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4|回复: 4

[转贴]:发个合肥战略规划,内容挺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5 12: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
----
一、面临挑战的合肥
二、现状区域空间格局
三、规划区域空间关系
四、产业发展战略
五、城市总体发展
六、城市用地拓展
七、城市结构
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九、空间发展战略
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合肥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合肥产业发
展战略、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
地与空间三部分对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面临挑战的合肥 返回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
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
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范围考
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
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
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
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
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
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
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
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
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
13倍,郑州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
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
的扩大。合肥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
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
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合肥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
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中合肥和南京都在60%以上,然而2000年大多数城市的三产比例都
已经超过了二产比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只有合肥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
15个百分点,尚未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合肥城市发展
速度,制约了合肥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的完善
与提高,同合肥科教基地的城市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
虽然合肥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独占鳌头,2000年全市GDP增长了10.5%2,高出第二位的
铜陵1.4个百分点。然而从全省来看,合肥经济地位的提升却显得举步维艰。不仅如此,
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制约了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目前许多安徽城市
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
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省域周边其他大城
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
的挑战,市场与腹地不断缩小,发展空间受阻。
二、现状区域空间格局 返回
合肥是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然而从全国经济的格局来看,合肥却又处在我国几个
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首先,从经济区来看,合肥是上海的二级经济影响区,同时也受
到武汉经济区的影响,却又没有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建立起足够密切
的经济联系;其次,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合肥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
度上被排斥在了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最后,随着安徽周边大城市的发展,与
合肥之间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最终合肥也许就会成为几大城
市经济圈边缘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大边缘,小中心"可以说是合肥目前在经济格局中
地位的真实写照。
1、合肥与长江三角洲——迎接“西扩” 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演化,长江三角洲腹地的
拓展势在必然。合肥为西扩所涵盖,并且是西扩地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由于皖中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北翼西段尤其是前者的城市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
此长江三角洲的西扩将为这一地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改变这个远未发
展成熟的区域内城市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由于距离的限制,合肥在建立同长
江三角洲的联系方面要应对比省内沿江城市比如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更多的困难,如
果无法正确应对,合肥在华东地区甚至安徽省的经济地位可能会被其他城市取代或者超
越。但是,如果合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将这种挑战变成机遇。放下省会城市的
架子,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其他甚至规模等级逊于自己的城市展开竞争,合
肥或许能够依靠西部和北部广大腹地的支持成为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的另一个中心城市

2、合肥与南京——合作是首选,但竞争也别无选择
合肥与南京,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然而为了掌握自身的命运,合肥别无选择,
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要与南京展开城市经济腹
地的竞争,利用自己在传统的经济、行政关系上的优势,加强辐射联系,尽量避免皖中
、皖东地区被南京尽收囊中的局面。然而竞争只是合宁关系的一方面,某些方面的竞争
不能掩盖合肥与南京在其他方面的分工合作。合肥不能仅仅从安徽省域的范围来考虑同
南京的关系,必须放宽视野,从自己同长江三角洲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锡常
等等关系的角度以及同长江中游城市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位,寻求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避免与南京的正面冲突,在同南京城市职能的分化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3、合肥与长江经济带——溶入其中,积极作为
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合肥和芜湖为中心的皖中皖江经济区处在南京和武汉两座中
心城市之间的经济低谷区,虽然经济的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经济产出
水平。合肥的人均GDP和经济密度指标已经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在皖中地
区与沿江的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城市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城镇相
对密集区,发挥着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合肥属于长江经济带的边缘地带。通过充分利
用自己的边缘区位,一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协作,另一方面发挥极化作用,扩大
自己在外围地区的腹地范围,将这种边缘区位转变成为“门户优势”,巩固提高合肥次
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合肥具备了成为南京和武汉之间另一个中心城市的可能。
4、合肥与省内城市——一强多极,分工合作
合肥和省内其他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安徽经济增长的核心,这种局
面可以概括为:一强多极,一方面,合肥是省内最强大的城市,另一方面,合肥带动全
省发展的任务只有通过和其他中心城市的分工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在安徽省城镇等级结
构中,合肥、芜湖共同构成了具有全省意义第一等级,两个城市在全省经济中的贡献率
占到了11.3%:这两座城市所在的皖中和沿江地区也是安徽城市密度最大,发展水平最
高的地区,就发展条件和趋势而言,这个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安徽的经济核心地带。
合肥应该通过同包括芜湖在内的其他增长极城市的分工协作,避免安徽被省域周边中心
城市瓜分的局面,促进安徽向心集聚格局的出现,实现辐射带动全省的目标。
三、规划区域空间关系 返回
1、发展新动力
合肥城市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地位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全省的政治中心,
合肥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各方面享有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国家和安徽省在合
肥建设了大量的工厂,从而促进了合肥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手段干
涉经济运行的时代已经过去,行政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也逐步减弱,最终真正
决定城市发展的还是城市自身的禀赋条件,合肥的城市发展要求它去寻找挖掘新的动力

(1)、全省交通中心
合肥目前已经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种运输手段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作为
全省公路交通的中心,目前对外放射状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九个方向:合宁(南京)、合
芜(芜湖)、合铜(铜陵)、合安(安庆至汕头)、合六(六安至伊宁)、合淮(淮南
至烟台)、合蚌(蚌埠)、合徐(徐州至北京)、合界(界子墩通往福州、成都)。铁
路方面,淮南铁路纵贯市区,北联京沪线,南接皖赣、宁芜及宣杭线;华东第二铁路通
道合肥-商丘段已经开通;合九铁路业已开通与京九相连;“十五” 期间宁西铁路合肥
——西安段即将建成通车。同时合肥的水运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机场运营能力也在逐步
得到利用。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辐射
长江三角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面临
调整与转型,再加上本地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
量较低的产业将会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合肥改变自己的尴尬境地,发挥“承东”的
过渡区位优势,接受发达地区产业扩散的机遇来了。
(3)、东西交流的“桥头堡”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西部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东西向交流的强化,而合肥交通条
件的改善,尤其是东西国家交通干线合肥段的修建,使得合肥在东西交流中的地位也将
得到较大的提高,这样合肥过渡区位的另一个优势“启西”也找到了发挥的时机。
不仅如此,由于外国投资壁垒的逐步消失和WTO国民待遇的实施,我国对外来投资的地域
性政策限制会在过渡期内消除,各地经济开放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合肥地处中部辐射
东西的区位优势,加上便宜的劳力土地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力量有可能
为合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4)科技研发能力突出
由于国家和安徽省的投资建设,合肥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现有高等院
校13所,各类研究机构200多个,科技人员近20万人,虽然总体规模并不十分突出,但是
人均科技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聚集为合肥提供了雄厚的科
技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新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将为合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
断的创新源泉。
除此以外,已经形成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省内城市在经济联系上与合肥所
形成的路径依赖都是合肥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考虑到我国和安徽城市化的背景
,合肥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已经具备了滚动发展的自我驱动和自组织能力。
(5)自主动力的增强
除了新的驱动因素之外,合肥城市原有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我
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合肥的经济却无法从中受惠。原因就在于合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
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利用机制,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人才都被东部地区所吸引而去。
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无疑将会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2、新关系――融入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西扩势在必行,对合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该不该接受,而是如何接受
,是被动接受还是充分准备之后的主动融入,甚至主动向长三角靠拢,加快融合的步伐
。然而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错综复杂的区域关系,对合肥来说,要着重考虑的只是两个
城市:上海和南京。合肥是受到上海的直接辐射,形成同上海之间直接的分工协作,还
是受到次级中心城市南京的辐射,间接的同上海形成经济协作关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
的,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的快速成长正是受惠于这种直接的分工协作关系,合肥也可
以利用这种经验,绕过南京,直接接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同时加大吸引国外包括国内其
他地区投资的力度,利用外部力量来实现同南京的制衡。虽然从空间距离上来看,实现
这个目标具有相当的难度,可是随着芜湖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的开通,绕过南京的“
华东第二通道”将会成为连接上海同合肥以及其他华中城市的另一条主要通道,随着上
海经济实力的增强,向外拓展腹地的要求也不断增长,在上海十五规划中,已经提出要
将辐射面延伸到芜湖。合肥应当主动抓住这个机遇,主动接受辐射,大力促进合沪合作
,争取成为上海的直接腹地,直接参与三角区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的体系之中,
努力争取后来居上,占取有利的发展位置。
3、构建全省发展之核心
促进省内城市核心轴带的形成一方面是合肥以及沿江城市乃至全省发展的立足点,
另一方面也是合肥融入长江三角洲的客观要求。促进合肥于沿江城市之间产业轴带的形
成对于合肥城市的空间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芜湖为核心的沿江城市带和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区对安徽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以合肥和芜湖为核心的两个经济轴带在产业结构、城市功能以及交通条件上都有着相
当的互补性,沿江产业带是安徽重要的工业地带,依托资源优势和优越的长江港口条件
发展了以重型工业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电器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城市专业化的
水平较高。而合肥则是以机电、轻纺等轻工业作为工业主体,而且在城市信息产业的发
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交通上,沿江城市的港口则弥补了合肥在水路运输上的
先天不足,合肥也可以为沿江城市群的陆上交通中转提供便利。
4、建设“大合肥”
要跳出市区做合肥,形成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域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垂直扩
散为主,加强产业联系,通过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布局,提升和增强各县的经济实力,
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缩小核心外围差距,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模式
,从而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增强合肥的整体实力和辐射力,形成一个包括市
区和周边县域在内的 “大合肥”,为合肥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四、产业发展战略 返回
1、目标与方向
优化与调整产业结构是合肥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合肥产业结构调整总的目标和方
向是全面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逐步推动三次产业
的全方位升级和提高。
合肥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是逐步走向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
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合肥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是坚持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紧密
结合、增加总量与调整优化结构紧密结合,加快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现有企业和
产品向高附加值、集约化和高加工度方向演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面提高工业素质。合肥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房
地产、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
2、主导产业选择
由于合肥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应该采取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发展战略,
把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把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物流、金融保险、
房地产等新型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并从中选取一些产业作为合肥的支
柱产业重点发展,根据目前情况,光机电一体化也应作为合肥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
3、产业布局优化
合肥产业布局需要调整和优化,优化的方向是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郊县经济
的发展,优化的措施是通过发展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适当集聚发展,在市场化竞争的基础
上促进郊县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聚主要通过开发区的建设来实现,要重点支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经
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在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合肥现代物流园区是促进
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很好措施,应该加快建设进度,促进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努力把
物流产业建成合肥经济重要的新兴增长点。
促进郊县经济发展,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壮大合肥经济总量,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新
的发展措施。在发展思路上,要从大合肥的观念出发,尽早进一步调整目前的行政区划
,实施发展两翼、提升总量的区域发展战略,积极促进肥东、肥西一体化发展,促进长
丰南部和市区一体化发展。在发展措施上,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合肥
城市的区划调整,大力推进肥东、肥西、长丰等地的城市化进程,;二是要大力调整郊
县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郊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建设郊县工业园区,促进郊县工业快速
发展;三是要调整郊县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
业,促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的效益;四是,在城市区划调
整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合肥东西两翼肥东、肥西新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合
肥东西两翼新市区的投资环境,引导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向合肥东西两翼新市区的开发
和建设。
4、产业发展重点
(1)制造业――把合肥建成制造之城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
家竞争力的基础。合肥要抓住发达国家、地区或先进省市产业转移的机遇,把合肥建设
成我国重要的“制造之城”的远景目标合肥发展制造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先
进技术制造业,一是传统制造业,前者如光机电一体化,后者如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前
者是合肥发展制造业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后者需要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竞争水
平。
(2)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合肥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许多有利条件,要把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力求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重点突破的格局,产业规模上一个新台阶,期望到2005年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0%。
(3)教育产业化――经济腾飞的翅膀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要
采取得力措施把已有的教育资源优势转变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占领安徽教育市场,辐
射全国和周边省份教育市场,把教育产业发展成推动合肥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通过
教育产业的大发展为合肥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4)新型服务业――现代化城市的灵魂 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已经成为合
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合肥应该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的经
济增长点大力发展
(5)旅游业――急待闪亮的城市名片
(6)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省会与交通枢纽之发扬光大
5、产业发展政策
(1)规模与效益 合肥产业发展要走以效益带动规模壮大的路子,把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到突出的位置。
(2)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3)引资与引智并重
(4)中小企业的支持与企业集团的张扬
(5)养科技集群与新技术孵化基地
(6)工业园区的调整布局 合肥新的开发区建设,应该实施郊县发展的战略:注重郊县
与城区一体化发展,通过积极发展郊县工业园区,迅速提高其经济实力,促进合肥产业
在市区和郊县产业之间合理布局,真正“做大做强城市”。要重点促进合肥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高新区要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
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围绕汽车
及工程机械、化工及橡胶、家电及配件工业重点发展合肥支柱产业。
五、城市总体发展 返回
1、时间与规模
合肥作为6320万人口大省的省会,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捷,城市人口将随全国城
市人口总量的增长大幅度增加。虽然合肥人口增长的具体时限难以准确把握,但大幅度
增长势在必然。
作为基本的判断与假设,本次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要研究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的重大
问题,其城市人口总量以翻番考虑,可能超越300-400万人。
2、空间发展策略
(1)双星闪耀的区域空间格局。合肥的发展必须立足自身放眼全省。作为省会,合肥的
发展应促进安徽向心集聚格局的出现,避免腹地被省域周边中心城市过多瓜分。由于长
江三角洲的西扩势在必行,芜湖是合肥融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必经之路,因此
合肥与芜湖的联动发展应看作是惠顾全省的合理战略举措。
合肥和芜湖所在的皖中、皖东(江)地区是安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除了与芜湖
联动发展外,合肥还必须加强同其他沿江城市的协调合作,密切联系,取长补短,真正
发挥“合肥-芜湖”双核心的组合优势,增大辐射,带动全省。
(2)高科技与制造业并举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形如我国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会城市,合
肥现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还是经济结构中的“中流砥柱”,发展速度体现着
整体发展的水平。合肥这一时期一方面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另一方面需要调整经
济结构,提升经济中心功能。
合肥提升经济中心功能的最重要的着力点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抓
住发达国家与地区、我国先进省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制造业,把合肥建成制造
之城。
(3)做强郊县,促进“大合肥”发展。合肥产业布局优化的方向是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
,促进郊县经济的发展。其措施是通过发展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适当集聚,在市场化竞争
的基础上促进郊县经济。
郊县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大合肥”发展。从大合肥发展的观念出发,我们认识到现有市
区行政区划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通过打破市、县行政界限,促进大合肥的发展。
(4)头脑清醒,目光高远的产业发展选择。合肥应坚决避免大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兴建
,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之外,积极支持教育产业、金融保险为主的新型服
务业、旅游业、区域物流中心等的发展。
3、城市基本定位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的次级中心城市。
合肥应当抓住长江三角洲西扩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争取参加
与上海的直接分工协作体系,在与副增长极-南京的竞争中与保持分工合作,将长三角
西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同时与芜湖相互呼应,带动整个皖中——沿江城市密
集区的形成,并进一步成为安徽省的经济核心地区,通过和区内城市的相互协作发挥组
合优势,带动合肥乃至安徽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皖中——沿江城市密
集区与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的耦合与联结,最终将合肥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
带西端的次级中心城市,扮演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扩散交流的“桥头堡”。
4、城市形象
合肥环城公园,宛如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中心。因为环城公园,合肥
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显得独行特立;因为环城公园,“绿色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市民
中深刻树立。规划继承和发扬合肥城市空间的传统格局,以“绿色城市”为合肥发展的
形象追求。在城市整体形态发展建构、新旧区发展协调、城市空间拓展、城市总体布局
等方面,均以“绿色城市”为总的发展坐标。
六、城市用地拓展 返回
城市用地拓展一旦错误,将置城市于“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困难境地,长期被动。
国内包括北京、广州等一批城市,目前普遍面临交通的困境,不得不筹划动用大批金钱
,改造再改造,北京仅三环路十五年内就已经改造大修三次。追本朔源,错误的起点很
大程度正在于用地选择的失误。
通过区域协调、交通先导、环境先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合肥用地拓展研
究得出下述结论:
(1)从区域协调、区域合作、区域发展等方面考虑,合肥用地拓展的主要方向不在西部
而在东部。东部的发展应该视为“皖中、皖东联动发展,合肥走向长江”战略的具体措
施;
(2)合肥未来发展的目标规模可能远多于传统规划能够看到的规模。避免向心发展的本
意是避免“大饼”式蔓延发展,而交通先导的拓展模式有助于建立开放的发展结构,满
足城市不同规模的发展需要。因此城市形态将避免“饼状”,选择“指状”或“带状”

