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6|回复: 2

[文章]:培养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景观学专业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8 0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培养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景观学专业人才
――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引论

刘滨谊

摘要:围绕未来中国景观学专业人才教育的主题,以同济大学景观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实践为例,介绍了同济本学科专业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所阐明的景观学与景观规划设计学的关系,阐述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办学基本路线方针、未来10年课程体系规划,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的“KAQP”培养模式近期景观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景观学、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建设

1. 办学基本路线和方针
以超前的学科思想为指导,以国际景观学发展为引领,以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己任,充分发挥高校出思想、出人才的优势,这是同济景观教育的基本路线和方针。

1.1以景观学为学科专业发展方向
景观学(landscape studies),作为以景观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学科专业概念,首次于2005年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提出(Binyi Liu 2005),它是研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特性,并以此为依据,保护、创造、管理生存环境的科学,其研究与实践有三大领域:第一,景观资源与保护;第二,景观规划与设计;第三,景观建设与管理。围绕有关地球表层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及其一切人类户外环境空间的建设,进行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分析综合,寻求规划设计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景观学总目标是通过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养护、管理手段,保护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人类聚居环境。景观学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于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专业扩展的需要,从前的LA,其核心是景观的规划设计,如今,传统意义上的LA从理论研究到社会实践已不再限于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而是正在向着景观的资源与保护和建设与管理这两大领域以及多学科交叉领域扩展。

1.2 面向社会发展的景观三大需求
当今,景观学学科专业作为面向人居环境建设的应用性行业,其社会需求与工程实践发展迅猛、势不可挡。以欧、美诸发达国家的实践研究为领先,至20世纪60、70年代已形成学科体系定位与专业实践扩展,至20世纪末,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其实践体系业已形成。基于作者总结,总体上可划分为6层次12方面的实践(刘滨谊 1999,2005)。
当前和未来景观学面临的三大社会发展的需求是:I.环保与生态化;II.城市化;III.游憩与旅游化。与之相应,景观学实践可概括划分为三大基本领域:I.景观资源与保护,II.景观规划与设计,III.景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可以细分为九项重点分支领域(表1.景观学专业实践三大基本领域和九项重点分支领域)。
表1. 景观学专业实践三大基本领域和九项重点分支领域
        三大基本领域        九项重点分支领域
        I  资源•保护          1.自然环境的        2.城乡环境的            3.历史人文的
        II 规划•设计        4.形象空间的        5.环境生态的        6.日常使用的
        III建设•管理           7.施工建设          8.养护管理        9.活动组织

1.3 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
以景观的形态美学、环境生态、心理文化为学科发展的三大核心,以景观的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为专业建设的三大领域,发展21世纪的景观学学科专业。这一思路已经成为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发展、定岗定编、教学科研、以及本系教师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表2.景观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

表2.景观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
学科理论三大核心



建设的
三大领域                I形态•美学        II环境•生态        III心理•文化
        专业(领域)1:资源•保护        视觉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
        专业(领域)2:规划•设计        景观空间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景观行为、文化、社会
        专业(领域)3:建设•管理        风貌建设管理        施工、建设、养护        景观经济与政策
        专业(方向)X:        X        X        X

1.4 景观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目标
景观学涉及景观资源保护、规划设计、环境营造与管理等领域,范围包括:国土、区域、乡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人类聚居环境、风景景观、园林绿地。
基于环境视觉形态艺术、环境生态绿化、人类环境活动行为的理论,景观学专业人员是从事景观资源保护、规划设计、环境营造与管理三方面工程实践的专业人员。景观学人员的专业及核心知识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环境艺术。其作用和目标是运用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风景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居环境;组织安排良好的游憩休闲活动。
基于以上思想,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面向整个国土、城乡、城市的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服务于国土规划、环境工程、城市绿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主管风景名胜区的各部门院所,培养掌握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资源保护、旅游开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学科专业背景与现状
同济大学景观学科专业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紧随国家建设需要的步伐,并与国际发展接轨,经历了从园林、城市绿化、风景园林到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学的历经磨难、不断发展、深化丰富、日益壮大的历程。

