连接金门再经澎湖以隧道连接台湾嘉义,全长270多公里。

  蔡爱智介绍,北线方案虽然距离最短,但是地形和水文条件比较复杂,同时海底存在多个深水槽,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有利条件是可以利用平潭岛群建立施工基地;中线方案相比于北线方案水槽更深,但同样可以利用南日列岛作为施工中间的基地;而南线方案虽然距离最长,但是水深较浅,海底施工相对容易,同时还可以带动金门等地的经济发展。蔡爱智介绍,以海面长度最短的北线方案为例,台湾海峡隧道全长达144公里,接近英吉利海峡隧道的3倍,同时台湾海峡地层较年轻,构造复杂而且是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地区,这都要求非常高超的施工技术和严密的前期地质勘探和施工设计。

  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表示,此次交通部做出的规划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国力增长和科技发展,跨台湾海峡的道路交通规划是可能实现的。   不过,吴教授指出,可能不等于可行,这需要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早研究、早规划、早投入。目前我国在海底隧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经验,高速公路直接通过海底长隧道有尾气排放和通风的难题,一般考虑采用电力有轨机车载汽车通过的方案。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9条南北纵向线: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 18条东西横向线: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标题:蔡爱智是厦大的,所以要为厦门说话  蔡爱智介绍,北线方案虽然距离最短,但是地形和水文条件比较复杂,同时海底存在多个深水槽,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有利条件是可以利用平潭岛群建立施工基地;中线方案相比于北线方案水槽更深,但同样可以利用南日列岛作为施工中间的基地;而南线方案虽然距离最长,但是水深较浅,海底施工相对容易,同时还可以带动金门等地的经济发展。 蔡爱智是厦大的,所以要为厦门说话,否则你的津贴找谁要?南线方案几乎是北线和中线的2倍,而且北线可以带动平潭这个福建第一大岛的开发,中线可以带动南日岛的开发,和带动金门岛的开发还不是一样。最重要的是长度,也就是造价。其实蔡教授不要忘记了,南线的海底断裂层更加不稳定,这个地质问题不知道吗?还有南线方案并不是没有水槽,它一样存在。专家都是保护所在地的,因为他首先需要所在地保护。不论是从平潭还是南日岛,都比较接近福建的中部,这样对整个福建的发展都比较有利,而在厦门采用南线方案,比较偏,只对闽南有利,而对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比较不利,专家只考虑他所在的城市利益所在,不考虑更大范围的利益所在。不要误导国内外专家,不过我想也误导不了。 (2005-5-8)

    李华: 台海海峡隧道清华再论证 估投资1.4万亿7年收本 顶 热 ... 内容预览: 台海海峡隧道清华再论证 估投资1.4万亿7年收本 2003-08-07 财经时报 在宽达150公里的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 ... (2005-5-8)

