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cajcj

[其他]:白话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6 16: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是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纪章第十四

    【正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题解】:大道之妙,昭明在上,徼而不徼;潜密在下,昧而不昧。圆机广大,散开弥满六合;至理无穷。收敛可以细小到进入微尘。无法知道它的终,也无法知道它的始。无终无始,却通今贯古。果真能领悟天地的奥妙,造化的源头,事物的真理,则性情的妙,不须远求,只需自然把道眼圆睁,便能洞见道体;不费劳力,心光自然发现而照破要婆。到了这种天地,便唤得出寒潭的月,拿得住峻巅的云。道纪的玄妙,我能见,别人无法看见;我能听,而别人无法听到;我能博执,而别人无法博弄。希夷微妙,由一而三,由三而一,总是自身之中的变化。执于有,归于无,都是性中的道纪。
    本章是重混而为一,大道如果不混而为一,圣人便不能执古之道来御今。

    视之不见,名曰夷;

    道没有形象,看也看不见,所以叫做“夷”,夷是易、大易的罔象。人们见到的是色相。看不见的是道。它是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柢。凡是看得见的,就必定有色相,这怎么能做天地的起始呢?怎么能做万物之母呢?故说“视而不见名曰夷”。道虽然没有形象,不能见到,但如果能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物我两忘,内外皆空,道也就见到了。

    听之不闻,名曰希;

    道没有声,听也听不到,所以叫做“希”。希是希声,寂无影响。可闻的是声,不可闻的是道。若有音可闻,怎么能生育天地,造化万物呢?故说“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道的妙,不可闻,但人能闻真的性命。无闻而闻,可以闻到三界;无听而听,可以听于十万。这便是大道希夷的妙处。

    博之不得,名曰微。

    道没有形,不可执持,所以叫做“微”。微,太极虚妙。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充周而不可穷尽,微妙而见不到。如若可以用手执,便是有象的物;既然有象,就不能御役阴阳,出入造化;故说“博而不得,名曰微”。虽然大道的微妙不可博执,但若能做到一尘不染,小中自然见大,无中自然见有,又何尝不是深悟了微而又微的旨,博弄太极了呢?

    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

    三者,指听之不闻,视之不见,博之不得。夷而希,希而微。致:极尽。洁:问。即不能穷到其极而问其旨妙。混而为一,是指三者理可分,道不可分。理分有三名,而道不分彼此,也不分分合,可知夷即希,希即微,微又是夷,;兰者即一,一者是三。三者合一的妙,在于无始无终,混然一体。所以说:“三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细想鸿蒙未判的开始,道无方所,无形象,耳目不能听看、言问不能到,似云从岫出,捉也捉不到;似月印在潭上,无法摸触、所以放开就弥满六合,收敛便全无朕兆。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不徼不昧,是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仰观其上不徼,俯察其下不昧,就像虚空四满,无分别,无间断,浑浑溟溟,包罗万法,无所不是,无处不有。所以说“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绳绳:接续不断。天地没有形成,万物没有先兆时,空空洞洞,无处不是真的奥理,无处不是真的大道。所以绳绳无间无断,正是冲漠无联,无神不已的妙处。这等景象,指名时无处可指,指物时无物可见,说其有,则无物可以归到手,说其无,却又绳绳无间,所以不知道什么叫有,什么叫无,不可说有,不可说无,有而不有,无而不无。从“绳绳”的字义看,似乎有物,而实无一物。这是因为大道极于无际,无所不通,入于无伦,无所不贯,散开无穷,收敛为一。虽然没有绳绳的形状,却有绳绳的实理。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无状之状即是非状、是状的一种妙状。无象之象是非象、是象的一种妙象。无极的元精,非状非不状;太极的实理,非象非不象,所以恍恍惚惚,不能通过智慧得到。它的妙,在于无头无尾,无前无后;迎于前不见它的首,随于后又看不见它的尾;无处寻头,无处寻尾,无所求前,无所求后。这些实理如同颜子所说的那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就是大道的本然,也正是本文的意思、大道的妙,就在于广而无边,大而无外、无端无绪,无联无兆,人能体悟到“这个”天地,“这个”便是我,我便是“这个”,“这个”与我没有两样。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于前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都是太上剖析一元,指极道妙,教一切修道的人,从这里体悟鸿蒙未判开始的实理,父母未生的旨意,混而为一的深义。得到这个道理,便万法归一,不知为谁之子,不知有,不知无,这便是天门。天门就是无。万物从有无中出入,便知圣人深藏于有无之中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执:执持。古之道,就是先天先地、万物未立、混而为一的道。御:治。有,指世间一切有作为的事物。古始,指大道在象帝之前。道纪指道为天地万物的纲纪。这是总结上文,把万法归于大道。大道的妙在于夷、希、微;在于不徼不昧,无象无状,似乎无处摸索,无处下手,难于体认。却不知道出现在眼前时是简单的,容易的,都能返观自性,不需声色,不持有无。离开一切色相,就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自然万法混而为一。由此可知一切巨细精粗的无穷色相,没有不出于道的。难道这不是道纪的结果吗?持道而行来治理,那么身体便会得到修养,家就会齐,国就会治,天下就会太平,,这正是用“有”而体会到“无”、体会到“无,而用“有”的妙处。所以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盈章第十五

    【正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西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题解】古代得“道”的人在立身持己、应事接物的时候,总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不仅约束自己,并且还感染他人。而其它的人则利用自己的一切机智,像春风的过化、时雨的均沾,虽也想求得“道”的影子,但终究未得;虽也想从中了解德化的妙处,但也还是不能。只有那些得“道”的人,才能做到,才能领会;而达到了这一点,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也就不在话下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士”,修德入道的人。善为士的人,上尽天道,懂阴阳消长的奥妙;下尽地理,知刚柔夷险的道理;中尽人事,晓巨细品物利害成败的机变,他们心中的体用互微互妙、互玄互通。“微”,到达了“道”的要义深奥;“妙”,到达“道”的关键机枢;“玄”,到达“道”的幽深;“通”,到达“道”的无疑;“体”,到达“道”就感到“道”的深奥;“用”,到达“道”就感到“道”的莫测;“得”,到达“道”就感到“道”的幽深;“达”,到达“道”就感到“道”的无疑。如果不能识别藏于事物背后的有用的东西,不能发掘其间的功用,也就不能得到其中的奥妙。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细想世人如果只认识行藏的迹象而不见体用,则心迹自然全无。只因不懂,描述时,就不得不勉强形容。以下几句都是勉强形容“微妙玄通”的大意而已。

    豫兮,若冬涉川;

    这一句从处事接物这方面来勉强形容。“豫”,徘徊不前。古代有“道”的人大智若愚、不露才能,待人接物倍加小心,不敢妄自前行,就像冬季过河一样,冰水刺骨,为了防止自己跌人水中,遭到不测,使只有谨慎小心了。

    犹兮,若畏西邻;

    这一句从燕居独处这种情况来勉强形容。“犹”,疑而不行,不敢妄动,相当于前面的“豫”。古代有“道”的人心德纯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敢有一点儿自欺的地方,他们惟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所以警觉戒惕的神经,就像四邻在身傍监视一样。

    俨兮,其若客;

    这一句从立身行己的角度来勉强形容。古代有德的人外恭内敬、真心诚意、敦厚虚静。举止像宾客相会和大祭之日一样,无时不认真严肃,仿佛自己总是处身为宾客似的。

    涣兮,若冰之将释;

    这一句用来勉强形容心迹涣然的样子。“涣”散,即不留滞,不贪不染。古代有“道”的人看一切事物就像看待水中的浮泡一样,知道它不会长久存在,所以不迷恋。看一切沉迷爱染的做法,像梦中的幻境,,知道其虚妄,所以无贪无染。其心性就像春冰遇到阳光,释化而不留下任何形迹。

