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cajcj

[其他]:白话道德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30 2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道章第四十一

    【正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题解】:人都应晓知“道”,就好像人必须都有品性。没有了品性,眼睛就会看不见东西,耳朵就会听不见声音,鼻子就会闻不到气味,嘴巴也就会说不出话语。如果人不  晓知“道”,于己不能修身立德,于家不能谐合,于国不能治理。因此,人活着,就必须晓知“道”。但是,人不同,根底的深浅、禀赋的颖愚也就不同。听到了“道”,仔细地研习与实践,能做到触类旁通的.是根底深聪颖的人;听到了“道”,心犹豫不决,怠志也不坚定,这是一般的人,他们没有领悟“道”的深蕴;相信“道”,却不虔诚,自暴自弃的,是根底浅愚笨的人。再者,“道”的晓知有两种意义: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现实世界的“道”,对外,耳可听其声响;对内,心可识其本性.心灵世界的“道”,外界声响跑不进耳朵,内心就不会胡思乱想;“道”出于自己的心灵与本性。不用耳听,就可以晓知外界的一切,这是立正的“道”。当今的人,如果能以此法晓知“道”,就会似“大象”一样,没有了形体,高大无比;就可与“大道”媲美,没有了名称,冥冥幽深。“大道,都是正确的,不好的一不会给了自己,不完善的也与自己无缘。想晓知此“经”的人,就不应忘了此。
    本章的主旨,就是让人相信.道,的真谛。“大道”是深妙的,只有笃信时才可进入于其中;没有信心,就难以晓知真正的“道”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听见道的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上士”,他们识见超群,度量宏大,一旦听见了,就会赶紧去做,不敢有一丝儿的倦怠,正如登山就一定要攀上极顶,渡河就一定要走到尽头。从这里听的,就一点不留全都装走;从那里行的,就行到不能再行时为止。这是“上士勤行”的奥妙所在。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其次是一般的人。他们虽然有上进自勉的心,但又将信将疑,便使得信而不久了。譬如,听见一句好话,心便大喜书看见一点好处,心就乱了。只因天理人欲藏于自己心间,对道总有不信任感。因此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再次是愚昧的人。他们贪图享乐,擅长世故。闻知恬淡无为的“大道”,根本不屑一顾,甚嗤之以鼻,予以讥讽嘲笑。所以“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极其深奥的,下士本来就极其浅薄可鄙,如果不被这般人嗤笑,反而不足以显示道的重大意义和道的奥妙难识了。

    故建言有之:

    “建”即立。建言:立说的人。“有之”,有这样的说法。下文便是说的内容。

    明道若昧,
    明自“遭,的人,机钉、智慧荡然无存,顺其本性,心若止水,从不表现自己的聪明.应付人情,常忘了分辨是非;处理世故,宠辱无动于心。整日里庸庸愚愚,好像总有什么弄不明白似的所以说“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推进“道”的人,只是独自默默地修行、自养,几事不敢为天下先,处处以为自己不足.所以进于道.却好像在后退。

    夷道若类,

    “夷’平坦的路;类,同颓不平的意思。走着平坦的。道气却像走在不平坦的路上一样,谨之慎之。嘴不说与别人不同的话,身不作与别人不同的事,平平静静。不分辨高低贵贱、禀赋贤愚,安安然然;也不辩论谁上谁下、你高我低,逸逸和和,便不会有扰患。

    上德若谷,

    品德高的人,心量如夭地般广大,心德似空谷般荡然,可容万物,可纳百川。所以说“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精明的人,总是一个人独处,似当幸明月一般洁净无瑕。与别人在一起时,不分高低贵贱犷待人接物,不计较是非曲直。身居下位也能安心待之。所以说“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拥有最大“德”的人,心量如天似海,宽广无边,宁可圣人似学无止境,决不敢依靠某一特长而成名;宁可把德性的贫乏当作自己的缺点,也不把德性四溢据为己功。尽管每一天功德均有所进,可自己仍不敢以为进;善行已然修成,可自己仍不敢以为成。所以说“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有刚健德性的人,做事时必做得很好。他总把圣贤的责任当成自己的责任,把天地的心声作为自己的心声。虽有了功劳,心里仍觉得有所不足。“偷”是薄轻之意。德行已然很厚重的了,可自己仍以为不厚重卜功劳已经很大的了沪可自己仍以为不大,总是谦虚自励。所以说“建德若愉”。

    质真若渝,

    真诚的人,总有质朴无华、性情敦厚生来如此。既不因为行善而要人报答,也不因为施舍而自鸣得意,可随方就团,顺五色而变。所以说“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大大方方的人,心胸无边无际,无内外、四方、上下之分所执的“道”,绝无极顶,包罗太虚万物,涵容天地所属。所以说,“大方无隅”。无拘无束,心胸豁达,不拘小节,这就是所谓的“大方”。

    大器晚成,

    “器,是能够盛物的东西;“晚成加,是说不容易制成“大器”的人,涵养深厚,日积月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时,就可成为经天纬地之才这是不容易成就的,所以说“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最大的声音是没有音息的声音。因为声音有大小,但即使大如雷霆,也还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算作大音;希声,即无声,希声无所谓大小,无大小,就是大音。所以说“大音希声”。吕祖云的“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极”,就是这个意思。

    大象无形,

    “大象气投有形象的形象;“无形”,人的眼睛看不见的。大的“道”玄妙高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大象无形介。譬之于人,心即道,道即心,集于一身,若有若无;妙用天下,无穷无尽。所以古代的子贤治理天下、修身养性,旁人却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恰是“大象无形”的妙用。

    道隐无名。

    此句总结以上十三句的文义,说明大的“道”是无声无息、无迹无形的。它虚实结合,细小末节,无交奥歹至;它隐于天地,可天地不粗;它藏于万物,但万物不晓一探求其状,却无形可求;指称其名,却无以名之。所以说“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二句,总结上文。“大道”的功用,只要善于开始,就应使它完成。上文自“明道若昧”至“道隐无名”,说明如果不从“大道竹开始修行推进,也就无所谓修行推进;如果木从“大道”开始养性生息,也就无所谓养性生息。所以说“大道”,是万物的鼻祖,只有善于开始,才会完成,因而说“夫唯道,善岱且成”。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和章第四十二

    【正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题解】:“冲”是虚幻肉眼看不见的气。“和气”是谐和柔顺的气。“冲气”未尝不柔顺,“和气”未尝不虚幻。分开时,成为矛盾对立着的二种“气”;合并时就浑然一体。这是气的妙处所在:有体有用,有动有静。根本的体包括升降的阴阳,自然的动静;末端的用则有屈伸的聚散,无穷的变化。用有形象,形成了气,可以看见;体无形象,转化成神,无法看见。看不见的,在天地之间,成为天地的谷神;在人本身之内,就成为人身的谷神;在万物之中,就成为万物的谷神。说它是神,便没有了内外远近,动静感应,也都从一不二,说它是气,则有了动静变化宕也有了去来始终、行善者与施舍者也都有了踪影.修行“道”的人,如果真的能领悟“冲和”的奥妙带行动起来就不会半途而废,做起事来就不会暴决无常。修身的根本,治理天下的大道都离不开“冲和”的奥妙
    本章的经旨教人以“和,为上。“和,是天地万物的元气.得了元气,天地自存,万物自长,“大道”就可以领悟。反之,就会适得其反,哀哀悲悲。

    道生一,

    “道”,“无极”而“太极”,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而天地人万物的统一体为“一”,所以说“道生一即。有了“道”,也就有了“一”。这个“一,流行在天地,便成了五行四象;流行到人伦事理,就成了三纲五常;流行到身心,就成了性命魂魄,一仁义礼智,是万物统一的根源与常理,不能添,也不能减。潜心修“道介的人,如果晓知了这个“一”,那就万事具备了。

    一生二,

    “二”,阴与阳.阴阳是气的动与静。动为阳,静为阴有了动静,也就有了阴阳。阴阳并非孪生,在太极未发之前,静而为阴。在太极已发之后,动而为阳。未发时,是统一的节发了后就成了气,有了动与静.也就分别成阴阳二气。所以说“一生二”。气流通时,是动,统一体混浊不清;气回复后,是静,统一体清纯依旧。动不是盲目的,静到极点后方动;静也不是胡乱的,动到极点后方静。动与静,流行于天命,始终干万物。人也应晓知动静的奥妙运用于修身,可以看见天地的心;运用于处事,可以看见大道的根本自古以来,圣人修道设教,都不能超越出动静的天理。对干本性,淡然处之,无所欲望,静就是人的本性,对于情感,喜怒哀乐,无所不至,动就是人的情感。动静的关系,如果能不偏不倚,执其允中那便是晓知了“一生二”的妙理了。

    二生三,

    “三”,第三者。阴阳二气不交合,第三者就不会产生。因此,轻清的气便兀:成了乡天道”,重浊的气便形成了“地道”,交合中和的气便形成了“人道”。二气不交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气就不能行于天上,也就没有什么“天道’了;五行的形体也就不能都存在于地上,“地道”也就说不上了;五行的性理也就不能存在在人的心里,“人道”也是白谈。这样看来,有了天,便有了地;有了地,也便有了人。天
地人,都产生于阴阳二气的交合。所以说“二生三”。一旦掌握了二气交合的梢髓,把天地人的道理装于心中,就可以遵纲守纪,造化人类,治理社会,晓知本末。

