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cajcj

[其他]:白话道德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含德章第五十五

    【正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胶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题解】:天与地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井按其规律运动、变化。赤子也有其自然之德,深藏内蓄且自得其妙。所以人的心情要保持安闲;性情要保持寂静;呼吸要保持冲和精神要保持泰定。否则,德性不纯、神气不和、命根不固,生死之关难以逃脱。如果能随物顺理,遇可喜之事虽喜而不失声,遇宜怒之时虽怒而不失色,蓄孕道德之妙,即可与天地同寿,长生不老;身如赤子,心中空静无物。这样决不会再有困辱之事,更不会有横恶加身之类的灾难了。
    本章经旨,从含德到知和,总是教人致虚守和。大道的真常,也就在于虚静、柔和,这是永世常存而不更改的,人如果依照这个道理修身,必然能够得道.含德有厚,性命有常;身中和气,自然运化;性中真常,自然固存,又何必去益生使气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藏蓄于内而不外露的意思。厚,纯全而不薄的意思。心中空净无物即是赤子。人之天德,无论是贤明富贵的人,还是愚蠢贫贱的人,都是具有的。而“德”只能保固存养,如果以人欲污坏,就会丧失掉“德”,不能够入道。就像仁中有爱,义中有别、礼中有敬、智中有知,这些本来就是人身天生含藏的,靠感觉而达用。人如果能够完全按其天性,动静往来都能随物顺理,言行视听涵养柔和,就会妙性之性时时虚静,天德之德日日昭明。同时人的私欲自然完尽,万物事理也自会明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天地再大,也都融于涵养之中;万物之性也自化在涵养之内身心内外、国家天下,都体现着藏蓄“道德”的妙用。就像是赤子一样,元气寂静、不知不识、神气相抱、无为无作、含蓄极厚。所以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蜂虿之类;猛兽,指虎狼之类;攫鸟,鹰雕之类。赤子心中空静无物,所以没有伤物之心,内忘于心、外忘于形,与物相忘。物我既相忘,所以物也就不会加害赤子。即所谓“毒虫不鳌,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胶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握固,握持牢固的意思。牝牡,指男人和女人。胶作,意指举动。嘎,气逆而导致嗓音嘶哑。赤子心中空静无物,与物相忘,虽然骨弱筋柔,无心握拳而握自固。不知交合,经常无欲而自作。没有思虑过度的事,即使哭号也不会使嗓音嘶哑。但是常人却是有心而握固,有心而胶作,有心而哭号,因此而导致神乱、气散、精耗,怎能体会到“含德”之妙呢?所以,终日握固而不开,终日胶作而不败,终日哭号而不嘎,正是精气至纯,精气至和的缘故,所以说“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胶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人们若真能像赤子一样心中空静无物,全太和之气,人无心之妙,则大道必成。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心领神会,即是“知”。对于天地来说,指阴阳正气;对于人体来说,指的是谷神元气。身休内的造化,由此气而生,性命的根基,由此气而立。纯纯全全,至柔至顺,谓之和。常,指的是无欲无为,不变不易、性命坚固。明,指的是性体虚灵,日月内照。修道之人,如果能够心不摄于邪思,意不入于妄见守其真一元机,养其至和正气。修炼时间短,也可得天长地久之理;修道时间长,便可入不坏不灭之门。到这个境界,即使世运变化,性命也会与道常存.所以说:“知和曰常。”古人云,“借问如何是我身,不离精气与元神;我今说破真常理,一粒玄珠是的真。”说的正是“知和曰常”的道理。修到“知和曰常”之境界,我的性命,自然如秋月之明;我的心神,自然如寒潭之静。性定情忘,真人出现,心上一物不有,性中一法不立,定中的境界,静中的乾坤,一一分明,所以说“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常人因贪爱衣食而追求富厚,谓之益生。而修行道德的人,妄行运气,服用金石,也称之为益生。气,自身休外部而来,称为祥气益生之人,虽说是每天都得到祥气,但这外来的祥气,又怎会真正益生于性命呢?以心志驱使外来祥气,并在体内运行。这些内气并非真阴真阳的元气,不中和也不柔顺,这就是自强之气。外来祥气、自强之气,并不含藏道德自然之妙,若认为它们有益而妄自使用,便会成为害身之祸胎,万万不能与赤子之性命根源相比。如果不是无始未始的元神,终究不会了却性命双修的大事;而如果不是天元地元的元气,也终究不会得到骨弱筋柔的和气。人之元神,生于未有乾坤之始;人之元精,生于父母未生之前。神有自然的神通,精有自然之运化,何必人为地去“益之”呢?又何必人为地去强迫使用呢?倘若不然,气行则使心动,心动而致神离,神离则会精耗。虎走龙飞,金木不能交并;阴阳间隔,水火不能既济。所以经文说“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用以教诲修道之人,不可妄为,以免遭害。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上面三句,也是点破益生使气的妄念,教人致虚守柔,无欲无为益生使气的人,心中必定存在有为之妄念。天地之间,惟有道独立而不改,也只有道周行而不息倘若不遵行正道而信从邪法,用外来的祥气益生,以有为的邪气使气,都不能含涵道德。不知柔和,不能够得自然之道,又怎会常久呢?就像物体壮,则必然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这样益生,使气,就是“不道”。以这种“不道”进行修行的人应赶快停止。所以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2: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贵章第五十六

    【正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题解】:心与道合的不言之道,离分别,忘名相,浑同于天地之间,而天地并不知晓;妙用于万物之中,而万物并不觉察。无象无状,而又从万事万物中体现无遗;无余无欠,生化万物而无所不有。虽欲用语言说明白,也不过是强名而已。修道的人,如果能从不可言之中言此妙道,即是无音之大言,就没有不能用语言说明的事了。而若能从未闻之中,领悟此妙道,即是无闻之真闻,就没有不能领悟理解的道理。到了这个境界,便称得上是妙知、妙言、妙见、妙解。到了这个地步,贵贱亲疏,跟我又有什么关系?荣辱得失,又怎会使我心动呢了文中的不言之道也便是这个意思。

    知者不言,

    默契道体,就是“知”。“不言”,指的是心与道合,而自知自行,并没有用言语点露其中妙处。至妙之理,得之于心,心与道合,知之既真,这岂是谆谆言语所能说明的?用于天下,皆是无为的运化;行于天下,皆是不言的教导。所以说:“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世间言道的人,大多并未悟道,所以会引起很多争议,而越争议则道越是难懂。本来道是无形无体之物,却要用言语来形容,必定不能肖其妙。所说的“道”,或入于支离,或流于偏僻,究其实,这些人心中并未悟道。所以说:“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如果真正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无不严密,处理之道,无不浑同,便会缄口忘言,这就是“塞兑”默守无为,称为“闭门”。口是是非之门,言语喧哗,心神必被触动,如果不能够保持缄口不言,迟早会引起是非争端。所以深知大道的圣人,非常谨慎言语的出入,便是为了断绝是非的尘缘,故说“塞其兑”。人有六根眼根是监察之门;耳根是采听之门;鼻根是出纳之门;舌根是审辩之门;身根是动静之门;意根是起灭之门。这六门,如果不闭守关防,就会使六贼出入,六尘染惹,更至于六识交忘,导致心上之灵台不能清静;性分之本体不能圆照所以,真正伯得修炼的人,必定是融归一性,不使内相幻发;屏绝万缘,不令外相引入。心清性静,常以闭门,才是修身养性的关键,故说“闭其门”。修道的人,应紧闭六门,调养神气—眼睛不看,其魂自然在肝里;耳朵不听,其精自然在肾内;鼻子不闻,其魄也自然在肺中;嘴巴不言,其神自然在心里身体不动,其意自然在脾内;意念不生,则五神自然安守。五神安守即是“五气朝元”,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修行,元精便化为元气,元气化为元神,元神还虚,名为“三花聚顶”。这也就是六门紧闭的功效。

