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2|回复: 4

有关水利水电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26 16: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应用,介绍了在该领域内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书中阐述了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理论,混凝土弹性—脆性开裂模型和混凝土弹塑性模型,详细论述了混凝土裂缝模型、钢筋和粘结模型以及混凝土徐变数值分析方法。书中还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法在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分析中的大量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土建、水电、铁道、交通、能源等部门结构设计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再版说明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方法的重大进步。其意义在于,人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开始加载到结构破坏的全过程,可以模拟结构物混凝土材料的弹性、塑性、开裂等特性;可以模拟钢筋的应力、应变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交互作用。总之,通过计算人们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状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掌握。在非线性有限元问世之前,这些性状数据只能依靠构件试验方法获得,而这种构件试验既耗时又耗资。对于大型结构而言,从经济技术两方面看,进行原型结构试验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如果采用“仿真材料”即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大型结构模型试验,按照相似理论也不可能完全相似,只能作变态模型试验。由于有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汁算机可以进行各种几何尺度的结构分析,进行各种工况、各种工程方案的计算。正因为非线性有限元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性,近十几年来,它已经不再仅仅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而日益广泛地成为进行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本书出版于1993年。当时在国际范围内,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理论研究正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理论日趋成熟。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非线性分析的理论框架,介绍了国际研究前沿的成果,同时给出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应用实例。由于本书取材新颖,理论严谨,创新性强,反映了该领域的现代水平,因而受到科研设计人员的欢迎,也被一些高等院校列为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出版至今9年间,电于计算机速度及容量有了令人惊异的发展,这为非线性有限元的应用创造了极为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这些年非线性有限元的研究开发重点,除在理论框架、本构关系等方面继续发展以外,更多的是在应用领域,即向不同类型的大型、特殊的工程结构分析应用上发展、渗透。我国在非线性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特别是在应用方面更为突出,三峡工程的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标志。本书再版中,补充介绍了最新的理论进展,又重点增加了新的工程应用成果,特别是水电工程的应用成果。书中增加的内容既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的理论前沿,也包含了作者的研究成果;既保留了理论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工程应用的特点。是一本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的专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著名土木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先生对本书的撰写给予了许多指导和鼓励,他为本书第一版撰写了序言。著名工程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先生审阅了本书第一版全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王照瑜先生为本书的再版编辑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谢意。
    由于本书涉及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错误、缺点在所难免,热情期待着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作 者
                                                              2002年8月4日于北京木樨地

第一版序

    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和强度计算,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的简化计算公式。对于常规设计来说,这种简便方法至今仍不失其实用价值,但毕竟只是近似和简化的作法。一些复杂因素,诸如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混凝土开裂及钢筋与混凝土的交互作用等在近似分析中只能被忽略或简化,对于一些近代大型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核反应堆压力壳、海上采油平台、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火电厂冷却塔和大型桥梁等,却都需要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
    近2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单元法在结构分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也就成为建筑结构分析研究中的重要方法。需要指出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甚至可以说是对计算结构力学的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它既具有有限元方法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材料的复杂特性。在建立有限元数学模型时,必然涉及混凝土多维本构关系、混凝土破坏准则及开裂特性、混凝土徐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正因为如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必须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才能取得较为符合实际的结果,而这显然是结构分析研究中的一个尖端课题。
    有关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专著,国内外并不多见,因此,我很高兴向读者们推荐董哲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部新著。
    哲仁同志是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工程结构分析研究工作,特别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方面做出过很多贡献。他的这部著咋系统地阐述了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从大量的材料试验研究入手,详细论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而介绍在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实际应用。这本书理论严谨、内容丰富,基本上反映了该领域的当代水平,是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应用价值的书。本书的出版无疑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特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故乐为之作序。

