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liqin

[推荐]:各种建筑、规划、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的文字说明(2005年5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0 03: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

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        总说明

一.        项目概况
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基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34弄31号。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被红线宽度为16米的城市规划道路隔开。总用地面积为5444平方米。
西侧基地为三角形地块,用地面积为888平方米,拟建设为公共绿地,向社会开放。
东侧基地外轮廓呈北宽南窄的钻石形,北、东北、东南三面被六层居民住宅群所环绕,南侧为二层的草庵(尼姑庵)。
在东侧基地内拟建一幢钢筋砼结构多层办公楼(设置社区保障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为7329平方米(地上),建筑占地面积为1895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建筑总高度为23.9米。
地下一层平时为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3065平方米),可停放小型车71辆。战时为防空地下室(西侧为5级一等人员掩蔽所,东侧为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本工程为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耐火等级地下一层为一级,地上部分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二.        设计依据
1.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
(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2)        规划局签发的总平面图(1/500)设计方案审核意见。
(3)        上海市徐汇区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复的《龙华街道行政中心综合楼设计方案一审意见》。
(4)        上海市徐汇区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复的《关于核发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徐规业〔2004〕152号)。
(5)        1/500地形图。
(6)        卫生防疫、交警、环保、消防、人防、市容、绿化等主要评审部门和市政、河道、供电、上水、电信、煤气、排水等相关配套单位,关于建设项目方案的批复意见。

2.        国家及上海市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规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修订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 50098-9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4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04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上海市标准《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程》(DBJ08-49-96)
上海市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

3.        场地自然、气象条件
历年最高洪水位:3.77M
平均常年水位:2.8M
历年极端最低温度:-10.1℃
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8.9℃
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27.8℃
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3.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3%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5%
历年平均降水量:1132.3㎜
历年日最大降水量:204.4㎜
最大积雪深度:140㎜
最大冻土深度:80㎜
夏季(7月)主导风向:SSE19
夏季平均风速:3.2 m/s
冬季(1月)主导风向:NW15
冬季平均风速:3.1 m/s
30年一遇瞬时最大风速:29.7m/s
基本风压:0.55kN/㎡
雪荷载:0.2 kN/㎡
地震烈度:七度区

4.        能源供应及公用设施条件
(1)        供水:由规划路上的市政给水管网提供二路进水。
(2)        排水:接入规划路上的市政雨、污水管网。
(3)        供电:由附近城市电网两个上一级变配电站分别引一路10kV(1000kVA)电源和一路380V(250 kVA)电源至本工程变电所。
(4)        煤气:由规划路上的市政煤气管道提供。

三.        设计范围
本工程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西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合作设计单位)负责从总体(包括场地绿化实施设计)到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其中,室内装修的二次设计需另行委托。此外,厨房工艺、保安系统、网络系统、室外管道煤气系统、钢结构雨蓬等,均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另行设计。
本工程的地下室部分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设计,地下室设计见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说明专篇及相关的图纸。


四.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1.        市政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需进一步落实。
2.        主要设备如电梯、空调等应近一步确定类型和标准。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一.        总体布局:
西侧三角形地块拟建设为公共绿地,其中设置了半个篮球场、田园高尔夫、可供滑板滑行的步道,为社区的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了健身活动的场所。
东侧钻石形地块沿城市规划路,在南面设一个宽度达10米的基地主出入口,在北面设一个宽度为7米的基地次出入口,皆直接与城市规划路相连。
基地主出入口处设入口广场,与建筑物入口处的钢结构雨蓬相呼应,构成尺度宜人,空间层次丰富的入口空间,体现了项目的公共性和社区性特征。广场处通过入口的强化处理,很好的提示了各个不同功能入口的位置,将不同性质的人流合理分流,有利于街道日常办公的高效和顺畅。
靠近基地主出入口(退城市规划路15米),在入口广场的南侧设置1个宽度为7米的双车道双向地下车库出入口。
基地内沿办公楼南侧、东侧和设置了宽度北侧为3.5米的道路,与西侧的城市规划路形成了消防环道,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
根据功能使用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在办公楼的南面设置了大厅主入口。为二层的报告厅单独设置了两部直达二层的楼梯,保证了大量人流的及时疏散。在北面设置了办公人员入口。在西面设置了信访入口和大厅次入口。
在主入口、信访入口和办公人员入口处设置了坡度为1/12、宽度为1.5米的残疾人坡道,满足无障碍规范的要求。

二.        竖向设计
基地南高北低,场地平整度良好,且西侧沿规划路设置有城市雨水管。因此设计上考虑广场和道路向北、向西找坡,沿基地内部道路设置雨水口,将雨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三.        绿化布置
本方案的绿化景观主要分下列三个层次:
1、        室外绿化:在西侧三角形地块内布置了大面积的集中绿地;东侧钻石形地块内除了场地和建筑周边的带状绿化外,主要集中布置在广场南侧和场地东北角。
在建筑南侧结合入口广场进行环境设计,以草坪和灌木为主,适当点缀数棵大树,辅以步道、小品、雕塑等。
2、        屋顶花园绿化:在二层屋面布置了屋顶绿化,面积约175平方米。
3、        室内绿化:在底层大厅和二层休息厅内布置了室内绿化。
多层次的绿化设计使得建筑内外绿化相互延伸,相互交融。

四.        退界分析:
办公楼西面退城市规划路的道路红线6.32米;东南角最近点退用地红线5.00米;北面退用地红线8.06米,东北面退用地红线11.97米。
地下车库退用地红线皆≥3米。

五.        日照间距分析:
办公楼6层部分(高度23.9米)距北面六层住宅29.17米,2层部分(高度10.2米)距北面住宅15.84米。
东南角最近点(高度11.3米)距南面的六层住宅间距为12.85米。
办公楼(高度23.9米)距基地东侧的六层住宅间距为11.97米。



第三章        建筑设计

一.        周边环境情况分析:
东侧基地外轮廓呈北宽南窄的钻石形,北、东北、东南三面被六层居民住宅群所环绕,南侧为二层的草庵(尼姑庵),因此对日照间距的控制要求较高,建筑的层高、总高皆由此确定。
西侧基地为三角形地块,与东侧基地间被红线宽度为16米的城市规划道路隔开。拟布置大面积的集中绿化,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一处开放的休闲、活动场地。
基地沿城市规划道路的长度为62米,在此区域内除了2个基地出入口外,皆布置了条形绿化带,建筑则沿外墙设置花池。通过透空围墙,把行人的视线引入基地内,为城市空间增添了些许绿意。

二.        设计构思以及设计理念:
1.        体现“以人为本、方便民众”的思想;遵循“资源整合、从简节约”的原则。
2.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进行规划布局;重视城市空间和社区人文环境的创造。
3.        针对街道办公楼的三大使用功能要求(社区行政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保障中心)。合理的进行人流的组织和功能分区,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使用要求,使这些功能既不相互干扰相互独立,又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4.        自然生态的建筑设计观,将阳光、绿意更多地引入建筑之中,强调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5.        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使建筑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节能性和舒适性,节约后期运营费用,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平面设计:
主体建筑为六层,地下为一层。
地下一层的建筑面积为3065平方米,平时为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可停放小型车70辆,在南侧设1个7米宽的双车道双向出入口。地下室东侧为配电间、水泵房等设备用房。
战时为防空地下室(西侧为5级一等人员掩蔽所,东侧为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下室西侧为战时排风机房。
在建筑的东西两端,靠外墙设置了两个封闭楼梯间,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皆满足规范的相关规定。两部疏散楼梯皆下至地下室,战时作为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

一层的建筑面积为1860平方米,为建筑各个功能区域的出入口,设置了社区服务中心。
一层的南面设置了大厅主入口。步入主入口,映入眼帘的是长24米,宽20米的接待大厅。入口上方设有长13.2米、宽7.8米的挑空回廊,悠然泻下的屋顶天光温暖、惬意。接待大厅整洁、明亮,透过大厅内的玻璃,可以直接看到政府办公人员忙碌的身影,凸现出政府办公机构的开放性、高效性。
一层的西北面设有单独的信访接待,信访入口设在沿街一侧,具有极强的辨识性和引导性。其入口设有宽1.5米、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
一层的北面设置了办公人员入口,入口外设置了设有宽2.4米、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可兼顾6层的厨房运送货物。
建筑的北侧设有两部电梯,拟采用无机房电梯。电梯中的一部兼作无障碍电梯并下至地下室,在地下室设置了前室,并用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车库部分隔开。
出于荷载的考虑,把档案库设在一层的东北面。库房外设有前室,只能由办公区域进入,外窗设有防护栅栏,确保了安全性与保密性。

