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9|回复: 0

[转贴]:山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设计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3 13: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山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设计初探  
陈玮
(重庆建筑大学城规学院)   


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来自空间设计技巧,而设计技巧又直接取决于我们对空间的分析和 认知方 式,空间的认知层次可分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空间意象三个层次,它们是 从物质到精神、从表象到内涵的过渡。随着人们的各种复杂活动的需要对城市空间提出的种 种要求,从空间艺术到场所精神的设计技巧,将越来越成为今天城市空间建构的主要手段。 (正如“如果事物变化太快了,历史就变得难以定位。因此,人们为了发展自身,发展他们 社会生活和变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舒尔兹),于是“建筑师的任务就是 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立体化无疑是山地城市空间场所最为显著的特色, 传统山地聚落的随地形而上的竖向街巷,近代山地城市万家灯火的夜景中,现代城市川流不 息的立体化交通景象,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立体化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所具备的独特意境。这种 意境来自人们对山地城市三维空间感知和体验,是人们对于山地空间,在情感上形成的相对 稳定的空间注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山地城市空间形象的立体化,将成为山地城 市空间建构的主要目标,这促使我们对山地空间设计的理论探讨,将从抽象地域到环境意象 ,从文化生态到物质功用,从社会经济到艺术审美,落实到具体空间形态的立体化设计方法 之中,它主要包括开放空间城市化、交通流线网络化和城市绿地立体化三个主要方面。?

1、开放空间城市化?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形象最直观的部分,其形态是可量度的,空间有大有小,开敞 与封闭,形式千变万化。山地城市开放空间的城市化,体现在以城市整体山水环境为背景, 以现代社会生活为空间尺度,无论是城市级、地区级或地段级的开放空间,其丰富的立体化 形态,均给人以强烈山地环境的感受,传统的是这样,现代的理应是这样,如传统的山地竖 向街和现代的城市阶梯广场。在山地空间设计中,我们通常通过空间的限定、围合、强调、 收缩、延伸等设计技巧来建立空间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最佳形象效果,同时我们对它加入了 速度和节奏等成分,在四维空间系统中合理组织引导人们活动。立体的空间形象和流动的空 间特质,渲染了山地城市空间的现代气息,也进一步推动了那些静止孤立的空间片段加入到 整体开放的城市空间序列中。?

开放空间的城市化将是现代山城空间发展的趋势,这不仅仅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向于社会 公平目标所决定的,更是由于山城空间本身发展内涵条件决定的,城市产业的轻型化、土地 的集约使用、建筑功能的综合和基础设施的高效率配置,要求提高城市空间的整体机能、运 转效率等,立体联系的城市开放空间可以弥补空间功能机械分离、使用缺乏联系的弊端,也 为城市空间的整合提供了发展的依据。为此,现代山城开放空间的城市化设计主要体现在: ?·加强流动性:现代山地城市空间应有高度的流动性,传统山地生活模式是静态,人们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相闻、老死不往来,其静止的开放空间是与自然经济的节奏相适应的 ,如今交通通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节奏具有了与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技术相适 应的特征,信息化发展使城市空间的流动性给人的感受,已超越了城市本身物质尺度的变化 。?

·提高集聚性: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深刻阐述的那样(人口爆炸、近郊区爆炸、干道沿路爆 炸、游憩地爆炸),山城开放空间的集聚性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明的承传,起 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城市开放空间具备的经济、行政、管理、娱乐、文化等功能,将 释放大量的潜在能量,促使了人群、物品、信息、服务等的聚集。?

·增强效率性:流动性和集聚性决定了城市空间的效率性,它不仅有效地组织交通、通讯等 城市功能,更应高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同时也应高效地传播城市文化和创造城市文明。?

·培育象征性:山地城市空间中包容有最具特色的立体的建筑形态、空间特征、行为活动等 ,虽然社会在发展,时间在推移,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和形态在演替,但其作为城市空间联 系存在的基础,会最终促使山地城市开放空间形态产生具有时代的象征性。?

·注重多样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多群落的生态环境总是呈现出勃勃生机,与传统山地空 间不同,现代社会复杂的功能需要多样的城市空间场所,使开放空间充满着丰富多彩的使用 内容,山地开放空间理应为城市居民提供商贸、行政、居住、娱乐等多样的场所内涵。?

2、交通流线的网络化?

立体化是现代山地空间最显著的特征,在城市空间功能整合的过程中,交通流线的 立体网络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流线网络化将以山地空间开发的整体效益为前提,是城市 空间与山地自然结合的具体表现。传统山地聚落的立体交通模式是符合人体行为功能的静态 空间,而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上、地下、空中的交通工具,使城市空间流线 呈现了动态的立体化、网络化的态势,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与日俱增,分片集中的开发操作 方式,使用功能复杂的建筑综合体,蜿蜒起伏的地形均要求网络化和立体化组织交通体系, 来适应现代城市高速运作的节奏,随城市空间规模的进一步拓展、汽车数量的增加、空间容 量的扩大、高密度集约型城市片区的延伸,网络化交通的方式作为现代“流动”形态的表现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使那些川流不息的空间流线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形成四通八达便利快 捷的交通网络,对于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时代的形象的塑造将产生重大促动作用。?

考虑到我们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山地城市特色的 培育,必将以现代化的交通与山地地形的完美结合,城市建筑内外空间流线的一体化和现代 城市的高品质流动特征无疑将共同演绎出未来山地城市空间的新景象,所以,完整立体的交 通网络始终是城市空间形态建构的重点。现代山地城市中的道路、步行街、天桥、地下通道 、空中缆车、城市轻轨和地铁等交通方式也已兴起,但还不能像循环脉络对于人的机体那样 流畅,必须在系统的层面上加以整合。我们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理应以整体全面的思路, 使那些零碎的交通节点在地上、地下、空中的城市空间功能融为一体,以网络系统的方式处 理城市和建筑内外空间流线。?