(3)环境先导的用地拓展模式,强调继承和发扬合肥“绿色城市”的特色,突出城市对
水环境、植被环境、大气环境、空地等的追求,因此城市应该重视向巢湖的发展,应该
重视南淝河的保护、改造、利用;
(4)可持续发展的用地拓展策略,引导合肥尊重区域的整体发展需要,从区域发展的要
求发展城市,因此城市拓展应该有助于靠近合肥的肥东、肥西两个县城的发展,应该保
证市区北部水源涵养地的禁建、少建、无污染,保证南淝河、巢湖两大环境和景观单元
的长效利用、后续利用、永续利用。
七、城市结构 返回
1、 区域及“大合肥”发展的空间形态
区域发展空间形态――构建“合-巢-芜”经济与城市发展带 合肥走向长江,加入
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必须有皖中城镇群和皖江城镇带的联合发展为保证,这十分符合
安徽全省的利益。对于安徽而言,皖中城镇群和皖江城镇带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代
表着安徽的整体发展水平。这两大区域的联合,将呈现出城市网络的形态,在未来发展
中表现出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巨大的活力。为了皖中城镇群和皖江城镇带的发展联动,
构建“合-巢-芜”经济与城市发展带是必然选择。如此,“合-巢-芜”经济与城市
发展带就因为具备全省战略意义而凸显其重:合肥城市结构有了需要遵守的新“规章”
――城市向东部的轴向发展具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合肥、芜湖在“合-巢-芜”经济与
城市发展带上各占一端,形成发展带的“双核”,整个经济、城市发展带呈现出“双核
型空间结构模式”。
“大合肥”发展空间形态
大发展之初,合肥的城市结构不能够局限于现有市区。合肥之所以近年相对于长江
三角洲城市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域经济的薄弱。因此合肥一方面要寻求与皖
江城镇群的联动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市域各县的发展带动。城市结构上建构“大
合肥”的设想,正是为了强调对市域各县的发展带动。
“大合肥”规划设想主要包括市区扩大和城市行政区划进一步调整两个方面。市区扩大
主要考虑城市用地需要和环境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需要,市区沿四个方向扩大至店埠镇、
上派镇、义城镇、双墩镇,市区总面积由596 平方公里扩大为1672.5平方公里。
2、城市总体形态:发散结构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滞后的“补偿效应”越来越清晰地展露出来。
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到随后跟进的中部地区,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城
市大发展时期。快速发展的城市需要超出常规的发展思路。合肥过往50年走过的是典型
的依托旧城,单中心、外溢式发展的道路,目前已经开始显示出明显的弊端。由于合肥
进一步发展的总量完全可能规模翻番,因此继续采取原有单中心、外溢式发展的道路,
极可能引领合肥走向错误结构的不归之途。
合肥未来发展应采取“发散结构”―向巢湖义城镇发散、向肥东店埠镇发散、向肥西上
派镇发散,三个方向的发散功能各不相同。
3、延伸两翼,发展中间:城市发展“新三叶”
合肥现有“双核多中心”的结构,以旧城为中心,分别在市区东、北、西南、新城
区建设市级副中心,强调“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布局形态。由于“老城区为商贸、
金融中心”,依然成为当仁不让的城市中心,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是集中向心
发展的既有思路(酝酿中的合肥轨道交通方案,深刻表达出现有向心发展的思路),完
全看不到突破“环型加放射”结构形态发展的出头之日!“环型加放射”结构形态往往
以现有旧城为中心,带来经济容量和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沿环路土地交通条件相似,
迅速成为新的建设用地,形成新区开发的相对分散,不利于新城中心的迅速形成,反过
来引发旧城的种种问题(没有一块新区能够快速吸收足够的人居聚集度和经济聚集度,
难以支撑高等级、集约化运作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旧城问题令政
府兼顾不暇。快速发展带来问题快速叠加,最终往往导致旧城问题的爆发性凸现,成为
整个城市长期的拖累。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从母体中分离出更具有活力的崭新
个体,这是城市保持旺盛生命力,实现结构发散(有机疏散)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城市
生长来说,“环型放射,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逆城市生长的要求而为,形如城市“
母体”(旧城)身上的圈圈“紧箍“,加强城市的痛苦。合肥现有“双核多中心”的结
构,其实质是“中心加外围组团”的结构――立足母城,发展外围从而疏散母城。这种
结构的出现本身就已经意味着母城再难以承担城市发展的压力,需要疏散了。1990年代
以来,“中心加外围组团”的结构模式受到国内众多城市的“追捧”式采纳。近十年来
的实践结果表明: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是成功的。
城市发展“新三叶”总体构思
中心区布局――城市南部“新叶” 克服和避免失误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发展城市南部
“新叶”,将城市现代商业、金融中心、行政中心等三大功能从合肥5.2平方公里的旧城
迁出,旧城只发展旅游、文化、传统商业等功能,最大限度防止旧城密度和城市功能的
继续增加,维持合肥以环城河公园为突出代表和特征的“绿色城市”形象。城市南部“
新叶”,将发展成为合肥现代化程度最高、功能设施最先进的新城区。主要功能包括现
代商业、金融中心、行政中心、现代教育等。
两大开发区的完善建设――城市西部“新叶” 正视经济发展需要,增加经济技术开
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按照城市建设的标准,促成二者连片发展,形成城市西部
“新叶”
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城市东部“新叶” 作为城市衰败地区,合肥东部传统工业区
位处进出城市的门户地带,快速成功的改造将树立城市新面貌。城市东部“新叶”主要
发展传统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
环境建设区 市区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以巢湖北岸沿湖农田为主,包括巢湖湖面、南
淝河、十五里河、江淮运河、店埠合及其湖岸、河岸地区,应该控制农业生产,减少农
业污染,防止随意建设。
合肥向三个方向“发散结构”的结果,形成城市发展“新三叶”,凸现出保护旧城
、发展东西两端、促进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城市带迅速形成的用意。
4、次序与弹性:实施性与多方案可能
合肥未来发展新“三叶”建立在“发散”结构之下,具有便于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富
于弹性的多方案可能。
(1) "西叶片":以原为政务区的新市区发展为主,逐步充实完善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突出加强新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远期和远景
,根据发展需要,决定西南方向朝巢湖的发展规模。
(2) "中叶片":以城市商业、贸易、行政等为近中期主要发展内容。远景,以发展文化
教育、科技研发等为主。向义城镇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视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经济水平而
定。处于中片的合肥骆岗机场,对城市影响大,但不形成对“中叶片”的限制性影响,远
期视经济条件和城市发展需要向城市东北部合宁或合芜方向搬迁。
(3)“东叶片”:发展大运量、大占地的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向店埠镇的发展速度
与规模完全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实效。
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发展要求下,合肥城市发展的新“三叶”结构均能够满足城市
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叶片的大小,追随经济发展之需,保证城市各个时期的完整,新
“三叶”结构有比较好发展时序与发展弹性,能够应对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水平下
合肥城市建设要求。
5、远景应变:水色天光的壮美图画
变化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对于城市发展历史而言,特定时期的规划期十分短暂。虽
然我们的视力有限,但是我们要争取目光高远――50年前,北京只有100多万人,短视导
致城市无法很好应对今天1300万人口“梦想成真”时,城市的种种问题(过去50年里,
北京几乎每10年就增加100万人,目前增长的趋势依然明显)。
合肥未来如果规模超过300万人,向350万人以上规模发展,城市依然应该坚持“发
散”结构的总体形态――以沿合-芜公路的轴向发展,构成合肥“发散”结构的骨架,
布置城市各种产业区。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城市带基本形成,成为安徽最耀眼的发
展区域。总长120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合肥与芜湖。合肥凭借教育、文化、科研、
商贸、高科技产业成为省域、跨省域中心城市,参与长江经济区运作,带动全省发展。
芜湖凭借以长江大港为首的区域交通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加工制造业中心,以长江经
济带为纽带,完全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成为皖江地区最亮丽的明星城市。
城市沿南淝河、沿巢湖、沿十五里河、沿上派河、沿店埠河的滨水地区,发展由网
络轨道交通串联的滨水生活居住区。凭借环境的彻底治理,水岸绿色葱茏,水上碧水蓝
天,合肥滨水生活居住区呈现一派水色天光的壮美图画。
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返回
1、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政策
合肥未来要采取更加主动的环境战略,工作重点应放在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
政策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上,把可持续发展牢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有关方面
。在环境总体政策方面,注重如下措施的具体实行:一是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综合决策和
跨部门的协调,将可持续发展充分纳入各部门的发展目标与规划中。二是要继续加强环
保部门的能力建设与效率提高。三是加大环保投入,特别注意对巢湖的环境保护投入,
同时增加基础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例,加大监测自然环境的状况和政府决策对环境状
况的影响评价等领域的投入。要加大对环境改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投入,加大对人才资
源开发的投入。
2、建立“大合肥”生态体系
“大合肥”发展需要“大”的思维方式。城市生态环境的竞争可能是今后城市竞争
的关键。合肥在大发展的初期,应该吸取当年环城公园的建设经验,把环境建设放到相
当高的高度,长远谋就大环境的建设,充分研究城市拓展建设的用地趋势,确立控制、
培育、发展三种不同用地区域的环境建设目标,为合肥的现在和为来建立可行的生态环
境体系。
具体而言,“大合肥”生态环境体系由“虚体”和“实体”两个部分组成。其“虚
体”应该包括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管理组织系统等等。大合肥”生态环境体系的
“实体”建设是规划的重点。城市北部山体和农田作为合肥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地,不
宜作为城市建设。少量开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在双墩镇区附件,方便监控。规划
利用基本呈南北走向的一系列河流、水系主要包括南淝河、十五里河、上派河、店埠河
等),建立与合肥夏季主导风走向相同的绿化开敞空间。绿化开敞空间由林地、草地、
水面共同组成,沟通市区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和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分隔城市建设区
,加强环境空间的开敞性,增加城市环境容量。
市区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以巢湖北岸沿湖农田为主,应该控制农业生产,减少农业
污染,防止随意建设。建立完整的用地和拓展规划,用土地区划方式限定包括旧城在内
的全市空间发展政策,具体区划共分为如下六类别:
发展完善区――科技园至工业开发区之间用地,鼓励建设,发展完善;
改造振兴区――市区东部传统工业旧区,以改造振兴为主;
控制疏散区――以环城公园为主的二环内旧城区,突出密度控制和调整疏散的控制政策

引导开拓区――市区至店埠镇、市区至上派镇、市区至义城镇加速建设,引导开发;
生态建设区――南淝河、十五里河加强生态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最佳生态环境地;
生态敏感区――市区北部控制发展,作为生态敏感区控制和禁止建设。
在“大合肥”生态体系总体构思下,合肥具体以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措施,建设
城市环境“实体”―城市绿化体系。
宏观上,在城市郊区建立森林体系。森林体系与城区和郊区水系统一联系成为合肥
绿化体系的骨架。郊区森林以城市南部、北部生态环境保护地山体、水库、水系、重要
道路等为依托,形成“片”“线”相连的森林系统,以建设森林城市为目标,争取“城
在林中,林中有城”的总体效果。
微观上,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广泛施行园林城市建设工程。依托由森林构建的绿化
体系,组织绿带入城,将遍布新、旧城区的成片绿化联系成为覆盖全市的完整系统。
九、空间发展战略 返回
1、 行政区划的调整
为了适应“大合肥”发展的需要,规划进一步扩大合肥市区,范围同原城市总体规
划划定的规划区,由59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扩大为1672.5平方公里。市区扩大
随即带来与现有行政区划的矛盾,建议进一步调整行政区划:肥东、肥西两县改县设区
,长丰县南北过长,分而治之,将双墩镇设区由合肥直管。
2、沿湖建城与“引湖入城”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城市都处在江河或水陆交汇处。水运和水
景条件不仅维持城市 的生长,而且还引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城市成长。某种
意义上说,合肥城市历史也是水的历史――城市名称来源于“淝水”,京杭大运河开通
前,合肥曾经是江淮间农产品转运地,早在西汉前就因水运形成了集镇。
综合分析合肥水景利用的已有讨论,合肥水景利用的可能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平稳发展――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为主的滨水景观带一般性开发利
用。工程以防洪、景观建设、农业生产等目的为主。该方案对环境条件的利用程度偏小
,缺乏对巢湖的远景考虑,不宜采纳。
方案二:沿湖建城――城市大步向南,趋向巢湖建设,靠近巢湖大规模利用巢湖开
敞空间,营建绿色成片、水景壮观的滨水(滨巢湖)城市。该方案对能够取得最大的环
境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滨水用地,但是城市向南发展跨度过大,城市建设门槛太高
。同时靠近巢湖发展的措施过于简单,况且巢湖污染治理有待时日,污染治理与城市建
设难以平衡协调,不成其为最佳方案。
方案三:引湖入城――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为主的滨水景观带改造性开发利
用。工程在防洪前提下,以城市建设需要为主,通过植树造林、改造堤岸、扩大水面等
措施,依托现有城市建设区,视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逐步南延发展。方案采取引湖入
城的方法,随着城市建设的过程,分期逐步扩大南淝河水面,改河岸硬质铺装、人工砌
岸为自然斜坡、绿化林荫岸。扩大水面的挖出土方作为沿岸城市建设用地的填方,就地
平衡,为城市提供广阔的滨水发展空间。该方案对水景的利用巧妙而富于创意,不是勉
为其难向巢湖直接取景,而是采取“引湖入城”的手法将合肥南部地区视为一个环境整
体单元,通过植被、水系、建设区三者的统一组合考虑,改善大环境,大大增加城市滨
水区用地,建设长远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为城市环境改善和建设创造长效、丰富的机
会。城市可以顺势南拓,与现有城市保持较好的发展关系,其规模能够分期控制,便于
分期实施。
远景,针对引湖入城方案,视需要和可能,再考虑对巢湖的直接利用问题。研究沿
巢湖和跨南淝河发展的建设方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延长和增加巢湖、南淝河水景
的利用。该方案对
我们建议采用“引湖入城”的方案。
3、旧城中心的改造
合肥旧城凭借环城公园的绿荫,在我国绝无仅有。建议突出合肥旧城在人居环境和
国内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方面的贡献,以历史、城建、环境三者组合为理由,申报省级历
史文化名城。环城公园内5.2平方公里作为合肥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作为完整的“面
”给予良好保护:保持密度不再提高,进一步改善环城公园水色和植被,增加绿地,沟
通更多的水面,重点突出和强调以教弩台、逍遥津等为首的一大批三国文化景点,恢复
一批其他各时代历史景点,充实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通过保护和改善,使旧城由
目前密度日益增加的综合城市中心,逐步转变为主要有旅游中心、商业零售中心、宜人
的居住社区和文化服务中心功能的密度合适的传统城区。
4、城市新中心的建设
建议在合肥发展新三叶的南部叶片中建设城市新中心区。新中心区容纳由旧城迁出
的现代商业、金融服务业、商业办公、行政办公等功能,争取实现引水入区,使合肥城
市建设在引水入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引水进入城市中心区,创造富于极大特色的城市中心
区,有效提升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水平。
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议 返回
1、机场 骆岗机场于1970年代初建,于1997年扩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其侧净空
45米限高区东侧为本战略规划选择发展之城市中心区南缘,西北10公里范围内是合肥现
状文教区和城市建设区。对城市的噪音干扰明显,对城市新中心区部分地段建筑高度有
限制,从远期考虑,机场搬迁有利于城市发展。但是从近期5—10年合肥综合发展分析,
机场的存在还不是合肥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考虑到搬迁机场投资巨大,近期骆岗机场
不宜搬迁。
远期,随着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产业带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
经济、产业、文教、科研中心,骆岗机场的吞吐量可能大大超出设计吞吐量150万人次(
2001年换算旅客吞吐量已达84万人次),届时,城市经济实力必将大大增强,现状因为
机场的存在而不能够使用的土地价值也必将大大增加,机场搬迁于是成为可能。远期骆
岗机场搬迁的位置选择,应该重点考虑合-巢-芜经济和产业带发展的需要,放在城市
东部,一方面满足省域经济中心发展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为发展前景无限的芜湖提
供机场选用的灵活性(芜湖距离南京机场60公里)。
2、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的建设必须避免促进旧城“大饼”式蔓延发展,避免对合肥环城
公园的保护和利用带来负面影响。最先期的轨道交通进入旧城,必然加剧旧城疏解的困
难。从疏解旧城,发展新区的立意出发,轨道交通应该与旧城核心地段保持一定距离,
以防止旧城问题出现新的叠加。如果认可目前合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疏解旧城,发展新
区,那么轨道交通应该考虑如何促进合肥新区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采取“照顾两
翼,支持中间”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明确提升新区土地价值,促进新区发展。规划建
立南北、东西交叉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交叉点位于旧城外南二环而非旧城内部。规划南
北轨道交通线串联合肥新站、城市新中心区、教育及高科技研发区三个重要地区。规划
东西轨道交通线联系城市发展南部三叶,包括肥西上派镇、南部新区、肥西店埠镇三个
新拓展区。
3、建立支撑未来总体发展的道路骨架 合肥现有道路都以古城为原点放射发展,规划城
市结构新三叶处于现状市区西南端、南端、和东南端,为跳出古城发展、构筑新的道路
骨架创造了基本条件。未来合肥总体交通骨架由“放射+环路”改变为“复合”交通结
构模式,即以古城为核心的旧城维持环路结构,城市发展主体“新三叶”以带状交通走
廊联系。国道312横穿城市南部,规划沿312国道南侧新建城市南部快速路,由城市现状
南二环路、国道312高速公路和新建快速路沟通联系城市新三叶。
4、污水厂 随着合肥城市扩大,现有污水厂由于位处城市夏季上风向,西南侧具备城市
发展的可能,已经显得不尽合理,建议新污水厂向远离城市的地区择地另建。远期,根
据发展需要,考虑现有污水厂改建搬迁。
结 语 返回
城市均有其特殊性。
当我们沿着区域关系、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的序列,全面“梳理”合肥时,我们深
刻感觉到:合肥50年来的历史十分辉煌,横向对比虽然相对发展缓慢但是总体发展速度
依然很快。为此我们的战略规划便建立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之上!这种自信,使我们有理
由相信,面临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合肥凭借自己拥有的各种条件,完全可能继续保持不
慢的发展水平,呈现经济、城市的较大发展。
针对合肥的发展,各种分析和研究透视出如下综合结论 :产业方面,合肥依托高新
区和开发区,争取教育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的追求和启动,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
煌”的理念;城市方面,合肥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充分保护和利用以环城公园
为代表的合肥古城,发扬前辈规划建设者的勇气和气魄,继续大合肥“绿色城市”的营
建,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理念!
通过合肥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合肥现有发展结构亟待调整修改――现有
结构形态下,合肥呈现明显的“中心放射”发展模式。若按照这种模式继续发展,若干
年后,合肥的特色、合肥之美(环城公园之美)可能遭受巨大破坏,某些景观可能不复
存在!
我们强调:总面积5.2平方公里合肥古城,应该被视为统一整体加以保护利用,重点加强
古城密度、高度、功能的规划调整和控制,争取古城密度和高度只降低不增加;将古城
内城市金融、商业办公、大型商业等功能逐步迁出至新中心区。古城功能结合环境改善
、古迹恢复、旅游发展,定位于传统商业零售、旅游服务基地、人居环境中心等。
水是环境之灵。读遍合肥的历史,始终离不开水,合肥应认真考虑“水景观”问题

合肥水利用的要点是巢湖的利用。针对围绕或者靠近巢湖发展,建设湖滨城市的问
题,我们克服大幅度跨越式发展之弊,富于创意性地采取“引湖入城”的策略,根据城
市建设的需要,逐步、分期拓宽南淝河水面,渐进式地引水近城,最终慢慢实现“引湖
入城”的总体方案,争取最多的滨水区和最大的环境容量。通过“引湖入城”的方案,
最终实现“滨湖城市”。我们希望合肥“继往开来,走向辉煌”!


fool_love2000


发贴: 24
  2004-04-21 11:17     
--------------------------------------------------------------------------------
《同济大学方案》
----------------------------------------------------------------------------
----
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城市空间形态
三、目标与策略
四、实施与建议
----------------------------------------------------------------------------
----
同济大学方案在对合肥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模式、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空
间形态和城市战略规划实施四个专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的总
目标应是创造新的繁荣,战略规划实施重点是要扩大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建构区域性大
都市圈;培植城市创新能力,优化城市功能,增强区域性服务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网络
,建设有机整体的城市化空间系统;有序发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有机生长;建设优美
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居性,塑造具有亲和力的城市;强化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建
设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整体效率;完善政府机构协同机制和城市规划实施机制。
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 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返回
(一)偏弱的城市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竞争优势逐渐取代城市的比较优势而成为决定城市
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合肥市集聚能力、扩散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
面的测度与比较,可以看到:
合肥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尚处于欠发达阶段,在全国各城市的发展中,位居中下游水平,
在全国35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人均GDP排位倒数第三。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在全省中的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也显较弱。2000年,合
肥市的市区人口只占全省人口的2.16%,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0%左右。在对外交
通联系方面尚不及芜湖、安庆、巢湖等城市。
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进入投资驱动阶段,但投资力度严重不足,2000年人均
固定资产投资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32位;在安徽省内,也低于铜陵和
芜湖,显现了发展能力的不足。
合肥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差别明显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劳动者素质低、创业水平较差等,技术创新
能力较低。
(二)不能失去的机会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已逐步形成了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
的集聚效应。长江领域已成为我国一个最有希望的经济发展先行区,并将成为今后数十
年中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经济地带。合肥市靠近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
带,并已具有广泛的联系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而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经济增
长方式的转型,正面临着产业集约化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以中西部地区开发为标志
,将对这些地区中心城市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城市的发展走向开放和区域化,网络城市的概念正在形成。网络化区域城镇空
间体系与传统城镇体系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超越等级关系的网络化特点体现在空间关
系、职能关系以及活动联系上。在这样的城市群中,城市间的水平联系取代垂直联系而
具有主导性地位。因此,单纯从各个体城市角度出发确定未来发展规模和目标的现实可
能性将被削弱,而在更大程度上与区域发展背景相关。处于这一网络中的城市,其环境
质量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不能完全从自身范围得到解决,而更多地依赖于整体的环境质量
与效率。新的城市功能区建设和城市功能与结构的调整成为城市空间形态转型的重点。
从空间关系上具体地讲,个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将融于区域整体结构之中。
(三)产业与空间重塑
虽然安徽省是上一世纪末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但合肥地区在农村的改革的过程
中,并未如东部地区一样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三农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心
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城乡产业的脱节、城市拉力的有限、城乡差距的
不断扩大,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推进城市城市化进程,使合肥市在进一步确立中心城市
地位的同时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不断集聚的力量将被“落后的外围”消解。
合肥市的城市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是地区内人口继续增长的压力,而城市化
、工业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城市社会转型,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20世纪
50年代起,合肥市确立了“风扇形”的城市形态,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空间规划的经典范
例,但在城市近几年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张压力、特有的城市形态与园林城市的格局
的保持、生态空间的丧失),城市空间已经形成无序扩展。这种失去方向的发展不仅严
重破坏了城市发展的传统,而且威胁到城市周围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二、 城市空间形态 返回
(一)区域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
合肥自古历经战乱,城池几经兴废,基本在现有环城绿带内发展, 1949年合肥解放
,城墙仍在,老城区面积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2平方公里余。建国初到90年初中期
为风扇状发展期。90年代初期以后,合肥市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也在调整。东部老工业区由于行业发展趋势的不同,总体上处于衰落的状态,部分用
地被置换为居住用地。城市产业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三个开发区,开发区的扩张成为影
响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促成了整个城市形态由市中心向外蔓延式的发展

(二)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建国前夕,合肥市区实际建成区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市内仅有一个小火电厂和几家
小工厂、小作坊。1954年,在市区东部的和平路开辟了工厂区,1956年编制的合肥市总
体规划,肯定了已形成的东郊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并充实了北郊工业区的规划内容。19
58年编制的合肥市工业区规划确定开辟西南郊新工业区,将机械工业和塑料加工工业放
在西南郊新工业区,这次规划奠定了合肥市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
的基本布局。1970年后,合肥市新建工业企业逐渐向西南郊区发展。 1982年规划对三个
工业区的性质做出了新的限定,东郊工业区是一个综合工业区,由于用地不足的问题突
出,不再安排新的工业:北郊工业区主要结合铁路货站安排仓库区,并开辟地方建材生
产基地:西南郊工业区以发展机械、电子、仪表工业为主。
199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合肥科技工业园(后更名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后相继开辟常青、桃花、龙岗、双凤工业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技术开
发区和新火车站建设区,总用地117平方公里。其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合
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常青、桃花工业区连片,总用地53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区的设立使
城市西部、西南部成为城市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域,同时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工业开发区的设立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还改变了合肥市风车形的城市形态。东部、
北部无力扩展,新站区的建设填充了楔入东、北两轴之间的开放空间,城市向南部扩展
的趋势十分明显。城市产业布局也进入了调整期,东部、北部传统工业区日益萎缩,南
部、西南部成为城市制造业基地。
(三)城市空间特征与矛盾
由于城市工业建设的中心经过了东-北-西南的演变过程,工业用地在全市的分布范
围相当广。其中,在城东和城北主要是沿交通轴线(城市对外道路)分布,在城西和西
南则以开发区为主呈团状布局。另外,在市区内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工业用地。从全市整
体布局来看,工业用地的布局相当零乱。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其外围,近些年
,在中心城周边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段,房产开发活动较为活跃。在城市外围,尤其是城
东和城北传统工业区,居住与工业用地混杂的现象很严重,这给老工业区的转换和居住
环境的建设都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1990年代以来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演进过程中,老城区作为全市商贸、金融中心的
地位日益凸现,老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用地的制约和设施容量的限制。因此,政务文
化新区的建设对减轻老城区的压力,提供调整的空间,促进老城区功能的完善确实有着
重要意义。老城西南集中了众多大专院校,是城市科教区,由于位于城市内部,院校的
用地范围受到周边环境的限制。
由于历史上城市功能布局的演化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城市整体功能分区并不明
确,布局较为混乱。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布局的优化将是城市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现有城市扩展方式
合肥市现有城市的扩展主要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呈极核式地扩张。原风扇结构的中
心组团规模不断扩大,逐步蚕食外围的空地。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区的建设,新
站区、高新区都是城市扩张的热点区域。随着主城区向西南方向的延伸,主城区、新区
有连为一体的趋势。
为缓解老城区面临的压力,规划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城市新区,疏解中心城的产
业和人口,但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城市新区的功能较为单一,以工业为主,缺乏居
住功能及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由于人口和就业不能就地平衡,新区的发展无法脱离老
城中心,它实际上成为城市的某一个功能分区,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城。
(五)城市交通
城市对外交通 未来合肥城市对外交通公路、铁路运输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公路
运输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铁路,航空客运量的增长在多种运输方式中将最为显著。
航空 骆岗机场与已建成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空间距离在100公里左右。预计2010年
骆岗机场旅客运量将达到500-600万人次,随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系的增加和高速
公路交通联系的加强,合肥重新建设高等级机场的意义不大,骆岗机场应明确定位为支
线机场,以小机型、高密度的航班为主要发展方向。骆岗机场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建
,以供B747-400及其相应机型起降,满足客运量增长的需求。
铁路 今后铁路运输的优势主要在货运方面,要建设蓝烟复线和胶黄复线、胶东至胶
州的新线与胶济双线立交疏解,进行合肥至济南高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结合宁西铁路
建设,在店埠镇南建设铁路货东站,强化店埠镇的交通优势,推进合肥市物流中心的建
设。
公路 公路运输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合肥市是国家确定的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
。公路运输应向快速网络化方向发展,进行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江通道建设,在皖中
城市地区内部形成快速交通的网络。
水运 建设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强化水运交通的地位,是合肥建设中心城市必不可少的
保证,江淮运河应尽快实施。
城市道路交通
合肥城市未来空间形态宜采用以老城区为中心,向西南、向东两翼伸展的带状组团
结构。在这一结构形态下,各组团道路网相对独立,组团之间靠快速路和主干道联系。