    三生万物。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动物,植物,所有的一切都有形有色。“万物”,就是活生生有性有命的。阴阳立气的交合,产生了“三”,有了“三”,也就有了万物的形体。不论是天,还是地,还是人的品类,都是因“三”而生,所决说:“三生万物”。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天地之理用于人理则风马牛不相及。只有圣明的人.把天地内造化深藏于心,再从做事上体现出来。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灵活沃用,都离不开天地人这三个头密的伙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地产生万物。没有对立的阴与阳,造化就不会开始,万物自然也就形不成了。“负”,察承天命,包含外边的自然之气,“抱”,阴阳二气交合时.内部所形成的新的气。每种事物都有内与外之分,每一个内外又都有阴阳之别,每一个阴阳又都有抱负之说。内外与阴阳相得益彰,阴阳与抱负珠联璧合.谐合时,易发生变化,不谐合了,也就难以变化了。变化时,就会在看不见的“冲气”中。没有变化时,也就没有看不见的“冲气”了。看不见的“冲气”只有在“和气”中才可达成统一,离开了“和气”,也就无所谓“冲气”了。所以说无论阴阳,还是内外,如果没有了看不见的“冲气”的统一谐合,那么阳气就不会变化,阴气也就不会谐合,因此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即虚无,“冲气,即虚无中看不见的谷神之气。晓知了这些虚无的气,也就晓知了阴阳的变化与谐合。自自然然地合二为一就连万物的造化,也无处不是自然的谐合。天地的谷神可与万物的谷神谐合统一,天地的冲和也可与方物的冲和相谐合统一,于是就有了活灵活现的感觉,这都是“虚气”的原因。以人的身体为例,譬如眼睛因为有了“虚气”才能看见东西,耳朵因为有了“虚气”才能听见声音,鼻子因为有了“虚气”才能闻到气味,舌头因为“虚气”才能说出声音,大脑因为“虚气”才能思想,心灵也因为有了“虚气”才会应付。没有了这‘虚气”,阴与阳又有什么用,怎么还会交合生万物呢?可见天有了“虚气”,轻清明朗;地有了“虚气”;宁静无声书人有了“虚气”,长寿平安;万物有了“虚气”,生命旺盛;阴阳二气有了“虚气”,就谐合统一,和成一体。修行“道”的人,如果有了此“虚气”,那么“冲气”“和气”,睁眼闭眼自现;又何必担心修不成道,寻不到灵丹妙药呢?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这二句话,告诫世人应谦和守用上句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此,即使是王公世家,也离不干此,离开了,就不会治理好国家。“孤家”“寡人”“不毂”,这些名称是常人最讨尽的,可是那些王公位处尊贵,却总以此自称,为什么呢?这正是他们不自尊不自贵的缘故。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两句话,用损益关系的道理来说明上一句的含义。譬如那些王公;用“孤家”“寡人”来自称,看起来是在贬低自己,可有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无形中又抬高了自己。如果居功自傲,自吹自大,抬高自己,到政乱民离时,恰就又贬低了自己。由此推知,一切事物都有两种情形:或减损,反而获得增益,或增益,反而遭到减损。古人说“满招投,谦受益”,也正是这个道理。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古代的圣贤,告诫天下的人:应锄强扶弱,去刚用柔,使得人人和气相处。心中装有“冲和”之气,就自然会谦和承让,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强暴的人,有了此,才会感化成柔顺的人。所以现在我也用这一原则教导人。即“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这是害怕天下的后代子孙忘记了柔和的道理,或依仗权势,或横行霸道,成为千人骂万人恨的强暴。而强暴的人总是不得好死的所以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父”,开始的意思。柔和就能生存,强暴必会死亡,以此来教导天下的人,谦虚自守,别狂妄自大。所以说“吾将以为教父”。上古时代的商周,身具有和的天理,也想一心一意地教人;虽然不能在一朝一夕治理好,但未尝不在无形中帮助了国家社稷,未尝不符合天地的道理。所以要兴旺发达,昌盛繁荣,不应忘了“柔和”之用。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0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柔章第四十三

    【正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题解】:“大道”的妙处就在于——有体就有用,有用必有体,体用不可分。体是源泉根本所在,是“太极”;用是派生,如阴阳万物等。只有体而没有了用,那么“大道”的至道,就无法显现;只有用而没有了体,那么万物就失却了根底,也就无法生成。故此,体与用不可相离,不可相分,离开一方,都办不成事,只有二者相互作用,才可生生不息。所以说,五行的气流行在天上,五行的形体表现在地上,两者都是由“大道”的体用关系而致。前者有无边无际的阴阳交合之气,后者有无处不存的刚柔相济之形。“至柔”,是“大道”的用;“至坚”,是万物的本质所在。万物虽坚硬无比,但“道”无所不入,可以穿金透石,可以融会贯通。裂合巧妙,天衣无缝,浑然一休。不过这并非“大道”;只因是内心驱使自己去做的,去使它这样或那样的;只有不用言教人的“无为”才是真正的“大道”。“有为”,大多是无端生事,企图掌握天道,运筹天的运行,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是不足取的。
    本章的主旨是教导天下后世的人应具有“无为”的思想。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普天下的道理中,“无为”至上。因为它最真实最诚挚,无物不包含,无时不拥有,它真的是天下万物中最柔弱的东西吗?不是。遍满太空的真空妙气,虽然至虚至柔,却可以驰骋天下,渗透到任何致密而坚硬的物体中,在里面自由出人,游刃有余,似乎无处不空,无处不虚,所以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无”,没有形状,没有颜色,也没有本质。天地间的各种事物,都是有形体的。“有”是指事实上存在的万物“无”只是虚幻的理念,是看不见的。可是,这个看不见的力量,也能透过没有空隙的空间。就好像石头里着了大火,宝珠内散出金光,都是绝好的验证—“无”进人了“有”中。细细地考虑,却发现了“无”中不“无”而“有”的妙趣。所以说凡是有形体的万物,小的可以进入大的也未尝不可;小的没有空隙,大的也未尝有空隙。原来的天与地,“无”生存其间,后天的天与地,“无”总也不离其左右。所以说“无有入于无间”。人的心灵也有类似的情理、远隔万里,想自己是到了,那就到了;千年的事,想自己知晓了,那也就知晓了。即使是坚硬的金与石,精神也可透视;即使是微乎其微的东西,思绪照样畅通而入。心念大于天地,多于万物,都是“人无间”的缘故。如果人能够清心寡欲,那么心所想的,未尝不是“大道”的精髓所在,又有什么事不可做,什么道理弄不明白呢?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至柔驰骋于至坚.“无有人无间,,都是不凭借任何外力的,都是自自然然的“无为”的道理。老子认为“无为”就是人应顺其自然,自然生成万物,不受自己心的限制。这样,也就认识到了“无为”的好处;别人也早晚会晓知的。养性成“无为”,本性自然清静,心境自然纯正,想法自然顺达,感情自然谐合。因此不能不说“无为”是万物的根本,万法的源泉。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三句话,是上句意思的进一步阐发上句所说的“无为之有益”,本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道理。这些道理,能遵从“不言”的教导,所以有“无为”的好处。天下的万事万物也都是在自然的“无为”中产生发展。“无为”的观点,就是“至柔”的道理这“至柔’,可随随便便入
“有”、入“无”、入“无间”,什么东西也不能阻拦。没有声响颜色,也就没有什么名字称呼,所以说“不言之教”。有了天地,有了春夏秋冬,万物就会自然地生长,就是这个原因。何必非得说教呢?“不言之教”,存在于天地、万物及无“间”,无处不至.并不因为有了疾病就主动退回自身有了变化就变得不可信任书只要天地万物不消失,这种“无言之教”就不会消失.这就是“无为”存益的妙处所在,所以说“无为之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万物的生长都依靠此自然生长发育、成熟,这是最细小最柔弱的,即使是神也赶不上它,更何况夫底下的其它东西了;谁又能够超得过它呢?所以说“天下希及之”。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止章第四十四

    【正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题解】:人一生下来,性格就具备了“太极”的道理,身休就承受了气的正形,与天、地并存,可以说是很尊贵的了。人必须全面接受这些道理,并使它们回归到自己身上来。如果违背天理,拘情弄私,妄想贪图虚假的名声,妄想贪图不义之才人百己千,则不仅会丧失原来的名与实还会危害自己的一生.如果贪得无厌那么各种不吉利的事就会降临,祸患也就会接连不断产生;这不是由牙天而是由于自己自甘走邪路的缘故所以一个人走人生之路,不可不小心行事.发现错误应及时改正,任何执迷不悟,到头来都会悔恨终生的。
    本章的经旨是身外的东西都并不是长久可依靠的。个人千万不可为了外物而失却了自己的本性,最终导致自取灭亡。

    名与身孰亲?

  “名”即名声。名声与自己的身家性命哪一个更亲近?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了生命时,才有名声;名声总是伴随着生命而运动的。没有了生命,又怎会有名声?所以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名”,就应看成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有时忽来,有时又不知去向。来时,也不会给自己生命增加多少光彩。去时,也不会使自己生命受多大损伤。可见,“名”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东西;人应当重视生命,因为生命比虚名更为重要,更为亲切。

    身与货孰多?

