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6|回复: 0

[必看]:龙应台成都之行谈城市改造---“成都还象成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3 11: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3月27日至4月1日,应湖南卫视“象形城市”节目组的邀请,原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知名作家龙应台以以嘉宾主持人的身份访问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3月30日在武侯祠,成都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孙平、龙应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及建筑学者刘家琨出席座谈。
       龙应台:没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却让我“失去”了成都,失去了很多历史文化风貌的成都给她的感觉与其他新兴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刘家琨:“拆不是问题,只要精神还在”,“我们不能保留一个美学假象”。
      龙应台:成都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过去、没有性格的新兴城市吗?深圳可以这样,但是拥有三星堆、金沙、诸葛亮、杜甫、陆游、黄庭坚的成都,甘心这样吗?保留老屋就代表生活不方便?没这回事。没有人说,文化保存就是老房子里一成不变;内部本来就是应该现代化的,抽水马捅、污水处理,技术上根来不是难事。没有钱?我不相信。想不想做而已。老区保存是长期的投资深沉的扎根。预算,从来就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意愿,孰轻孰重而已。所有的政府官员都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什么叫做“精神”呢?建筑不就是人的内在精神形之于外吗?中国传统建筑会长成那个样子,是由于中国人有那样的宇宙观,有那样的生活方式 、那样的生活美学、那样的人际关系;西方建筑也是,可以说,建筑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凝固。所以把属于自己的全拆了,然后遍地摆上从西方抄袭来了“现代”,又移不来人家“现代”下面的社会张力和深藏的思想,这不是问题吗?
         建筑风格或城市风貌都是人的生活态度与美素养的自然流露。现在的中国城市,请问哪一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尊重了、表达了那个城市里的“人”的生活态度和美学的素养?我在意的是,在规划城市时,究竟“人”是不是主体?是建筑适应人,还是人去适应建筑?是城市规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的风貌?因此我反对的并不是“中国不像中国了”,那是肤浅的评语;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城市建设如果真正以市民为主导者、以在里头生活的人为主体思考,那么城市风貌自然而然会“像中国”;不以人为核心,结果就是失去了有个性的城市,而换得了千篇一律、没有现代精神的所谓现代城市。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3 04:40 , Processed in 0.36956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