    挫其锐,解其纷。

    真正通悟大道的人,不仅塞兑闭门,而且挫其锐,以治其内,解其纷,以理其外。挫,就是挫去的意思。锐,气猛的意思,人有智慧就像刀剑有锋刃一样,故称“锐”。倘若修道之人一味夸会夸能,虽有机巧之智,但其精神一定玄露于外德行必会有所丧失。只有圣贤之人能虚心应物,全无一毫圭角,去其机智,守其愚拙,以挫锐自养,所以说“挫其锐”。解,化解的意思。纷,纷乱的意思。如果遇到物欲交攻,根尘互起之时,常人大多会心性迷乱。只有知通道义的人,心不随欲而起,性不受情之引,常如虚空,物自难染;因世处事,自然镇静;纷纭外诱,一毫不沾,所以说“解其纷”。修道之人如能消除内念,去除外缘,心中常清常静,无欲无为,便是善解其纷,通过磨练身心,自会修成大道。

    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仁义,诗书礼乐,这些显著发挥的东西,都可称作是“人之光”。而功名富贵,人事交接,这些缠杂纷乱的事情,则称为“人之尘”。得道之人道德之体含养极厚,心德之光涵蓄极纯,不以自明而先于人,即不认为自己是达物,忘人忘物,不事分别,“我之光”与“人之光”就像以火照火,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说“和其光”。得道之人心中无尘,其处世之法便不得不同其尘。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同善之心,遇到再难的事,再恶的人,都想尽办法加以解决开导,并以真情来打动、感化。随世顺理,以期望普济天下。这就是“同其尘”。现在的人,自己道德未就,身心未清,便去争辩善恶,指责他人,有的妒贤嫉能,有的追名逐利,尘缘未绝,不仅离大道越来越远,而且必会带来祸患。

    是谓玄同。

    这一句总括了以上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妙义。玄同,泯除一切差别,混然同一于道。圣人之同,妙应不测,浑然无迹,离分别,忘名相,以道同于天下,以德同于世人。世间众人虽有贵有贱,智愚不同,但圣人以道来看,没有什么分别,以德来看,也没有任何差异。所以说“是谓玄同”。现在的人,稍微有点矛盾,便起分别歹意,无物不起欲,无利不思己,必自致祸害。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这六句话是说到了玄同的境地,便是妙无妙有,妙动妙静,心德心微不可测,玄同之妙不可知。心与太极同其体用,与鬼神共同变化,所以说“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如果可得而亲近,那未尝不可以得而疏远;同样,若可得而利,便未尝不可得而害之;可得而贵,未尝不可得而贱之,这就不能称作是玄同之德,修行的人也称不上是得道之人。

    故为天下贵。

    这一句总结了上文。亲疏利害贵贱,无一可加,无一可损。天下万物,没有比这六物更重要的,这便是“至贵”。贵而无上,不有其名;贵而无位,不求其爵;贵在天下,人不可知;贵在万物,人不可见,这就是“天下贵”。修道之人,若能明白至贵的道理,修养至贵之德,便能与天地同性体,和万物共生息,达到玄同的境地。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国章第五十七

    【正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题解】:治理国家必须用政治,指挥军队作战必须用奇谋。这两件事,都是有心来作的。而有心去作为,其机就不严密,其事也不会长久。而贤圣的人治理国家,能以正为奇;指挥军队,又以奇为正,所以能够于无形中指挥军队,于无为中治理国家没有过多的权柄,国家自然安定,不设立法令制度,四方的盗贼就自然消失,各地的土贡日益增多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会逐渐富裕。倘若不然,或者是有心作为,或者是多事寻衅,道德丢失,人们便会变得自私自利;好战而用兵,使国家四面危机;天下之事,越做反而越忙不过来,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如果是无为而治,怎会变成这样呢?
    本章的经旨就是从治国之道中引伸出修身之道。治国与修身其事虽异.但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能知治国之道,也就会领悟修身之道,以此修为,便可得道。
                                                  
    以正治国,

    不偏不倚为正。比如道德仁义,爱民亲贤,都是正道自古以来,都以正治国;君臣父子,行之以正;礼乐尊卑,也导之以正;民心天德,由正而复;国家风俗,由正而纯。道德既能行于中外,仁义也自然会化于乡邦,所以说“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用兵,指征伐作战。用兵打仗必须用奇谋,不能使敌尽知我之所为。而奇只可用于作战打仗,并非事事都可以用的奇,是人所共好,而修道却一毫也不可用,必以此为诫。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无欲无为,任道任德,不用法令强迫天下,也不以恩义来求报答。我之化及天下,那么天下自然来归顺;我之德感天下,那么四方贤人自会来投靠。虽然不是有意而取天下,但天下自已来归,所以说“以无事取天下”。天下都可以无事而取,修道养身,又怎不可以无事养天德、无欲无为、自在清静呢?由以上这几句可以看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皆不可用于养身,修身养性只能采取“以无事取
夭下”之道。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以上四句,都是说明不能以暴政治国的道理。比如禁止民间一切兴利之事,便是“忌”;掩藏民间一切风俗的行为,便是“讳”。明君在位,以道来统治天下,以德来感化万民,不搜刮民财,而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样的国家必然会富强。而若有太多忌讳,令烦则奸出,禁多则民困,必使天下民不聊生,国家贫困,所以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利器,指的是权柄。人有了权势,就好像手中有利器一样,臣权僭上,纪纲法度,刑赏黜陟,滥用妄为,君臣不明,上下相欺,国家必然混乱不堪,所以说“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伎,能的意思。巧,智的意思。上古之人,性情浑全朴厚,凡物付之自然,不知道用伎巧。而后世有伎巧的人,为了使人喜欢,制造奇物,蛊惑人心,伎巧愈妙,奇物便越多,所以说“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即治理国家的法令制度。圣人以仁义施于天下,以道德感化天下,而不专门依靠法令。而后世的统治者设立法度约束老百姓,法令虽可治理国家,但民必为被迫。而法令越来越多,百姓必然流离不堪,迫而为盗。所以说“法令滋
彰,盗贼多有”。这一切,便是有为治国的危害。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以下四句与前面“以无事取天下”相呼应。古代圣贤,无为无欲,造德入道,绝无半点人欲之私;修己治人,浑全天理之正。君臣无事,上下相安,顺乎天应乎人不施暴政,时常清静‘因其时而勤其事,不作有为。所以天下归心,视圣贤如瑞日祥云,这便是不教而民自化,不约而民自归。

    我无事而民自富;

    无事,不劳民力,不以难得之物作为珍宝异奇,不放纵自己的情欲。古代圣王,不把荣贵集于一身,不妨害百姓的农作,以安闲自处,以养民为心。天下百姓,耕而食,掘而饮,造屋居住,制陶、冶铁以做用具,这样,外无百姓流离,内无怨妇哭泣,天下祥和,万民同庆。这便是圣人的无事而治的妙处。

    我好静而民自正;

    上古圣人,虚心恬淡,笃守无为,使天下人的性情,达到无声无臭的境际;使人的耳目,达到不闻不见的境界,这就是“静”。因为天地造化,由静而得来;万物纷纭,由静而统一,可见,静中之理早已确立于禾地万物之中了。静中之理既已确定,天下之理也自然确定了,天下之理既已确定,则天下必然没有不正之人了。

    我无欲而民自朴;

    私念所起,就是“欲”。朴,心性浑厚的意思。圣人治理天下,就像日月高照。天下虽大,不出圣人理会之中;万民虽多,都在圣人涵养之内以无欲修之于己,又以无欲教化天下众生。耕食掘饮,尽安于不知不识;入孝出悌,咸归于天秩天序。不生机智,不事聪明。这种朴实浑厚,全由圣人之无欲而感化形成的。