                                                             潘家铮
                                                              1992年5月24日于北京

前 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已经成了结构工程师手中十分有力的工具。过去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一些难于处理的问题,诸如混凝土的弹塑性、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材料特征、混凝土开裂、混凝土与钢筋的交互作用、骨料咬合、混凝土徐变等,用经典方法处理时,或是忽略这些特征,或是高度简化。而现在采用有限单元法,这些特征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在数学模型中得到反映。正因为如此,非线性有限元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应用于普通建筑结构构件,如梁、板、剪力墙等,也应用于大型特殊复杂结构,如海上钻井平台、双曲冷却水塔、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水电站巨型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以及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壳等。另外,采用有限元方法不但可以考虑更多的材料特性因素,而且可以系统地改变一些参数进行重复性计算,这种计算结果可以省去相当数量的构件试验工作,为设计规范的修订或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减少物理模型个数,特别是可以减少耗资巨大的大比尺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的数量,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消耗,无疑这是一种十分经济的方法。
    把有限单元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始于1967年,Ngo和Scordolis首先用有限元法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分析。混凝土和钢筋都采用二维三角形单元,混凝土单元和钢筋单元之间采用联结单元来反映两者的粘结。Ngo等人采用的仍然是线弹性理论,但是事先确定了开裂图样,开裂沿着各混凝土单元交界面发生,采用“双结点”方法定义可能的裂缝,其分析结果可提供包括混凝土、钢筋应力和粘结力等数据。他们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梁的斜向张拉裂缝、箍筋作用、骨料咬合效应及支座处沿钢筋方向的水平劈裂。
    Nilson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性质,粘结的非线性特征,并且应用了荷载增量技术来反映这些非线性关系。他采用的是矩形单元。在裂缝的处理方面,Nilson的程序中一旦混凝土开裂,便中止求解,需重新定义开裂结构并再次输入新的几何布局信息,然后重新加载。其程序分析了若干钢筋混凝土构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Franklin于]970年发展的方法可以自动形成裂缝,裂缝形成以后应力重新分布,这样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运算是可以连续进行的,也就是说运算过程将包括从初始荷载直到混凝土破坏。Franklin使用的单元形态包括四边形单元,单轴杆单元,二维粘结单元及联结单元,计算的结构为具有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刚架。其他研究者的工作,诸如Sandhu、Wilson(1967)等人进行的大坝二维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的徐变特性。Zienkiewicz等人的二维分析程序中考虑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并用初始应力法来表达。其后Valliappan、Nath、Doolan和Colville等人的工作是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单元形态和不同的混凝土本构关系以及不同的混凝土破坏准则。
    Scanlon等人的工作是综合考虑了混凝土开裂、徐变却干缩等效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板,他们发展了层状单元,裂缝的出现将是一层一层地出现的,井假定裂缝出现的方向是平行或垂直于正交配置的钢筋方向。Bell和Elms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薄壳,为了能计算裂缝的开展,他们采取了减少单元抗弯刚度和膜刚度的方法,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应力水平和特定荷载,确定刚度的减少量。Band和Pecknold等采用层状单元模拟混凝土和钢筋并能模拟裂缝的延展,用以计算壳体。另外轴对称结构承受轴对称荷载,与平面问题是很相像的,也可以简化为二维问题。在这方面,Bashid和Wahl等人早在1968年首先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反应堆压力壳结构,按轴对称结构处理。在这种早期的研究中,已经包括了开裂、温度、徐变和加荷历史等因素。在反应堆结构方面的分析一直十分活跃,大量的论文收集在1971年、1973年、1975年和1977年第l~4次反应堆技术结构力学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对于短期荷载问题,需要模拟下述主要材料特性:①混凝土应力—应变之间的非线性本构关系;②多轴应变状态下材料破坏准则;③混凝土开裂后的表现;④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长期荷载,还要考虑材料的时效问题,主要是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及温度特性。针对这些材料特性,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了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特征,在提出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把固体力学中的大部分理论,都试图应用到这种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分析中,建立了名目繁多的各色各样的数学模型,其中有些模型对结构响应的预测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计算。其中主要的数学模型为以下几类:非线性弹性模型,它是用变模量的分段线弹性材料响应去模拟混凝土非线性变形响应。弹塑性模型,它是建立在理想弹塑性理论上结合混凝土材料特点的一种数学模型,稍后发展的应变硬化弹塑性模型比理想弹塑性模型更接近混凝土材料特征。内时模型(Endochronic Model)适合于三个加载方向上的荷载量值比例为非定常,即所谓非比例加载情况。内时理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粘塑性理论,可以认为,内时模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混凝土多轴应力—应变非线性本构关系。但是运行这种模型的程序所需机时花费较高,需要输入的材料参数较多,使工程应用受到限制,这种模型尚待发展改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结构工程界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包括多轴受力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研究;非线性有限元数学模型的改进;一些大型特殊结构如反应堆压力壳,水电站压力管道及地下厂房以及若干建筑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等。
    尽管有限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钢筋混凝土试验研究仍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是因为:①材料试验研究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②材料试验资料是有限元分析必需的基本数据;③有限元计算程序需要仿真材料结构模型试验作为独立的检验手段。换言之,迄今为止,非线性有限元结构分析,还不能完全代替钢筋混凝土材料试验和仿真材料结构模型试验,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学模型当前国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书的第一、二章介绍了材料本构关系试验研究及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的基本知识。第三章至第八章则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特殊问题,阐述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混凝土裂缝数学模型、钢筋模型、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模型、混凝土弹性—脆性开裂模型,混凝土弹塑性模型。对混凝土徐变数值分析方法,也进行了重点介绍和论述。在第九章中则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土建、交通、铁路、水电、核能、火电等部门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本书的表述方式,是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具体特点,从材料的各种物理力学实验特征入手,阐述建立数学模型的原则,进而通过必要的数学推演,给出相应的表达式,并介绍在结构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能源部总工程师,潘家铮同志拨冗为本书作序。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我国著名固体力学专家、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伯芳教授的热情支持和指导,他在百忙中审阅了本书的全部内容。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国兴高级工程师审阅了本书的第八章。另外,美国朋友,著名土木工程师 W.H.Rux 先生为作者提供了一批十分宝贵的技术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文中尚有错误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 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992年2月

目 录

再版说明
第一版序
前 言
绪 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混凝土及钢筋的本构关系试验
1.1 混凝土单轴受力的基本特征
1.2 混凝土双轴受力的基本特征
1.3 混凝土二轴受力的基本特征
1.4 钢筋材料的应力 应变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的基本概念
2.1 矢量代数简介及张量概念
2.2 应力分析
2.3 应变分析
2.4 线性有限元法简介
2.5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的基本概念
2.6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主要数学模型简介
2.7 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解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3.l 混凝土破坏曲面的特点
3.2 古典强度理论
3.3 三参数破坏准则模型
3.4 四参数破坏准则模型
3.5 五参数破坏准则模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混凝土裂缝数学模型
4.1 概述
4.2 混凝土裂缝数学模型
4.3 混凝土开裂时的应力释放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钢筋及粘结的数学模型
5.1 钢筋材料本构关系试验
5.2 钢筋的有限元模型
5.3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和滑移的试验研究
5.4 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混凝土弹性—脆性开裂模型
6.1 混凝土线弹性—脆性开裂模型
6.2 非线性弹性—开裂模型概说
6.3 应力—应变关系全量模型
6.4 应力—应变关系增量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混凝土弹塑性模型
7.1 弹塑性矩阵的一般表达式
7.2 加载与卸载准则
7.3 Prandtl-Reuss 材料
7.4 Drucker-Prager 材料
7.5 莫尔—库仑材料
7.6 Willam-Warnke 材料
7.7 混凝土硬化弹塑性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混凝土徐变的数值分析
8.1 混凝土徐变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性质
8.2 流变模型
8.3 徐变计算的线性方法
8.4 结构物徐变的有限元分析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9.1 弹塑性开裂模型的数值实现
9.2 弹塑性模型的数值计算步骤
9.3 若干建筑结构构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算例
9.4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
9.5 预应力混凝土反应堆压力壳(PCRV)
9.6 东江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输水管道
9.7 三峡水电站下游坝面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计算
9.8 依萨河二级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地面管模型试验与结构汁算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7-26 16: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三维配筋CAD系统的方案及其实现

