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cajcj

[其他]:白话道德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8 1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章第二十八

    【正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找,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题解】:无中之有是大道的体。有中之无是大道的用。以体来说即使说无中之有,其实未必就有,有中之无,其实也未必无。体和用,本来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见到,也无始无终。虽然不可求,其实未必不可求;虽不可见,造化的显迹也未尝不可见。所以圣人穷其理以尽其道,通过有来探无,大道的“体”和“用”就自然呈现,大道的有无也就自然显著。经中说“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即是以无探有、穷理尽道的密旨。经中所说的上士,能顿悟万派同流的隐妙,能认得万法归一的准则,能了达空谷虚灵的大义.故常德自然不二,而且互不分离。
    本章经旨是太上叫人修己治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雌雄”,天下万物,都有雌雄之理;天下万事,都有雌雄之道。雌:阴。雄:阳。阴掌管静;阳主持动。能知雄,便能知动畜能守雌,便能守静.知雄守雌,就是知动而不敢妄动,故守其静。这其中自有静的妙动.细想机要的秘密,就在守。倘若知而不守,就是妄为之动;守而不知,更是没有用处的守.圣人知雄守雌,动静互用,阴阳相和,理显得周全.事做得顺利,一感就通,一扣就应。这样天下的德就都归到这里来了。所以说:“知其雄,守其雌”。天下之德,既无不归于我,那么我的德如同天下的溪谷一样,不求众流相合而自然归一了。所以说“为天下溪”。众流归于一,则我之德,与万物之德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合乎己而合乎人,德也就与天下不相分离了。故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既然不相分离,那么天下的人就可以恢复固有的德这都是自然感应的妙处,正如彼此相忘.不识不知.复归于婴儿一样。婴儿无动无心,都有自然的道,所以天下的德回复固有,便与婴儿无知相同了.养道的人,果真能知道动静的宗祖,得知守的微机,静主于动,动不失其时,动归于静,挣不失其正.那么身中的阴阳就会自合,性命的雌雄,也就会自得。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找,复归于无极。

    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有黑白之理。如天有晨夜,昼为白,夜为黑;地有金木,金为白,水为黑;事有兽恶,善为白,恶为黑落这都是说的骊白之理孟知白是容易的,守黑却是很难的。但不守黑就不能黑中生白,不守黑.就不能返黑为白。所以太上说知其白,守其黑,正是所谓的黑中生白,返黑归白的妙意.细想圣人的知白守黑,不是执于一端;圣人的守是守当然之进。知白守黑,不受万物的感染,也没有得失的优患,所以圣人能为天下式。式是法式,即万民的楷模,万事的准则‘圣人既然为天下的式,而君臣父子效法于圣人,则自然不起好恶之情,知守一致,忘掉去就的想法,那么君臣父子的天理也就能够成全,上下尊卑的天德也就能得到完备.真常的大人都知都守,平民不会有异常的习俗,国家不会有异政,所以说“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天下既然以圣人为式,那么一人之式,就可以法乎一家,一家的式就可以作为一国的模范,也可以法乎天下天下之式,可以法乎万事,天下万世同知同守,明黑的魄就会返回到阳白的魂.黑白既然能相返,它的“德,就会常久,他的“式”就会永久,天下后来人的“真有”定不会穷尽了。所以说“复归于无极气”。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荣辱,如草木旺盛为荣,调谢为辱.又如富贵,富贵为荣.贫贱为辱,凡是能得到理的可以称为荣,得不到的都为辱,荣是人喜好的,辱是人所厌恶的。虽然好恶不相同,但如果得到了理,那么界也未必不荣;如果得不到理,荣也未必不是辱。所以圣人贵于得理.不计较荣与辱,因为荣辱都是外之遇,不是性分中所固有的.不生取舍之心,不起好恶的念头.生死富贵,不足以摇动其心,名利货欲,不足以扰乱其志。以天下的荣知道了天下的荣,天下就可以保住其荣吞以天下的辱守住天下的辱,天下就不会陷于辱.所以说“知其荣,守其辱”。不好不恶,以虚心处世,就会如同虚谷一样。虚谷之神,应而不缺,圣人的心是无所不包的即使遇到荣辱,也不起荣辱之心,所以“为天下谷”。既然为天下谷,谷神常盈,圣人的德就常足。谷神常盈,靠的是虚;圣人的德常足靠得是理.圣人的德既然足够、那么天下的德,就未尝会不足.圣人以天下之足为足,天下之德就自然充足。这样,天下一体,万民一德所以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天下的事业,都是从下而起,人能以卑下自处,养成谦虚之德.万事就可得其荣。忘荣忘辱、不好不恶,这样天下的道都会归于朴,故说“复归于朴”。朴:浑全之木。大道浑全,所以取它作比喻。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大道的机用,有隐有显,所以有雌雄,白黑。黑白荣辱不用在世上如同朴散了成为容器止样。朴在宜交锹散之前,可大可小,可曲可直,可长可短,可方订圆,破散了成器以后,拘于具体的形器之内,它再不会有浑全之妙用。所以说“朴散则为器”。圣人还淳返朴,复归干真朴之状,物我同观,公而无私,所以可作官长。公而无私为官,主宰万物为长.官长就是以天下至公公于天下,而与天下共宰圣人以大道为官长的体万以雄雌、白黑、荣辱、知守为官长的用.所以说“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大制,指顺物施化,不为而成。割,分割,分离、有名则有割如尊卑、贵贱、雌雄、黑白、荣辱等等区别。而大制顺其自然,还归于朴虽有名,又止子无名;虽有分割,又止于无分割,和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道理一样所以说“大制不割”。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8 16: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章第二十九