    “道身”,是永不消失的生命;“幻身”,是仅有暂时的生命。“道身”,察赋天地的精髓,借助万物的造化,贫贱与富贵都不会改变它。生命与财物两者相比较,到底谁重谁轻、谁多谁少呢?财物,只不过是一些身外之物。生命消失了,财物也就跟着没有了。所以才说:“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得”,比如获得名声与财物;“亡”,比如丧失名声与财物,“病”,危害。人活在世界上,求名时,总千方百计求财时,总深思熟虑。费尽毕生的智慧、心血和精力,都只是为了“名利”,而求名求利,难免受到危害;求富贵必然有虚荣,有虚荣就难免忍受耻辱。获得了财物,总会有丧失的担忧;获得了虚荣,总会有令其丧失的耻辱。由此看来,“得”与“亡”,哪一个有害,哪一个又无害呢?道理是明摆着的。所以说:“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

    仔细品味上文,一个人,贪名图利,都是由于自己心里喜欢自己喜欢的,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的,心里越是喜欢,必定会耗心劳力,尽力去干。思绪颠倒错乱,似乎一切都已由不得自己。所以说:“甚爱必大费。”它告诫世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越是不忍割爱,就越是大费心机。这是干真万确的。只有拥有了“道”的人,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喜欢身外的东西,爱惜自已的存亡,不喜欢世间的虚荣,才不会有这种担忧。

    多藏必厚亡。

    不仅过分的爱惜会有更多的破费,而且有了丰厚的贮藏,也会有最严重的损失。人活着,衣食住行,是非曲直,都是命中注定的。命中该富贵的,自然会富贵终生;命中该贫残的,自然就会贫苦一世。这命,也就是自然。无论功态还是静态,都合乎自然,一切都依循自然变化;否则,越是喜欢,就越会白费力气;越是贮藏,就越会空劳心力。积蓄的财物越多,一旦丧失时,损失也就越严重。

    知足不辱,

    细想匕文所说的“贪名”“贪货”“甚爱”“多藏”等,都是因为人不知足的缘故,才有了许许多多的危害。“知足”,即安于命运,一切顺其自然,清心寡欲,达观常乐。贪欲是人生的祸源,一味地追求名誉,必然身遭困辱。只有知足而无求,才不致困辱。所以说:“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知足常乐的人,总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的人,也总是知足常乐。“知足’是内心满足,而“知止”则是停止做事。一个人,对于“道”的领悟,到一定程度时,就适可而止,不会有饥渴的感觉:遇到麻烦事如赴汤蹈火,适可而止,就可以躲过危险。活着,不做过分奢侈的事;不盲从不好的感情;前进一寸,便退后一尺,小心观望,深思熟虑。从不生有做恶贪利的心境,也就无所谓谁是谁非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就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所以说“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细想人的生命,像水上面的飘动浮萍,摇摆不定,人的命运,像石头中的流动火苗,难以捉摸.存与无,都似过眼的烟云,一去不返;得与失,又仿佛一闪即逝的闪电雷光,难以捕捉。可见,名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逐名求利也不是长久的道理。只有知足常乐,适可而止,便没有困辱了。只有“知足”“知止”的人,才能保持永恒。所以说:“可以长久。”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静章第四十五

    【正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题解】:明静的月日可照大地,山巅峰峦藏有宝藏。不论是朗朗的天空,还是深阔的大地,都不是因自己有什么创造,而是凭借别的事物的缘故。大概无边的天地,明亮的日月,峙流的山河,生就的人物,都是阴阳交合的缘故,一切由自然而生成。所以天高月明,自然也就是天高月明;地博深厚,自然也就是地博深厚;水流山峙,自然也就是水流山峙;人生物成,自然也就是人生物成。尽管他们在外表上都自然地存在,合乎清静的道理,但物不同,其所自然遵从的清静原则也就不同。一个人,本身所固有的德行,如果后天不减少,不丧失,就是真正的圣贤了,也就能够成大器了。如果没有了清静的自然本性,胡思乱想,就会导致生命的日渐消亡,不可能成就大的作为。
    本章经旨是说:应以“清静”为体,以正大”为用。人如果明白了这句话,就不会再有贪功求胜的心,不会有过激的言语;就会有大的成就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产生万物时,无一遗弃,这就是天地最圆满的妙处所在。想看时,却看不见东西;想听时,却听不见声音。无声无味,无形无迹,这正是天地仿佛缺点什么的缘故。动态与静态,都运动不停,看似可有可无,却永不停息,这就是天地大成,永远没有败坏的原因。“弊”是败坏的意思。圣明的人,以天地的体为体,以天地的用为用,所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事实上并不仅仅是圣贤的人,普天下的万事万物,凡是有体用关系。都未尝不是如此。成就,是用尽智慧的卜作用,是目不能见的。因此总也是似欠缺又不欠缺的样子,总也是似圆满总也不圆满的感觉,这就是“大成若缺”。试用在身心,身心的圆满,大受裨益;试用在天下,天下的圆满,受益四方,于是,就可以明白圣贤的道理,就可以修行帝王之道,经厉世世代代秩序不乱,稳定不灭.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人不可以改变它;湖中的明月,人不可弄脏它。有作用了,也就不会被败坏了。所以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盈”,充实的意思;“冲”,空虚的意思。“大道”的体,总也是圆圆满满的,既不少也不多,广大,可以无边无际,细小,可以及于微尘。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可以说是“大盈”的了。虚无飘渺,变幻莫测,什么也不可阻挡;活灵活现,却没有一点儿形象,这就是“若冲”。也就有了最丰实的也最虚无的说法。作用于天、地、人与物,总有用之不完、取之不竭的感觉,或大或小,或动或静,或微或著,都是根源于“大盈”,也都是作用于“若冲”。每一个东西都很丰实,每一个东西又都有用,于是它的作用就没有用完的时候,所以说“大用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道”产生物,物又产生新物,物与新物按理都一同出于“道气同属于一个老祖宗,好像一条笔直的线牵接下来,这就是“大直”的含义。虚无的东西,万物可容太柔顺了,也就不会与别物相争,好像受了委屈似的,这就是“若屈”的意思。学习“道”的人,如果真的能以“直”为体,以“屈’为用,屈直互相作用,那么枉屈的道理,就可伸张下正直的道理,也就会发扬光大所以说“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巧”是巧妙、灵巧的意思;“拙”是鲁钝、笨拙的意思。天底下的方事万物,凡是有形状的,有色彩的,圆的,方的,弯曲的,笔直的;平平常常的,一异乎寻常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那一件都有自己独到的妙处,即使有许多美丽的话也不能说完它们的美处;即使有许多多彩的颜色,也不能画尽它们的妙处这些都是“大道”转化而形成的。无论这些妙美有多少,也都是由于“无为”的缘故,都存在于“无为”中;离开了“无为”,也就谈不上什么千姿百态的奇观了。从“有为”中转变而来,脱胎换
骨,无所事事,也无所作为,就真的成了“无为”了,也就显得笨拙了许多,可实质上并不是自己很笨的缘故,只不过故意这样罢了。所以说:“大巧若拙”。圣明人的灵巧与普通人的灵巧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的灵巧是把灵巧当作灵巧,而圣明人的灵巧则是以笨拙当作灵巧、以灵巧作为灵巧时,人有气力就可能,有心思也就可以达到。这种灵巧,并不是真正的最大的灵巧;以笨拙作为灵巧时,不用思索,也不用相互作用,只要无所作为就可以达到,什么也不为也就可以实现,因而,这种灵巧体用无形无迹,足以达天地万物,正是最灵巧的灵巧。

    大辩若讷。

    “辩”,辩论、争辩的意思,“讷”,口吃、不善言辞的意思。譬如说,天的“道”中,阴阳的交合,就有了天的造化;风雷的闪现,便有了万物的影子。地的“道”中,洁纯清静里,无不是万物的形体;柔和驯顺内,又部是万物的本性。这些都是天与地区分争辩的地方。表面七天与地有很大的区别,实质上也没有什么内在的不同,只是根本不用说出来罢了。不用言语,春夏秋冬四季照样交替运行;不用说出,天下万物自然生成消亡,这就是“若讷”的道理,所以说“大辩若讷”。由此可知,为什么古代有些圣明
的人,不言不语,心中却装有治理天下的道理。为什么天地在无声无息中,却谐合了万事万物的自然生长。所以说天地万物的生存,不用争辩,其道理也就明明白白的了。圣明的人教导别人时,从不争辩,心平气和则道理自明,德性自悟。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三句话,是比喻一些人说话办事时不得要领,乱说乱做,以至于以偏概全。细想“清静”的道理,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一切自自然然。一个人时常清清静静,那么对什么是道的体与用就不会弄颠倒,做事不会有偏差;思索不会再胡思乱想。遇见了阴阳二气,就会明白阴阳交合的真髓;碰上了寒冷酷热,也就会晓知寒热的内在关系。一个修行“道”的人,如果能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急躁了能克服暑热,清静时能抑制寒冷,就真的是掌握了自然成道的要领—清静无为。由此可见,上文所说的“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都应建立在“清静”这个最根本的要领的基础之上。假如离开了这个基础,而去以欠缺求胜于圆满,以空虚求胜于充实,以枉屈求胜于正直以笨拙求胜于灵巧,以口吃求胜于分辩,就会陷于困境的,那时他们才会明白“以躁胜寒,以静胜热”的内在含义。譬如说,在寒冷的冬天,霜雪满天.寒冰遍地,可是那些急着赶路的人,却汗流侠背,这正是“躁胜寒”的道理。又譬如,在炎热的盛夏,暑气逼人,似烤如烧.可是那些安然静坐的人,一点也不觉得烦热,这正是“静胜热”的含义。唯有“清静”,才是“大道”的最根本的内含之处,它不偏颇也不依托谁,它既不过头也不达不到,它
没有求胜的急切心情,也没有以偏慨全的一孔之见,它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命运,说不上是有是无,是动是静,是对是错,是有形还是无形,一切都任其自然,没有作为、没有欲望。不想战胜反而取得了胜利,不着要领反而自然地取得了要领。所以说:“清扑为天下正。”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6: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章第四十六