城市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快速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联系
城市各组团快速机动车通道,并与高速公路相衔接。规划在城市外围、平行于城市伸展
方向建设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联系城市组团内主要功能分区并构成道路网络骨架。是城
市客运的主要通道。次干路用于联系城市功能组团,增加道路网通达性。支路用于疏通
交通微循环。在主城区,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可延续现有的环形加放射状道路系统。现
有外环路作为城市快速路。老城区内部增加支路和停车场地,以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公共交通
随着城市空间的轴向扩展,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不断扩大,将出现大量的
长距离的出行需求,单纯靠常规的公共汽车、电车交通难以适应客运交通的需要。合肥
应建立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多
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而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提高公
共交通的吸引力,进而抑制机动车的过快增长,缓解道路的压力。
未来合肥城市形态是带型组团发展的城市,城市的主导客流方向比较单一,轨道交通的
线路走向可以和主导客流方向一致,将城市各组团很好地串联在一起。规划布置两条轨
道交通的线路,第一条线路由东部组团中心经火车站、长江路、政务区至经济开发区,
远期延伸至上派组团;第二条线路由蜀山镇、屯溪路、东部组团中心,远期采用轻轨延
伸至店埠。由于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故两条线路采用两次相交,在中心组团形成局
部环线,并增加了换乘点和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
(六)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发展 南京是距离合肥市最近的特大城市,也是与合肥经济联系最多的城市
之一,合肥的城市空间发展必然要将与南京市的联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加以考虑。合肥
是省会,还必须加强与与省内沿江地区的合作。从合肥市的具体情况来看,合肥与长江
三角洲及沿江城市带的主要交通联系集中于东和西南两个方向上,而这两个方向上建设
条件也较好。西南向是现在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东部则具有交通优势,且与巢湖市距
离相当近,便于协同发展。因此,今后城市空间的扩展宜选择这两个方向。
外围城镇的协同发展 合肥市的发展离不开肥东、肥西、长丰三县的协同发展。从目
前的发展情况看,尽管一些外围城镇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但仅依
靠其自身的力量,对资金和产业项目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也就无力谋求进一步发展。
从近几年外资流向的分析可以看到,资金的投入几乎完全集中于市区,只有将三县纳入
市区发展的统一规划中,才能带动三县的协同发展。目前,上派、店埠镇的发展明显向
市区方向延伸,将两镇纳入市区统一规划的条件已经具备。
城市空间的生态分析 合肥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城市被南面的巢湖和北
部的紫蓬山风景区、大蜀山风景区、董铺水库、在建的大房郢水库以及其它水体和绿地
围在中间。城市布局要考虑尽可能地扩大城市与自然生态空间的接触面,为生态空间留
出联系的通道,避免城市化区域阻断自然空间的连续性。合肥市原有的风扇形城市空间
形态很好地体现了生态的城市的空间特征。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楔形绿地系统被破
坏,城市与自然的联系被大大削弱,因此,新的空间结构应当重新建立与自然的有效联
系。
根据目前城市规模的增长趋势,继续维持原有的风扇形的空间形态显然是不适宜的,因
为过大的规模削弱了原有结构中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应当建立一种有机集中与分散相结
合的空间结构。有机集中是指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分散是指避免城市单中心扩张,
适当地分散布局,并控制每一独立城市组团的规模,以保证自然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景观与形象 合肥市原有的以老城为中心,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形”城
市布局形态,对减小“热岛”效应,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
城”、“园”交融,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的布局形态,实际上也成为合肥城市
特色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应当继续体现城市与自然交融的特色。
老城区及环城水系是合肥市景观与形象的核心。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老
城区道路与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环城水系的保护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城市的发展应当
通过城市功能的重组、基础设施的完善,减轻老城的环境压力,并大力推进老城的改造
和环城水系的保护。城市景观建设应重点突出环城水系和南淝河,重点建设南淝河两岸
滨水地,使之成为合肥市沿河城市景观的延续和发展。
(七)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发展方向 城市的发展方向由城市自然地质、历史演变、对外交通、功能布局以及行
政区划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所决定。合肥城市原有布局形态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
北、西南方向三翼伸展是根据当时合肥市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过程等诸多客观现
实而确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部分因素已经改变,而现代技
术的发展(尤其是交通、通讯、工程技术等)和制度环境的变迁(经济体制、管理体制
、行政区划等),不仅改变了城市建设发展的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
应当对城市在各方向上发展的可能性和前景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方向。

西南向 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城市在西南方向上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成
为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向。根据最新的总体规划调整,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成为新城区
,除工业外,还将在这里建设大学城。同时,作为规划的城市“双核”之一的政务文化
新区位于城市西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北,这将大大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跨过开发
区,肥西上派镇也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实力,其建成区向东延伸,已经接近开发区,
可将其纳入城市整体空间布局中统一考虑。
东向 城市东部传统工业区面临困境,近年来发展势头疲软,且由于缺乏资金和适当
的机遇,老工业区空间和产业的转换迟迟未能有效展开,这将是城市向东发展面临的一
个问题。但从区域空间的发展来看,向东推进有利于加强合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尤其
是南京的联系,而合肥今后的发展无疑是离不开长三角的经济辐射的。对外交通方面,
有多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肥东通过并相交,交通上的优势相当明显。城镇建设方面
,肥东店埠镇和撮镇规模较大,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因此,城市向东发展虽然目前
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也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而这也是城市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北向 城市北部是城市原有的三翼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建设,这个方向的发展已缺乏
足够的空间。可以考虑的一种方案是跳出去到长丰县境内发展新城,但这也存在着交通
联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给大房郢水库及周边生态绿地的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当
然,长丰县的发展有可能移至南部以求更多地与市区的发展建立联系。在新的总体规划
调整中,规划在新火车站北建设物流中心,此区域原为城市东、北两翼之间的楔形绿地
,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区域如被占用将对城市生态产生重要的负面影
响;另一方面,此区域与城市交通联系会遇到种种障碍,对于建设物流中心的目标来说
,其自身建设条件、交通条件都一般。因此,火车站与编组站之间的区域仍应控制建设
,作为城市生态绿地。
南向 由于城市南部面临巢湖,为了给城市留出通风道,城市南部和东南部一直以来
都是城市建设中严格控制的区域。尽管近些年在强大的开发压力下,此方向上也有所建
设,但这仍是合肥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骆岗机场位于城南,若在城市
南部开发新区,必须与机场的迁址共同考虑。因此,城市向南部或东南部发展,一方面
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中生态景观系统的重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机场的迁址以及由此引
出的一系列问题。
有一种发展设想是城市向巢湖延伸,最终“拥抱巢湖”。城市滨湖而建确实能够享
受到许多好处,但就合肥市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种方案不利因素很多。首先,巢湖
距离合肥主城区较远,区间联系困难;其次,环湖建设涉及到防洪问题,成本过高。从
生态角度考虑,这一方案将阻断巢湖与外围城市,包括合肥主城区的联系,还将加重巢
湖的生态负荷。另外,城市与湖的关系还有一个尺度问题,城市未达到一定的规模,接
近巢湖这样尺度的水面,对城市景观并未见得有很大改善。
西向 城市西部的大蜀山、董铺水库、在建的大房郢水库形成连续的生态绿地,是合
肥城市生态空间的基础。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大蜀山与董铺水库之间的可
建设用地已经消耗殆尽,近年来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又将南淝河上游城市楔形绿地逐渐蚕
食。为了保护城市生态,应当控制在城市西部的开发建设行为。
综合以上分析,从目前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条件来看,城市向西南或向东发展的
条件较为成熟,应当优先考虑。
城市规模与空间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的规模是密不可分的。合肥市原有风扇形的城市形态是在20世
纪50至60年代形成的,当时城市人口仅为数十万,在这种规模下,城市空间扩张的压力
不大,有利于保持三翼组团的形态;交通量有限,通勤距离不长,道路系统完全能够满
足需求;土地级差地租效应不显著,楔形绿地也易于保持。
改革开发以来,合肥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到2000年,市区人口已达152.9万人,原有风扇
形态的城市布局不再适应这种规模。一方面,城市的扩张使各组团不断膨胀,另一方面
,级差地租效应使使楔形绿地面临巨大的开发压力。两方面的因素使楔形绿地被不断蚕
食,风扇的三翼不断扩张,最终连为一体,城市空间布局的风扇形态不复存在,城市转
向极核扩张。城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组团的空间距离,也使交通量明显上升,不仅使交
通联系不便,还大大加重了老城环路的负担。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十余年内,合肥市区人口可能超过200万人甚至更多
。对于城市空间形态,若任其发展,或死守旧有形态不放,必将使现有矛盾更加激化,
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城市在更大规模上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城市寻找新的适宜的可生长的空间
形态,以满足城市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下发展的需要。
空间组织结构
考虑合肥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其组织结构可能的发展形式为以下几种。
圈层式 在现有城市建成区基础上继续多方向地向外扩张,将风扇形中间的空地填满
,城市的形态呈圈层式的扩张状态。这一空间结构形式是城市自发发展状态下呈现的形
态,开发费用较低,在短期内是符合土地经济的原则。但从长期的影响来看,当城市发
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圈层式扩张会导致城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的隔离,并会加剧交通堵塞
、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维持风扇结构 1995年合肥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空间保持风扇格局,加强三翼配套,
形成单核、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事实上,到目前,风扇状的城市形态已经不复存在,
东、北两翼已经连为一体,西南翼发展迅猛,三翼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城市重新呈现团
状形态。维持原有的"三翼"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城市发展中心偏重西南,而城市北翼已
经没有发展空间。若以现有中心城为核心,建设新的风扇结构,则将面临规模的问题。
因为在新的尺度下建设翼状伸展的城市组团,会因规模过大而带来中心城与翼状组团以
及翼状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问题。因此,在城市规模继续发展背景下,维持风扇结构的
可行性不大。
中心城—卫星城结构 这是大城市常见的布局形式,这一结构形式可以解决城市发展
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能使城市布局很好地结合环境。这种结构中,卫星城是否有能力
脱离主城区相对独立发展,决定着卫星城能否能够疏散主城区的人口和产业以及带动区
域的发展。合肥市的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外资投入都集中于市区,外围小城镇独立发
展的能力非常有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角色就类似于一个工业卫星城,尽管它的发展很
快,但它的许多功能仍然依附于中心城,仍未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城区。因此,中
心城—卫星城结构应用于合肥市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多中心组团结构 城市由若干组团共同组成,每个组团相对独立,并具有一定的分工
,组团之间控制绿地,通过快速路或大运量轨道交通联系各组团。这种结构与环境的结
合较好,也有利于摆脱单中心扩张的弊端,是一种有机集中与分散结合较好的结构。在
合肥,新城区及店埠、上派等镇的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有条件
采用这种空间结构。实施这一结构的重要内容是组团间交通方式的选择,须建设高速路
或大运量轨道交通以联系各组团,并通过政策倾斜或其他手段推动组团发展的起步。
带状组团结构 综合对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分析,我们认为,城市在
中心城基础上向东、西南两个方向伸展,依托有实力的城镇和城市新区,形成平行于巢
湖的带状组团结构是当前合肥市较为理想的空间结构形态。在这一结构中,现主城区将
是较大的中心组团。除此之外,向西南以现新城区和肥西上派镇为基础,发展两个组团
;向东以肥东店埠镇、撮镇镇为基础,发展一至二个组团。
功能组织
现主城区将为综合性中心组团。其中,老城区发展为城市商务、金融中心;老城西
南建设政务文化中心;城西高新区处安排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现新城区建成以工业
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城市组团,并在此建设大学城。
上派镇建设成为工业、旅游、居住综合性城市新区。肥东店埠镇具有良好的交通条
件,可发展区域物流中心。
由于城市呈带状向东西伸展,必然导致各功能组团之间距离较长,城市交通组织将
成为这种空间结构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问题。首先必须对现有道路网进行整理,建立联
系各组团的快速道路。考虑到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各组团联系的增加,有必要建设大运量
轨道交通系统。为节省成本,除通过旧城中心区从地下穿过之外,在城市新区和组团间
开放空间可在地面运行。
组团之间通过河流、生态绿地进行分隔。江淮运河、十五里河、二十埠河等都可作
为组团间隔的依据。为防止组团盲目扩大而侵蚀生态绿地,应对每个组团的规模进行限
制。
在这一结构中,主城区的规模只能有限制地扩大,在它的发展中应控制并保护南淝
河及其两岸景观绿地,则主城区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东北、西南两翼伸展的形态。
实施方面,在完善西南新城区功能的基础上,可首先着手店埠物流中心的建设,并
采用交通导向与政策倾斜相结合的手段,推动上派、店埠等城镇的开发。
三、目标与策略 返回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创造新的繁荣——更具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
针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确立六个分目标及相应的策略组:着重区域发展战略的“合
作的城市";着重产业发展战略的“创新的城市";着重生态发展战略的“生态的城市";
着重空间发展战略的“可生长的城市";着重城市生活质量的“适居的城市";着重城市
运行管理的“效率的城市"。
(一) 合作的城市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所依托和联系的地区和城市,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
区域经济协作关系,建构区域性大都市圈。
区域的合作 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最近的一个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在上海经济
区规划中,合肥处在范围划定的边缘,但离南京和武汉几乎等距的区位还是使合肥市游
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之间。区域的合作首先是加强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合作,成为
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近期目标是成为装配/制造层次的制造业基地,
逐步向区域性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控制中心职能发展。加强与京珠高速公路、京九铁路
、欧亚大陆桥等全国性大交通通道的联系,确立合肥作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交通枢
纽地位。
城市的合作 加强与沿江地区城市的合作,包括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
安庆、巢湖以及周边县级城市,建立以综合交通为依托的皖中城市群,发展成为安徽省
中部城市密集区和经济核心地区,真正发挥“省会”城市的中心作用。建立联系沿江地
区的快速交通网络,建立一日商务圈的交通网络,并通过重点地区建设和沿江通道建设
促进沿江城市带形成,依据“合-芜都市圈”、“皖中城市群”、“宁-合-芜”成长
三角的步骤,逐步培育一个整体合作的城市区域,巩固合肥市的区域地位,并在国家的
长江带开发和中西部开发战略中,发挥重要转承作用。
城乡的合作 合肥城市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不仅是城市的经济总量低,更重
要的是城市外围地区的差距。三县工业占全市总量不足8.6%,农副产品加工率低,这种
差距的存在及不断扩大的趋势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
,要通过大城市向外围发展的重点地区带动乡村地区发展。合肥市周边地区的中心城镇
和主要城市,应纳入到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调整的体系之中,要打破行政区划,加
强小城镇之间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享建设和工业区统一选址。
(二)创新的城市
合肥市的未来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将依赖于城市创新,启动跨越式发展,获
得后发优势。首先源于产业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文化
产业、教育产业的推动以及政府及全社会共同塑造的城市创新环境和氛围。该目标包括
优化城市功能、培育创新能力和调整产业布局等三个主要方面。
优化城市功能
作为省会和皖中地区中心城市,合肥应加强区域服务中心职能和城市生活中心建设
,提供区域性的大服务、大贸易职能。
制造业在中国的首选地是沿海地区,合肥市临近这一产业区,产业功能要为成为全
国和世界范围的新兴制造业基地做好准备。合肥市作为制造业基地的重点产业应是已具
有一定规模的家电、机械等主导行业,形成规模化的企业群落。在此类产业已经呈现低
水平重复竞争的条件下,为获得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与制造产业关联密切的科技开发和
创新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建立适宜于高新技术发展的企
业群落。积极应对传统产业的新陈代谢,区分有潜力的产业和弱势产业,不仅要看企业
目前的运行状况,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企业今后在合肥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如钢铁工
业等劣势行业需要果断退出。
培育创新职能
城市功能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培育新产业和创新职能关系到合肥是否能够抓住新机
遇,获得持续竞争力。创新职能培育首先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创造政策环境和创新平
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注重新兴产业的发
展和培养,如文化的产业化、科研和教育的产业化。产业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是保持城
市活力的基础。
大力培养新兴产业群,带动城市整体的创新:在城市东部建设城市最主要的物流园区;
架构以合肥市为中心的都市旅游和周边山水生态旅游,构筑与皖南旅游相呼应的大旅游
发展格局;加大科教文的投入力度,壮大教育产业,加快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加快土
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
物流产业化是目前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合肥市的物流园区按照目前的发展设想将
位于新站开发区北部。从更大的范围分析,城市最主要的物流园区应位于城市东部,其
依据为:东部具有优越的对外交通条件,有5条高速公路交汇,如能结合宁西铁路建设铁
路东站,将成为三条铁路的交汇处;靠近合肥机场,与南京禄口机场、沿江地区以及长
江三角洲地区空间距离最短,并且可以利用南淝河这一航运通道。对城市内部干扰最小
,可以结合店埠镇带动东部地区的发展。在发展空间上也具有优势,与合肥市的主要生
态敏感地区距离较远,发展空间限制最小。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2001年合肥旅游经济总收入为23.35亿元。对于
合肥市这样一个大城市,本身就隐含着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安徽省的旅游开发主要集
中在皖南地区,继两山(黄山、九华山)一湖之后,又提出两点(合肥、黄山)一线(
长江沿线)的发展格局。但从合肥市周边地区来看,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制约了旅
游市场潜在效益的发挥。要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都市旅游和南北两线,即环巢湖旅游区
和合肥西北部旅游区(包括紫蓬山、大蜀山、以及环水库生态保护区和北部众多的湖泊
和发达的水系地区)的旅游格局,通过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构筑与皖南
旅游相呼应大旅游发展格局。
城市是文化交流的中心,建设有文化的城市成为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合肥市在文化体育产业培育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应的设施建设。建议结合合肥城市
周边大片的生态空间,建设高质量的体育中心。
实施教育产业工程。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水平,形成
“学在合肥”的城市品牌。
合肥市应确立现代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利用资
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度加工等高效农业
。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确定部分农业用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对城市周边地区需
要保留作为农业用地的,如大蜀山周边、城市南部可以发展科技型农业、城郊型农业、
示范农业和观光农业。
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业标志。合肥市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优越条件
,一方面是区位优势,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另
一方面是人才优势,具有学科优势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众多国内重点高校为信息产
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准备。
调整产业布局
合肥城市核心区大致为现有城市二环路内的范围,将形成城市的服务产业和生活中
心。核心区外围为城市新功能区,包括市级开发区、城郊旅游区、新型产业园区(如物
流园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城郊型居住社区,主要发展高附加值的工业,注重产业的
群体效应。传统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东部,对这一区域工业发展应予控制和引导,结合
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调整这一地区的就业结构。
郊县功能区,要弱化城乡界线,将上派镇、店埠镇、双墩镇作为城市的功能区。郊
县的工业园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整体考虑,要能与城市建设有机衔接。郊县功能区
还包括特色城镇建设和特色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如生态旅游区、生态农业区、特色城镇
建设等。
全面整治现有各类各级开发区,改革开发区管理、经营模式,确定各经济开发区的
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以建设能培育有竞争力产业和为这些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空
间为总目标,强化产业集聚效能的发挥。
(三)生态的城市
环城水系的保留、绿化和整理使合肥市拥有了其他城市羡慕的“绿色项链”,也使
合肥市民有了最方便的接近自然的场所,然而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这颗项链已经显得十
分渺小。合肥市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培育更为强大的自然空间生态系统,保证未来
的城市发展拥有与自然融合的城市结构。要通过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共生,倡导可持续发
展,将生态保护转化为城市的效益,并通过城市的集聚发展,保全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的保护
合肥市的自然生态空间资源优越,北依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以及一些小的水库,
西近大蜀山,西南为紫蓬山风景区,南临巢湖,在两座山体、众多水库和巢湖围绕的范
围内,还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水系,这是需要重点进行保护的自然空间,是未来合肥城市
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这几片重点保护区之间需通过绿色网络与蓝色网络,保持
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
近期建设重点是结合水源地保护规划,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提高森林覆盖率,培育
自然生态地区。要把城市发展空间外围的农业空间纳入到城市管理范围,通过制订规划
控制导则,管理农业空间中的各项建设活动,有效地保证必要的农业发展空间。通过城
市外围生态空间体系化、网络化的建设,以及城市空间的有效组织,提高城市空间对自
然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生态环境问题总是在发生以后才引起足够重视,对合肥市的生态敏感地区,不应被
动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是主动培育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地区进行持续有效的建
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使生态保护与城市
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要控制引导城市开发,通过加强对发展的控制与引导,促进土地集
约化开发,形成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倡导有效发展,将生态保护转化为城市的效益