    李华: 台湾海峡三套海峡隧道方案 技术方面没困难(图) 文章提供 于 2005-4-26 20:19:46 [ 回 即时新闻 首页 ] [ 回 顶顶华闻 主页 ]   提出这个构想的建筑界骄子就是清华大学著名工程专家吴之明教授。在2004年岁末的一天,我们如约来到清华大学水利馆,准备对吴教授进行专访。水利馆收发室的老师傅听说我们来找吴教授,非常肯定地摇了摇头:“你们可找不着他。”可见,能跟吴教授预约时间多么难得。(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英吉利海峡隧道激发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白令海峡隧道、直布罗陀海峡隧道都已开始了方案研究和论证。中国人能不能在21世纪有自己的台湾海峡隧道呢? (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1.愿望和需求(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密切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联系是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长期的共同愿望。建设台湾海峡隧道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来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强。(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目前台湾资本在大陆的投资已初具规模,95年投资额达60亿美元。海峡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前景是乐观的。台湾的经济辐射自然会带动福建的发展。隧道两端地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台湾海峡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连成一个高效的交通网,必将促进地区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预计该海峡隧道的交通需求将是巨大的。台湾2100万人口,即使每年有1/3到大陆探亲、观光一次,往返就是1400万人次。中国12亿人口,即使在60年内每人到祖国宝岛旅游一次,每年往返就是4000万人次。如果考虑大陆民工可能去台湾做劳务,以及商务与国际旅客,估计每年会达到 6000万人次,这将近是目前跨英吉利海峡客运总量的2倍。自然,还会有其它货运业务。 两岸隧道效果图 2.地理与线路(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段是从福建福州市附近的平潭到台湾台北市附近的新竹,直线距离约120km,海峡深度普遍在80m之内。计及隧道在两岸的延伸总长可能达150km。这条线路的两端均靠近台湾和福建的    、经济、文化中心。此外,从福建的厦门经金门、膨湖到台湾的台南以北,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好处是中间有几个岛屿,不过线路要长得多。(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3.困难和问题(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显然,最大的困难是台湾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然而,加强海峡两岸的联系,建立贸易和通讯关系,密切科技与文化的交流,毕竟是历史的潮流。建设海峡隧道正好提供了一种合作极好机会。(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台湾海峡地层处于较新的地质活动年代,而且地震比较频繁。这需要对其工程地质作充分的勘测和论证。台湾海峡隧道很长,约为欧洲隧道的3倍,在通风设计、施工掘进方面也会提出一些需要专门研究的工程技术问题。(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建造如此宏大的工程,按目前价格就可能需要数千亿人民币。台湾海峡两岸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率均较高。预期到下世纪初,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英、法两国当前的总和。那时中国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不过筹集巨额资金仍将是一个难题。是否借鉴欧洲隧道的做法,采用建设—经营—转让 (BOT)方式,发行股票,向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等,都需要做深入的研究。(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4.准备和时机(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构想”的提出可能引起海峡两岸和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将会各抒己见,进一步增加接触、探讨和交流。(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当前至少可以着手法做以下几件事:发起一个预可行性研究项目;联络海峡两岸和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研讨;进行海峡两岸的地理、地质考察。(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预则立,不预则废。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起动必定要做长期的精心准备,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多方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一旦条件成熟,不失时机地让梦想变为现实。(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3月23日、24日,“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台湾海峡架设大桥和开通隧道的可行性问题。这次会议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世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厦门。(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学生冷清,记者热闹(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厦门和金门打算架桥通车,你知道吗?”在厦门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连续两天的“新闻轰炸”后,记者问一位出租车司机。他先是惊讶:“不会吧?” 继而轻松地说:“那好啊,这样我就可以把客人直接送到台湾去了。”记者又问:“就不怕他们的军队开过来?”他回答说:“他们不敢吧,打他们应该没问题。” (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在厦门大学,学生们对这次研讨会并没有倾注更多的热情。会议正好在周六、周日召开,厦大校园里与平时没什么不同。记者向一名学生问路,他居然不知有此会议。在“嘉庚楼”主楼二楼的会场,记者注意到,除了与会代表、福建省和厦门市台办的工作人员外,很少有学生模样的人。也许是由于会场早已爆满,厦门大学并没有组织学生来“捧场”。(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记者却成了会场的“主角”。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各就各位,摄影记者来回穿梭,文字记者们一窝蜂地围着某个发言人问这问那。不大的会场,新闻战硝烟四起。(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金门县长说来又不来(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这次会议引起了福建省政府官员的关注。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会议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情同手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早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想。今天两岸学者又一次汇聚一堂,共商海峡桥隧大计,足见两岸对这一美好梦想的不懈追求。” (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致词中说,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的构想是个世界创举,就像当年修建万里长城一样。他认为,在厦门与金门之间修建通道,技术和资金都不应该是问题,只是要等待时机。他最后说:“这样的一条通道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出现。” (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台湾的金门方面对修建这条通道的热情最高,因为金门距厦门仅5公里之遥,而到台湾岛约有200公里。一位到过金门的人士告诉记者,厦门远比金门繁华。3月22日上午9时,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金门县长李炷烽将在10时30分乘船抵达厦门。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新闻预备会上,厦门市台办也透露,李炷烽将出席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讲话。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最后并未出席,不过他在抵达厦门港时说,金厦间的定期航班将很快开通。这是李炷烽当选金门县长后第一次来厦门。他在竞选前曾提出,“一国两制”可以先在金门搞试点。他还透露,金门乡亲很期待“金厦大桥”的建成,并已为前期的准备工作筹集到了一部分经费。目前,他们正在向台湾当局申请资助。在会上直接表达金门人民热切愿望的是来自“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吴成典先生。他代表会长李炷烽在研讨会上致词说:“金门有1600年的历史,其中有1550年都与厦门在一起。厦门金门一个门,水亲土亲大家亲。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要建一座桥梁让金门和厦门生活在一起。金门是厦门的后花园,21世纪我们要做的创举就是不让金门永远是离岛!” (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三套海峡隧道方案(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很难想象,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隧道的构想其实只缘于一次学术访问。第一位提出“台湾海峡隧道”设想的是清华大学21世纪学院的吴之明教授。面对新闻媒体,他说,1995年底,他到英国进行学术访问。当时,英吉利海峡隧道刚通车不久,他选择该工程进行研究,作为那次访问的学术课题。1996年初,在友人的陪同下,他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5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他的“台湾海峡隧道”构想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浮现出来的。回国后,吴之明教授在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设想。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构想引起了热烈反响,台湾的同行还寄来许多资料,要和他共商“圆梦”大计。(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1998年底,在各方的努力下,两岸专家首次在厦门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进行探讨、论证。1999年底,两岸专家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了海峡隧道建设的北线方案。专家们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起点均在福建。其中最短的是北线隧道,起于福建的平潭,止于台湾的桃园海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因为此线的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已很少再被提及。(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在这次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线方案。第一位提出南线方案的是厦门大学海洋系的蔡爱智教授。早在1999年3月,蔡教授就向厦门市台办提出了召开南线方案论证会的建议。在他看来,目前比开凿隧道更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建一座大桥。厦门与小金门相距仅4.5公里,中间水域纵列着一条梭形浅滩和众多小岛,水深不过20米。在浅滩上,甚至只需建堤而不需建高架桥。此外,两地之间的一系列小岛礁将成为大桥桥墩的理想落脚点。(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那么,建成这样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呢?蔡教授说,只要两岸共同努力,也就是几年时间。他还透露,金门已经拿出了几个亿的资金,今年将在大小金门之间宽2公里的海面上筹建罗厝至金鱼尾的岛际大桥。这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的一个积极呼应。(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如果这座大桥建成,从厦门到金门,开车仅需5分钟。而目前,从金门到厦门,先要从金门乘飞机到台北或者高雄,再转飞香港,最后从香港飞抵厦门。这条航线在空中就要用去3个半小时,加上中途转机,实际上,花在路上的时间有一整天。(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技术没问题,    是关键(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是不是纸上谈兵,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坦率地讲,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态,整个设想仍停留在民间学术交流上。因此,在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呼吁:“把来自民间的声音‘叫’出来。”专家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再加上企业家的参与和政府部门的支持,筹集一些资金;同时,要有目标地积累资料,培养人才,否则,这一伟大工程将只能停留在学术研讨的层面上。(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蔡爱智认为,从技术上说,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问题并不大,至少建设“金厦大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蔡教授也坦言,目前他们面临的困难不少。由于两岸长期隔绝,靠近台湾岛一侧的资料极其匮乏,他只能拿一张20世纪中期的旧海图作为研究依据。在蔡教授家,记者看到了那张旧海图。尽管图上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水道图”,但它却是由    海军在1937年至1938年测量、1947年由美国重版的。目前,蔡教授的研究只能止于中线。此外,研究经费也很成问题。虽然举行这种研讨会只需十几万元,却让蔡教授犯了难———经费没地方出,最后他只好请与会的台湾学者自己解决费用。“人家主动出这笔钱,但我总觉得别扭。”这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海洋地质研究,走遍了中国所有海岸线的老教授,至今说起来还抱憾不止。(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  众所周知,在建设“台湾海峡隧道”上,    是个关键因素。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倡议人,蔡爱智教授体会很深。他说,最令他不解的是,金门方面对 “金厦大桥”一直有极大的热情,前后五六次找到他家来探讨。金门县长李炷烽曾公开说,这座大桥是“两岸和平的桥梁”、“统一的大桥”。本来这次李炷烽说好了要来开会,可到达厦门后,他接了个电话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接的电话来自何方,人们不得而知。蔡教授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秘。他说,李炷烽既然说可以把金门当作“一国两制”的试点,那么出席一个研讨会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看来“时机”何日成熟,谁也不好预言。 来源: 搜狐科学 (2005-5-8)

