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4|回复: 1

[文章]:城市空间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7 0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概论
            空间
            沿革
            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起初在西方,最古老的认识,建筑是艺术:自古以来建筑一直被当作一种比绘画、雕塑更高级的艺术,达•芬奇认为“建筑是属于视觉感受的艺术”。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杰出的现代建筑代表人赖特曾拿出中国老子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这里的“无”赖特以之为空间,赖特曾说:“据我所知正是老子,在耶稣之前五百年,首先声称房屋的实在不是四片墙和屋顶,而是在于内部空间,这个思想完全是异教徒的,是古典的所有关于房屋的观念的颠倒。只要你接受这样的概念,古典主义建筑就必然被否定。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艺术,被认为是一连串联系的空间。
            中西异同
            西方建筑是对建筑的看法的确在那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在中国应该是没有这种转变的。因为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
            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正因此缘故,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但另一方面讲,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空间,因而中国的建筑空间如此的丰富多彩,令外国人惊讶不已。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相对的,
            西方对空间的注意力一开始还是局限于建筑物的内部。他们甚至可以周围一片荒野,凭空的建造移动建筑,而是内室丰富的,就像萨伏耶别墅。在他们看来,“党空间开始被形式要素所捕获、围起,塑造和组合起来的时候,建筑也就在其中”。这里明显可以看出他们考虑的只是内部,至于外部空间、城市空间是更晚的时候才进入他们的考虑范围。
            空间概念
            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举四合院的空间为例。(见图1)空间是这样限定的,见下图。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液体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如夏祖华老师对太原市“五一”广场进行的认知试验可以看出,人们对空间的感觉真的是形形色色。(如图)
            图1 四合院平面及鸟瞰
            然而,这图底关系和空间限定说的是什么?是空间本身吗?不是,它们只是平面的图底和水平面由地面逐步升起的变化,它代表不了空间。空间怎能与平面等同?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液体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世界。”如夏祖华老师对太原市“五一”广场进行的认知试验可以看出,人们对空间的感觉真的是形形色色。(如图)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形式(平面和立面)、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晰的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甚至于一声呼啸,一声声回音,也会让人感到空间的存在。因而,现在所阐述的空间概念,不只是视觉感受,必须包括行动、情感方面的其它概念加以补充,它应是一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全身的皮肤都可以感觉到“辣”
            一样,“辣”不只是一个味道,不只是味觉,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
            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
            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
            研究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
            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舒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在谈及空间时讲到“如果把知觉心理学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那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示是依靠中心(center),亦即场所(place,近接关系),方向(Direction
            )亦即路线(Path,连续关系),区域(Area)亦即领域(Domain,闭合关系)的成立而确立。人为了给自己定位,尤其需要掌握这些。”舒尔兹这里把空间用知觉心理学的方法分为了中心、方向、区域三部分。
            美国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从领域角度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办公共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这种构成是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类的。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
            1.道路(Paths)
            2.边沿(Edges)
            3.区域(Districts)
            4.结点(Node)
            5.标志(Landmarks)
            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以上便是几种对城市空间构成的分析,本文主要依据凯文•林奇的分类来解析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本质
            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城市空间与什么有关?是什么决定着城市空间的好坏?为什么巴黎的城市很美?城市空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许多疑问,期待我们去探究。
            平面城市 模型城市
            “在现代城市这一级规模上的大量三维设计问题中,已证明二维符号的传统范围对目前的工作是根本不适应的”
                                         ——E.D培根