    【正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题解】:心灵是一个人生命的关键。生命的本性是静态的,是生命的体:生命的感情是动态的,是生命的用。明白了生命的体与用,也就晓知了生命的动与静;而有了动与静,也就有了善与恶。可见,动可以产生善,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一个人不动,又怎会有善行呢?天生的德性就好像公平的秤、明净的宝镜一样,一点私心不能生,一点邪念不可染,从总体上来说是善的。因此,一个人做事说话,都应遵从尽善的原则。如果一个人做事说话,用心不良,不自觉之中各种加念就会不断涌现,各种贪欲也就会纷至沓来,什么东西都想拥为己有,仍不感到满足,就好像漏水的瓢,水流不止;东逝的河水,一流千里。这种贪欲的产生,就是由于他把生命中虚灵清静的体忘怀了,代而取之的只是卑下低污的东西。仅仅是这一念之差,就可以使一个人执迷终生。虽倾家荡产,仍不思反省;虽丢了性命,也决不后悔。这都是因为贪心太重、不知足而引起的。由此看来,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善恶的判别,是极其重要的。应当特别小心的引以为戒。
    本章经旨:就是告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治理天下时,应该无为无欲,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切不可贪心太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细想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道理与仁君治理天下的道理,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治理天下,就应当以无为无欲的自然之理安抚庶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治理有方时,国泰民安,上下一心,共处于清明的政治之中。连战马也用来耕地种田,这正是无为无欲治国的最好体现,所以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修行“道”的人,如果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不乱生是非,而以和熙养身,以清柔修性,就自然会太平无事;这与治理国家,又有什么不同呢?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如果一个国家治理无方,那么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万物就不能平静生长。一时间,战争不断,干戈四起,连市郊也变成战场,戎马奔驰。这些都是由于不能以“无为无欲”治国,而产生的危害。所以说: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修行的人,如果不遵守无为的原则,培养清静的品性,难免会贪得无厌,图爱名利,整日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想,心猿意马,千思万虑,怎么也挥斩不断,三魂七魄,五脏六腑,也都成了交战的场所,兵戈相击,神不守舍,心无宁日。这样要想保全性命,长生不死,又怎么可能呢?

    罪莫大于可欲,

    一个人,如果有了极大的贪欲,那么,对内而言,身心性命就不能保全;对外来说.国家的治理就会乱而不安。可见,贪欲的危害是相当大的,譬如说,一念之想,便有了酒山肉海,玉杯象筷;是一念所想,便向东填过大海,往西建了阿房宫。所以说“罪莫大于可欲”。修行的人,首先应控制欲念,如果消除不了欲望,即使夜夜辗转思索,再辛勤卖力,也都是白费力气,又怎么能够躲掉那极大的危害呢?

    祸莫大于不知足,

    人一生下来,各种好的品性就都已具备了,只是由于外界的物欲横流,自己的心灵便也起了波动,霎时间,私心四起,听信谗言,认假作真,乃至为达自己的目的,而认贼作父,这些都是因为不晓知自己本性中的高贵之处与乐趣所在,而产生了不满足的感觉,进而就丧失了自己的好的本性——清静无为。一味地贪图外物,又怎会晓知自身的天性的真谛呢?不知心里装有天地万物是极其尊贵的事,也不知晓知了最好的道理是人自身本性的最大乐趣。一个人抛舍掉这些自身的东西,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该是多么的可悲呀?即使有了大山一样多的黄金,又与满山的黄土有什么区别呢?作为君主,不满足,就会大动干戈,战争此起彼伏;作为臣子,不满足,必然会大祸临头的;经商的人,不满足,贪图更多的财物,就必会靠欺诈别人生存。由此可见,不论是君臣,还是老百姓.谁要是不知足,准就会大难临头。所以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咎”(jiu),违背常理、过失的意思;贪欲的念头,哪怕还只是刚刚萌芽,它的危害也是极大的。一念所想,就会导致国破家亡,丧身害命.所以说“咎莫大于欲得”。修行的人,就应洗心革面,摒弃一切欲念贪心,无论是不能听见看见的时候,还是身遭厄难、颠沛流离之际,都应该以清静养性,坚待到底。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详观上文.“可欲”,“不知足”,“欲得”,这三者其实都是指一个“贪”字,有了贪心,就想去拥有一切东西,总是心里不满足,总是想得到。修行“道”的人,如果能真的以“清静无为”这种自自然然的道理来约束自己,抛却已有的私心,那么,万物的道理,天地的德性,都会集中于一身。不去额外索取一就会天天有剩余;不必额外去要,就会时时富足,自然到处都是太平,到处又都是满足。所以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道章第四十七

    【正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题解】:天下虽大,但总也是一个整体;天道虽小,但总也只有一个内容。可见,天下的生存变化,全在于天下本身,晓知了自身的道理,应付与变化都会做得很好,因此,天下总也是很安宁的。由此可见,对于人来说,德性本存在于人的内心,如果向外界去寻找,自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德性存于己心,只是相对于那些有道有德的圣贤人而言的。如果修养不纯正,积德不深厚,德性就不能存于心。因此,大的圣贤,修行时,总是在不听不看之中培养自己的德性,并把它深藏于内心。因为晓知了道德的体用关系,明白了天地的所有道理,明白变化之妙,即使它们变化多端.细细权衡思量后,就能精确把握,不差分毫轻重。事物的成败始终,人事的祸福长短阴阳的吉凶消长,古今的盛衰治乱,都是集中于自己一身的缘故,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不可凭借的。知道了这一点,就会明察秋毫,而不会把本末颠倒。不出大门,就能知天下的事。不望窗外,就能晓知天道。
    本章经旨是:“道”是离不开人的身心的。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户”,门;“牖”,窗户;“窥”,偷看。细细一想那些出大门就知道的事,也不过是遇见的那一点事;那些望窗外而看见的“道”,也不过是所看到的那一点“道”。天下的事情无穷无尽,“天道”的道理玄妙高深,哪里会因遇见到一点事就能晓知了全部的呢?又哪里会因看到了一点“道”就明白了所有的“天道”?真正晓知天下事的人,是从不出门的;真正认识“天道”的人,是从不望窗外的。前者是晓知天下事之所以这样的内在道理;后者是认识“天道”的本性所在。由此看来,圣明的人知天下事,并不是一件件具体的事,而只是事情形成的道理;认识天地,并不是天、地的本身存在,而只是它们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本性。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天下的事情无尽无穷,而天道则只有一个。想晓知天道,本来就不应该到外面去寻求。因为走的再远,也未必能走出有形有色的事情之外。走得越远,内心也就越加迷蒙,知道的也就越少。所以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天下事与天道的晓知就是自身的本性所致。天下的事情与天道,小的像微尘,大的则无边无界,都包容在一个人的本性之中。修行“道”的人,不应该舍近而去求远。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所以那些圣明的人,总于喜欢观测天下事,不是以存在的万事万物为依据,而是以自身的内在本性为依靠;不仅以自身的内在本性为依据,而且以统一的道理为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源。这种统一的道理,包罗万象,贯通一切,它存于圣明人的本性中。所以说,用自身所拥有的天下共同的道理来观测夭下事,则万事万物自然适合,又何必遍访天下去搜寻呢?只要自己内心的真知自然圆满,就可以不去经历而晓知一切。这就是上文“不出户,知天下”的道理。所以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古代圣明的人,观测天道时,不是凭借天地自身,而是依赖于人的内心;不是依赖人的内心,而根源于人的天性,即所有人所共同的品性。它派生于天道,适用于一切人和物。所以说,用这共有的本性去观测天道时,眼前就是所想要的东西。品性就是天地,有什么样的品性,就会晓知什么样的天地。何必四处寻访呢?无论什么东西,无论什么道理,有名的,还是无名的,只要在自己心里好好地想一想,就会弄明白的。真正的明察秋毫,就应该闭上眼睛,心装万事万物。这也就是上文“不窥牖,见天道”的道理,所以说“不见而名”。这个“名”字,就是说,任何一件事和物,都能够说得明明白白。本性与天道,浑然一体;道理与天下事,密不可分。不必凭借外部人力,也不必亲自去作,一切顺其自然。无为就是有为,不去做也自然会成功.所以说“不为而成”。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7: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损章第四十八