    【正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天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题解】:自然之道,遵循它就能显贵,执行它就会得利。遵循自然之道,则天德融于心中;无欲无为,就不会有败失的祸患,所以说贵莫过于遵循自然之道。依自然之道办事,则凡事都循人情,依物势,不生机智的谋略,所以事无不成.经中所说的神器,是说天地不遵循自然之道就不能形交气感、妙化万物;日月不循自然之道就不能二气摄生,焕发神光。圣帝明王用自然之道来治理天下,文武公卿用自然之道秉执国政,使国家安定。故自然之道就是天下的神器.修道的人只要坐卧天然就必能行藏独乐,深得自然的妙处,达到鬼神不知,世俗不见的境界。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小草这样小的东西尚且不易得到,更何况天下这样大的东西呢!凭人力去获得天下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古代圣人有时取得天下,实出于不得已。譬如虞舜因禅让拥有天下,周武因伐封获得了天下,要知道舜、周武得天下并不是他们原来有这种欲望的结果。舜、周武二人得天下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出于不得已。从这点可看出太上有思古伤今的意思,所以才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天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圣人得到天下其实是天下归顺的结果,而不是强取获得的。强取就会违背自然之道,神器也就不能保住。神器是上夭的眷命,只有在正命、受命、改命、摄命的情况下,才有神器的妙用。譬如:三皇至圣、继天立极,这都是正命;五帝禅位给贤人,这都是受命:汤驱逐莱于南巢,武王伐封于朝歌,这都是改命;五霸假尊王的虚名,干攘奇的实事,这都是摄命.以上的正命、受命、改命、摄命都是因有神器辅助的缘故.而摒弃无道而归于有道,也都是神器的妙用,不是凭人力所能达到的。所以说:“天下神器不可为”。神器不可为,就应当循人情,依物势。倘若一有所为,攻战之事就会日盛,强弱就会因此产生,也就会发生攘奇、侵侮等行为.这样治理天下终会导致失败。所以说“为者必败”。不但为者必败,执者也必败。“执”就是固执不改。一有所执,必然会出现违于天时,乖于人事的事。违于天时则逆天,乖于人事则逆人。逆天,天时不应;逆人,人事不和。“执.的结果也必然导致失败,所以说“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

    不但治理天下有自然之道,世间一切物理也都有自然之道,所以不可妄为强持。假如逆道而行,则想前行,必有后退紧随;想暖必寒;想恃强,必有城者来袭。想成必有隳者来毁。由此看来,不如用无为来顺应自然之道,这样上不违天时,下不逆人事,而能得神器的妙用。倘若不然,就会出现行者必随,嘘者必吹,强者必叙,载者必隳的情况。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三句是总结上文的意思。妄动妄为,不遵循自然之道的叫“甚”;不务真诚,过于浪费、不加节制的称为“奢”;不安本分的称为“泰”。圣人不过于柔,不过于刚,以菲薄、简默自安.也就是“去甚”。守至诚不慕浮华,直道不侈爱欲,就是“去奢”。处事平实,发言安睁,顺应天理,体盘人情,就是“去泰”圣人之所以做到去甚、去奢、去泰,是因为他们先修身的缘故。治理天下的人只要顺应自然之道而不取、不为、不执,天下自会归顺于他,也不会有失败的祸患。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0: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道章第三十

    【正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题解】:三皇盛世的时候用道来教化百姓,用德来教导天下人,不使用武力,不运用智谋.当时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各尽其道,天下也就都归于遗,所以盛世雍熙、人民至治。这是上下无为,天下同行一道的结果。“夭下一道”就是天下一心的意思。天下一心的话,那么无形的武力不用却能有余,无名的将士不用作战而能取胜。从这点采看,武力对天下强盛又有什么用呢?“不道”,指凭武力来胜人而不是顺应自然,这样由强弱引起的弊端就不可避免凭武力而不是凭顺应自然,想要求得淳朴古风,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这两句是太上针对不行道而使用武力的做法而告诫天下人的。细想天下最重要的人是君王,身体最重要的器官是心。君王贤明则国家政治开明,心地纯正就可以修身养性。君正则正于道,心正也正于道。因此贤臣只知用道来辅佐君王,从而使天下雍熙,百姓没有死伤的祸患,天
下也无不归于道的了。如果用武力强加于天下,就会使天地失和,民遭涂炭,天下离乱。天下未曾有用武力而没遭到报复的事。“好还”,意思是我用武力施加给对方,对方也必然用武力回报于我。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自古圣人用道未辅佐君王,把使用武力作为禁忌。“师”,指的是三军士兵军队车马经过的地方,必然兽散鸟尽,黎民百姓就会遭难,农事必然荒废,以致田畴荒芜、荆棘丛生。所以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譬如瘟疫流行,蝗虫成灾,黎民饥谨,盗贼横行,要么无病而死,要么妖孽四处显现,这些既是凶年的征兆,也正是天道报复的结果。人如果不悟真常,不修正道,好斗好争,荆棘丛生等情形就会在人身上发生,表现为魂魄消散、三田荒芜,血气衰耗,这也就是身中的“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对于拥有天下的人来讲,使用武力也是不可少的事,但问题在于如何使用。善用武力的人是在不得已而用之,故既能达到目的而又不逞强黝武。“果”,指只求达到目的而不敢取强.譬如对付乱臣贼子、叛逆君亲及残民害国、侵侮横行等行为使用武力,即是不得已。“果而勿矜”,指谦卑用兵,不敢矜骄自负;“果而勿伐”,即先人后己,用逊让的方法用兵,不敢自我炫耀武功奋“果而勿骄”,指顺应天命而用兵,不敢自生骄诈;“果而不得已”,指用兵不是因为好胜、争强,而是不得已的结果。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军队不能逞强.就像物不能壮一样。天地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少必有壮,有壮必有老,这是通常的物理,物之理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用兵呢争用兵打仗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倘若心怀矜伐骄诈,只为逞强于天下,即是“不道”。就势必得到相反的结果。即使胜了也不能长期保持胜的状况.强盛了也不能长期确立强盛的地位。这与物强壮了必然会衰老的道理是一样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左章第三十一