            一直以来,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习惯性的,当建筑师、规划师们谈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也都不由自主地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规划部门县设计平面,再做模型,最后我们看到一个丰富多样的美丽模型,里面的建筑有圆有方,有斜角,错落有致,天桥相连,形成一种繁荣发展的景象。领导和开发商聚集在模型前品头论足,讨论这里该高一些,那里该退后一些,屋顶该是坡顶还是圆顶,仿佛城市将来真的会变成这样。对建筑设计来说,也许确实离不开平面和模型,但在城市设计上,平面模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呢?按照图纸上的平面、模型能建造出设计者所想象的城市空间吗?
            许多实例告诉我们是不行的,过去用的城市平面、城市模型即轮廓线及沙盘模型的方法已经不正确,因为城市空间真正的本来面目并未全部被反映出来。
            举一个很简单的计算机绘图的例子:请你在AUTOCAD的line命令中,输入如下点坐标:(15,0,0),(15,15,0),(0,15,15),(0,0,25),(15,0,30),你会看见画出的是一个封闭的正四方形,从侧面看时,它又变成了一个怪怪的不封闭的折线,而空间视角它又变成另一个样了。可见,用平面、模型表达空间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少这种由平面和模型设计出的城市,其中不乏成功之作,但有不少是败笔。我把它们称为“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因为尽管那些城市的平面和模型是美的,甚至是动人的,但是走在其中就远不如人意了。
            图2 昌迪加尔城市中心平面图
            昌迪加尔城市中心,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看到这张精美的总平面图,我们感到它的构图十分严谨,极富现代风格,难怪曾有人评价它:“整体的构图是华丽的,使人感到出于巨匠之手,……”尽管图中加了阴影,使人感到其立体的效果,无非是让人看到在高空看这个市中心的形象,可又有几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美国城市设计专家E.D培根在《城市设计》一书中评价:“柯布西耶在他的政府建筑群建规划了铺砌规整的联系道路,同时还规划了一栋附加的建筑。他的建筑群相互之间离得如此之远以至让它们主宰所在空间的想法失败了。而且不论在铺砌多少,这种想法依然无法实现。”这个设计无疑是失败的,尽管柯布西耶是多么伟大的建筑师。该中心占地89顷,地面为步行广场,地下为汽车道及停车场,整个中心与城市之间布置假山,与几何形状建筑对比,但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失去了城市的尺度。同时因为柯布西耶把人车立交,偌大的广场只有人在其上行走,又没有足够的植被和小品,更显其空旷。但也许这正反映了柯布西耶对自然的一种理解。由上面的一张草图可见到柯布西耶的不同的自然态度,这种冷漠对待自然的态度不是我们要学习的。
            见左图
            巴西巴西利亚新都三权广场及政府建筑群一经问世,震惊全世界,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的设计者奥斯卡•尼迈也尔(Oscar
            Niemeyer)是勒•柯布西耶的推崇者,视觉艺术是他的创作源泉,无疑这又是一个平面城市、模型城市的典范。由于推崇勒•柯布西耶,由于从视觉出发,与昌迪加尔类似,他的城市空间需要还原成平面或模型才能显其美丽,也就是在高空中观察才见其壮观。但身在其中又如何呢?城市是不能当作雕塑来欣赏的。一位曾在那里住过的建筑师这样评价:“住在旅馆里,周围一个孩子也见不到。整个城市没有生气。”城市空间要提供给其中的人以不同的全面的感觉,不能只是视觉。
            图4
            魏林比(Villingby)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10公里,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170公顷,人口2.3万。中心商业区占地700×800米为岛是布局,由两个大型百货商店、70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组成。其规划模型使我们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图形感受,由空中鸟瞰效果如同模型,“从飞机上看,完成的设计给人印象极深,它将观者放在设计者制作研究形模型似的同样位置上。然而当一个人实际从地面进入魏林比并在城镇内走动时,他要想找一个统一组织的空间是徒劳的。事实上,从地面上感受魏林比绝不如在空中那样令人满意。”
            因而,我们现在不能再抱着传统方法不放了,前半个世纪的方法早已被全面否定。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也许时上半个世纪的典范,可到了60年代后,这样的设计典范起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
            Jacobs),再是林奇(Kevin Lynch),加上克林罗(Colin
            Rowe)等人的理论,都暗示了一个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点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范例的浮现。80年代里昂•克里尔(Leon
            Krier)和罗伯•克里尔(Rob
            Krier)的城市理论和提案把这种想法具体化到极致:理想的城市形式是重返前工业社会以街道与广场为中心的城市生活;城市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重建传统城市纹理与公共空间的过程,如同修补衣服一样,将这半个世纪被破坏的纹理补回原状。也许这些理论有些极端,但从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师已在寻找新的方法,旧的方法早已陈旧不堪。我们应该寻求城市空间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准确更实际的设计城市空间的方法。
            本原问题即第一性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
            建筑,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汩汩作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城市与社会生活,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空间就是人的空间,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的全部。城市设计是为人的,正如J•O•西蒙兹所说:“作为计划着,我们不仅要处理地域、空间和素材,不仅要应付本能等属于心灵方面的东西……仅仅适应人是不够的,好的设计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设计出杰出的城市,从而避免重蹈覆辙。设计城市空间,不再是空空的设计,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设计不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
            我觉得这一点无须向西方建筑学习,中国园林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甚至中国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设计游人的心理、联想及运动中的感受。当今的城市设计师应该向我们的先辈取法,细心体会中国园林的精妙之处,探究先辈们是如何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和心情,运用何种方法设计出那种丰富的空间。我觉得只有中国园林里才称的上有设计的空间,因为在那里人的感受是全面的是包罗万象的。