    我无情而民自清。

    喜怒哀乐爱恶欲,皆由情而起。而圣人之情,没有分别,不生好恶,不立一毫有我之私,不起一毫物欲之妄。这种情,是从德性中产生的,因时顺理,自然而然。统治者不作恶事,不将有情的私智用在百姓身上;而黎民也积极响应,不以有情的私智屈意奉承,则圣人之情与百姓之情同归于一,百姓之情与圣人之情皆出于真。百姓之清,不是圣人之无情又怎么会形成呢?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2: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察政章第五十八

    【正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题解】:中正之道,是普天下的根本,万法的元宗。修身养性之人,明白这个道理,定会功成名就。想使家族团结的,运用这个中正之道,将会使家族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治理国家,运用中正之道,也定会使国家安定富强。中正之道,不容机智之巧,不生人欲之私。中正之理,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圣人之所以称得上是圣人,也全凭的是中正之道。而上仙中得道成仙的,也不过是因为明白中正之理而加以修炼的结果。倘若失掉中正,则祸辱事端,肯定会降到头上;逆乱之事,也会从身边发生。在上为政的,肯定会失政于下民;在下为民的,也一定会蒙骗在上的。这样一来,世道日衰,民心日诈,国家趋于混乱乃至灭亡。统治者,如果不徇好恶之私,不立察察之政,而以中正之道
修之干己,治之于世,则国家必定昌盛
    本章经旨,是讲不能失于中道而为政。不然,上不能为闷闷之政,下不能复性理之全,互相颠倒,相互错乱;或正复为奇,或善复为妖,迷之日久,无所不至。民心沸腾,国运必然不会长久。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机智不立,政事宽裕就像不明似的,这就是闷闷的意思。无怨无德共乐无为,若有笃厚之貌,即是淳淳之意。自古以来有国家必有百姓,有百姓就必须有国政。既然有国家政治,善必宜加赏,恶必宜惩罚所以赏善罚恶的政令,古已有之。但是古代圣人君子却是设而不为,有而不用。君圣臣贤,在位无事,以道德而满足,不对下使用私智,而以养民为重。只是修养道德以省察自己,而决不千劳民伤财的事。他的统治,宽而有容,浑而且厚。旁人看来,似乎有昏晦不明之状,这便是“其政闷闷”的意思。但虽说是闷闷,其实并非闷闷,因为圣人以无事为事。
天下百姓的本性,本自淳淳.如果君主不修宽裕之政,那么狡诈自私之风,必然兴起统治者,如果真正能够以资德修身,以仁义施政,那么其宽厚之恩,自然化溢于四表,其无为之德,自然被四方所拥护。天下之民,相忘于大化中,共乐于太平盛世,不识不知,无忧无虑,若有淳淳笃厚之貌,这正是治民之道。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任智尽法,分别善恶,不容干毫发,这就是“察察”。惊惶不已,畏惧无措,难以应酬,即是“缺缺”。分别民间的是非,较量法令的得失;不顺通民意,不随时务;妄用私智,滥用法令;秋毫不容,片时不待;这就是察察之政。而天下百姓,没有人不想凭私智以求逃脱惩罚,没有人不想用伎巧求得免罪,这就像一个婴儿失去母亲,过路行人遇到强盗一样,惶惧无措,不能自己,这便是缺缺之状。可见百姓的缺缺之状是完全由于察察之政引起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

    祸,指的是祸辱凶害之类事情。福,指的是福善吉庆之类事。倚,依从的意思。伏,潜藏的意思。这里,说的是祸福无常,相互倚伏。世向众生,都想凭机智而求得福善之事,且想凭机智而躲避祸害之端,殊不知福祸之类事情,虽从外来,但是福是祸,却是从心中产生的。心是万法之主,是善恶的恨源,此心一善,无所不善;而心若一恶,则无所不恶.福事的机缘依从在祸事之中,灾难的联兆潜藏在福事之中,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祸可变福,福可变祸书两者相互转化、更生,循环往复,谁能知道它的终极之时呢?大概是水远不会有终极的吧?正因为祸福无正卜所以人们不得不审其倚伏之机,而归于大道。上古圣人,先谨义利之判,次守谦退之心,修身养性,不敢纵欲败坏法度;治理国家,不敢察察任智,不傲慢以待下,不肆志以恣情,所以终身不殆;福吉无穷。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上文说到福转变成祸,祸转变为福,福祸更生,循环往复。而正亦可变为奇,善复变为妖,这与祸福相生的道理是一致的.然而人们对于正邪、善恶相互转化的迷惑不解,为日已很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几句,说的是上古圣人善于治理天下的奥妙之处。上古圣人行闷闷之政,方而不割、廉而不判、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正是闷闷之政的表现。方,意思是不拘私,不任智,心上方正。割,危害的意思。方之太过,必定会危害其国政。而圣人以方为体,以圆为用,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所以能够因时顺势,方而未必全方;随宜人妙,圆而未尝全圆。万万不能执著于方。害其至正之理;也不可方而太过,失其无为之政,所以说“方而不割”。廉的意思是清而不贪,洁而不染。剑,伤害的意思。常人只知道守其廉,而不知道用廉为政,圣人以得民为心,不以贪婪为心。廉洁的本体,深记于心中;廉洁的妙用,行施于政治。体用两全,方不失偏颇。不守一己之廉,而废其为政之事,以廉为理,以理用廉。无论天下,国家,廉中的实理是一致的;也不论修已,还是治人,廉中道德也是相同的。有体有用,才能不使国政受到伤害,所以说“廉而不刿”。直,意思是以正处事,不失真常之理。肆,过于急切,令人难堪。统治者,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以正处事,以无私对待手下人。心中没有自私才能引导人们向善。办事不拘私才能感化人们正直但过于用直便成了肆,就会一任己意而不体察民情。不太过,亦无不及,这才是中正之“直”。这样为政,国事平安,人心正直无私,所以说“直而不肆”。光,意思是理无不明,事无不照。不耀,就是不能光明磊落,而
自我炫耀的意思。圣人之心光明四照,所以人心天德,事物至理都明了在胸。但圣人之心光是与常人之光不相同的,常人的心光炫耀于外,圣人却能深藏于内,光中罔象之元机,常人无法知道;光中不耀之神化,常人也不能看见。圣贤之人养深积厚,去妄存诚;追根溯源,不立机智;可见,心光之妙用上符天道,下参于地理,中合于人心,所以说圣人的心光“光而不耀”。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23: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章第五十九

    【正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题解】:养身长寿之道,在于深根固蒂,否则不能安身立命;治国修身之本,在于重积其德,不然便不能治人事天。安身立命,不从其母,则大道不能成就;治人事天,不从其母,则国本不能确立,既得其母,则子之道不求而自立。所以说,古代圣人,以道德为满足,以德义而自守,道之外,不抉私智对待别人;德之外,不存二心以事天下,这些都可称为尽于道,尽于德。抱元守一,终日如愚,便会无所不克;正己感人,终朝早服,重于积德。从母的意念,一刻不能间断;从母的心力,不能须臾分离。因为积德功深,所以能够通晓天地之理,啬养日久,所以能完全明白事物的变化。这样看来,造道入德,到了这种境界,身体便与道相合,道德与天地同在,世俗之人怎么知晓这种极境呢?
    本章经旨说的是,修身之道与治人事天形式虽异,其理却相同。人能够以俭啬立本,以积德为心,身中的私欲妄念,便会克尽,身中的天德,也自然会恢复。玄化之门,就是人身上的天地之根;谷神不死,就是身中长生之母。一心抱守这个玄牝,便是深根固蒂;修炼身中这个谷神,便是事天治人。终日绵绵,便是重视积德;人我两忘,便是莫知其极。真能做到这些,谨其内,不生六贼之魔;防其外,不人万缘之化。身中国土,常清常静;身中国运,永世长久。这样就能够全身不生不灭,修成道体,无穷无极,得入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