    【正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题解】:治理世道,应以道德来育化天下,而不应使用武力。如果用道德育化天下,那么谦一的风气就会盛行。性本的善也会正立。如果用武功来治天下,那么诡诈的风气就会盛行,就会发生凌夺,兵革之事。拿着不吉祥的武器,妄作于己,取胜于人,却不知道“兵,是争端的开始,争利就会带来灾害,争名就会名兴而实丧。所以善于用兵者,以恬淡为上。而不具备道和德的人是不知道此中奥妙的。
    试想天地之间的一切物理、一切人事.都有尊卑上下,都有阴阳左右,都有凶吉美恶.处在卑下是吉事,是以左为贵的阳位,所以君子以谦逊自居.以恬淡用兵,胜而不以此为美。争强取胜,害理残生都是凶事,是崇尚右的阴位,所以观察如何居阴阳左右之位,应该填重啊。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先王制定礼时,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上,是靠取胜取得的;以左为下,是卑逊的道。取胜是因为看重右,这一定会发生凶事。卑逊,是以左为贵,发生的事一定是吉利的。有的人以良好的武器为美,乐于使用,致使残物伤生,大伤天地之和,国危民乱,反引致祸害。所以说“夫佳兵者,不祥之气”。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兵是不祥之器,如果使用于天下,一定会两兵相持,天地震动,百姓流离,茶毒生灵,飞鸟远举,走兽远遁,物还厌恶,何况人呢?所以有道的人一定不依靠武器,而以道德教化人民,靠天为使众人归服,这样不用征伐自然就会平定,不用作战自然就会使敌人归服,还用什么佳兵呢?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立身修己治人,都是君子所做的事。不产生尊大自胜的心理,常怀有谦退卑下的念头,所以君子以柔用道,靠和用德,这都是以左为贵。若用兵,就不同了。用兵之道,以右为上位,所以贵右不贵左。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君子用兵跟常人不一样.虽然以右为贵,但君子并不乐用。兵是不样之器,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也以恬淡为上。恬淡就是安静,淡然。如武王伐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不得已才使用,并得到了恬淡的妙用。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君子不得已才用兵,战而获胜也不以为美。因为杀伤之惨会干扰天地之和。万民一体,怎么忍心使之肝脑涂地呢?所以说“胜而不美”。可现在有的人以胜为美,以克敌致胜为能,实际上就等于是以杀人为乐而以杀人为乐,人心不归,又怎么能得志于夭下呢?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

    上文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也是不得已一切物理,一切人事,一切文武尊卑,凡是吉利的事都应以左为尚,凡是凶事以右为上。偏将军以冲锋破阵为任,以克敌为吉,所以处左。上将军以全军保国为任,以杀伤为凶,所以处右。兵是凶器,战是凶事,偏将军可以为吉,上将军不可以为吉,所以反以丧礼来处理。这也表明不以杀人为美,而以恬然为上。


    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杀人众多,也是不得已而用兵的结果。如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残害生灵,尸横遍野,君子惜军爱民,无不悲伤仙心.即使破敌得胜,也以丧礼来处理。不敢以战胜为美,不敢以有功为能。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止章第三十二

    【正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题解】:大道无名,至理无象,不可说大,不可说小。若说大,大到无法测得.若说小,小到没有比它更小的。它无名无象的妙处在于含有造化,可以转圆机。在万象之先,不与万法为偶,极干天地之外,运乎天地之中。不见有却又无处不有。不见其作却无处不作,所以可以作为确立天地的根本,作为万物的祖宗。人能像川谷归于江海一样归止于道,归止于宗,那么动静如一,内外无问,就可以同天地的德相合,同大道的元相合。到了这种天地,人所以为人,朱尝不是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天地之所以为夭地,又未尝不是大道之所以为大道。
    本章经旨是指示天下的人,当知上于道,不能追名逐末。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生天生地,生人生物,造化的根宗为道。不变不迁,不坏不灭,有一定的理为常.至神至妙,莫可名状为无名阴阳未判,全体未破为朴。细想道本无名象,本无联兆。不变不易,能常是久,不可见闻,不可名状虽然不可名状,无而不无的真无却又存在,有而不有的实理却浑然全具,所以谓道为常,为无名,为朴。朴是大道浑全的实理.也就是混沌无名的朴万物生成之理,藏有天地造化的妙处,虽然名小,但至微至妙,众妙之门,也未尝小天地的万物都是从无名之朴而生化出来的。大而没有边际,小而没有空间以上为尊,以无极为贵,谁敢把它当作臣子而任意支配呢?所以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作侯王的,如果能保持“朴”,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它。所以说“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宝”,这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正如天地不虚静,则阴阳不能变化,二气不能交合。阴阳变化是虚静的应机,立气的交合是虚静的升降,所以天地以虚静相合,阴阳以静虚变化,二气以虚静升降。得到了虚静之理,氤氲之气自合;氤氲之气既合,甘露就会下降。所以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王侯通过虚静之理得到的无名之朴,用来治天下,那么仁义之风不用命令就会自来。天下的臣民虽然有贤愚贵残,却不会有亲疏远近,所以至道真常的妙处更不求治而会自治,人心也会自然而治。所以说“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无名之朴,存在于天地的开始,不色不空,含造化之妙;无象无状,具有太极之微,本来不可道甲也不可名。万物生成以后,圣人便立法来规划它们,强为它造名。这就是所谓的朴散开而变成器,所以始制有名。朴散以后,就有了名,以世道而论,也就有了尊卑高下先后主次,也就为争名夺利、篡权夺位埋下了祸根。所以,既已有名,就应当加以制止,复归于朴。所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这知止的道,不但王侯,而且男的女的、贵的贱的都不可忘掉。王侯知道制止,那么无为治化,不用说就会日日变新.知道了制止的道,能行于天下,天下就没有不归的道。正如川谷的水都归于江海一样。所以道流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有此道就有此器,有此器就有此名二舍道求器,舍器求名都是不应当的,器生于朴,名生于器愁可以知道道为万物之本。故说:“譬道之在干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己章第三十三

    【正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题解】:夫地化育用尽了道,圣人的明德,用尽了心,尽道就是阴阳,天地没有阴阳就不能尽道。尽心是诚明。圣人不诚明就不能尽心,所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观百姓为一心,视万物为一体,就没有子凡小大的区别。观百姓为一心,就会纯一不杂,天德无私。不把耳目两见闻当作用,因为耳目的见闻术是天德的良知,不是诚明的实理。所见的只是有形,无形的见不到;所闻的只是有声,无声的听不到.这些见闻乏用,见闻于外未尝见闻于内,不能称为自知、自胜。这样的见闻没有不失去所得的,没有死而不亡的。所以要想了解别人,先应当了解自己,然后天下国家才可以了解了。
    此章经旨是自古圣贤明于内,不明于外,虽然不明于外,其实外又明了。先尽己而后尽人,再尽物,那么圣人的性便尽了,万物的道也就具备了。