            解析城市空间
            城市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对城市空间无法进行具体分析,不能进行整个研究,我们必须先将它分解后再分而治之。同时,城市空间又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包罗万象俄感受。因此,在这里根据凯文•林奇从人的认知角度归纳的城市的五个要素: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我们就从城市中的线——道路,面——边沿,点——结点和标志三个方面,从城市中行人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加以(分)解(分)析。
            (一)道路
            解
            重要性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要素。美国一位科学家讲过:“如果城市的街道看起来有趣,城市就有趣;如果它看起来很单调呆板,城市就显得单调呆板”道路、街道是城市空间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的地位无法替代。尤其在中国更是如此,因为中国传统的交往空间就是在街道,南方的许多小镇中沿街房子都是大敞门窗,住家就在路边沿街而坐,或聊天下棋,或纳凉休憩。吴良镛先生曾说:“如果说欧洲传统的交往空间主要在广场,中国    传统与欧洲广场相应的则是街道。”道路在中国城市中成为最重要的空间形态。
            作用
            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道路就是方向,也就是它提供给人们以方向感受。另一方面,尽管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汽车和行人交通之用,但它更重要的地位是它作为人们进入并感受城市空间的路线。通过它,人们才有可能看到城市中的美景。也正是通过它,设计师设置了游人的运动方向,并指引人们看见美丽的街景,壮丽的标志。
            其实这是设计师与其中行人的安置与被安置的关系,正如在本世纪初,勒•柯布西耶曾讲过的一段令人激动的话,
            “人们用石头,木头、水泥来建造房子和宫殿,这就是建筑活动。
            “但,突然见你触动了我的心,你对我作了好事,我感到愉快。我说‘这多么美啊!’这便是艺术,艺术就在这里。
            “我的房子是使用的,谢谢你,正像我感谢铁路工程师和电话公司一样,但是你们没有触动我的心。
            “如果墙壁从天而起,使我感动……你把我安置在一定位置上,让我的眼睛望见它,使我产生了一种思想,一种非言语或声响所能激发出来的思想。”
            这是柯布西耶在谈“什么是建筑时”的一段话。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安置建筑中人的位置以便欣赏建筑,在城市设计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好的城市设计使游人沿设计好方向前进,在途中按计划的发现、惊讶和思考,从而让人们体会到城市中最美丽动人的一面。而这就是通过设计道路来达到的。
            道路元素 道路包括:对景、景观、小品、铺地、植物等元素。
            对景 道路就是方向,但同时人的运动还需要目标的吸引,对景就是吸引行人向前运动的目标。景观 即人在道路中在运动中可看到的使人产生情绪的任何事物,包括静的与动的。小品 是道路上的装饰和器具,如同建筑中的家具和装饰物,如雕塑、喷泉、垃圾箱、报兰等。铺地 是地面的机理和纹理,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联系,有时甚至主宰整个空间,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厅广场。
            道路种类
            道路有许多种,从使用主体分类,可分为车行路,步行路和畜行路。车行路又有高速公路、立交桥、一般公路之分,是旧时城市规划的主体。步行路的种类很多,有全部步行街,人、车平面交通道、人、车立体交通。畜行路即骑马或马车走的路。
            步行者革命
            从人与城市的认知关系出发,本文要着重分析步行路。因为人的运动依靠双腿,步行方式乃人感受环境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人在缓步徐行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知觉都在感受着空间,“鸟语花香”、“春风拂面”美妙的城市环境只有通过不尽的漫步才能体会得到。引导漫步者体会城市的正是步行路,因而要研究城市空间,应研究步行路。
            道路的发展演变告诉我们,要重视研究步行路。步行街道才是我们城市建设的重点,才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西方国家的城市中心道路发展经历了几个过程。开始,城市中都为步行路,尺度小但亲切宜人。第二步,拓宽大路为马和马车行走,于是产生了马路与人行路,尺度渐大,路也渐宽。第三步,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汽车的出现和普及,把城市街道一下子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马路不断加宽,人行道愈来愈窄,穿梭的汽车让人提心吊胆,中世纪马车时代的城市构架,高密度的城镇人口和居住环境,工业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中心区完全陷入瘫痪状态。致使沿街商店迁移,由于地价昂贵,街道狭窄,空气和噪声污染严重,缺乏停车场地等一系列的矛盾突出。原来的中产阶级无法忍受,纷纷迁往环境宜人的郊区,零售商也随之迁移到郊区。从而使一向繁华的城市中心区逐渐走向衰落。第四步,70年代初,西方世界爆发了能源危机,迫使人们从节约能源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评价郊区的购物中心的开发及中心区的衰落。因而认识到中心区出现了社会、文化、景观、商业活动等各方面的危机,也给城市原来的空间结构带来了致命的损害。为了复兴重建原有的城市中心区,西方新建改建了许多步行街,从人车平面分流到立体人车分流,人再次成为道路的主人,空间尺度又重新亲切宜人了。这些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西方城市建设走过的道路就是我国城市建设将要走的道路,但是他们走的弯路,我们要及早避免。清华大学的刘小石教授曾提出过:“城市中什么是‘现代化’?把高楼、立交桥、高速公路看作是‘现代化’是一大错误。”这个错误西方也曾犯过,他们走了一个弯路。那是汽车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心中的未来是一个汽车的世界,那就是汽车城市。到处是高速公路,汽车旅馆,汽车超市,露天影院,人们可以在汽车上逛商店、看电影、办公、吃饭、睡觉。但是现实使他们认识到步行街的作用和意义,欧美普遍的建设了城市中心步行街,“步行环境”成为欧美国家诠释“现代化”的答案。我们的规划部门应尽快转变思想,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另一方面,对于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新旧城的矛盾重重的中国来说,研究、建设城市步行街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在城市中心区适当新建改建步行道、建设城市步行系统既保持了传统商业街道的艺术魅力,有融合了购物中心所具有的安全、方便、舒适、多功能的特点。它对于增强市中心的凝聚力,提高商业营业额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旧城中,步行街很好的保护了旧城的街道构架,同时改建步行街道使古老的道路焕发了青春。