李华: 两岸专家在厦门探讨台湾海峡桥隧方案  [发布时间:20020326] [来源:http://cities.fz.fj.cn/Fujian_w

/bdxw/20020324/2_109536.html]   三月二十三日开始,来自两岸的桥隧专家、经济学者60余人,聚集厦门共商架设海峡桥隧大计。这也是两岸专家、学者继1998年在厦门、1999年在福建平潭探讨海峡隧道建设方案之后,第三次在福建召开学术研讨会。   海峡隧道建设构想发起人――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吴之明教授将在会上首讲“特大型工程前期工作特点与台海隧道的研发战略”。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及福建、广州、台湾中山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将就海峡隧道技术方案、海峡桥隧建设对两岸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备受两岸人士关注的“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桥隧工程”技术方案(即构想中的“南线”方案)将首次被摆上桌面商榷,把桥、隧、岛屿相结合的新颖构思呈现给世人。据厦门日报报道,研讨会由厦门大学、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金门金马两岸交流协会共同举办。据了解,1998年11月,国内外专家首次在厦门就建设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论证。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隧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建设构想,起点均在福建。各种方案中最短的隧道是北线,起于福建的平潭岛、止于台湾的桃园海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专家称,台湾海峡桥隧建设将是一项艰难复杂又有重大潜在效益的长远计划。 美国专家赴闽考察“海峡隧道” 【1999.09.14 08:53】和讯财经9月14日消息 应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方晓阳、加州大学教授Rouald C.Chaney教授夫妇、宾州理海大学资料室主任爱尔诺女士一行五人,八月底至九月上旬到福建省平潭县和厦门市,考察设想中的台湾海峡隧道北线与南线。   据中新社报道,美国专家一行五人在平潭县实地考察了设想中台湾海峡隧道的北线起点后,与福建有关专家举行交流座谈。福州大学土建学院院长陈宝春认为,尽管台湾海峡隧道目前还处在民间研讨阶段,但这个宏伟构想一旦成为现实,将使台湾海峡隧道成为中国交通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交接点。美国专家认为,北线平潭具有距离最短、相对造价低,且通过延伸可将福州与台北两个省会城市相连接等方面优点。也有专家指出,台湾海峡隧道若能实现,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将产生很强互补作用,大陆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将进一步促进台湾经济发展,而台湾经济力量的融入,也将带动蓬勃发展中的南中国进一步向北辐射发展。美国专家一行在厦门也实地考察了设想中的海峡隧道南线起点,并与厦门大学海洋系专家座谈。美国专家认为,南线的主要优点是厦门经济比较发达,并可将金门和澎湖串在一起,通道中有岛屿可以依托。方晓阳教授还提出倡议,邀请全球有关华裔科学家后年聚会厦门,深入研讨台湾海峡隧道,共圆中华民族世纪之梦。 (完) 背景三次聚首琢磨台海桥隧建设方案在这次的“台湾海峡桥梁建设及区域经济合作研讨会”之前,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已于1998年、1999年、2002年在福建探讨过海峡桥隧建设方案:■1998年11月,专家们首次在厦门就建设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论证。本次会议提出了海峡隧道建设的三条“线路”,即北线、中线和南线,引起海内外各界的关注。 ■1999年年底,两岸专家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海峡隧道建设的北线方案。■2002年3月,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厦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岛屿间隧道桥梁方案的比较、海峡隧道的发展及技术关键、海底隧道工程地质、隧道建设对两岸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论证 (2005-5-8)
    李华: 技术方面没困难难在要过    关台湾海峡等着修隧道(独家报道)蔡爱智教授余继军摄   ●本报驻厦门特派记者 余继军   

    3月23日、24日,“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台湾海峡架设大桥和开通隧道的可行性问题。这次会议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世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厦门。学生冷清,记者热闹“厦门和金门打算架桥通车,你知道吗?”在厦门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连续两天的“新闻轰炸”后,记者问一位出租车司机。他先是惊讶:“不吧?”继而轻松地说:“那好啊,这样我就可以把客人直接送到台湾去了。”记者又问:“就不怕他们的军队开过来?”他回答说:“他们不敢吧,打他们应该没问题。”在厦门大学,学生们对这次研讨会并没有倾注更多的热情。会议正好在周六、周日召开,厦大校园里与平时没什么不同。记者向一名学生问路,他居然不知有此会议。在“嘉庚楼”主楼二楼的会场,记者注意到,除了与会代表、福建省和厦门市台办的工作人员外,很少有学生模样的人。也许是由于会场早已爆满,厦门大学并没有组织学生来“捧场”。记者却成了会场的“主角”。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各就各位,摄影记者来回穿梭,文字记者们一窝蜂地围着某个发言人问这问那。不大的会场,新闻战硝烟四起。金门县长说来又不来这次会议引起了福建省政府官员的关注。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会议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情同手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早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想。今天两岸学者又一次汇聚一堂,共商海峡桥隧大计,足见两岸对这一美好梦想的不懈追求。”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致词中说,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的构想是个世界创举,就像当年修建万里长城一样。他认为,在厦门与金门之间修建通道,技术和资金都不应该是问题,只是要等待时机。他最后说:“这样的一条通道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出现。”台湾的金门方面对修建这条通道的热情最高,因为金门距厦门仅5公里之遥,而到台湾岛约有200公里。一位到过金门的人士告诉记者,厦门远比金门繁华。3月22日上午9时,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金门县长李炷烽将在10时30分乘船抵达厦门。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新闻预备会上,厦门市台办也透露,李炷烽将出席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讲话。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最后并未出席,不过他在抵达厦门港时说,金厦间的定期航班将很快开通。这是李炷烽当选金门县长后第一次来厦门。他在竞选前曾提出,“一国两制”可以先在金门搞试点。他还透露,金门乡亲很期待“金厦大桥”的建成,并已为前期的准备工作筹集到了一部分经费。目前,他们正在向台湾当局申请资助。在会上直接表达金门人民热切愿望的是来自“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吴成典先生。他代表会长李炷烽在研讨会上致词说:“金门有1600年的历史,其中有1550年都与厦门在一起。厦门金门一个门,水亲土亲大家亲。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要建一座桥梁让金门和厦门生活在一起。金门是厦门的后花园,21世纪我们要做的创举就是不让金门永远是离岛!”  

    三套海峡隧道方案  很难想象,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隧道的构想其实只缘于一次学术访问。第一位提出“台湾海峡隧道”设想的是清华大学21世纪学院的吴之明教授。面对新闻媒体,他说,1995年底,他到英国进行学术访问。当时,英吉利海峡隧道刚通车不久,他选择该工程进行研究,作为那次访问的学术课题。1996年初,在友人的陪同下,他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5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他的“台湾海峡隧道”构想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浮现出来的。回国后,吴之明教授在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设想。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构想引起了热烈反响,台湾的同行还寄来许多资料,要和他共商“圆梦”大计。

  1998年底,在各方的努力下,两岸专家首次在厦门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进行探讨、论证。1999年底,两岸专家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了海峡隧道建设的北线方案。专家们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起点均在福建。其中最短的是北线隧道,起于福建的平潭,止于台湾的桃园海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因为此线的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已很少再被提及。