    知人者智。

    知外为智,知内为明。智的弊病正是明于外而不能明于内。人不能明道,是因为自己不明。所以想了解别人,不必察明别人的黑白长短、是非好歹,首先得了解自己,如果自己的本性还没有明白,那么只能叫做智而不可谓之明,所以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大凡修行的人,外用一分机智,内必有一分不纯,所以精神不可显露,机智不能外用。应当抱朴还淳,少私寡欲,这样行之久了,本性就会自明,心德就会自悟。真知真智,自然现前。不单知人,天地古令也能无所不知。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在内为力,在外为强。世间有胜人之力的,如霸王有举千斤之力,这都是胜于人.所以胜人者有力。但是圣人不是有力而先能自胜,因为他以天下为一身,以万物为一体,视古今为一瞬,不坏不灭,不但有力,而且有自胜之力。这可以修德来全道,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善。这就是所谓的“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随境自适,心不妄贪为知足,人如能淡泊自守,寡欲自安,身贫而志不贫,环境难而道不困,则无不足且长富裕了。所以说“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自明,自胜,自足,孜孜不息如同川流东逝,不分昼夜,不肯间断,这便是强行有志之人。故说“强行者有志”。有这种志,山不能阻挡,水不能隔断,物不能相移。如同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居正安住的地方为所.人得到所需要的住所,如鱼得水,似鸟归巢,轻重合宜,身心快乐,这是到了至善的境地。在这种善地,连虎的爪也无法施展而伤害你,武器则更不能伤害你了,从而变成无死的地方。而无死,岂不是长久了吗?又如出家之人,果真能隔断人间的习染,守真常的至道,栖隐山林而志慕清虚,通过渐渐进修,就可以同天地一样不朽。

    死而不亡者寿。

    人有生死,都是因为精神炫露,性被凿,丧了心,以妄为真的结果。有生必有死,到时四体分张,气散神离,进入了鬼路,这都是因为不能自知自胜.修道的人,如果能晓得杀机颠倒的妙处,因杀机而自知、自明、自胜,那么我的身体便可与太虚同体,我的寿命也可以同造物一样长久。死是妄心之死,不亡是其性不亡。妄心既然死了,法性自然就达到真常,所以自古圣人不以死为死,而以没有明道当作死;不以生为生,而以明道为生。身体虽然死了,而真性不死,形体虽然消亡,而真我并没有消亡,所以其法性不死不生,不坏不灭,无古无今.即使不计较其寿而寿也无穷。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大章第三十四

    【正文】:大道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题解】: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这四大不是大方无外的大。如道之大,不但流行于天地之间,以生成显著为大,而以无为自然,体用真常,本末一贯而不以功自居。因而称为大。又如地之大,不但以覆载为天,以高明为大,而以无为的造化,化育万物的自然,生而不自以为有,为而不自恃,因而称谓大。又如王之大,不以天下国家为大,不以兵强国富为大,而以最大的量合干天地的量,以最大的德,合于天地的德,道隆古今,德被万物,所以称谓大。由此可见,四大之名不能去,四大之实,万代也不能掩没,所以满虚空,遍法界,从古至今,现在未来,没有比四大再大的了.
    此章经旨是说:圣人因为不为大而能成就其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成,是天地、万物、君臣父子的大本。

    大道汛兮,其可左右。

    天地是物中最大的,万物是物中最小的。大不可小,小不可大;日居左,月居右,在左边的不可以变作右,在右的不可以变作左。这都是执拗于一端,从单一的方面考虑的结果,这与大道是无法比拟的.大道之妙,非大非小,非左非右,神用无方,造化周遍,不即不离,无去无来,不属于有无,不落于方所。本体虽然湛寂,化机可以运乎无穷。用在天地为道,用在人心为理。有此理便有此道,有此道便有此理,所以一显一微,一动一静,乃至饮食起居,喜怒哀乐,都存在着一定的道理,所以说“大道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道是万物之路,万物是道的儿子。没有天道便不能生万物,没有地近万物也长不成。人没有道则不能成长,物没有道则不能不杯在.天地万物虽然各有刚柔之别,但究其始末,都蕴藏着道.所以道以外没有万物。道生万物,好比风带来动、水带来波一样。恃,是赖的意思。万物依赖道而生成,“恃”和“生,都是自然而然的。生之不劳,恃而不辞,故青黄碧绿,小大曲直,有无虚实,种种万物,都是大道的生意,发散在天地之间。所以说“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天地由道而生,万物由道而成天地万物都生于道,这是道的功。道无处不在,无物不有,大到无极,小到无伦。它含给在无形无象之中,变化于因物付物求联兆却得不到,还有什么功名呢?所以说“功成不名有”。学道的人,能除去私心,有不居功的想法,也就接近于道了。

    爱养万物,而不为主。

    天上五气运行.地上具有五质.通过形交而气感,变化无穷这些都是大道爱养的妙处。它不是有心而爱,也不是有心而养。爱养尚且无心,又怎么会有心以主宰自居呢?所以说“爱养万物而不为主”,物随着道而产生,道在物上显出来,物与道一刻也不能相分离。因为通就是物,物就是道,不用安排,没有造作,自然而然,浑然一体,还有什么主可言呢?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

    凡是具有至通的妙都不可用小大来命名.否则便是偏颇。小大之名都属于器,不属于道。至道之妙,不是无私,就不能独立而不改;没有真常,就不能至诚而无妄;不是无私,万物的复命就不会有,不是复命,至道真诚就不能确立。由此可见,真常无私.至诚无妄,名位全无,肤兆非有,道妙就会小而不见小,小中也未尝没有道。所以可名于小。即“常无欲,可名于小”。又万物相归而不作主宰,充塞宇宙,贯通古今,是道的功大,也可以用大名,所以说“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大”。虽然不用小大来命名,也不过是勉强拟名而已,还没有了解尽至道的妙,最小当中也未尝没有最大的存在,最大之中也未尝没有最小的存在。小可名,小而没有形状的小就不可以命名了。大可名,大而无物之大则又不可命名。所以非大非小,非有非无,非色非空,非动非静,都不能用话说.都不能用名来确立。若用小大来说道,就成了执相之见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是大道之用。大道是圣人之体。圣人以大道为体用。圣人常隐而无名,常公而不宰,最终不为大,然而正因为不为大,才使他成其大。虽然没有名,却成为万古不泯的名.这正是圣人最终不为大的妙处。立天下的大本,成天下的大用,都在不为之中,具有不为的妙处。所以“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学道的人如果能尽性知命,存仁守义,以一己之心尽万物之心,以一己之性尽万物之性,天地再大,我也可以与天地并存。还不能成就其大吗?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象章第三十五

