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6|回复: 0

[分享]:再次呼吁在城市设计中重视"街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6 1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摘自《新的城市化现象-温哥华太平洋协和区的规划建设》

(在松散开阔的北美大陆上,平易近人的高密度城市环境 —— 一种可能性)

......

8.高密度与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

指导思想——太平洋协和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并由道路系统对居住组团空间范围加以限定。因此道路系统成为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

人性化的尺度特征—通过精心规划道路系统.合理布置低层高层住宅。太平洋协和区—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特证的前提下实现了居住高密度。多数高层住宅或者与道路保持一定距离。或者布置在低层住宅以后。避免直接进入行人的视野范畴。这样。驻足街道,两层楼高的独户住宅及其反映人体尺度的细部处理会首先映入行人的眼帘,而高层住宅在总体不会显得太突出。

高层塔楼——为了限制高层塔楼的体量,太平洋协和区的总体规划规定,塔楼的基底面积不超过580m2,而且不允许采用板式建筑;塔楼的群体组合既有高度的变化。又有前后的位置变化。以减小其尺度感、增加空间趣味,同时加大室内的阳光摄取量;塔楼采用凹式阳台。以使其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屋顶则没有绿化平台。

低层住宅——尽管低层住宅在太平洋协和区的住宅单元总量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它对于形成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有低层住宅都面向街道布置。以院门和矮墙与街道分开;这样。在住宅与街道之间就形成——个半私密的过渡字间。避免行人视线干扰住宅室内。一方而,住宅的入口、前院和门廊形成的特有韵律使街道更富人情昧。另一方向。延绵不断的建筑又形成一种城市氛围;并且由于低层住宅与街道仅咫尺之遥,即使在住宅室内也可以观察到街道上所发生的一切,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低层住宅的出现不仅从建筑形态上加强了住区的人性化特点,而且增加了住宅类型。提供了地面层的私人院落。后者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6-28 23:55 , Processed in 0.350705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