    正人心,明大义,使普天下芸芸众生,都能恢复本性,便是“治人”的意思。不愧对于天,不违反常理,存心养性,便是“事天”的意思。啬,俭朴,心神收敛,一切逐物丧真的事情都不去做,这就是“啬”的意思。治理国家若仅凭刑政法度,使百姓畏惧,虽然也有功利于天下,使国家安定,但天理不全,人心也必定不正,这样越想治理好,反而越治理不好。事天之道,应至诚无妄,仰而不愧,俯而不作,这样,才能感化天下。所以古代圣人,不先治人,而是先修养自我;未尽天事,先尽人事,这样治人事天,人心便不会外散,天理也自然全备。天理全备,则心德纯粹,我的心德,便是太极的全体;我的本性,也就是无极大道。精神自然远大,德力也自然无穷,这样精神德力的功效,即使世上人再多,也能感化。修道的人,果真能做到出人行藏,不愧对天;言语举动,不逆乎常理,这便符合了事天的要道养身的人,果真能做到克己无私,不欺骗别人,这便符合了治人的要道。“治人事天,莫若啬。”便是这个意思。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预先行动而不辍,便是“早”的意思。身心佩服,便是“服”的意思。人的本性,原是自然纯全,若不以诚存养,力行进修,各种欲念便会杂然丛生,人的私欲自然萌动,这样便使天德之明体受到玷污,所以说啬养的功效,也便是早服的先机,积德的大本。存养到这个时候,便是精神全备的初步,物欲未萌动的先天再从这个地步下手,养深积厚,造道入德,这样天地的全德便会与我融为一体。所以说,物欲未萌动之前,就应该啬养;精神全备的初期,即应当早服。去掉一分人的欲念,便多出一分道性之真;去十分物欲私念,便可增加十分天德之明。修养时间长了,身体便能具备万物的造化,心胸能含蓄天地的精英,即得到了治人之大道,事天的至理。

    重积德,则无不克。

    注重积德,不仅可以治人事天,而且能够无所不胜。修养越深,积德就越厚,我之德便无所不胜。修炼已久,太极全体便融入无为无欲的先天,无极的至理,便能达到不见不闻的境际。继续积德,就如同颗颗谷粒形成太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大道修成蕴于心,心中便具备天地之道;用干事,事物便符合万物的变化。能方能圆,能小能大,有动有静,有体有用。虽不是有心,但也能胜于天下。普天下的人,远处的闻风而向化,近处的亲慕而服行。这样,不求克而无所不克,不求胜也是无所不胜。这一切都是重积德的证验。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积德深厚不仅仅能够无所不克,而且还可以达到高深莫测、不知其极的境界心德的妙用,为而不为;不用耳目听视,无为而为。不落迹于崖岸使人不知其始,不知其终。言语不可求,心思不可致,这一切便是积德深厚,不知其极的表现。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心德的妙用,到了高深莫测、不知其极的地步,就足以感化天下,如同中天日月,照耀四方,天下国家都归于道德的感化之中了,不求其有,但未尝不有,所以说“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这四句,总结概括了道德啬养的功效大道的实理,生成天地,养育万物。万物不能无道而自生,天地不能无道而自立,道就是天地万物之母,即万物的根本。国家有此根本,则合天地而长存,历古今而不变。所以说“有国之母,可以长久”。一切事物的本始,就是“根”。瓜果结实之处,称为“蒂”。瓜果正因为有蒂,所以才能开花结果,得以保存延续下去,以此比喻有国之母就如同树木的根蒂一样,根蒂长久,国家必然也会长久。国家之所以长久,便是因为得长生久视之道。生存于先天之先,运化于后天之后,没有止息,没有间断,都是由注重积德而得来,“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便是这个意思。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00: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大国章第六十

    【正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夫惟两不伤,故德交归焉。

    【题解】:天道之大,无所不在:人心之初,真一不二。人能够不溺于私欲,不做亏心之事,全于天理,归于天道,便可称得上是天地的肖子,即具备了事天的能力。 否则,不能归于正道,或是乱德乱欲,或是恣纵情欲,丢失人的本真,逆于天理,这样的人怎能做到合天地,通鬼神呢?所以说圣人之心,不失受命的天理,不违反天命之大道,这样便能够使天人自然合一,鬼神自然合德。
    本章经旨详细说明鬼神的所为,是由阴阳之气变化形成的。阴阳之气,散开成为万物,聚合则成为一无,这些变化往来,屈伸感通之妙,凡人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见但圣人与神鬼感通一致,存其心,没有一毫私念;尽其性,没有一件妄想,所以能够合阴阳之道,应鬼神之德所以圣人以大道往天下,就像春风和气充塞天地之间,使万物感应,各行其理,各得其正。而修身养性也是这样,人有身体,就像天下有国;心是身体的主宰。也就像皇上是国家主宰,身中的阴气屈而不伸,身中的阳气伸而不屈,便是身中的鬼神之道;性是心之源,以大道立性命的根基,以神气施阴阳的造化,进大防危,这便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铅汞,便是往大道以正鬼神。了悟了这些道理,性命便会交圆,身心便会进入大道境界。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万乘之国,可称得上“大国”。小鱼即是“小鲜”。一个小国,如果能够顺理安分,以养民为心,以卑下自处,自然可以治理好。大国却与小国不同。大国国富民强,势极位尊,民风民俗便很容易趋于奢侈,而国家刑律政治,使易于导致贪污腐化,不易治理但有道的圣君,观大如小,视难若宜,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般,既不太过,也无不及,先后缓急样样得宜,这样鱼形完整,鱼肉不烂,色味俱佳。倘若火候不够,再妄加搅动,鱼肉必然碎烂,鱼形不能完好无损。所以治理大国,不能施以暴政,不能施以巧智。烹鱼与治国其事虽异,但道理相同,国内百姓,就像釜中之鱼,以烹小鲜的方法来治理万乘大国,国家自然安定富强。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因为有道的明君,能以道往天下天地阴阳,都合乎道;鬼神幽显,也合乎道;君臣父子,民情万物,也全都合乎道。若能使这一切都本性归正,各得其道,水存心中.并且能加以正确运用那么,阴阳鬼神自会遵行正进而不违反;天下国家,自会施行正理而不混
乱;天下万事万物也都会感动于圣人之道,自然化而为道;鬼神凶吉,也会感于圣人之道,自然遵而行道,所以说“其鬼不神”这一切都是由于有道的明君以道君临天下,大道感化的结果。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民;

    其鬼不神,并非是鬼不行其鬼之道,而是因为天地神祗,以造福天下为本心,以保护百姓为心德,所以说其神不伤民。神既然不伤民,鬼又怎么敢伤害百姓呢?这正是鬼神各得其正,各行其理,所以说“非其鬼不伤民。其神不伤民”。鬼和神,是由二气变化形成的。鬼之道,屈而不伸,是阴气凝聚而形成;神之道,伸而不屈,则是由阳光凝合而生成。鬼之不神,是得其鬼之道,屈而不伸;神不伤民,也是行其神之道,伸而不屈。鬼与神,各行其理,各守其道,这都是由于圣人以道在天下的缘故。

    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

    这一句,引伸了上句的意思。鬼之不神,是因为神不伤民;而神不伤民,又是由于圣人不伤民。神之所以为神,是因为得天地阳气之正而形成;而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也是得天地至理的缘故,因此,天地正气,存于圣人心中书圣人的正理,是与神明之德相符合的。所以,养民爱物,圣人有无为治化之功效;治国爱民,神明有阴阳不测的妙用。神明的神气,无处不符合圣人的圣理。圣人的心德,以不伤害百姓为心德。而鬼神的心德,与圣人心德相合所以鬼神也不伤害百姓。鬼神与圣人都不伤民,阴阳相得,理气相通,天下国家自然能够长治久安。