有机整体的城市化空间系统
城市建设总会对自然生态空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空间规划应从形态上,建
立一种既接近自然,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形态。合肥市新的城镇空间
系统应是更好地结合、利用、发展原有自然条件的城市化空间系统。从绿色项链走向绿
色和蓝色网络,从园林城市走向生态城市。
(四)可生长的城市
合肥未来的城市空间要着眼于城市的综合长远发展目标和整个市域范围,结合城市
产业园区、城市功能的扩散以及外围的城镇发展,强化整体空间的优化,建设多中心的
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连续生长。摆脱城市边缘的圈层式蔓延,以
多中心和组团化的生长为元素、以开放型和轴向的生长为结构,促进城市空间的整合式
有机生长。
有机生长的城市空间
合肥市目前的城市发展仍然是一种单中心的扩散模式。虽然早在90年代初,即提出
建设新城,但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并未承担起这一功能,应以政务
区建设为契机,使城市中心的布局形成多核与多级的结构,并通过对各个组团规模的控
制和功能的塑造实现整体布局和功能的优化。
根据合肥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未来的城市形态是背依山水空间,面向巢湖,带形生
长的城市空间,即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
向东和向西南方向推进,建设多个20~50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区,完善上派、店埠作为城市
功能组团的建设。在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各个组团相对完善后,形成面向巢
湖的发展次轴。要把远离市区的各区县作为工业发展新基地,作为城市引进新产业和转
移城市工业的基地,这些工业区是城市工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各区县经济的增长点。
合肥未来的城市空间要实现多心、多轴的发展,局限在市域范围是不足够的,需要
在更大的区域内构筑更为开放和整体的城镇空间系统,如东部的巢湖、西北部舒城等。

重规模阶段而非时间阶段的城市空间
传统的规划编制办法以时间为城市发展空间阶段的划分,以静态的时间阶段应对动
态的城市发展,暴露出很大的弱点。于是有了城市发展不断突破规模,规划不断被动修
编的现象,难以发挥规划应有的预见和先导作用。针对合肥市已经出现的规模与期限问
题,我们着眼综合长远目标的依250万、300万和350万人口规模划分了城市发展三个阶段
,保证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个连续的生长过程。
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
完善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骨架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强轴向交通联系,分段分期建设轴
向快速通道和轨道交通线,以此推动新城建设。
(五) 适居的城市
在新的全球社会经济背景下,各国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强调以人
为中心的具有环境特色的区域和城镇建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未来的城市竞争就是居
住环境的竞争。
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合肥应以环城公园“绿色项链”为枢纽,以区域山水格局为骨架,建构城市区域的
开放绿色走廊,加强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和景观建设,为市民提供游憩交往的高质量的公
共空间,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形象。
提高城市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促进企业、资本、技术、人员、信息和产品进驻城市,提
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功能是城市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合肥在高等教育领域、
各种职业教育方面已经形成很有竞争力的基础,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使城市不仅能提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能提供新兴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工
人,满足以知识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变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使合肥成
为具有吸引力的教育中心和就业中心。
具有亲和力和想象力的城市
塑造城市亲和力是在竞争环境中立足的根本。应融合地方文化、经济、自然因素,
倡导地方性的城市文化,营造具有创新气氛的城市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合肥市
成为一个生态化的、现代化的、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城市。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肯定
会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但如果这种美好的前景和目标被广泛地接受和理解,并被认为
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将会使城市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魅力。
(六) 效率的城市
城市的高效率运行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基础和必要条件,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要
求有城市的集聚发展,有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以及政府管理的高效性。
集约化的土地利用
推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建构整体紧凑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新
的土地供应必须以土地使用效率进行评价,避免出现类似现在开发区建设中所出现的建
设项目还未见端倪但土地已经使用完毕的现象。建立完善的土地储备制度。合肥市已经
有了一个圈层式扩展的中心城区,由于尚缺少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有效的空间引导,城市
外围的新开发地区已经呈现过分分散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编制市域范围的空间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研究各地区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不合
理的、过度分散的开发。通过规划确定控制开发面积的总量,并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
化的条件下对开发面积总量的需求。形成自动抑制盲目开发的机制,如通过开发资金的
筹措、管理、使用的责任制度抑制不良债权和粗放开发。
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合肥市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的建立需要超前的发展和引导。随着城市经济生活水平
的提高,汽车社会将随之而至。合肥应适当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疏导分流城市
汽车交通。合肥市的轨道交通建议沿两条发展轴建设轨道交通线,并在老城区周边形成
两个换乘点。结合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目前首先需要加强带状的快速干道,在现有高速
公路以南增加一条东西向的大通道;沿巢湖连接小城镇和城市功能区建立环湖快速通道
;高速公路提供了两条快速通道,在现有路网基础上,整理出城中、城北两条东西快速
路。在各个分区内部发展分区性公共交通,组织方便的服务网络,以环状为主,解决组
团各部分到主要快速换乘点的客流集散。在中心城区,需要加大公交服务网络密度,并
组织各快速交通换乘枢纽点的直接联系。
高效的管理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速,使国际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其
对成员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原则和规则有更多的统一规范,这意味着政府要进行职能
转变,改革行政管理组织形式。城市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要转移到追求城市生活质量、
注重环境建设、寻求社会稳定和谐、培育市民共同价值观和增强凝聚力等方面来。城市
政府要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中缔造软硬件设施的竞争优势至关重
要。逐步分散城市政府的管理权,这是城市政府追求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性的关键性举
措。按照适当集中、兼顾均衡、因素调节、激励区县的要求,通过逐步下放管理事权和
财权,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分级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
从直接经济管理职能中逐步弱化并淡出,更多转向社区社会事务等方面的管理。
高效的城市运作
战略性地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区域性快速通道、交通转换点和轻轨的建设都会直接
影响城市开发活动。如利用轨道交通线带动新区发展和旧城改造,首先建设的1号线,既
满足目前东南方向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促使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功能发展,形成较为完善
的城市新区。注重重点项目和公共投资的引导作用,城市交通枢纽、新型产业园、政务
区、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等重点项目,可以带来周围土地升值,发挥建设引导作用。一些
公共领域的投资,如城市绿地系统,其公益性往往难以带来直接的收益和回报,但对周
围开发的带动作用十分可观。
建设积极财政体制,优化公共财政收支,增强城市自主税源,提高地方财政的自给
能力。加强城市财政的转移支付,改变按人口均摊式的经济增长承包方式,对于确定为
粮食供应、资源保全或生态保全的地区,应大幅度减少经济增长的压力,不应追求过多
的增长效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使其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
城市政府的财政应向公共财政方向转移。站在市场经济立场上履行政府职能,特别
要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资金需求,分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建设,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参与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方面。

政府实施经营城市策略,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社会保障职能,
在完善经济功能、创造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广泛吸纳生产要素,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城
市的吸引力,以城市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
四、实施与建议 返回
1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的推进
推进城市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策略,以城市的快速发展来减轻、减缓
农村地区的发展压力。对安徽这样的农业人口大省来说,应鼓励和促进农民“离土又离
乡”。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
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力进
行培训,以适应不同层次就业需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
2 区域协调与城市间的协调
要改变对行政区经济的高度关注,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作关系,从经济效率出
发认识区域的产业分工,形成功能分工合理化的区域整体。建立友好协作的由各城市主
要领导参加的区域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可由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联合发起,区域
内各城市自由加入,在适当时候可以成立一个松散型的、但又具有一定权威的协调组织
。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尤其是在区域性交通
、通信等现代化设施的建设方面。
3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开发区为核心创建产业集聚,明确和贯彻开发区的功能地位,促进与一定产业有
关联的企业和结构的集中,完善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分工基础之上的网络联系,提
高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性地建设产业基础设施,根据产业区的分布,明确各产业
区的主导功能和主要发展方向,根据产业特性集中投资建设专门化的基础设施。城市政
府应通过区域产业支持设施的建设来促进企业不断创业,保持产业集聚综合竞争力的持
续发展。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建立专业化与协作网络。
4 城市建设方式的转变
推进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促进城市土地的高效使用,提高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和便
利性。新的土地供应必须以土地使用效率进行评价,避免出现类似现在开发区建设中所
出现的建设项目还未见端倪但土地已经使用完毕的现象。加强土地使用的控制,在规划
和建设管理中要明确划定非开发性用地,包括水源地、生态用地等,明确生态保护用地
永不得作为开发使用。建立完善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作需求
并在法律规范指导下的土地使用权调节转换机制。完善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骨架的城市交
通系统,加快城市大运量快速交通设施的建设,密切城市各组团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城
市生活居住设施的建设必须与公共交通骨架紧密配合,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效率。

5 城市空间拓展与新区开发的启动与推进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在新区建设中应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并
以此引导和推动新区建设,保证土地价值的全面实现和市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完善。推
进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在新区开发初期可以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建
设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政府应改变新区开发资金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所获得的资金。新区
开发应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进行,借鉴英国的城市开发公司、香港城市开发公司的经营
管理模式,采用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并由政府经营的方式来进行开发组织。
6 经济开发区的整理
对现有各类经济开发区进行全面整治,以建设能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为这些产业
的整体发展提供空间为总目标,强化产业集聚效能的发挥。要确定各经济开发区的功能
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要以树立和保持其在区域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核心对各类经济
开发区进行组合,避免各开发区的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对各类经济开发区的管理
模式进行整理,政府机构与开发公司完全脱离。各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
争力,而不仅仅是政府的卖地机构,否则,会由于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而导致经营的难
以为继。
7 城区间生态绿地的建设与维护
严格保护城区间的生态绿地,严禁进行集中的建设性开发,以生态和农业使用为主
。对该地区内的人口根据城市建设的进程适度向城区迁移,由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建立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大幅度降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指标,减少经济增长的
压力。通过财政转移完善地区性基础设施和农业建设设施,保全生态资源。由城市政府
的园林部门实施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的建设和维护,由政府财政进行资金配备,杜绝以
出让土地获取资金或由所在地政府进行资金平衡等方式来进行建设。
8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适度超前,改变过去频繁的追补型建设方式,以基础设施的建
设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制度进行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基
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运用财政贴息方式,将银行信贷资金引导到城市建设中来。城市新拓展空间的开
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尤其要以公共交通的建设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根据经济开
发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建设专门化的基础设施,促进开发区的专门化。
9 完善政府机构协同机制,保证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战略规划的实施需要协调好各部门、多方面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
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各类建设和发展行为的时空间关系,要从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是现代
化城市管理发挥行政组织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政府各部门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保证城市战
略规划的实施。确立城市政府与省政府及其各部门之间、城市政府与其他城市政府之间
的协同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联系、沟通方式。城市政府内的各个部门在发展与建设方
面应统一到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方向上。城市战略规划是城市政府战略性政策文件,
是城市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行动纲领。在城市范围内,应将各级政府行政领导组织城市规
划实施的工作列入到工作成绩考核的指标中,从而使城市规划的实施得到组织上的保证

10 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实施机制
城市战略规划的实施是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要建立既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又符
合城市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的实际利益的战略规划实施机制,促进城市综合
协调发展。
建立城市规划推进机制,保证战略规划的宏观导向能够贯彻到具体的建设行为之中
。城市战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城市总体规划应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与实
施。通过规划的推进机制,保证各类城市规划形式的延续性,使城市建设的具体行为是
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有目的行为。
加强规划实施的引导机制,促进城市综合协调发展。城市战略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的指导性文件,总体规划应符合战略规划所确立的原则与基本内容。城市政府在制
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应贯彻战略规划的基本精神,保证战略规划所确定
的基本格局得到全面实现;战略规划所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应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逐
步纳入城市建设计划中付诸实施。全市土地使用指标的分配与安排应改变按行政区均分
的做法,而应建立一定的机制按照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基本格局来进行统一安排。
建立完善的城市规划的公开与公众参与机制,使市民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过
程中来。吸收市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市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和市民自我
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新方向,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标志。


fool_love2000


发贴: 24
  2004-04-21 11:20     
--------------------------------------------------------------------------------
《南京大学方案》
----------------------------------------------------------------------------
----
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三、全球化时代的合肥
四、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
五、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
六、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
七、城市空间形象策划
----------------------------------------------------------------------------
----
南京大学方案从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全球化时代的合
肥、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城市空间
形象策划等七个方面对合肥城市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应对
与解决进行分析。现将方案要点摘要刊登如下。
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返回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合肥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肥市面
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合肥市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化,WTO和新经济
合肥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要改变地处“半边缘”地理区位的现状,强化
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南京的区际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
,将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核心国家(如日本、美
国等)经过长江三角洲尽快导入合肥市区,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向核心积极靠拢,融
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二)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竞争
长江下游“T”型结构是合肥发展的依托。综观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在21世纪
前20年,将形成以长江流域崛起为标志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长江作为国家生产力布局
的一级轴线,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东西南北经济形成一体。合肥作为省会城市,
依靠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下游地区的“T”型结构的顶点,拥有许多发展机遇。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带动
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最近的省会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无疑对合肥市产
生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
的趋势和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
的城市群。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随着合肥到芜湖高速公路
,宁西铁路的陆续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合肥与上海、南京的距离,使合肥尽快融入其中
,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
(四)南京大都市区的合作与竞争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区为中心,其范围包括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地区。随着宁合高
速公路和合芜高速开通,合肥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络都在2小时以内,宁西铁路已经在建
,合肥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门户和节点。合肥与南京联系的便
捷,意味着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和知识等)的流动更加容
易,争夺更加激烈。如果合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
失将更为严重。事实上,随着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出口商品集装箱
、航空客运市场,文化、医疗卫生等消费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被周边城市夺走,苏皖六城
市打造的“南京都市圈”必然造成对合肥传统经济腹地的挤压。
(五)合肥城市发展优势
从全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合肥市已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作为省会城市
,合肥已成为安徽全省的公路交通中心,随着“312”国道和“206”国道在合肥交汇,
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合铜、合宣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宁西铁路的建设,合肥还将成
为三条国家重点干线铁路的交汇点和辐射五个方向的大型铁路枢纽。合肥机场也有直接
国内大中城市20余条航线和直达香港的航班。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合肥将成为
西电、西气、西油东送管线的必经之地,同时也将成为沪、苏、浙商品西输,生产要素
东流的集散地,一个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域交通枢纽将很快建成。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数、各类科技人员数、平均
每百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每千人中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人数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
前茅。合肥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上佳的人居环境。
(六)城市发展障碍
整体实力不强。合肥尽管 50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其它历史悠久的省会城市相比,在
23个省会城市中(除人口少的藏、青、宁、内蒙古等外)综合实力最弱。在南京经济区
19个城市中,市区GDP总量居第3位,人均GDP却列第10位。从长江产业带看,若以整个市
辖区比较,合肥GDP总量、人均GDP分列第22位和23位,尤其人均GDP只相当于长江产业带
各城市平均水平的60%左右。合肥的人口、土地面积与南京、苏州相当,GDP仅及它们的
1/3-1/5,人均GDP为1/3-1/4,机场客运量仅及南京的1/9左右。
产业层次偏低。合肥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按GDP三次产业构成为14.8:46.5:38.7,
按就业三次产业构成是51.4:21.3:27.3,这在省会城市中明显偏高。合肥工业结构的轻
重工业比为39:61,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工业占52.2%,绝大部分属初加工;重
工业采掘业和原料工业占40%。除机械工业外,大部分加工程度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合肥在50年发展历程中,明显地表现出城市地区发展迅速,郊区发
展缓慢。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也呈扩大之势。1990年以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都在1:3,1994年上升为1:3.83。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873元,与全省平均水平1863元相近。现代化大城市同落后农村并存,“省会大城市带
国家级贫困县”,城乡差距大,城乡矛盾突出。
行政资源分割。合肥城市发展迅速,产业、资金、技术、人口的高度集聚,加剧了
城市内部的地区差异。由于合肥市与下辖县区之间由于经济实力差异和利益主体的不同
,在开发和管理方面,按行政区权限下放,实施分权发展,导致各辖区县的发展各自为
政,存在明显的分离趋势,尤其市区之间、市区与辖县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竞争关系,
从而形成市与辖区县的发展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表现为土地利
用的不合理和不协调。
城市开发分散。合肥市自90年代以来陆续建设了多个开发区,目前已成为经济建设
新的增长点和外资集中区域。从全市范围看,众多开发区呈分散分布之势,无论是开发
面积、工业总产值还是吸引投资额均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返回
安徽为人口大省 、资源大省,在以合肥为中心,由南京-徐州-开封-郑州-武汉
-黄石-南昌等大城市包围的区域内,还没有形成特大城市。从安徽省来看,合肥市作
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其在安徽省内的地位比较明显,具有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潜力。合
肥的发展只有高起点、大规模,才能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城市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
GDP 总值过千亿,人口规模300万。
(一)城市发展目标
合肥市2000年市区人口134.5万,2001年GDP总量325亿元。合肥要想成为区域的中心
城市,就必须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假设合肥市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
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十五”计划预测的增长速度(11%、10%、9%),以2000年为基
年,可以得到2001-2020年GDP总量按不同方案的预测值。如果GDP总量要达到1000亿元,
即使按11%的年均增长率,也要到2011年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若9%方案的增长率计算,则
要到2014年才能达到GDP千亿目标。因此,要在2010年达到千亿目标,必须考虑超常规、
跨越式发展。
(二)城市整体发展策略
合肥要在远期实现千亿GDP的经济发展目标,一方面,扩大金融投资,创造良好的投
资环境,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利用充足的土地资源,以土地交换资金,鼓励外资成片
开发与改造,扩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充分利用合肥市的旅游资
源和优美的环境,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利用合肥市
作为全国科研教育基地的基础,发展教育,提高整个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努力将智力
因素转化为经济效益。
1、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与交通
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在于:(1)强化接受辐射的能力。合肥接轨长江三角洲,地
处宁郑汉大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因此,合肥的发展要注重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
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区域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三角洲技术、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
素优势,主动接受长江三角洲乃至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建设劳动密集型制
造业基地。(2)加快交通体系的发展。合肥市经济地理的优势取决于交通地理的优越程
度,要改善合肥地处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处境,必须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将合肥市与长江
三角洲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与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靠拢的目的。(3)优化产业结构
。合肥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比例呈现“二、三、一”型,今后应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大力
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要盲目追求其它城市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
比重的做法。合肥产业结构优化要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光机电
一体化等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
建设国家级制造业生产基地。第三产业以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主。
2、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南进东拓 西缓北抑
合肥城市发展的空间要素主要有三:(1)宁西铁路。作为全国的铁路主干线,呈东
西方向绕城北横贯合肥市区,可以拉动未来合肥市的整体空间向东西方向发展。(2)巢
湖。位于合肥东南部,是合肥城市扇形结构的开敞空间的楔状地带,将制约城市向东南
方向发展。(3)地形地貌。合肥北部是老工业区,且有丘陵阻隔,限制了城市的北向延
伸。西部地区是合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有蜀山、紫蓬山的阻隔,也将对城市的西部
扩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目前的合肥市的城市形态为扇形结构,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
伸展。城市空间拓展保持原有扇形结构,以主城为核心,加快肥东、肥西新城区建设,
采用“南进-东拓-西缓-北抑”的空间发展战略,以城区周边的绿地控制组团的发展规
模和方向,采用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组团式的结构布局,将合肥城市做大、做强。
南进--新城区在312国道南侧依托老城区相对独立发展;东拓--沿长江路向东经肥东县城
拓展到高速公路立交桥附近;西缓--312国道北侧为未来城市第三翼伸展区;北抑--西北
为城市水源地,北为宁西铁路、对外交通站场、新飞机场选址区,用地潜力不大,限制
发展。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向巢湖拓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撤消
巢湖地级市,将中心城区调整为合肥市巢湖区,所辖庐江县一并划归合肥市。城区向东
建设完善新火车站综合试验区和龙岗工业区,向北延伸建设完善双凤工业区,向西建设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郊游憩风景区,向南建设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桃花工业
区,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绿地楔入、绿带环绕、多中心、组团式的总体布局。老
城区成为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多功能综合区;新城区在绕城高速公路南
侧,发展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独立组团,成为布局合理、风格独特、功能完善、环境
舒适、技术先进的现代工业区。东部利用交通枢纽优势,结合肥东县城发展流通、物流
组团。远期沿宁西铁路方向,跨越蜀山,采用飞地式向西延伸,形成新的高新产业区或
科学城。城市结构从单一中心大城市结构向一主两辅中心的都市区结构转变。
(三)城市发展战略地点
1、主城区:优与美的提升
合肥主城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园林城市的典范,城市的发展主要在于
优与美的提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密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提高人居环境
质量和城市品位等至关重要。
2、开发区:做大新城区的基础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在312国道以南,与主城区相衔接,以外向型、劳动和技
术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逐步形成了包括工业、居住、大学等主要功能
的综合新城区。该区用地开阔,现有基础较好,将是做大合肥、建设新城的基础所在。

