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7|回复: 3

[分享]:软盘维护小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 1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软盘维护小知识

一、如何从受损软盘上抢救文件

我们在使用软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软盘数据无法读取的情况。或许下面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1、反复读盘法

  在DOS下用Copy命令复制文件,无法读取时选择Retry重复读取。事实上,Windows下也可用此法,但成功的可能性不如DOS。

2、修复软盘法

  用ScanDisk或Norton等工具软件对软盘扫描并进行修复。这样,或许能在修复后读出软盘上的数据。

二、挽回受损软盘的数据

   软盘以其使用方便、易于携带且价格便宜,在数据存储与转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几乎每一台计算机上都配有软盘驱动器。但是一张软盘在经过多次读写后,盘片就可能损坏,结果导致资料数据的丢失,所以掌握修复受损软盘数据的方法,也是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一门必备功课。

  软盘数据损坏或丢失的原因主要有硬件原因和软件原因两种。硬件原因是由于软盘的物理损坏所导致的,导致软盘物理损坏的原因有软驱故障、软盘遭到扭曲、磁化等。原因是由于计算机病毒等造成的。软盘数据损坏主要表现为软盘引导扇区的损坏和软盘文件分配表FAT的损坏。

  一般来说,多数软盘引导扇区出错后软盘上其他的数据是没有遭到破坏的(如系统提示找不到扇区),是完整的或基本完整的,因此可以考虑通过修复引导区的方式,使软盘上的数据得以恢复。

  1.使用DEBUG修复软盘引导扇区

  启动DEBUG后,把一张与受损软盘同类型的但完好无损且带有正确引导区的软盘插入驱动器A:中,然后执行命令:

  —L100 0 0 1(读A:盘的引导区)

  从A:驱动器中取出好盘,再插入欲修复的软盘,然后执行:

  —W100 0 0 1(写引导区到A盘)

  —Q(退出DEBUG)

  经过上述处理,一般能将引导扇区损坏的软盘故障恢复。但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插入A驱动器中的好盘与坏盘容量必须相同。

  2.用HD-COPY修复

  HD-COPY(它可绕过引导区和FAT表直接读取软盘上的数据)在发现软盘上有坏块时,首先会尽量反复读取,当确认不能读出时将另取一个好块替补,并将此坏块从FAT中剔除并完成格式化。因此,可利用此功能进行修复,具体方法是启动HD-COPY后,首先将重复读取坏道的次数设为最大(100次),然后将坏盘放入软驱,开始读取,读取完成后,换一张好盘写入。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就会连同坏的引导区数据也一起复制过来,故还要修改引导区数据。可以使用NDD来修复,这样一般能挽救坏盘上的大多数数据。另外HD-COPY还能对文件分配表已经损坏的软盘进行强制读取。如果软盘中只是一些.TXT文本类型文件,这个方法可以挽回大部分的损失。

    3、强行转移法

  先用HDCopy95(或HDWin、Bad-Copy等)读源软盘(也就是无法读数据那张盘),读数据完成后换一张已经格式化的新软盘,点击“Write”将数据写入,完成后再将新软盘上的文件复制到硬盘。由于HDCopyru软件在读坏盘时会自动在无法读出的地方写入其他数据很可能会是程序文件无法运行,而且有时会把整张软盘的所有目录、文件变成不可用的乱码。但是此法较适合拷贝文档。

    4、蒙混过关法(选用ACDSee3.0等工具软件)

  软盘上的压缩文件损坏无法复制,用WinZip 8.0也无法打开,用WinZip 8.0创建自解压文件也不行。看来得用ACD-See 3.0了。打开ACD-See3.0 Browser,双击压缩文件,文件全都存放在里面,一切正常。

三、软盘驱动器常见故障的处理事例

1、故障现象一:用DOS系统下的DIR命令列磁盘目录时出现以下故障现象:

  1).读取数据及进行软盘格式化时显示:“Disk boot failure” ;

  2).不能读盘,根据屏幕提示,试用“再试”或“跳过”指令均无法读取;

