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6|回复: 0

[必看]:个人所得税筹划-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个人所得税筹划- -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拿到了一笔收入,但在扣税后,就感觉少了一大笔钱。因此,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怎样合理避税、节税就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之一。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合理筹划个人所得税,从而使个人税负降低呢?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谈一下个人所得税的筹划。
1.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转换筹划
  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同时,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又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时候将这两种收入合并就会节约个人所得税,因而对其进行合理的筹划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如:刘小姐 2000 年 7 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 40000 元。另外,该月刘小姐还获得某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 40000 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所得应分类计算应纳税额,因此计算如下:
  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为:(40000-800)×25%-1375=8425(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40000×(1-20%)×30%=9600(元)。
  刘小姐该月应纳税额为 18025 元。
  如果刘小姐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其应纳税额为:(40000+40000-800)×35%-6375=21345(元)。
  如果刘小姐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其应纳税额为:(40000+40000)×(1-20%)×40%-7000=18600(元)。
  可见,分开缴税比转化后缴税少。
因此,个人所得如果涉及这两项收入的话,需要纳税人自行计算,考虑何种方式有利于合法减轻税负。但应注意,收入性质的转化必须是真实、合法的;同时,因为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支付单位代扣代缴,只有在两个以上单位取得收入情况下才自行申报缴纳,因此要考虑是否有可自行选择的空间。
2.          工资、薪金收入不均时的税收筹划  
  对一次性发放大额奖金的,由于其数额相对较大,将使用较高的税率,如果采取分摊筹划法,就可以节省不少税款。如下例:
  2004年1月,某地高校每位职工一次性获得2003年度奖金12000元,假设职工A月工资收入1500元。计算1月该职工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于月工资已达纳税标准,因此奖金收入不需扣除任何费用,直接计算纳税即可。
  对取得的奖金收入纳税处理一般的方法是:12000×20%-375=2025(元)
  但是倘若我们将奖金分配政策做一下调整:奖金总额不变,发放方式由年终一次发放改为每月分别发放,则奖金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2003年,某地高校每位职工每月发放奖金1000元,假设职工A月工资收入1500元。计算2003年该职工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每月奖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10%-25=75(元)
  全年奖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75×12=900(元)
  同样的所得,由于处理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为:2025-900=1125(元),即采取每月份发奖金,纳税人可节约税金1125元。  
  该例通过将收入均衡摊入各月的做法使适用税率档次降低,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3.          涉及附加减除费用的筹划
  税法规定:外籍个人在申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时,在减除800元费用的基础上,附加减除3200元,仅就超过部分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作为具备享有附加减除费用待遇的个人,可以考虑有效地利用该项政策,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少缴或不缴税款。
  例:李先生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居民纳税义务人,2004年六月份,从中国境内获得5000元的工资收入,同时又从英国获得一定收入,折合人民币12000元。
  如果李先生能提供证明文件,证明其在境内和境外任职或受雇及工资、薪金标准,那么其来源与国内和国外的收入可以分别减除费用并计税。
  境内应纳税所得额=5000-800=4200(元)
  境内应纳税额=4200*20%-375=465(元)
  境外应纳税所得额=12000-4000=8000(元)
  境外应纳所得额=8000*20%-375=1225(元)
  境内、境外合并纳税额=465=1225=1690(元)
  但如果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文件,则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工资类所得应合并征税,计算如下:
  合并应纳税所得额=5000=12000-800=16200(元)
  合并应纳税额=16200*20%-375=2865(元)
  因此,利用附加减除费用的筹划可以节省税额1175元。
4.          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常见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采取推延或提前的方式,将各月的工资收入大致拉平;纳税人通过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务报酬收入。  
  陈某为某行政单位软件开发员,利用业余时间为某电脑公司开发软件并提供一年的维护服务,按约定可得劳务报酬24000元,陈某可要求对方事先一次性支付该报酬,亦可要求对方按软件维护期12个月支付,每月支付2000元。尽管后一种付款方式会有一定的违约风险,但考虑个人所得税因素后,两种付款方案利弊会有新变化。
  若对方一次支付,则陈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24000×(1-20%)×20%=3840(元)
  若对方分次支付,则陈某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800)×20%=240(元)
  12个月共计缴税2400元,比一次支付报酬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1440元。
该例中陈某可以要求对方按月支付劳务报酬,因为是多次劳务报酬所得,每次可扣除20%的费用。经过多次分摊,多次扣除来实现降低税负。
5.          通过福利手段减少名义工资的筹划
  一般的做法是和企业领导人进行商议,改变自己的工资支付方法,即由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相应的减少自己的工资、并使改变后的工资实际水平和以前保持一致。但税负降低,达到筹划的目的。
  例:刘先生每月工资4000元,后由公司代其租房,房租1000元,现在实发工资3000元,则筹划前后所纳税分别为:
  若自己租房,应纳所得税=(4000-800)*15%-125=355(元)
  若公司代其租房,名义工资3000元:
  此时所纳税=(3000-8000)*15%-125=205(元)
  可见通过增加福利使得名义工资降低,从而税负降低,达到节税的目的。
6.          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筹划