钱玉森 李战军 钟毅芳 罗宏志 刘继斌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 本文针对三峡工程中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问题,分析了配筋设计绘图的特点,提出了三维可视化配筋设计方案,研究了系统实现的部分技术问题。该方案的原型系统已基本完成,即将应用于实际配筋设计。最后结合系统的应用示例,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色。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水工结构,三维CAD.

本文于1998年12月15日收到。

  长期以来,在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大量的钢筋图均是靠工程师手工绘制,钢筋表中钢筋数量的统计工作亦十分繁琐、原始,而且容易出错。目前,水利系统虽已大量利用计算机绘图,但由于没有专门适合于水工混凝土结构钢筋设计的图形软件,所以只能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图板绘图,停留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最初阶段,效率低,难以避免手工制图的缺陷,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象三峡工程这样的特大型工程,其结构配筋图的设计绘制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三峡永久船闸、垂直升船机等均属世界级规模的巨型水工建筑物,结构形式复杂,配筋设计难度高,出图量大,时间紧,若维持原绘图方式,很难满足工程进度需要。

  本文针对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国内外没有满足这种要求的软件的现状,提出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三维配筋CAD系统的方案,并以Spatial Technolog公司的ACIS三维几何造型核心软件为开发平台,用Visual C++实现了该系统。

1 水工结构配筋特点

  由于水工结构的复杂多变性,和一般房屋结构配筋设计的简单、规则相比,水工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复杂、很不规则。但是,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也有如下一些特点:(1)近似性,钢筋组的布置走向和附近混凝土的表面或截面形状轮廓近似的特点。(2)重复性[1,2],同一组钢筋出现在不同视图中时的重复标注特点。(3)剖视和剖面表达方式[2],钢筋图的表达主要以钢筋和结构的剖面图或剖视图形式,经投影后绘制二维施工详图,传递工程信息。(4)力学和施工特性,钢筋的配置要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施工等要求,使钢筋骨架适应受力的需要以及具有一定的刚度以便施工[3]。例如,钢筋的正确锚固可使结构的力学性能大为改善;有时考虑施工要求,钢筋可能又和结构轮廓不近似。(5)复杂性和简化,水工结构的某些部位的形状较复杂,如导流洞是已知一系列的截面形状通过放样形成的,其表面为样条曲面,这种曲面的配筋设计是复杂而费时的,所以,常常进行了一定的简化近似。水工结构配筋设计的以上特点决定了传统配筋设计的繁琐,视图投影和钢筋统计等工作容易出错;另外,由于传统配筋设计基本是在二维绘图环境中进行,因此也不直观。

2 三维配筋CAD系统的方案及其实现

2.1 三维可视化配筋设计系统总体结构 基于上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特点和传统配筋设计的缺陷,系统总体采用了在水工结构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三维配筋设计的方案。系统的最基本功能模块和基本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系统由三维结构建模、三维配筋设计(3DSD)、图形转换、钢筋图绘制和钢筋管理(SMDB)等模块组成。首先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软件系统InteSolid[4](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开发)构造水工结构(也可以是某部分结构或某一施工阶段的结构)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配筋设计,配筋的操作基于三维模型,先从三维模型中获柔构信息(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及拓扑信息),并据此和用户输入的配筋间距信息,自动计算得到钢筋组的形状、长度等,从用户界面获取钢筋等级、直径等信息,建立三维配筋模型,配筋信息和三维结构模型信息融合在一起。之后,用户可对配筋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浏览和修改、删除等操作,进行可视化编辑。在三维配筋完成后,图形转换子系统将三维模型信息转换为二维钢筋图信息,并将钢筋信息送入钢筋管理数据库(SMDB)中进行管理,SMDB为配筋图绘制中钢筋的统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为配筋设计主要以剖面图和剖视图的形式表达各钢筋组信息,所以,图形转换模块正是基于此对三维模型(包含结构信息和钢筋信息)进行剖切投影显示。钢筋图绘制模块从SMDB中获取二维配筋信息,按照水工制图的有关标准,完成钢筋图的绘制、钢筋组信息统计、钢筋表的编制以及标准化等工作。

  受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系统的三维配筋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及应用进行讨论。




图1 配筋系统总体结构
图2 三维配筋子系统功能


2.2 三维配筋功能及其实现

2.2.1 三维配筋的功能 三维配筋设计模块(3DSD)是系统的关键模块之一,图2所示为三维配筋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该系统根据配筋设计的特点和水工结构的特点,实现了面配筋、截面配筋、廊道配筋、箍筋配筋及其它等多种形式的配筋功能。其中,截面配筋是一种最为基本且比较通用的配筋方式,这是和配筋的特点相适应的,截面配筋一次可同时进行多个面的配筋;面配筋只能进行单一规则面(平面或弧面)的配筋;廊道配筋实现一次性完成廊道等规则洞体各面的配筋操作,相对而言效率较高。其余配筋方式则是针对特殊结构的,如箍筋的形状和所处结构的形状并不一定相似,而可能和周围钢筋的分布有关,箍筋的布置要考虑结构的力学和施工特性,因此,箍筋配筋是交互进行的,箍筋形状由用户以绘草图方式在结构模型中交互地给出,再指定布筋范围,系统完成其余所有操作;当考虑施工便利等要求使得钢筋形状和结构轮廓不相似时,同样可用此交互方式配筋。另外,对于复杂的曲面,如通过“放样”或“扫”(二者均为曲面构造方法)生成的样条曲面,系统也提供相应的方法完成快速配筋。子系统中除实现多种配筋处理方式外,还包括可视化编辑、可视化管理及钢筋信息记录、输出等功能。可视化编辑可实现钢筋组的拆分、合并、删除、加密与稀疏,以及钢筋的延长与缩短等多种方便的操作功能。

