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zhjy

[讨论]:有没有人把地梁当一层计算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5 1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由斑竹来总结一下,或者提供一些好的资料给家下载!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8 1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是厂厦地梁高设为1500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9 23: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地梁纵筋在柱或桩中的锚固长度是否应采用楼层的梁柱节点,地梁穿过中柱时地梁纵筋应断开还是拉通??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2 15: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我试过,如果基础埋深浅,我认为柱配筋可取地梁以上的柱;但如果基础埋深铰深,那计算的结果偏差铰大,这种情况下不宜采用地梁算一层的方法。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2 18: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是人工挖孔桩的工程我都把地梁作为一结构层建模,层高为0.6~1米,楼板为0,做啦好几十栋啦,没有问题啊。而且,我们重庆地区的山地建筑,有很多建筑的底层呈台阶状,不把地梁做一层能怎么算?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层柱配筋大幅下降,不合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30 18: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做法的基础梁单独做为一层算,导墙梁荷算出梁配筋后,各梁再加上两端较大底层柱子轴力的1/10的配筋,这1/10的力按梁上下筋共同承受计算,这样得出总配筋。不知这样有否不妥?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2 11: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那么同意, 我觉得如果将地梁层单独作为一层,将参与柱的分配,对一层柱的配筋影响较大,不合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2 1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tbsa可以算,把地梁上加一米高的墙高荷载就可以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4 01: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拷一个工程目录,其他标准层都删除,按一层算就可以了.只出图基础梁。
我好上为术样算的!!哈哈!!
不计风载,不计地震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4 1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过去在计算竖向力时,把地梁作为一层和上部结构一同建模。上部结构时按实际情况计算。
我同样quqq00的看法。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6 12: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脚踏实地 发布
[B]如果只是用来做基础,我认为是可行的。
将地下部分的约束系数填得大一点,首层采用弹性楼板假定(板厚为零),这样刚度应该是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正确。至于那些调整系数,应该仔细检查一下。
我曾经算过,结果还... [/B]


哈哈 把桩作柱输入,真是高手!*-*7
TBSA6里可以设定地下室,这样,柱嵌固端就不会转移到下层了,同时也不给地下层加水平风载。对上层结构分析影响不大,可以一起输入计算,不过地梁配筋应再按拉梁验算调整。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27 13: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指定了地梁结构层对应的层号、首层层高为地梁顶到承台顶的距离和其他一些设定应当没问题的。广厦里就是这样做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9-22 11: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广厦里面都是用指定第一层为地梁层来建模的,看到上面有位仁兄说SS不可以这样做,我得好好研究研究,我都是用SS计算,而且也一直都是把地梁作为一标准层来计算的,可审图都通过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发表于 2004-9-22 19: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们在学校时毕业设计到工作后的工程实际,我们从没有把地梁和主体一起算,只把底层柱嵌固在基础上,但把首层砌体和地梁荷载当作底层柱的附加荷载传给基础。本人认为地梁虽然没有楼板那么大的平面刚度,但他还是能够对底层柱的侧向位移有一定的约束的。至于约束的能力就要看地梁与柱的关系了。具体也请高手指点。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10 16:16 , Processed in 0.240651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