            步行街,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的出现却给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带来了许多新概念,因此,美国一位建筑师称之为“步行者革命”。
            步行街
            步行街道分为全部步行街、步、车共存道,步、车立交道三种。
            全部步行街即在城市的某些区域封闭若干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只供人流交通的道路。
            除全部步行外,我国多采用步、车共存的道路方式,但我们的居住道路应该再弯曲一些。我国的一些居住小区中的道路,为了避免汽车交通对居民的威胁,采用了人、车在平面上严格分行的形式,看上去人走人的路,车行车的道,但在现实生活中弊病不少。首先居民不一定会按设计者的安排行走,无论是车行路与步行路,他们只喜爱走较近的路,而且他们经常在宅前活动。其次,汽车司机认为道路是人与车分行的,且道路一般都设计得便于汽车行走,即直路较多,于是车速比在不分行的道路上要快许多。由于这两方面原因,这种道路的设置造成的伤亡事故更多。因而产生了建设新的步、车共存的居住道路的构想。步、车共存并非人、车混行,而是以保证步行者的舒适安全为主,并非人行道只是车道的附属。允许低速的汽车通行的同时,保证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的顺畅。这里步行者是道路的主体,因而道路不再是笔直,而自然成为了曲线。
            t人车立交的道路系统,在国外已建设多年,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明尼阿波利亚是模式。该市于1955年开始兴建人行天桥,至今已初步形成网络系统,这些天桥与众多的建筑的二楼平面连接起来,从而逐渐形成了新的双层平面城市。到目前为止,这些人行天桥联结了35个街区,沟通了四百个大百货公司和几百家店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步行商业街。大型停车场都设在市中心的边沿地带。从停车场到步行天桥的距离平均只有300米。冬季,封闭的步行天桥给顾客提供了很多方便和保护,因此使用率极高,平均每天都有四万人次通过。早期的步行天桥为6.6米宽,现都为4米宽2.2米高,采用带空调设施的玻璃围护结构,轻巧剔透,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城市空间。二是法国巴黎德方斯新区模式。巴黎于1967年建设新区,整个区域由两个平面构成,一是车行平面,二是人行平面,二者是一次性建设起来的。一个逐渐形成,一个是一次性投资建成。前者的模式更值得我国借鉴,因为这种模式跟接近我国国情,也更为经济,我国的各大中城市中都已经建设了不少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在此基础之上,分期的把沿街商店、百货公司的二层平面与天桥一个个连接起来,就将在部分区域形成一个新的步行平面,从而与汽车隔离开来,也更有利于顾客购买商品。
            析
            以下两个实例是考虑人运动中在空间中的感受而设计的典范,同时是空间引导行人的经典。
            1.  巴黎老城区道路
            巴黎市区总平面
            同北京一样,巴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不同的是,至今,巴黎市中心区最古老的区域仍旧保持着古城的历史风貌。这一点完全归功于巴黎市长近二十年对巴黎老城区不懈的修复。八十年代,靳羽西曾访问过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希拉克讲:“在巴黎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我们的任务是维护它们,最重要的部分是巴黎市中心,也是全市最古老的部分,这需要我们最谨慎地从事,将它们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的恢复过来。这里不能建新房,只是维修就建筑。”因此,巴黎城市面貌气势雄伟,堪称典范。
            到了巴黎市中心,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大道,东西向约八公里长,设计者总喜称其为轴线,但身在其中感到的只是道路,因而这里将其还原为道路。这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东起卢浮宫,西至德方斯新区,途经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蒂伊勒里公园(Tuileries)、贝斯特利广场和戴高乐广场。同时这条大道也就是巴黎的精华所在。
            从卢浮宫向西望,面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经过上世纪中叶奥森曼对巴黎的改造,这条路又直又宽,大路两旁植满了树,强烈的透视效果是欧洲人所欣赏的。但如果是无休止的直路,人们就会觉得单调烦躁,漫无目的,而此时设计师恰如其分的立起了埃及赠送的方尖碑,如同中国园林中的对景。路给了人以方向,方尖碑成了人的目标,人们得到的空间感受是完备的:为了看清方尖碑,人们走过了狭长的林荫道,周围一下子开阔了,出现一个南北向并有两栋建筑作为限定的横向广场——协和广场,原本单调的心情,忽因对比而兴奋起来。同时,眼前豁然出现宏伟的方尖碑和凉爽的喷泉,空间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高潮。
            再往前看,仍是直路,尽头隐约可见凯旋门的英姿,人们又被给予了目标和方向。经过香榭丽舍大街,映入眼帘的先是公共绿地,绿树葱葱,休闲宁静。随后一段集中着巴黎的一些著名的商店、餐馆、电影院及各国航空公司的办事处,这里游人熙熙攘攘,在宽阔的人行道上摩肩接踵,与先前的绿色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们生活旅游带来了许多情趣,不知不觉到达凯旋门,登上凯旋门顶,放眼巴黎,心中感慨无限!
            这条路由于给予了人们多种暗示与感受,心理满足与激动兴奋,因而这个城市空间是成功的。路引导了人们的视线,设置了游人的观察点。广场使人停留,既是观察点也是运动的起点,广场中的方尖碑以及凯旋门引起游人注意,既是被观察物也是运动的目的,一切安排的恰当无误。
            2.北京城中轴路
            见左图
            北京同样有一条著名的道路,即南起大明门(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至太和殿的北京中轴线上的一段。这条道路表现得十分精彩,以至于走过这里的人无不惊叹于它给人的感受。

            从大明门(大明门)到太和殿,先后通过五个门,六个闭合空间,总长1700米,难怪有人说:“中国古典建筑就是一种门的艺术”。
            一道道门,给了人们无限想象和充分的预期,对于增强道路的可识别性,引导人们的运动和视线,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同时,作为空间的入口,门也成为一个空间的标志和限定。
            过大清门,进入一个狭长的空间,天安门引导我们的视线;过天安门,与端们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过端门,呈现出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的午门;过午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又变成横向广场,经过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前广场,顿觉宏伟庄严。