    敦兮,其若朴;

    这一句是用来勉强形容敦厚浑全的。“敦”,厚;“朴”,未经雕琢的木斗。古代有“道”的人,本来的天性是没经过雕琢的,始终持守一颗纯真的心,从未泯灭,所看所听所言所行,无不真心诚意.他们去智去能,步步向实处下脚;无是无非,头头从天理安身。所以敦厚的美德,就像未经雕琢的木头,具有自然朴实之美。

    旷兮,其若谷;

    这一何是用来勉强形容空阔广大的样子的。古代有“道”的人,心德与体性,一无所有,空空如也。正因为空,才能装万事万物而容纳无限。就像空谷一样,气体进入装不满,气体流出也出不尽。万法皆空,就像无体的太虚贯古通今,它统一万物而没有形体。“不旷而旷,不谷而谷,不知其旷,忘其若谷”,说的就是“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这一句是用来勉强形容浑沌虚无的样子的。古代有“道”的人,领悟了“道”的妙处,清静的心浑沌无知。正因为有了浑沌,才有了“无为无知”,大智若愚的样子。心浑沌无边,就像黄河一样的浑浊不清。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这四句重新阐明上文的意思。“浑兮若浊”,这是古人的心境,把清静当作体,把浊动作为用。人们通常喜清厌浊;清是不能马上就清的,静久,浊自然会变清。人的本性又总是爱动而不善静的;动也是不能说动就动的,静久了,动会自然地产生。古代有“道”的人,不一定求清而用很长一段时间去保持浊。同人共处不自己显露特点个性,在世上周旋不自己显露长处,只是用“静”来待人处世,“清”自然会慢慢生成。不必妄动就能长久平静,不自现不同处就能守常,不自显长处就能掩盖拙的一面。只要自己注意自养,“动”自会慢慢而生。所以浊能生清,安能生动,这也就是阴阳转化的关键。人心体用的变更,如用这种方法对待自然万物,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此数句总结全章大义:古代的“士”能“微妙玄通”,是因为能虚心达用、不要求圆满的结果。虚其心,故而涉川、畏邻、俨客、释冰、若朴、若谷、若浊。正由于要求不圆满,虽然保守一些,但仍能取得新的成功。“弊”,与蔽通,败弃的意思,就是守着被遗弃败的道,韬光养晦,虚心自敛,进而去故更新。譬如未来的功名荣贵都是新成的事。要得“道”,必须不自满;只有不自满,才会与万物同运行,永远收到去故更新的效果。仔细想想,人们只知道好新恶弊,却不知道新的东西易引起人们的争端,产生贪爱的心,这的确不是永恒的“道”。只有弊败的理不令人赞叹,不使人喜好,敛华就实,去奢去泰,才能深得“大道微妙”的道理和“大道玄通”的功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7: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命章第十六

    【正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朋。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题解】:“归根复命”四个字,是造道的津梁,修行的正路。天地运行却不知为什么运行,鬼神变化却不知道为何变化,无古无今却又无生无灭、,都是因为“这个”。证明成为真圣也是“这个”。在天地,“这个”是天地的性命;在万物,“这个”便是万物的性命;在鬼神,“这个”便是鬼神的性命。象帝之先,众妙之门都是“这个”。修道的人,果真能意净心空,了悟循环,自然也就默认了经中的秘旨。本章重在“归根复命”四个字。天地阴阳,三才万物,都是本于太极。太极是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柢。道的本源,也就在于此。
    本章经旨:天有天根,地有地根,物有物根,致虚极即天根,守静笃即地根,虚静相生谷神不死即人根,虚与神交静和气相感即物根。所以不归根则不能复命,不复命,则不能得虚静;不得虚静而不会公明;不得虚静之妙就不会有容而不殆。故虚静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宗,修身、怡国、平天下都不能违于虚静之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造其极为致。真空无象为虚。虚而至虚为极。专一不二为守。寂然不动为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为笃。致虚是天道。守静为地道。天道如果不致虚,到了至极的边际,万物的气质就不实。地道如果不守静,到了至笃的妙境,万物就不会有生机。所以致虚是造物的枢纽;静是品汇的根柢。天地有了虚静,日月星辰就会成象于天;水火土石就会成体于地。象在上动,万物生出;体在下交,万物形成。所以虚静的妙,无物不禀。出人阴阳,升降造化,与万物并作,都是虚致的妙处。不可说有,不可说无。有而不有,未尝不在阴阳中;无而不无,未尝不在万物外。想见其有其天,必须观它的复,复就是复命归根。万物的始末,阴阳的消长,冬天的到来是一岁的“复”;静夜再现是一日的“复”;喜怒哀乐未发出是人心的“复”。知道了“复”,虚静的道理便理解了。修道的人果能致虚中之极,守其静笃,与天地为一体,以万物为一身,那么我的神可与天地并立,我的气可与万物并作,阴阳消长在我掌握之中,大道的流行在我胸中。欲回到复静的实理,就可以由此而入。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四句是说天地尚且复还虚静,何况万物呢?万物形殊质异,芸芸不齐。虽然它们生生不已,但都要归回其根。根是生物的源,立物的本。归根就是归于虚静。归虚静,万物就都复于命。命是太极在万物上流行。万物的归根,是万物的静。万物不静,就不能复命。这就叫“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细想,归根复命本是万物培养太极的全体。培养是气聚。气聚而后静,静然后动,动就会形交,形交之后便是气感,气感后人物生成。由此可知万物由静而动,由动反回静,循环不已,都是虚静的妙处。所以归根就是复命,复命就是归根,万物的生生之理都在这里。学道的人如果能归根复命,那么大道便得知了。杏林真人说:“神气归根处,身心复命时。”也就是这个道理。

    复命曰常,

    上文说完具天命便是复,又说太极流行便是命。万物如不复命:就不能完具太极之理,太极之理不能完具,命根必定不牢固。夭丧死亩,都是失去了真常的命根,得不到常的时间太久的缘故。如两个人接枝,一个人把棠梨的生枝接到杜梨树上,树就能活,因为二者同类易于接嫁。又有一人也取棠梨的生枝,却接到枣树上,树会死,因为梨枣不是同类,违天背元。从此也可观复命的道了。

    知常曰朋。

    真常之道即天地的心,造化的本。人知道它,则可通天地之微,可以明白生死之事,可称为明白人。然而,有些人,明知有真常,却常常迷惑不解,进入了六趣的虚幻当中,不休息,不间歇,这样能称为明吗?

    不知常,妄作凶,

    这是反说上句。倘若不明白真常,不知道归根的道理,纵欲败度,不应动而妄动,失正求邪,不可作而妄作,祸就来了,就会报应我所受的诱惑。因为这是自己招来的。这便是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常,在天地生成之前不开始,在天地形成之后不终结,不变不易。如果能了解到常,天地再大,也未尝不在我的性分之中;鬼神再幽,也未尝不在我的感应之机;万物再多,也未尝不在我的运化之中。这样,就与太虚一样,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故说“知常容”。

    容乃公,

    性与天地相同,德与鬼神相贯,心与万物相备。我性的本体,无欲无为,湛然清净,视天下如同一己,看万物如同一身,见不到可爱,见不到可憎,同物相和,同物相附,不偏不倚,廓然没有一丝的私仁小智,这难道不是大公吗?故曰“容乃公”。

    公乃王,

    公,我无私已之心,万物都可容纳于性分之中。我有容万物的量,那么品位自然就会出于万物之上。所以古代的圣君,以之至之道,公于天下。天下也以至公之道,公于圣君,上下相同,天下没有二道,厂圣人没有两心,那么王道就可以确立了。