二层的建筑面积为1762平方米,主要为社区保障中心,同时布置了会议区域和党员活动交流区域。
二层的东南角为可容纳250人的报告厅,为保证了大量人流的及时疏散,单独设置了两部直达二层的楼梯,西侧的楼梯宽度达2.7米,东侧的楼梯宽度亦有2.0米。报告厅内钟形的平面、扇形排列的座位、阶梯升起的地面与墙面上的吸音板相辅相成,提供了良好的视线和声音效果。
二层的北面正中两跨布置了议事厅,其上空的梁上翻,并抽去了中心的一根柱子,使室内获得了长17.4米、宽13.8米的无柱空间。同时,议事厅与其东侧一跨的几个会议室之间设置了活动移门,打开后可扩展为长25.8米、宽13.8米的大型空间。
沿二层回廊布置了休息区和展示区,几块展板,描绘出社区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几张桌椅,为会议区域的大量人流提供了额外的休息场所。

二层屋面设有屋顶花园和办公区域相连,既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惬意的休闲场所,也美化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北面东侧的屋面上布置VRV变频式空调的外机,供一、二层使用。

三~五层每层建筑面积为918平方米,主要为社区行政中心,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在南面布置了人员经常停留的办公用房,在北面布置了间歇使用的会议室、接待室等,提高了室内空间的舒适度,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率,节约了能源。

六层的建筑面积为918平方米,考虑到今后的发展需要和内部的后勤保障要求,在六层设置了食堂、厨房、阅览室、健身房、淋浴间和大量的办公预留用房。

六层屋面上设置太阳能集热板,为淋浴间的热水提供一部分热源。

四.        空间造型及立面设计:
建筑总体造型简洁现代,通过体块的穿插产生鲜明的造型特征,使之从周围尺度和体量相接近的多层住宅建筑群中凸显出来。
根据不同的视觉尺度,做了不同的处理,沿街主立面造型轮廓鲜明、简洁中亦有变化,具有政府部门端庄大气的形象特征,而面对入口广场则空间尺度相应和人体尺度开始呼应,体现街道办公“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宗旨,突出其公共性和开放性。

五.        剖面设计:
地下室层高为4.4米,埋深为4.1米。5级一等人员掩蔽所梁高为1.2米,梁底标高为-0.9米,梁下净高为3.2米;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梁高为0.9米,梁底标高为-0.6米,梁下净高为3.5米。按规范布置排烟风管和喷淋系统后,管底下最小净高仍能保证有2.7米。
因人防的要求,在上部设有卫生间及位于室外地坪处的楼板局部降低700mm,以便布置雨、污管道、进行覆土绿化和建造车行道。

考虑到功能分布上,一、二层为大空间,因此确定一层的层高为4.5米,二层的层高为4.2米。在底层大厅主入口处设置长13.2米、宽7.8米的挑空回廊。
二层南面的屋面对应挑廊的位置布置了天窗,引入阳光,既增加了大厅的照度,又给冬季的室内空间带来一丝暖意。同时设置可动遮阳布,满足夏季遮阳的需要。
二层北面的屋面西侧一跨设有屋顶花园;中间两跨因下方为大空间议事厅,且结构上抽去了中间一根柱子,因此结构上设置上翻梁,屋面板相应上升以利于排水。此处仅按上人屋面做法布置步道和台阶,连通东西两跨,不得布置较重的荷载;东侧一跨布置有VRV变频式空调的外机。
由于北侧有六层的居民住宅,为满足规划要求的日照间距,同时兼顾上人屋面的安全性,二层北面的女儿墙顶标高定为10.2米。
考虑到外立面的造型与室内空间效果,二层南面的报告厅层高定为5.5米,结构上设置上翻梁,为阶梯式的报告厅营造出良好的空间效果。在屋面上适当设置了一些天窗,阳光透过天窗照射到下方的室内吊顶上,形成了柔和的漫反射光线,既提高了报告厅的照度,又避免了夏季直射光线造成的炫目感,提高了室内空间的舒适度。

三~六层行政办公与后勤辅助部分采用3.4米层高,梁底净高为2.6米。符合办公空间的室内净高要求。

在六层屋面靠近东西楼梯间的走道上开设上人检修口。设置1.3米高的女儿墙,使建筑整体高度控制在23.9米(从室外地坪至屋顶女儿墙)。女儿墙上进行镂空处理,与下方办公层的外窗排列形成呼应,避免了过高的女儿墙造成的压抑感,简洁而新颖。


六.        主要工程技术措施及施工、材料做法:
1.设计标高及尺寸
(1)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4.8米 (吴淞高程)。
(2)        本工程除注名者外,标高以米为单位,其它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3)        凡平面上用虚线示意的墙体,皆留待二次装修具体布置,其下述工程做法仅供土建时结构专业计算荷载参考,不作为施工依据。

2.墙体
(1)外墙
外1(地下室外墙): 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提供。
外2(地上层外墙):25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内侧3厚专用外加剂界面砂浆打底,刮糙,10厚1:1:6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打底;5厚1:0.5:2.5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罩面,刷乳胶漆。
墙体外侧3厚专用外加剂界面砂浆打底,刮糙,10厚1:1:6水泥、白灰膏、砂中层底灰抹平,表面扫毛;5厚1:0.5:2.5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罩面,,刷高级外墙涂料二道。

(2)内隔墙
内1(大厅、前厅、电梯厅): 120厚轻钢龙骨两面钉双层纸面石膏板(内填5厚岩棉),白色乳胶漆终饰。
内2(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食堂):120厚轻钢龙骨双层纸面石膏板隔墙(内填岩棉),白色乳胶漆终饰。
内3(厨房、卫生间):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3厚专用外加剂界面砂浆打底,刮糙;10厚1:1:6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打底;5厚1:0.5:2.5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罩面;10厚高档瓷砖。
内4(档案室、设备机房、楼梯间、电梯井):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3厚专用外加剂界面砂浆打底,刮糙;10厚1:1:6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打底;5厚1:0.5:2.5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灰罩面;白色乳胶漆终饰。
内5(走廊):100厚轻钢龙骨两面钉纸面石膏板隔墙(内填岩棉);白色乳胶漆终饰。

3.楼地面工程
(1)地面
地1(有排水沟的机房):钢筋砼基础底板;300厚加气砼碎块垫层;刷聚氨酯防水涂膜两道;面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Φ4@200双向钢筋;20厚1:2.5水泥砂浆随抹随光。
地2(楼梯间、无沟房间):钢筋砼基础底板;30厚C20细石砼;20厚1:2.5水泥砂浆随抹随光。
地3(汽车库):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提供。
地4(室外广场):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提供。

        (2)楼面
楼1(大厅、前厅、电梯厅):钢筋砼现浇楼板;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结合层;20厚花岗岩或大理石面层。
楼2(楼梯间、食堂):钢筋砼现浇楼板;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结合层;10厚防滑耐磨地砖。
楼3(卫生间、茶水间、淋浴间、男女更衣室):钢筋砼现浇楼板;1:3水泥砂浆向地漏处找坡2%,最薄处20厚;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结合层;10厚防滑耐磨地砖。
楼4(厨房):钢筋砼现浇楼板;300厚加气砼碎块垫层;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面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Φ6@ 200双向钢筋;20厚1:2.5水泥砂浆随抹随光。
楼5(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设备机房、走廊):钢筋砼现浇楼板;30厚C20细石砼找平;20厚1:2.5水泥砂浆随抹随光。
楼6(档案室):钢筋砼现浇楼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面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Φ4@200双向钢筋;表面撒1:1水泥砂子随打随抹光。