            道路指引,们的框景的界定使我们体会到三个高潮,六个变化空间,人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
            以下三个实例,为三种不同的步行道
            3。澳大利亚悉尼科索步行街
            科索步行街位于悉尼的旅游胜地曼来海滩边,原来为一条汽车及行人混行的商业街道。1976年封闭了汽车交通,1979年将其改为全步行街,并计t划进行第二、三期改建。科索街道改建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游人量增加,沿街商店的营业额提高,同时美化了曼来海滩的环境景观。
            设计手法
            该步行街两端通向幽美的海湾,设计中力图不阻挡人们欣赏海湾景色,因而并未多植树,只保留了原有的五株枣椰树,增设了花坛,同时设置下沉式的露天演出场地。
            这三项措施使得人们的视线不会受到阻碍。
            但同时空间是丰富的,从四个方面入手,避免了道路的狭长感。(1)路面的处理
            街道的铺地采用乳白色及深褐色为基调,用其组成的横向条形图案打破直接的单调;(2)街道小品的设置
            灯杆、餐桌、垃圾箱、座椅、饮水台、标志牌等的设置,丰富了街道的色彩和空间;同时灯杆、座椅和垃圾箱均用绛紫色并与铺地结合布置,使小品丰富而又统一,繁多而不凌乱。(3)植物特色
            有强烈地域特征的枣椰树起到了空间上的分隔,增加了街道的层次,丰富了景观。(4)建筑形制
            沿街建筑保持了老式的建筑立面及尺度,未进行大拆大改,因而道路两侧连续街面表现出充分的多样性。通过这四方面的处理使得整个街道空间和谐而又多样,统一中不乏变化。
            4.    居住区步车共存道路
            这是一种步车平面分流的道路的实例。    在研究了荷兰温耐尔浮步车共存体系后,在大阪等地居住区试验了许多步行与车行共存的居住区街道,受到了居民的欢迎。这与前例不同,不是商业街区,而是居住区内部道路。车道与我们不一样的弯曲着,空间生动活泼,尺度亲切宜人,道路设置方便了司机和居民。
                设计者精心的设计了人与车的运动,并用建筑语言表达给居民。
            设计手法
            为防止外部汽车通过,将道路设计为尽端路;为限制车速,将车行路线设计为折线或蛇行;为防止交叉路口发生事故,将道路交叉处略作曲折以降低车速;为限制车行范围及提醒减速,设置车挡或驼峰。同时,为提供给行人以丰富的空间感受,在步行地带费尽心思的布置花台、座椅、灯具;为提醒行人注意车辆,车挡色彩鲜艳,人行道铺砌材料质感细腻,在交叉路口处不种植遮挡视线的植物。
            5。美国尼克莱林荫道
            尼克莱林荫道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亚市,为公交步行道,是一种市中心的步车共存道。它起于华盛顿大街,止于第十号大街,长975.4米(3200英尺),宽29.4米(80英尺),其中车道宽7.3米(24英尺),于1969年建造。步行到建成后,行人数量增加,商店营业额增加140%。
            人是道路主体
            由以上这几个数字,我们不难看出,同    居住区道路一样,他们都并非把车道作为道路的主体,这里车道只占道路的三分之一,试想我们有那一条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与车道一样宽呢?把人当作道路的主体,如此宽的步行道就很自然了。人行道宽度是车道的二倍,宽敞的步行道提供给游人自由的步行空间,游人不再因呼啸而过的汽车而紧张,心理完全是放松和舒畅的。
            设计手法
            (1)  为了减低车速和行人的安全,在公车车道中首先采用曲线型,从而在这个人车混杂的区域,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产生。
            (2)  
            从景观角度,在这样一个长而且直的街道中,曲线的车道连同灯具、树木的配置创造了丰富多变的景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让人体会到一丝园林的趣味。
            (3)  雅马萨奇设计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保险公司大楼恰位于道路尽端,成为街道得对景。道路的构图完整,空间给漫步者心理与视觉上的感受完全。
            (4)  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空间的全部,行人漫步其中,需要休息,等车,
            因而设置亭、椅和沿街16个装有太阳能取暖设施的公共汽车候车棚。细心的设计是设计者对行人关照的具体体现。
            启示与借鉴
            一  1. 道路适当设置道路对景
            对景给人以运动的目标,给道路以明显的标志,增加道路的可识别性,它是道路中重要的元素。从巴黎城市8公里长的大道,到北京城中轴路的分析中,对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2. 道路中的“门”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对于”门”情有独钟。对北京城的分析中,“门”占据了显著地位。“门”出现在道路上,便形成了牌坊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从前老北京城中,牌坊随处可见,对于框景,限定空间,吸引视线等都有很大益处。我以为值得提倡。
            三  3. 市中心适当兴建改建商业步行街和步车共存道
            如今城市道路的“现代化”的概念并非就是宽畅的马路和笔直的道路,步行道是时代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旧城保护与更新问题严重的北京,在市中心兴建步行街的意义更为重大,需要也更为迫切。
            四  4. 步车共存道可设计成蛇形或折线形
            步行者才是城市道路的主要体会者,因而不是什么路都笔直的就是好的。尤其步行车行共存时,弯路曲折的路反而是较好的解决方法。    和美国的实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车辆混乱的现象减少;交通事故很少发生;步行环境改善;普遍受到欢迎;行人数量增加;商店营业额增加140%。
            五   5. 精心设置步行道小品
            设计者应充分考虑行者的感受,切身的设置小品,如雕塑、喷泉、水池、饮水台、垃圾箱、街钟、座椅、灯柱、牌坊、画廊、报栏、花架、拱门、围墙、亭、候车棚等,同时也使得空间统一、丰富而充满生活气息。长安街两旁步道正在翻修,除重新铺设地面外,应该尽可能多的设置座椅、引水台等设施,并和候车棚等设施相结合,以方便行人,同时丰富了单调的街景,统一了空间。
            (二)边沿
            解
            概念
            边沿即两个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的人们可见的一面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两边的建筑立面,也可以是从水面或田野看见的城市轮廓。如同建筑中的墙壁界定室内空间,它是道路空间的边界,也是城市空间的界限,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这绝不是设计者画在图纸上的立面和剖面,果真要形象化的话,那么可用透视图来表示它。
            分类
            从规模上,边沿可以分为两大类,小区域的边沿这里称为“建筑总立面”;大区域的边沿这里称作“城市轮廓”。前者是人在城市之中观察到的形象,而看到后者,人必然是身在水面上或田野中。用建筑来类比,建筑总立面就相当于建筑内墙,城市轮廓则类似于建筑的外墙。
            历史延续