3、科学城:科教基地的延伸
合肥市的科技教育发达,是我国的四大科技教育基地之一,有30多所的大学院校和
重要的科研机构,科学岛位于蜀山风景区的东麓,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优越,基础雄厚
、交通条件良好,具有发展一定规模的科学城的条件。科学岛现状用地与城市水源保护
地重叠,拟控制发展。远期可沿312国道、合六高速公路向西延伸,建成长江三角洲以西
、安徽省域、华东腹地重要的科教基地。
4、肥东区:交通与流通的聚焦
宁合高速公路、合徐汽车专用道在合肥东部边缘交叉,形成华东最大的高速公路交
通枢纽。肥东县城距离主城不足10公里,最近开发区发展加快,主城区老工业区改造进
展顺利,它们的相向发展,已为肥东县城与主城衔接打下基础。该县白龙镇为新机场选
址地。在区位上处于合肥市与江苏省、尤其南京市联系最密切的方向上,是上海、南京
方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入合肥的门户,具有发展综合交通枢纽、流通中
心和物流基地的条件。
5、高新区:产业创新的源泉
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新
农业等支柱产业,区内有企业近700家,总投资达9亿美元,美国飞歌、美泰克、日本三
洋、三菱重工、瑞士ABB、韩国现代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已经入园,区内还办有大学科技
园、民营科技企业园、软件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产
业规模,发展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植在国内外处于领先的高新技术项目,
高新区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全球化时代的合肥 返回
加入WTO给合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全球化让合肥走出江淮、融入世界成为可能。新
世纪,合肥城市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城市性质应该改变。合肥,只有加入新国际劳动
地域分工,才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加快产业结构重构,才能真正
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
新世纪合肥的城市性质应该是:"全球制造业基地,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区域交通枢纽
,安徽省省会,现代化园林城市。"
(一)、全球制造业基地
合肥以海尔、美菱、荣事达等大型企业为基础的家电产业带,已经形成世界级家电
产业基地;以日立挖掘机、合力叉车和凯斯鲍尔客车等车辆生产企业为基础,建成国内
集中度较高的汽车及工程机械总成生产基地;以佳通轮胎为基础,建成国内一流的化工
及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相应的利用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发展纺织服装等轻加工业,实现轻
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此外,合肥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偏低。因此,配合城市空间拓展,合
肥有可能建设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基地。
(二)、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
从全国的科技和高教战略布局分析,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具
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科教城市的优越条件。
(三)、区域交通枢纽
合肥位于安徽省的核心地带,南连江西,北接山东,东邻江苏、浙江,西依河南、
湖北,是中国长江经济带与京沪铁路贯穿的经济走廊交汇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
“串东联西、交流南北”的作用,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明显。
(四)、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合肥由于省会地位的确立而成为安徽省的政治中心,行政机构大量集中,并成为全
省投资集中和科研、教育文化单位等聚集的新兴城市。
(五)、现代化园林城市
合肥市为国家园林城市,随着城市新区拓展,滨湖新城建设,“城中有园,园中有
城”独特的园林城市风貌仍将得以体现。
四、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 返回
大蜀山、紫蓬山森林生态系统,巢湖、董铺水库水体系统,为合肥提供了优质的宏
观生态环境;环城公园,环路绿化,则为合肥主城区提供了可亲近的城市生态空间。
(一)城市发展容量
合肥市市区现有人口130万,城区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为了满足把合肥市建设成
为300万人口大都市发展的需要,扩大市区范围,再次对合肥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仍有必
要。通过扩大合肥市区范围,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容量,满足大都市人口、生产、生活和
休闲等各方面的需要,可以使城市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城市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可以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市建设费用,加速经济发展,把合肥市建设成为
经济繁荣、科教发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根据现有土地和环境容量需要,规划提出两个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方案一,都市区方案。从城市发展规模对用地的需求出发,借助现有附近城镇建设
条件,满足城市用地和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需要,将肥西县、肥东县撤县建区,区
政府所在地不变。配合机场新址选择,将长丰县东南数乡镇撤出设立白龙区,区政府所
在地设白龙镇。长丰县政府所在地不变。通过本次行政区划,可使肥东、肥西和长丰东
南部地区与合肥市中心城区联系更紧密,建设合肥大都市区,带动合肥周边地区经济的
发展,提高合肥市的综合实力。
方案二,大合肥方案。巢湖是合肥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但目前水体严重污染,生
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加速。究其原因,这与巢湖周边分属合肥和巢湖两个同级行政区有
关,长期以来不能采取统一行动共同保护巢湖水体。本次概念规划确定合肥的发展方向
向南,新的行政区划方案考虑将环巢湖地区纳入合肥市域范围,一方面可以尽快做大合
肥城市,给合肥未来发展预留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从根本上解决巢湖水体污染治
理问题。本方案建议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撤消地级市巢湖市,将现巢湖市区划入合肥市
,设巢湖区,区政府所在地不变;将庐江县划入合肥市,县政府所在地不变。原巢湖市
下属县分别划入芜湖和马鞍山两市。
(二)城市景观结构
合肥市自然生态系统是以农田为基质,以森林、湖泊、水库、湿地和城镇为斑块,
以天然河流、泄洪道和铁路、公路等为廊道的生态系统。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合肥都
市区城镇空间的拓展,必须注意保持轴状放射、组团式的开敞空间形态与格局,将大片
风景区绿地、田园绿地、水体、山体等自然生态空间穿插、渗透于城市空间之间,同时
对生态敏感区、自然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保护,控制城镇开发
,促使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合肥都市的生态空间组织可概括为:“一湖、两库、三河、四区”,其中,“一湖
”是指巢湖,它是都市区中最大的水体生态空间;“两库”是指董铺、大房郢水库,它
们是最贴近市区中心的蓝色生态空间;“三河”是指贯穿于都市区的三条主要的河流,
即南淝河、上派河、店埠河;“四区”是指分别楔入都市区城镇空间的四大片生态景观
绿地。通过都市区的生态空间组织,使得合肥市原有的翠绿绕城、田园入锲的形态特征
得到保持和延续。
(三)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环境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滨水绿带、
道路绿地、风景林地。城市开敞空间作为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媒介,也是“混凝土森
林”城市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的通道。
从城市开敞空间的营造来看,合肥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实践中备受关注。1992
年12月,合肥市与北京市、珠海市一起被命名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总体上看,合肥
城市的开敞空间为一条“项链”,三颗“明珠”结构。所谓项链是指长度达8.7公里、面
积达137.6公顷的合肥的环城公园景区。它是在护城河水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丘陵地形营
造的环城林带。三颗“明珠”是指西郊91平方公里的风景区;东南方“通风口”景区;
东北方的城中村。尽管如此,人们能够亲近的自然环境仍然不足,与全国其它的“园林
城市”比较,合肥市建城区的绿地覆盖率最低。城市公园类绿地在过去十年间增长缓慢
,人均面积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的绿地主要以防护绿地为主。从合肥城市开敞空间分布
来看,城区内部的人民广场,和平广场、胜利广场、明珠广场等主要分布在新区,城东
老区环境差。
合肥城市开敞空间营造,就是由“园林城市”尺度转向“山水城市”尺度,将城市
开敞空间系统与临近山体和水体连通起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由于合肥城市仍处在
内聚式发展阶段,城市主城的空间紧凑发展是合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必然途径。“混
凝土森林”沿着紫蓬山和巢湖之间的狭长地带向南延伸的趋势,以及淝东县城与主城的
整合趋势将合肥城市的空间形态雕刻成依山临水、环抱巢湖的“燕形”结构。可以预见
,城市宏观开敞空间的整体功能可以分成三个景观区:“山文化”景观区、“水文化”
景观区和“林文化”景观区。
“山文化”景观区。为紫蓬山、大蜀山和董铺及大房郢水库一线。主要包括紫蓬山
、大蜀山及其董铺、大房郢水库三个次级风景区。其基本格调是蓝色的宁静、绿色的深
幽、雅趣盎然的"山文化"城市空间。该区整体风格应以自然景观为主。
“水文化”景观区。主要是护城河—淝河—巢湖,滨湖风景区和南淝河风景区。这一开
敞空间主要功能是体现活跃、流动、富于灵性的“水文化”。其风格应以大众文化娱乐
活动为主。巢湖是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的重点。
“林文化”景观区。这一开敞空间地处合肥的主导风向和水源涵养林区。根据江淮
分水岭地质地貌条件,结合合肥城市的机场高速公路和旅游居住区的建设,布局生态林
景观区。
开敞空间功能区的对接不仅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通道,也是主要的旅游景观道,
更是连接城市开敞空间功能分区的生态“廊道”。自然的通道、旅游景观道和生态“廊
道”“三位”一体,本质要求景观通道的安排既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旅游
城市和生态城市的需要。合肥开敞空间功能区的连接主要通过七个放射形景观道路和三
个景观环路来解决。
(四)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城市发展容量、城市景观结构、城市开敞空间和东南迎风口绿地园区作用
分析,不难得出合肥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南进为主,辅以东拓,保护迎风口,建设
滨湖城。
1、主城区控制
可建设用地为170平方公里左右。该区西依大蜀山风景区,东南有引风口绿地斑块,
内有环城公园、逍遥津公园和杏花公园等公园,以及二环路绿化带、未来的三环路绿化
带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区位于三环路内,可建设用地已经基本上得到利用,已
经很少有用地扩展潜力,主要考虑增加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和园林城市所需要的用地。今
后应主要作为居住用地和商业教育用地等,这样既可避免城市发展对现有城市生态环境
造成危害,也可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享受园林城市的人居环境。
2、新城区扩展
该区位于合肥市西南方向至肥西县上派镇,用地开阔,具有一定的城市建设基础条
件,与主城区仅环城高速路一线之隔。该区不在城市主中心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也不在
主中心的上游,可以适当发展加工制造业区、大学园区、文化政务区和与之配套的生活
居住区,建成合肥城市发展新区,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该区用地范围实际上由两部分
组成,即合肥市三环路南侧的市郊用地和上派镇的建设用地,现状建设用地分别为11平
方公里和9平方公里左右。根据该区发展要求,应将建设用地增加到80平方公里左右。
3、东部交通物流园区建设
合肥市东侧有铁路编组站,有宁合高速公路、未来的宁西铁路等,交通优势非常显
著,在现状合肥市东侧具有建设以物流和交通为主园区的条件。该区可以肥东县店埠镇
为中心向周围发展,这样既可满足该区与主城间的距离要求,又可充分利用肥东县社会
设施和基础设施,节省初期建设的投入,加速交通和物流园区的发展。该园区的用地规
模将达50平方公里。店埠镇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左右,即在规划期增加38平
方公里。由于店埠镇外围的土地是农田,属于可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将38平方公里的农
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来满足该区建设用地需要。
通过上述城市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可使合肥城市的辐射能力得到传递,向东借店埠
可与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互为影响,向南则可由肥西、合安高速路向沿江经济带扩
展。通过老城区用地置换和调整(以居住和商业贸易为主),开发西南部新区和制造业
中心,东部物流中心和交通中转枢纽,一方面可使得合肥市基础设施得以共享,开发成
本降低,有利于集聚人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控制东南迎风口土地开发,保持现状合
理的城市发展形态,也可使开发区逐渐发展为独立组团的新城区。
五、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 返回
合肥要实现社会经济更快的增长,城市空间格局必须进一步拓展。理想的合肥城市
空间结构应该是:“以主城为核心,做强做美中心城市,拓展合肥两翼,加快肥东、肥
西新区以及科学城(包括大学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一体两片、间隔分
布、多层次、开敞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按“大合肥、都市区
、新城区”三个层次展开。
(一)大合肥
合肥市未来做大规模,存在着可能,也面临着诸多限制,特别是市域人口、资源、
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域惟一的一座特大城市,不仅与周边地区中心城
市,如南京市、徐州市等相比市域面积和人口明显偏小,而且即使在安徽省17个地级城
市中,城市首位度也不高。市域空间的范围狭小和人口数量的相对不足,使合肥在运筹
空间和资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区域城市竞争中也处于劣势,这将制约合肥城市的进
一步做大、做强。根据现有土地和环境容量,本次规划按照前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二设
想,进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构思
1、扩展新空间
历史上巢湖周边地区就归庐州府管辖。庐州府辖合肥、巢湖、庐江、无为、含山、
肥东、肥西等县,府治于合肥,已经初步形成了环巢湖经济区。根据《安徽省城镇体系
规划(2000-2020年)》,合肥经济区大致以合肥为中心,巢湖市为次中心,包括合肥、
巢湖、舒城、庐江、含山、肥东、肥西等县市和长丰县的南部地区。巢湖是我国著名的
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是皖中明珠,总面积99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广阔,风光秀丽。但由
于长期以来“一湖两市”不合理的行政格局,巢湖的水资源、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经营,致使巢湖水质恶化。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合
肥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科教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势头强劲,对生态环境质量
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城市空间沿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主体向南、向东、向巢湖方向
拓展。
2、构筑新体系
大合肥城镇体系将构筑以合肥为中心、巢湖为副中心,以合肥至安庆与合肥至芜湖
的两个方向通道的城镇发展轴,与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城市都市连绵区、长江中游武汉大
城市区对接,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组织为:中心城区(三环路内)150万人,新城区80万人,副中心巢湖50万人,肥东30万
人,肥西25万人;双墩镇按合肥北郊的工业卫星城规划,可安排15万人。在合肥东南、
西南、西部各安排一个卫星镇(三河、南岗、撮镇等),各安排5万人。综合以上估算,
大合肥城区人口发展规模为350万人,周边县城、卫星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为60万人。合肥
城镇人口总规模将达到450万。
(二)都市区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压力,市区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其城市空间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必将加大城区密度,蚕食生态空间,恶化城市环境,
并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失调失控。
1、从大城市到都市区
合肥市区空间的拓展必须与城市化的进程相结合。目前,市区城市空间已基本规划
到位,从保持城市的合理容量、空间形态和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出发,“三环”内城市空
间拓展必须加以控制。未来的城市空间必须在三环以外,甚至市区外寻找发展用地 。
根据国内外大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城市首先是向城市边缘的近郊区拓展
,拓展方向主要受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区域交通网络、周边城镇分布格局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呈现出放射状、跳跃式、分散化的拓展特征。从合肥市区及周边的地域空间结构
看,今后合肥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肥东、肥西县城,适当向北发展。未来合肥的城市
空间格局必将由现在的连片放射状城市形态迈向地域宽广的城市化地区,即都市区空间
结构。可以预见,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外围地域独立组团(或城镇)为依托的合
肥都市区空间结构将在未来的十年逐步形成。
为了引导合肥加快从单中心城市向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过渡,有必要加强对都市区空
间的规划调控,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及建制进行适当调整。根据都市区演进情况,应及时
将肥东、肥西撤县建区;考虑到长丰县南北狭长,县城远离合肥市区,新机场选址等因
素,可将长丰县中直接受合肥市区影响与辐射的南部地区从长丰县中拿出,成立白龙区
(暂名),区政府驻白龙镇,作为未来合肥新市区的一部分。考虑巢湖治理和合肥生态
、园林城市建设,将现巢湖市区改为巢湖区。这样,未来的合肥大都市区将由八个区组
成,市区面积达8000平方公里,可为合肥城市的空间拓展提供广阔的地域。
2、TOD空间组织
(1)城镇空间组织
未来合肥都市区的城镇空间组织,将以三环以内的主城区为核心,新城区、卫星镇
环绕四周,并主要沿放射状的对外快速联系通道(主要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铁路
)分布。其中,东部将重点向肥东县城方向延伸,西南部将重点向肥西县城方向延伸,
北部将重点是向双墩镇方向延伸,而东、西(南)两个方向是城镇空间拓展的主轴,形
成合肥都市区发展的东、西(南)两翼。合肥都市空间结构将最终形成间隔分布、多层
次、组团式的大都市空间格局。
根据初步估算,合肥市区三环以内规划建设用地135平方公里,可容纳150万人,外
围城区则还需安排150万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学城可向南拓展至上派河,向西至
合九铁路,向东至沪蓉高速公路;机场搬迁后,还可向东拓展,可提供建设用地80平方
公里,容纳80万人;肥东、肥西撤县建区后,其县城可发展成为新城区,其中,肥东新
城可安排30万人,肥西新城可安排25万人;双墩镇按合肥北郊的工业卫星城规划,可安
排15万人;三河、南岗、撮镇各5万人。综合以上估算,合肥城区(含主城区、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大学城、肥东新城、肥西新城等)人口发展规模为285万人,周边卫星城镇人口
发展规模为30万人,合肥都市区城镇人口总规模将达到315万。
(2)交通组织
合肥都市区城镇空间的交通组织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城市快速干道、铁路、
轻轨等为主体,其中铁路将建成宁西铁路合肥段,进一步完善合肥的铁路交通网络与设
施;快速道路网将形成“两环十射”的格局,轻轨交通网络将构筑形成“十字加环路”
的格局。通过快速交通系统将中心城市与外围新区以及卫星城镇相连,构成紧密的整体