    夫惟两不伤,故德交归焉。

    这一句,总结了上文。神明在天,以生物为德;圣人在位,以养民为心。神明之所以为神明,是由于善于应付不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善千无为而治。神明以不测用于天地间,所以其功德无穷;圣人以无为治理天下,所以其道德广大。功德无穷是神明不伤民的表现,道德广大则是圣人不伤民的体现。圣人的功力,神明的功德都不会伤害百姓,所以两者是相同的,这便是“交归”的意思。既然圣人之德与神明之德理气合一,所以天与地自然交归;而天地既然合劫,则口月自然交归;日月既然合德,则五行自然交归:五行既然顺序变化,则六气自然交归;而六气相生,那么鬼神也自会交归;而鬼神既然各得其正,则阴阳自然也会交归;而阴阳流通,则使天地的阴阳,鬼神凶吉,各行其正道,国家的治理,民物的生成,也各行其正理,这便是德交归。这样,两德交归于一德,一德交归于一道。到这步天地,治理大国像烹饪小鱼一样,便不是诬妄之言了。所以说“德交归”。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0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下章第六十一

    【正文】: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题解】:道无尊卑,德有大小。有道者,能够通晓天地自然的至理,体会无为自然的妙处,心中普含万物而无心,情顺通万事而无情,小大相忘,人我不立。心德湛然,不存有物欲私念;天理纯备,不生喜欢厌恶的偏见;身处于上,如天空覆盖,无所不能容纳;身处下面,如同大地负载,无所不能承受。到了这种境界,虚心忘己的道理,自会明白:以静为下的心德,自然形成。这样,天下国家,不求兼蓄也能够兼蓄;世上众生,不求入事的也能够入事。
    本章经旨是大国应当虚心忘己,以下流谦逊之德,兼蓄小国。小国也应当以卑下自安,服行尊主之德,人而事奉大国。养身之道也是如此。以静为下,真可称作是大道总持的秘要。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国家有大小,地位有尊卑。自古以来大国的贤明君子,以自己的国家交于天下人,虚心自下,曲己从人。对待小国,不计较地位的尊卑,如同水向低处流,在高不居高自傲而就下,便能以下流之德,与小国结交。如果能以下流之德,交于一切小国,那么小国自然会与大国结交。这样,以一国之交,合天下之交,不期大而自然变大;以一人就下,合众人之就下,不期望多也自然会多,正如大海以卑下自处,所以能接纳百川的流水。故善于结交天下,奥妙便在于就下,所以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

    阴为牝,阳为牡。牝主静,牡主动;阳气动,阴气静以阳交阴,而阴气常胜,便是因为阴为静,以静制动,所以化常胜牡。大国的明君,谦让自牧,去高就下。大国以谦让下流,结交小国,便会不劳自益,不言自胜,天下小国,近悦远来,四海宾服,如同水流归于大海一样,不求交而自来结交。所以说“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动”。

    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以静为下,不仅对于大国适用,对于小国同样适合大国下于小国,以恩荣加以安抚,以德信与之来往,忘掉自己之大而含蓄其小这便是大国之静,其所取的,是同于道同于德无为至上,小国自然悦服,这便是“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的意思。小国下于大国,仰之以天威,进
奉以土贡,为保卫小而尊其大,且从其大以安己小,这就是小国之静,所取的,是帝王的威力,保国庇民,永享安常福惠;海晏河清,永绝生灵涂炭,这便是“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的意思。相反,小国不以静为下,与大国抗争,则大国必然会凌辱小国,侵占土地,抢夺财宝,以至国家灭亡,天下大乱。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这几句,重申上文的意思,即大国以下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大国如天,小国如地。天之尊,是君主,地之卑,是臣下。而大国的明君,心德如夭,虚心忘己,像太虚无极一样无所不包含,无所不养育,这便是夭之德,所以说“或下以取”。小国的君主,心德如地,便应当以柔顺自处,像坤元一样什么都能承受,什么都可顺应,这便是地之德,所以说“或下而取”。这样看来大国以下流待小国,便取悦小国;小国以卑下待大国,也可取悦大国。对于大国来说,不分小国大国,一律平等看待,以蓄养百姓为心,以天下为一家。所以说“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对于小国来说,以下奉上,保其一隅,入而事人,所以能够庇护其臣民,保身守国,君臣百姓共安于大国的兼蓄。所以说“小国不过
欲入事人”。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这两句说的是:大国以下流结交小国,则小国仰其天威,感其恩德;小国以卑下结交大国,则大国以天下平等,虚心忘己。假若大国不谦让自逊,而是矜持自大,小国即使有入事之心,也不会如愿。假若小国不以卑下自处,与大国各怀异见,不能相容,那么天下必然不会太平。如果大国能为小国着想,小国竭力辅佐大国,那么世界再大,国家再多,天下各国也会相安无事,所以说“两者各得其所,故大者宜为下”。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奥章第六十二

    【正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人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题解】:有道,便有奥。道奥之妙,没有形迹可求,也没有边际可寻,说它大,则大而无边;说它小,则小至微尘二天地万物之外,奥无不有;天地万物之中,奥也存在。非阴非阳,一切阴阳,都以此为根本,非动非静,一切动静,也都包含着奥。可见,“奥”是二五之精,众妙之门。从天地的角度看,奥是藏机之时;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说,奥又是产药之源。修道的人,如果真正掌握好这个“奥”,无为而性自圆,无形而神自妙,变化无穷,隐微莫测,我的性即是道,我的心即是奥。
    本章的经旨是借物明奥。道虽无形,但道之奥却无所不藏,无所不在。

    道者,万物之奥。

    奥,藏的意思。万物深藏于大道之中,才有生成之妙。无极而生太极,贯于阴阳,通以动静,无往而非圆机,无适而不顺化,能生成一切有无,能抵御一切形色,先天先地就已存在,后天后地而不改变。即造化万物的本始,生成万物的根抵。所以说“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明白大道之理,深知万物之奥,体用全备的人,便是“善人”。反之,则是“不善人”。善人能够身与道合,则身即是道。用道修于身,用于世,施行于天下,像春风和气一样,无物不感化;又如同一场及时天雨,无所不滋润。没有一事一物不依赖道而持行;也没有一时一刻会没有道而存在,所以说是“善人之宝”。不善人,虽没有得大道至理,但仍然明自大道是人身休的至宝,身家性命的保障。若一时懈惫,便一时不保;一事疏忽,便一事不保,须时时保养方能保全,所以说“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善人之宝在于道,所以善人的话自然是美言。善人的美言,可以公诸于众,让世人知道,使天下人无不悦服,人人都可近于道。所以说“美言可以市”。道的运行,是天下至尊之行,对内来说身心性命无处不自然;对外来说,国家天下,无处不太平.由于善人之宝在于道,所以善人的行为也是尊行。人人遵此尊行,人人可进于道,所以说“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这两句,继续申明上两句文意。不善的人,虽未得大道至理的奥妙,但本来的德性,固有的良知,还是具备的。当善人的美言市于天下,以大道的尊行加于世人之后,听到美言的不善人便自会去妄存真,改其不善,则不善人可以变为善人,领悟大道的奥妙。所以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立天子,作为天下的至尊;设置三公,作为至贵的五爵;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以道援于天下的缘故。所以说君临天下的天子,以道治国;三公这些辅佐君王的人,以道来治理天下。玉物圭璧,都是奇世珍宝;驯马为天子之乘拱璧骊马,虽然贵重,但若不体之以道,即不能援于天下。即使拱璧在先驷马在后来作为重礼,也不如跪而进献大道更为可贵。大道之妙,在于不用有为,不必劳作,顺其自然,返回天性。得此,则天下的大本会自己确立,天下的大用自己运行,天下黎民之心也自会变正,所以说“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人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道看得这样宝贵,是因为什么呢?不就是说,只要从事于修道,有求即能得到,有罪可以获免吗?所以道才为天下人所珍贵。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4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错!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难章第六十三