            城市的形成是建筑文化逐年的积累过程,一座城市文化积累越深厚特色就越强烈,环境形象越丰富动人。城市环境主要是由边沿构成的,因而边沿尤其要考虑城市的历史延续性。对于历史,我们不能消极的固守它,但又要保持它原有的个性。对于历史上已形成的良好的城市空间,一般不要去打破它原有的平衡。陪衬不要超过主体,而要尊重主体,甘当配角。苏联五十年代中某一年的建筑奖颁发给高尔基大街上的一幢建筑,因为设计者很恰当地把他设计成某一主体建筑的陪衬,使得两者相得益彰,这可以说是一种“最佳配角奖”。相声里有“捧哏”,电影里有“最佳配角奖”,一首交响乐是共同协作的结果。
            每个城市都应具有历史形成的独特的环境景观,也就具有独特的边沿,我们研究外国城市的边沿,不能不考虑他国的历史,不能摆脱历史去研究城市边沿。尽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盲目学习。各国有各国的历史,各国便有不同的城市轮廓。我们学习欧美,应学习方法,继承历史,发展自己的城市边沿来。
            边沿的作用
            边沿就如同墙壁,界定城市空间是它的作用。它是人在城市中目之所及的形象,边沿给人以直接的图象、质感、表情。只有通过边沿,人们才能辨别出城市,才能识别出空间。城市环境主要是由边沿构成的。
            边沿包含的元素
            建筑总立面包括建筑的材质、质感、细部、形式等人在建筑附近欣赏城市的印象。城市轮廓包括人在远处欣赏城市的印象:城市天际线和形状。
            1.建筑总立面
            建筑总立面就是道路和广场的四周由建筑构成的面,它指周边建筑的整体形象。身在城市中的人感受到的城市形象主要就是这个形象,是整体形象,而并非单个建筑的立面,因而有古诗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在城市中建筑总立面构成了城市内部环境,单体建筑不过是九牛一毛,它只应从属于环境,不再是环境与周围的建筑要衬托我们的建筑,而是单体建筑的设置应该为环境及周围建筑添彩。每一栋建筑物都要服从于空间的整体艺术构思,而不能各自为政。如果每栋建筑物都突出自己,以自我为中心,那很易形成冲突。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或者更概括的说,是“整一”,更进一步讲“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向一个完整的活的东西,给我们一种特别融洽的快感。”没有整一就没有整体感,整体感给与城市的就是美感。
            还用建筑内墙与建筑总立面相类比,一个房间的室内墙面必然是统一的,不然,一面墙上红一块、紫一块,一块砖又一块混凝土,一块大白,一块抹灰,这个墙面必定糟糕,有这种墙面构成的整个房间更不会精彩了。
            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曾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文中发表过对整体美与统一的看法: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前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的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为和中景象?!!”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道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就是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而所谓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和谐。就形式而言,和谐就是美。
            但是,应当指出,和谐的本质并非对立面的简单协调或统一,而是对立面的斗争,是互相排斥的东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如当代建筑与城市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他的巨作《历史中的城市》中的生动描写:“如果说文艺复兴新建筑严肃与其规律的装饰打破了中世纪城市的协调,那么,它们其实同时以反衬的方式烘托出原有老街道与建筑所潜在的,一种不易察觉的美,乐曲的主体仍然是中世纪的,但乐团里增加了新的乐器,改变了城市的节奏音色。……更重要的是这种新形式,并没有象后来17世纪洛可可样式一般,采取绝对一致,严格规定的统一法规,但单调而无尽头的大街,实际上就是当时的这种避免严格和刻板的灵活性,显示了文艺复兴的设计师继承了中世纪的传统。
            16世纪的新城市设计师的雄心是有分寸的,得体的。正是这种分寸的把握,他们把传统模式与新式样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了,这些新城市设计师并没有企图将自己的新形式与中世纪的旧式样应要协调在一起,所以不至于弄巧成拙。但是由于仍然有这么多的老建筑留存在城市中,而新的建筑又带来了一种新的丰富形式,其所组成的街景,往往比后期巴洛克风格的统一单调显得更有趣。“
            这一点确实对构成城市面貌的建筑总立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整个建筑总立面应是重复与变化的统一体,要求单个建筑不要各自为政,也不能单一的重复,如此道路、广场才会优美,城市内部空间才会吸引人,城市也才会精彩。
            2.城市轮廓
            城市轮廓并非是图纸上的建筑立面的简单组合。它是行人在水面或田野上能望见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面貌;是人们看得见的城市远景。与建筑总立面不同,它只能是轮廓或者形状,不包括立面的质感、材质、细部等细节。
            E.D培根教授认为:“城市轮廓很久以前就已是城市设计中一项支配因素,并将重新成为城市建筑中一项主要的决定因素”。
            析
            (一)建筑总立面
            1.巴黎
            到过巴黎的人无不为它齐整的街道,宏伟的气势所折服。贝聿铭曾讲过:“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很相象,用相同的石头,高矮也差不多,整个城市有一个风格,好象一件艺术品。”巴黎之所以壮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建筑总立面。正是因为巴黎街道两旁同质,同高的建筑总立面,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单个建筑之上,从而人们感到的只是城市的整体,使城市的整体形象给游人极深的印象。巴黎的美正是一种整体美,只有这种美才是城市之美。
            历史造就了如此完整的巴黎,如此统一的街道建筑总立面。中世纪以来,巴黎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ilot。他经常由四条构成一个矩形的街道围合而成,沿街建筑物围合成了一个很大的内部空间,这个内部空间中是绿地。到奥森曼时期,这些临街房屋结合在一起,并且高度也增加了。Ilot内的绿地被工厂、作坊、店铺、车库、学校所取代,从而形成了服从于城市整体景观的同质的外壳,以及各式各样及其不同的内部空间。由于巴黎市长的保护恢复,这种模式一直被保存至今。于是走在巴黎市中,目之所及的全是类似的材质造就的风格相似的建筑总立面。
            城市的形象就是整体形象,建筑总立面就应作为一体而出现。巴黎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内部丰富的ilot,外部是同质的,相同的材质,类似的形制,相同的高度,整条街的建筑立面浑然一体。
            2.意大利佛罗伦萨亚南泽塔广场
            一个城市的街道建筑总立面能否统一,关键取决于设计建筑的每一位建筑师,E.D培根教授的"后继者原则"很值得推介:“正是后继者决定先行者的创造是泯灭还是流传下去。”城市不能在短时间内建造完成,它需要几代或者几十代建筑师去建造,先者建造的必然与后来者要建造的发生冲突,如何对待?