    【正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题解】:求学的人,应该细细观察,格物才会致知;诚心诚意,才会得到真的东西。天理深奥,人伦难懂;事物众多,鬼神幽冥,都是极其微妙的,只有弄明白了它们的精深之处,才可叫做是求学。但求学与求道,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求道时,不用耳听目看,不在乎知识掌握的多少,增加时就是减少,而减少时就是增加。它表现在人的本性内部,而不出现在人之外的现实世界上。求道的人,思维方式与世人常用的方式相反,与求学的人所用的方式也不相同。一个人,只要修心养性,即使是大逆,也是大道;即使是大大减少、却也会大大增加。这样,就会成为圣明的贤人。所以,损则得益,只要不伯减少,就会求得“大道”,怕就怕半途因心变而中断。
    本章的经旨就在一个“损”字上。细想“学日益气”。学习时,也就是减少道理.知识增加时,也就是减少“大道”。“损”,指事物的减少。事物减少时,“道”就相应地增加了。天底下,只有“清静无为”四个字可取。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求学与求道,都是想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二者在方式上是不同的,求学的人,必须多听多见;而求道的人,就必须不听不见。作学问求学时,应博古通今,读遍天下所有的经训史书,搜尽天下万物的要领精髓,议论天下所有的大小事情,心胸宽广,识见超群。每学习一点,知识就会增加一分;用十分苦功,也便增十分知识。所以说“为学日益”。求道,则应不读书,不用脑子,整日里笨拙鲁钝,无所事事,除情去欲,不存任何私心杂念;返真归朴,始终以清静约束自己,以无为告诫心灵。否则,学问知识的增加,就会使遭受到损害而减少。所以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当今修身养行的人,如果能真的得用这个道理,就会受大益了。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的路,就是要求人能够清心寡欲,自始至终,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使知识一天天地减少,以至于最后到了清静无为的境界,从而得到了“无为”的真道。无为的妙处,就像无形的“无极”、不动的“太极”,身心内外,时时都处在无为之中;天地万物,无物不遵从无为的原则。不过头,也不缺少;不增加,也不减少:不论凡人,还是圣人;不论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遵从无为的道理。所以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上古的圣贤的人,由于考虑到人的智力不同,人所受的欲念的侵袭也不尽相同,就
把求学求道,分成了深浅不一的几个层次。担心不能一下子就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就设想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导人一点点地不断地将知识忘却减少。修行“道”的人,如果能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自己本性中的清静无为,自然也就不会受物欲的污染了。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指静中有动,动中又有静;虚中有实,实中又有虚;形状中有空隙,空隙又可以减小形状;有中含有无,无中又含有有。这种“无为”,不用说话,就可相信;不用走路,就可到达书不必疾跑,就可快速书不用去做,就可成功,是清朴自然的道理。自然存在的一切,明明白白,神妙莫测,虽然无为,却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即“无为而无不为”。譬如说,天无声无息,却总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运行,这是天的“无为而无不为”;地静止不动,却会有万事万物的产生,这就是地的“无为而无不为”。一个人,如果能精悟了这“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那么,天下所有的事物、道理,就都会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本性中,也就会与天、地一样,“无为而无不为”。修“道”的人,如果真的能做到减少知识以增进大道,去上古寻其本质,到五行不到的地方,找其根本,晓知无边天地的根源,有形万物的基础,那么“无为”之中,就能应付各种不测的变化;“无不为”之中,就会感知所有东西。动中的静,都是“无为”;静中的动,都是“无不为”。到了此等地步,天地间的一切物什,自己不知,谁又会知道呢?

    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掌握天下的人,并不是因为想得到天下才去掌握它,如果真的是为掌握而掌握,这就与“无为”大大地相背了。古代治理天下的好君王,也是从不劳民伤财,从不重刑重罚,从不独断专行;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从不勉强任何事与人。这样,就把‘无为”的思想灌注进了治理的方法之中。有了“无为”,天下的道德就会完善,天下的品性也就会齐全。所以说“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假若治理天下,不领悟“损之又损”的道理,而劳民伤财,重刑重罚,独断专行,常常强迫人们去做事情,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内心忧伤而远远离去,又怎么会把天下治理好呢?所以说“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求学求道的人,如果能真的遵从“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原则,清心寡欲,返朴归真,是非人我的烦扰,就会日渐减少;酒色财物的困扰,就会渐渐除去。思绪纯真,污泥中自然有莲花出现;心灵超脱,腊月天自然也就有雪梅争春。人的欲望不存丝毫,干干净净;天道也就纯真无瑕。除却自身之外常存的“太极”,天下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取,也都可以治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善章第四十九

    【正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题解】:古代圣贤的君主,承嗣“太极”的衣钵,所有的一切都是真道;代替上天执掌万物,所有的一切又都是真理。有了真道,就一定会有真理,而有了真理,也就一定会有真善。“太极”没有分裂以前,它们存在于冥冥的气中;“太极”分化以后,它们就流行在广大的天地之中了。所以说,虽有天、地、万物的不同,但他们都包含了这一真理;虽有有、无、空、色的差异,但也都容纳了这一真善。如果圣明的人教导不得方,讲得不清不楚,那么天下就会失去根本,进而难以治理。人的私欲到处流行,人本性中的善也就没有了,也就有了恶行;人就难免凭自己的情感产生欺诈之心,以至于谁也不信任谁。因此,只要圣人把道布施天下,那么那些君臣父子的道也会布施天下;只要圣人把德给天下人讲明,那么那些三纲五常的伦理,也自然会得到遵循这是因为这些圣人都具有大公无私的道德。以此教导天下,天下的人谁又会不善良,谁又会不讲信用呢?圣人的心灵,就像天上的日月,普照天下万物;圣人的道德,仿佛天地的元气,无所不生,无所不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万民的本性就会行善,万民的信仰也就相同,于是,普天之下万民一心,人民没有不同的习惯,国家没有不同的政令,除了圣人的道德能做到这一点,别
的人,谁又能够呢?
    本章的经旨是:圣贤教导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尽心地从善改恶。一个人,真的能对自己和别人都尽心尽力,那么修身养性、治理天下的道理就会全有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明的人的本性,具备“太极”的所有精华;圣明的人的心灵,包涵了天地间所有的道德。因而不偏不邪,不退不停,因势利导,顺应天理,随机应变,并没有他自已长期固定不变的意志,就好像镜子一样,所照的物不同,所显现的形也就不同。所以说,圣明的人经常以百姓的意志作为他自己的意志。这就是他无自己固定意志的原因所在所以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的意志,合乎天理人伦,那它就是好的;百姓的意志,出干人的私欲,那它就是坏的。圣明的人便因人不同,教导也不同;心境不同,感化也不尽相同。从不计较人我的得失,也从不执着常理与偏理的对立。百姓有的,就是自己有的;而百姓不要的,也就是自己不要的。穷尽百姓的本性所想,就好像穷尽自己的本性所想一样。修行“道”的人,如果真的能没有人我之别,那么办事待物,自然也就不会再三心二意了。别人的心善良,自己的心也同样善良;别人的心相信,自己的心也同样相信。三心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二意即逆和顺,这三心和二意就都没有了。自己的心,也就会像圣人一样卜“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了。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上天所赋予的,人们一点不差地全部接受,就是善的。对内能修身养性,对外能齐家治理,不偏不邪,不过头也无不及,并且能适用于万物万事,这是人自身有的善通过自身所有的善,就可知天下别人的善。别人认为是善的,找也认为是善的。对于不善的人,我用自己的善心去感化他们,那么这些不善的人,也会变成善的。因为不仅善良人的天德是善良,而且不善良人的天德也是善良。天生的德性都是善的,又怎么会有不善良的人呢?因此,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想方设法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善良起来,使得人人都像尧舜一样。所以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上天所赋予的,人们接受时,充分相信其实质。对内修身养性、对外治国齐家的所有道理,细细体察起来,其实没有一点儿遮掩,也没有一丝儿欠缺,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可以信任的东西。通过自身有的可信任的东西,就可知别人本身所有的可信任的东西。别人信任的,我也是信任的。对于别人不信任的人。可能是其本性善良但还没有表现出来,故未能进而获得人们的信任,我也用自己的善良去引导他们,那么这些不可信任的人,也会变成可信任的。因此,别人以为不可信任的,我依然信任。因为不仅可信任的人的本性是可信任的善良,而且不可信任人的本性也是可信任的善良。天生的德性都是可以信任的,又怎会有不信任的地方呢?因此圣明的人教导别人,就是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善良,都值得信赖,都像信赖自已一样所以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

    人活在世上,有了生命,也就有了本性;有了本性,也就有了善良;有了善良,也就是可以信任的。善良与信任都是人本性中所固有的,都是人心灵的真实休现,只不过由于人所受的外气有清浊之别,所以有的人善良,有的人就不善良;有的人可以信任,而有的人就不可以信任。这种种不同,就不能使人的心思处在浑浑沌沌的状态。因此圣明的人,活在世间,总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整日里心神不宁,想方设法让天下人的心都变得浑沌起来。把心思变得浑沌,是为了保全人内在的本性,不因为自己善良可信任,就感觉到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更不至于因此而使得自己与别人有了分别这是为了使那些不善良、不可信任的人变得清静无为、无知无识,浑浑然然,回归到原始质朴的内在本性,进而防止他们自暴自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细想这两句话,就会了解圣人使百姓的心思浑沌的好处所在了。百姓受到圣人的感化时,内在善良的本性就会回复,心灵也变得完全可以信任的了。圣明人以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百姓的心思也必然浑浑沌沌地把圣明人的心思当作他们的心思.看见圣人的善良,也就跟着仿效,就都变得善良起来;听到圣人是可以信任的,自己也学着作可以信任的人。这就是他们专注自己耳目的妙处,亦即“注其耳目”的意思。而圣人就使自己和百姓回归到婴儿的状况中去。婴儿的本性,昏昏愚愚,没有善恶,没有智虑。虽然也有耳目,却像没有一样,无欲无为。圣人使百姓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的目的,就在于此。所以说“百
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正是想让所有的百姓不失掉自身内在的本性,始终保持纯朴的本性。使善良的人都行善。不善良的人也行起善来,使可信任的人都信任,不信任的人也让人信任起来。这样,天底下所有人的心思就都会是浑浑沌饨的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3: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章第五十

    【正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题解】:“生死”就是性命的来去。性属于阳,命属于阴,相对于天来说就是天命,相对于己来说,就是性命。性与命,相对于本质来说,是统一的道理;相对于动静来说,就有了对立的一面。天命是没有生死来去的,而人的性命则是有生死来去的。“生”,也并不是上天故意地安排产生的,只是由于自己内在真气,按照天理,阴阳交合而成。于是,就有了生。在这里,自身的气源干阴阳,所遵从的理在于上天。理产生于气,气也产生于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谁也离不开谁。有了天理与二气,也就有了人的生与开始了。“死”,也不是上天安排的,而是由于世上的人,自暴自弃,轻生致死。他们不重视自己的形体,不尊重自己内在的真气,不能够自我保全,也不能护心养神,以至于忘记了天理,丧失了自身存在的元气。精神耗尽时,命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此看来,死是自己导致的,与上天无关。经中所说的“生死”观,就是想告诫世人:应该去情忘欲、弄清出入生死的道理。如果真的能不贪生怕死、不轻生想死,那么即使有了战争也不会被杀,遇到兕牛与猛虎,也不会受到伤害。三皇五帝,都保佑自己平安,并心
甘情愿的当自己的随身护卫。死不了,就会长生,可与天地同在、同乐同春了。
    本章的经旨是:这个世界处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只要自己处处小心,不被情欲所驱而去做危险的事,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出生入死。