2.1 学科专业简历
早在1950年代,在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专家冯纪忠教授、陈从周教授等同济建筑学科先辈专家学者的倡导下,同济大学率先在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了风景园林专门化,为日后开办风景园林专业奠定了基础,并且培养了一代优秀专家。至1979年正式创办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现代风景园林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此后,虽然经过1996年的专业取消(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目录被取消)、合并(风景园林专业并入城市规划专业)、“改头换面”(同济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但是,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风景园林教育不仅从未间断,而且紧随中国景观社会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向着景观规划设计与景观学方向扩展:1996年起,为了保住风景园林的“星星之火”,同济将原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育改为核心仍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为了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景观学科,同济将风景园林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虽然名义上归入城市规划专业的一个方向,但从招生到课程教学设置、学位论文答辩一直以独立的硕士点、博士点操作,这些努力都为同济2005年开办的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博士点教学和2006年开办的景观学本科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数十年连续不断的教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84年)、风景名胜区规划(1986年)、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1989年)、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999年)等理论研究与实践为标志,与国际LA接轨的学科专业思想已深入人心。早在1996至1999年,景观学三大领域的思路业已酝酿形成,2000年,配合同济各学科发展定向与岗位定编,首次提出了明确的景观学学科发展模式。2006年,以本系更名为“景观学系”和中国首届景观学本科专业学生入学为标志,同济景观学科开始了新的历程。

2.2 现状招生教学规模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设有本科专业教育:旅游管理(管理学学位)(1996年开始招生,2006年停止招生)、园林(农学学位)((2004年开始招生,2006年停止招生)、景观学(工学学位)(2006年开始招生);硕士学位教育:景观规划设计(工学学位)(2005年开始招生)、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2005年开始招生);博士学位教育:景观规划设计(工学学位)(2005年开始招生)。招生规模:2006年开始,每年招收景观学本科生60名、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硕士生40-50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名、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博士生10-12人、博士后1-2名。
本系、学科现有全职教师22名,其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中级职称11名,另外有兼职教授4名。现有博导6名、硕导9名,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4人。

2.3 教学与科研成果
近20多年以来,每年培养本科生约30人,研究生约40人。围绕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与在研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数十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30余部,学术论文350篇;完成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与风景区域规划、新疆南疆四地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等区域旅游规划项目,完成庐山、九华山、衡山、西双版纳、三清山、张家界、喀纳斯湖、成吉思汗陵、承德避暑山庄、玄武湖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旅游地总体规划项目,完成上海、深圳、厦门、无锡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完成上海松江方塔园、浦东滨江大道等建成项目、完成2010上海世博会景观与旅游专项等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以及众多地区的风景资源调查评价、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滨江带、街景、广场、校园环境、旅游中心、度假村、旅游宾馆、景区景点等总体、详细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数百项工程实践。

3. 景观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教学发展规划

根据本系未来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总结前十年教学课程设置(表3.1景观学系前十年(1996-2005)教学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在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系系景观学学科未来十年教学发展课程设置规划(表3.2 景观学系十年教学发展景观学学科(2006-2015)课程设置规划。

表3.1 景观学系前十年(1996-2005)教学课程设置
        三大领域        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园林专业)理论课        本科生课程设计        本科生实践与实习        硕士研究生生(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向)课程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

资源        风景资源学
风景旅游美学
中外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史
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
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类:观赏园艺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
旅游管理类: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与经营、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专业英语、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心理学、管理学原理               



风景园林认识实习
风景旅游认识实习





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旅游区域规划与管理

毕业设计

       

传统文化
管理学
               
        规划

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中外园林史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风景区规划原理
游憩学原理        景观规划设计1-2-3
旅游区规划设计1-2-3

种植设计                风景科学
人类聚居环境学
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中西园林比较
风景游憩学
旅游规划方法论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人类聚居环境学

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技术

管理        遥感技术与GIS概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
风景园林建筑工程
旅游工程与管理                        遥感与GIS原理及应用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                景观生态与应用


表3.2 景观学系十年教学发展景观学学科(2006-2015)课程设置规划
A        三大
领域        本科生景观学专业
理论课        本科生课程设计        本科生实践与实习        硕士研究生(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        硕士研究生(风景园林硕士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
景观学与景观规划设计        资源

保护        景观资源学
景观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应用
景观文化与美学        


建筑设计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广场设计
公园与生态设计
居住区规划
风景点与旅游中心规划设计
风景与旅游区总体规划
种植设计       


景观园林认识实习

景观环境测绘实习

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毕业设计

        遗产保护与发展
历史城市旅游规划方法
传统文化
环境伦理
管理学        游憩与旅游规划学
传统文化学
管理学
        遗产景观
        规划

设计        景观学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中外园林史
城市绿地规划原理
风景区规划原理
风景游憩学                        景观学
人类聚居环境学
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
中外景观比较
风景游憩学
旅游规划方法论        景观学理论与方法
人类聚居环境学
景观规划设计
中外园林比较        景观学理论与方法
人类聚居环境学与城乡规划
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