            亚南泽塔广场的第一位设计者Brunelleschi设计了右侧的育婴堂,他建成与1427年,它以优美的建筑形式,宜人的比例载入了世界建筑史册。到1454年,对亚南泽塔教堂中央跨改建,第二位设计者Michelozzo肯定了前者的设计,采用了与育婴堂相协调的拱廊,因为是教堂建筑所以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处理。到1516年,第三位设计者Sanggallo经过思考,终于决定克制自己不表现自己,几乎一成不变的追随当时已建成八十九年的育婴院,设计了它对面的建筑。与1629年终于形成了完美的亚南泽塔广场。
            尊重历史
            它的产生一方面归功于第一位设计者Brunelleschi,为它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但只有他形成不了如此精彩的广场。更重要的是两位后继者,他们高瞻远瞩的尊重了前者的创造,甘心当“配角”从而造就了这个广场。尊重历史,注重城市的历史延续性,体现文化的传统和积累,后继者的建筑与前人优秀建筑相协调,正是亚南泽塔广场的成因。
            3.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克广场
            圣马克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起源于9世纪,经过长期改建、增建的曲折过程,直到18世纪近十个世纪的建设,终于达到完美境地,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城市空间之一。广场成不完全规则的L形,主广场长175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6米,面积为1.28
            公顷。
            圣马克广场的精彩正在于它的建筑总立面,就在于这个“客厅”统一的墙面。雷同的柱廊、类似的装饰、统一的色彩使得它成为拿破仑的“欧洲最豪华的客厅”。
            (二) 城市轮廓
            4.巴黎河道应用
            巴黎河道被法国人称作“蓝网”。无论是涉及历史、文学还是城市规划,巴黎总与塞纳河紧密联系着。在流经巴黎市区12公里的流域内,塞纳河塑造着巴黎的景色。塞纳河沿岸的景色优美动人。
            于是,1977年巴黎市委员会通过了《塞纳河开发总体规划》,为了把城市形象与塞纳河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巴黎市采取了若干具体措施,并鼓励市民尽情享受美好的河岸,使得市民更好的感受城市轮廓。《塞纳河开发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开放所有河岸为步行道,开发旅游事业和空闲设施。
            设置观赏点 如今,塞纳河上除有各式游船以外,还开设了公共游船,使得人们尤其是外国游客能从城市侧面更好的欣赏巴黎景色。
            美化城市轮廓
            同时,巴黎市加紧建设岸上设施,促进了城市面貌的改进。设立大小港口,开发各式消遣性建筑,其中最大的工程就是“河滨大道”它是一个大型的体育娱乐中心。建筑造型力图美化城市轮廓。
            5.古代欧洲城市轮廓
            中世纪的城市轮廓特征明显,哥特式教堂建筑高耸入天。
            6.美国部分城市轮廓
            美国是当今最现代的国家,它建造了大量的摩天大厦,高层建筑是近一百年才出现的,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从单体建筑看,高层建筑与古典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相距甚远。不论是材质、造型、还是比例都是暂新的。
            但比较一下它们的城市轮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惊人的相同之处。都是高楼林立,直指向天。
            历史继承
            为什么会如此相似?绝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延续。尽管美国历史只有二百年,但它却继承了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欧洲文化。实际是中世纪欧洲城市轮廓的继承和发展。
            美国是全新的国家,一切都是从头做起,仍旧摆脱不了历史的影响,更何况是我国如此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呢?
            启示和借鉴
            1.  一条道路的两侧,一个广场四周的建筑总立面要尽可能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除标志性建筑,充分利用材质、柱廊、形制等各元素使建筑总立面尽可能统一,成为城市的优美的“内墙”。西方的建筑总立面易于统一,得益于钢筋混凝土与古代的石材质感相似。中国不同,古代建筑大都用木结构,与现代材料相比,无论是质感还是颜色都相差太多。但清代建筑用砖较多,可用混凝土仿制其形,质感近似。清华大学的校园建筑就是很好的例子。
            2.  后继者应尊重前者的创造,应尊重历史。
            设计者必须认真体会培根教授的“后继者原则”。除非要建标志性建筑,否则不能力图突出自己,应考虑环境、历史,必要时甘当“配角”,更好的衬托主体,使新老建筑相得益彰。
            3.  在城市中适当地点设置观赏城市轮廓的观赏点。
            如在河岸边,河对岸,城乡结合部等地适当设置港口、观光亭,观光台、留影处等设施,在海上、河中设置观光船。如城市的俯瞰景色优美,就应在适当地点建设高的观赏点,如塔,超高层建筑上旋转餐厅等。把城市美的一面尽量展现给游人的同时,也活跃了城市的经济。北京在加快治理河道,另一方面,正是提供给人们一条观赏北京的水路。
            4.  与上一点相对应的,城市的沿海、沿河和城乡交接地域要重点建设,以期提供人们精彩的城市轮廓和建筑总立面。
            城市边沿构成了城市的最直接的形象,它的好坏决定着整个正是的好坏,因而它是我们规划部门应该花大力气去治理、改造和建设的地方。我们的昆明湖—高碑店湖36公里长的河道正在治理,下一步就将是治理河岸两侧的城市轮廓和景观了。
            5.  城市轮廓要从中国历史文化出发来规划。
            单个建筑可以照抄照搬,但城市建筑的总体形象无法也不能照西方模式搬。
            (三)结点和标志
            前面解析了城市的线——道路,面——边沿,下面解析城市中的“点”。城市中“点”有两种,一为结点,二为标志,而且两者经常同时出现,故一同分析之。
            解
            概念 结点指城市广场或交叉路口,或者河道方向转弯处等非线型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或城市人流聚集的核心往往出现结点型空间。
            标志是人感觉和识别城市的重要参照物,他可能是一个雕塑,一个建筑,也可能是一座山,一座桥。建筑群由于相互协调而构成空间的界面,具有强烈个性的建筑长期以来成为城市的标志。
            分类
            结点的类型很多,本文主要解析城市广场。城市广场是“结点”中的典型。城市广场通常与道路相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道路相交,而必然形成的一个把道路放宽放大的区域,这经常成为道路的对景,为行人所关注;一类是在道路旁或者在道路的尽端,由建筑围合而成,相对私密的空间区域。
            标志的形式就更多了,但凡高耸的、别致的、与总不同的,不论建筑、雕塑、公共设施或者自然物,都被人们看作标志。林林总总,本文重点解析建筑上和雕塑上的标志。
