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0|回复: 0

[其他]:造园四大要素之山水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3 0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秦汉造园典范”和大量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已经把自然山水作为欣赏对象。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具有林壑之美,也就有了画意诗情。媚山秀水足可供人们“游目骋怀”,它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山水景观的美感作用实在不可等闲视之。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囿”,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古典园林基调。山水称得上是造园的第一要素。

山是造园的骨架,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造园家在完成土建工程之后,即可凿池堆山,把简单的地形改造成有山有水,微波荡漾,峰峦起伏的城市山林空间,这叫迭山理水。


自然界的山形形色色,土石相兼,有土山、石山、土抱石山,石掩土山。造园堆山叠石,是以大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再现。


园林造山,用土为堆,用石为叠,采用堆山叠石相结合的手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园林空间布置。堆土山,先将土夯实做基础,山腰点石,山顶树峰,小中见大,不失真山之理,真山之趣。叠石假山比较灵活,或者堆山,或者树峰,容易出效果。江南园林大都是堆山与叠石相结合,自然成趣。


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用于造园常见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壁石、虎皮石等等种类。每种石头都有它自己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各有其天然的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纤长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磋峨棱层,峰峦起伏,给人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磋峨棱层,峰峦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润。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堆山叠石是一种艺术创作和艰辛劳动,“山无定形,而有定理”。青萍老人曾经对叠石作过这样概括:“宜整不宜碎,石纹仔细配,突出峰秀顶,毫无人工为”。


叠石假山大体上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写意假山,一是相形假山。


先说写意假山。它是取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再现在园林里,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这类以某种真山的意境创作而成的山体,会给人一种亲切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各地园林都有成功的实例。南京瞻园海端假山,俨然一幅偌大的山水画。“虽由人作,宛如天然”。


《扬州画舫录》上说:“扬州以园林胜,园林以叠石胜。”扬州个园假山确实别出心裁:笋石(白果峰)配以翠竹,湖石假山用玉兰、松柏、枫树村托,宣石假山用腊梅、天竺配村,构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特别是秋山,造园家让它坐落在园的东北角,每当夕阳西照,则格外显得秋色迷人。


当然,工程浩大的还是皇家园林里的假山。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的湖石假山,一直被誉为清代叠石珍品。它与该园的建筑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宁静、幽雅的美妙境界。


再说相形假山,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它是摹仿自然界动物的形体动作砌叠起来的景观。未进园门已见墙前几只狮子在舞,此为序幕,点出了园景主题。狮子林是建于元朝至正年间的一座江南名园,全园采用湖石做材料,以表现狮趣为造型中心,几乎在每一个石峰上都有一只狮子在向游人卖弄姿态。观赏这类假山,若再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则会愈相愈象,愈象则愈有趣。


据说堆叠假山的时候,专门请一位相士坐在旁边“相”,一边相,一边叠。这相士通常都是由造园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师担任,叠石工人由他指挥,相中一块叠一块,这样叠出来的假山,自然会叠得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维妙维肖,栩翎如生。


当然,并非所有的园休空间都有假山。但园林中可以无山,却不能无石。点石,是堆山叠石的一种补充。在水际、路边、墙角、草地、树间点上几块石头,只要运用得好,立即会打破呆板平庸的格局,产生点缀不凡的艺术效果,别有情趣。


在古典园林里,还常常会看到气势巍峨的湖石“立峰”。立峰玲珑剔透,是大自然风雨雷电雕凿出来的艺术品。南京瞻园“奇云峰”,北京苹锦园的“飞来蜂”,苏州的“瑞云峰”,上海的“玉玲珑”,杭州的“绉云峰。等等,都是形象绰约,美不胜收的佳品。扬州瘦西湖也有块奇石,俗称“寿星献图”,形神维妙维肖,饶有佳趣。清代造园艺术家戈裕良这样说过:选用峰石,必具“漏”、“透”、“皱”、“瘦”,才能藏情宿意。

  
  
很久以前,人们就用诗、画赞美水。南宋马远的《水图》,被当作“世间奇物”珍藏在国家博物馆里。孔子对水也运用比兴而歌赞之。子贡问他:“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而入,鲜洁以出,似善;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的确,山水是自然美的典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富有诗意!园林里只要有了水,便显得一切都活了起来。若说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这也不算过分。


有些大型风景胜境,象无锡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四川的九寨沟,都得幸于天然之水。而许多私人庭园则也是得山水之助,承前人“引水注入”之法,平地凿池造一个水体,临水堆山,岸边植柳,架桥建屋,这叫理水。


理水,包括对原有水体的利用、改造,和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引泉凿池。大凡造园都要理水,手法有高下,效果有优劣。苏州本是一座著名的水城,那里造园理水的艺术手法更是精湛绝伦:拙政园起初是模拟太湖芦汀山岛的佳绝风光,全园以水为中心设景布点,种种太湖风情溢于园中。网师园水体处理则是另一种手法。殿春移是网师园的“园中园”,精巧、恬静、幽雅,造园家采取以虚带实手法,只在院一角堆山,山上建亭,亭旁置泉,泉下设一小潭,清清泉水终年不竭,静中有动,动中求静,获得声、形、色、影俱全的艺术效果。岭南更进一步,把水引入室内造景:广州白云山庄宾馆,山泉穿过山墙,布置了一个模拟的“三叠泉”,颇有别趣。因为大自然确实有个很美的三叠泉,那是在庐山五者峰东侧约四十五里的深山峡谷中。三叠落水,各有特点,头一叠好似银落九川,第二叠如同碎玉飞溅,第三叠一道珠帘。庐山奇景壮观举不胜举,唯独此处彼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一般园林中所凿的池沼采取自然式处埋,池岸也不能砌成河道的驳岸,而要“斗折蛇行,犬牙交错”,给人以自然活泼的感觉。水应该有终始。有终始则“活”。扬州珍园水池处理就有意味,在水池的一角置了一个示意性的“水门”,门屏上嵌人一块门额,用篆字书,“渊渊”二字。多数园林,如无锡寄畅园,扬州小盘谷,或用廊桥,或借假山石洞隔断尾水,隐其去迹,此法虽属通常手法,却见效果,因此被普遍采用。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爽,“绿影一堆漂不去”。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4-1 19:51 , Processed in 0.453235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