(2)屋面工程
屋1(不上人屋面):钢筋砼现浇屋面板;1:8水泥加气砼碎块找坡2%,最薄处30厚;25厚挤塑聚苯板(XPS)保温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粘贴1.2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干铺无纺聚脂纤维布一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6@200双向钢筋网片);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20厚广场砖。
屋2(不上人屋面):钢筋砼现浇屋面板;1:8水泥加气砼碎块找坡2%,最薄处30厚;25厚挤塑聚苯板(XPS)保温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粘贴1.2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干铺无纺聚脂纤维布一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6@200双向钢筋网片)。
屋3(种植屋面):钢筋砼现浇屋面板; 1:8水泥加气砼碎块找坡2%,最薄处30厚;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粘贴1.2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干铺无纺聚脂纤维布一层;40厚C20细石砼(内配∮6@200双向钢筋网片); 100厚陶粒排水层;土工布过滤层;400厚种植土。
屋4(钢结构雨蓬):钢结构节点由专业厂家提供;铝板终饰。

4.平顶及吊顶做法
(1) 平顶
顶1(地下一层):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提供。
顶2(档案室、设备房、楼梯间、厨房):钢筋砼板底;15厚1:1:4混合砂浆分层找平,面层老粉打底砂光,刷高档乳胶漆。
顶3(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食堂、走廊):钢筋砼板底;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白色乳胶漆终饰。板底标高见剖面图。(具体待二次装修定)
顶4(大厅、前厅、电梯厅):钢筋砼板底;轻钢龙骨吊顶。板底标高见剖面图。(饰面材料详二次装修设计)
顶5(卫生间、茶水间、淋浴间、男女更衣室):钢筋砼板底;轻钢龙骨金属板吊顶。板底标高见剖面图。(具体待二次装修定)

5.门窗、天窗、轻钢雨篷工程
窗1(铝合金窗):选用55系列氟碳烤漆铝合金窗,5+12(空气层)+5中空玻璃,满足浦西地区风压要求。
窗2( 无框玻璃窗):选用12厚钢化玻璃,底层大厅入口采用。
窗3(加胶玻璃):选用双层6+0.76+6加胶玻璃,天窗及入口雨蓬采用。
门1(无框玻璃门):选用12厚钢化玻璃,底层大厅入口采用。
门2(木门):具体用材及做法待二次装修解决。
门3(防火门):按规范要求在不同部位选用甲、乙、丙防火门

工程做法选用表
楼层        位置及房间名称        外墙        内墙        楼地面        平顶或吊顶        屋面        门窗
地下一层        管理室、值班室、楼梯间、走廊        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提供
        停车库、车道       
        配电间        外1        外1        地1        顶1                门3
        水泵房        外1        外1        地1        顶1                门3
一层        大厅、前厅、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1、门2
        门卫、值班室、办公室、信息中心、信访中心、走廊        外2        内2        楼5        顶3                门2、门3
        档案室        外2        内4        楼6        顶2                门2
        消防控制室、电信间        外2        内4        楼5        顶2                门3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二层        市民体检、计生咨询、居家养老、报告厅、议事厅、贵宾接待、会议室、党员活动、党建档案、走廊        外2        内2        楼5        顶3                门2
        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2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储藏室、音控室        外2        内4        楼5        顶2                门2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三层        办公室、会议室、走廊        外2        内2        楼5        顶3                门2
        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2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屋顶花园                                        屋2       
        报告厅屋面                                        屋1       
四层        办公室、会议室        外2        内2        楼5        顶3                门2
        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2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五层        办公室、领导办公室、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走廊        外2        内2        楼5        顶3                门2
        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2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六层        食堂        外2        内2        楼2        顶3                门1、门2
        厨房        外2        内3        楼3        顶2               
        男女更衣室、淋浴室、茶水间、卫生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阅览室、预留办公室,健身房、走廊        外2        内2        楼5        顶3                门1、门2
        电梯厅        外2        内1        楼1        顶4                门2
        楼梯间        外2        内4        楼2        顶2                门3
        卫生间、茶水间        外2        内3        楼3        顶5                门2
        屋顶                                        屋1       
      

七.        技术经济指标:
项    目        指    标        备注
基地面积        5444㎡       
建筑占地面积        1895㎡       
总建筑面积        7435㎡       
容积率        1.35       
建筑覆盖率        34.8%       
集中绿地率        16.3%       
绿地率        40.4%       
绿地面积        2197㎡       
机动车位        70辆       
其中        地下        70辆       
非机动车位        50辆       
地下室面积        3065㎡        不计入容积率

八.用房构成及建筑面积分配表:
楼层        性质        建筑面积        备注
                计入容积率        不计入容积率       
地下一层        机动车库                2565㎡       
        设备                500㎡       
一层        办公        1860㎡               
二层        会议        1762㎡               
三~六层        办公        918㎡/层,共3672㎡               
门房        办公        35㎡               
总建筑面积                7329㎡        3065㎡       
综合楼部分见前面相关的说明,不再赘述。

九.门窗表:
一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1000        2100        1        MM        800        2100        6
铝合金门        LM        1800        2100        1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5
        FM        800        2100        2                               
铝合金门连窗        LMC        2400        2100        3                               
铝合金窗        LC        500        2300        1        LC        1500        2800        3
        LC        600        1400        9        LC        1800        3100        2
        LC        600        2300        1        LC        4500        3300        2
        LC        1000        2300        2        LC        7800        3100        2
        LC        1200        2300        1        LC        7800        3300        1
        LC        1500        1900        6                               
二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1800        2100        3        MM        800        2100        4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2
铝合金窗        LC        500        2500        1        LC        1300        2500        1
        LC        600        1400        4        LC        1500        2500        10
        LC        600        2800        2        LC        1800        2500        3
        LC        600        3000        8        LC        1800        2800        6
        LC        1000        2500        2        LC        5100        2800        1
        LC        1200        2800        2        LC        7800        2800        3
三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800        2100        4                               
铝合金门        LM        1500        2100        4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2
铝合金窗        LC        500        1700        1        LC        1800        900        1
        LC        600        1400        4        LC        1800        1600        1
        LC        600        2000        2        LC        1800        2000        1
        LC        1000        1700        2        LC        3000        900        1
        LC        1200        2000        2        LC        3600        2500        2
        LC        1500        1700        13        LC        5000        900        1
        LC        1500        2500        2                               
四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1800        2100        3        MM        800        2100        4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2
铝合金窗        LC        500        2500        1        LC        1300        2500        1
        LC        600        1400        4        LC        1500        2500        10
        LC        600        2800        2        LC        1800        2500        3
        LC        600        3000        8        LC        1800        2800        6
        LC        1000        2500        2        LC        5100        2800        1
        LC        1200        2800        2        LC        7800        2800        3
五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800        2100        4                               
铝合金门        LM        1500        2100        4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2
铝合金窗        LC        500        1700        1        LC        1800        900        1
        LC        600        1400        4        LC        1800        1600        1
        LC        600        2000        2        LC        1800        2000        1
        LC        1000        1700        2        LC        3000        900        1
        LC        1200        2000        2        LC        3600        2500        2
        LC        1500        1700        13        LC        5000        900        1
        LC        1500        2500        2                               
六层门窗表
类别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设计编号        洞口尺寸(mm)        樘数
                宽        高                        宽        高       
木门        MM        800        2100        8        MM        1000        2100        10
防火门        FM        600        2100        2        FM        1000        2100        2
铝合金窗        LC        500        1700        1        LC        1800        900        1
        LC        600        1400        4        LC        1800        1600        1
        LC        600        2000        2        LC        1800        2000        2
        LC        1000        1700        2        LC        2100        2500        1
        LC        1200        2000        2        LC        3000        900        1
        LC        1300        1700        1        LC        3600        2500        5
        LC        1500        1700        13        LC        5000        900        1
        LC        1500        2500        4                               

十.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        门卫室        备注        项目名称        龙华街道社区综合办公楼        备注
耐火等级        二级                建筑构造及装修        墙体        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地面        地砖       
主要结构形式        砖混                        屋面        细石砼保护层屋面       
建筑层数        1层                        天窗        铝合金、加胶玻璃       
建筑总高        3.0M                        窗        铝合金、中空玻璃       
建筑占地面积        35 M2                        顶棚        板底抹灰       
                                内墙面        乳胶漆       
建筑面积        35 M2                        外墙面        外墙涂料       
                                散水        混凝土       


第四章        结构设计

一.        设计依据与准则
1.        本工程遵循下列国家现行规范: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4)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003.4
9)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1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2003
11)        上海市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DBJ08-64-97)
2.        各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图
3.        自然条件
1)        上海市的基本风压为0.55KN/ m2,基本雪压为0.20KN/ m2。
2)        上海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第一组,工程建筑场地属Ⅳ类场地。

