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0|回复: 0

[必看]:再来和大家谈谈饮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5 2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茶的选择

  
  要沏出切茶,茶叶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红、绿茶的选择,应注重“新、 干、匀、香、净”五个字。所谓“新”,是避免使用“香沉味晦”的陈茶。茶叶的新、陈有 多种说法,一般把当季甚至当年采制的茶叶称新茶,而前一年或更久以前采制的菜叶称为 陈茶。

   “饮茶要新”是我国民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为新茶香气清鲜,维生素C含量较 高,多酚类物质较少被氧化,汤明叶亮,给人以新鲜感。对于名茶和高档茶尤其如此。干 茶鉴别,新的绿茶呈嫩绿或翠绿色,有光泽;而陈茶则灰黄,色泽暗晦。新的红茶色泽油润 或乌润,陈红茶色泽灰褐。

   “干”指茶叶含水量低(<6%),保持干燥,把茶叶放在食指和 拇指之间能捏成粉末。“干”,是茶叶保鲜的重要条件,若茶叶含水量高,首先是茶叶品质化学成分,如茶多酚,维生素C、叶绿素等易被破坏,产生陈色、陈气和陈味;其次是容易 受微生物污染和作用而形成“霉气”。

  “匀”,指茶叶的粗细和色泽均匀一致。这是衡量茶 叶采摘和加工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合理的采摘,芽叶完整,干茶叶的单片和老片少,规格 一致;良好的加工,色泽均匀,无焦斑,上、中、下档茶比例适宜,片末碎茶少。

   “香”, 指香气高而纯正。抓一把茶叶先哈一口热气,再置鼻端嗅干香。闻到板栗香、奶油香或锅炒 香者,则为好绿茶。优质红茶,尤其是工夫红茶,则呈甜香或焦糖香。茶香纯正与否,有无 烟、焦、霉、酸、馊等异味,也可以从干香中鉴别出来。

   “净”,是指净度好,苛叶中不掺 杂异物。这里所指的异物包括两类:一类茶树本身的夹杂物,如梗、籽、朴、片、毛衣等; 另一类是非茶夹杂物,如草叶、树叶、沙泥、竹丝、竹片、棕毛等。这些夹杂物直接影响到 茶叶的品质和卫生。给宾客敬茶时,茶叶中有夹杂物会大扫茶兴。

   花茶则以透出浓、鲜、清 、纯的花香者为上品。因此,只要取一把花茶放在手中,送至鼻端嗅一下,具有浓郁纯正花 香,茶叶中略有花瓣者,为正宗窨花茶;如果只有茶味,无花香,而茶中夹杂的花干数量又 多者,多半是用花干掺入茶中形成的拌花茶,属假冒花茶。

  选择茶叶时,还应根据茶叶花色品种的品质特征而定,有些花色品种经合理的短时存放,甚 至久存后,品质更佳。例如西湖龙井茶、旗枪和莫干黄芽等,采制完毕后,放入生石灰缸中 密封存放1—2个月后,色泽更为美观,香气更加清香纯正。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 黑茶和湖北伏砖茶,经合理存放后,会产生受茶人欢迎的新香型。隔年的闽北武夷岩茶,反 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2.水的选择

  
  我国人民对沏茶用水一向很讲这分,唐代陆羽《茶经》对泡茶用水就有描述: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科学分析表明,泉水涌 出地面之前为地下水,经地层反复过滤,涌出地面时,水质清澈透明,沿溪涧流淌,又吸收 空气,增加溶氧量;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钠、钾、钙、镁等元素, 具有矿泉水的营养成分。我国的五大名泉:江苏镇江的冷泉、无锡惠山的惠泉、苏州虚丘的 观音泉和杭州的虎跑泉,都是沏茶的优质泉水。但有些泉水如硫磺矿泉则不宜用于泡茶。选择江河之水时,应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吸收净水煮沸冲茶。因为水中污染物经过远距离的流 动后,部分被氧化而受降解破坏,一部分则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类沉淀而被稀释, 同时水质也获得软化。通过氧化、沉淀和稀释以及软化后的江水,也获得净化,用其沏茶也另有一番风味。