山地空间流线的网络化设计,应注重与地形有机结合、良好地组织城市人流与物流、有机连 接建筑实体、立体化的交通方式,促成高效整合的城市流动空间。其实山地城市空间的自然 地形特质,是很有利于城市流线的网络化的,地面的机动道路与竖向步行街、空中的高空架 桥与建筑内部流线、地下交通道与车库等均可以通过利用地势高差加以连接的,也可以利用 高差将那些相互干扰的流线分开,这些在现实中也有不少范例。空中、地下以及地面的交通 流线一体化设计,目标是多层次的交通体系给人们的穿行流动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 网络化系统的山地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在为城市空间的良好运转创造了条件的同时,也显出 其日趋重要的整体开发价值。毫无疑问,二十一世纪的山城将是立体的现代化“流动”的城 市,正如现代香港那样,便捷的人来人往、汽车穿棱、开放的城市空间、各种天桥、快速电 梯、机动车、步行扶梯、地铁,步行系统等将为不断适应现代城市大量的人流需要而兴起。

3、城市绿地的立体化?

山地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用地的矛盾,使来源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与自然地形的局限, 如重庆市主城区人均综合用地指标仅65?2m?2,公共绿地人均仅1?0m?2,在连片集中山 水园 林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中,应注重现在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日益紧张关系,从生态实用绿 地与城市景观绿地两个方面来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性。以生态绿地来说,是注重城市空间的 生态系统特征,合理利用和扩大城市绿地的规模,而从景观意义上讲,则需注重人的行为特 征和视觉感知能力,塑造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形象。目前在山地城市开发中,出现了较多的 呈聚集形态的高层高密度综合楼,它往往构成整体的大面积裙房支托多幢塔楼的空间格局, 这是出于山地城市用地紧张和建筑空间向多功能综合性竖向发展所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处 开发潜力较大的景观绿地空间,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利用综合建筑体的天台屋面的立体绿 化,将使山地城市空间更具绿意和特色。?

在山城空间绿地景观系统开发中,如何避免山地地形限制,改善城市聚居环境质量和发挥山 地特色,是山城空间景观设计的关键。现在的城市片区开发,由于可用的地面受到山地自然 条件的局限,往往使建筑实体最大限度地铺满基地,紧逼街道的建筑布局和少之又少的城市 绿地降低了城市整体环境的景观质量。传统山地空间适应自然的灵活布局,依山就势、人口 分层的空间流线组织,院落层叠、形势兼具的景观特征,是我们可以很好借鉴的素材。总之 ,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绿地的立体化设计,应把握山地空间绿化的功能潜力:?

·再现传统叠院空间(空间文化功能):院落空间是构成传统空间的基本组织,无论从安全角 度和心理角度出发,“向心”的“院落”布局方式是一种优选的群体布局方式,运用院落空 间意念结合山地特色的天台叠院,利用竖向和水平的空间围合,将使天台与周边上下“院落 ”层叠相连,再现传统山地空间特色。?

·平衡建筑内外环境(空间使用功能):山地城市往往先天缺少户外地面绿地,致使城市与建 筑室内外空间失衡。天台空间接近室内居住环境,与道路联系方便,同时它又相对独立的脱 离地面交通干扰的位置,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可丰富居民的户外生活,居民可在这里休息、交 往、运动、路望、乘凉,即方便住户又有场所感。?

·利用流线分离优势(空间交通功能):与山形地势结合程度高天台空间,常常位于综合楼的 公共部分与私密部分交汇处,较接近地面,它既是居民入户的“过厅”,又是人流交汇分散 的“中庭”,如果利用山地高差,用天桥或连廊将天台与道路直接相连,那么它的位置优势 就更加明显。?

·改善聚居生态环境(空间生态功能):微气候直接影响室内的生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城市 空间绿化正是缓解不利的气候影响,获取宜于生活的稳定环境。山地城市综合体一般居住密 度高、空间容量大、二氧化碳浓度高,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空调用量大,往往成为城市“热岛 ”中的“热岛”。建设天台将有利于改善这种状况,可以促进空气流通,减少噪声废气的污 染,由于它邻近地面,适宜于植物生长。(同时作为主要的围护结构,它对于建筑的保温与 隔热意义重大,屋顶种植的高热阻和低反射的物理功效,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光污染。 为此天台绿化是对山地城市绿地立体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楼宇簇立的山地空间环境中,天台绿地是一处难得的人工户外环境,合理的天台绿地设计 将发挥各种有利条件,向周围输送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这不仅决定于基地的客观条件,还 取决于合理地运用各种空间设计技巧,如尊重结构、合理布局,集中场地优势、塑造渗透景 观,增加空间趣味、提高它的场所舒适性,以人为本的活动导向设计等等。山地城市建筑绿 地立体化设计无疑是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总结的,在面对具体的天台空间的时候,当然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不同条件加以灵活处理。天台绿地仅是山地城市户外绿地立体化发展的一个环 节,在现代山地城市开发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各类山地绿地系统的开发,以期更多更好的 户外环境共同构成立体化、生态化、体系化的山地城市绿地系统。

4、结语?

近几年随着山地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如赏心悦目的建筑群、园林式居住小区、大面积的城市广场与步行街……,不仅极大地丰 富了城市空间,也改善了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但同时也有令人堪忧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山 地城市整体的外部空间形象正面临着被平原化的建设方式分解的危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虽然山地城市空间建构的立体化设想,在结合实际城市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具 体经济技术方面的问题,但走立体化的空间建构无疑将是未来山地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部分 ,其理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2 22:22 , Processed in 0.24086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