图3 截面配筋处理流程



  2.2.2 三维配筋的实现过程 如前所述,配筋设计具有近似性和剖面表达的特点,而且三维结构模型具有信息丰富的优势,因此,三维配筋的实现基于“平面切片布置——钢筋分组——配筋信息记录显示”3个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现以截面配筋为例简要说明实现过程。其中,钢筋布置生成和分组是实现的关键。



(a) 坝体的实体



(b) 坝体的线框




(c) 示例坝体配筋后的线框(从不同角度看)

7

(d) 系统的配筋界面



图4 三维配筋系统的配筋示例

3 三维配筋示例

  这里,以三维配筋系统的截面配筋为例,说明该系统的具体应用。图4所示为一段坝体截面配筋示例。

  坝体内有一廊道,穿过廊道有一长方形孔洞(实际坝体可能没有这种结构,此处只是为了说明系统对类似结构的配筋处理功能),图(a)、(b)是坝体的实体图和线框图。图(c)所示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三维配筋图,其中完成了廊道的顶面、两侧面以及坝体6个外表面的配筋。用户只需在坝体的三维结构图中选取廊道3个要配筋的面,然后指定廊道的深度方向和布筋范围(可以在整个深度范围布筋,也可以在此范围内的局部配筋),并给定钢筋间距、钢筋等级及直径等信息,系统很快即可显示图(c)所示廊道的配筋结果。此处是使用截面配筋方式进行图中廊道的部分配筋,当使用廊道配筋方式时,整个廊道的配筋可以一次完成,输入信息更加简洁。同样方式,可以完成图中其余外表面的配筋操作。图(d)所示是系统的操作界面,界面左边是坝体及钢筋信息表达树,用户选取树上某一节点(可以是一个面、块体、一次配筋操作、钢筋组或钢筋段组等多种形式的节点)后,即可在右边三维图中显示所掩点的配筋信息,某些可视化编辑操作也可在此完成。在三维配筋中,用户很易进行钢筋的干涉检查(如在某个面的同一保护层下是否进行了多余的布筋、钢筋组之间是否存在干扰或重叠、钢筋和混凝土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与否等,即发现布筋错误)等校核工作。

4 结语

  三维可视化配筋设计系统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可进行三维配筋设计,操作直观,便于实现可视化操作;三维模型的信息丰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便于实现联动操作;基于特征的参数化三维造型系统能够对复杂的水工结构进行建模,配筋系统的通用性更强;系统的三维模型融水工结构信息和钢筋配置信息于一体,有利于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如能为产品数据管理(PDM)、结构分析(CADE)和施工进度仿真等工作提供支持,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分析、管理及其它应用奠定基础;有助于真正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而不只是辅助绘图).当然,在水工结构的三维模型中直接进行三维配筋和当前设计人员的习惯有较大差异,但是三维设计毕竟更加符合人们的设计思维习惯,直观性强,代表了CAD的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方庆,徐约素。画法几何与水利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73 9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3 河海大学,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4 华中软件公司。InteSolid技术参考手册。1998.

CAD/CAM PROGRAMER'WIN EMAIL:cad8848@hotmail.com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26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水利施工技术取得新突破(下)

中国水利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

  四、新型垂直防渗技术,提高了堤防工程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和新技术含量,保证了堤防防渗效果和安全

  垂直防渗技术用于堤防工程是“98大水”后的重大转变。“多头小直径搅拌工法”是三头搅拌机施工水泥土防渗墙的技术。该搅拌成墙技术首次在荆南长江干堤100余km堤线加固工程设计中采用,多头搅拌机具工效较高,更能保证墙体的完整性,适用于施工深度为15~20m的防渗墙,使用该工法实际成墙面积已达98万m2。基于泥浆固壁的置换成墙工艺,开发研制了“薄墙抓斗”(墙厚30cm)、“射水法”(墙厚22~45cm)、“锯槽法”等成墙新机具和新方法,用于长江和黄河等堤防加固。另外,在采用以上方法成槽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垂直铺塑”新型防渗墙、“振动切槽”(墙厚可达15cm)、“振动沉模”(墙厚8~30cm)等挤压注浆成墙法,工效高,设备简单,已在部分工程中应用。
  此外,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如堤坡防护技术、隐患探测技术和水下测量技术等都有突破性新进展。

  五、建设全国水利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使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和技术进步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999年4月,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50项水利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1999年7月,国家经贸委、建设部从水利土工合成材料示范工程中,选择了湖北王甫洲水利枢纽围堤防渗等四项工程,确定为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示范工程,探索和积累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成功应用的经验。示范工程相继完成后,水利部组织人员在各示范工程技术总结的基础上编写了《水利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和应用》一书,反映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应用中达到的最新水平,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指导价值。