    【正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题解】:大象的实际以大道为体.大道的显用以大象为用。虽然有二个名字,它们的理是一致的。无极是天地的开始,太极是万物的母亲。若从本体来说,就是无名的朴若从初始来说,就是象帝的先。修道的人如果能悟出大象的妙处,就可以明了阴阳消长之理,可以明达古今盛
衰之世,可以知道鬼神的吉凶,可以看见事物的始终,可以扶三纲,明大义,可以正人心,抑邪说,修身治世,就都可以用一来贯彻了。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就是道.道是无形无象的。无极的本体,不能称为无。无极的妙用不能称有。不有不无,非空非色,每一个事物所显示出来的,才是无象的象,因而利之大象。人们如果能掌握了大象的道理,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事不理,无物不纯,心就会如空中的楼阁,四通八达,无往不是大象的圆机。随时顺理,动静合宜那么天下归干大象的人就多了。天下既然都归往于大象,那些所谓害人的人也就没有了。这样家国天下自然平安,共乐雍熙。所以存在于身上,身体就可以安宁。存在于国家,国家就会泰平。用于天下,天下也就平安了。所以说“执大象,天下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和众人一起进行宴会称为乐。贪美世味为饵。行商的人哥尔为过客。止,住宿,不是长久住。这是太上用的一种比喻说法。世俗的人是不能执大象的。生在尘世间,如同逆旅的过客一样。转瞬即逝,岂能长久?所以说“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大象之道不是世俗味可能比的。出于口,就会淡乎无味。无味之味,虽然味淡,但却具有先天的造化,明了太极的本体。从古至今,其味不改。人能知道淡中的滋味,那么大象就会在我心,道味就会在我口。淡味流通,天地就可以知道它的始终,万物可以知道它的纪纲,生死可以知道它的来去,鬼神可以知道它的吉凶。入圣登仙都是从淡而无味得到的验明。世味、乐饵何足谈起呢?

    视之不足见,

    大象之道,不只淡而无味,而且看不见。凡是有形的,都能看得见。凡是有色的,也都能看见。而大道没有踪迹,无形无色,即使想要见到它性分中的真见对它也无法洞彻圆明,所以说“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大象之道,不但看不见,而且也听不到。凡是有声响的,都因为有其声而让人听见,凡是有音的,都因为其音而让人听到。大道是虚的,无声无音,虽然想听到它,但心中的真闻也不能通贯四达。所以说“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大象之道,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如果能执大象而用之,它的用就没有尽了。大则极干无极而无不通;细则极于无伦而无不贯。前可承上千古,后可传于万世,位天地,育万物,无所不至,无处不有,其量无穷。所以说“用之不可既”。既是尽的意思。修道的人如果能在不见不闻中执于大象,就会如同镜那样明,秤那样平,能够动静如意,百用百当,万用万成。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明章第三十六

    【正文】:将欲嗡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题解】:微明是大道的隐奥,至理的幽深.微明之机,百姓每天用却不知道为什么,每天用却看不见。微明之理,即使圣人在世也不能改变。用来修身是修身的大本;用来治家是治家的实理;用以治国是治国的利器。微明之体和太虚是同一体,微用之用与天地的用是一致的。故无妄无为,无余无欠,至诚至实,至中至正。君子能得到这样的修养,就是吉祥的征兆。小人违悖了,则是凶的象征。圣人了解微明之理,通晓微明之用,明察事物的变化。道高天下,没有我和物的心念;德贯古今,没有显示能力的想法,也不存在啥张兴废,强弱与夺的心理。
    本章经旨在于清静无为。不变不易为道的体,气数升迁,人事损益为道的用,如果是善用,就是吉祥;如果不是善用就是凶。所以啥张强弱之机,兴废与夺之理,妙在反用。这样就会无往不吉。

    将欲嗡之,必固张之。

    起于未然的时候为将欲,定于已然的事为必固。这不是圣人的将欲,也不是大道的将欲,而是气数的升沉自当如此。将欲之机,虽然不可知,必固的事,虽然不可见,但发于外,用之于人事,却没有不知不见的。经中是以人事取喻于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不嗡聚就不能发散,不发散就不能嗡聚,所以乾道不专一,就不能直遂,坤道不嗡聚,就不能藏机。不但天地如此,物也有这样的道理。如蛟龙,如果冬天不潜在深潭之中,在春分之后就不能登天而变化。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天地呢?所以圣人通过观看天道的张便知道天道将欲咭因为张之势尽了以后,就不得不喷;嗡之势满了以后,又不得不张。张,万物都从这里出,具有生生之理。嗡,万物都从此而人,具有复命之理。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妙处。如果人能收敛精神,屏除好恶,存其心,养其性,致其静,守其笃,便是咱;而人显露精神,驰心外用,便是张。圣人颠倒阴阳,逆施造化,嗡张之机反用,就无不是善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观天地之道,春夏为强秋冬为弱;观老少之理,年少为强,年老为弱;观人事,有力为强,软懦为弱。要想知道将来之弱,则先观今天之强。而今天之强未尝不是将来之弱。所以圣人知道强弱之机,通达盛衰之理,当其强时,不显示强,反显其弱,而实际上未尝弱反过来也是
这样。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天下万事万物,废后必兴,兴后必废,兴是废之机,废是兴之兆。任何事物都有循环,这是势必所趋。圣人明白这个道理,因而凭着其势反用它。当处干废时,不强兴,宁肯处于废。这是将废反用以待兴。废只是一时,兴可长久所以“将欲废之,必固兴之”。修道的人,应知道兴废的反用,今日的废必将是将来的兴,不然只知道兴,兴能长久不废吗?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大道之理,清静无为,没有与夺,但在人事中却有。人们只知道顺用,却不知道逆用,所以有与夺之害。圣人是当夺则夺,当与则与,有时用夺而最终不是夺,这是欲将夺而先给与。夺只是一时,与是可以承受而久长的。所以‘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修道的人应知道夺与反用,今日的夺必为将来的与,若不然,只求给与,给与也就会不固定了。

    是谓微明。

    上文的嗡张、强弱、废兴、夺与,它的道理虽然明白易见,它的机实在是至微至妙而不可测,而且可吉可凶,可大可小,可成可败,可有可无。所以叫做“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

    这二句是在申明反用的妙义。按照世道的常理,柔者本不能胜刚者,弱者不能胜强者。今太上说柔胜刚,弱胜强,正在于它的微明之理,刚者长久了就会败、强者久了也会弱。以柔化之,刚者渐渐就会柔,以弱削之,强者就会变成弱.故说柔弱胜刚强。但因为世人常常抉众暴寡,或以强凌弱,不肯让人,结果刚者未有不折,弱者未尝不崩。修道的人只有言语柔和,行事细腻,是非不与人辩论,轻重不与人较量,得天地中和之理,养圣人虚静之道,才是微明之士。