    王乃天,

    庶物的首,群伦的冠,德为王。王,上顺乎天,下应乎人。体悟到天道而立王道。礼乐制度,虽然是王道所为,但因时顺理,都是天道之妙。由此可知,王之德,未尝不是天德,王之道,未尝不是天道。到了这种境界,王就是天,天就是王。所以说“王乃天”。

    天乃道,

    王德与天德相同,王道也与天道同然,故主天合一。天高,不能出于道之外,天大,也依然存在于道之中。天地都由道而生,万物都由道而成。知常的妙,能达到这种地步,天地人物就无处不是道了·所以说“天乃道”。

    道乃久,

    恒古常存,悠久无穷是道。真常的道,天地得到,天地可以常久;人物得到,火物可以常久。知常的人,果能如此,则可以与大道同体,可与造物同游。所以说“道乃久”。

    没身不殆。

    恒古常存,是真常之道。我如果不能用本道作为体。不能用合道当作用,那么进退存亡便会不认识;吉凶消长也会有所不明。人事之颠险,取苦之乖乱,都是势所必有的。如果我与道合为一;那么我即是道,道即是我,道中没有危险,那我怎么会有危险呢?所以说“没身不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有章第十七

    【正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题解】:天地万物同属一道,圣人与百姓的心是相同的。圣人不做施异政、有为的事情,不妨碍百姓,不聚敛财物,他们不知道自身具有尊贵的美德,这就像天上的星日彼此存在而全然不知。天下的百姓对他们既没有亲近、称颂的感觉,也没有畏惧轻侮的意思,风俗相同就感到外界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如同鱼在水中而忘记自己身处河海中一样。只因上用无为的方法对下,下也就无为待上,“大同淳古之风,咸乐熙皋之治”,这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
    本章经旨是:古代圣君之所以能调理上下的情理,能顺应自然的变化,只是因为凭借诚信这一条的缘故。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指的是古代圣君;“下”指在下的百姓。太古繁盛之时,天下百姓只知道上面的君主,却没有对他们亲近赞颂的感觉。这并不是下民对上轻慢,只因依道而行,所以忘于道化之中,使天下成为一体,万民同心。这就像在羲农之前,虽然鸟兽同群、彝伦未叙,人们心地淳朴,自身却不知道淳朴美德的存在;风俗浑厚,自身也不知浑厚风俗的存在,只知顺道而行,而且安于不识不知。

    其次,亲之誉之,

    到三帝的时候,制定礼仪才有了尊卑之分;造出衣帽牙有贵贱之别;建筑营室用来代替巢穴;架起桥梁代替渡河;制造舟车在水陆行走;制造书契来代替结绳记数。这样,人心渐渐升化,世道渐渐趋于文明,淳朴的风尚渐渐难于施行,所以不得不用仁义来教化人民,仁义之士则会受到亲近赞誉,而这同太古风气相比是大相径庭的。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五帝的时候,世上渐渐开明,但太古风尚仍然被崇尚。君臣圣智,刑狱不立。天下百姓虽然知道君主存在,但并不俱怕他们。等到到了三王统治时期,世上道渐渐消亡,人心渐渐乖巧,出现了行凶施恶的人,这样就不得不制定刑罚来防御凶暴的发生。而刑罚制定后,就使人人惧怕;因为惧怕,侮慢之情也就由此而生。侮慢之情既然产生,就出现了“刑政日烦、欺凌日盛”的局面,这时人心世道跟三王时比又相差甚远。所以说“其次畏之侮之”。细想,上古百姓太朴未散,所以无知无识,不知道亲近赞誉之情。中古时人们虽出现亲誉,但仍受到上古的感染。到了下古时太朴风尚丧失殆尽,狡诈的人渐渐多起来,以至于出现了不忠不孝、害仁害义、为所欲为的情况。由此看来,刑罚的制定是不得已的缘故。

    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细想:百姓有亲、誉、畏、侮的感觉,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只因在上的人对天下人诚信不足,天下人也就不会用诚信来回报他们,这便出现亲誉,出现畏侮。上对下的诚信既然不足,百姓对上的诚信也不会足。“上下不足”,结果便是上下相欺,而天下就没有不乱的了。试想五霸统治之时,徒有仁义的虚名,以变诈、凌夺为能事,所以不能取信于天下,所以说“信不足,有不信”。

    犹兮其贵言,

    拥有天下国家的统治者想求得上古纯朴风尚,却只对天下人施以言教,这样的结果必定是民不能转化,天下无法治理。如果能少发号施令,施行不言之教,使天下百姓无为自化、不期自信,那么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亲誉畏侮了。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功成”指成于无为之德;“事遂”指遂于不言之教。这种无为的德行,不是长期修养的话就不会大功告成;不言之教,如果不是刁hL"坚持的话,就难以办成。因此不是无为就不能行不言之教,同样,不用不言之教也就不能做到无为的德行。这就是不用语言的教化有然地体现在无为而治的实践上;无为而治的实践上自然流露着不言之教的方法。大化无为,大言不言。我能相信自己,百姓也能相信自己。我的诚信未尝就不是百姓的诚信;百姓的诚信也未尝不是我的诚信。这都是没想到这样却这样做了,没有想到“信”这个问题而彼此相互诚信,人人都无不顺应自然,无不诚信十足,所以当功成事遂时,百姓就会说:“我们原一来就是这样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2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有章第十八

    【正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题解】:大道的功用体现在“无为”上就能达到“治”,体现在“有为”上就不能做到“治”。“无为而治”是各自遵循自然,做该做的事却不是故意要做什么的意思。这是至诚的实理。所以己私不立,天理就会纯净,上下就能相安无事,朝野就能共乐雍熙,也就看不见“为”的踪迹。假如“治”出于有为,那么必定会因势变迁。人心不古,又怎么能够安于自然、上下无事呢!
    本章经旨:至诚无妄是天之德;大公无私是天之道。圣人至治的德行没有不用无为之事以顺应自然,用自然的道理来齐物的。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太古盛世时三皇在位,万民一体,他们用道治理天下,那时尽管没有仁义、智慧、忠孝的名声,其实他们都是这样去做的。因为上下忘于道化之中。后世的君主不能用道治理天下,不修无为而治的德化,所以大道隐没。便不得不立“仁义”来教导世人。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交”。而倡导仁义,以挽世风,必用智慧。而智慧出,天下的百姓便背离淳朴,就伪失真。所以说:“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指父、母、兄、弟、叔、伯。六亲和睦,大家都具有孝慈的美德而没有孝慈的美名。只有六亲不合的时代,由于孝慈难于做到,才有了孝慈的美名。譬如:如不是因为瞽叟顽的话就不存在舜大孝的美名;假如瞽叟不顽,舜全家和睦,父慈子孝,化泯无迹,也就不存在舜孝子的美名。所以说:“六亲不合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尽心而无私叫“忠”。上下不明叫“昏”。国家失政称为“乱”。细想圣君在位时,他们同百姓共享天下太平,国家大治而百姓安定。人人为忠,而不觉得有“忠”的存在。只有国家昏乱之际,才会出现臣节难立、忠义难尽的状况。才给那些舍身报国、力扶大义,镇安社援的臣子以“忠”的美名,以示倡导。譬如:正因商纣昏庸无道,囚禁了箕子,杀了比干,所以箕子、比干才留下方古不朽的忠臣的美名;假如纣王有道,君圣臣贤,箕子就不会被囚禁,比干也不会遭杀戳,他们也就不会成为什么“忠臣”了。所以说:“国家昏乱有忠臣。”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14: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朴素章第十九