  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收入减去发生的成本、费用,因此,合理扩大成本费用开支,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体工商户进行税务筹划的主要方法。个体工商业户利用扩大费用列支节税的方法主要有:
  (一)尽可能地把一些收入转换成费用开支。因为个人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的日常开支,而家庭的很多日常开支项目同时又是经营支出项目,如水电费、电话费等,所以应尽量分开经营用的费用,在税前列支。
  (二)如果使用自己的房产进行经营,可以采用收取租金的方法扩大经营费用支出。虽然收取租金会增加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但租金作为一项经营费用可以冲减个人的应纳税经营所得额,减少个人经营所得的纳税额;同时自己的房产维修保养费用也可列入经营费用支出,这样既扩大了经营费用支出,又保证了自己房产的完整、甚至还可以增值。
  (三)通过给家庭人员支付工资办法,扩大工资等费用支出。如果您的家人在合伙企业工作,你应该向其支付合理的工资报酬,这既是对其劳动的承认,又增加了税前列支费用。按税法规定,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及规定的津贴可以计入产品成本,这样,个人有所得,企业少缴税,就可以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
7.          捐赠的纳税筹划
    据相关规定,个人将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其它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其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计征时准予扣除。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只要纳税人,按上述规定捐赠,既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又能免缴个人所得税。
  例如,张先生获得10000元的劳务报酬,将3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洪水受灾地区,那么,此人应交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分析:此人捐赠的方式、额度都符合法规规定,则这3000元,可在应税所得额中扣除。 应税所得额=10000-3000=7000(元)
  应纳税额=7000×(1-20%)×20%=1120(元)
  若没有进行相关捐赠,则应纳税额=10000×(1-20%)×20%=1600(元)
  可见进行捐赠后使纳税额减少480元。
8.          稿酬所得的筹划   
  税法规定: 个人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再付稿酬,均应合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于不同的作品却是分开计税,这就给纳税人的筹划创造了条件。如果一本书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现,则该作品将被认定为几个单独的作品,单独计算纳税,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节省纳税人不少税款。
  例如,某专家准备出版一本关于纳税筹划的著作,预计稿酬所得12000元。可以进行如下筹划:
  如果该纳税人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
  则应纳税额=12000元×(1-20%)×20%×(1-30%)=1344元。
  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该纳税人以4本出版一套系列从书,则该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如下:
  每本稿酬=12000元÷4=3000元,
  每本应纳税额=(3000-800)元×20%×(1-30%)=308元,
  总共应纳税额=308元×4=1232元。
  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该专家采用系列丛书法可以节省税款112元。
9.          利用扣除境外所得的避税筹划
  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走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准予扣除的税额?
  例:某中国纳税人,在B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B国某公司任职取得工资收入60000元,另又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工资收入30000元,上述两项收入,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税率该纳税义务人应缴纳的税额(该应纳税额即为抵减限额)如下:
  1.工资所得:每月应纳税额=(5000-4000)×10%-25=75(元)
  全年应纳税额=75×12=90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30000×(1-20%)×20%=4800(元)
  抵减限额=900+4800=5700(元)
  根据计算结果,该纳税人应缴纳5700元的个人所得税。由于该人已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低于抵减限额,可以全部抵扣,在中国只需缴纳差额部分500元(5700-5200)即可。如果该人在B国已缴纳5900元个人所得税,超出抵减限额200元,则在中国不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超出的200元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的B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
10. 利息、股利和红利、所得的筹划
  我们知道,股息所得适用20%的税率,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同样的金额,不同的项目其税负是不同的。当股息转化为工资薪金能减轻税负时,我们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例如,某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三个自然人投资组建,投资比例各占1/3。甲、乙、丙三人各月的工资均为1000元,投资当年每人应得股利24000元。如果在年初将预计分配的股利通过增加工资、奖金的形式领取,则税负就会大大降低。假设将各人应得的股利24000元平均增加到各月的工资当中,这样每人每月增加2000元工资,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改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现对比如下:


  筹划前                                                                       

(1)各月工资薪金应纳所得税额=[(1000-800)×512=120                                         

(2)股息所得应纳税额=24000×20%=4800(元)                                          

(3)三人应纳税额合计=(4800+120)×3=14760(元)
  筹划后
(1)股息所得不纳税。                                                      

(2)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2000+1000-800)×15%-125]×12=205×12=2460(元)                                             

(3)三人应纳税额合计=2460×3=7380(元)                                            

  比较计算结果,筹划后减轻税负:14760-7380=7380(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对个人收入进行纳税筹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低个人税负, 除了这些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在我国现行的税法中还有不少优惠政策,若是平时注意到这些小窍门,可为自己节省一笔不小的开销。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6-7 11:10 , Processed in 0.20711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