    鱼不可脱于渊,

    这是比喻人不可离开道,就像鱼不可离开渊一样。鱼在水中才能生存,如果脱离水便会死去,人也只有在道中才能生存,离开道就会死亡。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是比喻道在我身上不可炫露,一旦炫露,便会如同国家的利器指示给人,必会带来祸害。利器,如礼乐征伐,法制禁令之类。利器在国,如果轻示于人,就是炫露而不知微明之机,所以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人能领会到这个意义,便知道应把利器藏起来,如同鱼潜干渊中一样,以柔弱自胜,得到了微明之机,夺就可以与,废就可以兴,弱就可以强,嗡就可以张,也就得到道的奥妙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章第三十七

    【正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题解】:无名之朴是无为之道,以隐微露著,这本是无名天地的开始,至诚无妄的实理。天之所赋,人之所察,物之所受都是从这里来的运化天地之间为道,秉受于人物之心为性.体为万物的总持,用为至诚的众妙。体虽然微,在寂静不动之中,未尝不感而遂通。用虽然显,在全部具备了广大之妙以后,未尝不会归根复命。经中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天地的化育,圣人的教民,都是从此而来。由此而化,天道无为而无所不化,圣人不言而无所不教,由此可见,我的体用未尝不是天地的体用;天地的体用,未尝不是我的体用.天下国家,万殊一贯;君臣父子,上下一心,那么当今的王侯也未尝不是上古的尧舜。
    本章经旨:无为无不为都是道的妙。但无为是体,无不为是用。用本来没有用,但给它以无名之朴以后,便是用;体本来无体,不想静便是体。体用是一个大道。只要人们知其体而体之,知其用而用之,则其理自得,其性自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大道本是不变的,是永恒的妙理。不有不无,不色不空,是性命的元,是万物的本6无形无象可谓无为.然而五行的变迁,有四时的代谢,无处不通,无所不贯。万物没有道便不会产生和长成,既是无为而又无不为。所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大道的体,无不为是大道的用,不是用心普渡万物,可以称为无为。可是万物得到妙处而不遗漏,又可称无不为。人们如果能从中修行,那么德行就会到达大道的境界。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侯王是万民的主,是万物所效仿的对象,如果能做到清净自养,不生嗜欲来乱心,不因作为而乱事,自守无为,按事物的成因以顺成,随物立物,万物哪有不化的呢?各得其生,各遂其性,不发生灾害,不发生祸乱,山川鬼神都安静,鸟兽鱼鳖都自乐,便是万物自化的验证。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侯王守道,必须要纯一不杂,廓然大公,心如天地,性似太虚,动静如一,内外无间,才能大化无穷。倘若不纯,有利欲萌发,那么无为之化,即会变成有为之作;开始时的无为,即会渐渐变成有欲,从此欺诈伪善一天天兴起,世道一天天衰落,天下都化为利欲之事,人情也化为利欲之心,如果不镇以无名之朴,那么欺诈行为就不可能制止。无名之朴就是真常无为之道。除了这一道,再没有别的道能够镇住它们了。太上怕侯王不纯以致情迁世变、人伪日滋,所以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是浑然未散镇,是以自然处之。如世情交争于利欲,我心独守无为.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便是镇.所以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气修道的人应当以忘我的心,消除情欲,破清迷暗,用无为之道守其道德。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镇之以无名之朴,没有别的,只是使民没有欲望罢了。这样,事物不能使他受到劳累,情欲不能扰乱他的性。民性既然静,天下就将自正。人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纯一不杂、至清至正,这都是天命的性。气质票赋有偏正清浊的不同,但天命的性在气质之中,毫无偏正。气质的性虽然不同,但本性的善是一样的,人能反之,天命之性也就自复了。反之之功,妙在静。静是无欲,人能无欲,则其心自静,其性自正,这样便无所不正。圣人想使天下正,首先使自己性正,自己性正,则别人心上便不会生造作之事,便无不是道,无不是理,便使天理明,天性复,天道得,三者合一。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9 0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厚章第三十八

    【正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题解】: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治国齐家的大道,修身立命的本始,顺应它就吉祥,违背它就会遭受祸患。天下不行道,不明道,天下百姓未能蒙受至治的恩泽。以至治乱不一,都是因为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的缘故。圣人尽力想挽回上古之风,所以宁处厚,不处薄;宁居实,不居华,这都是不得以才制定标准来参和大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古上德的君主天德昭明,道蕴于心中,遍及到物,自己万善具备却不知自身德的存在,这样的德叫“上德”。上德的君主虽然不知自己有上德,但德的本体日日常新,德的妙处一直存在,日常的行动中,君臣父子之间无不体现着德。上德的人虽然不知自身有德,但正是这种德才是无穷,至大的。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的人不能自然无为而获得德。而是为了名誉等有目的地去干符合德的事,从而获得“德”。这样的德必定不大,虽有使人受益的一面,但也有使人受到损害的一面,因而这种德利弊兼备。从这种德中受益的人称赞我有德,从中受到损害的又怒斥我无德。所以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开细想:德就是心中的理,这种理从大道、性中表露出来,它是自然的天理.人人具备,只要能把它充分利用到天地万物中去,那么我的道就无处不在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的君主得自然无为的道,深厚完全,没有缺乏。这也不是上德的君主有心无为,只是因为德的本体没有一事,不见一物,本来就是无人无我。上德的君主心像太虚般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内不起有为之识,外不见有为之尘”,物我同然,内外如一。因此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的君主只因心上未到圆明境界,所以事事物物必要做得周全,惟恐失掉有德的名声,惟恐做了损害其有德名声的事,这种所谓的“有为之为”,必然导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些都是所谓的“有以为”,也就是有意的、有心的、不自然的,因而也就不能领略自然的奥妙,进人到无为深化的境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太古之风渐渐开始提倡时,人心不再像原来那样纯朴,所以要继承“德”就需要提倡“仁”。上仁的君主看万物为一体,观天地为一身,恩惠遍及四野,其仁爱如天地般广大而自身不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与百姓相安干无事之中,相忘于无为的道内。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仁爱不能达到,才不得不用“义”来完成。只因慈惠日久,是非也就随之而生。既然有了是非,也就不得不有分别的义。上义的君主原本以仁为体,以义为用,处事自然有刚断的妙处。只因世道纷乱,人情多诈,有时即便在君臣父子之间,夫妇朋友之中,也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总是不能适于中道,所以真假需要权衡,得失需要较量,有为的事终无止息,有为之法不可穷尽.所以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义的断制,不得不用礼的节文来继续。圣君根据人心不正,世道多偏的情况,用典章、文物来改变他们的意志,约民于礼仪中,这晋召是~以L的做法。怎奈天下百姓,像聋子、瞎子一样,对于典章视如不见,听如不闻.他们违背教令、条规,而不去响应礼即使这样,圣君救世之心没有停止,爱民之心没有停息,不得已准臂而仍之”,“攘,即取的意思,“臂”,指手腕,“仍”是拉的意思。即抓住手拉着黎民走向大道,迫使人们去遵守道。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把民之道分为五等由于底下的人们违反无为之道,做有为之事,从而导致世道改变,人心迁移。道失而后德又失,德失而后仁又失,仁失而后义又失,义失后礼又失,世道人心就这样渐渐丧失了。只因都不是至治,所以才出现这样变迁不止的弊害。
    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