(三)滨湖城
合肥市从小城镇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一直都是采用以轴状发展为主导,外向式发展
,轴间充填方式等为辅的空间拓展方式。这种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直接奠定了现在合
肥 “风扇”形的城市形态,既符合合肥市的自然环境、区域城镇格局、道路交通网络等
状况,又有利于形成开敞式的城市结构形态,创造良好的城市气候、环境与景观,具有
诸多优势和长期的适应性。
随着合肥特大城市演化为都市区,不仅中心城区空间急剧增长,外围新城区和卫星
城镇也会快速发展,并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外围的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心城区向外拓展的
“飞地”。因此,以“飞地”形成开发据点,最终拓展为带型组团空间结构。
3、方向:南进东拓、滨湖新城
合肥市区三环以内已基本规划建设到位,因此,未来的城市空间只能在城市三环外
围寻求发展用地。从合肥市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看,未来影响空间拓展方向的主
导因素仍然是区域城镇格局、交通网络及自然环境等。
从宏观区域城市格局和交通网络看,随着宁西铁路的修建和沪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
通,合肥有条件在“承东启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它除了继续与省内其它中心城市(
芜湖、安庆、蚌埠等)保持密切联系外,与全国性区域城市,特别是南京、上海、西安
、武汉等联系将更为密切。因此,合肥至南京、武汉、西安三个方向上的交通线有可能
成为合肥市新的三个重要空间拓展方向(其中至安庆方向与至武汉方向相重叠)。而随
着至芜湖、蚌埠高速公路东迁,城市向北、向东南方向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下降。
从市域城镇格局和交通网络看,合肥所辖的三座县城中,肥东、肥西县城位于城市
外围近郊,它们距中心城区不足20公里,与城区关系密切,交通便捷,现状已基本发展
联片。随着肥东、肥西的加快发展,它们有望成为“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将牵引中
心城区沿快速干道向肥东、肥西两个方向延伸(这两个方向与至南京、至安庆的方向相
重叠)。而长丰县城远离合肥主城区,与合肥联系较弱,与淮南的联系较密,并且规模
较小,发展缓慢。
从城区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看,城区西北部为江淮分水岭,是城市北部的生态屏障
和城市饮用水源地,故不宜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
合肥市还是国家园林城市,科教基地和高技术研发中心,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要
求越来越高。巢湖宽阔的水面,秀美的风光,适宜建设的用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
方向。
城区东南方向南淝河下游地带为东南引风口楔形田园绿地,它对于保持合肥风扇形
的空间形态,改善城区中心的气候和环境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加上这一带地势低洼,
故不宜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
城西大蜀山风景区和紫蓬山风景名胜区,部分地区又被列为水源保护地。城市向西
拓展存在诸多限制,再加上向西扩展还需跨越铁路和高速公路。因此,城西虽有大量空
间容量和较好的用地条件,但近期还不宜作为城市拓展的主导方向,可作为未来发展预
留用地。
综上所述,合肥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是:向南为主、辅以向东,建设滨湖新城区。
4、结构:从集中紧凑走向分散组团
城市空间发展不仅表现为城市外围用地拓展,也表现为城市的旧城改造和更新。随
着合肥城市的大扩容,其总体的空间结构将通过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发展模式予以不断
调整完善。根据城市的现有格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及城市的空间拓展态势,未来城市
空间布局将逐渐形成“一城、两翼、三环、四圈、五轴、十射”的总体格局:
“一城”:指分布在三环以内集中连片的主城区;继续保持原有“风扇形”空间结
构。主城区一环内,发展商贸,行政业,形成合肥市的商业,行政中心。二环内,利用
优美的环境,发展居住业,形成居住区。在保持环城公园的基础上,以南淝河为轴线,
贯穿城市核心区域,保持东南迎风口的开敞空间和生态廊道。为了切实保护这块开敞空
间,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现实,一环路内建设森林生态公园,二环路外在生态用地的基
础上,可少量布局低层、低密度、高绿化率和高社会效益的会展、体育等设施。充分利
用主城区行政、经济、文化功能和已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
境。
“两翼”:指在城市东部与西南部沿城市发展轴线形成的外围城市新区,东部为肥
东新城物流园区,西南部滨湖新城区(包括大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肥西新城等。
建设滨湖新城,迁出合肥机场,迁进市级行政机关,逐步发展成为合肥市的副中心。同
时,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良好基础,继续发展现代化的发达制造业,尽快建成高起点
、高标准、高效益的国家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基地。依托现状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新
大学校区,发展大学城。在滨湖和东南迎风口开敞空间外围,布局高档居住区和旅游观
光、休闲度假区。
“三环”:指现已建成或规划的三个环路,其中内环环绕城市中心,二环为城市环
状快速干道,三环为环城高速公路。
“四圈”:三个环路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四个圈层,内环以内为城市的核心圈,内环
与二环之间为城市的居住生活圈,二环与三环之间为城市的工业与居住圈,三环以外为
新城发展圈。
“五轴”:指城市空间拓展的五条主要轴线。其中,长江东路与金寨路组成城市的
发展主轴,其它三条为一般发展轴线(长江西路、合裕公路、容事达大道)。
“十射”:指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放射的十条对外通道。
5、协调:城市功能区再组织
(1)主城功能区组织
三环以内的主城区今后应控制城市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城市建设以改造更新为主,
控制容积率,保持园林城市格局。具体为:
一环以内:加快市级政务功能的疏散,现有的市级政府机关逐步搬迁到新城区,将
老城区改造为全市的商务、商业、旅游与文化中心,站前区仍保留商贸流通中心。它们
共同构筑城市主中心,今后旧城改造应控制开发容量,防止过度开发。
一环-二环间:现有工业企业应逐步外迁,城市功能逐步改造为以居住生活和科教、
文化、体育等为主,今后重点改善城市环境,营造宜人的城市生活氛围。
二环-三环间:现有环境污染企业应逐步外迁,可保留一类工业,但不适宜发展新的
工业用地。新建用地以发展居住为主,并注意保护分布其间的各种景观绿地与自然生态
空间,以保持主城区开敞空间形态。考虑到规划的政务文化新区选址与城市空间结构等
方面诸多矛盾,建议将其调整为生活居住区,政务文化新区择址另建。
(2)外围城区功能组织
新城区。依托现状大学城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搬迁机场,建设滨湖新城区。大
学城和经济技术园区是合肥城市发展的两个主要推进器,也是合肥城市未来发展的希望
所在。大学城的设立,既为合肥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为制造业基地培训人才提
供服务。今后大学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其用地依托合九铁路向南拓展。合肥经济技术
开发区以家电、机械等产业为主导,今后应完善居住、科研、信息、金融、商业、服务
等配套功能,争取建成一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随着骆岗机场搬迁后,该用地以良好的
交通条件及邻近巢湖的优越区位,成为主城外围的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建议缓建政务
文化新区,待机场搬迁后,在此处高标准建设以政务、文化、商务等功能为主的城市新
政治文化中心,并配套中高档居住区,将其建成为巢湖北岸的滨湖新城区。新城区用地
可向东、向南拓展,由大学城、发达制造业园区、文化政务区、会展区、滨湖旅游度假
区、滨湖高档居住区等组成。
肥西新城。肥西新城位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随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和
快速发展,必将带动肥西县城的发展。肥西县同样也应按照新城区进行规划建设,除吸
引主城区疏散的工业外,应利用其优越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和较低的地价等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中高档居住,吸引主城区居民,建成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新城区。
肥东新城。肥东县城目前规模较小,发展缓慢,但是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用地
条件,使其成为主城区人口与产业向外围疏解、扩散的最理想区域,具有很的大的发展
潜力,应及早将其按照新市区进行建设。肥东新城应以交通、物流等功能为主,规划建
设城市物流中心图。
风景旅游与休闲度假区。合肥市周边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在城区外
围,分布着蜀山风景旅游区、紫蓬山风景旅游区、巢湖风景名胜区等。目前远未得到充
分的开发利用。今后应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使它们中的一部分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以
森林休闲度假或湖边度假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董铺、大房郢水库风景区景色优美,为
城市主要水源地,严格控制任何开发。
6、重构: 疏解旧城,开辟新区
合肥在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那就是一直以老
城区与火车站地带为城市中心,城市用地主要沿轴线(开始为3条,后来增为5条)发展
,形成政治、文化、商业、旅游等功能居中,居住等围绕四周布局,工业区分布在外围
的圈层式结构。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这种单中心、多轴线的圈层式空间结
构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1)合肥市老城区几乎集中了城市主要的政治、文化、商
业等公共建筑与公共设施,但其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以一传统地方小城的规模与格局难
以承担一个省会城市与特大城市的中心功能。(2)以老城区为中心的放射式轴线最终将
人流、车流等都吸引到老城区,使老城区的道路交通不堪重负,不得不对其进行"心脏"
搭桥,不断地在中心外围修建环路,最终将轴线间的生态空间逐步蚕食,城市空间形态
特征逐步模糊乃至消亡。(3)随着城市不断沿轴线向外围扩展,一方面使居民至城市中
心距离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城市中心的用地日益紧张,地价飞涨,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老城区的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逐步消失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当中。
要改变这种单中心城市结构的弊端,应抓好时机,尽快构筑形成多层次、多功能、
布局合理的城市中心体系。根据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及分布格局,合肥未来的城市
中心调整措施如下:
疏解、改造老城区中心功能。尽快将旧城中心的政治,文化等功能疏散出去,将老
城区改造成合肥的商业,商务,旅游,文化中心,站前区作为商贸流通中心,与老城区
共同组成城市商业、商务中心。
规划建设未来新城区副中心。城市副中心位于合肥新城区,市级政府机关将陆续搬
迁到新的文化政务区,同时布局会展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功能区,承担教育、科研、体
育、商贸、交通等部分城市中心功能。
调整政务文化中心为西城区副中心。目前,合肥市主要行政机关以及安徽省的行政机关
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内,它们的布局不利于城市中心区的进一步开发和空间资源的
充分、高效利用,必须尽快将行政的职能从城市中心区疏散出来,启动"政务文化新区工
程"建设。政务文化新区功能以政务、文化及商务办公为主体,并辅以居住及各类配套基
础设施。它的建设不仅对扩大投资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央商务区,缓解城市中心区土地面积少
、人口密度大的矛盾,解决老城区交通堵塞等问题,也是政府引导和促进新开发地区建
设的有效途径。现在规划的政务文化新区选址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侧,但位于
城郊结合部,位置较偏,与现城市中心缺乏有机联系,与城市的总体空间结构也存在诸
多不相协调的地方,建议未来调整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现机场地段,该区按西城区
副中心规划、建设。
加快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多式联运是大宗物资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综合多种运
输方式于一体的物流基地是最好的地域组合形式;物流基地是进一步吸引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城市、区域地位的捷径,正在成为国际范围内地区发展争夺的热点。合肥市具有
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区位和交通等条件,必须加快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目前正
在规划的物流园区位于火车编组站附近,但该区四周为铁路环绕,与城市和区域性交通
设施联系不畅,且用地条件较差,缺乏发展空间,并侵蚀了原规划确定的生态开敞空间
,与城市未来的发展存在诸多矛盾。规划建议物流中心迁至肥东新城。肥东新城物流中
心布局于合徐(京福)、宁合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的交汇处。华东地区最大的立交--五
里墩立交位于新城东侧,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同时,该地区用地宽敞,与南京、上
海方向距离相对较近,是未来发展大型物流基地的最佳选择。肥东物流中心可依托合肥
新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枢纽,重点扶持和发展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中心;大力发展
商品代理制;进一步完善仓储运输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
六、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 返回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构造“大合肥都市区”的先行条件,机场迁址,北三环快速
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旨在促进都市区的空间整合,建立各组团之间的联系纽带,创造快
节奏、高效率、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重点突破、由内而外”,逐步完成中
心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城市空间的开发时序应本着重点突破,由内到外的原则

(一)、机场搬迁与选址
合肥骆岗机场是省会城市机场,位于合肥市南郊的骆岗镇,距市区9公里,是国际航
线的备用机场。随着城市的向南发展,机场飞机起降已经对城市形成一定的干扰。若按
15%的旅客客流量增长率计算,在7-8年后,骆岗机场设计客流量将达到饱和。因此,搬
迁合肥骆岗机场势在必行。
合肥市距淮南(84km)、蚌埠(120km)较近,与安庆也只有150公里,适合作为区
域性航空港进行建设,但合肥到南京的距离也只有150公里,如果要建设这样的机场,必
须考虑避免与南京碌口机场保持200公里的直线距离。本次规划机场选址具体地点有二:

1、肥东白龙镇
白龙镇位于江淮丘陵腹地,地形为低缓丘陵岩地,适于建设新机场,其地址位于中
心城区的东北方向,距离中心城区东北31公里,附近有高速公路经过,淮南、蚌埠两市
很容易到达。该区已避开城市发展主导方向,对城市居民不会形成干扰,而且用地条件
可以满足机场选址要求。合肥市区与机场高速通道直接连接,沿路还可展现生态城市、
园林城市的景观。
2、肥东长乐镇
长乐镇位于滁店埠河以西的丘陵岗地、合芜铁路和合芜高速公路以南。机场便于利
用已有的高速和312国道进入市区,与中心城市25公里左右,属于合理距离。但地处南淝
河,滁店埠河交汇处的东侧,需要对当地的地质、地形条件进行深入的勘探。
新机场选址方案
(二)、北三环快速路选线
规划三环在城市南部是利用312国道,东部沿编组站往西南方向,西部包含了大蜀山
和董铺水库,北线跨大房郢水库,形成环状格局。三环的总统格局是符合城市发展建设
要求的,但是三环北线的定线可能会给城市总体发展带来一定影响。95年规划的线路从
大房郢水库穿过,跨越水库需要建两座桥梁,这既破坏了水源地,又不经济,再者不能
带动临近工业中心镇的发展,因此,建议向北迁移至淠史杭干渠一线
(三)、水源地选择
合肥市滨湖连江,但生活水源一直依赖水库供水。合肥市附近有佛子岭、磨子潭、
响洪甸、梅山和龙河口五个水库,随着城市的快速增长,应加快城市引水工程建设,科
学合理地利用五大水库资源。随着南淝河和巢湖的治理、巢湖水质的改善,巢湖水将可
作为工业用水,就近供给城区。
(四)、快速轨道交通
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在2010年GDP达到1000亿,人口300万人。作为未来的
特大城市,城市结构采取分散组团方式,有必要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主城与新城之间建立快速轨道交通网络。
七、城市空间形象策划 返回
合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为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卫生的现代化城
市。环城河和公园绿地为主体的生态城市是总的城市景观构架基调与特色。景观构架的
骨干系统主要是沿路(城市交通网络)、沿河(环城公园景区)、沿湖(巢湖旅游度假区)
、沿山(大蜀山和紫蓬山风景区)进行绿化和美化改造,并结合旧城改造,结合城市构
筑物造景,结合城市广场建设,结合花园住宅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结合旅游景点及各
类公园开发建设等方面来进行。同时,要特别重视保护和发扬合肥的传统历史文化,并
在科技、经济、生态等方面作艰苦的努力,形成合肥独特的城市形象。正所谓“省会合
肥,都市园林甲江淮;包拯故里,名人辈出扬天下”。
近期合肥形象拟注重下述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城市形象策划对提高合肥城市品位起
重要作用。
(一)大都市形象:现代、快捷与舒适
城市的道路、桥梁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合肥要树立
大都市形象,可从基础设施,尤其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建设入手。合肥的“风扇形”
城市形态,井字、环形和放射状城市道路系统,"回"字形主干道网,东西贯通的长江路
承西启东,兼有生活性交通和景观道路的功能。市内各主要道路的交叉口街心花园,不
仅可以缓解入口处交通流的“瓶颈效应”,还可以通过设置城市的标志物(雕塑) 增加城
市的现代化气息。
(二)、山水形象:生态城市营造
合肥是第一批国家级“园林城市”,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建筑密度的提高,“城
已不在园中”,水域污染情况令人担忧。合肥并不缺乏建设“山水城市”的自然资源,
除了大蜀山,位于西南的“庐阳第一名山”紫蓬山是合肥天然的后花园,目前的问题是
与城区联系薄弱,考虑用绿地规划中的森林大道将紫蓬山这个巨大的绿化单元引入城区
,使整个区域的绿化网络更为完整,充分展现合肥作为山水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形象:历史文脉延续
合肥作为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可以尝试用两种方法
再塑合肥的文化形象。其一、对外大打“包公牌”,围绕包公本人、宋代历史文化做文
章,建设包公文化园,整合包公祠、包公墓区、浮庄、清风阁、九狮广场等资源。其二
、对现代文化环境的营造,都市场馆是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主要手段,要建
设大型的文化建筑,会展中心,大剧院,音乐厅和安徽体育场。
(四)、古城形象:传统与现代结合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有机更新,城市形象可以通过城市改造而出彩。合肥中心区是城
市功能和形象的集中载体,在今后的发展中该地区容量必然接近饱和,必须严格控制非
公建性用地对中心区的侵占,建筑体量和高度应与基地条件相呼应,单位建筑之间在空
间关系和形象特征上应有统一的协调,建筑的形式要在结合本地特色的基础上提高档次

(五).科教形象:知识园地的构架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基地之一 ,在科技产业方面,根据合肥市科技发展"十五
"计划,合肥科技工作的三大主攻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国民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此思想指导下,科技产业的结构需进行相应调整,重点转移到电子
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产业。只有依托本地雄厚的科研
实力,致力于创出合肥自己的品牌,才能把目前的“科研教育基地”提升到真正"高科技
城"的高度。
(六).旅游形象:淮扬风味城
目前合肥市缺乏发展旅游产业的强烈意向,急需强有力的旅游形象的推介,以便在
全国范围内形成个性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合肥的旅游形象可以定位为“包拯故里地
,淮扬风味城,绿都科学岛,烟波是巢湖”,加快包公文化园、环城公园、城隍庙老街
区、淮河路步行街、蜀山风景区、合肥植物园、董铺科学岛、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
淝河—巢湖滨水旅游区等的规划、建设。


fool_love2000


发贴: 24
  2004-04-21 11:23     
--------------------------------------------------------------------------------
各位大师的评论:

Wiesman(韦湘民,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返回
引言
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中规院三家单位所编制的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
划的一个简评。
要我对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加以评述无疑具有风险。但明知自身存在两大局限,我
还是决定评述一番。这两大局限一是我纯粹是从一个西方学者与规划管理者的角度对城
市与区域规划应如何编制发表意见。中国的官员应对我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效做出自己的
判断。局限之二是我可能对上述规划中的某些方面并没有加以正确的理解。
毫无疑问,每家单位编制的规划均包含大量引起合肥城市规划局与合肥市的领导们
高度关注的有价值的信息与理念。不过,我要重点谈的将是这三家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分别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合肥听完三个汇报后,我在发言中说我已观察与亲身参与了西方城市与区域规划
长达5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之下,中国还处在形成中国区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初级阶
段。同时,形势也不允许中国用很长一段时间去找准自己的区域发展之路。从一个旁观
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由此对有限的资源产生的巨大需求,使得
为如何编制区域规划制定明确的导则已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致于遭受不必
要的巨大浪费,也不至于失去宝贵的历史机遇。
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尽管我并未听到过此类明确表述,但从个人的理解出发,我认为合肥最为急需的是
一份城市空间结构规划,该规划将显示对翻一番乃至更快增长的人口如何从空间上加以
安置。为具有现实性,这一规划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进行编制
。这些战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主要讨论它们将如何为合肥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提供分析背景与框架。
用一个西方学者与规划管理者的眼光来看,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中规院的初步成
果在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三个层面上均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我将就这三大层面分别加以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对中国该如何编制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我难以提供建议。然而,我认为三家
单位的初步成果所运用的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当今中国所处的转型经济。
同时,所做的分析也无法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提供必要的框架。
这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的区域经济发展部分主要是描述性的,并大量运用对GDP的分
析,以之作为成功的城市经济的单一指标。我不太清楚GDP在中国是如何度量的,但西方
规划师极少认为GDP是体现健康的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有力甚至是唯一的指标。
三家单位的规划均用一种高度简化的图解形式描述经济空间,例如围绕中心城市核
心区形成的经济圈。我认为,这难以真正反映实际上复杂得多的空间经济关系,同时也
不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手法。
在西方,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侧重于就业与收入
,并将其与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土地利用的总体需要相联系。相比之下,三家单
位均对这些要素甚少涉及。此外,三家单位的规划似乎仅仅关注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对该区域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很少提及。
我注意到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里均提到要更好地利用合肥教育与科研机构高度集中
的优势,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在中国已成为近年来令人关注的尝试。在西方,
尚需一定的制度安排促成这种实践的进行。
就我个人的理解,我感到三家规划单位都认为合肥应依赖外部投资来源发展经济。
这种看法恐怕有些片面,因为合肥无疑也有能力将自身的资金积累运用到地方建设上去
,当然这是以该地有着良好的制度安排来促进这一积累过程和随后的投资行为为前提的