  所以也不仿“自吸松江桥下水,垂湖亭上试新芽 ”!若用井水,则宜取深井 之水。因为深井之水也属地下水,在耐水层的保护下,不易被污染;同时被过滤的距离远, 水质吉净。而浅层井水则易被地面污染物污染,水质一般较差。有些井水含盐量高,更不宜 用于泡茶。现在城市里最为方便的水源是自来水。自来水一般采自江、湖,并经过净化处理 ,一般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有时处理水质所用的氯化物过多,则自来水有一种异味, 对沏茶是不利的。此时可将自由水注入洁净的容器,让其静置过夜,使氯气挥发散失。煮水 时适当延长沸腾的时间,也可收到同样效果。除了上述水源外,洁净的雨水和雪水也可用于 沏茶。在无大气污染的情况下,雨水和雪水本身就是洁净的天然蒸馏水。但在大气受污染的 地区和狂风暴雨时,不宜采集这种水源作泡茶用水。

  总之,泡茶水源可以有多种,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酸度接近中性。茶水色泽对酸度的反应很敏感,用pH为7的水泡茶,茶汤的自然酸度为pH 4.8-5.0,这时,绿茶的汤色黄绿明亮,红茶汤色红艳明亮;当茶汤pH>7时,绿茶汤色加深 ,红茶汤色因茶黄素自动氧化而晦暗;pH>9时茶汤暗黑;但pH<3时,茶汤出现浑浊沉淀物 。 ②水的硬度低于25度。用硬度高的水泡茶,茶汤形成沉淀而浑浊。水的硬度一般以每升水所 含的碳酸钙的量来衡量,含量为1毫克/升时为1度。硬度小于10度的水质为软水,大于10度 的水质为硬水。泡茶以软水为佳。③重金属和细菌、真菌指标必须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④透明度好,无异味。



3.茶水比例

  
  茶叶冲泡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例。

  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 低和滋味浓淡各异。据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 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 绝对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茶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 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茶水比过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汤浓 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试验表明,不同茶类、不同泡法, 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不同饮茶习惯,对香、味逍度要求各异,对茶水比 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认为,冲泡红、绿茶及花茶,茶水比可掌握在1∶50—60为宜。若用玻 璃杯或瓷杯冲泡,每杯约置3克茶叶,注入150—200毫升沸水。品饮铁观音等乌龙茶时,要 求香、味逍度高,用若琛瓯细细品尝,茶水比可大些,1∶18—20为宜。即用壶泡时,茶叶 体积约占壶容量的2/3左右。紧压茶,如金尖、康砖、茯砖和方苞茶等,因茶原料较粗老, 用煮渍法才能充分提取出茶叶香、味成分;而原料较细嫩的饼茶则可采用冲泡法。用煮渍法 时,茶水比可用1∶80,冲泡法则茶水比略大,约1∶50。品饮普洱茶,如果冲泡法时,茶 水比一般用1∶30—40,即5—10克茶叶加150—200毫升水。 泡茶所用的茶水比大小还依消费者的嗜好而异,经常饮茶者喜爱饮较浓的茶,茶水比可大些 。

  相反,初次饮茶者则喜淡茶,水比要小。此外,饮茶时间不同,对茶汤浓度的要求也有 区别,饭后或酒后适饮浓茶,茶水比可大;睡前饮茶宜淡,茶水比应小。


4.泡茶水温

  
  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

  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 时间闷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 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

  关于这些问题,唐代陆羽《茶经》早有叙述:“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 珠 ,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明代许次予的《茶疏》也持相同观点 ,认为“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 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老而散香,决不堪用”。

  现代科学证明,茶水 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茶叶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以上 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时,其值分别为33%和57%。不同 茶类,因其嫩度和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对泡茶所用水温的要求也不同。细嫩的高级绿茶类名 茶,以85—90℃为宜;但气候寒冷时,由于茶具温度低,对泡茶用水的冷却作用明显,宜用 沸水冲泡。一般红茶、绿茶、花茶以及乌龙茶,宜用正沸的开水冲泡。原一老的紧压茶,用 煮渍法沏茶,可使茶叶在沸水中保持较长时间,充分提取茶叶的有效成分,以便获得浓度适 宜的茶汤。调制冰茶时,最好用温水(40—50℃)冲泡,尽量减少茶叶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 成分溶入茶汤,止加冰时出现沉淀物。同时,冷茶水还可提高冰块的致冷效果。