    这不句是指道、德、仁、义渐次丧失到礼,世道遂因此而乱.试想:道不行出现德,德不能施行出现仁,仁后出现义,义后有礼的出现,假如礼再不能施行的话,天下就会大乱、自古圣人设礼,原本为了约束人的性情,结果反而成为人邪妄的开始。用礼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必多品制,必多作为,就会使本然的忠信变得淡薄。忠信淡薄就会出现刑罚,战争也相应而致。所以说,礼导致忠信淡薄,它是战乱的开端。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识”指知识见识。能预先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叫“前识”。知道的越广,表露在外的就越多,见的越多,逐物者离道愈远,这都是道的发泄而不是道的本体。道的本体贵在敛华就实,守朴还淳,这样做的人外表愚驭而实为大智。当今人们炫露精神,妄用机智,行有为之事,远离日道,这才是最愚昧的。所以说:用智慧测度未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大丈夫见道而不见欲,循理而不循私,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视听言动,无处不是性中的显著,家国天下,无处不是道德的流行。所以“处厚不处薄,居实不居华,.正县用夹伸夭下环潦诉朴.恢算女古的风气。

    故去彼取此。

    “彼”指薄、华。“此”指厚、实,大丈夫因世道衰微,才不得不摒弃薄华而选用厚实由此可知大丈夫默守造化,冥赞玄黄。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9 0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后的今天读来又别有一番味道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9 0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完了没有,头都看晕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30 06: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一章第三十九

    【正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王自称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题解】:理的开始谓“一,数之元谓“一。“一”是大道的本体,至理的实际。确立天地的玄宗,确立万物的本始都得于“一”。有了“一”便无所不具.阴阳的变化,鬼神的吉凶都得于“一”。“一”一旦确立便无所不立。人能得“一”,虚静恬淡,不偏不倚,道即我身,我身即道,没有有为的踪迹。
    本章的经旨是太上指出“一’为大本。教人以立本为重要,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引出的比喻。

    昔之得一者:

    昔:始,这是指天地万物产生以前的情况来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一”是由道产生的、即是先无极,然后才是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变成两仪。二生三,就是两仪生出二才。三生万物就是由三才而生出万物.由此可见,道是“一”的母,“一”是“道”的子。“昔之得一者,都是从这里得到的。从这里得到“一”,则至极之理,至正之气,至微之机也从此而始,从此而生,从此而起。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清气上升为天.浊质下降为地.天由一而变成四,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由一变成四,天数就变成五。但四数有体,一数无体,由无体的一,统辖于有体的四,所以天之本在于“一”。凡夭之成象,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分度盈宿,经常变化却昭昭然而不改变,都是得“一”的结果。所以说“夭得一以清”。地数也是由一变四,即太刚,大柔,少刚,少柔,由一变成四,天地变成了五。但四数有体,一数无体,四体都是由一体统辖,所以地之本在于“一”。凡是地下成形的,如河海的流通,草木的生成,生物的养育,水火土石,万方品类,在造化中都不是可以随意更改的。这也是得“一”的结果.所以说“地得一以宁”。由此可见,天地之象,因得一而生成。天地之体也因得一而变成无穷.天地之变得于“一”,天地之化也得于“一”。

    神得一以灵,

    有天地必有天地之神。神是天地之德。充实无间,变化无穷,都是神妙的结果。神收敛时是元始的祖气,散开便是上下的神抵。元始的祖气,静而为一,散而为万;天地神抵,不得一,便不能灵应无方,不能变化莫测。所以有先天的神,有后天的神;有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的神,有受形受色受识的神;有积功修证的神,有不由胎诞、梵气妙化的神;又有阴神,阳神,邪神,正神;又有血食之神,英烈之神各个神虽然不同,但都是元始的神,散开便是万神,得正的便正,得邪的便邪,所以修证不同,果位不一,有的存,有的灭。存是得到了‘一”。“灭”是失去了“一”。得到了“一”,变化便会无穷。微妙不可见,不用感应便能相通,神化无方,妙应不测,这都是神的灵处。得到“一”,就可以自然聚散,可以自然开闭,可以自然升降,自然屈伸.神乎其神,神乎“一”;灵乎其灵?灵乎“一”。无所不神,无所不灵都是得一的妙处。所以说“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不但神得到一就会灵,至于空谷,如果得不到“一”,其气也不能盈。空谷是内部虚空而存在神,不专指山谷。人也有谷孟物也有谷。山有山的谷,天有天的谷。天地如果没有这个谷,那么消长之机就不能运化;人物如果没有谷,就不能保存性命。所以物有此谷,便会复命归根,川有此谷,就会容纳万汇。夭上的谷气如果不盈,就不能盈消虚长;地上的谷气如果不盈,也就不能升降阴阳书山的谷气如果不盈就不能发泄地藏;人的谷气如果不盈便会不能变化神气。所以谷的妙,即在虚其中,盈之妙,妙在得到了“一介。得到了“一”,谷神就不会死.谷神不死,未有不盈了。