    人的七情六欲,各有各的机关,又各有各的巧妙。“出”,在机巧外,一旦不被机关所困,离开时,就是“生”;“入”,在机巧里面,一旦逃不脱机巧的控制,就必然会“死”。比如,在春分以后,春光明媚,万物自生自长;在秋分以后,降了霜雪,万物就枯萎死亡。在这里,万物的“出”与“入”,关键在于时令的变化时令的合宜与否就成了万物生与死的关键所在。人的当死,也与万物的生死一样,都有其关键机巧所在。万物的生死,机巧在于天地间阴阳的动与静:而人的生死,机巧则在于人性情的出人与差异。“出”是人不被情欲所困,“入”则是人逃不出情欲的包围,能逃出的就能生存,不能逃出的就只有死亡。所以说“出生入死”。一个人,如果能全部拥有本来就有的本性并固守它,作到一点儿不被情欲所累,完全超脱于情欲之外,那么内心的真知就会守住,本性的至理就自然常存。无论是看听,还是说做,都是在回归本性;无论是待人,还是接物,都是在清静无为之中。这就是人“出生”的关键所在,即人生存的机巧。自己的性命,就会因此而不断地延续下去。假若把自己的本性真心,掺杂于人的七情六欲当中,就会使心灵不清静,本性不宁谐。面对万事万物,七情四起,六欲横生,导致自己的本性,也跟着运转;自己的心灵,也失却了原有的纯真。最终丧失了生存的机巧与道理,于是,就只能“入死”了。只有那些圣明的人,动静始终如一,从没有喜怒的变化;本性像“大虚”,空空洞洞;心灵像天地,浑浑沌沌;阴阳不会改变,五行也保全无遗,一点不受万物与情欲的影响.他们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命没有轮回,也没有什么生死。

    生之徒,十有三。

    这句话,是用来进一步说明人有七情六欲的道理的。“徒”,类的意思。是说产生的途径,并非只有一条,而是总共有十三条,它们都是自身存在的机巧。这十三条途径或十三类方式,就是人的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各自有各自所向往的。人的本性是清静的,心灵是透明的如果本性产生情感,心灵产生欲望,就会危害自己的本性,扰乱自己的心灵。一个人,如果能真的去欲除情,恪守纯真,不听信胡言乱语,那么,这十三种情欲,就会都转化成清静无为,都会转化成人的本性真心,成为至理。就好像那十三层地狱的门,想过去,就必须一层一层地跳将过去,才晓知身手的灵活轻快。所以说:“生之徒十有三。”如果有一点儿私心杂念,就一定会碍手碍脚,心烦身累,踏入死亡的门槛。

    死之徒,十有三。

    精神离开了,元气散去了,这就是死。死的种类,也有十三种,即七情六欲。对于人的七情六欲,修行减去时,就会生存下去;放纵增加时,就会死亡消失。一个人是生是死,就看他所坚持的是什么样的修养。人们总是一味地想生存下去,结果反中途夭折了。这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情欲,丧失了内在的本性与纯真。他们不知道情欲的恶毒,比虎狼还大;情欲的危害,比战争还厉害。一个人如果真的听任自己的情欲哗哗流淌,日日夜夜,无终无止,并且以此而心满意得,舒心快乐,那么沉迷的时间久了以后,死到临头,自己仍一无所知。由此可见,七情六欲,都可以致人于死地。所以说:“死之徒,十有三。”细想七情六欲之所以危害性命,就是因为自己的心太贪,以至于失却了人事,必绝了天理。私心太重,内在本性就显现不出来。不知不觉中,周身上下都笼罩满了死亡的气息;五脏六腑,时有魔鬼作乱,以至于渐渐地死去。这些都非上天有意安排的,而是人自身的七情六欲所导致的。
   
    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

    细想上文,生的路,死的路,都离不开人的七情六欲。想生存的人,就应该远离这十三种危害。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人总舍不得情欲,总有太多的贪欲,片刻不离这十三害,这是自甘去死。本想生存下去,结果却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本想远远离开死,结果却反而陷于死地。就像飞蛾扑火,只是自取灭亡;又如暴饮暴食,最终自受其害。由此可见,一个人想生存,如果乱说乱动,就会丧失生存的机会。所以说:“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都是七情六欲这十三种危害所致。人活在世界上,上天赋予了自已所有的道理,父母给了自己的躯体性命。头像上天,脚如大地。 性命的生死与阴阳的变化,都是一个道理;人间的纲常伦理与天地的体用, 都相同无异。一个人,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是生存下去的道理,没有一点死亡的预兆。只因受了情欲的蛊惑,去图去贪,才走到死亡的地步。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这二句话,是进一步阐明上句话的含义的。贪说贪动的人,虽然已到了死亡的地步,依旧是随波逐流,不知道反其道而行。至死仍不知为什么而死。而圣贤的人,追本溯源,找到不知何故而死的根本所在,明明自自地告诫世人:迫切地要求活着,贪于嗜欲,生活条件太过优厚,反而总达不到目的。所以说:“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人的生命,就像住宿的旅客一样,本来就不是很长久的。想长生不老,就应当求到不生不死的道理所在。而不生不死的道理就是自身内部所固有的天性,它没有增加,也不会减少;它既不过头,也无不及;它上下圆满,浑然一体;它安安静静,寂然不动。保有了这些,才能养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此句以下共八句,都是谈养护生命的经验,引证没有进入死亡境地的道理。上文所说的本来可以得生,但却走向死路之人,都是因为太贪求情欲,妄动妄为,奉养过厚,不善于养护生命。真正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心如赤子,天真质朴,无知无欲;性如琉璃,明净滢洁,不染纤尘。这种人出入内外,根本不会进入死亡之地。譬如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正是不进入死亡境地的例证。并非有什么远兽之法,也不是有什么禁鲁之术,而是因为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天理完全,道德充备,一心容忍,爱护万物,绝无伤害万物的念头,所以明里吉人天相,暗中有鬼神保护。虽在荒野之地上行走,老虎与犀牛也是不能伤害他的。
   
    入军不被甲兵,

    不进入死亡范围的人不但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而且在战争中也不会遭到杀伤。军阵之中本不是可以轻易进入的,只有善于养护生命的有道之人,才是出人其中而没有妨碍,虽处于三军将士、万乘兵车之中,而不会受到杀伤,这不是因为善于养护生命之人有退兵之术,或制兵之法,只因他心性清静,无欲无求,与世无争。虽然只身而入刀枪之地,但他不是忘乎一切地杀伤别人,别人也就找不到对他下毒手的空子。所以说:“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五句是谈没有进入死亡境地的情况。死地本来没有什么处所,只存在于情欲之中。生死有机,动静有际,出入有窍。制之,则无处不得生;纵之,则无处不得死。因此善于养护生命的人,无情无欲,达到忘我归真的境界。动静谨慎,慎思祸福;进退小心,审察安危因其善于养生,故不会遭到老虎、犀牛、兵戈的伤害。纵使遇到了,则犀牛无所用其角,老虎无所用其爪,兵器无所用其刃。为什么有此妙处呢?只因为善于养护生命的人,身心内外,没有受死之地,所以说:“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再看世人,孜孜为名,汲汲为利,贪图衣食之丰厚,喜爱口体之肥甘,无非都是贪生怕死之意,却不懂得贪生之道都是求死之道,一旦有了贪心之念,则心性迷惑,欲望滋生,不但老虎、犀牛、兵刃之害不能避开,意想不到的灾祸也都会接踵而至。所以天堂地狱,都是从此心上安排;生死出入,都是从此性中了悟。心怀神明,虚静自守,不以七情扰乱志向,忘机于动;不因六欲妨害心性,清静无求,则犀牛不能用它的角,老虎不能用它的爪,兵器不能用它的刃。养生到这种境界,算是跳出了情欲的樊笼,悟出了生死轮回之理。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贵章第五十一

    【正文】: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题解】:道,是德之本:德,实践于道,是道的作用和显现。万物皆有道,体于身而用于事,成于己而立于人,都是道的周流,德的存废。天下万物,无不从道产生,无不由德蓄养,所以道为天下至尊,德为天下至贵,无边无际,无居无所,大到包容天地,小至不遗纤尘,都是顺任自然,不加任何干涉。无所作为,不以有功自居,也不以有德自贵,所以是最深远的德。
    本章经旨,是说天地万物没有道则不能产生,没有德则不得蓄养。产生万物而不自恃有道,蓄养万物而不自恃有德。不以有道自尊,所以道之尊无上;不以有德自贵,所以德之贵无伦。世人如果能依道而行而不自以为尊,依德而行而不自以为贵,物我两忘,与民同德,自然无所不生,无所不苦,又怎能不为万物所尊所贵呢?