二.        结构设计
1.        工程简介:
    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基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34弄31号。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被红线宽度为16米的城市规划道路隔开。总用地面积为5444平方米。
在东侧基地内拟建一幢钢筋砼结构多层办公楼(设置社区保障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为7329平方米(地上),建筑占地面积为1895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建筑总高度为23.9米。
地下一层平时为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3065平方米),可停放小型车70辆。战时为防空地下室(西侧为5级一等人员掩蔽所,东侧为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本工程的地下室部分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2.        结构设计
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本工程的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        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的要求,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上海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第一组,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3)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4)        本工程采用桩筏基础。

3.        本工程的地下室部分由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土层分布及力学性能如下表所示
土层        静探Ps(MPa)        压缩性        地基承载力(KPa)        层底标高(m)        预制桩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KPa)        灌注桩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KPa)
层号        名称                                               
                                Fd(KPa)        Fak(KPa)                       
                                                                               
①        填土                                        3.05~2.86                               
②        褐黄色粉质粘土        0.75        中压缩性        111        89        1.55~1.28        15                15       
③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0.57        高压缩性        73        58        -4.28~-4.53        15/25                15/20       
④        灰色淤泥质粘土        0.58        高压缩性        70        56        -12.62~-12.98        25                20       
⑤2        灰色砂质粉土        4.5        中压缩性                        -16.78~-17.73        60        3000        45        1000
⑤3        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        3.07        中压缩性                        未钻穿        55        2000        50        1000
三.        主要荷载
1.        基本风压:0.55KN/ m2,基本雪压:0.20KN/ m2。
2.        地震作用:按7度设防,第一组,工程建筑场地属Ⅳ类场地。
3.        楼面均布活荷载:
办公区域:2.0 kN/m2       
阶梯会议室:3.0 kN/m2        ,会议室:2.0kN/m2
卫生间、盥洗室:2.0kN/m2
走廊、门厅、楼梯、阳台:2.5kN/m2
上人屋面: 2.0 kN/m2        ;不上人屋面: 0.5 kN/m2                       
活动隔墙荷载:1.0 kN/m2
厨房:4.0 kN/m2

四.        结构材料
1.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0.00以上采用C30混凝土。
2.        钢筋: HPB235热轧级钢    fy=210N/mm2
HRB335热轧级钢    fy=300N/mm2

3.        墙体材料:±0.00以上外墙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及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M5专用砂浆。


五.        结构计算分析
1.        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编制的《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之分析与设计软件》(SAT-8)。
2.        本工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满足规范要求。
3.        计算结果见下表
采用SAT-8程序分析结构的主要结果如下:
地震荷载位移        位移        △U(mm)        U(mm)        △U/h        底层剪力(KN)        剪重比(%)
        X向        1.22        21.98        1/2698        6604        7.21%
        Y向        1.44        24.00        1/2294        6564         7.16%
风荷载位移        X向        0.10        1.63        1/9999               
        Y向        0.26        4.00        1/9999               
结构自重        (标准值)91670KN        有效质量系数        99.52% (x), 99.91% (y)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年版)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 DGJ08-94-2001  J10089-2001


二.设计范围
1.        地上主体室内给排水系统,淋浴热水系统.
2.        基地内的给排水管道及消防给水管。
3.        地上主体消防系统。

三.给水设计
1.        水源:基地的生活给水管及消防给水管接自基地西侧规划路的市政给水管,由市政管网引二根DN200消防管在基地形成消防环网。
2.        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
用水项目        用水定额        时变化系数        用水时间        人员        用水量
办公楼        50L/人.d        1.5        8h        500        25m3/d
食堂        25L/人.d        1.5        12h        200        5m3/d
淋浴间        100L/人.d        2.0        12h        30        3m3/d
     (2). 浇洒道路和场地及绿化用水量:
用水定额        场地及绿化面积        浇洒次数        用水量
2L/m2.d        3647m2        2次/日        7.3 m3/d
     (3).未预见水量:
                 4.3 m3/d     以15%用水量计
     (4).总用水量:
                 45 m3/d
3.        给水系统
(1).生活用水分二个系统.
系统一:地上一层和地下停车库道路及绿化用水由基地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系统二: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DN80给水管至地下一层储水池,储水池容积为10m3,主楼二层及以上的生活用水由变频供水装置供应.
(2).热水系统
淋浴热水由太阳能带电加热热水器供给,

四.消防给水系统
见消防专篇。

五.排水
1.        室内污废水采用合流,室外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集中后接入专用检查井后排入基地西侧规划路上的市政污水管道;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
2.        地面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汇集,屋面雨水由雨水斗及雨水立管汇集,分别排入室外雨水管,经管道汇集后排入基地西侧规划路上的市政雨水管De400.
3.        雨、污水量估算
(1)        基地内雨水排入市政用水管网
        汇流面积 :      5476 m2
        暴雨强度:       q5=3.36l/s100 m2.
        重现期:         P=1  
        径流系数:       ф=0.60
         雨水量:        110.4l/s
(2)        污水量:
按基地内生活用水量的95%计,污水量为34 m3/d。
4.车库排水与消防泵房排水合用一排水泵,集水坑容积4 m3

六.管材
1.        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2.        消火栓系统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联接。
3.        生活给水管采用1.0Mpa等级的改性聚丙烯管,热熔联接。
4.        排水管采用排水硬聚氯乙烯管,粘接联接。

七.设备材料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台数        备注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LGLB
L=5L /s H=30m N=1.1Kw                       1套       
消火栓泵        XBD4.5/15-80-200
L=15L /s H=45m N=15Kw                       2        一用一备
稳压泵        KQDP50-16-11X5
L=5 L/s H=48-51m N=5.5Kw                       2        一用一备
气压罐        ф800        1       
水泵接合器        成套        2       
潜水排污泵        WQ2130-205-50
L=11 L/s H=12m N=2.2Kw                       1       


第六章        空调通风设计

一、空调
根据业主要求,一~二层空调选用VRV空调系统;三~六层采用分体式空调。设计由业主自行处理,电气专业预留用电量。

二、通风
1、变电所设机械排风排烟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时计算。
2、所有卫生间与无外窗的房间设机械排风系统。
3、报告厅,议事厅等人员集中场所设消防排烟系统。


第七章        建筑电气设计
一、强电:
1、负荷估算:
整个工程设备安装容量约为1000KVA,其中办公楼空调负荷约为350kVA;照明负荷约为400kVA;动力负荷约为250kVA。

2、供电电源:
    本工程为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其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为满足本工程供电要求,应由附近城市电网两个上一级变配电站分别引一路10kV电源和一路380V电源至本工程变电所,变电所的两路电源应同时供电,同时使用。低压侧均为单母线不设母联;消防负荷采用两路来自不同变压器的进线供电,在末端自投。本工程不设应急电源。详见“电气主接线图”和“电气设备布置图”。
电源进线由供电局部门负责,进线为铠装电缆直埋。

3、功率因数补偿:在低压侧采用静电电容集中自动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4、配电方式:
(1) 低压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动力干线采用电力电缆(消防用电回路采用C级阻燃耐火型电力电缆,其它用电回路采用C级阻燃型电力电缆)穿电缆桥架沿梁底或配电间内敷设;照明垂直干线采用密集型母线在配电间内敷设,配电支线采用C级阻燃型电线穿管暗敷。
(2) 终端均以380V/220V供电。
(3)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的配电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4) 强电、弱电管线均采用电缆埋地进户方式。

5、计量: 电费计量采用低压计量方式。

6、主要设备选型:
电力变压器:                        SCB9-1250/10   1250/0.4kV   1000kVA  一台
   低压抽屉式开关柜: MNS (断路器等为施耐德元件)

7、照明系统:
(1) 照度标准按国家标准设计。
(2) 变电所、水泵房等重要机房设置应急备用照明及应急疏散指示灯;车库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及车道指示灯;各层疏散走廊及疏散楼梯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大会议厅、多功能厅、门厅、大厅等设置不低于正常照度10%的应急备用照明;消防值班计算机房电话机房变电所等设置100%正常照明的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灯供电时间不小于60min。
(3)所有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大厅等均采用高光效嵌入式荧光灯;大堂及进厅采用高光效气体放电灯;走廊、贵宾室、电梯前室,楼梯间采用节能高光效荧光灯;厨房潮湿场所采用防水灯具;变电所采用荧光灯;水泵房,空调水泵房采用高光效金属卤化物灯及卤钨灯;车库采用杆吊荧光灯。
(4)设计中所选用荧光灯具均采用高品质、节能型、高显色荧光灯管,并配           以高品质起辉器和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
(5)室外照明:室外照明采用低压供电、铠装电缆直埋敷设、在门卫室内集中定时控制的方式,室外照明采用路灯与庭园灯混合并结合小区道路、绿化、景观等设置。