  在这次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线方案。第一位提出南线方案的是厦门大学海洋系的蔡爱智教授。早在1999年3月,蔡教授就向厦门市台办提出了召开南线方案论证会的建议。在他看来,目前比开凿隧道更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建一座大桥。厦门与小金门相距仅4.5公里,中间水域纵列着一条梭形浅滩和众多小岛,水深不过20米。在浅滩上,甚至只需建堤而不需建高架桥。此外,两地之间的一系列小岛礁将成为大桥桥墩的理想落脚点。那么,建成这样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呢?蔡教授说,只要两岸共同努力,也就是几年时间。他还透露,金门已经拿出了几个亿的资金,今年将在大小金门之间宽2公里的海面上筹建罗厝至金鱼尾的岛际大桥。这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的一个积极呼应。如果这座大桥建成,从厦门到金门,开车仅需5分钟。而目前,从金门到厦门,先要从金门乘飞机到台北或者高雄,再转飞香港,最后从香港飞抵厦门。
这条航线在空中就要用去3个半小时,加上中途转机,实际上,花在路上的时间有一整天。技术没问题,    是关键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是不是纸上谈兵,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坦率地讲,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态,整个设想仍停留在民间学术交流上。因此,在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呼吁:“把来自民间的声音‘叫’出来。”专家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再加上企业家的参与和政府部门的支持,筹集一些资金;同时,要有目标地积累资料,培养人才,否则,这一伟大工程将只能停留在学术研讨的层面上。

  蔡爱智认为,从技术上说,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问题并不大,至少建设“金厦大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蔡教授也坦言,目前他们面临的困难不少。由于两岸长期隔绝,靠近台湾岛一侧的资料极其匮乏,他只能拿一张20世纪中期的旧海图作为研究依据。在蔡教授家,记者看到了那张旧海图。尽管图上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水道图”,但它却是由    海军在1937年至1938年测量、1947年由美国重版的。目前,蔡教授的研究只能止于中线。此外,研究经费也很成问题。虽然举行这种研讨会只需十几万元,却让蔡教授犯了难———经费没地方出,最后他只好请与会的台湾学者自己解决费用。“人家主动出这笔钱,但我总觉得别扭。”这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海洋地质研究,走遍了中国所有海岸线的老教授,至今说起来还抱憾不止。  众所周知,在建设“台湾海峡隧道”上,    是个关键因素。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倡议人,蔡爱智教授体会很深。他说,最令他不解的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一直有极大的热情,前后五六次找到他家来探讨。金门县长李炷烽曾公开说,这座大桥是“两岸和平的桥梁”、“统一的大桥”。本来这次李炷烽说好了要来开会,可到达厦门后,他接了个电话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接的电话来自何方,人们不得而知。蔡教授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秘。他说,李炷烽既然说可以把金门当作“一国两制”的试点,那么出席一个研讨会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看来“时机”何日成熟,谁也不好预言。▲ 技术方面没困难 难在要过    关台湾海峡等着修隧道(独家报道)蔡爱智教授 余继军摄●本报驻厦门特派记者 余继军3月23日、24日,“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台湾海峡架设大桥和开通隧道的可行性问题。这次会议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世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厦门。

  学生冷清,记者热闹“厦门和金门打算架桥通车,你知道吗?”在厦门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连续两天的“新闻轰炸”后,记者问一位出租车司机。他先是惊讶:“不会吧?”继而轻松地说:“那好啊,这样我就可以把客人直接送到台湾去了。”记者又问:“就不怕他们的军队开过来?”他回答说:“他们不敢吧,打他们应该没问题。”在厦门大学,学生们对这次研讨会并没有倾注更多的热情。会议正好在周六、周日召开,厦大校园里与平时没什么不同。记者向一名学生问路,他居然不知有此会议。在“嘉庚楼”主楼二楼的会场,记者注意到,除了与会代表、福建省和厦门市台办的工作人员外,很少有学生模样的人。也许是由于会场早已爆满,厦门大学并没有组织学生来“捧场”。  记者却成了会场的“主角”。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视台的摄像机各就各位,摄影记者来回穿梭,文字记者们一窝蜂地围着某个发言人问这问那。不大的会场,新闻战硝烟四起。

  金门县长说来又不来这次会议引起了福建省政府官员的关注。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会议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情同手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早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想。今天两岸学者又一次汇聚一堂,共商海峡桥隧大计,足见两岸对这一美好梦想的不懈追求。”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致词中说,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的构想是个世界创举,就像当年修建万里长城一样。他认为,在厦门与金门之间修建通道,技术和资金都不应该是问题,只是要等待时机。他最后说:“这样的一条通道总有一天会在地球上出现。”台湾的金门方面对修建这条通道的热情最高,因为金门距厦门仅5公里之遥,而到台湾岛约有200公里。一位到过金门的人士告诉记者,厦门远比金门繁华。3月22日上午9时,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金门县长李炷烽将在10时30分乘船抵达厦门。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新闻预备会上,厦门市台办也透露,李炷烽将出席研讨会的开幕式并讲话。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最后并未出席,不过他在抵达厦门港时说,金厦间的定期航班将很快开通。这是李炷烽当选金门县长后第一次来厦门。他在竞选前曾提出,“一国两制”可以先在金门搞试点。他还透露,金门乡亲很期待“金厦大桥”的建成,并已为前期的准备工作筹集到了一部分经费。目前,他们正在向台湾当局申请资助。在会上直接表达金门人民热切愿望的是来自“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的吴成典先生。他代表会长李炷烽在研讨会上致词说:“金门有1600年的历史,其中有1550年都与厦门在一起。厦门金门一个门,水亲土亲大家亲。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要建一座桥梁让金门和厦门生活在一起。金门是厦门的后花园,21世纪我们要做的创举就是不让金门永远是离岛!”三套海峡隧道方案很难想象,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隧道的构想其实只缘于一次学术访问。第一位提出“台湾海峡隧道”设想的是清华大学21世纪学院的吴之明教授。面对新闻媒体,他说,1995年底,他到英国进行学术访问。当时,英吉利海峡隧道刚通车不久,他选择该工程进行研究,作为那次访问的学术课题。1996年初,在友人的陪同下,他坐车穿越了英吉利海峡5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他的“台湾海峡隧道”构想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浮现出来的。回国后,吴之明教授在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设想。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构想引起了热烈反响,台湾的同行还寄来许多资料,要和他共商“圆梦”大计。  1998年底,在各方的努力下,两岸专家首次在厦门就“台湾海峡隧道”工程进行探讨、论证。1999年底,两岸专家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了海峡隧道建设的北线方案。专家们设想中的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三种,起点均在福建。其中最短的是北线隧道,起于福建的平潭,止于台湾的桃园海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因为此线的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已很少再被提及。