最为关键的是,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均未能揭示出当今中国决定投资空间区位的真
正推动力,从而也无法提出合肥市的领导应采取那些措施以影响这类投资决策。而这恰
好是西方的规划师们将试图理解的最为重要的变量,因为它们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相应从
空间上加以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区域发展规划
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均未能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如笔者所提议
的那样,发挥其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框架的作用。在西方,区域发展战略将从土地
、水资源等基本自然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对其加以利用。之后将在考虑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分析本区域城市化结构的多种选择。对以上多种选择的分析可
能因地而异,但大多包括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减轻对环境的不利
影响以及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在此,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存在这样一个缺陷,即他们将区域空间视作全然等待由
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来填满的空白地带。这无疑忽视了农村发展和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性
。此外,各规划也忽视了一些应重点讨论的社会问题,如随着合肥人口翻一番,该市应
如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家规划单位的初步成果都提到了免受城市发展影响的地区,并将此作为实现生态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保护生态敏感区的确重要,但要实现生态可持续性更强的发展
,这仅仅是可采用的方法之一。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从本质上讲,三家单位的初步成果都存在不足,因为他们提出的备选方案都缺乏严
密分析的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成本。此外,三家单位的方案均缺乏人口密度
、人口空间分布与就业岗位分布的概念、对工业、住房用地需求量也未做分析,更缺乏
通过长期的过程分阶段创造良好环境的概念。三家单位的规划对不确定性的问题,换言
之即规划如何适应变化的形势的问题也均未涉及。而在西方,这是编制城市空间结构规
划所必须面对的中心问题之一。
从表面上看,同济大学提交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方案最为完整。对其初步成果,我
提两点建议。一是从我在中国的个人体验出发,我认为间距过宽的主干路网应大大缩小
其间距;二是可考虑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中粗略地划分出几大工业区与住宅区。
中规院的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存在两大不足。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其“引湖入城
”的方案似乎并未建立在严密的水文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我
则认为抛开现有格局建新GBD的提议并不可取,这会妨碍经济发展而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
有所促进。
合肥:中国的园林城市
我在接受合肥电视台的采访时曾宣称,在我到过的中国12个省会城市中,合肥是最
具吸引力的。她的街景、她的建筑物的人文尺度以及城市管理的高水准都令我印象深刻
。在西方,这些同样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和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宜人环境的重
大优势。
然而,合肥正在发生变化。必须采取措施使得高密度的发展不至导致合肥丧失以上
优良品质。我建议,为保持合肥其具有吸引力的省会城市的地位,应当编制城市设计导
则以控制建筑形态和建筑物与街道的地平面关系,等等。
结 论
在合肥会议期间,我曾建议规划局下一步考虑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加以最终完善。
通常的一种做法是将三家单位的初步规划成果交一家当地的规划设计院深化,综合最佳
理念,形成一份最终成果。另一种做法是聘请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完成本规划。后一建议
是我在合肥时一位规划师向我提出的。但我认为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高度谨慎。
在完成城市空间结构编制之前,我建议在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方面下更多
的工夫。为编制一份严谨的、有利于合肥既保护好资源又实现其美好前景的城市空间结
构规划,上述工作能提供必要的框架与纲领,因而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编制出的城市空
间结构规划将只不过是缺乏现实基础的美好图景而已。但这类战略研究并不是中国规划
设计院的强项,也不是大多数活跃于中国的国际规划咨询公司的强项,因为他们从事的
主要是城市设计。
因此我建议合肥城市规划局下一步应高度明确:编制一份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需要哪些框架与纲领。在此基础上才可以从局内或外界寻找最合适的专家,与规划局与
合肥市的领导紧密合作,完成上述任务。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规划局应针对以下几项作出合理的决定: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的编制需要怎样的纲领的指导;⑵应达到怎样的深度;⑶应委托何单位或机构编制本规
划;⑷应怎样运用该规划来促进经济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
作为合肥的客人,我认为合肥有良好的“认同感”,而这是许多中国城市都欠缺的
。为保持这一优良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应考虑的问题将远远超出我的简评所论及的经济
、环境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应成为建设特色鲜明、富含历史文化底蕴
的现代合肥的指导性文件。
李晓江(中规院副院长) 返回
中规院近几年对战略规划做得多些,正如仇副部长所说城市战略研究正风起云涌。
中规院从2000年起已承担和参与10个省会城市的战略研究。通过这些实践谈些认识:
一、对城市战略研究的认识
已编制的战略研究项目大抵可分两类。第一批提出的,包括广州、南京、杭州、宁
波、深圳,刚好处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域的五个副省
级城市。第二批提出的有呼和浩特、合肥、济南、哈尔滨、厦门,除厦门以外都是非沿
海的省会城市。目前还有成都、西安,是西部最发达的最有发展前锦的两个省会城市。
这些反映内陆省会城市对自己发展需要一个新的认识。对此有两个认识:
1.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如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有
国家政策上的原因,如土地管理、人口控制的政策等,导致刚批准的总规就面临着重大
修改,普遍存在难以指导城市适应新的发展的需要。客观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求每个城市重新看待自己的定位、个性化的规划或决策。
在做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是问题导向,与总规区别在于是以寻找问题为出发
点,解决城市发展中目前面临和潜在的问题,另一个是目标导向,从城市目前的状况、
环境、区域条件和基础来确定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在这两个导向下来寻找自己的发展策
略。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种研究,为政府决策和总规编制的前瞻的、宽泛的、超脱的、综
合的、理性的研究,提供不同的方案和思路。战略规划的前半段是理性的、科学的,后
半段是需要想象力的大胆创新。也就是说会出现分析过程大同小异,而结果却大相经庭
。因此,方案应是开放的,不是命题作文。
2.对内陆城市发展的认识
我国区域的发展从1980年代开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以广东为代表
的沿海对外开放,第二个十年是以上海为代表、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的振兴,第
三个十年是京津地区,第四个十年应该是东北地区。从发展的梯度来看,前二十年经济
增长主要是依靠外资和外向推动,重视沿海地区开发,从现在开始往后二十年是内陆中
心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这是基于两个国家战略,一个是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除了出口,以外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非常重要的两驾。目前规划
界对此认识不足分,它是带动内陆广大不太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另一个是
城市化,曾经有这样的判断“二十一世纪的前半段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因素,一是美国的
新经济,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作为十亿人口大国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重要一点
在于中国正处在城市化高峰期,城市化对于内陆城市和农业大省比沿海更重要。这一点
与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内陆省会城市是下一轮发展的重点,机遇
很好。比如,湖南很早就提出以省会为中心,在98年提出“一线一点”发展战略,以长
江为核心,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省会城市有省、市两方面的热情,面临大好发展时期,
立足内需的推动,以国内市场为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的主导作用会产生非常强
烈的效果。
对合肥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敝端,过多的提到吸引外资,而忽视了自己内部的巨大
发展潜力。省会城市发展面临一个转折,前二十年是在调整积累,解决包袱,后二十年
是扩张、转轨,现正处在向更高台阶迈进的坎上。非沿海城市既要承认目前不发达、发
展滞后的现实,又要看到未来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所以要非常谨慎,既要有大胆的
设想,又要有非常谨慎的操作。
二、对合肥战略研究的具体问题
1.宏观层面
安徽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省会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合肥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比
例很低,这在内陆比较普遍,目前城市问题不是很多,机会较好。
①重视发展合肥的外向经济的同时,要重视本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带动因素或导向作
用。一是要重视省会的服务功能,包括第三产业、新的区域服务职能的培育和成长空间
的提供。二是基础设施的投资,用有限的资金建立良好的城市平台。
②重视产业的本地化。对于合肥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科技实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二
是劳动力资源,是优势也是负担。既要产业高度化、多极化,又要最大限度的创造就业
岗位,发展本地农产品加工和为农服务。大力发展民营为个私经济对于省会城市非常重
要。同时,要控制好污染。
③重视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低成本的战略。包含把生活指数和生产要素成本控制到恰到
好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城市政府尽量少干预企业和经济运行。另外,把劳动力成本
降低,不是降低劳动力的价格,而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实现。如东莞在广州和深
圳之间采取的就是低成本战略。
④体制因素。强调集中规划管理权,但要很好的把握发展阶段和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
规划和政策统一,但发展的积极性不要只保留在城市政府,应发展多方面的积极性。
2.具体的空间战略
①合肥发展前景很好,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如何构筑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我们
工作的核心。从区域关系上把握城市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关系。空间结
构不宜做散,应是紧凑的。仅靠扩大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是不明智的,有可能伤害积极
性。
②新的城市中心区。其选址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其中心区位又要考虑交通条件。我认为
中规院选的中心较好,其中心和交通都较好。
③创造城市特色。一是合肥传统的生态绿都、水城,另一是以低成本的方式,用结构优
化来实现目标,而不是用大量的投资。做水文章、做绿文章,同时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等
综合目标。以“引湖”的方式来振兴内陆水运功能。创造多极的增长,中规院提出的第
三叶尚需充分论证后方可确定。未来重大的交通设施要处理好。我赞成我们院提出的机
场方案,十年之内不要搬,还可以帮助城市作为控制,搬迁留给后人去做。
④政府决策和行动指南。更重要在于建设、管理和控制。
郑弘毅(南京大学教授) 返回
三个方案的结果都大同小异,不足的问题:
1.都没有把区位优势如何转化成经济优势。区位优势是通过交通网络来实现,要通过经
济优势才能起作用。交通对空间布局上影响是很密切的。把交通枢纽落实到物流是进步
,应提升为流量经济,包括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合肥的信息流对全省的作
用是较大的。
2.关于城市化。需要分析、不能太简单化。城市化是个过程,要考虑速度、规模、质量
、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单靠扩大行政区划来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虽然外涎
扩大,但质量都很低。城市化是先进生产力的过程。GDP从300多亿提高到1000亿,提高
2倍多,按照国家计委最近的就业岗位测算的模型,只能增长20%多的就业岗位,就算现
在200万人,也只能达到240万人的规模。总之,城市化是个整体、是系统工程。
3.都把经济和产业的着重点放在争取外资上。应着重在第一、二产业,然后才有第三产
业的繁荣。信息产业要把新信息传达到农民,高科技转化到农业高科技,使农民富起来

4.行政区的搬迁要慎重。
陆大道(中科院南京地理所) 返回
中科院的几个所在这儿,科大也在这儿,合肥作为科技城的形象还是值得研究的。
虽然科大在合肥,但科大在合肥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郑州以前的产业结构是不明显的
,后来搞了几家大的肉类加工厂,把河南省200万吨的猪肉基本上都加工掉了。它是利用
交通运输和农业来发展它的加工业、外贸出口。我们合肥现在还没有形成产业链。
规划里面都说第三产业发展不够,但是我认为第三产业是与区域经济密切联系的,
是依附于其它产业的,如金融中心是根据企业家来的,还有规模经济的特别要求,其他
的服务业也是跟产业的规模有关系的,跟人员的、物资的交流量有关系的。因此,规划
里不能笼统地说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安徽28%的三产比例是较低的,全国为36%)。合肥
现在已经是全国的制造业、装配工业基地,但算不上全国第一级的。未来我国的装配工
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期,合肥在全国的地位处于第二级、第三级是有发展空间,轻工业
也是有发展空间的。
机场的搬迁一定要慎重。要实施大规划钱从哪里来?
董鉴泓(同济大学教授) 返回
三家规划方案都有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帮助。
如何向长江三角洲靠拢?目前做区划不是有效手段。规划方案里关于人口、就业等问题
的研究都是比较好的,但行政区划并不是有效手段。中科院的几个所与地方产业没有发
生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加强技术培训。
采取组团式的布局方式这一思路较好,但规划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以公交为主、以
高速干道联系不同的组团,是当前国外较流行的做法,可以借鉴。
机场暂时不宜搬迁。
马武定(厦门市规划局副局长) 返回
概念规划要做到城市的定位、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特色、空间形态、发展时序和策
略。三个规划方案都做到了。
我赞成中规院“双星闪耀”的方案。合肥要发展,应与芜湖共同发展,形成双子星
座,辐射全省。
城市化的发展是有梯度的,从沿海到中部到西部成梯度发展。合肥应该在制造业的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而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要保持谨慎。
GDP肯定会增加,只是时间的问题,关键是人均GDP。要充分挖掘内部的发展因素,
不能光靠外面来投资。厦门的外向度很高,,去年GDP是560亿,进出口贸易额是100多亿
美元,出口额大大地大于GDP,外向度为100%多。外向度太大带来风险很大,合肥要充分
利用民营投资,注重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民消费。合肥弱,在于郊县弱,农民的消费水
平太低。一定要把周围的农村、周围的地区带起来!
因此,一定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城乡合作。城市化的最后出路在于农业的现代化

关于城市发展与市中心的问题,我比较同意中规院“双星闪耀”的提法,合肥的发
展应尽量向芜湖方向靠,芜湖应尽量向合肥方向靠,向南应是主方向,向巢湖、长江方
向靠。
城市行政中心是否一定搬迁,我觉得不一定。国内许多城市的行政中心都在搬迁,
但可以说90%都是失败的。从城市今后的发展来看,行政中心的作用应该越来越弱,经济
中心也将越来越弱,而文化中心将越来越强。如果想靠行政中心的搬迁来带动某一地区
的发展,效果不一定很好。老百姓跟市政府的关系不一定很密切,而跟市场、文化中心
、公园等生活设施的关系要更密切。企业与市政府的关系也不密切,跟市场的关系更密
切,更重视的应是文化中心的位置在哪儿。应发挥老城区的环境优势,商业优势,产业
要跳出旧城。把旧城很好地保护起来,形成一个很好的文化、商贸、旅游中心。一定要
做好环城河绿化带的重新的更高水平的改造。园林城市应在高起点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中规院引水入城的思路比较新。“丁”字路不一定要打通,旧城有它自己的格局,
问题是怎么疏解它,怎么理顺它,打通道路反而会把交通引进去,因此我认为对中心区
的改造应谨慎。
另外应做好城市经营的文章。一方面是民营经济的问题,一方面是土地的问题,政
府很大的一块财力就是土地。政府应该自己把对土地的投入收回来。对土地批租不能匆
忙,但不批又不行,应掌握好度。在开发时序上要很好地把握。
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 返回
我们研究合肥发展战略的核心应该说不在合肥,而在于安徽省。合肥最主要的职能
应是省会城市,合肥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前,与其他省会
城市相比合肥的发展是超前的、超快的。从一个不到10万人的城市发展到今天的特大城
市,他的动力是依靠行政权力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第二阶段是改
革开放以后,合肥的优势不太明显了。不进则退,行政配给的力量正在逐渐减弱,市场
的力量正在逐渐加强。我们的发展战略应从行政配给转到市场需求。下一步合肥的发展
应以市场为导向。
我们合肥的市场在哪里?首先应积极吸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等
的转移;另一方面是省内市场,充分挖掘省内市场,合肥的工业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发挥合肥科技方面的优势。发展第一步是靠投资,第二步是靠市场,第三部是靠科
技、信息。
合肥的空间结构的核心是集中还是分散?三个方案是如此的相似,看来是共识。关
键是发展多大规模,为什么发展这么大规模?三个方案说得都不清楚。
老城的负担太重,强度太大,必须从功能疏解到空间疏解。老城很小,是非常宜人
的工作、生活环境,应把产业从老城疏解出去,建立城市的次中心。北京的环路修建带
了个坏头。三个方案对北部、西部没有交待,这可能会带来管理的问题。编组站附近肯
定存在开发压力,随着北部环路的修建,必然带动北部开发的热潮。
三个方案对科学岛、对合肥的产业布局都没有提到,但是科技和产业问题对合肥的
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
董黎明(北京大学教授) 返回
南京大学的方案更突出宏观,它的启示就是机遇不可错过;同济大学的“效率城市
”观点针对了合肥的问题,“有机生长的城市”观点也很好;中规院的方案比较超脱、
富有创意。
合肥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实力不够强大,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但是城市既要做
大,又要保持原来的风格、风貌和传统的精品,这两者是有矛盾的,这也是战略发展规
划的难作之处。
一、合肥市城市战略定位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来讲,作为一个投资者,其主要投入方面是成本低、效率高
的地方。从合肥区位条件来看,要真正做强做大,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培育发展安徽自身的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
因为一个城市能否发展,关键在于它的直接的势力范围——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如果
周围经济发展很慢,城市化水平很低,而依靠更远的间接腹地,那么这个城市是没有再
生能力的。
2.充分发挥首府城市的优势
合肥首府优势没有用够,城市知名度低,可打科技牌,利用某些科技会议再作文章

3.处理好使用合作与竞争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第一位的。合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办、
对双方都有利,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进行合作。
二、做强合肥的途径
1.不同意跳跃式、超常发展模式用于合肥。合肥既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园林城市”,
同时又有良好的规划传统。跳跃式发展是城市在特殊条件下发展模式,不是所有城市都
可行的,否则,就不存在超常规了。合肥基本上应遵循普遍规律来发展。
2.几个方案都提做强做大,我认为宜“强”,不宜“大”。“强”和“大”有一定的关
系,从经济学方面分析,但“大”不等于“强”,“强”不一定“大”,合肥宜提做“
强”,“大”要有保留。合肥是靠增加人口、投资、扩大土地空间面积来做强,还是靠
高效利用、提高运作土地资源来做强?
如果是城市发展初期,肯定需要拓展外涎,而合肥现已有150万人口,继续拓展外涎有两
个问题:
①人口问题 人多了,是负担,就业岗位哪里来?如解决不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土地利用问题 全国土地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合肥与国内城市比较,如北京有两个开发
区,10年中,一个产出1.9亿元/公顷,另一个约4亿元/公顷,合肥现在开发区面积75平
方公里,如果拿出1/3来做工业,按20平方公里,1亿元/公顷计,那么就有2000亿元。因
此,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转向内涵发展。但是往往受政策影响,会产生无地可用的
状况,如冻结批地。所以我认为,一方面城市要有土地储备,另一方面要抠紧土地出手
量,即储备多,出手紧。
3.合肥城市空间结构形式
空间结构形式与城市发展模式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合肥原来是风扇型结构
,已不适应城市的拓展,我们应该继续原来的规划思想,而不是抄形式。城市规模一大
,很难有理想的模式,现在提的组团式也并非无懈可击。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才能与300万
人口的城市符合?几家设计单位提出的滨湖、引湖等等概念,就是把巢湖变为城市的一
部分。但是现在巢湖已富营养化,污染十分严重,治理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持,合肥
经济实力现在是达不到的。因此,合肥的空间发展时序应分为:
*现阶段以充分利用开发区为主,挖掘潜力,提高土地效率。
*一旦开发区潜力挖尽,应两翼发展。
*最后经济实力强了,再向巢湖发展。
吴明伟(东南大学教授) 返回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可以去分析,但城市
发展都受到很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从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面能基本把握发展速度、就业岗
位,以此来安排用地规模,也就能基本达到目的。落实到空间结构上,比较认可同济的
方案。
对如何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周岚(南京规划局副局长) 返回
这次会议对我来说收获是三方面的,合肥市规划局又一次开门规划,①打开了规划
工作的大门,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上,为提升政府的工作打下了基础。②三家战略规
划报告,对我的启发很大,非常敬佩专家们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充分运用数据
,找出规律性、差异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个感受,南京与合肥有太多的相似,①都是省会城市;②科教资源都很丰富;
③都有相同的适合人居的环境;④区域发展的格局也很相似;⑤同样面临挑战与机遇;
⑥在省内的地位下降,南京受到苏锡常的胁迫,合肥同样受到芜湖的胁迫。这些相似中
是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的,合肥的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也相对较低,交通便利,基
础资源丰富,有6000万的劳动力,出去的有200—300万人,因此①如何抓住劳动力的成
本,有一个相对低的门槛,创造适合创业生活;②在城市化进程中,低的城市化区域水
平决定合肥可做什么;③消费动力问题,要考虑机动化的影响,教育生活质量提高后的
休闲的追求。
加强分析,还是那句话,思维要大胆,出手要谨慎,还需要深化。如①关于产业的
发展分析;②关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的分析;③关于创业环境的分析,有非规划专业来
做的,怎样保护环境,在制度上为投资者提供好的创业环境;④房地产的需求,机动化
的影响,如何休闲;⑤关于机场的搬迁,应该分析投入产出的效益如何,由于经济繁华
程度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机场在经济运行方面,就会不好用,机场的选择与战略时机
的把握,是很有关系的。行政中心的搬迁,除了空间战略的考虑,更多的是利用心理造
势,是城市经营的需要,应该加上时间的因素,还有新区的启动时机,在什么状态下非
常重要,如果加上若干软的经济发展的研究,寻求战略支撑,南边的那块地如果要用,
必须做环境影响分析。
最后是关于工作成果的建议,先进行若干专题的研究,再做一个战略规划的白皮书
后,再进行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就是把大的问题搞清楚,例如,宁波的概念规划之后
,市委书记亲自抓国际性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战略研究,有一个总报告,20个子课题,分
别由各个部门来做,厦门也在做海岛向海湾城市转化的战略研究。
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以后,才能做总体规划的调整,规划做
得好的,不一定等于城市就建设好了,但如果城市建设好的,规划是一定做得好的。
黄泰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返回
我不是规划专业的,从经济的角度谈规划,我认为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不好,规划问
题肯定是解决不好的,我不知道合肥市的经济战略规划是否做了,主导产业是什么,支
柱产业是什么。就城市战略规划而言,第一,关于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怎样实现1千个亿
。第二,跳出战略规划报告,我们对规划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在没有条件约束的情况下,评价方案的好坏是毫无意义的,我认为标准应该是,城市规
划能否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城市已有的资源应该怎样利用。我们没有的资源
,怎样借用。讲得俗一点,就是钱的问题,就是通过这个规划,我们是否找到钱,怎样
把城市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怎样投钱的问题。第二就是人的问题,这个规划
能否创造就业岗位,这个岗位又能否创收,城市规划作为手段能否招商,通过规划来招
商。还有一个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的问题,这个城市的规划能否留住人。第三要靠规划
生钱,比方说,行政中心的搬迁,能否生钱,集中好还是分散好,分散就需要投资,进
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个变化是看不见的,没钱一切都是假的,很多事情非逼到非做不
可的地步,是最有价值的。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分散是否值得?这里有几个方面,①产业规划定位要专业化
发展,我就是我,不要什么都不是。②是规划的可行性,中国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的百
分之五,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化并不是人家都给钱用,高新产业在我看来,中国
的大多数地区都象是在“耍猴”,锣鼓一响都来看热闹,锣鼓一停人全走了。规划要有
阶段性,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我觉得规划未必要有20年、50年,我们不要感觉比后人
聪明,要给后人留下空间,比方说,95年的房屋设计,你现在还要吗?房地产是有风险
的,房型可能3年就变,价值变化太快。
在具体的方法上,我不赞成从区域经济角度谈战略规划。世界上这方面的研究都是
假定经济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而中国变化太大,在迅速变化的情况下,能否打破现有经
济格局,打破贯常思维,才有出路,否则,容易被套住。那么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
济的办法我认为有四点:
①傍大款。就是引资,不引资,钱从何来。
②攀高枝。这说起来有点俗,但是你跳到高枝上,你就厉害,为什么不直接和高枝合作
,如全球500强企业。
③访名门。名门好,名门重要,名门能给你国家政策,给你各方面的款项。很多地方就
跑这个钱,找管事的,有权的,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这是中国特色,想这些办法,人家
这些钱就投到你这里来了。
④拜大师。要出去向人家学习、请教,在战略思想上、观念上,甚至具体的策划上,大
师能给你一个主意,不要聘过来,你养不住人的,就是聘用了,他在你这里,三个月与
世隔绝,他也就完了。
城市一定要运营,要用有限的资源引来更多的东西,把人家的资源,用于你的发展
。中国有句古话,借已之力,是下人,借人之力,是中人,借人之智,是上人。合肥应
该把别的城市的财和智,都拿来给合肥用,外国融资多了,没什么问题,把别人的资源
圈起来,别把自己做死了就好。
吴志强(同济大学教授) 返回
一、关于战略规划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发言,感觉真理谬论只差一步。这两年,同济大学做了广州、南
京、杭州、厦门包括最近的沈阳的城市战略规划,总体上感觉又掀起了一个战略规划的
高潮,战略规划始于60年代,65年开始对传统的总体规划进行批评,70年代初做了很多
战略规划的探索。80年代,冷落下去,90年代又一次复兴,中国的规划界对战略规划应
有所整理。现在想起来,国内第一轮是海边,第二轮内地,还剩下四加一,即四个直辖
市加香港。有一个担心,这种很好的态势会冷落下去,我认为中国的战略规划还处在一
个初级阶段,主要存在有三个问题:
1.研究方法的选择,非常的凭直觉,没有非常理性的理论做指导,在理性与谬误之间滑
步。
2.战略规划必须放入战略管理中间,脱离战略管理的战略规划是毫无意义的,只能走向
空洞。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之前有企业发展微观层面战略规划和国家发展宏观层面上的
战略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处于中观层面,是建立在国家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基础之上的
。中观层面上的城市战略规划的台,是搭在生态、经济、社会这三个支柱之上的。空间
是一个平台,这三个支柱是建立这个平台的前提。做规划不是纯粹的被动,有很好的台
可以拉来很好的戏;台和戏应是互动的,台可以影响戏,有的时候,搭什么台,唱什么
戏,有的时候,看演什么戏就搭什么台。
3.整个研究过程,从前期努力做的理性分析,到创制过程中间,明显感到存在逻辑断点
。后面的方案与前面理性的研究没有必然联系,没有直接关系。
4.战略与政策混淆。战略与政策是两个层次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是先有战略,后有几条
跟踪的政策,不能把战略当作政策,这样的话,会误导领导的决策,应该把这两个工作
层次拉开来。
以上这几个明显的问题一定要克服。
二、关于合肥战略规划方案
对合肥一直很仰慕,合肥“三叶”的城市结构,对城市规划有历史性的贡献,现对
合肥的战略规划提几点意见。
1.怎样振兴合肥城市的经济?我有一个三极耦合的方案,这三极是:①合肥大量的便宜
密集的劳动力资源堆积,找不到岗位。②合肥有大量的知识密集资源,很多大城市都比
不上,但是,这种资源如那么多的专利,那么多的人才,对合肥本地的经济到底有多大
直接的影响?实际上那么多的大学院墙高筑,是一块非地,没有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发
动机。把以上两极加以耦合,合肥一定会产生具大的能量,谁把这个事情做成了,谁就
是对合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③这第三个极,即是体制改革,它是摧化剂,就是用私
有经济的加入,来加速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它可以从不同规模层次来加入。三极耦合
是合肥重要的资源,是合肥经济解套的方法,我很同意石楠的观点,就市场来说,不要
老去看外面,好高鹜远,要立足于本地。不但是市场,动力也是要看内部的,三极偶合
以后,能量的发挥将是空前的,是历史性的。
2.合肥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
城市战略规划做的是大舞台,唱的是大戏,一定要提取原有城市规划成功的要素,
合肥之所以被全国的规划界记住,它的园林城市的理念,起了很大作用。我们的战略规
划,应该把合肥放于更大的范围,完成由园林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它应是一个有机
生长的城市,是有生命力的,无论是单中心还是多中心,是组团,还是网络,都是相对
于城市的合理的规模。结构要追求过程的合理,要有多结构模型的演化过程。因此一个
城市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多方案的,我们三家的方案都缺乏多方案比较,但是三家会合起
来是理性的,弥补了多方案比较的缺口。市领导是聪明、理性的,一定会在综合三家方
案后,产生一个高度智慧的方案。
理性的未来城市结构不管怎么做,就是要避免摊“大饼”。只要不是“大饼”,就是好
的。避免“大饼”的关键,就是千万别做大环,环一形成,城市一定会合起来,但是在
市场经济下,很容易摊“大饼”,无论如何我们要把绿和水引进去,至少还是一个“馅
饼”。
武廷海(清华大学博士) 返回
1.战略性发展规划无非是为政府建设城市出招,实际上是借势与造势的问题,借势就是
利用机会,造势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创造性的利用机会。合肥的区位是二传手,那么我们
就来一个两手抓。几家的规划,都看到了合肥不东不西的位置,但是,又全都是朝东看
,都谈到了长江三角州,上海的辐射,没有看西部,这是不可能的,合肥的特殊性就是
不东不西,我们应该抓住特殊性,这是战略规划的源泉,过份的依赖外部,是很不稳定
的。国家现在提出西部大开发,怎样的吸收东西两方面的优点是抓住不东不西特殊性的
地方,合肥实际上即是西部边缘,也是长江三角洲的边缘,换个观点也就是边缘的中心
,边缘并不等于落后,上海就是由边缘走过来的。
2.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这几个方案在经济指标中都非常注重GDP。那么怎样获得经
济资源,往往不是经济的原因,不是事情本身,深层次的是文化问题。现在我觉得就是
一个非经济资源的转化问题。合肥的非经济资源主要是省会城市资源、文化资源,讲到
科教基地是源于它的整个人均的科技人员高于上海等大城市,但少了一个总量指标,总
量是有限的,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对于合肥科技对城市到底有多大影响,没有一个深层
次的研究。因此我不赞成过份强调创新的途径。事实上,只有上海具备这样的条件,苏
州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科技的竞争对合肥来讲,就是发展与科技相关的产业,拓展更
广的范围,争取文化的竞争占优势。
3.抓住二点一线,两点指的是黄山和南京,一线指的是沿江地区。应该充分利用黄山,
利用地区合力,这会对合肥的建设起重大作用。
4.生态与文态
文态指的是区域文化网络,我们要抓住科教兴市这一点,现在讲生态、讲环境,但
最重要的还是抓项目。地方政府抓的不是地域的面积扩大,主要是引来项目,安徽人对
合肥城市规划的贡献很大,对于城市发展模式问题,任重道远。
高中岗(建设部规划司管理中心) 返回
我的工作比较接近于城市规划的审查,总的感觉是城市体系规划开展的比较弱,战
略规划是法定规划体系之外的探索,但是战略规划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是总体
规划自身的问题,比方说周期长等;另一方面是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开展的很弱,这些年
做的工作除了省域体系以外,其它都是改良,谈的多,改动不大。战略规划现在分两类
,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空间重新整合,必然要进行战略规划,首
先发端是广州。第二类城市领导意识到,怎样提高城市的综合能力,需要合理新颖的战
略新思路。第二类的原因要多一些,我们把它归纳为问题导向型与目标导向型。战略规
划是总规层次以上的规划,是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它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问题是无
法避免的,它是城市规划体系以外的规划,现在的框框里找不到。
战略规划怎么做,城市怎么发展与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在分析以后,我觉得战略
规划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空间上来,找到合理合法的实施途径,必须回到现有城市规划体
系中,要有相对来说可操性强的规划。
空间这一部分,应该现实一点,目标应是长远的。具体的方案,应大胆立论,细心求证
,从一开始很理性的研究到大胆的想象,应再回到很理性的实施操作。这三家方案各有
特点,各有侧重,南京大学很明确的指出,城市结构要么核心化,要么边缘化,中规院
指出大边缘小中心,以及同济的六个目标,思路是清晰的,切入点很好。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目标规模。很遗憾三家方案基本上都是围绕1000个亿来讨论,给
人感觉是一个命题作文。我觉得应该是通过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措施,而不是这样拘于已
有的框框,三家的回答都不理想。关于规模,同济提出以规模阶段代替时间阶段,淡化
规模时间比较好。
区域分析,应该是跳出合肥看合肥,我还提出一个立足合肥建合肥。中国与国外不
一样,政府是区域的政府,大管小,下面的县市是非常被动的,只有接受管理的份,一
方面我们要强调统一考虑,另一方面要考虑下面县的情况、现实。
合肥应该弱化市域,通过市区的发展带动三县。
空间布局结构,从三叶发展的结构,到现在空间发展考虑巢湖,可能对合肥来讲,
财力是非常重要的,巢湖现在污染很重,我觉得应该先考虑形成二翼,不要做三环。
程必定(安徽社科院) 返回
第一,对三个规划方案的评价:视野宽广,立意新颖,方法科学,妙计频频,各有
特色,又有共性。把共性整合成一个可指导政府参考的、在理论上科学的方案,具有重
大意义。
第二,个人想法:
①合肥的战略规划以规模优势取胜,还是以品质优势取胜?城市固然要做大,品质应该
是好的,合肥提出的是现代化大城市,要害是现代化,中国的城市不可谓不大,不可谓
不多,但是品质是差的,所以合肥不一定是立足1000亿,300万,选择品质优先的战略,
应该是合肥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合肥应是大城市的规模,现代化的经济,秩序化的管
理,国际化的贯例。
②合肥大的结构是块的还是圈的?应该淡化行政概述,多经济上的考虑,在内外两个层
面都要考虑到,合肥内部主要是经济开发区,外部利用巢湖。现在的三个方案南边考虑
的多,北边考虑的少,如长丰。
③是人口转型还是结构转型?合肥市的城市化应该是结构转化,而不只是人口的转移。