  六、推广应用系统工程,实现最优选择,使施工组织管理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1.应用于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水利部组织开发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网络计划软件包”,其中费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CAD系统”已用于天荒坪、桃林口、十三陵等工程,效果良好。
  2.应用于工程总布置。为解决最优总平面布置问题,应用系统工程中的数学规划、图论、专家系统等方法,并结合CAD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施工应用研究成果。二滩水电站工程砂石料场优选研究中,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用分支限界法求解,为合理选择料场,降低砂石骨料成本提供了科学方法。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对三峡工程施工场外运输的4种方案,就其13项技术经济指标,排出决策对比优序数矩阵和加权优序数矩阵,进行决策分析计算,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施工总布置CAD系统”的开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投入使用。
  3.应用于主体工程施工。系统工程已较广泛应用于主体工程施工,效果日益显著。二滩工程的混凝土坝施工,在国内首先应用模拟技术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预测施工工期,确定缆机台数,逐年逐月的施工强度及浇筑顺序等重要指标。对各坝型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编制了相应的施工计算机模拟软件,并先后在三峡、龙滩等多项工程验证。
  根据二滩工程所处地区的气温和施工条件,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以坝块混凝土的温控费用为目标函数,以设计规范、水化热、坝块尺寸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可用于单块实体混凝土浇筑块温控措施的设计。其后,又建立了一种对整个坝体、整个施工期温控措施进行优化的混合型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使所采用的温控措施组合方案的总费用最低。此外,在稳定温度场计算方面,在水工隧洞施工方案优选方面,也有所建树。


--------------------------------------------------------------------------------

相关新闻: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26 2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软件简介:

一、《工程设计流程及图档管理系统》

功能特点:

●符合行业标准,符合使用习惯,水利设计人自己的管理软件。

●工程建立、任务分配、进度动态查询、工作量统计全面工程项目管理。

●设计、校核、审查、审定、交付归档全过程在网络上进行,实现无纸化工作。

●自动记录设计过程中作业状态,让产品质量审计工作变得简单。

●设计资料成果自动归档,实现资料快速查找、借阅。

●完整权限管理,实现数字签名机制,保证成果安全。

●实现网络会议,电子邮件功能,方便网上交流和专业之间互提资料。

其他特点:

●自主知识产权,无需平台支撑软件,费用仅为国外同类软件的20%。

●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二、《渠道工程计算机辅助勘测设计系统QDCAD》

功能特点:

●集测量、地质、设计工作于一体,地质、测量成果数据化,省去测量数据绘制纵横断面等环节。

●设计过程采用数据表格和图形预览方式,具有智能化检查输入数据、纵横断面地形预览、标准图形提示、断面型式优化、统计工程量、投资估算、辅助自动出图等功能。实现由基本资料到设计成果的无纸化、可视化和全过程自动化。

●跨平台系统,集成数据库、VB、AutoCAD多平台。

●采用Windows界面,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自带帮助信息,设计人员即学即用。


三、《工程水文分析计算集成应用系统PHAC》

●涵盖水文专业各方面的计算内容,是水文计算的集成化辅助设计系统。内容包含“P�Ⅲ型频率曲线分析计算”、“河道加权平均比降计算”、“水库库容曲线计算”、“径流及降水系列统计分析”、“暴雨洪水"计算”、“洪水过程线同频率法放大”、“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河道水面线推算”、“农作物灌溉定额计算”、“水库灌溉及乡镇供水计算”、“水能计算”、“洪水调节计算”、“渠道设计流量计算”、“绘制相关线等水文常用曲线”。

●在Windows平台上集数据库、AutoCAD于一身。以标准数据库存档输入及输出成果数据,实现数据的科学化管理。计算结果以各种图表输出,并自动生成常用的AutoCAD图形

●采用Windows界面,具有文本图形编辑功能,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实用、成果规范准确。


四、《水工砼结构设计系统》

●按照新规范《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DL/T5057-1996)编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素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设计,可作配筋计算、承载力计算,斜截面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实用性强。面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符合设计人员习惯,操作简单。

●界面友好。WINDOWS运行环境。用对话框输入数据,具有即时帮助功能。

●输出格式标准化。结果以标准计算书输出。并有计算过程和简图。便于校核和归档。

●自动选择钢筋直径和数量。

●充分考虑各种限定条件,满足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


五、《AutoCAD钢筋表通用软件及钢筋标注软件》

●采用对话框方式输入参数。

●钢筋库包含60种常用的钢筋型式,其中第40号可自定义图形。

●点图标菜单直观地浏览钢筋型式、参数,选定后可输入数据。

●能对钢筋编号进行排序,自动生成钢筋表、材料表,可自动切断钢筋表

●通过修改钢筋表数据文件,可更新钢筋表。

●可边绘钢筋表边输入钢筋表数据,及时记录。

●适用于DOS系统的AutoCAD12版和WIN95、98的AutoCAD14版


六、《水闸参数化绘图系统简介》

为水闸初步设计阶段开发的绘图系统。用户通过对话框选择闸型、定位尺寸及细部尺寸,然后在图素模块中输入数据或参数变可立即绘成底板、闸墩、上部结构等图素。通过拼装绘成闸室平面、立面、侧面图。系统具有界面直观、输入灵活、便于操作、便于修改等特点。该系统可简化绘图工序,减少重复劳动,缩短设计周期,使成图更规范化、标准化。该系统适用于DOS系统的AutoCAD12版和WIN95、98的AutoCAD14版


 

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CAD绘图系统》

该软件可以方便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制图中的大部图件绘制工作。涵盖工程地质各种基本图件的绘制,包含钻孔柱状图的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的绘制、工程地质平切图的绘制、平洞竖井展示图的绘制、各种等值线图的绘制等,同时也包含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储量计算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标准图例库等。采用数据录入软件录入钻孔、剖面数据、平面、平硐数据等。使用方便。该软件界面友好、成图美观、符合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该软件运行于WIN95或WIN98,绘图环境为AutoCAD14 FOR WINDOWS版。