  在这次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的是南线方案。第一位提出南线方案的是厦门大学海洋系的蔡爱智教授。早在1999年3月,蔡教授就向厦门市台办提出了召开南线方案论证会的建议。在他看来,目前比开凿隧道更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厦门和金门之间建一座大桥。厦门与小金门相距仅4.5公里,中间水域纵列着一条梭形浅滩和众多小岛,水深不过20米。在浅滩上,甚至只需建堤而不需建高架桥。此外,两地之间的一系列小岛礁将成为大桥桥墩的理想落脚点。

  那么,建成这样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呢?蔡教授说,只要两岸共同努力,也就是几年时间。他还透露,金门已经拿出了几个亿的资金,今年将在大小金门之间宽2公里的海面上筹建罗厝至金鱼尾的岛际大桥。这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的一个积极呼应。

  如果这座大桥建成,从厦门到金门,开车仅需5分钟。而目前,从金门到厦门,先要从金门乘飞机到台北或者高雄,再转飞香港,最后从香港飞抵厦门。这条航线在空中就要用去3个半小时,加上中途转机,实际上,花在路上的时间有一整天。

  技术没问题,    是关键在台湾海峡修建桥梁和隧道是不是纸上谈兵,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坦率地讲,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态,整个设想仍停留在民间学术交流上。因此,在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呼吁:“把来自民间的声音‘叫’出来。”专家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再加上企业家的参与和政府部门的支持,筹集一些资金;同时,要有目标地积累资料,培养人才,否则,这一伟大工程将只能停留在学术研讨的层面上。

  蔡爱智认为,从技术上说,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问题并不大,至少建设“金厦大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蔡教授也坦言,目前他们面临的困难不少。由于两岸长期隔绝,靠近台湾岛一侧的资料极其匮乏,他只能拿一张20世纪中期的旧海图作为研究依据。在蔡教授家,记者看到了那张旧海图。尽管图上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水道图”,但它却是由    海军在1937年至1938年测量、1947年由美国重版的。目前,蔡教授的研究只能止于中线。此外,研究经费也很成问题。虽然举行这种研讨会只需十几万元,却让蔡教授犯了难———经费没地方出,最后他只好请与会的台湾学者自己解决费用。“人家主动出这笔钱,但我总觉得别扭。”这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海洋地质研究,走遍了中国所有海岸线的老教授,至今说起来还抱憾不止。

  众所周知,在建设“台湾海峡隧道”上,    是个关键因素。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倡议人,蔡爱智教授体会很深。他说,最令他不解的是,金门方面对“金厦大桥”一直有极大的热情,前后五六次找到他家来探讨。金门县长李炷烽曾公开说,这座大桥是“两岸和平的桥梁”、“统一的大桥”。本来这次李炷烽说好了要来开会,可到达厦门后,他接了个电话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接的电话来自何方,人们不得而知。蔡教授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秘。他说,李炷烽既然说可以把金门当作“一国两制”的试点,那么出席一个研讨会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看来“时机”何日成熟,谁也不好预言。 (2005-5-8)

    李华: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并非空想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12日 09:49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闽南话时间》,在今天节目开始前,先给您拜个年,祝大家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两岸交通方面的新动向,目前中国大陆非常注重高速公路方面的建设,把建立全国高速公路网上升到了国策的程度,其中也提到了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规划,这一内容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台湾官方的态度则是冷嘲热讽,认为只是信口开河。除去两岸目前的    环境,换个角度从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前景来看,大陆的高速公路与台湾高速公路网连接,绝不是海市蜃楼式奇想,而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目标。   去年底,中国大陆出台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里预计:建成后的高速公路网络将覆盖十多亿人口,人口过20万的城市都可以连接起来,可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抵达的预期目标, 中国交通部的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在“三通”的前提下,也可以把台湾的高速公路纳入到大网络中来,可采用隧道或其他工程的方式来进行连接。现在,台湾相当一部分产业都已经转移到大陆,台湾厂商从海外接单,在大陆生产再出口,成为普遍的模式。把台湾纳入进来的意义就在于物流上的连接。如果物流顺畅,则成本降低,这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每个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它的实际意义非常重大。

  主持人 串场:在台湾海峡建一条海底隧道,把台湾和大陆连接起来,这一梦想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与此有关的专家研讨会也已经召开几届,专家们普遍认为,就技术层面而言,修建台湾海峡海底隧道是完全可行的。

  专家们提出的海峡隧道的构想,大概有三种方案:大陆的起点均在福建,台湾终点站有北中南三线,北线方案是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新竹,隧道长125公里,中线方案,是从福建莆田到台中,隧道长200公里;南线方案是从福建厦门到台湾的嘉义。隧道长220公里。在这三种方案中,北线和南线是讨论最多的。

  福建省地震局 研究员 王洪涛:从隧道角度讲,北线优于南线,第一个就是地形地貌条件,简单讲就是地形起伏比较小;第二个条件是土质条件比较好;第三个条件是没有破碎带,不漏水。

    厦门大学海洋系 教授 蔡爱智:南线方案是桥隧结合的,这里是桥,这里也是桥,这里当然也可以修隧道。可以在这些浅滩的地方建设人工岛,建人工岛以后隧道就可以上去,在工程上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检修。

  专家介绍,北线距离最近,但因为没有可借用的浅滩如果要施工必须都在水下进行,南线隧道长度比北线长,但沿线的澎湖岛屿可以作为"中转站",施工可以从澎湖向两边分段进行。

  清华大学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 主任 吴之明:北线比较短,这是很明显的,它能够使我们的工程量、我们的投资都会比较少。但是我们认为不放弃南线,尽管它比较长,工程技术难度会比较大,但是有金门、澎湖这一群群岛在这个线路中间,都会对我们的工程(施工)带来好处,同时也带动这些岛屿的开发利用。

  如果未来台湾海峡采取北线方案,则从福建通往台湾的隧道长125公里,隧道通车,则大陆方面至福州的高速公路就可以连接台北。至于修建台海隧道所需的巨额资金,专家们认为,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申请贷款等多种方式来筹集。修建台海隧道所需的只是政策方面的支持。

  主持人:由此可见,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直通并不是空想,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台当局有没有大视野和大格局,是要在大经济圈里尽情展示,还是坚持要做孤海中的小岛之民。(编导:管海鹰) (2005-5-8)

    李华: 台海隧道再论证 估投资1.4万亿7年收本作者: 转贴自: 点击数:29 为增加台湾海峡隧道项目实现的可能性,该项目将在近期进入投资论证阶段。

  作为重要的民间的呼吁者、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方惠坚是台湾海峡隧道项目的 核心推动人物。他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也透露,政府有关方面认识到台湾海峡隧道项 目的重要意义,并予以一定关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教授告诉记者,1998年首次召开了台湾海峡隧道 论证学术研讨会(厦门会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这项论证会带动项目开发战略、区域 经济、技术经济、地质、海洋、交通、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发展,形成一项长期的研究 课题。