    【正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题解】:生死之事,性命之微,都是至大至难的事。如果能向五行不到之处,父母未生之前,领悟生死的源头,便可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可进入米粒之内,毫不费力,气合元初,自然入妙。修道之人,应当无为无事,便事无难易;尽已尽人则怨恶不会萌生。到这个天地,无所往而知道至诚的道理,无所至而领悟中正的道奥。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无为不可成,无事不可就,又有什么能难住我呢?
    本章经旨,重在“为无为,事无事,味无道”。立德务本,不轻易而图难,不忽细而为大,故无为而无不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为无为,即是圣人之为,为道为理而为。而常人的作为却是为名为利,这是有欲之为。无私之为,根本就不用事先安排,无为而自然功成名就,不用勉强费力,无为而自然成功。所以圣人的心体能保持虚静,德性能保持浑朴。不生逆料的心情,不为将来做打算。以无为而为,人不能知其为,也不能见其为,所以能够广大悉备,自然合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事无事,指的是圣人之事,与常人之事不同。圣人之事,是远大幽深的夭下大事;而常人之事是一些见闻得失的生活琐事。所以圣人的心迹,判然而无所留迹,事情来了,便自然会应付,不起意必之念;事情过后,便自然忘记,不存固我之想。味无味,指的是圣人之味。圣人之味与常人之味不同。圣人以道为味,道的味道,有益而无害。常人之味是世俗之味,情欲之味。情欲之味,趋之者众,好之者多,但这种味道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圣人舍弃世俗所味之味,而味其无味的道味。道的味道,虽然不能用舌头品尝,但心中自会领悟其味。细细品味,则天理自明,人伦自知,天下万物无所不通。这种味道,是常人所不能体味得到的。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无为、无事、无味,都是顺应自然,不生自我之心,即使是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身上,不论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心中也不会怨恨,因为怨恨一生,则大小念头便无所不起,多少的分别也无所不生。越是这样,别人强加的事便会越多,那么我的怨恨报复又怎么有个尽头呢?因此应该不生怨恨,报之以无怨。那样我的心境,空空洞洞,无所留滞.所以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怨尚且以德相报,若是有德于我,便更应以德相报了。这样我的报答,便会使无人不高兴,无人不感动,则天下相安无事,万民同心而无为。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

    这几句话,说的是做事应当从简单、易事做起。天下大事,先做细小的才能成就大事一不然,从开头就困难开始,终究难以完成;一开始就想做一番大事业,但终生也只能干些小事。所以圣人善干从微细着手,积小成大,以谦退自守,以虚心自立,无为而为,不做为难的事情;无事而事。不立做大事之心,这样为无为,而为无所不成;事无事,而事无所不就。到这种地步,怎么还不能成就大事呢?所以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言出于口,不能不谨慎。身行做事,也必须要小心谨慎。喜欢夸海口,妄自许诺,必易于失信;做事不细心,必会使事情荒废。这样恶怨便由此而产生,是非也由此而兴起。所以做事以多易之心,轻忽浅躁,认为事事容易,其结果往往可行的事,也变得不可行,能做成的事也做不成,多易必变为多难。所以,圣人知易守难,常以易当难而早作准备,不轻易妄进,即所谓“图难干其易,为大于其细”。便终无困难。所以说“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2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辅物章第六十四

    【正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几于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题解】:天下万事,都有它的自然之理, 天下万物,也都有它的自然之性. 事得自然之理,此事便非常完美, 人能完全自然之性,其性便无不善。自然之性如同太虚一样,无时不圆明, 无时不清静。不能造作,不能玷污,稍有一毫造作,私欲便产生,稍有一毫造作,天理即灭。天理既灭,则尘劳妄想便会丛生。而私欲既生,则矛盾便也会重重产生。到了这时,法性中自然清能的境界,便转化成无底的业坑。满腔内都是无明,一动念都是魔障。自然之性,都沦于物欲。所以修道的人,想求得自然的本性,就应在私欲未萌生之前,求其不见不闻之妙。不见不闻之妙.便是无欲无为,在心为性,在事为理,即“复众之所过。”复,意思是返还,还复固有的善性辅万物的自然。所以,修道的上士,事不妄为,机不妄动。不是自然的实地,一步不行走;不是自然的实理,一言不发。终日行,而终日不曾行,所以痕迹不露;终日言,而终日不尝言,所以言而不言,句句流行天理。世间众生,如果真能切实施行,即可得理全性,修成正道。
    本章经旨,着重指出“无为无执”四个字。圣人无为无执,才能得以辅助万物返归自然,所以没有难易之情,没有败失之患。

    其安易持,

    事物在宁静无事的时候,是容易维持的。只要在内念不发,外物未接的宁静时刻,心镜澄明,一念不起,体察事机,一意不发,就能持安。倘若不然.外物刺激,情欲萌动,这时候再想守持安静就难了。正如同国家危乱的时候,贤人在野,奸臣当道,黎民不安,国事不宁,上下相违,左右背逆,要再回复宁静安宁,怎么可能呢?

    其未兆易谋,

    事端的开始,就是“兆”。谋,思考,思虑的意思。事尚未发生,是非善恶之情尚未出现,吉凶悔吝的机端还未萌生,就是无事之始,未兆之先。喜怒哀乐未发于外,动静由我自己控制,这时候思虑,便不会留一丝痕迹;这时候思考,没有是非争端,所以易于谋。倘若不然,事端已露,是否之念巳生,这时再谋,就非常难了。“其未兆易谋”便是这个意思。

    其脆易判,

    对于事物来说,当其刚刚萌生还很脆弱的时候,还容易化解。当其长大强壮之时,便难以措置了。就像心念已动,机端已萌,欲止不能,欲停不得。而修道的人,在其欲念还脆弱的时候,用慧剑斩断凡根,觉性自然光明,可以照破一切。所以说“其脆易判”。

    其微易散,

    事物还细微的时候,就容易打散,泯灭它的痕迹。而物体壮大之后,就不容易了。心意若是已萌动,再想返干不动便很难;事情已发生,就不能够再挽回。所以说“其微易散”。易持易谋,易判易散,都是一个道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尚未生成时,其痕迹不显著,机端不明显,这时是易持易谋的。不必遏人欲,而人的欲望便不会产生;不必全天理,而天理自然不会缺少。而在生成长就的时候再去做,安也将变成危,再想做好也就不容易了,这就是“为之于未有”。事物易破易散都是在其未乱的时候。未乱则邪不能胜正,外不能诱内,这个时候去做,不必费力而心意整齐,不必费心则万理全备。如果等到乱的时候再治理,脆的转变成坚硬的,小的积累成大的,再治理也就困难了所以说“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这几句,说的是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虽粗,九层之台虽高,千里之行虽远,但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合抱之木,是由细小的萌芽生长而成的;九层高台,其巍峨之势,是由一筐筐黄土堆积起来的;千里之远行,也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些都是由微到显,积小成大,本无生有,顺其自然的结果。相反,如果拔苗助长,好高鹜远,把自己置于极端位置,则必然转反化到自己的反面所以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几于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圣人能够不生于心,因物付物,顺其自然。物之得全于圣人,咸如其心性,咸遂其生,周应无穷,随宜处妙,只有无为,才不会失败。事物得成于圣人,上下安分,尊卑得情,不立藩篱,不留痕迹,所以只有无执,才不致失败。世俗众人,做事常常即将成功反而又失败,便是因为他们做事起于有为,视为己私;或者是缘于有执,心中有我。所以应始终保持谨慎而不可丝毫疏忽大意,始则无为,终亦无为;始若无执,终亦无执。若能始终如一,又怎么做不成事呢?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几句话,揭示了圣人无为之妙。一切富贵荣耀,眼见、耳闻、口尝、都是欲。圣人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所想到的都是道味之欲,而对于世间的欲望,反以世人之不欲为欲,所以说“圣人欲不欲”。世上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是危害人性,所以圣人不以为奇,并不珍惜,即“不贵难得之货”。世人所学的东西,不过是修文习武,以求功名,而圣人参夭地的极微,达阴阳的造化。世人所学的东西圣人都不去学,凡世人认为不可学的东西却是圣人最喜欢学的至理大道,这就是“学不学”。众人之所过,指的是世人过于运用聪明,过于施展机智,所以性德迷失,情欲执著,外缘妄动,无所不至;失本离真,无所不为。而圣人却不恃聪明,归返于纯朴之天性;全无机智,归复其本素之心德。即是“复众人之过”的意思。过就是不自然,自然必定不会有过。用万物自然之理来教化天下众人的心,用万物自然的道理来感化天下众人的性,使众人的心,无欲无为,归复于自然之道;使众人的性,不执著不迷乱,归返干自然之德。所以圣人不敢有为有为便是不自然,不自然便不能辅助天下万物归还本性。所以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23: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德章第六十五

