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997
- 积分
- 0
- 精华
- 贡献
-
- 威望
-
- 活跃度
-
- D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2-1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被世人称作"东方明珠",她给予大众的印象是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然而,当我们对上海的新建筑进行推敲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之中同样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
去过上海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金茂大厦这座世界上第三高的建筑。这座庞然大物在其建造之初,它的建筑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投标的形式,最终中标者为美国的设计公司。据说美国人接手这个项目的投标任务后,所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去研究该项目的技术问题,而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结合模式。他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找了几乎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最终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大雁塔作为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原型。另一方面,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另一个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引申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现在这座大厦已经建成耸立在浦东,它修长稳健的体形确实让我们联想到古老的大雁塔的身影,它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几层的跌水处理,也确实体现出中国古代平面布局中曲水环绕的建筑规划方法。
然而,当我们走进了大厦内部的展览厅,看到金茂大厦与世界上其它著名超高层建筑物进行的建筑风格的比较展示时,我们发现金茂大厦的主人在他安排的对金茂大厦的解说词中,美国人的煞费苦心的安排都变得无影无踪了。金茂大厦将自己高耸屹立的主体比作是一支笔,将周旁的裙房比作是一本书。咋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大厦下部故作书卷翻开造型的裙房比作一本书还算妥当,而将大厦的主体比作一支笔总不如将它视作为大雁塔的现代版本更形象恰当。因此,我们想要了解这种寓意的内在含义,还是要首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城市规划及建筑艺术中的表现。
"自古来,出圣出贤尽在朝阳俊秀之处,清雅之地。……圣人于此推文,创作阴阳地理之书,……论天、地、人三才之正理……。"(源自李怀远的《地理原真》)这反映出了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中自然(天)、社会(地)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用,即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两大哲学支柱。
在中国古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由于儒家学说的倡导,十分注重教育和文人取仕,因而诸多文化建筑,如文庙、学宫、书院等,其选址布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特异意象,即注重地理环境及景观对人文的影响,使人们得以寄托其理想追求,或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调节。例如文峰塔、奎星楼、文昌阁之类文化景观建筑,遍及古代中国城乡。清高见南的《相宅经纂》中说:"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意思是指,在城乡东、东南、南的方位上,选择吉祥之地,建一座最高的塔型建筑,可以使得当地人才辈出。可见,文笔峰、文笔塔或文峰山,作为中国古代兴文运、昌科举的象征,几乎遍及古代中国的每一个城、乡,如:
广东省东莞市,古以朝山黄岭为文笔锋;
广东省和平县城,有正对的文笔山;
福建省龙岩州治,在锡帽山上建有文笔塔;
福建省惠安县城,有正对的文笔山、登科山;
浙江省奉化县城,有正对的文笔山;
江西省广信府城,在琅琊山上建有文笔塔;
江西省丰城县城,以猴峰为文笔锋;
四川省阆中县城,在东南塔山上建文笔塔;
湖南省宁远县城,以鳌头山为文峰。 ……
此外,众多文明开发的乡村,或建有文笔塔,或有指定的山峰为文笔峰。
徽州《尚书方氏宗祠图》中,就标有代表该族文运昌盛的"文笔塔",塔周围是平坦的田地,好象盛墨之砚,故有"文笔投砚"之称。
理解了徽州“文笔投砚"的美好的人文底蕴,就不难理解上海金茂大厦所想要表现的"笔岸书香"的经典寓意。金茂大厦位于上海著名的经济中心--外滩的东边,取形取意围绕着一支笔、一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文明中的一种恰当体现。它反映出上海市领导层和上海市民期望上海能够保持人才辈出局面的一种美好心愿。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所需要的一切,在一座金茂大厦中都体现了出来。大厦的名称金茂代表了财源广进,大厦的人文寓意"笔岸书香"代表了人才辈出,试问哪一座城市不希望自己能够"财源广进、人才辈出"呢?
附:转贴一篇文章
科学诠释建筑风水
在风水学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比如前几年卖的等离子发生器)和磁场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产生作用与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能量也随着环境不断改变,也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信息能量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人思维迟钝、神经恍惚(撞鬼)、多病短寿!而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的变化的反映,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一些学者已用仪器对人、动物、植物测验成功)。人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学现象,为风水的作用机能提供了依据!
生态建筑与风水
为什么北方人居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要挖窑洞,云南人要盖吊脚竹楼,这就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大脑中最基本的反映。
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
风水学则加进了感官心理因素
难怪当率先研究生态建筑学的西方人,偶尔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时惊讶地发现:发展了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理论,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产生了历史共鸣。
人体信息与风水
当信息场和人体信息和谐共振就是风水的真正含义--科学一面
医学其实也是调节人体信息与自然信息和谐共振的一种方法
医学从调整人体生命信息入手,风水则从调整自然信息入手
从命理上讲每个生命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命格"。人体信息的阐述就是:每个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命信息.能量及不同的组合结构。当同自然信息协调同步,既达成共振效应--风水。
全息论.生物钟.微波技术等信息场的出现,正为我们揭去风水学那层神秘面纱睡觉的方向就是人体信息适应磁场信息的最普通方式。
美丽的花卉植物使人心情愉悦就是自然信息对人体信息的最普遍调节方式
国家的政策到位,人民的观念到位(二者本身就是能量信息)是社会信息和群体信息的共振。
有的地方偶然事件频繁发生,人们认为阴气太重,其实首先是一种心理因素(就象走夜路紧张一样),其次是因为一些矿体或尸体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都释放在周围,一些危险性工作的 人(如司机)大脑细胞处于低潮,瞬间失去正常功能,或产生错觉,一念失手,酿成大祸!!
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场*
一些人物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场,如观音,关公......
修炼方法(人体信息)多种多样,不一定身披袈裟,烧香念佛,只要一心向善,济事渡人保持高尚的情操,就是一种修炼!
环境景观学与现代风水
当我们来到北京的故宫.苏杭的园林,会为它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而神驰暇往
当我们遇到寸草不生.狂风恶沙之地会避而远之。
山清水秀,避风向阳,会让人神情愉悦;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留恋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环境景观对人类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效应。这一切会使我们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格外活跃。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互相嫁接,诠释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水文地质与风水
为什么海南.新疆有长寿村,而陕西.贵州有傻子村!欢迎光临水文地质与风水!
为什么有矿泉的地方人杰地灵,为什么锡矿附近的妇女不生孩子! ----因为铁锌.有机蛋白等,对人体有益;而镭锶等放射性元素,对人体与智力发展是有害的!
为何传统风水要装模做样闻尝土和水的气味?
----非常简单,每个居民区的形成都喜欢水味甘甜之地,水味苦涩则无人居住!现存的为已知,未知的需要探索!!!
为什么有的地方的人健康长寿?而有的地方的人就容易患病和早世?
----这些都与水文地质相关,风水中的龙脉思想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趴地听地下水其实就是地质学中关于山脉走向的学问。而风水中保护龙脉的思想,也与现代地质学中的水土保护,环境保护不谋而和。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剔除迷信的部分,还其科学的一面,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
水文地质风水的目的就是研究出山川河流,地质地貌,山脉走向,水土关系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人类心理与生理,健康与事业的正反影响,使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