    【正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题解】:敛华就实为质。文和质不能偏胜。上面喜欢“文”,那么“文”一定胜过“质”;上面喜爱“质”,那么“质”一定胜过“文”。质胜文,可以敛华就实,害处小。文胜质,用虚文粉饰,害处大。这就是本章的意义。
    本章的经旨在于教导夭下后世人:‘敛华就实、轻文重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圣:睿通渊微。智:知周万物。圣和智,是任天下重担的人必不可少的。既然不可少,怎么能绝弃它们呢?假使绝弃圣智,道就不能通行天下,德就不能贯于古今。经中所说的绝圣弃智,是想教天下后世的人,用圣智来增加修养,不把圣智施于人,不把圣智用于国。君无为民就会自富,君无事国家就会自安。细想,古代圣人探究天下的道,并不是贪沽圣智的名。所以夫子不以圣自居,尧聚众舍己,舜与人为善,禹听到善便拜请,这些都是绝圣弃智的妙处。圣人的心在寂然不动之中,绝圣智的作用就在于不立圣智之名。不知其圣,圣名便会长久;不知其智,智用就会光大。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爱养为仁。断制为义。善事父母为孝,利泽到物为慈。绝就是绝私恩小惠之仁。弃就是弃赏罚不正之义。如把私恩用于家,偏爱妻子、不顾父母,亲疏倒置,家就会不和。又如:不因善而奖赏,不是恶而受罚都不是仁义。如果用来治国,好恶必定偏错,憎爱一定失宜,遐迩多猜,国家一定不能治。所以圣君在上,绝仁名,不显他的仁;弃义名,不显他的义。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孝慈的实行,却不必显示他们的孝慈,孝者不知道自己在行孝,慈者不知道自己在行慈。所以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用权变治民叫巧,用货财使民富足叫利。权变之巧,不是大巧。一大巧,天下见不到,百姓不可知。货财之利,不是大利。大利,可利天下,也可以利古今。经中所说的绝项弃利,正是绝权变之巧,弃货财之利。因为权变之巧,容易生贼;货财之巧,容易产盗。修行时,用不得半个巧字,用不得半个利字。巧和利,虽然人人喜爱,实际上是辱身的祸端,害性的毒种。如果心中能去巧利,心中的盗贼就自然不会生。所以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三者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都是属于文不足方面的事。文不足,那么质就有余,淳古之风就一定会兴起,朴素之俗就会永存,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民利百倍,父慈子孝,盗贼无有,所以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有所教诫为令。属:托,信任。教诫的令是治世的枢纽,教民的准则,下两句就是嘱托的内容。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不是肉眼看到的,而是心中的眼所看到的。内心观看的妙处无穷,可以虚静光明,能见天地的原始,能知本来的面目。抱朴是尚“质”不
尚“文”。“文”不足,可以返朴还淳,得性分中真诚的实理。少私寡欲,即对身心、事物都随缘循理,归于性命,不生自私的心意,敛华就实。用此来修身,身无不修,用来齐家,家无不齐,用来治国,国无不治,用来平天下,天下无不平。修道的人如果能领悟到这些,仁义内含,圣智不显,清静真一,无欲无为,性命怎么会不保全?道德怎会不达到致极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食母章第二十

    【正文】:泛绝学无忧。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题解】:万物没有本就不能生,万水没有源就不能流。因为万物有本,所以生化无穷,与天地共长久。因为万水有源所以不分昼夜,去高就下,和天地同运转而不息。这都是因为天地万物得到了大道的母气的缘故。大道的母气,虽然无声无臭,不包不空,没有可指的影子,没有可见的端倪,却是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抵。所以生育万物而不会停止,养育万物而不会消尽。弥满天地,贯彻古今。无处不是母气的妙处。由此可知:天地万物舍去母气便不会有。修道的人如果能肖天地而食母气,天人无我,自然之德周全,那么上可以识天文,下可以达地理,中可以尽人事。如果有道在身,即使若遗若昏,似顽似鄙,也不是那些昭昭察察的人所能赶得上的。

    泛绝学无忧。

    自古圣贤们都是通过学习得到一切,_怎么说要“绝学”一呢?经中所说的绝学,是绝见闻之泛,机智之妄。机智之妄,无益有损,只是为了声色利欲‘如果能通过学而能悟出性命精微之理,能明阴阳消长;通过学修身,除去私欲,了解天理,赞颂天地的化育,那么,是无需“绝学”的。但如果单学一科,独进一门,虽然自感有所进益,实则以管窥天,似锥指地,不能复得天地之大全。却易于进入异端邪辟,以致穿凿妄见,迷失正途,反增加了害处,就必须弃绝。所以“绝学无忧”。

    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于恶,相去何若?

    唯:彼呼此应,敬谨顺承的声音。阿:忿然逆应的声音。唯和阿,都同出于一个口,同一个相应,声音差别不大,所以说“唯之于阿,相去几何”。虽然相去不远,但唯是取善的根,阿是致恶的本。善根在唯,恶根在阿。用唯应,一定得到善,用阿应,一定得到恶。善与恶相比,同唯阿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说“善之于恶,相去若何”。善和恶的关系,不可不慎。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与恶,相去若何。善和恶两端之间的距离,是如此微小,如此微妙,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令人敬畏。而我也不可不畏。从唯与阿来说,没有出口时,没有差别,出口便成善恶,所以应当慎之又慎。如果对此不有所畏俱,那么祸辱之事,是非之害,就会不断发生。

    荒兮其未央哉!

    荒指世人不修心德,如同荒芜的田。央是无所归止。唯是善的本,阿是恶的根,如果不力行取善,如果不割断恶根,那么私意就会横生,人欲就会滋盛,从此就日荒日远,流荡身心,没有归所;再也不能复近天理,去掉私欲。这句是太上救世心切的表现。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上文的荒兮其未央都是贪世味,乐世情,不知微机之可畏而造成的。所以熙熙然,相互激动交争,如同享太牢,如同登春台,心目旷然,极览无际,贪乐不已。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泊:甘于淡泊。未兆是未起念头。婴儿:赤子。未孩:未长大成人的时期。乘乘:若动若不动。无所归,浑忘一切事物的形貌,即心迹不正,没有正体,好像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这三句是说世间众人贪于未兆,我却独止于未兆。贪于未兆,是众人为世味而交争的原因。而止于未兆,是天上以世味自足的结果。以世味交争,就会随遇而使其形戚戚。以世味自足,那种无欲无为的妙处就会如同婴儿一样,不知不识,无思无忧,只知吃母乳,而不知世味。太上以道味自足,不进入世味之中,同婴儿未成长时一样。未兆之先,似为不为,不为若为。心德的妙处,不着于迹,不泥于形,没有定体,好像没有停止归宿的地方。所以说“乘乘兮,若无所归”。人如果能在念头未产生时,就开始思考道味,便是泊。未兆,无欲无为,无念无虑,便是如婴儿未成长时。没有边傍的言语,作事不留痕迹,便是“乘乘兮。”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的心常常不能满足,终日为功名富贵钻营,追逐于荣华得失,贪心不已,只求有余。“我独若遗”,遗是遗弃求余之心,守其知足。功名不能扰乱他的志气,利禄不能迷惑他的心思,只求道于道外无所求。所以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

    人人都求有所余而我独若遗。我的心可谓一无智巧而和愚人一样了。然而我除去有余的心,守自足之态,只是愿意成全我所固有的性,既不进入机智当中,也不因遇世味而有变化。一往无前,没有间断,便是纯纯的妙义。

    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昭昭:聪明外露,谋虑多端。若昏:收敛视听,有若不明。察察:私智泛用,窥探细微。闷闷:见德忘物,纯一不杂。因看见世间的一切俗人,常因功名富贵之心,而产生私欲之见,或者计较人我的长短,或者辩论是非的大小,把心用于幻妄的境地,驰神在名利之场,所以俗人昭昭,太上若昏;俗人察察,太上闷闷。这并非太上的心与众人不同,只因人心常变,所以不得不用这种话来劝戒众人。

