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9|回复: 3

[文章]:如何正确、合理选取TAT参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2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TAT计算的正确、合理,取决于TAT参数的正确、合理选取,而TAT参数与结构概念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清楚每一参数的含义和在结构分析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正确、合理选取TAT参数。
一.总信息
1.对称性标志    由于目前计算机容量已,很大可不考虑
2.结构类型      (1)结构类型选复杂高层结构时,对结构中剪力墙按高规中“复杂高层结构”的相应参数设计 ,尤其对框支剪力墙结构,不仅要选复杂高层结构,还要在“调整信息”中转换层所在层号。
(2)结构类型选砖混底框结构时,,要求在于行TAT之前,先通过PMCAD的第8步。
(3)结构类型选吊车排架结构时,要就定义吊车荷载,当为钢排架结构时,还要按钢排架结构柱控制柱的局部稳定。
3.竖向力计算信息  对于一般的多、高层建筑来说,应首选模拟施工荷载方法1和2。
4.P-△效应选择信息 (1)当选择考虑时,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1.0。
(2)当选择不考虑时,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按混凝土规范的第7.3.11-3选取(此时在相应位置打勾,否则按7.3.11-2计算即地层取1.0上层取1.25)。
5.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   在钢结构计算中,对钢柱需要验算平面内外的稳定,其计算长度与平面内外的梁柱上下刚度比有关,这里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出各层钢柱的有侧移和无侧移的计算长度系数,以便在设计钢柱时选用
注:在结构内力计算时,采用主的长度一般为层高,这种计算长度一般称有效计算长度;
但在配筋或钢结构柱进行稳定验算时,就应采用与上下梁刚度比有关的实际计算长度lx=ßxl0 、ly=ßyl0  。ßx 、ßy为计算长度系数
5. 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相对刚度 可填0.0~10.0之间的数 ,该参数反映了地下室的侧向嵌固程度,该值越大,对地下室的侧向约束越大。
二.地震信息
1.是否考虑扭转耦联标志:对大多数结构应选考虑。在进行地震力计算时,一般采用简化的层模型侧刚计算法。
2.计算振型个数:对于算法1(侧刚)输入控制在:⑴非耦连小于等于层数;⑵耦连小于等于3倍的层数;对于算法2(总刚)输入没有上限控制,一般取大于12的数。
3. 地震烈度:可选6~9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填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
4.场地土类型:可选1~4、或-4之数,如不算地震力,最好也选相应之数,以免数检时报错
5. 周期折减系数:可填0.7~1.0之间的数。注:周期越大,地震力越小
6.地震力放大系数:可填大于等于1的数;
7.框架抗震等级:可选1~5之数,5为非抗震;
8.剪力墙抗震等级:可选1~5之数,5为非抗震;
9.结构的阻尼比:可填小于等于0.05的数,对于钢结构(如取0.02)、混合结构(如取0.03)要相应减小
10.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范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
11.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隐含取规范规定值,它随地震烈度而变化;
三。调整信息
1.        中梁和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可按规范值填,一般在1~2之间;
注:(1)梁刚度放大是主要考虑现浇楼板对梁的作用,楼板和梁共同按照T型截面梁工作,而计算时梁截面取矩形,因此可以考虑梁刚度放大,一般中梁放大1~2,边梁放大1~1.5。当结构没有楼板时,该数值为1。
     (2)预制板结构,板柱体系的等代梁结构该系数不能放大,该系数对连梁不起作用
2.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填0.7~1之间的数,一般工程取0.85。
3.        注:通过调整使梁端负弯距减少,并增,大跨中弯距,从而使梁上下配筋均匀一些。
(1)        梁端为柱或墙且为负弯距时,折减调幅
(2)        梁端为正弯距时,不折减调幅
(3)        钢梁不调整;
4.        梁弯矩放大系数:如作梁活荷载不利布置,该系数应填1,否则可填大于等于1之数;
注:该系数主要用于没有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的结构,因活荷载的影响较大,为了弥补梁弯距偏小而设的放大系数,一般工程取1.2。注意:钢梁不调整;