8、保安措施:
(1) 本工程采用接零保护(TN-S)系统,三相四线配电,零线与相线同截,
保护线(PE)专放。
(2) 在干变高压进线设置避雷器防止过电压及雷电流,箱变周围打接地极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变压器低压侧主开关及母联开关均采用四极开关。
(3)在变配电室内适当柱子处,予留40*4铜带做为主接地线,并设一总等电位盘,该主接地线应和柱内主筋可靠焊接。
(4)照明用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5)在每层电气竖井设置等电位联结线,各层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器件(包括电气设备外壳、风管、水管等)均须与等电位联结线可靠相连。
(6) 卫生间、浴室等部位设置辅助等电位联结。

9、防雷措施:
(1)本工程办公楼为三级防雷建筑物。
(2)本工程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梯控制系统的功能接地,计算机功能接地,等电位联结接地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体(联合接地体),即利用大楼及承台内主钢筋作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3)为防直击雷,利用金属屋面构架作为接闪器,混凝土屋面及女儿墙设置避雷带,形成不大于10m*10m的网格,引下线利用柱内外侧二根(≥φ20)主钢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承台内主钢筋。
(4)从首层起,每两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焊接连通,使成封闭的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可靠焊接,金属门窗等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均压环相连。
(5)屋面上所有金属物件与避雷带可靠连接。
(6)为防止雷电波侵入,屋面设备(热泵机组、空调室外机、风机、泛光照明等)配电线路前端和重要设备(计算机房电源柜等)应设置过电压保护器。

10、导线、电缆选择和敷设方式:
干变出线的主干电缆均选用YJV22-3x1855+1x95铜芯铠装电缆直埋敷设;其余室外电缆选用YJV22铜芯铠装电缆直埋敷设。照明线路均选用BV型铜芯导线穿UPVC管沿墙、楼板、地板暗敷,或在吊顶内敷设。

二、弱电:
设计依据: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1、综合布线系统:
网络及电话进线进至一层消防控制室内主配线架,每层设置层配线架,使通信对绞电缆在楼内形成网络。语音通信经总配线架及各层配线箱再至终端插座,信号传输采用对绞电缆或对绞线,使办公楼内电话到每间办公室内。网络主干进线采用光纤到主配线架,再由主配线架到各层配线架,层配线架到各信息终端插座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构成整个建筑的数据和语音的高速通道。在各办公室及部分会议室等其它功能需要的场所设置网络插座,所有信息插座采用86H60型接线盒,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300。

2、有线电视系统
①、该系统信号来自市有线电视网。
②、系统设计为750MHz邻频传输,采用分配分支网络系统,分支分配器箱安装与弱电井内或走道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800mm。主干线缆采用SYWV75-7同轴电缆;分支线缆采用SYWV75-5同轴电缆。
③、在党员活动室、居家养老室等需要设置有线电视的场所设置有线电视插座,电视插座采用86H60型接线盒,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300m。

3、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
    门厅、地下层汽车库和公共通道等处均设置广播用扬声器,平时作为公共广播,发生火灾情况时可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广播扩音设备设在一层与消防控制室合用。
第八章        燃气动力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
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   (2002年版)
3.        <<上海市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J08-10-92).

二、设计标准
1.        小区供气对象主要为办公楼职工食堂,用餐人数200人,燃气计算流量6NM3/h。
2.        小区低压管网由煤气公司设计。
室内燃气管从用户引入管起,至厨房为止。经小区燃气管网至室内管网,煤气分支管进户经计量后送达燃具。管道材料选用:埋地管采用无缝钢管,做防腐处理。户内煤气管采用热镀锌焊接钢管。户内管设计需经煤气公司审核后方可施工。
3.煤气安全及防护:所有煤气管道不得暗装。室内设煤气泄漏报警器。


第九章        消防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1)

二.        建筑专业消防设计
1.        工程概况及耐火等级
龙华街道社区行政、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为多层办公综合楼,占地约1895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地上总建筑面积7329平方米,地下3065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平时为地下停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为防空地下室。一层为社区服务中心;二层为社区保障中心及会议区;三~五层为行政办公;六层为后勤辅助用房及预留办公空间。
该建筑总长度为193米,沿街部分长度为40米。办公楼从室外地面至女儿墙顶的总高度为23.9米。
龙华街道社区中心综合楼耐火等级地下一层为一级,地上部分为二级。

2.        总体布局
(1)        出入口设置
东侧钻石形地块沿城市规划路,在南面设一个宽度达10M的基地主出入口,在北面设一个宽度为7米的基地次出入口,皆直接与城市规划路相连。
靠近基地主出入口(退城市规划路15米),在入口广场的南侧设置1个宽度为7米的双车道双向地下车库出入口。
根据功能使用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在办公楼的南面设置了大厅主入口;为二层的报告厅单独设置了两部直达二层的楼梯,保证了大量人流的及时疏散;在北面设置了办公人员入口;在西面设置了信访入口和大厅次入口。

(2)        消防车道
基地内沿办公楼南侧、东侧和设置了宽度北侧为3.5米的道路,与西侧的城市规划路形成了消防环道,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

3.        防火分区
(1)        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3065平方米,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设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封闭楼梯间供人员紧急疏散。
(2)        一层~二层:
一层建筑面积为1895平方米,二层为1762平方米。一层大厅局部挑空,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与二层划为一个防火分区,总面积为3622平方米。
(3)        三~六层:
办公用房,每层面积均为918平方米。每层划为一个防火分区。
4.        安全疏散
(1)        在建筑物东西两端设置了2部疏散楼梯。因建筑物超过5层,室内疏散楼梯设置了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2)        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的房间,其房门至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40米;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房门至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22米。
(3)        楼梯间的首层设置了直接对外的出口,出口上方设置了宽度≥1米的混凝土挑檐。
(4)        在首层与地下室的出入口处,设置了耐火极限≥2.0小时的隔墙(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为3.75小时)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设置有明显标志。
(5)        为二层的报告厅单独设置了两部直达二层的楼梯,西侧的楼梯净宽为2.7米,东侧的楼梯净宽为2.0米,保证了大量人流的及时疏散。
(6)        楼梯间靠外墙设置,每五层的外窗开启面积≥2平方米,顶层的外窗开启面积≥0.8平方米。

5.        建筑构造
(1)        外框架填充墙采用25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达到8.0小时以上(≥1.0小时)。
(2)        楼梯间、电梯井隔墙采用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达到8.0小时(≥2.5小时)。
(3)        厨房的隔墙采用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为3.75小时(≥1.5小时)。
(4)        首层的消防控制室设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小时的隔墙(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为3.75小时)和1.5小时的楼板(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为2.5小时)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5)        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0.5小时的不燃烧体分隔;井壁采用1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达到3.75小时(≥1.0小时);井壁上的检查门采用丙级防火门。

6.        室内装修
(1)        首层大厅的隔墙采用120厚轻钢龙骨两面钉双层纸面石膏板(内填5厚岩棉),耐火极限为1.5小时(≥1.5小时);隔墙顶部用不燃材料填实空隙。
(2)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100厚轻钢龙骨两面钉纸面石膏板(内填5厚岩棉),耐火极限达到1.2小时(≥1.0小时);隔墙顶部用不燃材料填实空隙。
(3)        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具体部位用材均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各部位装修材料的防火要求。详细做法在二次装修设计中落实。主要部位做法如下:
a)        房间隔墙采用100厚轻钢龙骨两面钉纸面石膏板隔墙(内填5厚岩棉),耐火极限达到1.2小时(≥0.5小时)。
b)        吊顶采用轻钢龙骨钉双层纸面石膏板,耐火极限为0.3小时(≥0.25小时)。
c)        楼地面装修材料一般不低于B1级。


三.        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
消防给水系统
1.        消防水源
由市政引入二路水在基地组成消防管网,管径DN200。