5.置茶有序

  
  泡茶时置茶有三种不同方法,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称为下投 法;沸水注入 约1/3后放入茶叶,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 为中投法;注满沸水后再放入茶叶,则为上投 法。不同茶 叶,由于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成分含量及其溶出速率不 同,要求不同的投 茶方法,做到置茶有序。身骨重实、条索 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含量高以及品赏中对香 气和汤色 要求高的各类名茶,可用上投法。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 入水中的茶叶,宜用 下投法或中投法。不同季节,由于气温 和茶冷热不同,投茶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可采用 “秋中 投,夏上投,冬下投。”


6.冲泡次数

  
  按照中国人饮茶习俗,一般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高档名 茶,均采用多次 冲泡品饮法。其目的有三:一是充分利用茶 叶的有效成分。如在前述茶水比、水温和冲泡时 间条件下。 第一次冲泡虽可提取88%的茶多酚,但茶叶中各种成分的溶出 速率是有区别的, 有些物质溶出速率比茶多酚慢。因此,茶 叶固形物的提取率在第一次冲泡只有50%—55%,第 二、三次 分别为30%和10%。所以,一般红茶、绿茶、花茶和高档名茶 均以冲泡三次为宜。而 且,每次添水时,杯内尚留有约1/3 的茶水,所以每泡茶汤浓度也比较近。乌龙茶冲泡时, 第一 泡目的是洗茶,时间亦短,茶汤弃去不欣。故多作四次冲泡。 进行调饮时,多用一次煮 渍法(紧压茶)或一次泡沏法(红碎 茶)。



7.弄茶小技

  
茶叶受潮怎么办

茶叶本为植物之叶,天生喜水。当空气中湿度较大时,茶叶如保管不善,就会吸水受潮,结果是:轻者失香难饮,重者霉变有毒。
对受潮的茶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日晒法,但在阳光下曝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茶叶中的各种成分,影响茶叶的形、色、香、味,使茶叶品质大降。较妥当的方法是:把受潮的茶叶放在干净的铁锅或烘箱中用微火低温烘烤,边烤边翻动茶叶,直至茶叶干燥发出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受潮的茶叶如果已经霉变,就应该毅然抛弃。

茶用它途

除铁锅腥味-----用点茶叶放到铁锅内水煮一下,铁锅的腥味就会除掉。

茶水去鱼腥---许多人爱吃鱼,可又不喜欢那股鱼腥味。请试试把鱼放进温茶水中泡洗,一般一条500--1000克的鱼,可用一杯浓茶兑成淡茶水,把鱼放进去泡5-10分钟,鱼就没有那么腥了。

茶水泡肉---如果买回来的猪、羊、牛肉暂时吃不完,不妨用淡茶水把它们浸泡上几个小时,捞出来晾至半干,然后再放进冰箱冷冻。据说这样可以使肉还像刚买的一样新鲜。

茶水煮饭---煮米饭的时候,如果不用开水而用茶水,你会发现煮出来的米饭更香,口感更好,而且不会破坏米中的维生素。当然不要用太浓的茶,那样会使米饭发黄、发苦。

茶水煮肉-----牛肉好吃但难做,煮半天也煮不软。如果在煮牛肉的锅里放进一个纱布茶叶包,那牛肉不仅烂得快,而且味道还清香。

茶水除膻----羊奶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又容易被吸收的好食品,但人人都怕它那股子膻味。如果在煮羊奶时加入一小撮茉莉花茶,奶煮开后,再滤去茶渣,羊奶的膻味就大减。

  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休闲方式。然而,一些人却对乘坐的交通工具感到不适,出现晕车晕船晕机的现象,令人不好受。那么,怎样预防?专家建议:在出门前半小时喝一杯姜茶即可。方法是把一块指节大小的生姜去皮切碎,置于杯中,加一些白糖,冲沸水泡5分钟钟,就成为姜茶。

春茶与夏、秋茶的签别

春茶因茶树经过一冬的休整、积蓄,所含的各种有效物质较高,因而香气强烈,滋味鲜爽,茶质好;夏茶因夏季气温较高,光和作用强,所含多酚类物质增多,因而滋味较春茶苦涩;秋茶因茶树经两季采摘,营养物质显著减少,因而滋味淡薄。对大多数茶来说,特别是绿茶,以春茶为好,红茶则夏茶并不比春茶差,有时甚至要更好些。