    【正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题解】:天道行则万物顺通,圣德修则万民感化。大顺指的是顺之以理,不是至理就不能够顺通;大化指的是化之以理,不是至理就不能够感化。获得至理的人,就能够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便可以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可得圆满十方,周遍法界的妙处。修道的人,应当以圣贤为楷模,以天地为楷模,以大道为楷模,天地圣贤都是一个道理,都合乎道义。知道了圣贤的心境,便是明白了天地的心德;而明白了天地的心德,也便通晓了道之所以为道的原因。把这些再用于治理天下,则天下太平;用于修身养性,则可炼就道体,德不求玄,而自玄。
    本章经旨,指明玄德深远这一模式,厚望于将来。治国之人,若能行施大道的楷模,便能使天下众生返朴归淳。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存于天地之间,而天地不知,所以天地能长久存在;道存于万物之中,而万物不知,所以万物能生化无穷。如果以有为之为来治理国家,便会使人尽法尽智。在上为宰的,以察察之明治理百姓;在下为民的,以缺缺之明防范上司。上下有心,上下相防.越使百姓明敏,朝政越不清明,这便是明民的害处。古代圣人,不使黎民聪明,不使百姓有过多智巧,而是以愚屯教化百姓,以无为治理国家,使黎民归返自然淳朴的固有良知,去妄存真,保持本然的天性,君臣父子相忘于无事之天;国家天下,共入于无为之化。所以说“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人生下来,本有不昧之明,没有智虑心思等妄想,明体寂然,不受穿凿。而因为外面环境影响太大,使其丧失了固有的不昧,所以天德之明,变成了智虑,转化为知识,而不知这些智虑知识便是有为有执的东西,能够明白可看到可听到的道理,而不能领悟不能看见、不能听到的道德。而愚并非蠢然不灵,比如,保持真诚,坚持安分,不妄为智巧,不自作聪明。君臣父子一相忘于不识不知之中;国家天下,共处于无优无虑之世,这就是“愚”。如果用以来修道,则道必成就,用以建德,则德必然确立,用以治理国家,国家太平无事,用以修身养性,身体得入道境。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上古时代,民如赤子,世风淳朴,国事太平;而后人以有为来施政,用机巧来治国,使百姓的纯朴天真日渐消失,有为的智巧日益显露,炫能肆才,或是欺上骗下,妄作矫伪;民心日诈,所以难以治理。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

    大智以诚至为体,无妄无为,不逆于理,不背于道,所以不会危害国政。而妄作聪明的邪智、矫伪不实的私智,用于纲纪,纲纪必然混乱;用于伦理,伦理必然乖张;用于治理国家,则如同披麻救火,饮鸠止渴,没有益处,反而危害国家安定,所以说“以智治国,国之贼”。既然如此就应当无事无为,不出私智,不用机巧,百姓返朴归真,天下共乐太平,朝野相忘无事,所以说“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人如果能知道这两者,也就懂得了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就必定会去掉为贼于国之智,效法为福于国之“不智”。凡是运用机智,使民受伤害的,便不施行:不运用机智而能安定百姓的,便极力推行。所以说“知此两者,亦楷式”。

    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用智与不用智,这两种楷式,不仅是治理天下用得到,一切大事小情,也都是适合的能常知常用这两种楷式,头头入妙,事事天然。念兹在兹,须臾不离,这就是至诚无妄的太极实理,也就是无为真常的自然大道,所以说“是谓玄德”。无名相可指,无端倪可寻,便是“玄”。玄德不可得闻,不可得见,所以为深;手不能指出来,口不能说清楚,所以为远.所以说玄德之妙在于深远。物以华丽为美,而玄德去其华丽;物以用智为能,而玄德大智若愚;物都贪图私利,而玄德不生一丝一毫的利欲念头,所以说玄德“与物反矣”。但玄德与道却是完全相同的,道本自然,而玄德也合于自然之体;道本无为,而玄德也同于无为之用。这样治国,百姓的心德,自然纯粹;国家政事,自然清平,所以说“然后乃至大顺”。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2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海章第六十六

    【正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弗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题解】:一个人知道的再多,也不可能知道天下所有的事;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又怎比得上天地的能力博大?人不自傲,不与人争知争能,就自然在他人之上,他人之先。无为而为,无争而事,便是道义广大、自然尊崇的人。
    本章经旨:以江海作比喻,说明圣人虚心忘己而成圣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下的事,不曲便不能保全,不枉便不可得直,不亏则不盈实,不弊便不能革新。而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不伐善、不施劳;不自高自大,不损人利己。能够谦卑忍让,就下自处,不居自傲,如同江海一样。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江海的地势在下,并以卑下自安,所以
百谷之水,都流人其中。这非是江海想成为百谷之王,而是因为它居于最下处,而众河流都行去高就下的道理,便自然形成朝宗之势。所以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圣人能够虚心忘己,就如同江海善于接纳百川。圣人道隆德备,自然在众人之上。而圣人想要上民,必须要语言卑下谦逊,这样圣人就如同纳百谷之流的江海了。圣人能够参夭悟地,而必然在万民之先。但圣人欲先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放在人民的意志与利益之后,这样圣人也就像江海一样成为百谷之王。所以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弗害。

    圣贤的人,首出庶物,德冠群伦,自然应当居于万民之上。而圣人居上,万民并不感到沉重的压力,圣人与下相处,相安无事,只看到圣人的和蔼可亲,而忘掉了圣人是万民之主。圣人居于前,万民并不感到有妨碍。圣人处前,与民共化于无为,百姓只看到为我做事,而忘掉他是个君主。所以圣人治国,与民乐同乐,忧同优,民不重,民不害,不知有贵贱,不知有先后,所以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弗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圣贤代天说话,代替天做事,上应天意,下合民情。天意既相符合,民情既然顺通,则自然万心归于一心;万体合干一体。圣贤恩溥如天,德厚如地,天下黎民百姓,仰慕君主便如同和风甘雨,瑞日祥云,所以说天下人“乐推而不厌”。天下百姓乐于拥戴而不厌,并非是圣人有意作为,而是因为圣人不自以为是,不自私,言必下,身必后,如同江海一样善于接纳百川,以不争为道,为无为之为,事无事之事,天下群生自会感化,他们有为的私心就如同坚冰遇到烈日,不日而化。国家天下,既然是同一心性,谦让之风风行,争夺之风自然消失,所以说“莫能与之争”。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5 0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宝章第六十七

    【正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题解】:圣人之道,不大不小,道的本体,始生于一,所以不能说大;而道的妙用,散为万物,无穷无尽,所以也不能说它小。即是:小而非小,人看不到它有多小;大而非大,人不知道它有多大。小而非小,是因为小能具备大,如同米粒之中,也能开明三境,化生诸天;大而非大,是因为大能够入小,比如在月亮之中也有山川的影子,镜子里面,也能够看到天地的形状。这便是小大无穷, 无莫测的妙处。经文中的“不肖”便是这个意思。自然大道,如以肖肖之,那么无不能变成有,实不能形成虚;有无不能相入,大小各执一端,天地万物的聚散离合,变化生成的妙处便不会产生。所以只能用不肖来肖之,人不能知人不可见,才能领悟出三宝的妙义。修道的人,如果真能用不肖的慈仁爱其身体,身休就不会死坏;如能以不肖的俭约,去掉人事的尘劳,那么心中自然清静无为;如果真能以不肖的谦退处于万民之后,则会成就道德。
    本章经旨,说的是天下众人若能保住三宝,便得以不人死地。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人都说,道是极大的,但若遗若鄙,若屈若拙,似乎并不像道。殊不知,道本无边无际,本不能以语言来形容。“不像”仅仅是世俗的人妄自形容,强自猜度。