5.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可填0.55~1之间的数,一般工程取0.7;
注:连梁主要指梁段与剪力墙相连的梁。
6.        梁扭转折减系数:可填0~1之间的数,;一般工程取0.4
注:(1)没有楼板时,不折减:取1
(2)有弧梁时,弧梁不折减:取1
7.顶塔楼放大起算层号:对大于等于该层的构件内力乘以放大系数;
8.顶塔楼放大系数: 可填大于等于1之数;
9.对于右边的各个柱、梁、墙抗震调整系数:隐含值由规范要求来算出,如确有经验也可自行调
10.温度应力折减系数  一般工程取0.75或更低
四。材料信息
1.混凝土容重:可填25左右的数;
注:(1)混凝土自重是计算混凝土梁、柱、支撑和剪力墙自重的,对于不考虑自重的结构可取0;
(2)有时用户需细算抹灰等荷载,可以采用加大自重的技巧,如吧荷载自重定为26~28等。
2.梁主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300;
3.梁箍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210;
4.柱主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300;
5.柱箍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210;
6.墙主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300;
7.墙水平筋强度设计值:一般应填入规范值210;
8.梁箍筋间距(mm):应填入加密区间距,并满足规范要求,可填50~400之间的数;
9.柱箍筋间距(mm):应填入加密区间距,并满足规范要求,可填50~400之间的数;
10.墙水平筋间距(mm):应填入加强区间距,并满足规范要求,可填50~400之间的数;
11.墙竖向分布筋配筋(%):可填0.12~1.2之间的数;
12钢容重:可填78左右的数;
钢号:可选3,15,16之一;
13.钢净截面与毛截面的比值:可填0.5~1之间的数
五。设计信息
♥地震力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3;
风力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4;
恒荷载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2(1.35);
活荷载分项系数:隐含取规范值1.4(1.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不算竖向地震时取0,隐含取规范值0.5;
♥风力活荷载组合系数:隐含取规范值0.85,高层取1.0;
♥地震力活荷载组合系数:隐含取规范值0.5,高层取1.0;
柱配筋保护层厚度(到钢筋中心):一般取35~50之间的数;
梁配筋保护层厚度(到钢筋中心):一般取35~50之间的数;
程序在计算剪力墙配筋时墙暗柱肢长按以下取值:
  取2.0倍墙厚时的最大墙厚:程序缺省值取350;
  取1.0倍墙厚时的最小墙厚:程序缺省值取600;
  墙厚在以上两数之间时,暗柱肢长取1.5倍墙厚;
温度应力折减系数:一般取小于0.75的值。
注:如果恒、活不分,则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5,活荷载分项系数为0,如为大于8层的高层建筑,风力与活荷载组合系数和地震力与活荷载组合系数取为1.0,保护层厚度、墙暗柱长度均为可调。
六.风荷载信息
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需根据“荷载规范”取值;
注:基本风压一般要考虑地点和环境的影响,如沿海地区和强风地带等,在规范规定的基础上要把基本风压放大1.1或1.2倍。
2.体型分段数:最多为3段,即可以有三段不同的体型系数;
第一段最高层号:如果只分一段,程序自动选为结构层数;
第一段体型系数:按规范要求填;
以下第二、三段同上。
3.是否要重新生成风荷载:是控制程序是否重新生成风荷载,在多塔、结构转角改变等情况时,就要重新生成。
TAT计算模型的合理简化
[参考文献]TAT用户手册几技术条件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5-2-26 0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感谢楼主,我们很需要呀!
万分感谢呀!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6 09: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PKPM的一些参数太多,令人难以全面了解!该贴很是及时!多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6 1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TAT用户手册也没你说的清楚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10-19 05:08 , Processed in 0.180548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