2.        消防水量
1.室外消防水量  25L/s。
2.室内消防水量
(1).室内消火栓   15L/s

3.        消防系统
1.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设2套室外消火栓,由基消防管网直接供水。

2.        室内消火栓系统:
(1).办公楼室内消火栓设稳高压系统,设二台消火栓加压泵,流量15l/s,扬程0.45Mpa,功率15Kw(一用一备),二台稳压泵,(一用一备),与生活给水泵一并设在地下室,并设水泵结合器二套。

4.        消防排水
地下消防泵房设消防排水设施,并与地下车库的排水合并设置.设一集水井,容积为4 m3.设二台潜水泵(一用一备)将水排入基地雨水管网。

四.        空调通风专业消防设计
1、变电所设机械排烟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时计算。
2、报告厅,议事厅等人员集中场所设消防排烟系统。

五.        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1.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电动防火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考虑,由两回线路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为二级,在一层设消防控制室,采用集中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由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联动控制由非消防电源切换、消防广播、消防泵、喷淋泵、排烟机、排烟阀、电梯迫降组成。在地下层的配电间、公共通道等处设置光电式感烟探测器,汽车库和水泵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和楼梯间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和警铃。另外在各层的办公室、会议室等房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感烟探测器,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


第十章        环境保护

本工程属于社区服务办公建筑,所产生的废水、污水、废气、噪声等采取以下措施。
一.        空调通风专业环保设计
所有空调通风动力设备皆选用底噪声设备,做好消声隔振措施。

二.        给排水专业环保设计
室内污废水采用合流,室外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集中后接入专用检查井后排入基地西侧规划路上的市政污水管道;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

三.        电气专业环保设计
变压器、低压柜基础等均考虑减震措施,消声措施。



第十一章        安全防护、卫生防疫

一.        卫生防疫
1.        本工程各类使用房间(包括设备用房),均考虑自然通风;少量不能开窗者,则考虑机械排风或安装空气调节设备。
2.        设备用房设有工作人员值班休息室。
3.        所有水箱均采用不锈钢板组合制品,以保证水质,并定期清理消毒。从市政给水管网接入本小区的水表井内均加设管道倒流防止器。
4.        生活垃圾袋装化,由专人负责封袋清运。
5.        每层设有清扫工具存放室和清洗水池。
6.        厨房油烟从竖风道通至屋面排出,不产生楼层污染。

二.        劳动保护
1.        电梯等设备选型须经劳动保护部门认可的合格产品,经劳动保护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并由专业人员管理、维护。
2.        所有用电设备均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

三.        安全保障
1.        本工程抗震、消防、防雷接地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        设消防控制室、安保值班及门卫值班室,保障安全。

第十二章          节能措施

一.        建筑节能措施
1.        朝向与通风
龙华街道社区中心综合楼主要朝向为SE19,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并使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减少门窗空气渗透的能耗。

2.        墙体材料
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和非承重内隔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起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作用。

3.        墙体隔热
外墙(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25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使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1.0[W/(m2&#8226;K)]。

4.        屋面隔热
上人屋面采用种植屋面的构造做法,通过铺设屋顶绿化,既达到了良好的隔热效果,又为办公人员提供了观景休闲的场所、美化了建筑的“第五立面”。
不上人屋面采用架空隔热屋面的构造做法,设置1:8水泥加气砼找坡层,铺设25厚挤塑聚苯板(XPS)保温层,使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Km≤0.8[W/(m2&#8226;K)]。

5.        门、窗
(1)        门窗选用5+12(空气层厚度)+5[mm]的浮法中空玻璃,使门窗的传热系数K≤3.0[W/(m2&#8226;K)]。
(2)        天窗选用双层6+0.76+6[mm]加胶玻璃,使天窗的传热系数K≤2.5[W/(m2&#8226;K)]。
(3)        严格控制窗墙比,使东西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0.3。
(4)        在东西向设置垂直百页,在天窗处设置活动遮阳布,使东西向外窗的遮阳系数≤0.6,天窗玻璃的遮阳系数≤0.5。

二.        给排水节能措施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淋浴间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三.        空调通风节能措施
空调设备选用COP值高的设备。

四.        电气节能措施
变电所变压器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本工程照明灯具以荧光灯及气体放电灯为主,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低温低耗镇流器。大型会议厅、报告厅等采用调光控制。走廊等公用区域使用时间控制。办公室等靠窗的灯具应安装光敏传感器并采用独立控制开关。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使用时间控制。


第十三章         无障碍设计

一.        建筑基地
1.        建筑基地内部人行通路皆≥1.5米。

二.        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坡道
1.        底层主入口设宽度为2.4米的平台,信访入口及办公人员入口设宽度为1.5米的平台。
2.        在主入口、信访入口和办公人员入口处设置了坡度为1/12、宽度≥1.5米的残疾人坡道。

三.        通道、走道和地面
1.        建筑物内走道皆≥1.5米。
2.        使用不同材料铺装的地面相互取平,如有高差,则用斜坡相连。


四.        无障碍电梯
1.        两部电梯中的一部兼作无障碍电梯,并通至地下室。

五.        公共厕所
1.        在底层大厅内设有专门的无障碍厕所。

六.        轮椅席位
1.        二层的议事厅内设有2个专门的轮椅席位。

七.        停车车位
1.        地下车库(中型)内设不少于5个的无障碍停车位。
2.        停车车位的一侧,设有1.2米宽的轮椅通道。
3.        停车车位的地面,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设有无障碍标志牌。

八.        门
1.        采用净宽≥1.0米的自动门或净宽≥0.85米的平开门(推拉门)。
2.        平开门(推拉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留有≥0.5米的墙面宽度。
3.        门扇安装有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门扇的下方安装有高0.35米的护门板,并安装视线观察玻璃。

九.        无障碍标志与盲道
1.        无障碍通路、停车车位、建筑入口、服务台、电梯、公共厕所、轮椅席等无障碍设施处,皆设置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标明位置与走向。
2.        在人行通路设置盲道;在建筑入口、服务台、楼梯、电梯、公共厕所等无障碍设施处,设置提示盲道。

十.        其他
1.        凡说明未能尽述处,皆应按《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中相关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章         人防设计

防空地下室设计见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说明专篇及相关的图纸。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千亩果树良种园总体规划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江高速公路(张家港段)绿色通道文本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锡常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报告)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目前苏锡常有苏州、无锡、常州三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是江苏省、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带的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背景分析
(一)区域人口最密集、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
苏锡常地处我国水土资源条件组合最为优越的地区,处于东部沿海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水气匹配好,土地肥沃,是我国农业集约经营较早的地区。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高产出的殷实农业,促进了人口高度密集,人口密度达到770人/平方公里,超过珠江三角洲、浙东北及环渤海地区 ,并造就了农业经济和水运条件下小城镇均等密集发育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扩张,土地基本开发殆尽,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过程中的各项空间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图1  苏锡常地区人口密度与人均耕地面积的的区域比较(1999年)

(二)城镇发展的历史悠久,古今交融的文化积淀深厚
   苏锡常历史悠久,苏州、常州等城市都具有2千年以上的历史,“水乡泽国”的水、城和谐,吴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文化名城(镇)众多,在海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作为吴文化植根的地区,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荟萃,人文环境优良。特别是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苏锡常人将吴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发挥到极至,市场意识强烈,创新思维领先,勇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越来越拥有发展现代经济的管理能力,创造了苏锡常经济的新奇迹,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思维巧妙结合的典范。
(三)江苏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区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地区
苏锡常地区以仅占江苏省17.07%的面积,18.71%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3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投资消费量,尤其是全省67.92%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和58.81%的外贸出口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492元,是江苏省平均值的2.2倍;GDP及外向型经济指标占长江三角洲的比重也远远超过其人口和土地所占的比重;苏锡常是财政的重要贡献地区,在江苏省以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锡常与珠江三角洲、浙东北、环渤海等沿海城市密集区相比,经济指标高于浙东北、环渤海地区等,但普遍低于珠江三角洲。发挥比较优势,急起直追,是苏锡常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表1-1  苏锡常在江苏省及长江三角洲中的经济比重(1999年)
        苏锡常        占江苏比重%        占长江三角洲比重%        上海
人口(万人)        1349        18.71        18.06        1313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17513        17.07        17.57        634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035        39.43        22.09        40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931        33.93        18.53        18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822        34.33        17.62        1590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108        58.81        32.23        188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45        67.92        33.38        60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25        32.41        15.11        432
   