    道生之,

    道是没有极限的,无穷的,它先于天地而生,没有什么比它产生更早;它后于天地而存,没有什么比它流传更久远。道本来无名可求,无形可见,只是勉强叫它做“道”。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柢,创生万物,内含万物,发展万物的,都是这个道。

    德蓄之,

    道本无形,德亦无迹。蓄养万物,是德的作用。有道,便有德;有德,便有蓄。道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便是德,德使万物得到养育,便是“蓄”。天地万物,没有道就不能产生,没有德就得不到蓄养.“蓄”,即含蕴滋润,辅翼陶成。飞鸟游鱼,动物植物,繁衍无穷,都是由于培植极厚,而又无不遂其本性、任其发展的缘故,所以说,“德蓄之”。

    物形之,

    道生成了万物,德蓄养了万物,万物才有了形、立了名,这都是从无形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至道之理,善应于万物,而未形之先;至德之妙,涵蓄于万物,而不形之始。及至万物的形已经很明显了,到万物载道载德,则见到物就见到了道,见到物就见到了德,所以就,“物形之”。

    势成之,

    势,即理势,是指自然之机,如四时的更迭,阴阳的变化,都是势。势至而生,无所不生,势至而成,无所不成。春气生万物,是因为理势先至,所以万物得了始生之机。秋气成熟万物,是因为理势后至,所以万物有了成熟之道。物既成形,若没有阴阳的变化,四时的更替,就不会有万物的生长成熟。没有生就没有形,没有蓄就没有成生与蓄,都是大道之势,所以说,“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没有道、德,就不会有万物之形;没有道、德,万物也不能长成。道、德就是万物的根源,万物没有不尊道的,万物没有不贵德的。秉气于天,赋形于地,不言而生,无为而成,依照自然之规,顺应阴阳之理,这些都是尊道贵德的妙处,所以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尊道贵德,而道不自以为尊,德不自以为贵。万物也不是有心尊道、有心贵德,而是一切依自然之妙,各顺其性、遂其宜,并没有谁来命令。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就在于它生养万物,呈现万物,发展万物,成熟万物,完全顺任自然,不加任何干涉,所以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这八句是申明道尊德贵之义。化机滋畅使万物生成叫做生,阴阳内含使万物繁殖叫做蓄,昼夜变化使万物成长叫做长,五气润和使万物发展叫做育,体性完全使万物成熟叫做成,神全气足使万物结果叫做熟,保固性命养爱万物叫做养,护其所伤调护万物叫做覆。这种种妙义,从无到有,自始至终,本末体用,酝酿包涵,无不取足于道,无不取足于德。所以说,“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四句重申道尊德贵都是自然之妙。观道造物之妙,无形无迹,不动不劳,而万物性具形全,色空有无,浑然无间,动静虚实,同是生机。可生便生,有化生万物之功,而不自以为有。有而不有,正是自然之有。所以说“生而不有”。既有造物之功,自然是有为了,然此为无形无迹,不行而至,不快而远,不劳而成,不言而信,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有兴作万物之力,而不自恃己能,正是自然之为。所以说“为而不恃”。生养了万物,兴作了万物,自然是万物的主宰。而至道之妙正在干没有大小之别;至德之理正在于没有尊卑之分,所以创生万物而不见其形迹,化育万物而不居功,长养万物却不为其主宰。这正是自然之长所以说“长而不宰”。由此看来,创生万物虽不据为己有,谁能去其有,兴作万物虽不自恃己能,谁能掩其为?长养万物虽不为主宰,谁能易其长?可见至道之理,深远莫测,至德之义,广大无穷,故称之为最深远的德:“是谓玄德”,万物之所以贵德,原因就在这里。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4: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母章第五十二

    【正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自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题解】:天地万物生于道。因此,道是万物的本源,而万物皆为道之子,既知我为道之子,就应当与道融而无间,保存道气不失,全母命而不违。一切有所作为,都是多事。清静无为,顺任自然,便是尽到了为子的责任。启开知识的孔窍,欲以济事,干什么呢?自己该知道停止了。否则的话,不能保大道之气,不能全大道之命,生我的与我不相属,我的性命又怎能长久呢?身遭祸殃,自然不可避免了。文中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本章经旨,是因见世人迷失本性,随波逐流,不求大道之本源,却自取终身之灾祸,故以道昭示天下,使天下之人返本归源,收敛其有为之用,则或许还可以保全性命而不至于损害天年。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地万物都有本始。始,即本始,指太极之初。太极有始之初,名虽然还没有立,理却已经有了,夭地万物皆以此为本始,这便是有名万物的根本就太极而言,叫做道;就创生万物而言,称为母。万物由此而生,万汇由此而出,天地间一切飞鸟游鱼,动物植物,不论有情无情,有色无色,都是从此根源而生。所以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自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既知道了道生万物,就掌握了万物的根本。既知道了万物由道而生,就能认识万物。物由道而生,物与道无异,正如子由母生,子与母无异。物与道无异,怎能弃道而求物呢?正如子与母无异,难道可以舍母而求子吗?如果认识了万物,就应该坚守万物的根本—道。道不能离物,物不能离道,正如子不能离母,母不能离子。认识了万物,把握万物本源为道,那么一辈子都不会有危险,所以说“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古时修身养性之人往往对此修持不怠,从而神气安和,水火既济,有返朴归真之妙,得寻根返源之理。以此用于身,则身可修;用于家,则家可齐;用干国,则国可治;用于天下,则天下可平。倘若舍弃本源而求虚妄之为,迷失本性,就好比孩子离开了母亲,哪能不危险呢?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这三句是说持道的妙理。“兑”,喻人之口。“门”,喻人之耳目。塞之,即沉默自守,不尚言论,塞住知识的孔窍;闭之,即神不外游,心不外用。内心修养有余则外用自然充足;顺任自然,因事致宜,则不用劳心劳力而自然功成事就。如今修身养性之人,若果真能紧闭六门,保守神气,则身中大道不有而自有,体内阴阳不炼而自炼,一旦得到永不丧失,自然与道合为一体,这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之妙义。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这三句是谈失道的危害。言谈举止,不能不谨慎,倘若妄视妄听,妄言妄动,劳心费神,追逐名利,用尽心机,投机钻营,以为不如此不能有益于事,就会导致性之中善性无不丧失,心之中真心无不泯灭。整天心弛外物,自然迷失根本,就像失去了母亲的婴儿一般。失去了养身的根本,性命又怎能长久呢?这便是不能认识万物,不能守持大道的害处。所以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如今修身养性之人,如果肯闭其目,光明将照射无极;如果肯塞其耳,则能心清神明。身中子、母,自然成融而无间;世间万物,自然能追本求源,不求救治性命而自然能救。危险的事情,又何足忧虑呢?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世人中终身不可救治的,都是因为在小事上不谨慎。积小成大,必然招致灾祸的侵害,不把用藏于柔之中,以柔克强,必然招致利害的攻击。因此有道之人能顶事于无形,明察细微之妙,深得内心虚静无为之理。藏其用于柔弱之中,事未发而能深悟其理,事既出而能明察其机。有如此见地,可以说是明了。不显示于有为,而其所行必勇;不显示于外用,而其用必获成功。能如此守持柔弱,真可谓刚了。所以说“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细观天下事物,能察见细微则明,不能察见细微则暗;能藏其用则得,刻意表现其用则失。都是一机的转动,倘若不见机,便是进入机了,进入了机,身心性命随机而转,家国天下随机而动,以至丧命害身,都是一机不谨慎之过。机虽小,害却大,能不谨慎吗?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上句“见小”、“守柔”,是说藏其明之用,这两句是谈用其明之光。明,即心德内照;光,即心德外应。用照外的智慧之光,反照而归藏于明,这正是体用相兼之义光之体叫做明;明之用叫做光。用之于用,以有体之光用之体之于体,以有用之明体之。此即体用相兼,光明藏用之妙。所以说“用其光,复归其明”。世人若能以明为体,运用智慧之光,返照内在的明;收光而藏于明,那么光照于外,则光而不耀;以藏于内,则明而不昧。内外一致,体用皆宜,又有什么能损害我身呢?所以说“无遗身殃”。到了这种境界,善恶两忘,人我不见,明之用,即是光之妙;光之妙,即是明之用。光与明浑然一体,明与光,体用相兼。

    是谓习常。

    这句话总结上文。上文所说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以守母之道归于道。守母,即守持万物的根本“道”,“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是以守母之道归于身。“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是从反面阐明守母之道。“见小”、“守柔”,是以守母之道藏于用。“用其光,复归其明”,是以守母之道应用于事。既然能归于道,归于身,藏于用,应于事,则动静不能离开道,体用不能离开道。随机应物,随用得妙,方可算是修习真常大道的人,所以说,“是谓习常”。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3 14: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懂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9: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章第五十三