    万物得一以生,

    谷空可以得一而盈万物得不到“一,就不能生成。无论飞的、潜藏的,动物;植物;青黄碧绿,有情无情,好恶邪正,大小,一切有形有色的都是万物。这万物或者是雨露风雷,化其形状畏或者寒署昼夜,化其性情;或者耐于炎暑,或者傲于霜雪;或者出秀争芳,或者喷香吐麝;或者延年长寿,或者千变万化,物物各具有生生之理,种种各有得、“一气的妙处。生于一而成干一生于一是一机的出,成于一是一机的入,所以神化之机,不用着力便可自生,不用有心便可生成,这都是得一的妙处。所以说“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贞与正同义.不但万物得到“一伙能产生,侯王为万民之长,也不能不得于“一”。侯王不能得“一”,天下便有不贞静了。正心处己,诚意处物,体之于身心,都是太极的一理冬用于天下,仁泽便会流行。侯王心正,万物便无不正;侯王心一万民之心也无不一,天下自然无事,万民自然无为,何患天下不贞静呢?所以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尽天理之极,止于极,至为致上面所说的情况虽然不同,但究其极致‘却自然同归于一所以说“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这七句是用来警醒后世的。上文所说的天道,地道,神灵,谷盈,万物之生,侯王之贞,都是因为得到“一”而清、而宁、而灵、而盈、而生、而贞。由此看来,“一”是天地的本。没有“一”就会三景不明,星辰不顺,五行错乱,四序失和,天就不会清宁。裂,如移星易宿。故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山移河竭,旱涝经常发生,则万物不能生成,万民不得生养,地就会不得安宁,必致地动山摇,海啸土崩故说“地无以宁,将恐发”。神如果得不到“一”,就会不灵;就不会年聚散开闭的机,升降屈仲的理,叩不应,感不格,故说“神无以灵,将恐歇”。谷如果得不到书一”,谷就会不盈,就不能泄长运化,不会有传声的妙处,所以“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得不到“一”,万物就不会生成;飞潜动植就不会有实质,青黄碧绿,就无法辨出颜色,胎卵湿化,也不会有形状。故说“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如得不到“一”,,就没有什么贵高之处,就无法治一国,无法作一国之主,也无法平天下,作天下的主。眼,是跌倒不能起来政令不合乎道,庶民一定离乱,
国家、天下一定会颠覆。所以说.侯王无以为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王自称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天下之道,有国必有君,有君必有臣。君为尊,臣为卑,这是名分中不变的道亡犹如天高地低,也是高下不变的理。虽然有不变的理,贵者也未尝不以贱为本。不自以为贵,故为贱。侯王虽然贵,但不自贵,以谦下自处。譬如:天道能容物,地道能养物,圣人之道能爱物侯王之
德可以配天地,侯王之道和圣人一样不自尊。不自贵也就是虚心的妙处。能虚心,天就会给予资助,人心也会归向他,这不是以贱为本吗?故说“贵以贱为本”。高是功高于天下,下是不自有其高。侯王虽然功高天下,心中却不自高,即是功成不居之义。不自有其高,正是豁然大公,致一的妙处。所以天下的人无不服,天下的物无不归,民安国泰,贵高自然可以保长久,功业自然可以立于万世,故说“高以下为基”。经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也是有根据的。侯王常自称孤、寡、不毂,为什么呢?孤者:孤陋;寡:寡德;不赣不善。这都是侯王虚心谦下之言由谦下之言可知,以贱为本就可以有所知,以下为基就可以明,所以说:“自称孤、寡、不殷.此其以践为本耶?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这三句正是对谦下意义的发挥。高贵的名,圣君不敢自有。如同工匠造车,开始时,车的各个部分称为轮,毅、轴、衡、扼,各有各的名。等车造成之后,虽然各个名字还有,但指车时则都不存在了。这正是不敢自有贵高的意义大道的妙也在于此,如仁义礼智,可以合而为道:仁义可以有名,而道却不可有名。经中所说的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正是用来比喻贵贱之名。玉是石中最贵的宝贝,石是山中的贱物。玉贵,而石贱,今不求如玉碌碌,又不欲如石落落,是因贵践相忘,混而为一,没有贵贱的分名,没有贵贱的遗迹,致一的妙处就在这里.侯王如果达到致一的境界,不产生高贵之心,那么天下的大本,就在此确立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30 2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覆章第四十

    【正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题解】:天地消长的道,不咭聚,便不能施化,不施化便不能嗡聚。吸和聚是气的静态,施化是气的动态。有了静便能确立物体.有了动,物体使可运行。这两者如果没有反覆的功力,就不会有阴阳进退的道,万物生化的机。反覆的功力,就是动静的先机。先机动,就不得不动;先机静就不得不静。反覆,就可以复命归根,乾坤合体。反覆的妙是很深的.圣人知道反复的微机,不沉溺于私欲,这是反。去妄存诚是覆.正己正人,修身治国,无所不得于这个道理。
    此章的经旨:天地有无相生的妙处,都是大道反覆动用的结果。人得到这个道理,就可以出入有无,和大道合一了。

    反者道之动。

    大道的妙在于有妙动妙静之机。然而动之机不因动而生。动到了极,就会反于静,静到了极,就会产生动。故说“反者道之动”。天地之道,如果不反覆,阴阳就会不能消长。不但造化之理有此反覆,人的七情六欲都属于动。如果不以静反之,就会产生乖妄。如果能看破此理,自然如深潭印月,止水无波。

    弱者道之用。

    道机的动不能违背时令,不能失去气。择物而施便能顺乎万物的情;不逆物而使用,就能顺从万物的性,委曲周遍为弱。然而道的用如同水火无间,穿透金石而没有痕迹所有万物都有体而且用之不晓。它不以刚为用,而以柔为用故说“弱者道之用”。如春夏温和,能生万物。秋
冬凉冽就会杀死万物。温和为柔,凉例为刚,不但天地之遭有柔弱之用,人处世语言平和,那么听者也乐意接受;做事宽怨,事就容易成功.知道了弱的用,就无事无物不顺利了。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是道之动,有理有气。万物生于有,有了这个理,便有了这个气。有了这个气,使有了这个物。天命所以流行不已,万物所以生生而术穷,都是有了理和气。否则万物便不能形成了。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无即无形、无色,从性而言,即是我性中不灭的元神。从大道而言,就是太极真静真无的本体,是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抵.所以妙有之理,妙有之气,妙有之动,妙有之用都是从无中发将出来的,故说“有生于无”。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5-10 03:55 , Processed in 0.455338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