八、《土石坝电子设计手册》

该软件主要针对中、小型土石坝设计,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为基础,汇集土石坝设计原理、方法、和工程实例,在获取工程基本设计资料参数的前提下,即按需要进行波浪要素、超高、渗流、稳定及沉降等方面的计算,每项计算都可生成符合要求的计算书或计算报告,并以迅速、直观的方式提交给用户。该软件建立了一套计算、参考、报告生成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易于外挂和扩充,包括工程实例数据库、设计参考库、土石坝计算模块和报告模块等。简化工程设计计算、报告编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程设计效率,能方便用户使用。该软件运行于WINDOWS环境,提供用户统一的I/O界面,界面友好,易学易用。


九、《堰、坝及明渠水力设计系统》

本系统解决闸、坝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堰流、闸孔出流、消能防冲、明渠等水力设计工作。解决了水力学计算中大量繁杂的多参变量组合问题,力求计算成果尽量和模型实验成果吻合。本系统实现了实用堰和宽顶堰在闸门为弧形门和平板门情况下的闸孔出流(自由和淹没)计算,并能自动绘制出闸门相对开度和下泄流量的关系曲线。本系统解决了底流消能工、挑流消能工、面流消能工、容流消能工的水力设计的计算问题。本系统还解决了棱柱体对称与非对称梯形以及明渠水力的计算工作,包含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的计算和均匀流水力计算。本系统针对不同的水力学问题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水力计算问题和处理各种系数图表。下游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相对独立处理,使各子系统能共享其数据,而且修改方便。使用本系统能节省时间,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

本系统有以下五个子系统组成:1,考虑“各堰段前行进流速不同”的组合堰流计算系统;2,忽略“各堰段前行进流速不同”的组合堰流计算系统;3,闸孔出流水力设计系统;4,消能工水力设计系统;,5,明渠水力设计系统。改系统运行于WINDIOWS环境下,采用标准的WINDIOWS风格界面。界面友好,易学易用。


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预)算标底、投标报价通用软件》

该软件参照能源水规程和水利部水建相关文件,采用部颁相关定额。可用于编制水电站、泵站、水闸、倒虹管、渡槽及河湖疏浚等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可实现从基础单价分析到总概(估)算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部文件的编制。打印的概(估)算表格及说明书美观清晰,可直接装订成册作为正式文件上报。该软件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并备有全国各省地定额接口,用户只需提供样本即可为用户建库。改软件采用标准的WINDOWS风格界面,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易于掌握。


十一、《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全文检索系统》

该系统是以全文自适应数据库生成系统及其全文资料管理系统(科技版)为基础,结合水利水电行业的特点研究开发的全文检索系统。系统包含水利标准(SL)、国家标准(GB);原水利、水电两部联合颁发的水电标准(SD)和电力标准(DL)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历史保留的作废标准(文件)等7个全文库共591项,约3096.4万字、插图6545幅。该系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检索功能,检索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查全、查准率不低于90%;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可直接实现标准文献的一般全文检索,如指定特征字段检索、关键字检索、逻辑组合(模糊)检索等。该系统保持了标准原有的排版风格,较好地解决了技术标准中公式、图表的浏览和检索难题,并且可在检索结果基础上对所需内容进行裁剪、粘提、复制、打印等操作。


十二、《水利水电施工总布置CAD系统》

该系统能方便有效完成施工总布置的设计制图任务。系统包含两个部分。1,分析计算部分:包括总布置方案拟订、确定临时设施规模、总布置方案比选等几项内容。含有公用数据管理、工程经验数据管理、总布置方案拟订、基本参数计算管理、工程土石方平衡优化、砂石料开采规划优化、总布置方案比选、设计文件编辑和管理、砂石混凝土系统、企业个工厂、风水电系统、临时房屋(及仓库)、场内交通、其他项目(道、桥)等模块。通过本系统,建立了工程设计数据库,并完成各种分析计算,最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布置方案。2,图形部分:系统规范、协调各专业图形文件的格式,采用分层拼装、编辑修改的形式形成施工总布置图。按照本系统提供的菜单命令作图能自动符合格式约定。根据施工专业制图的要求,开发了线型库(包含风水电线路、开挖线、挡土墙等复杂线型)、符号库,以及作图、编辑、修改工具。方便设计人完成施工总布置图的绘制。操作菜单化,对话交付式,符合AutoCAD命令习惯。

计算部分运行于WIN95或WIN98,图形部分运行于AutoCAD14 或2000版。


十三、《矢量化地形图CAD后处理软件》

该软件是采用自动和人机交付方式对通过工程扫描仪扫描并经矢量化软件处理后的矢量化地形图进行后处理,并得到符合行业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的正确的矢量化地形。软件图形处理功能强大,自动化效率非常高。具有图形自动分层、自动去掉庇点、断线自动连接、特殊线条处理、经纬坐标生成、地形符号标注等功能。软件操作简单,无须进行维护。操作人员无须掌握太多的CAD命令即可使用该软件。与传统的矢量化地形图人工后处理方法相比较,提高功效10倍。软件的系统平台可选用DOS和WINDOWS两种,图形平台可选用AutoCAD R12或AutoCAD R14 FOR WINDOWS。


十四、《地下工程技术文集》光盘版

《地下工程技术文集》光盘版汇集了《地下工程技术》自1982年创刊以来至1999年的全部文集,共58期约800万字。本光盘基于广泛应用的阅读界面,存储高效,操作简便。所设索引关键字分类功能,可按工程名称、文献标题、期号及有关内容分类实现快速查询和全文浏览,并可打印输出。