         表1-2 苏锡常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区域比较
        珠江三角洲        浙东北        渤海湾(辽宁)        苏锡常
人均GDP(元)        28463.53        17128.74        12505.58        22492.48
人均财政收入(元)        2151.72        603.57        843.19        924.30
三次产业产值比        6.4:49.7:43.9        10.3:55.4:34.3        13.6:43.3:46.4        5.9:56.6:37.5
乡镇企业总收入(亿元)        6145.79                        5274.52
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        9310.30        5617.14        1754.58        6898.41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        10989.81        5581.89        7297.02        6091.20
人均外贸出口总额(美元)        2981.20                        797.65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美元)        531.36        48.20        121.59        332.24
年末三资企业工商登记数(户)        38876        5556                8305
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存款余额(元)        27648        9639        10205        11966

(四)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占主导,混合经济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1980年代,苏锡常的产业动力来自乡镇企业的发展,到1990年代初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并造就了典型“苏南模式”。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股份制、合资等公司制企业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成为产业主导力量,1999年国有控股工业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4.2%。整个区域的产业形成几种类型和合力:第一是城市开发区建设和外资介入带动了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值在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位居第2、第9和第29位;第二以江阴为代表的近10家乡镇企业上市的“江阴板块”,通过地区资本重组和扩张推动区域和空间扩展;第三,以昆山为代表的普遍与外商及港台投资合资、独资企业,通过外向型经济带动经济飞跃。因此,在整个区域中,经济排序的位次前、上升快的地区也集中在以上几类地区。

  表1-3 苏锡常各市(县)人均GDP的排名
人均GDP        1990        1995        1999
        数量        排次        数量        排次        数量        排次
苏锡常        3509                15227                22494       
苏州市区        5576        3        14035        10        24540        7
常熟        3526        7        15152        8        20992        9
张家港        3358        8        22483        1        28697        5
昆山        3579        6        17287        6        29197        3
吴江        3204        10        17032        7        23118        8
太仓        3726        4        18946        4        30215        2
吴县        2661        11        13510        11        18780        11
无锡市区        6433        1        20065        3        34065        1
江阴        3355        9        17894        4        26201        6
宜兴        2289        13        11937        13        16158        13
锡山        3699        5        20320        2        28784        4
常州市区        5920        2        14312        9        19422        10
溧阳        1662        15        7890        14        9431        15
金坛        1917        14        7612        15        10399        14
武进        2542        12        13473        12        17361        12
*鉴于统计资料缘故,我们仍延用撤消同城县级市之前的行政划分。

由于这些产业投资大规模集中于制造业方面,强化了苏锡常制造业的地位,第二产业仍是GDP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表1--3)。从表1--2中与沿海其他城市密集区相比,苏锡常第二产业比重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相对滞后。高技术产业研发和创新体系较弱,高新技术R&D支出占GDP不足0.45%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69.2亿元,比上海的1269.72亿元约低30%,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产值来自高新技术制造业加工业,其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都在区外。

      表1-4 苏锡常三次产业比重及其贡献率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        19.48        63.15        16.67        55.62        33.72        10.65
1990        15.3        63.1        21.5        28.65        52.19        19.16
1999        5.91        56.64        37.45        23.18        31.73        45.09
        对GDP贡献率        对就业贡献率
1980-1990        11.13        49.33        17.90        -19.60        22.94        9.91
1990-1995        4.44        45.67        27.39        -8.30        -2.37        8.32
1995-1999        0.62        16.52        15.85        1.45        -21.03        16.23
注:GDP贡献率以现价计算,比实际增长率要高

(五)与上海的关系开始由单向接受辐射向双向互动发展演进
近代以来,苏锡常与上海在产业与原料、金融与市场等就有密切和天然的分工协作,既是上海的农产品及消费品工业原材料供应地,也是工业配套基地和支撑上海产品和流通消费的主要市场。1990年代的浦东开发有力促进了苏锡常的经济发展,上海对外开放的波及效果明显。以浦东开发为契机,国际工商经贸界掀起了上海热,作为上海比邻的苏锡常也因此成为外商投资新的热点。跨国公司往往在上海设立总部和营销中心,而把生产基地放在苏锡常,并加速技术和投资向苏锡常转移,促进了制造业升级。同时由加速改革开放带来了的发展机会剧增,随着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在上海先行,如金融体制的改革,证券交易所的开设、浦东保税区的建立等,首先得益的周边地区就是苏锡常,如上海交通银行的首批分行就设在苏锡常等周边地区。而苏锡常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了浦东建设。苏锡常进入浦东新区或在上海参股的企业很多,强有力地支持了浦东的开发建设。随着双边投资的增强,人流、资金流等更加密切和频繁,两地之间出现了“周通勤”的现象。两地通过联合与竞争,在三大产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协作分工的“双赢”局面。
苏锡常与上海制造业的联系从以配套为主的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错位趋势发展,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竞争也更为激烈。苏锡常地区一直是上海的制造业配套基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又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是通过配套技术、周日工程师等形式帮助了乡镇企业的成长。随着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和制造业结构升级,苏锡常的制造业从以为上海配套为主,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与上海水平分工的行业格局。根据有关研究认为,长江三角洲中上海与苏锡常的产业结构最为相似 ,1999年以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下降为0.819487,除了纺织和交通运输制造业各有所长外,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仍然接近。
根据新贸易发展趋势,垂直分工贸易逐步为产品差别型的水平分工贸易所替代,即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最密切,而且通过优势竞争,能更快地促进结构优化。苏锡常与上海之间的产业水平分工趋向使物流密度更高,联系更为频繁紧密,约有20%的长途电话是与上海交往的。同时,在一些共同拥有优势的行业,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生产方面,仍将存在激烈竞争。

      表1-5  苏锡常和上海的主要制造业分布(1999年)
        纺织业        服装        化学原料        黑色金属冶炼        金属制品        交通运输制造业        电气        电子
苏锡常        15.146        4.899        8.716        5.746        4.123        4.235        7.340        10.045
上海        4.097        3.427        6.382        9.341        4.845        12.805        7.150        10.352

现代服务业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工。上海作为金融、信息及物流中心和产品的出入枢纽,其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所提供的产业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创新服务、金融服务等已成为苏锡常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大企业集团都把上海作为最重要的营销基地之一,设立分公司甚至把总部搬迁到上海;即便这样,上海的发展仍离不开苏锡常的支持,苏锡常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综合服务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较发达的基础设施,如通信、运输体系已成为上海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同时,苏锡常地区作为原料、能源和半成品的输入地和成品的输出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海向外辐射中转站的作用;更者,苏锡常作为上海旅游后方基地,正承担着上海旅游、消费、休闲地和房地产市场的部分功能,日益发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苏州旅游的外省人数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上海,上海已成为苏州旅游业最大的省外市场。

         表1-6 苏锡常与上海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地区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占第三产业比重(%)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上海        2000.98        13.59        22.28        28.86        10.52        9.58
苏锡常        1136.58        14.5        39.87        12.42        9.57        8.18

农业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意义的农业联系减弱,向上海调拨和流入的农产品和其他第一产业的产品数量大大减少,这一功能逐渐为苏北和其他邻近地区替代。但苏锡常地区紧跟都市型市场的变化,大力发展了为大都市服务的郊区型、优质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随着上海的经济日益繁荣,上海也成为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

二、苏锡常的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特征
苏锡常地区城镇发育很早,在农耕和水运条件的农业社会,城镇基本表现为平原水网地区小规模的均衡、密集分布的典型特征。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上海的兴起,一些交通便利城镇的工商业职能日益凸显,沿沪宁铁路的无锡、苏州、常州等逐渐发展为制造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空间分布开始出现交通指向性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体系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并存在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特征
1、苏锡常成为长江三角洲北翼的都市化区域,已开始具有多中心的都市圈特征
苏锡常1999年城市化水平为45.7%(省规划院提供?),约高出全省  个百分点。城镇规模序列齐全(表1--7),大中小城市比例均衡,城镇体系发育较成熟。从地域分布看,城镇空间扩展明显,城镇群体已呈现城镇连片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城镇密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沪宁交通沿线和沿江地区,已开始具有都市圈特征。