    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世俗的人,以昭昭察察的私智,妄动妄为,其流荡不止的情景,忽如海水,漂流无涯,愈趋愈下,没有底。所以说“忽如海,漂若无所止”。细想人生在世,妻子牵连,名利勾引,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假如随波逐浪,此岸不能离,彼岸不能到,只在苦海中流荡不已,这岂不是违背了自己的所求吗。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

    以:为。顽:愚顽。鄙:鄙陋。上句说忽如海,漂若无所止,是因为世间一切众人,都是以有所为而去做这一切,所以如海水漂流,不能制止,不能自已,舍真逐妄,飘荡无定,甚至以是当非,以非当是,以君子当小人,以小人当君子,颠倒错乱。顽鄙乃是无为之道,复还固有的性,修无为的身体;用无为的身,齐无为的家;以无为的家,治无为的国;以无为的国,平无为的天下。因事治事,随物付物,浑然看不出有什么作为。所以“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异:不同。试想道同道,德同德,失同失,对人怎么会有不同呢?为什么说我独与人不同呢?人由道而生,物由道而成,道没有对人不同,只是人自己不同罢了。我和别人不同,不是我不同,是因为别人不同。别人不同在于不能食母气。人能体悟到道,君臣父子,日月巨微,无性而非道,这便是食母。如同婴儿食母乳一样,得到乳,性命就能保全,得不到乳,性命就不能保全。知道这个道理,万物之性就会同我一样,万物与我就会同体,我所贵的也正是别人所贵。我食,别人也食;天地人物,浑然一母之子。善心恶心是同一个心,唯阿不二,昭昭者无所用,察察者无所施。即使不相同的也没有什么不同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道章第二十一

    【正文】:孔德之路,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题解】:有是道,便是有是理。有是理,便是有是气。有了理气就会产生造化,有了造化便有万物,但造化所生,有动静之机,有阴阳之妙。二气相交感有特定的时间,万物变化有一定的顺序。动不是妄动,到时候才动。生不是妄生,到时候才生。在这个时候,天地的德会相合,日月的用会相合,四时的顺序会相合,神鬼的吉凶也会相合。造化之生,万物之有,太极之全,都在这相合宜的时候。这是生死的关键,,本始的总持,复命的源头,造化的枢纽。它不属于有无,不落于方所,是天地的大本,万汇的大元。圣人有了这个实理才是圣人。神仙有了这个实理才是神仙,经中所说阅众甫,就是这个意义。
    切思道包涵天地,细入无伦,孔德之德,也是如此。可知大道的全神为孔德。

    孔德之路,惟道是从。

    孔德,不是世间有为之德。从:依从。德不会独立,必须从于道才能立。因从道而立,所以有孔德的称谓。孔德在天地是天地的德,在圣人为圣人的德。天地之德,没有道不能立。圣人之德,没有道也不能立。天地能容万物,圣人能爱万民,爱民之德即是容物之德。爱民容物都统一于德。人知道天地的大,不知道孔德的大。因为孔德没有形状,而天地有象,有象可以观到,没象的观不到,自然真空中的孔德,不外在我方寸之间,毛发的头再小,也可容纳昆仑之山、四海之水。无形之形,小可容大,大小没有不同。不但天地圣人有,人人都有。但因个人私欲存在,能容纳的就很少了。所以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这六句是反复形容道的无为。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有而不有是无中的妙有。无而不无是无中的妙无,不属于有,不属于无,所以惟恍惟惚。恍惚的妙在于显于有无之中。似乎有象;用有象求它,又是罔象;似乎有物,用有物求它,却又无物。即无方所,无定体。所以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物是不物而物,不可认为实有之物。如同心中虚灵之妙一样,无物而自然有物,此物非白非青,只可神会,难以言传。

    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为物,虽然不是一法一物,但其中的妙处是杳兮冥兮,似远非远,远而若近;似近非近,近而若远,杳冥之中,有理有气。即有元精,寓于虚灵莫测,不见其有而实全其有,所以说“杳兮冥兮,其中有精”。这精生天地,生人生物,是天地人物的根本。天地没有此精,天地不能悠久;人物没有此精,人物不能生成。益不能益,损不得损,无毁无灭,这是“甚真”的妙处。所以说“其精甚真”。不但常存不已,而且不违其时,不失其序,确然而有信,譬如四时循环而不见其改;百物生,往复而不见其变化。所以说“其中有信”。此信乃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贯乎古今,通乎万物。此信的妙,在天地名天地,在万物名万物。它的无名之名,自开天以后无改无易,即使圣人在世,也不能除其名。所以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这个真名能阅天地万物的“众甫”,所以不去。“阅”,是视;“众甫”,是众善众美。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众甫是甚真之真精,甚真之真信,处在出机入机之间。始则出机,化而为物。终则入机,归于道。假设以道观道,难知众甫之理;以物观道,众甫的玄理,便知其所以然了。所以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善于观物的,必须用道观看;善于观道的,必须从物中观看。离开道,便无法观物;离开物,便无法观道。观物,是观物的入机;观道,是观道的出机。如果人能从杳冥恍惚中悟出众甫的所以然,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孔德之容,就都可用一来贯通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抱一章第二十二

    【正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题解】:大道生于“一”,历数始于“一”。“一”是万物的本始,万理的统宗。用无极的话来说,就是无声无臭,无形之“一”。以太极的话讲,即是含体含用,有本之“一”。如果不能得到“一”,造化不能成枢纽;品汇也无法生成。所以天地万物,纷纭交错,有形有象,都得于“一”都各自具备了无极之理,完成了其性。圣人得于心,天理浑全。万物具备就会达于用:万殊一贯就会达于无穷的本。君臣父子,三纲五常,没有不齐于“一”、治于“一”的。天文地理,人物古今,没有不体于“一”、用于“一”的。这正是经中的意思。
    本章经旨,重在抱一为天下式,能抱一,诚全而归。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人们都知不曲而求全,不枉而求直,不洼而求盈,不敝而求新,不少私而求得,不抱一而求多。这些都是以小害大,以末丧本,只看到近处而没有看到远处。所以,不曲而求全,会害其全;不枉而求直,反丧其直;不洼而求盈,反会去盈;不敝而求新,反败其新;不少私而求得,反丧其得;不抱一而求多,反失其多。圣人则不是这样。圣人以曲自养,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对别人不靠圣心来显示,对自己不起自私的念头。用于人、国家、天下,没有不保全的。当保全于自己时,身心性命也会得到保全。所以说“曲则全”夷险祸辱来时,是非顺受,不争不辨,这便是枉的意义。不枉而求直,是强为直。强为直,其势必枉。所以圣人顺其枉而不逆,不求自得。反而会理直,所以说“枉则直”。沟渠深下为洼。圣人以谦退自处,不取为天下先,这如同地下洼一样,即使不求盈满,天下的仁也会归到那儿去,故洼未尝不盈。所以说“洼则盈”。而洼能盈,用于地下,用于国家,无往而不妙,就是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和道是同义。敝,就是破旧的物。圣人修于内而不修于外,好像没有新成之貌似的。却不知道守敝常新,显露于外的易于旧,人只知道不敝求新,反而失去新。因为道德贵于隐藏,隐藏即养于旧。不养于旧就不能新,所以说“敝则新”‘圣人隐而不露,正是抱元守一,少私寡欲,不使七情交妄;存心养性,不使五性失和。抱一的道得到了,用“一”来贯理行事,所以说“少则得”。想修大道,先去情欲,不能有少私,不能有寡欲。不能得“一”的道理,便不能得到抱一的道。多见多闻,多学而多惑,结果心理不能融贯,内外不能致一,便会失去“一”,.所以说“多则惑”。圣人舍其多而守其“一”,他的理就不会惑,他的事就不会乱;观万物之理,即如一物之理;观万人的事,就是一人之事。能吃透“一”。还有什么迷惑呢?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这是总结上文,上文六句都是抱一的道理。圣人约于理,归于道,惟有抱一,为治天下的法式。天下万物,各具一理,都是出于同一个源。、用一理推之,无物不贯,无物不通,如仁主于爱,也只不过爱此一理。只因自己不能尽其当然,所以私意横生,曲不能全,枉不能直,洼不能盈,敝不能新,少私能得的很少,多学而不惑的也很少。这都是不能抱一的缘故。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抱的虽然是“一”,然所应的却是无穷。所以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的有自见自伐自是自矜之心的,不能得到抱一之道。自见的人,只能见己,不能、见人,所见的不是远,所明的不是彻。圣人不自见,而是因物见物丫因事而见事,所以能穷尽义理的精微,能探究兴亡的微应,上能察于天文,下能察于地理,中能尽于人事。古今之变,幽显之机,洞然而见。所以说“不自见故明”。自是其是的人,是的名虽然出于己,而是之理未必能服于人,其是故不彰。彰,是彰显。圣人不自是,因物之是而是,因事之是而是,因理因道之是而是,其是合于道,合于德,合于理,合于性,合于天,合于人,即使鬼神也不能改变,所以说“不自是故彰”。天下的人,都知道自伐,求得有功之名,靠自伐,炫耀自己的才能,结果他的功未必有,荣誉也不会得到。圣人不自伐而功自有,不伐而功自著,想掩盖也掩盖不住。圣人不自伐而有功,是因为天下没有不把功归于圣人的。所以说“不自伐故有功”。天下的人都习惯于自矜其长,或俨然自尊,或傲然自足。如果有人在某方面比我长,那么我的所长就会变成所短,矜又有什么好处呢?圣人不询长短,
不生计较之心,天下没有不把长归于他的。所以他的聪明智慧别人赶不上,他的耳目心思,别人到达不了。不长而自长,长之实未尝不显著于天下,长之功未尝不在天下,所以说“不自矜故长”。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不争的妙义。圣人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体,曲成不遗,爱育而不弃,所以还有什么争执呢?天下的人都合圣人之德,圣人之心,闻到风的便诚服,沐于德的便心悦,那里还会有争呢?所以说“夫惟不争,天下莫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是总结本章的经旨。首句曲则全,本是上古圣人的话。天下的人,果真能得到曲全之理。天下国家,不求全而自全,‘君臣父子,不求全而自全,这是得到了抱一的旨意。有此曲便有此全,天下的人如果有此曲没有此全的,是未得到至诚之理。能得到至诚而用曲,天下的理没有不把至诚全归的。故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人果真曲己从人,受枉而不辩,处洼而不辞,少私而不惑,自敝而不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深得曲之妙,又哪里有不“抱一为天下式”的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道章第二十三