  3).选“再试”或“跳过”时可列磁盘信息, 而使用在其它软驱上写入文件的软盘时,则无法读取。

  分析与维修:根据故障现象可知,该故障不出自控制电路部分,系机械故障。用手工调整的办法可校正。先把软驱从机箱中取出,拆开软驱外壳,连上电源和信号线,再把一张在正常软驱

  上格式化后的磁盘插入软驱,观察软驱的动作情况,用一红色铅笔在磁头停止处做一标记,以便调整。将磁头向前(或向后)移动至底端(或顶部)。反复试验,再根据提示分析仔细调整。若工作

  正常,再换一张盘用软盘格式化等指令试验,检测能否正常启动,测试时有时出现读盘正常,但进行格式化后时却出现单面格式化现象,故要重复作3~4次检测。过程如下:

  将软驱小车移动至零道附近处,插入已写入文件的软盘,每移动一次记录一次,在移动试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提示信息:

  A、Sector not Found Reading drive A, abort retry fail?
  该情况一般表示超过零道,须向零道相反方向后退;
  B、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C( 一般性错误和失败),abort retry fail?
  C、Data error reading drive A(数据错误)。

  当提示“Data error reading drive A(数据错误)"时,此时说明接近零道,逐步调整磁头的位置和角度。当读完信息后,在磁头停止处用一红色铅笔作个记号便于调整时参考。当磁头的位

  置和角度确定后,先将磁头临时固定,然后松开固定于步进电机上的4颗螺丝,使电机步进轮与其下的弧形弹片脱离,再缓缓地固紧螺丝,用 DIR命令重复2~3次列盘片信息,直至从零道到最后

  一道都可读出为止。读盘可用工具软件(如HD─COPY)。

 2、故障现象二:读/写磁盘时,有时在DOS环境下显示“General Failure( 一般无效 ) "出错信息;有时在Windows 95环境下显示“不能访问A:, 设备未准备好”的出错信息;有时带动磁盘旋

  转的步进电机不转,听不见电机旋转声。

  分析与维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为控制电路故障所致。故要更换集成电路或电路板。由于必须买到相同型号的元件或成品电路板,且要用专用工具拆除和重装或重焊,通常业余环境下难以进行。

 3、故障现象三:在某一应用程序中用DIR 命令列磁盘目录时,显示:“File not found(没有找到文件) ”, 再用CHKDSK命令检查,出现以下错误提示:

  “Errors found,Fparameter not specified, Corrections will not be written to disk
, 622 lost allocation units found in 55 chains, 636,928 bytes disk space would be
freed"。

  分析与维修:根据故障现象,判断该盘中有文件,但有许多簇丢失,要对其进行修复,过程

  如下:首先用HD─COPY软件中的READ读出软盘数据,用“Put to file”将软盘缓冲区数据映射成

  硬盘文件,再插入一张未写入新内容的软盘B,用“Write”拷贝,保留原软盘A不动。

  然后插入复制盘B进行检查,此时显示:“The backup copy of this driver's file allocation table is incorrect (磁盘备份文件分配表FAT有误)”,选“Fixed ”项,再选

“Skip Undo(或跳过Undo)”。修复时一般应选保存项,以防修复失误,运行至“已修复”时,用DIR 命令查看, 如故障依旧, 则判断Scandisk功能无效。

  接下来用HD─COPY中的“Get from file” 功能将硬盘中的映像文件恢复,拷入磁盘,用Norton 8.0中的NDD修复,选“Diagnose disk”,提示:“Boot record program is invalid(磁盘的引导区无效)”,选“YES” 进行修正;选择“Skip Undo file” 时,屏幕上提示:“有丢失的簇”,跳过修复族一项(一般修复的簇均为文件片段,对于程序亦大多无效,对于文本文件,建议选用此项)。退出NDD,用DIR命令显示,发现有文件且能使用。再用CHKDSK进行恢复检查,发现部分恢复,仍有部分故障依旧,最后将盘中文件拷贝,对软盘进行格式化后重新写入。