《地下工程技术文集》是水利水电地下建筑物信息网网刊的汇集,具有很强的地下工程设计类比性,是我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建设的总结,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从事地下工程的设计、科研和施工的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十五、《平面钢闸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功能齐全、易于使用、实用价值很高的交互式平面钢闸门CAD软件。它运行在普通微机上,有WINDWOS风格的窗口图形界面,结构分析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方法,绘图部分用国内广为流行的AutoCAD作图形支撑软件。系统可以完成常用型式平面钢闸门的技施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和绝大部分施工图的绘制。软件的运行摸拟工程师的工作过程,能够把计算机的高速智能运算、大容量储存和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创造能力相结合。该系统已用于工程实践中,与手工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计算正确、设计速度快、大大缩短设计周期、便于实现方案优化,使设计结果更合理等优点。


十六、《ZDM工具式CAD绘图软件》

这是一个由工程设计人员,耗费5年的心血,在AutoCAD R14的版本上开发出来的工具型应用绘图软件。其内容涉及:水工、水机、电气、建筑、土建结构5大专业。软件的架构为:通用扩展功能+专业通用功能+专业功能,是一个介于AutoCAD软件与在其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各种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软件的各种功能均以工具方式出现,各种功能独立运行。力求将其通用性、灵活性推至最高。如果您没有专业软件,而只能在AutoCAD上一笔一笔画图,不妨实用这个软件,它能使您的绘图效率大大提高。该软件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对“AutoCAD”原有的基本功能进行扩展(如对尺寸标注扩展功能),使以往要进行多次复杂的操作变得单一简便,使以往无法进行的工作变得可能。提高绘图效率。

2,增加了通用图形的绘图功能,以及水工、土建、管道、电气等专业类的绘图功能(如在CAD平面地形图上自动切出剖面,并计算工程量)。数倍提高了作图效率。

3,增加了字表、文字处理、计算、统计功能。使在AutoCAD下具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

该软件为AutoCAD增加了250多条命令,您可以用输入命令方式进行,也可以用点取菜单的方式进行。所有原AutoCAD的命令均保持不变。


十七、《河道CAD辅助设计系统》

该软件依据河道测量纵横断面图及平面图资料,在给定河道横断面的测量数据及设计方案的计算数据后,能够进行不同方案干、支流及叉道水面线的推算工作;自动进行流态判别;计算不同方案的河道开挖工程量、堤防挖堤工程量及筑堤工程量;绘制河道整治工程的纵横断面图等。因此,本程序已解决河道设计的主要工作量。该软件采用WINDOWS的人机界面风格,图形环境为AutoCAD R14 ,操作简单快捷,提高功效近百倍


十八、《建筑结构辅助设计软件3SCAD》

该软件是在AutoCAD环境下开发,与TBSA连接的结构辅助设计软件。利用TBSA生成STRUC和TBSA4.OUT文件,自动生成结构平面图和梁柱表。能处理多塔楼、错层等复杂结构。程序所使用的梁表、柱表是在广东式传统梁表的基础上做简化及改进,使表达更紧凑、更明确,且大幅度减少图纸量。程序具有独立的楼板计算和配筋功能,能处理任意多边形及弧形的板块。3SCAD的操作过程符合结构设计者的习惯和思维方式,采用自动处理和人为干预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设计效率。


十九、《工程合同管理与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

1,合同的文档管理:可输入合同信息,扫描录入合同原件,并可记录与其相对应的文本文件。

2,合同的动态控制:极具实用价值的报警功能并可随时查看合同情况。

3,合同的法规查询:提供灵活的查询条件编辑器,可以保存自定义查询条件重复使用,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检索包含任意指定词汇的记录。

4,合同的制作功能:附带有丰富的合同模板,使您无须进行大量的录入就可以生成标准的合同文件,并且用户可对合同样本库进行维护。


二十、《档案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档案部门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实现档案信息的在线查询、借阅,全面满足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和档案信息录入电子化、自动化的需求。主要特点如下:


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范。


符合国家最新光盘存储技术标准。


可管理包括科技档案、文书档案、工程图纸(特别为CAD图)、图书资料、声像资料及图像照片等各种档案资料。


满足国家有关保密制度的要求。


采用国际流行的B/S体系结构,内置150多种格式的文件浏览,支持Web查询,使用户通过Microsoft IE等即可进行档案查询。


具备独有的安全机制,保证数据不会被非法访问或无意破坏。


二十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应用系统》

● 软件以1993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为依据,按现行"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编制,同时参照了1998年《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及水利水电行业的规程规范,计算指标及流程满足规范要求,依据充分,应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行业、各个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工作。

● 软件可完成经济评价大部分计算工作,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等;能生成22张基本报表、辅助报表,以及成本单项计算表;可自动绘制和输出盈亏平衡图、敏感性分析图及风险概率图,及自动生成文字报告。

● 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分别进行处理,具有相对独立性。国民经济评价输入数据中的成本、流动资金、收入等,可拷贝财务评价对应的数据,不必重复输入。

● 软件主窗口是Windows平台的MDI界面,具备文本、图形编辑功能。

● 输入资料以数据库存档,以“工程项目”为独立单元进行管理。

● 计算成果图表可形成文件并按用户要求调入主窗口编辑输出。

● 软硬件环境要求:

处 理 器:80586以上,内存8M以上。

操作平台:Windows98。

各种型号的打印机,如EPSON LQ或HP LaserJet 6L等。


 

联系人名片:


新疆水利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退休)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便携机分会副理事长

新疆水利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校正

通信地址: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19号新疆水利厅 邮编:830000

电话:0991-5852743(办,宅,传真) 029-7280222(办,宅,传真)

手机:13609931160 Email : zhangxz@mail.xj.cninfo.net

---------------------------------------------------------

欢迎参加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便携机分会的网上学术交流

网址:www.cppx.org


应用软件栏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

Email : zhangxz@cppx.org


乌鲁木齐正海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乌鲁木齐市建行黄河路支行奇台路分理处

账 号:261200014745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26 23: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技]:推荐水工专业常用工具书、参巧书及图集。