    夫唯大,故似不肖。

    道若不大,便有边际可求,有方向可指,则肖之极其容易。而道上极于天,下蟠于地,天地间什么东西都可负载,但负载不了道;天地间什么东西都能破坏,但破坏不了道。无可比拟,所以说“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说一句话,即像道之所言,那么人人都会说其像道。做一件事,即像道之所为,那么人人也都会说其像道。如果大道至理,耳朵可以听见,眼可以看到,口可以说出,比拟而能够知其相似,这便是“若肖”的意思。这样久长以后,无边无际的东西可以看成有边有际;无所无方的道也被认为有所者方,则早就渺小得很了,这又怎能够充塞六虚,遍满法界?恐仅能成于一物而不能形成万物,全于一事而不能形成万事。所以说“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只有不像,人们才莫测其像。而像,自己独自知道,蕴于中而至尊至贵,守于己而须臾不离,所以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没有慈不能度世;没有俭则无法立身;不敢为天下先,无以居上而治理天下。所以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大道之慈,视天下是一家,视万民如同自己,天下共入于陶成之内,万物都成就其生成之泽,这便是慈的功德。大道之俭,以无为而节俭,天下人的有为,以无欲而感化,天下人的欲望作于细而不是追求大,则奢侈之风不会盛行;性情都归于俭朴,这样六贼不生,外魔不入,即是俭的功效。世上的事,有先有后,但不能为天下先,而应先人后己,谦尊礼让。不然,必定会把自己看得很高,处处要好强争先,必然使私念横生,不可救药,所
以应当保持三宝。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大道所说的勇,是从慈悲中产生出来的,勇于无为,而不敢勇于有为;勇干无形,而不敢勇于有形。有形的兵甲,能够刺破有形的勇,而不会刺破无形的勇。有为的智虑,能战胜有为的勇猛,而不会胜过无形的勇。所以说无所不救、无所不度便是大勇,即“夫慈故能勇”。广不是指务外求多,而是为虚的意思。大道所说的广,从俭朴中产生出来,以俭致广,包含着大本立而道自生和意思。俭中的广,就如同把天下众人的眼睛看作是自已的眼睛,所以无所不视;把天下众人的耳朵看作是自己的耳朵,所以能无所不听;把天下众人的口看作是自己的口,所以能无所不言;把天下众人之心看作是自己的心,所以天下众人的心无一不正,“俭故能广”便是这个意思。器,是指成就天下之务,创立天下之名,人世生活一天也缺少不了。长,指的是造于无形之中,创于无人之前,是天下后世的准法。藏起我的智虑,而使用天下众人的智慧,那么普天下的智慧都成了我的智慧;收敛自己的才能,而使用别人的才能,则普天下人的才能,都成为我的才能,“不敢为夭下先”就是这个意思。而成就一事,天下人都会高兴;建树一名,则天下人共识。这便是成器长以不敢先为长,先人后己,则能够为长,所以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这四句,说的是今昔不同,深以取死之道为戒。“舍其慈且勇”指的是不慈之勇,不慈之勇就是强梁之勇。“舍其俭且广”指的是不俭之广,不俭之广就是虚大之广。“舍其后且先”指的是与人争先,与人争先后便是自高自大。这三者,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正好相反,与大道相违背,以此来修身治国,都是轻生取死之道,不是圣人的所作所为,所以说“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几句总结了圣人之慈与天地合一的含义。天地以五行运御、以乾坤生育天下。造化的机端、成就万物的奥妙都是天地的仁心,而天地的仁心不过是一个“慈”字。圣人用五常治理人伦,并发现了继善成性的道德;这些都是圣人的心德,而圣人的心德也不过是一个“慈”字而已。可见圣人之慈与天地之慈是出于一理的,所以圣人之慈可以感动上天,感动地祗,感动黎民。即所谓不怒而威,不战而胜,不争而先,不为而成。倘若作战,也是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常人作战,使用军队;守卫,也使用军队。而圣人作战,不以战胜为心.而是战之以慈;圣人守卫,也是用慈来守。这样不求胜而自胜,所以说“夫慈以战则战,以守则固”。既然战守都是出自不得已,上天有好生之德,往往会以不战来拯救世人,圣人与天同心,也能够辅佐上天好生之愿,以慈卫之。所以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可见,大道贵无为,贵谦退,只要保持三宝,便能与道同心,与德合一。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2-5 0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争章第六十八

    【正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题解】:天道不争,而万物自化;圣人不争,而万民自顺。只要因物付物,随事处事,便称得上是无为。人如果与世无争,保持无为,自弱者便能成长强大;自晦者也能够善于自用;能自下的人,便被众人拥护。这便是“道”。用以对敌,则无所不克;用以治国则国家自然强盛。用以修身,则身体必会长生不老;用以治人则国家自会安乐太平。不争的妙处,无穷无尽。
    本章经旨,是用行军作战之道,来说明世人处世的道理。

    善为士者不武;

    士,将士。武,威勇将士,身担重任,三军的统帅,如果先就将威勇暴露于外,则人人都可窥见我的深浅,这是不善于做将士。善于作将士的人,收敛威勇不使人窥见,服饰举止像儒雅之士,而胸中自有主见,不以威武来显露于众所以说“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于作战的人不怒。两军对敌,不审察对方的行动就轻易发怒,轻易出兵,必定会导致失败。而真正的善于作战的人,不凭力气使人屈服,而是用道德使人折服,又何必动怒呢?所以说“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我方的预谋,敌人都已知道,我军的行动,敌人都能看见浅而不密,疏而不谨,必定不能战胜敌人。善于战胜敌人的人,必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动于无形,发于无声,所以说“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用人时如果心中存有比人强的念头,自高自大,则能人志士,别人肯定不会效力于我。自以为是,则有能力的人,别人就不会接近我,这就是不善于用人。而善于用人的人,不认为自己机智,则众人的智慧便是我的智慧;不认为自己有才能,则众人的才能便是我的才能,这样使人人效智,人人用能,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所以说“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这一句,总结了上面几句的意思,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这四者都是不争之德。会做将士的,不用其威武,不以武争,不争则涵养必定深厚;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加怒于人,进退有法;善胜敌军的将士,不轻易与人,则韬略必精;善于用人的,能先自卑下,则善义广大。所以说德美不争,即“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天下用人的标准,只是凭智力机巧,使世人尊大自高,而不知道虚心自下。所以自高的人,得不到别人帮助;自大的人,不能得别人之力。而只有以不争之德,不自武,所以能用别人的威武;不自怒,所以能利用别人的愤怒;不与人,必能够使人与我;不以己为上,必会使人为我效力尽心。用别人之力,则我不必费力,而事无不就。用别人的力量,则众人的为量都成为我的力量,且用之无穷,所以说‘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天以无为,才能生成万物,圣人以无为而养育万民,使其各安其正,无为即无事,无事即无争,才足以与天道相谐。古代圣人全于至极之理,就是无争的原故。人能到这种地步,则我的不争与天地无为成化相同,可见,不争之德,称得上至尊至贵。
论坛插件加载方法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论坛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如果你在论坛求助问题,并且已经从坛友或者管理的回复中解决了问题,请把帖子标题加上【已解决】;
如何回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坛友,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对方加【D豆】,加分不会扣除自己的积分,做一个热心并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辽公网安备|晓东CAD家园 ( 辽ICP备15016793号 )

GMT+8, 2024-12-18 22:21 , Processed in 0.535007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