  最后,用HD─COPY恢复原盘A,用KV300 进行清除,故障排除。
  
 4、故障现象四

??前两天,笔者电脑的软驱经常出现数据读入、写入错误,有时双击“我的电脑”→“3.5寸软盘”还会发生死机现象。
  
??从故障上来看,起初笔者只是怀疑软驱的磁头太脏,于是打开软驱对磁头进行清洗,结果故障依然存在。又怀疑可能由于软驱内部电路存在接角不良而引起故障产生,将各插头、插座、接口处进行脏污物的清洗,再将它们插回原位测试软驱结果失败,故障依旧。
  
??于是怀疑可能是由于软驱对软盘定位不准而引起读写错误。打开软驱,仔细观察软驱内部的结构,发现该软驱的磁头小车采用的是滚针丝杆驱动装置,用手轻轻推动磁头小车试运行,发现步进电机连轴丝杆不能动,再次检查发现了滚针压板弹簧变形,滚针与丝杆的齿不能良好结合,以致于步进电机运转时出现磁头小车随机运转现象,不能将磁头送到准备的读写位置,造成定位不准,引发读、写错误。笔者找来尖嘴钳,对软驱压板弹簧进行较正;完成后开机,读盘、写盘故障解决。
  
??读写错误是解决了,可是第二天却连发死机,双击“3.5寸软盘”就可能半天没有响应直至死机,必须重启才能运行,再次双击“3.5寸软盘”现象同上。
  
??分析引发死机跟软驱内部的结构关系不大,猜想跟电路有着很大的关系。于是用万用表对软驱内部的电路进行了检测,发现没有断路或短路现象;这就说明软驱内部的电路是良好的。于是把目光移到了软驱数据线上,可能由于数据线的内部接触不良而影起软驱在运行时死机;从其它机器上更换一根好的软驱数据线分别接上主板接口和软驱接口进行测量,结果故障依旧。既然软驱内部电路没有出现问题、数据线又是良好的,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只剩下了主板。于是,笔者对主板上软驱接口仔细检查,发现在软驱接口旁边和内部有许多的灰尘,于是对主板的软驱接口进行清扫;完成后重新接上软驱测试故障解决。 

 5、故障现象五:

    用DIR A:命令列文件目录时,第一张盘的内容显示正常,可以执行.EXE文件,若连续列读第二张不同内容的软盘后,还是显示第一张软盘的目录内容,第二张软盘的.EXE文件不能执行。

  故障分析及处理:从故障现象来看,第一张盘的.EXE文件可以执行,说明驱动器没有电路上的损坏,但换盘后却不能识别,主要原因可能是A驱动器的检测装置失灵,在第一次读盘后,再读其它盘时,RAM得不到刷新。

  打开主机箱,将软驱卸下,用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及光敏二极管均正常,仔细检查,发现机内灰尘较多,弹盘导杆复位不好,驱动器磁头固定机构很脏,磁盘导轨、导杆移动困难,并且有一磁盘写保护标签脱落在零磁道检测光电传感器处。将脱落的磁盘写保护标签取出,把机内的灰尘清理干净。用无水酒精将磁盘导杆、导轨及磁头小车导杆上的污物清洗干净,滴上少许润滑油,然后将小车及磁盘导杆来回滑动几下,使其润滑均匀,故障排除。

 6、故障现象六:

      微机从C盘启动正常,但在读A盘时,错误时常发生,屏幕显示:

  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A  
  Abort,Retry,Fail?
  并且软驱发出“吱吱”的噪音。

  故障分析及处理:由软驱发出的噪音来看,初步判断很可能是软驱的机械部分有故障。将软驱背盖打开,发现微机启动后,主轴马达运转正常,当用手指压压紧轮上的圆头后,微机就能恢复正常的读写工作,这说明软驱的机械部分有故障。一般来说,软驱由主轴马达启动并运转,然后由磁头小车带动磁头进行读写。如果主轴马达对磁盘的压力不够,会使压紧轮不能压紧磁盘,磁盘与主轴表面产生相对滑动,而发出“吱吱”的响声,从而使磁头定位不准。再仔细观察,发现压紧轮上的弹簧已变形,造成了主轴马达对磁头压力不够,致使磁头定位不良。将弹簧的一垫圈重新调整好后,再添加一垫圈,加大压力,故障排除。