        技术

管理        遥感技术与GIS概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
景观管理政策与法规
景观工程与技术                        遥感与GIS原理与应用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方法
植物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景观生态与应用
城市景观管理


4.近期景观学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4.1 基于KAQP的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与人格(Personality )的四者统一的“KAQP”培养模式要求,同济大学于2005年建构起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心、以素质与人格为目标的“KAQP”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虽然每项课程均包含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的培养,但根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本系将景观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为知识系列、能力系列和素质-人格系列三大课程模块,在不同模块中又具体划分出不同类型的课程组,进而根据高校课程学分比例要求,实行专业课程类型的选定和课时量的比例分配。
针对景观学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紧随国家建设市场而变化快、实际应用范围广、专业交叉性强的三大特征,具体实施中,本系更注重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调整和变革,并逐步扩展三大课程模块之间的相互印证和融合,以及加强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的互通(表4.1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Binyi Liu and Ruidong Li 2006)。

表4.1 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表
类型        具体分类        学分        总体比重%        备注
知识
系列课程           基础知识类        66        37.29        包含16个学分的文化素质类课程
        专业知识类        31        17.51       
        相关知识类        8        4.52       
能力
系列课程        认知能力类        4        2.26       
        操作能力类        33        18.64       
        表达能力类        3        1.69       
        综合能力类        20        11.30        包含10个学分的职业素质类课程
素质-人格
系列课程        道德素质类        11        6.21       
        文化素质类                        与知识结构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叠合
        职业素质类        1        0.56        部分与能力结构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叠合
合计        177        100       

4.2 知识系列课程模块
知识系列课程模块是指景观学专业毕业生具有从事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实用性知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生长性特点,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三种类型,对应学分分别是66分、31分和8分,相互间比例分配为62.86%、29.52%、7.62%。基础知识由前提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组成,是本科阶段应掌握的必备知识。专业知识根据同济景观学学科体系,由环境生态、形态美学、行为文化和辅助支撑四大类专业知识组成。
以该知识系列课程模块为基础,根据未来景观学发展的趋势,加大文化类课程的比重,教学要求强调对学生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的培养。让学生更多修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意能力,进行人格的塑造与提升(表4.2 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知识系列课程模块课程设置)。

表4.2 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知识系列课程模块课程设置
类型        课程类型        包含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基础类
知识        前提性知识类        数学类        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        9        153        全校性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适用于任何专业
                哲学类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原理        6        102       
                法律类        法律基础        2        34       
                人文        大学语文、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中外文化比较等        8        136       
                社科经济类        社会学组织原理、经济学原理等        8        136       
                管理类        管理学原理及其他        4        68       
                艺术类        美术        8        136       
                其他类        军事理论        1        17       
                小计        46        782       
        工具性知识类        语言类        大学英语        14        238       
                计算机类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Web技术与应用助设计等        6        102       
                小计        20        340       
        合计        66        1122       
专业类
知识                环境与资源        景观生态学        2        36        景观学学科基本构成的三元结构课程体系
                        风景资源学        2        36       
                        园林植物应用/观赏园艺        4/2        68/34       
                        游憩学原理        2        36       
                规划与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4        72       
                        风景区规划原理        2        3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2        36       
                        系列景观规划设计课程        8 X 4        144 X 4       
                工程与技术        景观工程                       
                        景观维护与管理        2        36       
                        遥感与GIS概论        3        51       
                        政策法规                       
                景观学基础        景观学导论        8        144        专业基础与工具类知识课程
                        景观美学/景观文化        2        36       
                        中外园林史        2        36       
                        专业外语        2        36       
        合计        31        527       




识        建筑学概论        2        34        学院平台课程及相关行业平台课程
        建筑设计原理        2        34       
        城市规划原理        2        34       
        其他        2        34       
        小计        8        136       
合计        105        1785       

4.3 能力系列课程模块
能力培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点,对于面向社会需求的各类景观实践项目,景观学本科毕业生需具备科学的、艺术的、多目标的、多解课题的认知和破题能力;具备景观方案构思、制作、工程实施、建设与建成管理这一全过程规划设计的操作能力;具备口头表达、文字表述、图形及计算机等表达能力;具备主动拓展、协调合作、把握和影响政策等的综合能力。 根据对景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职定位和需求,本系从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形成具体分为认知类、操作类、表达类、综合类等4个类别的能力系列课程模块,学分分别为33、4、3、20,相互之间比例分配为55%、6.67%、5.50%、33.33%。能力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多年来同济大学一直坚持通过结合实际景观项目,“真题真做”,立足实际,系统综合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景观的“实践”作为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对规划立论的陈述能力以及对各方面综合要素的协调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表4.3 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能力系列课程模块课程设置)。