            作用
            广场空间与道路相比,要宽敞的多,因而从城市功能来说,它具有组织人流,疏散人流的功效;从空间角度,它构成了如同住宅中客厅作用的城市交往空间,使人们的视线在此交汇。同时,广场还具有控制和支配整个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作用。
            标志的产生就源于它对一定区域所具有的统治力,如同画龙点的睛,广场有了标志才会精彩。并非所有区域都具有标志,标志也不是每个地区所必需的。但广场上一般都需要一个支配力来统治整个局面,因而大多数广场上都有标志。在广场中,标志增强了广场识别性,加深了游人对广场的印象,在游人印象中,标志甚至代替了广场。标志有大小之别,小者,控制一个广场,大者,统帅着整个城市,乃至代表着整个国家。
            元素
            广场要比道路和边沿都复杂,它既包括道路的元素又包括边沿的因素,同时还有其特有的元素。它的构成包括:地面铺装,小品,雕塑,建筑材质,建筑形制以及广场的标志,建筑、雕塑或喷泉。
            标志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它自身的形式、颜色、材质或图案等因素突出于周围。
            析
            1.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曾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广场成不规则的L形。主广场东端圣马可教堂为广场主体建筑。小广场两侧为总督府及图书馆,一面向海敞开。广场以南400多米的小岛上建有修道院,教堂,成为广场的对景。
            广场四周相似的拱廊,衬托方塔成为此广场的标志。周围建筑都是两层或三层,唯独方塔直直的足有十层高,这是高度上的对比;广场两旁相对低矮的两层柱廊横向延伸与竖向高耸的方塔形成第二个对比;除圣马可教堂外,两旁的建筑物屋顶低平,与尖顶的方塔再一次形成反差。如此三个对比,方塔就自然的形成广场的标志。
            方塔在景观上有多个作用,首先它是广场的标志,统帅着圣马可广场;它与平阔的海景对比形成航标;位于大小广场的转弯处,成为联系两个空间的轴心。
            2.  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廉斯广场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威廉斯广场伊文城郊一个新开发区的中心,是一个构思新颖,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广场。广场上只有一群奔跑咆哮的野马群雕,业主认为野马象征着新大陆的开拓,只有早期的开拓者才目睹过大草原上野马群疾驰而过的壮丽景象。以此成为广场的主题,雕塑成为广场的标志,决定了广场的性格和心理。
            广场为正方形,对角的设置了一条象征草原上小溪的自然曲线的水道,在其中精确的设置喷泉模拟马踏水面时水花四溅的景象,加上雕塑家研究了大量有关马的解剖资料,雕塑雕得惟妙惟肖的飞奔的野马群,颇似从远方大草原上奔来的一群野马。
            广场三面是建筑,却都谦虚的甘当雕塑的背景,里面处理得十分简单,平淡朴实,从而很好的衬托出广场的主题,衬托出雕塑的形象。
            除此之外,广场地面上空空如也,如此象征的克萨斯州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为避免单调和空旷感,地面处理得当。色彩变化,用来象征草原被水冲刷后所裸露出的地面。
            3.巴黎的广场和标志
            巴黎市中心有几个很有名的广场和标志,如协和广场及其方尖碑、戴高乐广场(原星形广场)及其凯旋门和埃弗尔铁塔。
            巴黎的广场多为道路交汇而成,因为没有建筑限定空间,所以多与标志同时出现。也正因为没有太多的建筑,方尖碑、凯旋门和埃弗尔铁塔这些标志,就更加显其气势雄伟,不可一世。从而使得游人对广场印象深刻。
            启示和借鉴
            1.  广场上应适当设置标志性建筑或雕塑来统帅整个空间。
            2.  标志应与周围建筑形成对比,从而脱颖而出。
            3.  标志的存在,附属建筑就不能再突出自己。
            4.  在道路交汇处,适当设置标志,突出城市形象。
            我相信:一个全新的设计概念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自由人
            发帖: 952
            2002-04-10 21:55      
            看了楼上的文字,感想颇多.首先对于楼上之博览群书和思维之广阔表示十分的欣赏与支持.另,作为同行交流试列如下小点参考
            1.不知道楼上的确切研究对象是什么,如果是“城市空间“,似乎应当先将提纲上传为妥,一面可以省去读者许多不必要的揣测,一面也让人对于给课题的论述思路具有一个整体概念,以便可能的讨论与交流.
            2.尽管本人认为该题似显过大,(不知是本科阶段,还是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论文),以目前国内的城市现状和参考资料的丰富程度而言,似乎还尚未具备研究一般性的城市理论和概念论述的条件.如有可能,是否可以将研究对象在进一步的具体化.
            3.遵照上述的文字的思路,本人有一个小问题希望得到解答.
            既然文字中十分强调将空间作为理解城市的重要基石,并一再指出空间感觉在于人为的体验过程,那么是否意识到人的概念及其城市中的行为内容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呢.简单的说,就是既然人为体验是描述城市空间的基本维度,那么城市中人为的演变过程本身就对应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类型.这也似乎就暗示出,本题中对于城市空间不同类型的理解不应仅仅站在今人的固定角度,而应充分取得不同历史时期下城市中人为特征及其空间概念的动态理解.
            4.关于东西方的城市比较
            从理论建构来说,借西方式的空间理论系统对中国古代城市进行分析与比较,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二元结构般的东西方城市空间体系的理解,是否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似乎还值得商榷.
            5.关于有和无的概念
            即使上述二元化的东西方城市空间论述体系得以成立,且有和无的概念是否因为大师名言就达到了建筑空间的本质理解也暂不辩之,似乎也不足以推倒出由于西人历史上不重视建筑室内空间必然就忽视了外部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结论.
            个人以为,对比于中国历史城市中具有浓厚意识功能的院落组织和九经九轨般的整体城市结构,真正人性化的外部空间内容似乎更多仅存在于古典园林之中.而西方城市中的外部空间设施(如广场,街道等)似乎到是从其脱胎于市民社会的那一天起就伴随始终的.两相比较,究竟是谁重视城市的外部空间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6-7-17 22: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2-23 17:07 , Processed in 0.438263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