  软盘驱动器的维修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复杂,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对于插件松动、活动磁头移位、弹簧变形、沾染灰尘等非元件损坏的故障,可试着用清洗、纠正、重整的办法来排除。

    7、故障现象七:
    系统检测不到软驱,发现软驱电路板上一片集成块发热严重,从集成块的引脚来看,引脚连接主导电机与寻迹电机,将两电机的连线分别焊开,发现断开寻迹电机的连线后,集成块发热消失。将寻迹电机取下原来是寻迹轴卡住,滴入润滑油并慢慢钮松使其活动自如,装上后一切正常。

  8、故障现象八:
    插入软盘后,均提示软盘没有格式化,如果执行格式化又说软盘容量不对不能进行格式化。这种情况多数是软驱的磁头停留的位置不对。正常情况磁头停留的位置是软盘盘片边缘的0磁道0扇区,工作时先从0磁道0扇区读取分区表信息,获取信息后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没有分区表信息,系统就会提示出错信息。如遇这种问题,可以动手试试,将寻迹电机的两棵固定螺丝钮松,把寻迹电机换一个角度,要一点一点的转动角度,每转动一点就插入软盘试一试,直到读出为止。通过这方法使磁头对准0磁道,是完全可行的。

    9故障现象九:数据线引起的软驱故障

    新装机出现软盘故障,常规检查均未能发现问题,惟一能够怀疑的只有主板上的软驱接口和数据线了,接口的问题不好解决,更换了一条软驱使用的数据线,接好后,开机,放入软盘,创建启动盘……故障没有再出现。真没想到,问题居然出在数据线上。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3-2 1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复0磁道扇区损坏软盘的方法

  本文介绍一种修复0磁道扇区损坏软盘的方法,该思想新颖、手段巧妙、原理可靠、实现容易、效果良好,是一种首创的软修复新方法。该方法对于恢复大部分0磁道扇区损坏软盘,变废为宝,特别是对硬盘也适用,符合当前兴起的“绿色电脑”精神,具有全面推广、普遍适用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修复 0磁道 扇区 磁盘参数 引导扇区 分配表 根目录

  众所周知,当软盘出现0磁道扇区损坏后,DOS系统以及现行的各种磁盘工具软件都拒绝使用,因而造成相当一部分资源的报废。其实这些宝贵资源都完全能够使用 (如借助于笔者开发的DISK.COM,详见《中国计算机用户》93.9),特别是大部分可以修复好并能在DOS 系统下使用。笔者新发明了一种修复0磁道扇区损坏软盘的好方法,其原理通用于各种软、硬磁盘。

  DOS系统为了管理磁盘文件,占用了0面0磁道的全部扇区和1面0磁道的部分扇区或更多。这些扇区是DOS磁盘文件系统的重要部位,不容许有坏扇区存在。这部分是由3项内容构成:DOS引导扇区(BOOT)一个;文件分配表(FAT)两个;文件根目录区(DIR)。经过反复试验、研究证明:上述3项内容中只有文件分配表可以有一个出错,换言之就是其中可以有坏扇区 (当然其备用功能就消失了,另一个出错则不能正常存取文件。其中 DR-DOS 6.0仅容许第二分配表错,MS-DOS 3.3、5.0和6.0容许任意一个出错),其余不容许有坏扇区。

  根据以上结论,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正常使用磁盘。因此,只要将损坏的扇区排除在外即可,或者将其移到一个文件分配表中(另一个必须保证全为好扇区)。如何移动是关键,逻辑扇区的位置是根据物理扇区格式化后确定的,一般是不能变更的。笔者经过对磁盘I/O参数表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磁盘参数与容量及各部分扇区起始位置等之间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新大陆”,找到了修复、利用0磁道扇区损坏软盘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不难得知:可以修复并在DOS系统下使用的软盘极限条件是0面0磁道1扇区必须是好的,其余都好办。反之,则只能由DISK.COM使用。