    【正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题解】:天地以无为之大道生育万物,圣人以无为之大道治国安民。无为之道没有辙迹,没有藩篱,顺应天地无私之德,合乎人心无妄之理,顺任自然,不拘私欲,无为而为,内心清静无求,因此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圣王,不因政风的败坏而扰乱社会风气,不以帝王之事而耽误百姓农时,祟尚无为之道,遵从自然之理。倘若在上为政者有所为,则在下为民者无不以有所为来归附他,从此有为之风之盛,有为之事日渐增多,有为之心无所不至,有为之害无处不是,世事也就危殆了。
    本章经旨重在“大道甚夷”一句。道存天地之间没有天人之别,没有物我之分。本来不难实行,只因不能领会无为的妙义,所以离道日远,致使大道废弛。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由于世人过于执迷,不能行于无为之大道,所以太上似有不得已之意,说假使我对清静无为之道有所认识,我就以此去实行。然而我最担心的是在实行中走入邪路。所以谨慎小心,不敢疏忽怠慢。大道无为之妙,本来无可施,本来不可为。治理天下的人,如果用有为的教令统治百姓,用有为的政治治理国家,则得失理乱之机,进退安危之事,接踵而至。所以古代盛世之时,国家没有乖邪之治。君民上下相安无事,君臣同享清平之乐,这正是由于实行了无为之大道。及至古代圣王三世之后,或争名夺利,或恃强凌弱,以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君民上下不能相安无事,这都是由于不能行无为之道走入邪路的缘故。大上思古伤今,有感而发,故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这两句直指无为之大道力破天下有为之害。平坦的路称做夷,蹊径小路叫做径。无为大道,平坦通达,没有崎岖不平之处。坦坦荡荡,顺天意合人愿,毫无造作。无奈世俗之人,心性迷乱,不舍情欲,是非颠倒,故每每妄为而背离了这平坦通达的大道,却喜欢走崎岖不平的邪路。或争名逐利,侥幸行险;或背理徇私,投机取巧;或堕人异端,不顾性命;或执迷于小乘,愚顽不改偏见。殊不知越走越远,日益堕落。文中所说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就是这个意思。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这三句阐明“好径”之义。除是阶除,积土木以为高台,顺级而下,因称除。太上因见当时朝廷的宫殿楼字过于高大巍峨,故说“朝甚除”。芜,指农田荒芜,苗草不分虚,即空虚无存,指仓库没有积储。不行大道,朝廷之中或政治腐败,荒废国家大事,一心求宫室之美;或大兴土木,修建台榭楼阁,耽误百姓农时,以致农事荒废,田畴荒芜;而田畴既荒,国家税收自然无处征敛,国库便无不空虚无储国库既空,还要国家富足,民心安定,那是从未有过的事。国家既不富足,虽有雕梁之美、画栋之胜,也不足以为美了。表面富足,内中空虚,丧本而趋末,国家混乱不治,为君不能修身养性,为民不能行于正途,原因都在于此。所以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舍本逐末的有所为之事,耗费民力大修宫殿,致使田园荒芜国库空虚,而昏君贵族豪门却仍身穿锦衣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花天酒地,饱食终日,广积金银,金玉满堂。一心只知耳目之乐,只求身体之适,忽视天下大事。然而锦衣绣服,无非是一身之乐;锋利的宝剑,无非是威众之其;精美的饮食,无非是口体之资;充足有余的财货,无非是养身之用;这些都是废本而求末、有所为之事。绝不是大道无为之行。有道的君王不以锦衣绣服为尚,而以大道为尚;不以锋利的宝剑威吓众人,而以仁义使百姓尊敬;不以饮食饱足为美,而以德行高洁为美不求财货有余,而求知足有余。天下国家,同于一道,朝廷没有乖谬之政,民问没有不正之俗。君臣如同父子,各尽大道之责上下尊卑.共行于大道,在大化之中忘记了尊卑贵贱,共享无为之治的快乐。天下皆歌有道之君,万民皆诵唐虞之化,又哪里会因有所为而求末忘本呢?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这两句总结上文。上文所说的宫殿之食之美,货财自足之余,使百姓劳苦而求自己的欢乐、剥夺百姓之财而为自己享用,这应该叫做强盗头子,决非是治国的大道。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建章第五十四

    【正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题解】:日月以其光明普照万物,未曾偏照一隅;圣王以其大同之德治理国家,未尝有所偏私。日月之照无私,所以光明通达天地;圣王之德无私,所以恩德化育天下。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放纵耳目之欲,不贪图身体之适,不因贫贱而心移,不因富贵而性迷,不以强凌弱取胜干邻国,不以苛行暴政扰害黎民,不因谗依轻忽于四海,不因欺骗失信于天下,从而能够化育天下,恩德无穷。天下众人感念其德,颂扬其美,无不各乐其业。若修大同之德以洽人,则万众一心;治家,则万家一家;治乡,则万乡一乡;治国,则万国一国;治天下,则天下统一。到那时,人人修身养性,家家安乐团圆。乡无不和,国无不治,天下无不太平。倘若不修大同之德,而存偏私之心,则四海之内就
会纷扰不齐,天下之事就会混乱不堪。
    本章经旨,重在“善”字,善即无所为,顺任自然。倘若世人能深得此妙义,就无所不善了。

    善建者不拔,

    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天地不能使之更改,鬼神不能使之动摇,阴阳不能使之变化,天下不能使之违背。至坚至固,至常至久,所以说“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日夜不忘,身心合一,叫做“抱”。开始得到而最终失去,不能保持长久,叫做“脱”。善于持道者,进退谨慎,保持始终,把道牢牢保存在心里,一刻也不疏忽任重致远,片刻也不违背,如此,则道自然如天地一般广大,德自然如日月一般昭明。其功绩可立于天下,其恩泽可流传于万世,永不泯灭,所以说“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如果能按照“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原则行事,其功德永不泯灭,也就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子孙的祭祀,水不断绝所以说“子孙以祭祀不辍”。古时祭祀,在仲月旬前,选择一个吉日,提前斋戒,准备祭品,清洗器皿。到了祭祀之日,排摆酒馔菜肴,虔诚地供奉,感谢祖宗的恩德,场面庄严盛大,如同祖宗就在上面,以此来尽子孙的孝心子孙祭祀不断,也是道德之报。修道之人,能使后世子孙享之不尽,用之不穷,可见道德隆厚之远。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这五句是用道德修为的妙处阐明其“不技”、“不脱”的道理。如果修之不纯,那么道就不广,德就不大。建树它的,怎能不可拔除,把持它的,怎能不始得终失,更何况祭祀,能不断绝吗?万物皆有根,万物皆有本。根若坚固,枝叶自然繁茂;本若修成,万事自然能立。遵从这个道理以修身,必能具备纯真天德,没有私欲之心,不生是非之念。收于心中,此德无不昭明;发于身外,此德无不显著身心内外,进退出入,处处都是此德。即使有困辱之事,迫及其身,也不能妨害其德;即使有生死之度,危及生命,也不能丧失其德。此德实质,不变不迁。所以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遵从这个道理来治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对弟友善,与妻和睦,待子慈爱,推广一身之德,遍及一家老幼,扩展一心之真,善及长幼尊卑,他的德也就有余所以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遵从这个道理治家以治乡不以贤智先于人,而恭敬谨让;不尚奢侈浮华,而尚节俭;以深明义理之心结交于乡党,以纯真完备之德行施于远近。则乡党见之而肃然起敬,邻里近之而钦佩景仰,他的德就会增长。所以说“修之于乡,其德乃长”。遵从这个道理以治国,则德之善可以遍及国人,可以化于百姓,可以确立纲常、扶持大义,可以昭明天理,匡正人心。德至于君,则君无不守信;德至于臣,则臣无不忠心;德施于民,则民无不安居乐业。那么,他的德也就日益丰厚了。所以说“修之于国,其德乃丰”。遵从这个道理治天下,德之妙广如天地,草木昆虫,无不蒙其蓄养之恩;贵贱贤愚,无不受其化育之德。天下百姓无不受其恩泽;天下万物无不蒙其化育,因而万物一体,天下一德,周流不息,遍至无遗。所以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世人如能以真心诚意修身,以孝悌忠信齐家,以敬上爱下处世,以无为无欲治国,以道德仁义施于天下,贝膺飞鱼跃,无物不有化德之妙;朝野乡邦,无人不归于化德之风,这样看来,修身成德之人,不可不努力呀。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这五句是说圣人视国家天下无所不至之义。圣王观照天下众人之身如自己一身,观照自己一身即如众人之身不自爱自己之身而以爱己之心爱天下人,财不自利而以利己之心利天下人与百姓同甘共苦,只知天下人之身,不知自己之身,只知与天下人同于一身,不知私自一身。时时
处处从我个人观照他人,人人修己,进退谨慎,“以身观身”,盖是此义。
    圣王不但从自身观照别人,而且能从自家观照他人之家。天下之家中,皆有父母、兄弟、夫妇、子孙,圣人观照天下人之亲人不异于自己之亲人,观照天下人之家不异于自己之家,用来教化自己家人的道理也用来教化天下人,教化天下人的道理同样用来教化自己家人.家家有六亲之美,家家全人伦之道,对天下人一律同等看待,不存偏见。对天下之家也与自家同样观照,所以说“以家观家”。
    圣王不但从己之家观照他人之家,又能从己之乡观照他人之乡。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四里为一族,五族为一党,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共一万二千五百家。圣人处于一乡之中,观照天下之乡无异干本乡,用化育自己之乡的道理化育天下之乡,用化育天下之乡的道理化育自己之乡。一切乡党的风俗自美,一切邻里的德化自淳。“以乡观乡”,盖是此义。
    圣王不但以己之乡观照他乡,还能以己之国观照其他国。国家虽有大小之分,有邻国本国之异,然圣王之道以天下为同,不生本国邻国之心,圣王之道遍及天下百姓,不起大国小国之见。因时顺理,万国同观;修德者躬,千邦一致。国国同观,则国无异政;观有同心,则民无异心。所以说“以国观国”。
    圣王之德,又不但以己之国观照他国,还能以己之天下观照天下。天下虽大,圣王也一定要有遍施仁爱之心。即便是远方异域,也不因其偏远而不加关怀;即使山川险阻,也不因其难行而懈怠治理。四海同风,万民乐业,是因为圣人观天下于大公,不敢把天下据为己有;六合一道,朔南教讫,是因为圣人观天下以一心,以天下为己任;观天下于大公,观天下以一心。所以圣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
邪念,故说“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这两句总结上文,上文说修身之德,修及于天下,观身之德,观至于天下。我何以知道一德立,而天下万善并举,一德成,而天下万理皆成呢?正是因为德无不同之德,观无不同之观。天下之人,天下一家;天下之国,天下之天下,处处相同无二.大同之善,无往而不善;至一之理,无往而不一。所以说“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2-18 22:03 , Processed in 0.526781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