④四个行政区的定位问题。四个行政区的功能定位要明确,如庐阳区为中央商务区,包
河区为巢湖休闲中心。
⑤合肥的产业优势到底是什么?产业选择应该抓住文化,城市化的体质就是就业城市化

⑥城市形象设计问题。合肥最近收集的城市广告语“日出黄山,绿染合肥”,应借黄山
之名,扬合肥之名。
劳诚(合肥市规划局原副局长) 返回
一、合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的必要性
我认为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新世纪之初,及时邀请全国三家著名
高校、规划设计院编制合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对合肥市21世纪初城市发
展,提供了战略设想,为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城市发展决策提供了新观念、新思想,也
是我局将来修编总体规划打下了基础。我想合肥城市规划将创造新的辉煌。
二、对三大规划方案的看法
总的印象:
南京大学方案对合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比较全面;我国加入WTO后对合肥发展
的影响,合肥如何挤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同时,提出扩大行政区划,将巢湖市划
入合肥,以利于治理巢湖、开发巢湖等。城市空间布局提出一域两翼方式。
同济大学提出区域发展战略“皖中城市群”的概念,特别是提出可生长的城市概念
,城市按时序拓展的概念,合肥城市人口250万、300万、350万,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
同济大学方案还提出了大旅游格局的意见非常正确。
中规院方案较具创意,提出双星闪耀,辐射全省。合肥(巢湖)、芜湖联动发展;
“新三翼“做好”水文章“等较具创意的观点。
在产业结构方面,南京大学方案提出合肥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同济大学方案提出
合肥发展制造业,旅游业等,中规院提出高科技与制造业并举。但三大方案均未为产业
具体布局提出方向。三大方案,将合肥西、西北地区均列为城市生态保护区,是非常正
确的,城市生态保护区能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的想法:
(一)城市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自然条件、交通条
件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因素。所以要搞好规划一定要充分估计未来合肥经济社会的发
展方向。合肥是座发展中的城市,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以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是很重
要的。三大规划提出合肥产业结构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定位基本上是正确的。我市科
教优势远未发挥,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基础。这方面我想补充一点是合肥应该发展劳动密
集型的产业,比如纺织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劳动就业压力将愈来愈大,高科技技术
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甚少,而安徽农业大省也生产棉花之类,可以恢复纺织业。过去
合肥棉纺、丝绸、针织等产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而我国参加WTO后,纺织品进入国际市
场的渠道是畅通的,应该及早复苏这一产业。
(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结构方面
1.现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对区位条件的影响相对弱化。比如要挤入长江流域都市连
绵带,不一定将城市空间往东拉长。海尔集团在经济技术区设厂,然而经济技术的区位
并不在合肥东北迎着青岛的位置。中规院方案很创意,但该方案合肥市域从东到西南长
达60多公里,城区将上派、店埠、双墩、义城均连绵成带,将城市拉得太长。增加市政
投资,将职工上下班要像北京上海一样路上要花1-2小时。我意见是至少双墩、店埠、上
派、义城等不要与主城连上,可以发展相对独立10-2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
2.三个方案在城市发展方向上都注意保护西北方向生态保护区(即大蜀山、董铺、大房
郢水库地区)这是非常正确的意见。规划部门应该顶住压力,把好关。
3.对一些带头轴向发展等所谓目前流行的规划模式,只要看一看合肥的现状就知道合肥
已经做不成带状了,“大饼”也摊不成,因为西北有大蜀山、有水库,水库下游有泄洪
道,东北有编组站,东南沿南淝河有洪水淹没区等地区,“大饼”摊不上去。所以城市
形态应根据地形地貌,实事求是地去确定。
有一点是肯定的,原来“一核三翼”的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加以
改变。形态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理想的形态应该是向西南、南发展,跳过312国道在合九线,经济技术区、
骆岗机场以西地域范围内,发展新城区。外围双墩、上派、店埠作为独立组团发展卫星
城,不宜勉强与合肥相连,以免城区拉得太长。
4.飞机场
飞机场搬迁是将来的事,目前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搬迁。中规院的意见是正确的。

5.“滨”巢湖的问题
中科院引巢湖入城方案很有创意,但目前巢湖水被污染,近期是治不好的,引污染
水入城是不好的。
滨巢湖要考虑在什么方位“滨”,比如在义城“滨”河,但这里正好是夏季东南风时藻
类的集中地,所以“滨”在西岸偏南一点为好。
6.水运
我曾接触过一批台商想在合肥建厂,他们提出要求产品能够直接通长江,然后出口
,但合肥做不到。
关于我国南水北调,西、中、东三处实施方案,没有选择安徽巢湖方案,但我想我省北
方缺水,“引江济淮”工程不应被取消,如果实施“引江济淮”工程,那合肥西南上派
河可通航,上派河向上游与合九、宁西铁路交叉处可通缉水铁联运,上派河向下游经巢
湖可至长江与芜湖港连接。合肥在芜湖港租泊位,合肥水运直抵长江的问题就能解决。

另外,如果“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巢湖治理也有希望,可高长江水冲刷巢湖。
7.产业分布
在三个方案中,提出合肥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但对产业的布局提得
较少。
我认为应发展合肥现有几个开发区成为合肥未来支柱产业的基础。
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中科院合肥分院等科研单位),作为我市高科技产业基地,是我
市知识创新,知识产业的基础是合肥的希望。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现代化制造业的基地(包括桃花工业区),该区发展空间较大
可发展现代大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肥东店埠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呈组团状发展,不宜向东
沿路建。龙岗工业区作为肥东地区发展制造业。要控制发展店埠与龙岗不要勉强连上。

双墩以农村产业加工为基础发展,双凤工业区的发展要避开大房郢水库保护区,决
不能先污染再治理,水库被污染后是治不好的。
大杨镇一带的工业区位于两大水库之间,要坚决控制其性质,控制其发展。
蜀山镇以及蜀山开发区在董铺水库保护区内,其发展要受到严格控制。
8.最后向市领导提一点建议,通过这次研讨会可以认识到合肥市发展前景非常美好,合
肥今后要实行超常规发展,2010年要实现GDP1000亿元,300万人口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我认为逐步完善我市现有的开发区已经足够了。否则低水平分散的开发,分散资源,
扩散污染不利于合肥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合肥将有限的人才资源、土地资源、资金,外
资、内资集中投向已经具备现代化基础设施条件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火车站试验区。比如知识产业、高科技产业投向高新区,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现代大
工业投向经济技术区,现代物流业投向新火车站试验区。对开发区进行高水平的开发,
集约式的开发,而不分散的、低水平的开发。合肥其它地区要发展相应产业也可以到三
个开发区去投资。建议市政府制订相应的政策。比如三大开发区可以接受市里其它区的
投资。
刘复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 返回
开展《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是我省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该规划围
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大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省会,全面提升合肥的城市
功能和区域竞争力、影响力,充分体现“区域协同发展、力求双赢”的理念,“可持续
发展”的理念、“保持和挖掘城市特色”的理念,“创造一流人居环境”的理念,“立
足现实、超越现实”的理念,是一项成功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范例。
现围绕《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深化、修改完善提出如下一些意见:
1. 区域定位与城市性质
“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进一步向我省马芜铜城市带及合巢芜城市带拓展,演变为
“长江下游城市连绵区”,合肥应是“长江下游城市连绵区”的次级中心城市。因此,
未来合肥城市功能提升,除完善省会服务功能、做强科教产业功能外,应重点做强全国
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功能,充分利用区域性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建
成长江下游城市连绵区的次级中心城市。
城市性质可以这样表述,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和科教基地,长江下游城
市连绵区的次级中心城市。
2.区域分析中应深化分析“合肥发展与全省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全省生产力总体布
局与合肥产业布局的关系。全省城市化发展趋势对合肥市发展建设的要求、全省加快经
济发展步伐、发挥“后发优势”与合肥市发展的关系。
3.城市空间开发的方针应明确,建议为“疏解老城,优化主城区,东进西抑,北缓南拓
”。合肥滨湖地区的开发是合肥新世纪城市空间发展长远战略举措,应对其可行性进行
充分的专题论证。如果可行,将是合肥新一轮发展的特色体现。
4.赞同“大合肥“的提法。也就是撤销肥东、肥西县成立肥东、肥西区,但是否将巢湖
市及巢湖地区撤销,则要进行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论证。
5.新机场选址要考虑预留发展用地。新机场选址要从全省及合肥周围机场布局合理化角
度考虑,如皖中南铜陵、九华山、池州至今没有机场,合肥新机场布局是否兼顾铜陵、
池州?建议新机场选址在肥西三河镇附近。
6.借鉴市场营销理念,把合肥当成一个大企业,整体性地推向国内外市场。如策划一些
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借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合肥旅游业,借机扩大合肥知名度;将
合肥和黄山、合肥和沿江地区联合营销,扩大安徽招商引资力度。
陈晓丽(建设部总规划师) 返回
这次会议开的很有特点,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认
为:第一,总体评价很高,这是因为合肥有好的规划传统、好的环境,在这样高的起点
上,来做这个战略研究是及时的、必要的,决策是正确的。第二,三家目前是做城市发
展战略规划水平最高的,经验丰富,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做出这样的深度,水平是
很高的。第三,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三家方案有共同之处,但又各有着重点,思路
都很清晰,论据翔实,观点新。评判的要求是什么呢,我问了一下标书的要求是什么,
他们说:①市委、市政府制定了GDP1000亿元,人口300万的目标,要求求证。②从区域
的范围给合肥有一个战略定位。③合肥是风扇形结构,但目前城市结构已不适宜合肥的
发展。发展方向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以上三点,这些方案都回答了。第四,对战略规
划的具体意见:
1.城市定性的问题。我认为合肥第一位的是科教,它的人均科技人员比很多大城市都高
,应充分利用。
2.再做一些专题研究。在规划和经济的关系上再做一些研究,规划再好,经济跟不上,
也是无意义的。因此真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最近汕头的一个总体规划,
很多已经是很前卫的,但是我就问,你这几年经济都是负增长,有这个能力吗?怎样促
进经济的发展?在合肥科教档次是最高的,落差是最大的,大有文章可做。
在空间上我们达成共识,①拓展是必要的。②不摊大饼。③保持良好的规划传统,
注重生态环境。④做大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品质。⑤共同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多方案比较
,(但统一到一起能形成合理的方案)。前面讲的道理和后面讲的方案有断裂,在量化
上面还做的不够。例如,行政中心跳不跳出去发展?能不能起作用?要很好的研究。关
键是是否有这个实力,有没有动力,如果有,当然出去发展,所以这有个时间问题,包
括成本分析,产出效益比,都要进一步分析,分析清楚再做评判,所以现在做决策还差
一步。
3.今天的会开得很有特点,不光是方案的评价,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也做了探讨。城
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必然的,规划本来就是发现问题,然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
想办法解决,它是没有别的规划可以替代的。城市规划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不应该受这个那个的影响,比方说,昆明要开世博会,我们就为会议做改善
街景的规划。至于法定程序上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实际上是为了规范规划最基本的要
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应时而生的,有很多好处,它弥补了过去总体规划的不足,是
多角度的,拉开时限的,理性分析的,实际上为政府下一轮工作出谋划策,为编制总体
规划做先期的研究。发展战略规划没有具体的定位,一些城市的动机也是五花八门的,
有些确实是从发展的要求,有些是总体规划批不下来就搞一个战略发展规划,也有的是
人家做了,我也要做,不知要达什么目的。我们应该适当地对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和
交流,它重在研究,即不能替代总体规划,也不能替代近期建设规划,这个工作深度如
果直接用于指导建设,是会出问题的。因此,战略发展规划也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
当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它是集中解决城市大的问题,真正的紧扣战略两个字,提供大
的方面路数,是不能代替的。
4.强调几点值得地方政府注意的问题
在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高潮时期,要求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攀比。我们借用薄熙
来的话,不要做大,只求做好。做回我们很有特色的自己,把自己做强,不要急于求成
,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应认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形势,所以说要有良好的心态。
城市本来是竞争的,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集中一切力量,利用一切可
能,能分一勺就分一勺,能拿一块就拿一块。三个方案都谈到了长江三角洲,如何直接
联系都有一些办法,我们即要认清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好做强。
所谓现实与机遇,是辩证的,一方面我们说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同时,又要有积极的
态度,我很赞成跨跃式的发展,如果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就在别人的后面,这也是中央
提出来的。合肥的科技落差很大,但势头较高,我们要找机会,想办法。还有一个低成
本问题,我们不要讲排场,不讲虚的,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战略规划是全局的、综合性的。但是往往综合都是横向的,把社会、生态、经济都
考虑进去,但纵向的综合明显不足,时序上忽略了。时序是很重要的,没有时序,等于
没有规划。
总之,讲理性思维,大胆设想,近期小心求证,立足于眼前。
5.实施途径
规划描写未来如何如何,怎么去实现,值得研究。战略发展规划不光是制定目标,
它也是解决实际步骤,制定措施是规划的一个薄弱环节。最后建议这次在三个方案之上
,适当综合,做一个白皮书,或者是在做总体规划调整之前,补充若干课题、进行专题
研究,这两种办法都可以。战略发展规划不能直接用于建设,相信合肥市会做进一步的
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在前几次的基础上,把战略规划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定能
取得一个很好的成果。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6-19 1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了这么精华的内容,以后继续发啊!
谢谢你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6: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三个方案一千多万,不知对合肥市的发展能否起到一定的作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6: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融合了这么多大师的想发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30 21: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分析得十分透彻,也很实际,值得合肥市的决策者们好好思考
我觉得合肥所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安徽省所面临的问题,国家让东部地区得到了飞跃,让西部地区得到了扶持,却冷落了中部的发展.安徽人应该找出自己的出路,在中部地区掀起一个经济腾飞的浪潮!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9-28 11:13 , Processed in 0.64271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