    【正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题解】:道生天地,道为天地之本;天地生万物,天地又为万物的本。人在天地间,身配天地,性参太极,与万物同一德、同一道。圣人用大同之道尽己尽人,用大同之道应乎人,应乎天,无亲疏,无远近,其道流行无间,贯于古今;其德不过不遗,而充周莫测。万民同一道,则天下无二道。万民同一德,则天下无二德。这是希言自然之妙,能使人民安乐自足。
    此章经旨:重在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天地不用言,天地的道就确立了,圣人不用言,圣人的道也实行了。这都是自然之妙。希言是世间罕闻之言,不执于有言,不执于无言,在不有不无之间,因时顺理,随宜得妙,所以称为自然。自.然,是不牵强,不造作,不烦不悖,妙义无穷。所以说“希言自然”。而现在有的人好辩自是,言行不能相顾,以至败国亡家,倾身丧命,都是不自然的原故。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飘风,飘荡暴怒之风。骤雨,倾注促急之雨。天地之气,阴阳相得则为自然的风雨,阴阳不相得,则为飘风骤雨。由于不是自然之道,它势必不能长久,不过是一时之作,以泄天地暴怒之气,很快便会停止,所以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修行的人、应当以此为戒。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之道,本是自然。寒炎不愆,依时顺序,山河宁静,万物生育。二气氰氯,化而为雨。一气流行,化而为风,飘风骤雨,虽然是天地的作为,发泄太甚,并非自然之道。然而聚散不常,气微力尽之时,没有不返于晴明的。天地尚且不能太久,人事的不自然,难道能长久吗?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道德失,则天地之盈虚消长,与道德同失。故治乱兴废,当顺以自然。古之圣人,顺天应时。时有否泰,事有损益,都不能违于道,而应从事于道。有道则同于道,有德则同于德,失道失德时一切都同样失去,这便是不违道义。如三皇之世,君臣父子,无不有道,这是天使它这样的。圣人顺时以化民,民也不异其道。以道从于天下,则天下未有不从于道的。所以说“道者同于道”。如五帝时,君臣父子无不有德,也是天使它这样的。圣人顺其时,以德教民,民也不异其德,这就是把德归于天下了,而天下也没有不归于德的,所以说“德者同于德”。到了后世,气运日衰,君臣父子,无不失道失德,这也是天使它这样的。所以说“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圣人因时的浑朴而与民同于浑朴,天下就会熙熙然,日安于不识不知当中,同圣人共化于道。所以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圣人顺时的笃厚而与民同于笃厚,无为而自见其变,天下就会睐睬然,每天耕食凿饮,与圣人洽于德,所以说“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后世时衰世降,浑朴变为智巧,笃厚变为浇薄,设教化有偏,立法有过,民心已失,礼乐却一天天陶成,文物一天天感格,本然的善性,也必然昭然复来。上感下应,失不会永远失,所以说“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指在上者,有不信指在下者,在上的如果能自信并信于天下,天下的人也就无不信。如果不能同道同德,与民共处无欺,在上不能顺至诚无妄之理,而用智巧作为施于天下,在下的也必然用智巧应乎上,民之不信都缘于此。而上下相欺又怎么能从事于道,又怎么能达到希言自然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处章第二十四

    【正文】:跛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题解】:无私无欲是圣人的心,有机有智是常人的心。圣人之性汲取太极至诚的理,心合天地自然的用,养深积厚,如青云出岫而意念无为;乐天知命,湛湛然如明月临潭而身心自在。故虚心应物,不肯先己以后人,体道用柔,定是去高就下。与物无争,物也就不能与之争。假如是常人,理欲之机、利名之见没有泯灭,只知损人益己,断然不肯曲己来成全别人,这些机智的用心,以及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表情,都会随着待人接物而表现出来。
    本章白犯经旨是:足立步行,贵在平实从容;不立不行,都是自取危殆的做法,人的逆理而行,非义而立,没有不是这样的。

    跛者不立,跨者不行;

    脚根不着地高抬着足来望叫“跛”,开足大步走的叫“跨”。这是比喻大道本是自然、一毫不容造作。稍有造作便是不自然,像跛者难立,跨者难行一样。世人有的妄信于异端的行为,有的泥执于讹谬的见解,认假为真,指邪为正,不悟大道的自然真实,错乱层出不穷,这就是“跛者不立”、“跨者不行”引起的过错。

    自见者不明,

    “自见”指表现自己,自以为有识见。其实能见物我利欲的私利,却不能看见天理纯全的妙处。这种人要么任智取能,要么生心作意,见其始不能见其终,见其末却不能见其根本。所以说“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是,自以为是。是有我的“自是”。我见不忘,人我两立,偏执一方,其“是”终究是私慧小智,而不能显彰于天下后世。所以说“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凭借一点点功劳自我夸耀、自吹自擂,取胜于人,即是自伐。结果求名反而丧实。大凡自我炫耀的人,其功没有不自败的。真有舒卷风云,吞吐珠玉的才能,真有安邦定国、致君泽民的本领,不用自我炫耀功就自会显现出来。圣贤立功于万世而淡然不自居,而天下后世未尝不把功归到他们身上。因此太上用“自伐者无功”告诚人们。