            表1-7  苏锡常城镇等级规模表(1999年)
规模分类        城市        城镇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比重%)        非农业人口
(万人)        非农业人口年递增(%)
                                        1994-1999年        1984-1994年
大于100万        无锡        111.69        221.06(31.3)        97.16        2.40        0.86*
        苏州        109.37                87.17        2.62        1.63*
50-100万        常州        87.28        87.28(12.4)        79.67        3.13        5.14*
20-50万        常熟        25.28        85.08(12.1)        22.86        1.33        5.21
        江阴        22.5                14.7        3.97        6.17
        宜兴        37.3                19.06        4.22        7.53
20万以下        张家港        16.8        98.43(14.0)        11.65        17.51        9.60
        昆山        14.87                12.28        6.65        7.06
        溧阳        10.18                9.88        5.95        5.34
        吴江        15.72                8.57        19.61        6.58
        金坛        9.64                7.91        8.34        6.67
        太仓        8.13                6.9        7.53        7.54
        武进        8.95                3.82               
建制镇(不包含市县所在地)        约284个                214.62(30.2)        124.05               
* 为1990-1994年递增率
资料来源:江苏省城市年报等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2 17: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省弋阳县龟峰文化森林公园总体规划.DOC
第一部分  总体规划
一、规划范围与面积
    本规划以森林公园为中心区、城市绿化带为控制区、森林公园园区南至南岩北路、西至方志敏西路、东面与方志敏大道相连、北至叠山路。考虑到森林公园的完整性和便于建设与管理,公园上述的南界南岩北路向南面进行了调整。方志敏西路西侧的山坡地和西南角的小水库划作为景观保护的控制带。城市绿化带范围按城市总体规划。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80公顷(1200亩)、景观保护控制带面积约30公顷(450亩),城市生态绿化带占地约130余公顷(2000亩)。
二、规划依据与重要资料
    1.弋阳县志
    2.弋阳县旅游规划
    3.弋阳县城市总体规划
    4.弋阳县方志敏大道修建性详细规划
    5.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6.江苏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定
    7.公园设计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1.规划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主体,使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创造城市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环境。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公园规划。规划以反映自然野趣与植物特征为主,不搞大型的设施和成片建筑物。
    3.以弋阳县大旅游为指导,以森林为依托,以反映当地人文与森林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园为中心,同时兼顾城市绿地的建设。
    4.融森林环境营造、休闲观光与科学普及和教育为一体。
    5.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远近期相结合。前期以基础设施和森林营建为主,后期以旅游景点完善为主。
四、功能分区与布局
    在基础资料分析及现场踏查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建设单位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限制、场地现状条件以及全园总的规划指导原则,将文化森林公园划分成若干功能区,并且由东向西形成文化馆场带、专类园带、水景带和园外的景观保护林带四条带。
4 .1 公园主入口
    全园设两处主入口。东主入口位于方志敏大道与市府路交叉口,设有内外集散广场和停车场。大门建筑造型应有一定气势,能反映弋阳人文内涵,同时也兼顾到森林公园自身的特色。东主入口应设置:
&#8226;40车位的停车场
&#8226;2000M2的外广场(应考虑自行车停车处)
&#8226;1500M2内广场
&#8226;公园大门建筑,包括以下内容:
  收售票及管理
  食品、纪念品售货
  摄影部
  导游服务部
&#8226;公园导游牌
    公园南主入口位于叠山路与振兴路交叉口。主要内容与东主入口类似,但整体规划要小些。建筑整体向内缩留出了较大的广场空间。建筑以外观朴素的坡顶形式为主,详细内容可以参考详规第I部分内容。
4.2  文化广场
    为了渲染东主入口环境,增强与方志敏纪念园、自然博物馆及森林广场等的空间及视线上的联系,在进主入口约150m处设置——“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以南北两组石柱为中心,分别反映“天”与“地”、“自然”与“人文”。南侧石柱成直线排列,石柱上镌刻反映弋阳历史文化重要内容,北侧石柱成圆弧形排列,石柱上镌刻自然发展史与森林演替过程等内容。这两组石景分别与方志敏纪念园和自然博物馆相对应。广场中还设有花台、台阶、小喷泉水池、乔灌木等环境内容。
4.3  方志敏纪念园
    方志敏是弋阳众多历史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位,为了展现这位革命先烈的精神境界和事迹,公园中设方志敏纪念园。为何称做纪念园而不是纪念馆?为了改变传统人文以室内馆场展示为主的方式,我们采用了融雕塑、浮雕铭文、环境设计为一体的室外纪念园的形式。这一新的形式体现了弋阳人文内涵的精华。这种环境可以使游人在较轻松、优美的公园环境之中,既了解了弋阳历史文化,又受到了教育。
4.4  专类园带
    为了体现森林公园中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突出某一类型植物的生态习性、季相变化或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形成各种类型的“园”。这些专类园既能充分展现植物的特色,为公园游览带来乐趣,同时也能使游人在游览之中增加植物方面的知识,达到科普的作用。众多的专类园以森林为背景,散落在公园的西半部,具体位置详规分区总图。公园中共规划了如下专类园:
A.四季野趣园
    四季野趣园位于全园中部,与蔓园、珍园相邻,面积约为5.8公顷,共分为春、夏、秋、冬四景区。全园主要采用自然式构图方式,以生态园林为出发点,强调因地制宜、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自然无限四季而有生趣”的主题。
B.蔓园
    蔓园占地约1公顷,位于森林公园西北部,紧靠园内的一条主干道。交通便利,并与野趣园、色叶园相连,全园采用自然与规整相结合的构图方案,根据藤本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要求,设置形态各异的藤架。既为游人提供了一个休憩、赏景的佳处,又可以让游人获得丰富的藤本知识,寓教于乐。
C.珍园
    珍园位于森林公园中西部,紧邻公园主干道,并于竹园、色叶园、野趣园四面相邻。规划面积约2.5公顷,全园采用自然式构图方式,以突出森林公园中珍稀植物的特色为规划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风景资源,同时开发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在提供观赏、娱乐的同时,给这些珍稀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珍贵植物资源。
D.岩石园
    岩石园位于森林公园西南部、紧邻沼泽园,规划面积约1.6公顷。全园采用自然式构图方式,以岩石、植物、广场、水滩为构图要素,运用大尺度的线形构图和丰富自由的空间处理手法,形成由山向水渐次过渡的景观层次,从而达到石、水、植物的有机统一,并向人们展示岩石园的美好景观。
E.竹园
    竹园位于森林公园的西南方向,东临湖面,面积约1.5公顷。全园以自然式构图为主,利用不同竹种的观赏特性,与其它种类植物搭配,创造极其丰富的景观层次。建筑散置其间,疏密得当,采用当地民居形式,朴实典雅,使竹园更富个性和魅力。
G.色叶园
    色叶园位于森林公园中部,面积约为5公顷。全园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以山水为骨架,欲扬先抑,巧于因借的手法,利用地形与植物的搭配,创造植物群落疏密高矮不同,色彩层次丰富多变,空间开合变化的景观。
H.沼泽园、水生植物园
    沼泽园、水生植物园位于森林公园北部,紧邻园内主干道,面积约6公顷,水域面积占全园二分之一以上。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运用多种设计手法突出沼泽园特有景观的“奇”和“怪”。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小品点缀为辅,给游人提供一个宛若天然的沼生植物群落景观以及水生植物群落景观。
4.5  疏林草坪与地形带
    从方志敏大道及市府区的环境要求方面考虑,森林公园东主入口至文化广场南北两块公园地以连绵起伏的地形与森林为主要景观特征,林缘及地形平缓部分为大片的疏林草坪,形成一种山林之势,同时又有开阔疏朗的大草坪。森林广场与文化广场相连的主干道北片也设有大片的疏林草地供游人使用。
4.6  森林广场
    从东主入口沿一级主干道,经过文化文场后达森林广场。森林广场是为了烘托森林公园“林”的气氛,并且在进入专类园林区时设置的一个“引子”。森林广场以一片抽象雕塑的“木”组成的“林”为中心,周围环绕高低错落的花柱架、花坛,地面由象征森林的嵌草铺地组成。
4.7  水景带
规划中将原低洼的水田部分恢复为小流域的汇水线。结合森林植物生长要求、园景造景要求和水上活动要求,形成了以溪流为系带,以大大小小的湖面为功能面的水系。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2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市嘉陵区曾令凡集资房建筑设计说明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6: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第一天来这个论谈..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6-28 13:21 , Processed in 0.40556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