鉴别春茶与夏、秋茶的方法是一看外形二尝滋味: ??春茶的色泽、外形上好(见《茶叶的选购》);而条索松散,颗粒松泡,有欠光、扁、平、直,色泽不正,茶叶轻飘的,为夏茶;至于芽叶大小不匀,叶形瘦小,茶叶轻薄,绿茶色黄绿,红茶色暗红的,为秋茶。

凡冲泡后香气强烈,滋味醇厚,汤色澈明亮的,为春茶;香气欠高,滋味较淡而苦涩,绿茶汤色青绿,红茶汤色红暗的,为夏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杂芽叶的,为秋茶。

茶叶的贮藏条件

①干燥 干燥是两层含意一是茶叶在贮藏前,本峰的含水量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二是环境的相对湿度要低。据研究,茶叶在贮藏时的最佳含水量是3%,含水量越高,茶叶中的有益成分扩散和变化就越快,超过一定限度,茶叶就会变质。因此在贮前,应将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3-5%,如抓一小撮茶叶用手指轻轻捻搓,如立即变成粉末,即表明其含水量在此范围内,适宜贮藏。如含水量较高,要在进行干燥处理以后再行贮藏。

②低温 温度升高可加速茶叶的氧化(茶叶陈化变质就是茶叶氧化的结果)。氧化使茶叶中一些原可溶于水的物质,变得难溶或不溶于水,芳香物质也遭到破坏。据试验,茶叶在零下5℃时,氧化过程十分缓慢,在零下20℃以下,氧化几乎停止,可使茶叶久藏不变。

③避光 强光可加速茶叶的氧化,使茶叶中的一些物质起光化反应,产生“日晒味”。因此,贮藏茶叶要避免光照。

④防异味 茶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活泼,当茶叶与香皂、樟脑、卷烟等接触后,会很快吸咐它们的气味,使茶叶产生异味。因此,要严防与有异味的物质接触,贮茶容器也必须保持清洁无味。

茶叶密封贮藏法

选用瓷坛、铁桶(盒)等干燥无味、结构严密的容器,以木炭、石炭或硅胶为吸湿剂,将茶叶密封贮藏,可较长时期保持茶叶质量不变。

具体做法是:贮存大宗绿、红、青茶,用瓷坛或陶甏,放入木炭等吸湿剂0.5公斤左右(用布袋盛装),茶叶用牛皮纸分装成0.15至0.5公斤左右一包,放在吸湿袋的四周和上面,封严坛口。每3-4月更换吸湿袋一次,霉雨季节则要多更换一次。贮存高级名茶,可用块状石灰作吸湿剂,石灰应装在布袋内,以防止与茶叶直接接触。贮存花茶,红茶则不能用生石灰,以防香气散失。各种不同品类的茶叶最好分开贮存,以防互相影响、串味。硅胶的吸水能力是石灰的1000倍,且可反复使用,即吸湿后的硅胶,经日晒、烘焙后又可断续使用,是贮存茶叶的理想的吸湿剂。

茶叶低温贮藏法

将茶叶装入密封的铁质、瓷质容器内,再套塑料袋防潮,放入冰箱,如温度在5℃以上,可贮存一年以上。用这种方法贮藏名茶和花茶最好。由于冰箱内较潮湿,放置各种食品容易串味,因此放置茶叶的容器,必须密封良好。

真假茶叶的签别

看色、闻味:

将茶摊在白瓷盘或白纸上,凡色泽滞枯、呈绿、表色的,多为假茶。抓一把茶闻味,凡有青草味、腥 味、霉菜味等的。为假菜。

冲泡后观察其叶片形状和品尝其滋味:

凡叶片上半张具锯齿状边缘,且锯齿深而密,下半张锯齿浅而疏,至叶柄处边缘光滑无锯齿的,为真茶;若全缘有齿或无齿的,为假茶。茶汤滋味醇和可的,为真茶;滋味怪异不正的,为假茶。


8.奉茶之道

  
  客户来访时,最基本的礼节之一,就是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待客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6-15 23:42 , Processed in 0.23870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