  专家们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福建沿海开凿海底隧道直通台湾的四套 方案。现在看来,北线和南线方案最为可行。

  南线方案是从厦门经金门、澎湖至台湾嘉义海滨,长度220公里,最大的优势是中 间利用金门、澎湖岛做跳板,分头分段开发建设,但工程造价大,且地质情况较复杂。

  北线方案是由平潭至台湾新竹,采用桥隧组合形式,福清至平潭岛为桥梁,平潭岛到 台湾新竹为隧道,其中隧道海底段125公里,陆地段19公里,全长144公里。该方案 被专家们一致看好,因为这里海面最窄,直线距离最短,工程造价较低,并且通道靠近福州 和台北这些中心城市,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辐射作用。

  技术难度目前,英吉利海峡隧道全长50公里,    青函隧道全长53公里。而台湾海峡隧道一 旦确定,全长将近150公里,堪称世界之最。它的技术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况且台湾海 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投资与风险大大高于英吉利海峡隧道。

  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潘懋教授说,由于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台湾海峡隧道的设想是可行 的,至于建设难度,要根据海底物质组成来定:海底松散堆积物越厚难度越大,反之则小; 海底物质由基岩组成并且无活动断裂带,建设就容易得多。其中必要条件是没有大的活动断 裂带;从施工角度看,在基岩中两头对进施工对环境影响不会很大。

  另外,通风是否顺畅也是一个大问题。海底建隧道深度大,空气难以流通,因此应具备 大动力通风设备,隧道中间要设立通风口。

  专家介绍,预计台湾海峡隧道交通需求巨大。除了两岸探亲、观光的流量,考虑大陆民 工可能去台湾做劳务、经商以及国际旅客往返,估计每年过往人流会达到6000万人次。 这接近目前跨英吉利海峡客运总量的2倍。其中还未包括每年过往的货运业务。

  按照北线方案粗略估计,总工期(包括前期施工准备和后期安装、试车)约为16 年,类比国外已建成的海底隧道每公里27亿元人民币的造价,考虑5%的物价上涨,到2 030年,每公里海底隧道的造价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这样,总投资将高达1.4万 亿元人民币。

  估计7年收回投资据专家初步测算,在不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载运客人的铁路列车、过往驾车 乘客、货运以及两端车站区综合经营的综合收入,每年估算为3368亿元人民币,净收益 按65%计,每年为2189亿元人民币。这就是说,建成后估计7年能够收回投资。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孟庆国说,开挖台湾海峡隧道,从财政方面看是不 划算的,像    的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至今都在亏损。然而,从经济角度看是有益处 的。它的建成,对厦门、福建、香港以及东南亚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影响,能够带 动旅游、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开展。

  专家介绍,与水运相比,海峡隧道的特殊优势在于与两岸的铁路和公路网直接连接,能 直达两岸腹地;与空运相比,运输成本大为减低。因此,海峡隧道的建设将促进两岸经济互 补互利地发展,使这个具有1亿人口,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的台海经济区,成为一个新 的经济增长点。 (2005-5-8)

    李华:2005-01-14 14:09:36中国规划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 三通后相连(图)华夏经纬网1月14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对于大陆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可能采用隧道或其他工程来连接台湾的高速公路网络”的讲话。台湾“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表示,以实际技术评估,隧道的可行性较高。

    图:2005年1月13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未来20——30年间实施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包括建设一条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通过建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连接台湾的公路网。作者:史利据悉,跨越台湾海峡的路段将是一大挑战,全世界还没有如此长的桥梁、隧道,如不考虑    因素,以实际技术评估,隧道的可行性高于桥梁。该局指出,目前全世界海底隧道有英法海峡隧道与连接北海道与本州岛的青函隧道,长度约50公里,两者皆为铁路隧道,而台湾海峡最短距离约100多公里,如果要建设公路,将是公路隧道一大挑战。 

  该局分析,如果采用桥梁,会面临施工与营运管理上的困难,在风浪太大等情况下是否适合行车,都必须加以考虑。至于采用隧道方式,会面临地质变化难掌握,存在施工困难度等。不过,相较于桥梁,隧道的可行性较高。 (2005-5-8)

    李华: 香港成报:从经济看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  http://www.hicns.net  2005年01月17日 11:10   来源:中新网(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发表的报告称,中国和印度将在2020年之前成为经济巨人,与美国可以匹敌。类似预测近年常见,我们现在不妨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速度和进程,那就是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三万四千公里,名列世界第二。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和内地市场的推动、对中国社会的流动、对中国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对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极大的意义。

  刚刚通过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说明建立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成为国策,这个网络建成之后将覆盖十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全国总量八成五以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三十分钟、中部地区平均一小时、西部地区平均两小时抵达高速公路的预期目标,人口过20万的所有城市都将连接起来。

  达到这个目标之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达到了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日前在介绍这一规划时,也谈到了北京跨海通至台北的高速公路规划,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兴趣。台湾官方对此冷嘲热讽,认为只是信口开河。以两岸目前的    气氛,这种设想自然会有些人觉得是空想。但是,如果从大中华经济圈的现实和发展前景来看,大陆的高速公路与台湾高速公路网连接,却绝不是海市蜃楼式奇想,而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目标。现在台湾相当一部分产业都已经转移到大陆,台湾厂商从海外接单,在大陆生产再出口,成为普遍的模式,不管台湾官方如何“去中国化”,经济方面的两岸联系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在全球化时代,台湾如果自外于大中华经济圈,就只能是自我边缘化。然而,台湾工商界在这方面显然比政府务实而有远见。

  正如英国最终要和欧洲大陆通过海底隧道连为一体,成为欧盟的一部分,台湾最终也会通过隧道与大陆连接。

  隧道较桥梁更可行1998大陆召开首次“台湾海峡隧道论证学术研究会”。2002年3月,大陆在厦门又举行第三次“两岸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这些研讨会上,大陆和美国专家提出连接台海两岸海峡隧道的构想,方案有三种:大陆的起点均在福建,台湾终站则分别在桃园(北线,隧道长一百二十五公里)、台中(中线,隧道长二百公里)、嘉义海滨(南线,二百二十公里)。2002年造价每公里为27亿元人民币。

  台湾“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官员评论有关北京-台北高速公路时指出,台湾海峡最短距离百多公里,如要建设公路,将是工程上一大挑战。该官员认为,如果采用桥梁连接,会面临施工与营运管理上的困难,在风浪太大等情况下是否适合行车,必须考虑。至于采用隧道方式,会面临地质变化难掌握,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不过,相较于桥梁,隧道的可行性较高。