   一、实现的手段

  1、设置保留扇区数,将坏扇区包容进去。如:设保留扇区数为2,可将0面0磁道2扇区划入保留之列(此方法在MS-DOS 3.3和DR-DOS 6.0下通过,MS-DOS 5.0和6.0无效)。

  2、设置文件分配表个数,减少或增加个数,以便于将坏扇区排除在外(此方法在DR-DOS 6.0和MS-DOS 3.3下通过,MS-DOS 5.0和6.0无效)。

  3、设置文件分配表扇区数,同上,同时须相应修改每簇扇区数(此方法在DR-DOS 6.0 以及MS-DOS 3.3、5.0和6.0下通过)。

  4、设置每簇扇区数,同上,同时须相应修改文件分配表个数。原则是总簇数乘以1.5除以512小于文件分配表个数,总簇数等于总扇区数除以每簇扇区数(此方法在DR-DOS 6.0以及 MS-DOS 3.3、5.0和6.0下通过,但MS-DOS时须每簇扇区数是以2为底的幂)。

  5、设置文件根目录项数,减少项数以达到缩小根目录占用的扇区数,进而将坏扇区排除。每扇区的目录项数为16(此方法在DR-DOS 6.0以及MS-DOS 3.3至6.0下通过,详见本报 93年12月21日第93版)。

   为方便广大读者使用本方法,现将标准软盘容量和位置参数列表于表一,DEBUG 程序装入时的几个有关参数地址列表于表二。

表一
━━━━━━━━━━━━━━━━━━━━━━━━━━━━━━━━━━━━━━━━
类别\规格 5.25"低密 3.5"低密 5.25"高密 3.5"高密
━━━━━━━━━━━━━━━━━━━━━━━━━━━━━━━━━━━━━━━━
标称容量 360KB 720KB 1.2MB 1.44MB
总扇区数 720 1440 2400 2880
引导扇区数 1 1 1 1
引导扇区位置 0:0:1(100) 0:0:1(100) 0:0:1(100) 0:0:1(100)
分配表个数 2 2 2 2
分配表扇区数 2X2 3X2 7X2 9X2
第一分配表位置 0:0:2(300) 0:0:2(300) 0:0:2(300) 0:0:2(300)
第二分配表位置 0:0:4(700) 0:0:5(900) 0:0:9(1100) 0:0:11(1500)
根目录项数 112 112 224 224
根目录扇区数 7 7 14 14
根目录起始位置 0:0:6(B00) 0:0:8(F00) 1:0:1(1F00) 1:0:2(2700)
系统占用 12(0CH) 14(0EH) 29(1DH) 33(21H)
数据区扇区数 708 1426 2371 2847
数据区起始位置 1:0:4(1900) 1:0:8(1D00) 0:1:2(3600) 1:0:16(4300)
━━━━━━━━━━━━━━━━━━━━━━━━━━━━━━━━━━━━━━━━
注:0:0:1表示0面0磁道1扇区,(100)表示DEBUG装入时的段地址,其余相同。

表二
━━━━━━━━━━━━━━━━━━━━━━━━━━━━━━━━━━━━━━━━
地址\类别 每簇扇区数 保留扇区数 分配表个数 根目录项数 分配表扇区数
━━━━━━━━━━━━━━━━━━━━━━━━━━━━━━━━━━━━━━━━
段地址 10D 10E 110 111 116
━━━━━━━━━━━━━━━━━━━━━━━━━━━━━━━━━━━━━━━━

  二、修复的步骤
1、采用格式化或磁盘工具软件尽量修复并获得坏扇区位置。
2、根据坏扇区位置以及参考表一和实现的手段与适用条件,借助于DEBUG 调试程序,修改有关参数,调整坏扇区位置,使之落入数据区或其中一个分配表区。
3、对于数据区中的坏扇区进行标注,如借助于PCTOOLS等软件。

  三、修复实例

  损坏情况:3.5"低密盘0:0:2,0:1:2,0:2:2,0:3:2坏。

  1、根据坏扇区位置,如在MS-DOS系统下使用,第一个坏扇区在第一分配表头一个扇区,其它3个坏扇区均在数据区。因此,只要将正常格式化盘的引导扇区、第二分配表和根目录区内容写到坏盘相应位置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将一片格式化好的空盘插入B驱动器(假定B驱动器为3.5英寸高密)。