    自矜者不长。

    自矜者,即凭借自己的长处,‘经文饰来求胜于人、自高自大,自矜其长,惟恐别人看不见;只有很少的善能,却常怀着过人的心思;只有很少知识,却生傲物的想法,这种人是不会有长进的。所以说“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上文所说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由世人性迷、心妄、情偏、理曲而致的弊病。这四种弊病不但立不久、行不常,而且背真趋妄,就像余食赘行一样。“余食”指人吃饱后又强食,使人对美味的也会生厌。“赘形”指人身上多余的东西,如头上生出瘤子、手脚生出践指。余食赘形的病不但自己憎恶,物也憎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抱道养德,不以此自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混成章第二十五

    【正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题解】:大道的实际是万物的祖,而又不是万物之祖,是万物的宗,而又不是万物的宗。其实际的妙处若说是无,却又无而不无、无而不有,无时不是这样,虽然德看不见,听不到,但妙有自然的机实却无处不存;若说有,却又从未见到它,它总是空空洞洞,没有联兆,浑浑然没人能指出其具体形状。辅佐万物的自然,自然的隐妙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确立天地的大本,大本的实理可知其存在,却不可见到其存在。因此乾坤内外、造物化物的是道;大千法界,大圆满,大本根,无欠无余的也是道。能用自身中不无不有的真机来冥合大道不无不有的实理,那么无中自然能得到不空的空,有中自然看见没有色的色。至此,天地、空色两忘,我和大道就没有距离了。
    本章的经旨是:感发无极的太极的奥妙,显示大道、自然的妙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物”是指无极的太极。极至的道理,虽用“物”字命名,其实并不是有形的物体护只是就其“无”中的道理而不得不用“物”字来命名,这物的先物就是道;体现在物上就是“理”;体现在心上就是“性’‘。分而言之,纷纷纭纭的万物无不是道;总而言之,万法归一也无不是道。因此道混合有无的机,浑同色空的妙,体存于无极之中,应变于五太的初始。混成的奥妙产生在夭地之先。无极与太极也不是两物,无极便是太极护太极便是无极。假如有无极而没太极,那么物的实理停滞在有象上,阴阳造化就不能变迁。细想太极虽是有阴阳的象,‘然而阴阳有象,而太极并没有象;,无极虽是空寂的理,但理有空寂,而无极其实并不是空寂。由此可知无极就是太极妙无的理;太极就是无极妙有的理。生生化化、混成一体;先有道,然后才有五太。何谓“五太”?有理无气叫“太易”;有气无形称“太初“;有形无质叫“太始”;有质无体称“太素”;理、气、形、质、体用全都具备则名“太极”。太极积气鸿蒙、溟溟莫测,其气浩瀚,其体弯窿,其运行像车毂,其速度像弩箭。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大道遁天而左旋,日月遁天而右转,“昼夜行过一度护月之行不及三度,用十九分度之,共行七下月称为“一回天”,这是太极图中阴阳运行的奥妙。因此先有太极,然后才有天地;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所以太极主于天地之先,被称为天地的根本、万物的枢纽。修行的人真能从自性中探寻到五行不到的奥妙、父母未生的至理,那么混成之物,造化之微自然也就可以领悟了。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静而无声叫做“寂”;远而无象称为“寥”。静而无声、指听不到声音和影响;“远而无象”指看不见起始和终极;“不见其始,不知其终”指广大悉具的妙处;“无音声可求,无影响可得”,指湛然清静的妙处。因此太极之妙不可说有,不可说无。有而不有,不是色相不见的有;无而不无,不是断灭顽空的无。至微至妙,所以称“寂兮寥兮”。又且劫远不能推迁,阴阳不能变换。真常枚久,独立于天地之先;不坏不灭,常存于天地之后。所以天地变幻而太极没有改变。它虽然不是阴阳,但未尝不流行于阴阳之内仑虽然没有动静,但是又未尝不妙于动静之中。无处不有、无物不在,一资生万物而不遗,运化群形而不匾。由于五行异其质,四时异其气,天地异其用,万物异其形,故都不具备道的妙处。“周行而不殆”,“殆”是怠的意思。说这种东西成于阳而不是阳,成于阴却不是阴,贯通圆满、往来屈伸都具有自然混成的妙处,未有终止。天地间有、无、虚、实等一切万物无不由道中产生并确立。万物不能获得其中的奥妙,故生生化化不能无穷无尽。因此说道是万物的母亲。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浑然的东西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说它是“独立”和“不殆”,可它又不是“独立”和“不殆”本身。从大的方面说,它大到天下没有能装载它;从小的方面讲,天下没有东西比它更小。它幽远而无法测出它远的程度,近而无法测出近的距离;有而无法测得其有,无而无法厕得其无。它内外贯通、难于窥察其混成的天机;上下圆通,难于察觉其感应的奥妙。这真叫神乎其神,妙乎其妙,:不知道它的名称,只是依据它与物终始之间循环无端的妙处,用“道”来勉强称呼它。“道”这个勉强的命名也不能尽述其妙处,所以又勉强用“大”来称它;“大”也不能尽述其妙处,于是又勉强称它“逝”;“逝”同样不能尽述其妙处,则又勉强称作“远”、称
为“返”。混成之物就这样勉强地被称呼,但即使用尽各种称呼,也仍然不能尽述它的妙处。既然如与其永无止境地寻找它的称呼,倒不如返求它本始。这样,道的妙处就自然可以获得,物的理就自然可以明确。之所以无名,是因为道本来无名,而不是人们不知道。人们虽然得不出道的最终名称,但是人们可以理解道的本质。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既然是万物的根本,所以说道大,既说道大,为什么又说天大、地大、王亦大呢?详察天、地、王,三者虽然都同处在大道之中,但天的高远、地的博厚、圣王的继天立极都已不算小。高远的、博厚的、继天立极的,也未尝就不是道。“继”是续的意思,即继续天地大道用来治理天下。“立极”是立人伦至理之极,并用以教导天下。圣王尽天道、地道、人道,这便是与遭合而为一。天、王同一道,王岂不大吗?所以说:“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地之德在于安静,耕种的法则在于收获五谷,挖掘的原则在于找到甘泉。、劳苦而不抱怨,有功而不自恃,承载万物、养育群生而自居,这些都是安静的妙处。人如心不乱念、身不乱动、意不乱想、事不乱做,就能体会到安静的德,了解到静的本体。所以圣王修行无为无欲之道,用以治民,则民没有不开化的,用以治国,则国家没有不被治理好的。这都是效法地道安静的妙处的缘故,所以说:“人法地”地之德轻清,它弯窿而高明、湛寂而虚妙,所以三光常耀。四时顺序,地法天德,玄黄相抱、阴阳交泰,所有这些万物的形态,实质上都是顺从天的变化,所以说地效法天。而天流行于三才,变化于开合,确立万物的性,恢复万物的生命,终万物而又始于万物的所有,这些都是天效法道的妙处,所以说“天法道”。“自然”指的是不假运用,不假行动,一法不可增,一法不可减。道生男女,有男女就有人伦自然的妙;道产生万物,有了万物就有了群分自然的妙,所以说“道法自然”。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辎重章第二十六

    【正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题解】:上古的圣贤,因重视自持,而道高天下。因静以自养,而德贯古今。心涵太极实理,身备阴阳和气,蕴藏着德行,用来做事业,自本而支,自源而流。鼓动之机,如和风时雨;感化之妙,似瑞雪祥云。天下都享受其德而相互无欺;万世被他感化而从不迷惑。这就是动静的好处。修道的人,果真能以道德自重自静,不失轻重,那么就能修身治世了。
    本章经旨在说明在上者j应当重静了自持,不能轻躁自失。