  也就是说,技术层面而言,修建台湾海峡海底隧道是可行的。横跨英伦海峡的英法隧道是目前全球最长的海底隧道,长度为一百五十七点三七公里。

  如果未来台湾海峡采取北线方案,则从福建通往台湾桃园的隧道长一百二十五公里,隧道通车,则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就可以连接台北。

  修建台湾海峡海底隧道,技术、资金和未来的受益应都不成问题,大陆方面也没有问题,问题在台北的决策者有没有大视野和大格局,台湾的选民是要坚持孤悬海中做小岛之民,还是要在大中华经济圈的大范围大舞台里发挥台湾的固有优势。(摘自香港成报;作者:何亮亮) (2005-5-8)

    李华: 台独”势力泼脏水 污蔑建隧道为备战 在交通部宣布将该项目正式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之后,台湾民进党当局和岛内其他“台独”势力却对这一设想大泼污水,恶言相向。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陈其迈日前表示,以目前的施工技术,根本无法克服台湾海峡的黑潮及深海沟给工程带来的困难。他污蔑说,在技术问题无法克服、高危险性无法完全排除的情况下,大陆公开提议此事,“    宣传的意味大于一切”。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邱太三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还胡说,大陆首先应该撤除对台湾的“武力威胁”。   民进党“立委”蔡同荣、林进兴、颜庄和子还共同发布新闻稿,诋毁祖国大陆制定有关“京台高速公路”的规划,“若不是想并吞台湾想疯了,就是又一次对台进行‘三通统战’”。蔡同荣还污蔑大陆制定这一规划是借“三通”之名,达到让解放军顺利对台湾进行“由岸至岸”登陆作战的目的。   林进兴和颜庄和子也将“京台高速”规划与战争联系起来。他们胡说,大陆高速公路网是结合东南战场的需要而规划的,目的是满足攻台部队调动、海空域管制以及后勤支持的需要。 会议还初步估算,台海隧道工期约为16年,总投资1.4万亿元人民币。 (2005-5-8)

    李华:难又贵还又悬两岸掏洞不划算 王铮本报1月22日刊出《海峡两岸能否地下沟通》一文后,许多读者纷纷发表见解,清华大学吴之明教授准备带着他的两个弟子修建海峡隧道究竟是“浪漫的理想”,还是……且看本版又一报道。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系岑况主任认为台湾海峡比英吉利海峡长得多,是它的3倍。人力、财力投入相对较大。单从地质学角度看,台湾海峡深度大,地质情况复杂。它位于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撞地带附近,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位置吻合,地况极差。    就是处于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位置,所以它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而且出现了最深的海沟。由于台湾海峡所处位置不佳,因此不能与英吉利海峡相提并论。从地质稳定性看,需要专家做长时间论证。台湾海峡既深又宽,目前来看施工难度非常大,是件很遥远的事情,不是二三十年就能解决的。挖海底隧道有两种方法:一是像挖火车隧道那样,在陆地上挖洞从两头将泥、沙沉下去,对进相接。这样做两岸负担过重,但对海洋水质、生物影响较小;另一种方法是在海底挖槽,将管道埋进去,这种方法能减轻海峡两岸的负担,而对海底生物有较大影响。

  国家海洋局环保处管理员向友权则认为,修建海底隧道会搅动地下泥层,从而使有毒性物质释放出来。毒素对生物有影响,扰乱生物的生活规律,使生物缺少营养,最终导致死亡。泥土的搅动还会使海水浑浊,影响水质。海下施工能够改变地貌,改变水流条件,从而使泥土堆积,对物质进行侵蚀,甚至对其他工程也有威胁。如果海洋深度小,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性就小。而台湾海峡深度大,所以危害性很强。另外机械的噪音对海底生物也有很大影响。

  来自台湾的王一德先生,从台湾居民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结论是:设想绝不可能实现。首先,彭全刚博士称从台湾到福建运货要从香港转乘,成本增加了。修建隧道后直通内地,降低了成本。其实不然,一但两岸通航,这个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其次,要考虑修建隧道的位置。从地图上看台湾省呈纵带状,南北相距 400公里,没有与内地最近的一点,运量分散。若是横带状就好说了。假如修建,只有两条路线可行,即北线:台北———新竹———平潭———福州;南线:高雄———嘉义———澎湖———金门———厦门。如果选择北线,从台北到新竹途中经过桃园机场,游客可用很短的时间飞到内地。另外,在台湾闽南人所占人口比率最大。游客经常到北京、上海、杭州、厦门、深圳游玩。从消费的角度看,北线旅客较少不太实际,因此排除在北线挖隧道。再分析南线,高雄到厦门从地图上看比台北到福州宽,路途远,工程大,不如从高雄直飞厦门合算。而且仅从高雄到嘉义就需开车两个小时,坐飞机早到了。如果拉货的话,到厦门的客人多,货也就多,所以走南线,但海运相对又便宜。我国南方往北方运煤(沿海城市)海运比陆运多,就是因为价格优惠。而厦门到高雄的很少,放空车是不划算的,所以修南线也没有必要。王一德先生还很担心,如果海底隧道中发生汽车追尾、熄火等事故,对于长约150公里的路程来说足以使交通瘫痪,安全则没有保障了。   回到首页 1999/1/29 (2005-5-8)

    李华: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凤凰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欢迎加入 来自 222.139.134.*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 作个说法的人,是不是思想有问题,有没有想这样一条高速路要花纳税人多少钱,这样的工程在战争和自然灾害面前是不是成了杀人场了? 来自 219.130.118.*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此举甚妙,乃造福两岸也!然阿扁小儿心胸狭隘、疑心甚重、狡诈多变,难!难!难! 来自 141.155.151.*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 和平统一是前提,只要一有机会,就谈和平的事,台湾方面一定是两极分化的意见,他们一吵,就可以在各国面前看出他们的小,破坏不破坏不是重中之重,国际    才是要收的利益,要有大国思维,不要小人之心,假如我们提出来,他们真的还是吵,那是他们自然上当,就这样把他们拖。就像美国把苏联拖跨一样。 来自 61.154.9.*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 国不统一何谈隧道 来自 211.91.191.*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 先拿下台湾,实现统一,在建隧道,否则台湾当局不仅不配合,还可能进行破坏. 来自 219.138.208.* 的网友 于 2005-01-14 就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计划惹两岸关注海峡隧道 发表评论 建台海隧道,困难颇多,除    因素外,地质构成也很复杂,胜过英吉利海峡,确实需慎重考虑。 (2005-5-8)

