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3971
 
- 积分
 - 323
 
- 精华
 
- 贡献
 -  
 
- 威望
 -  
 
- 活跃度
 -  
 
- D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1-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现自己发错了科目论坛 
应该发到材料与构造去 
郁闷,删不了!! 
麻烦斑竹删掉....... 
 
 
 
都是在教材或是题目中出现的 
自己不懂的地方 
就顺带查了一些资料,给大家分享 
 
倒置式屋面  
 
1 何谓倒置式屋面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8册中阐明,倒置式屋面(IRMAROOF)就是"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对倒置式保温屋面的材料及其构造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实践。即使少数提及的新规范和资料集(第二版)中,除了概念以外,仍缺少必要的指导作为设计的依据,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探究。  
 
2 为什么要采用倒置式屋面  
 倒置式屋面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憎水性"保温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所以才出现了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气层,从而增加了造价,使构造复杂化。其次,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加速其老化,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故应在防水层上加做保护层,这又将增加额外的投资。再次,对于封闭式保温层而言,施工中因受天气、工期等影响,很难做到其含水率相当于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含水率:如因保温层和找平层干燥困难而采用排汽屋面的话,则由于屋面上伸出大量排汽孔,不仅影响屋面使用和观瞻,而且人为地破坏了防水层的整体性,排汽孔上防雨盖又常常容易碰踢脱落,反而使雨水灌入孔内。即使是按规范设排汽道、排汽孔有时还会出现防水层起泡现象。这里面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保温材料中的含水率。上海过去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或水泥蛭石)等无机胶结材料在现场拌合做屋面保温层,加上找平层也是湿作业,施工中用水量较大,要保证及时蒸发以达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含水率常常难以做到,这不仅影响到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大大影响了实际保温效果。近年来虽然采用树脂等有机胶结材料的保温层,如防水树脂珍珠岩等逐渐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市场上压价竞争,质量良萎不齐,其实际含水大大超过其测试报告,质量关难以把握。  
材料科学的发展,挤塑聚苯乙烯等新型高效节能材料的发展应用,终于使倒置式屋面中憎水性保温材料之技术难关得以克服,为倒置式屋面的设计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倒置式屋面与普通保温屋面相比较,主要有如下优点:  
  a、构造简化,避免浪费  
  b、不必设置屋面排汽系统;  
  c、防水层受到保护,避免热应力、紫外线以及其他因素对防水层的破坏;  
  d、出色的抗湿性能使其具有长期稳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与抗压强度;  
  e、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能保持较长久的保温隔热功能,持久性与建筑物的寿命等同;  
  f、憎水性保温材料可以用电热丝或其他常规工具切割加工,施工快捷简便;  
  g、日后屋面检修不损材料,方便简单;  
  h、采用了高效保温材料,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后浇带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冬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久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临空墙 
临空墙--防空地下室中一侧直接受核爆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不接触岩,土的墙体.其位置一般为出入口,通风口,竖井等地方。临空墙的用处就是将核暴挡在防护区以外,保证防护区内不受核暴影响。 
 
 
 
防水工程常用术语 
    1.女儿墙: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短墙。  
  2.压顶:露天的墙顶上用砖、瓦、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镀锌铁皮等筑成的覆着盖层。  
  3.檐沟:屋面檐口排水沟。  
  4.天沟:屋面上的排水沟。  
  5.防水层: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屋面,地下水渗入墙体、地下室及地下构筑物,室内用水渗入楼面及墙面等而设的材料层。  
  6.防潮层:为了防止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水分进入砖墙而设置的材料层。  
  7.渗漏:建筑物的屋面、地面、墙面及管线外表面,在水压作用下若出现水滴或水流称为漏水;若只出现润湿称为渗水。漏水和渗水现象统称为渗漏。  
  8.防水层耐用年限:屋面防水层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期限。  
  9.一道防水设防: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个防水层次。  
  10.沥青防水卷材:用原纸、纤维毡等胎体材料浸涂沥青,表面撒布粉状、粒状或片状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  
  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面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材料。  
  1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此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等。经不同工序加工而成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或把上述材料与合成纤维等复合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  
  13.冷玛缔脂:由石油沥青、填充料、溶剂等配成而成的冷用沥青胶结材料。  
  14.基层处理剂: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  
  15.分格缝: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仅在表面上作成V形槽,称为表面分格缝。  
  16.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17.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仅在四周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  
  18.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小于150mm。  
  19.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平方米粘结不少于5个点,每点面积为100mm*100mm。  
  20.热熔法:采用火焰加热器熔化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21.冷粘法:采用胶粘剂或冷玛蹄脂进行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的粘结,而不需要加热施工的方法。  
  22.自粘法: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不用热施工,也不需要涂胶结材料,而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23.热风焊接法:采用热空气焊枪进行防水卷材搭接粘合的施工方法。  
  24.沥青基防水涂料:以沥青为基料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25.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以沥青为基料,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26.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以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成的单组分或多组分的防水涂料。  
  27.胎体增强材料:在涂膜防水层中增强用的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布等材料。  
  28.改性沥青密封材料:用沥青为基料,用适量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加入填充料和着色剂,经过特定的生产工序加工而成的膏状密封材料。  
  29.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填充料和着色剂,经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膏状密封材料。  
  30.接缝位移:在屋盖系统中,因温度、外力引起接缝间隙的变化。 
31.拉伸-压缩循环性:反映密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引起接缝位移而经受周期性拉、压循环后,保持密封的能力。  
  32.背衬材料:为控制密封材料的嵌填深度,防止密封材料和接缝底部与密封材料中间设置可变形的材料。  
  33.块体刚性防水层:以掺入防水剂的防水水泥砂浆为底层防水层,中间铺砌粘土砖等块材,再用防水水泥砂浆灌缝并抹防水面层。  
  34.架空隔热屋面:用烧结粘土或混凝土制成的薄型制品,覆盖在屋面防水层上并架设一定高度的空间,利用空气流动加快散热,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  
  35.蓄水屋面:在屋面防水层上蓄一定高度的水,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  
  36.种植屋面:在屋面防水层上覆土或铺设锯末、蛭石等松散材料,并种植植物,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  
  37.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38.压型钢板:以镀锌钢板为基材,经成型机轧制,并敷以各种防腐耐蚀涂层与彩色烤漆而制成的轻型屋面材料。  
  39.泛水:屋面与突出屋面结构连接处的防水构件或构造称为。  
  40.变形缝:将建筑物用垂直的缝分为几个单独部分,使各部分能独立变形。这种垂直分开的缝称为变形缝。  
  41.施工缝:混凝土施工不能连续作业时,留置的临时间断处称为施工缝。  
  42.止水带:地下防水工程受水压作用时,在混凝土结构中与变形缝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橡胶、塑料或金属带,叫止水带。  
  43.翘边、皱折:卷材翘边是指卷材边变形产生不规则弯曲;皱折是指卷材基胎产生收缩变形表面不平整。  
  44.抗渗性能: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  
  45.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件强度的技术指标。它是指标准试件在压力作用下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用来作为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技术指标。  
  46.蜂窝: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的蜂窝状孔洞。  
  47.孔洞: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48.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露筋现象。  
  49.裂缝: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脱水,引起收缩,或者受温度高低的温差影响,引起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裂缝。  
  50.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