注意:
1.可附带图书照片
2.出版时间不限,注明出版社或作者,最好有使用心得或该书简要
3.分类:工具书、参巧书(专业或专题)、图集
4.本栏将对同行所列书籍反馈最终汇总评分(推荐度).
5.本栏所列书藉,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工具书
1、水工设计手册(全套)
参巧书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特种结构设计手册

雨水集蓄工程

<雨水集蓄工程利用技术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状况及成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和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相关措施,并辑录了有关省(区)雨水集蓄利用建设与发展的经验等。对指导当前全国各地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书可供基层水利领导干部,从事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水利技术人员学习、借鉴。

<雨水集蓄工程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 267-2001

均为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互相交流。
下面介绍我常用水利工具书:
设计类:
    1、《水工建筑物 》 作者:[苏]М.М.格里申:1984年9月第1版
    2、《水工挡土墙设计》 作者:管枫年等编著 1996年11月第1版
如书名,设计水工挡土墙的必备书,纵观交通、建筑行业均有了自已的挡土墙设计软件,独水工没有,只有理正的程序,不知效果如何?请用过的朋友介绍一下感受。
    3、《水工建筑物设计手册》 作者:[苏]В.П.涅特里加主编 顾慰慈等译1992年3月第1版 主要是大坝方面讲得比较透彻。
4、《水工建筑物优化设计》作者:顾辉编著 出版日期:2001年6月第1版
5、《水工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王世夏 出版日期:2000年7月第1版
特别推存!!!!本书非常完整的阐述了目前水工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作者系河海大学教授。本书非常值得珍藏。
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作者:周氐等主编 1999年1月第1版
水利人自已的混凝土设计手册,可以查各种表,没有计算之前,可以用来确定结构的尺寸,详细的结合规范。有很多表格。
    加固设计:最近几年加固工程较多,一方面原有的工程标准偏低,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对水利投入,有很多建国初期的老建筑物,在多年运行之后,也要进行一次大的修整。下面几本书比较实用:
   1、《水工混凝土缺陷检测和处理》
     作者:乔生祥1997年7月第1版 如何修补砼结构。
   2、《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及防治》
作者:罗建群 罗金好主编出版日期:1995年9月第1版
主要讲水工老砼的修补办法。
3、另有江苏省孙友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制的水下不分散砼,可以在不抽水的情况下修复水下砼。
4、《水利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徐又建 李希宁等编著 2000年10月第1版
土工新材料的应用。
    5、《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规范实用全书 (共四卷)》:2000年5月第1版

工程工程监理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作者:李先镇编著出版日期:1999年10月第1版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上、下册)》 作者:魏璇主编 出版日期:1999年3月第1版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全书 (1—4册) 共4本》作者:刘振飞主编2001年4月第1版 此书花了我600多大洋。


--------------------------------------------------------------------------------


《水工挡土墙设计》是本不错的书,各类的挡墙都涉及在内,而且均有算例。强力推荐!

最近参加了一个研讨班,加固类的除了yczyang1258 兄所列外,另补充
1.、《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技术及应用》黄国兴等著
        含工程实例
2.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病害评估与修补文集》孙志恒等编 2001.9出版
      为工程应用文集



--------------------------------------------------------------------------------


的确有不少好书!各位老兄可否把出版社一起给出,以便购卖.

--------------------


本栏所列书藉,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全书 (1—4册) 共4本 〔3248页)
刘振飞主编,海潮出版社。


--------------------------------------------------------------------------------


对于水库加固,主要是指土石坝类,我推荐白永年的《土石坝加固》,很不错。谈松曦的《水闸设计》也是不错的。另外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也是很好的。近年来,水利水电出版社没有出多少好书,特别是水利水电方面的书很少,同建筑工业出版社没法比。真是水利人的悲哀。


--------------------------------------------------------------------------------


个人感觉,王世夏的《水工设计理论和方法〉和河海版的水工建筑物教材基本一致。没有什么新意。实际使用价值也见不到。但是作为河海水工结构研究生的面试准备复习资料倒是一流(特别是本科非河海)。


--------------------------------------------------------------------------------


我主要搞水闸设计除了规范
河海大学张敬楼《水闸设计》
河海大学合编《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水闸)》



--------------------------------------------------------------------------------


     向搞城市防洪水利工程建设的朋友们介绍一本书。
    《水利软土基坑设计与施工》上海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出版。38元/本
     该书主要根据上海市苏州河整治工程等城市防洪工程中,要对6-8m左右介于浅基坑和深基坑之间的地基开挖防护采取的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要点。该书有四个工程实例介绍得比较详细。
    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城市里寸土如金,水域旁边常有各种建筑物。不可能象在野外、农村等空旷的地点进行水利工程基坑开挖放坡开挖,而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对基坑进行围护。如用支护桩、土层锚杆锚桩。井点降水等。还要考虑对周边未拆除的建筑物进行保护沉降控制与观测。



--------------------------------------------------------------------------------


《砌石坝设计》,《平原地区水闸设计参考手册》不错



--------------------------------------------------------------------------------


1:水工结构分析论文集
     董哲仁 著 2002年     潘家铮作序
内 容 提 要
    本书收录的论文,包括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原理,非线性分析在水工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水电站新型压力管道的计算理论,结构物混凝土裂缝计算模型,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与应用等,大多集中于水工结构分析方法,也涉及到新工艺、新材料、信息化等方面内容。
2、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 [作者]:, 董哲仁.
1993年12月第1版: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作者:周氐等主编
很有用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5-9-21 05:07 , Processed in 0.202415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