    李华: [原贴] 用一个简单的方法统一中国:填海筑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民族。台湾问题这么复杂,涉及太多的历史遗留、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民族感情、统独之争、民主之争、制度之争、战争与和平之争等等。太复杂了,太麻烦了,我想是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统一中国,供大家参考:这个方法就是填平或部分填平台湾海峡.也省去建海峡隧道的技术难度和台湾当局的态度.不要笑这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或精卫填海的神话。可以测算一下:按近海填海的工程造价,每公里长、每二十米宽的大堤造价约为一亿元(RMB,下同),二百五十公里为二百五十亿元,如果嫌窄,可造二百米、四百米、一公里或更宽的大堤,总造价则在二千五百亿至一万二千五百亿元之间。如果要实际操作,肯定是要建扇形或锥形,也就是说造价只有最高值的一半约六千亿元。其实如果实施大规模填海,造价还要降低很多.时间可定为十年,每年分摊下来也就是六百亿元。如果财力一时紧张可以顺延,财力雄厚,则可以提前,具有很大的操作弹性,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分析历史和现状,我以为台湾问题的核心难点,不在经济的差距,也不在制度的不同,更不在大陆的文革和台湾的白色戒严。而在于大陆力量的鞭长莫及和美国海空力量的强大。如果台湾海峡象琼州海峡那么宽,台湾早跟大陆统一了;如果台湾跟大陆联在一起,十个台湾也摆平了。问题就在一个二百五十公里的海峡,大陆的海空军没有力量控制,所以美国才敢插手,中华民国的小朝庭才得以苟延残喘至今。我们的海空军再发展十年、二十年也未必就肯定比美国强大,怎么办?等美国佬发慈心?做梦!只有以我为主,扬长避短,不按美、台的规则出牌,把可能的海空战转成陆战。最原始的办法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当我们把台湾海峡填平一半的时候,美国难道还能用航母把台湾岛拉到太平洋东岸去不成?要实施这项工程,不是简单的,肯定是一项国策,有几个大账要算清楚:经济账:十到二十年间拿出六千多亿元来仍是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二至三个三峡工程的投资。但这要和两岸打得一塌糊涂或台湾独立相比实在是最经济的了。有了这个决心,我们也就不要和台湾去争什么西非、拉美的那些又穷又酸的邦交国,就算把所有的国家都争来了,台湾失去了外交空间,经济上没有什么损失,最后花了钱,有美国的支持,他们还是不想统一,看你也没有什么办法.把援助国外的钱拿来填海;有了这个办法,军队的精减也好操作了,从现在二百三十万,可以减至二百万,军费省下来,军队成建制开过去干填海工程。此外通过填海我们还可以得到上千平方公里的新增国土良田和良港,建成后就由解放军转业官兵管理经营,那么我们就不只是得到一个台湾而且还有一个新的台海半岛。   也许有人要问:那么多填海的土石方从哪里来?要好好的规划,办法有三个:一是东南沿海各省的建筑垃圾本来就难处理,拉过去;二是闽北浙南的群山,炸了拉过去,不仅增加了两省的平原耕作面积,还可顺便改善了华南的交通状况。三是取黄土高原之土。这个虽远了点,但具体操作也是填海最后改良田时才用得着。时间跨度可以很长,慢慢来不着急,在陕甘的黄河边上挖个大点的人工湖,先取土后成湖,建成了对西北开发,恢复生态都有好处。如果从现在起每列往东南开的列车后面都拉一节西北的砂土石车,就更快了。通过填海工程还可以拉动国家的经济建设,最起码钢铁、水泥、建筑业、运输业、造船业会得到很大发展。

      账:首先是主动了。现在我们磨破了嘴皮,总理的;一尺布,可以缝,一斗粟,可以 .骨肉兄弟何不容.的苦口婆心.台湾当局根本不当回事.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国两制的条件太优厚了.什么都可以谈的    ,给台湾的买卖,我亏大了.可是,台湾当权者却理也不理你,还动不动刺激你一下,让世人感到中国政府的软弱。如果,我们同意和国民党的合作,连战先生也讲了,放50 年以后再谈,还是远啊!无期啊!再说到那时,台湾一旦有什么变故,我们想控制也来不及,有这条通道,两小时就到台湾.只有我们下决心填海了,台湾当局就没有一天能坐安稳了,非得求你来谈了,这叫敬酒不吃罚酒。到时候的条件,就是没这么优厚,如军队不让其控制,他恐怕无话可说的,主动在我们手里.另外对解决南海问题,也容易得多,我们有了南海的收入,以后的经济就不是百分之八的增长了,可能是二十的增长.对解决这项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也就非常容易处理的多,以前的越南,等国.非常的穷,卖了南海大量的石油,现在过富裕起来了,看我们有台湾问题求着他,也开始作威作福,对我们讨价还价的,如果,没有台湾问题,我们对世界任何一国家都可以说;BU.一旦成了,留台湾海峡可以对    过往的船只收费.我们有理由这样做,带来的经济收益,比我们想象的要可观.那样的    的经济控制在我们手里,他们就得求咱们,可想啊!什么钓鱼岛,什么岛啊!送给他,也不敢要.其次是统一的进程不可逆转。每填一寸土,国家统一就近了一寸;每填一尺土,国家统一就近了一尺;每填一公里土,国家统一就近了一公里,实实在在的。那样一来,还有25个未建交的国家会掉头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香港回归我们从谈判起等了十四年,开始觉得太久了,后来才发现,挺快的。如果现在开始填海,等十五年,你也会开始觉得太久了,后来才发现,挺快的.这项工程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速度和时间.注意的问题:一是美国是不会痛痛快让你干这个工程的,威胁阻挠肯定会有的,但他没办法。中美之间有过承诺:我不动武,他赞成和平统一。现在我填海,他总不能说我是在动武吧?如果美国死活要干涉,那好,就可以提出条件来,就回到了上文所说的    上主动性了。如果不这么促一促,美国死也不会为你的统一做正面的工作。

  二是地质因素。东南沿海风高浪急,有台风、有洋流,所以填海工程要选对在台湾岛的北端,也就是从大陆的平潭县开始,可以先连接金门群岛,给台湾当局看看我们做的决心.三是交通因素。美、日等国肯定要以海上交通为由干涉。这一点可由中国政府作出承诺:填海不影响各国的海上交通,填海进度可预先公布。海峡可不全填平,留二十公里宽的海面,一方面利于形成良港,另一方面可不破坏生态。三通问题可建海上大桥,解决一切。

  四是要保留台湾现行的    制度和生活习惯。填海成功也要搞一国两制,中国这么大,各地的发展自古就不平衡,要有让各地探索的勇气和容量,台湾这几十年的经验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的组成部分。 (2005-5-8)

    李华: 本人希望北线:平潭至新竹的路线。 台湾的大城市如台北、基隆、桃园、以及台湾的硅谷“新竹”都在北。 (2005-5-8)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18 22:26 , Processed in 0.33578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