表4.3 同济大学景观学本科专业能力系列课程模块课程设置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认知类        景观认识实习        1        1周       
        景观环境测绘实习        3        3周       
        小计        4        4周       
操作类        建筑设计基础        4        136        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对学生教学素质培养
        景观设计初步        4        136       
        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        6        204       
        景观规划设计        6        204       
        景观工程        3        51       
        美术实习        4        4周       
        规划设计实践        6        6周       
        小计        33               
表达类        专题讲座与讨论        1        2次/月       
        计算机辅助设计        2        34       
        小计        3               
综合类        景观综合规划设计        4        136       
        毕业设计        16        16周       
        小计        20               
合计        60               

4.4 素质-人格系列课程模块
素质和人格培养是高校培养本科生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是目前中国高校从专业技能培养向素质培养的主要转变。景观学专业毕生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世界观和职业道德等素质;具有一定的相关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具有相关的文理科交叉知识的文化素质;具有景观职业敏感性、专业性、创新性的职业素质。
为此,该模块课程内容具体分为道德类、文化类、职业类3类,学分分别为11、16、11,其中文化类课程与知识结构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叠合,职业类部分与能力结构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叠合,体现了在课程设置上KAQP的统一(表4.4 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素质/人格结构模块之课程设置)。

表4.4 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素质/人格结构模块之课程设置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道德类        思想品德修养        1        17       
        体育        7        119       
        中国传统人文历史        2        34       
        社会活动        1        17       
        小计        11        187       
文化类        社会、经济、人文等        16        272        与知识结构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叠合
职业类        就职培训        1        17       
        专业实习与实践        10        10周        与能力结构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叠合
        小计        11               
合计        12        204        除去与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相互重叠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KAQP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制中,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力求各课程强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人格培养的学时和比例,能力系列课程模块的课程以1:1(平均每周4个学时课堂设计,4个学时认知和现场实践)的比例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同济大学多年来一直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景观学专业规划设计的项目实践,通过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际环节来进行素质培养,通过在政府管理部门、建设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等单位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近年来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堂,结合实际科研课题、社会实践课题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从1996年至2006年,10年来所有毕业设计课题均为社会实际工程项目,共完成课题50余项,内容涉及区域景观与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与详细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地详细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乡村景观规划、城市设计、滨水区开发规划等多种类型。
在实践基地设立了认知调查区、专题研究区和现场教学区等多种综合性教学功能板块,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实地调研的空间和场所,通过现场教学,以座谈、访谈、观察、问卷调查、记录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以一带多,不断拓展现场教学基地的规模和范畴。

5.结语
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奠定了同济大学景观学学科的基础,国内外景观事业的社会需推动了景观界作用地位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景观建设与学者同行的努力奋斗迎来了中国景观界的春天。今天,与景观教育界广大同行一样,同济景观学系的师生们思考的更多的是新的起点与未来。
为此,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将景观学定位于21世纪的引领性学科,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景观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以此战略为依据,为景观学与景观规划设计本科、硕士、博士三层面教学提出了整体课程规划;从学科之本的本科做起,制定了基于“KAQP”的培养目标模式的景观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旨在落实和实现中国高校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政策转变,实现与中国景观学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对接。
在中国景观学专业本科教育步履蹒跚、刚刚起步的2006年,希望同济景观学系的先期探索为中国其他正在开设和准备开设景观学专业的高校发挥出导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一版、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005
[2]Binyi Liu,Three Fields and Directions of Landscape Studies: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Landscape Studies,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Studies Education Symposium,Shanghai, P.R.C., October 28-29, 2005 Shanghai (刘滨谊,景观学学科的三大领域与方向,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05.10.28-2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3]Binyi Liu and Ruidong Li,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andscape Studie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KAQP”Mode. Proceedings, CELA 2006,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Vancouber,BC June 16-17th,2006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导, 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师协终身会荣誉会员。电话:021-65980253;传真:02165980600;E-mail: byltjulk@vip.sina.com



O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Studi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Landscape Studies of Tongji University

Binyi Liu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studies for the future, us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of landscape studies of Tongj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evolution and existing situa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of Tongji University wa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studie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followings were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of three in one; the basic path and compass for the education operation; the planning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r next ten years. Based on the education module of Knowledge – Ability – Quality -  Personality (KAQP),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landscape studies major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landscape studi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7-2-8 0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一看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9 15: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么多干什么啊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1-17 04:28 , Processed in 0.262751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