    重为轻根,

    不轻举,不妄动,是重。轻举妄动为轻。古代善治天下的人,法不轻举,事不妄动。轻举、法就会废除;妄动,事情就会变得凶残。所以在上者,厚重自持,使夭下不敢轻举,不敢妄动,卜一舍轻就重,所以说:“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遵守无为,顺其自然为静。不守无为,不顺自然,遇事好变动为躁。善治天下的人,无欲无为,顺其自然。一有所为,就会把事情弄败。所以用无为以待其时,乘其机以镇静,使天下躁者犷有所膺鞭而不敢妄动,故说“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这是比喻说法。君子是才德出众的人。君子由自身而推行天下,在动静语默之间,都有天理流行的妙处,君臣父子,以纲常伦理任其重;应接万物,以道德仁义为重,没有一句话不是从主静的心中发出来。没有一件事不是从主静的心中出发的。终日如此而不怠,便是“终日行不离辎重”之义。行军以库车载物,为了养活军队离不开辎重。君子立体连用也是辎重,这是保身的车。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荣观即是纷华物欲,声色货利等。人们为世味交争,随波逐浪,一君子燕然居处,一超然清净,虚明纯一,随时顺理,不为物欲所迁,不使性情妄动。如清风明月,无时不闲泰。“燕处超然”,就是此义。修道的人如果能在富贵时不介其意,处贫贱时不以累心,就能成为超然的君子了。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万乘之主即是知重为轻之根,静为躁之君。即持重守静。为什么以道至重的却会轻举妄动,以德至静的却会不守无为呢?都是因为以身自轻于天下。以身自轻,没有不自取其害的。细想人生天理浑全,、三宝在身,贵也难胜,这样还不是身中万乘之国吗?如果不尊其气,贵其形,宝其命,爱其神,就会自取败坏。所以修行的人应该深思。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四体百骸都是身体的臣属。臣有辅助君的责任,所以怎么能让臣失去呢?嗜欲不节,颠险不顾,便是自轻,而自轻则一定失臣.正如国君不厚重自持,不能以礼待臣,必使百工离心离德。所以说“轻则失臣”。大体中立是一身之君,君有主宰的大权,所以怎么能让君失去呢?骤然有为,急遽忙迫,不知循序渐进,便是自躁。自躁则不能镇静自守,不能建中立极,必失其主宰。所以说“躁则失君”。修行的道理与此相同,心君泰定,不能动摇。如果身驰于外,则身中的主公必定离位,身中的识神,必定作乱,身中的百官职事,个个都会有欺心君之意,致使身中国乱民危,则身中的天下,没有不失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8 15: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袭明章第二十七

    【正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题解】:大方无方,大同无用。大方无方是无有去来,无有远近,不拘于大小,不囿于境域。大用无用,就是遇事致宜,因物处物气不显其妙,不见其迹。靠二身而体悟出夭地的道滓一心而了解到万物的理,不计较谋为结者,就会无所不结,解者也就无所不解。这个妙处,推之于人,则没有不适宣的,施之于物则没有不善的,可以用来治己、治人。而使人得到善行,也就是对自己行善,所以明和明可以相袭无穷,人能领悟到这些,不溺于人欲之私,也就知道了大用的无用,大方的无方。
  本章经旨,凡是有所作为的,都不可称善,袭明五善.都是无为。救人救物,为师为资,就会无往而不获善。

    善行无辙迹;

    车行有辙,人行有迹。如果自己走过而痕迹不化,犹如做事用意作为,不能因物付物,便不是善行,又怎么能救人救物呢?而圣人的行动,与万物浑忆而相忘,不界藩篱,不分人我,事当行则行,时可行则行,所以行于国家,国家不见其行;行于天下,夭下而不知其行。山海不能限制,鬼神不能测出。不见其始,不知其终乒这也就是“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滴;

    言及时、言有本、则为善言、瑕:瑕疵。滴:过失。如不根之语,无稽之谈,乱德败行,都是由于有瑕可疵,有过可滴。圣人非道不言,非理不说,一言不轻发,语必悟当,可为天下的法则,可做国家的楷模。语言简洁而物已通晓,言辞省简而理已说尽。即使言满关卞,也无怨无恶,这不是善言吗?所以说“善言无瑕滴”。

    善计不用筹策;

    筹:筹算。策:简策。常人不用筹算不能知数之广,不用简策不能计出数之多。圣人却不是这样。圣人的道,用“一”贯之,圣人的心,是无为的心。用“一”贯之道,用于天下,万物的数目不用计算就能知道了。以无为的心用于天下,万事的道理,一不用比较就可得到厂圣人的大机大用,有自然的道理,有无为的妙处。即使不可穷尽的数,不能逆转的事,也能昭昭无遗,始终毕见,二还用得着什么筹
策呢?所以说“善计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天地之间,只有一座众妙的门。闭上则人不知道,开着人却看不见。造化于此出入,动静由此开合。闭不用门,开也不用门。不是至圣神人,不能出入这个众妙之门。关键,是柜门的木,横为关,竖为键。人人都知道关键可以闭门,却不知道善闭的人,虽然没有关键,却知道进退消长的道,达利害成败的机,其中的秘窍,即使鬼神也测不出啊。闭上是道,不闭上是门,所以无隙无间,无内无外。求门尚且得不到,更从何处下手开呢!所以说之“善门无关键而不可开”。修行的人果能心不动摇,意不散乱,守真固本,养性忘机,那么主公无刻不自在。七情鬼六欲魔终不能窥其隙,虽无关键却不可开了。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天下的人,空愁妄想,劳役身心,如同用绳结物一样,枉费精神,最终归于幻化。这不是善于打结的人。善于结的人,即使没有绳结之用,也是圣不可知,神不可测。它能结天地的精神,能结理数的造化,能结王道的纪纲,能结圣贤的事业。其结天地的精神,可以修身,可以立命;结理数的造化,可以知凶吉,可以察变化;结王道的纪纲,可以明兴废,可以辨存亡;结圣贤的事业,可治家国,可平天下。所以无形的绳结,吴地不能改,鬼神不能移,纪纲不能乱,事业不能违、这都是圣人善结的妙处。所以说“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可是世人昼结于想,夜结于梦,是非名利,深锁心头恩仇好恶,牢拴肺腑。前结未解,后结又续上了。终日竟夜,身心无一时不结,以至于劳心费神弄巧成拙,学道的人应该深思啊。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上文所说的五善是圣人的常善一道。常善为固有的德,这是指人而言。在物则为自然的道理。圣人用常善救人救物,无非就是以固有的德,以自然的理救物。立三纲五常,明天秩天叙,使人人知道除去欲望,回复天理,这便是常善救人而无弃人。燮理阴阳,调和气数,使天地灾害不生,寒暑的不致愈期.使万物各遂其性,各安其理,不致于虫蝗夭折,这便是常善救物。所以说“无弃物”。圣人不但善能救人,又能袭明于天下后世,有无穷的善救。圣人不弃于人,不弃于物,能施五善,使人人相继,物物相承。先圣的善救,后圣也必善救;先圣的袭明,后圣也必袭明。以明袭明,以善救善,辅翼于万世,这便是袭明的意义。袭者,连接不断。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善人,具备五善的人,善于己并且善于推善及人。不善的人看见善人,必定效仿,并被感化,所以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善的人,是不具备五善的人。他的行为不中不正。善人戒鉴于不善的人,故愈加警惕,愈加黾勉,唯恐陷于不善。所以说“不善人,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人能贵其师,爱其资,是袭明的要妙。如果不能具备五善,又不尊重其导师,不吸取不善行事者的经验教训,那么,看起来是聪明,其实却是“大迷”。对镜知惕,就是资我。如果以为无足鉴戒,则安知自我之行,不会犯别人同一样的错误?这是自弃其资,便是无智的人,怎么不会大迷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5-9 18:39 , Processed in 0.365337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