C>DEBUG↓ ;进入DEBUG
-L100,1,0,E↓ ;装入整个磁盘文件系统内容 取出好盘,插入坏盘。
-A5000↓ ;键入一段汇编程序
XXXX:5000 MOV AX,301↓ ;写1个扇区内容
MOV BX,100↓ ;对准引导扇区
MOV CX,1↓ ;0道1扇区
MOV DX,1↓ ;B盘0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MOV AX,305↓ ;写5个扇区内容
MOV BX,900↓ ;对准第2分配表
MOV CX,5↓ ;0道5扇区
MOV DX,1↓ ;B盘0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MOV AX,305↓ ;写5个扇区
MOV BX,F00↓ ;对准根目录区
MOV CX,1↓ ;0道1扇区
MOV DX,101↓ ;B盘1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XXXX:502A ↓ ;退出汇编程序
-G=5000,502A↓ ;执行键入程序
如写入出错(不是AX=0005)可按[F3]键再执行一次。
Q↓ ;退出DEBUG

  此时在MS-DOS 3.3、5.0或6.0下就可以由DIR命令列出,正常使用还须标注坏扇区。 如用PCTOOLS 5.5:C>PC↓;[Ctrl]-B(如不能读坏盘则先插入好盘);D↓(选DISK菜单);换入坏盘;V↓(选Verify Disk功能)。标注后的软盘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但只有一个有效文件分配表,为了便于区分可建立一个带有修复字样的卷标。

  2、如在DR-DOS 6.0下使用,须将第一个坏扇区移到保留扇区中,其它坏扇区均在数据区,故可将分配表后内容顺延一扇区,具体操作如下:

先将好盘插入驱动器。

C>DEBUG↓ ;进入DEBUG
-L100,1,0,E↓ ;装入整个磁盘文件系统内容 取出好盘,插入坏盘。
-E10E,2↓ ;设2个保留扇区
-M300,1AFF,500↓ ;后移1个扇区
-A5000↓ ;键入一段汇编程序
XXXX:5000 MOV AX,301↓ ;写1个扇区内容
MOV BX,100↓ ;对准引导扇区
MOV CX,1↓ ;0道1扇区
MOV DX,1↓ ;B盘0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MOV AX,307↓ ;写7个扇区内容
MOV BX,500↓ ;对准第1分配表
MOV CX,3↓ ;0道3扇区
MOV DX,1↓ ;B盘0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MOV AX,306↓ ;写6个扇区内容
MOV BX,1100↓ ;接前面扇区
MOV CX,1↓ ;0道1扇区
MOV DX,101↓ ;B盘1面
INT 13↓ ;调磁盘中断
XXXX:502A ↓ ;退出汇编程序
-G=5000,502A↓ ;执行键入程序
如写入出错(不是AX=0006)可按[F3]键再执行一次。
Q↓ ;退出DEBUG

  此时在DR-DOS 6.0下就可以由DIR命令列出,正常使用还须标注坏扇区。 方法同上。此盘可以完全正常地使用,因两个文件分配表都是好的。

  注意:修复好的软盘不要再进行格式化,可以用删除、拷贝等命令操作。如坏扇区不落在第一文件分配表或采用缩小扇区方法解决,则可以在MS-DOS和DR-DOS系统下共同使用。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不多介绍,读者可根据原理仿效。

  本文介绍的修复方法,其实并不真正对磁盘处理,而是通过磁盘参数的修改,巧妙地避开坏扇区,实质上属于一种软修复。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好方法,特别是开创了0磁道扇区损坏盘继续应用的新天地,具有普遍推广的实用价值。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2 14: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软驱早就卸掉了……
安装系统时启动用光驱,交换文件用网络或闪盘,杀毒软件不用要软盘的瑞星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3-2 16: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错,我现在和很少用软盘,软驱备给农民用的,需要交流数据时用刻录盘,块吧钱,比软盘便宜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8 18:09 , Processed in 0.316924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